CN112882611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2611A
CN112882611A CN202110345647.8A CN202110345647A CN112882611A CN 112882611 A CN112882611 A CN 112882611A CN 202110345647 A CN202110345647 A CN 202110345647A CN 112882611 A CN112882611 A CN 1128826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isplay area
edge
pixel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56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楼均辉
张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4564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26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2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26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其具有第一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第一显示区设置的第二显示区以及和第一显示区相邻的非显示区,第一显示区设置有和非显示区相邻且间隔设置的多个边缘子像素。显示基板还包括遮挡件,其在显示基板的出光侧与多个边缘子像素分布区域对应设置,遮挡件在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部分边缘子像素,且遮挡件在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显示区间的轮廓线位于各边缘子像素之间的间隔内。通过遮挡件遮挡部分边缘子像素,改善了非显示区边缘处的锯齿问题,同时通过控制遮挡件的遮挡位置,保证其边缘子像素分布区域亮度可控,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型显示技术的多元化发展,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逐步成为主流平板显示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屏下结构光技术,来实现人脸识别等功能。为了保证屏下结构光技术的实现,显示面板上对应区域设置为低PPI(PixelsPer Inch,像素密度)以提高透明度。而当前的显示面板上往往也需要开设通孔或盲孔等非显示区域来实现摄像头等设备的集成,此时若非显示区设置于低像素密度区域中间时,将会导致非显示区的边缘出现锯齿状条纹的问题,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降低了非显示区的边缘因低像素密度而导致的锯齿感,同时保证了非显示区边缘处亮度的均一性,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具有第一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的第二显示区以及和所述第一显示区相邻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有和所述非显示区相邻且间隔设置的多个边缘子像素;遮挡件,在所述显示基板的出光侧与所述多个边缘子像素分布区域对应设置,所述遮挡件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部分所述边缘子像素,且所述遮挡件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正投与第一显示区间的轮廓线位于各所述边缘子像素之间的间隔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各所述边缘子像素均包括阳极,至少两个同色的所述边缘子像素的阳极相互电连接形成合并子像素单元;所述遮挡件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合并子像素单元中的部分所述边缘子像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显示基板包括阵列层,所述阵列层包括多个像素电路,各所述合并子像素单元分别连接于不同的所述像素电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包括触控层,所述触控层设于所述显示基板的出光侧,且所述遮挡件与所述触控层同层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触控层包括沿垂直于所述显示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层叠设置触控电极层、绝缘层以及跨桥连接层,所述遮挡件和所述跨桥连接层同层设置;优选的,所述跨桥连接层包括铝金属层、钛铝钛复合金属层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显示区环绕所述非显示区设置,所述非显示区的边缘轮廓的至少一条边为曲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非显示区设有通孔或者盲孔,所述通孔或者盲孔呈圆形、椭圆形中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多个异色的所述合并子像素单元形成边缘像素组,各所述边缘像素组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呈矩形,且呈行列排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边缘像素组包括向所述非显示区凸出的凸出部,所述遮挡件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凸出部内的所述边缘子像素。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光学元件,和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对应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其具有第一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第一显示区设置的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小于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即通过将第一显示区设置为低像素密度来保证屏下结构光技术的实现。显示基板还包括第一显示区相邻的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处为集成摄像头等功能而开设的通孔或盲孔,第一显示区设置有和非显示区相邻且间隔设置的多个边缘子像素。为了减少非显示区附近因低像素密度而导致的锯齿感,显示面板还包括遮挡件,其在显示基板的出光侧与多个边缘子像素分布区域对应设置,遮挡件在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部分边缘子像素,且遮挡件在显示基板的正投影与第一显示区间的轮廓线位于各边缘子像素之间的间隔内。通过遮挡件遮挡部分边缘子像素,使得边缘子像素发出的光透射到显示基板出光侧的光量较小,从而降低边缘子像素对应的显示区的发光亮度,进而改善了非显示区边缘处的锯齿问题。同时,由于遮挡件在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显示区间的轮廓线位于各边缘子像素之间的间隔内,即遮挡件并不覆盖各边缘子像素的一部分,而是覆盖单个边缘子像素整体,使得在显示面板制备过程中出现对位偏移时,仍能保证其边缘子像素分布区域亮度可控,从而保证了非显示区边缘处亮度的均一性,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显示区边缘的像素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遮挡件的非显示区边缘的像素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沿C-C方向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5是图1沿C-C方向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附图中:
1-显示基板;2-遮挡件;3-阵列层;4-阳极;5-发光层;6-阴极;7-触控层;71-电极层;72-绝缘层;73-跨桥连接层;P-边缘子像素;QA-边缘像素租;AA1-第一显示区;AA2-第二显示区;NA-非显示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1至图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1,具有第一显示区AA1、至少部分围绕第一显示区AA1设置的第二显示区AA2以及和第一显示区AA1相邻的非显示区NA,第一显示区AA1设置有和非显示区NA相邻且间隔设置的多个边缘子像素P。遮挡件2,在显示基板1的出光侧与多个边缘子像素分布区域对应设置,遮挡件2在显示基板1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部分边缘子像素P,且遮挡件2在显示基板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显示区AA1间的轮廓线位于各边缘子像素P之间的间隔内。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1和遮挡件2,遮挡件2在显示基板1的出光侧与多个边缘子像素P分布区域对应设置,遮挡件2在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部分边缘子像素P,且遮挡件2在显示基板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显示区AA1间的轮廓线位于各边缘子像素P之间的间隔内。通过遮挡件2遮挡部分边缘子像素P,使得边缘子像素P发出的光透射到显示基板出光侧的光量较小,从而降低边缘子像素P对应的显示区的发光亮度,进而改善了非显示区NA边缘处的锯齿问题。同时,由于遮挡件2在显示基板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显示区AA1间的轮廓线位于各边缘子像素P之间的间隔内,即遮挡件2并不覆盖各边缘子像素P的一部分,而是覆盖单个边缘子像素P整体,使得在显示面板制备过程中出现对位偏移时,仍能保证其边缘子像素P分布区域亮度可控,从而保证了非显示区NA边缘处亮度的均一性,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具体的,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1,其具有第一显示区AA1、至少部分围绕第一显示区AA1设置的第二显示区AA2,具体可以通过将第一显示区AA1设置为低像素密度来保证屏下结构光技术的实现。显示基板1还包括第一显示区AA1相邻的非显示区NA,非显示区NA处为集成摄像头等功能而开设的通孔或盲孔,第一显示区AA1设置有和非显示区NA相邻且间隔设置的多个边缘子像素P。需要说明的是,边缘子像素P位于非显示区NA边缘区域且与第一显示区AA1相邻,由于边缘子像素P本身形状的限制,多个相邻的边缘子像素P在靠近非显示区NA的外轮廓将呈现出明显的凹凸线条,其与非显示区NA的边缘轮廓线不匹配。因此,若非显示区NA位于低像素密度区域内,将会导致在显示图像时非显示区NA的边缘区域呈现明显的锯齿现象。
进一步的,虽然显示面板在制备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对应精度要求,但遮挡件2在实际制备过程中仍不可避免的会与边缘子像素P发生对位偏移,此时若遮挡件2仅根据非显示区NA外轮廓的形状设置,将导致遮挡件2在显示基板1上的正投影覆盖某些边缘子像素P的一部分,从而在制备过程中出现对位偏移时,无法控制遮挡件2对上述边缘子像素P的覆盖面积,使得边缘子像素P的亮度值与预期不符。而当将遮挡件2在显示基板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显示区间的轮廓线位于各边缘子像素P之间的间隔内时,即使在制备过程中出现对位偏移,其偏移量也不足以使遮挡件2覆盖住某个边缘子像素P的一部分,因此边缘子像素P的亮度完全受控,故能够保证非显示区NA边缘处亮度的均一性,从而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其中,遮光件2可以设置为位于显示基板1出光侧且与边缘子像素P分布区域对应设置的不透光层,该不透光层可以为金属层或黑色油墨膜等。可选的,遮光件2与边缘子像素P的对位偏差需小于10μm,最好小于5μm,以在保证对边缘子像素P的遮挡效果的同时,不影响显示基板1的画面显示。
为了提高第一显示区AA1的透明度,需要通过像素合并方式来降低第一显示区AA1的像素密度。像素合并方式是将多个像素合并成一个单一像素或一个像素集群来使用,即通过将多个同色的边缘子像素P的组成为一个更大的合并子像素单元来降低像素总量,进而降低像素密度。
为进一步说明合并子像素单元具体结构,请参阅图4和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各边缘子像素P均包括阳极4,至少两个同色的边缘子像素的阳极4相互电连接形成合并子像素单元;遮挡件2在显示基板1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合并子像素单元中的部分边缘子像素P。具体的,边缘子像素P可分为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通过采用多个同色的边缘子像素P同步驱动的方式,保证了阳极相连的多个合并子像素单元能够同时点亮或熄灭。因而,在实际显示过程中,可以将每个合并子像素单元内的边缘子像素P视为同步驱动的一组,同步进行驱动。遮挡件2具体可以遮挡合并子像素单元中的部分边缘子像素P,部分边缘子像素P没有被遮挡,不会导致整个合并子像素单元都被遮挡,无法发光,影响显示效果。可选的,各边缘子像素P包括层叠设置的阳极4、发光层5以及阴极6,阳极4以及发光层5设于像素定义层的开口内,以限定像素开口率。
为了实现合并子像素单元内各同色的边缘子像素P的同步驱动,请参阅图5,显示基板1包括阵列层3,阵列层3包括多个像素电路,各合并子像素单元分别连接于不同的像素电路。可以理解的是,各合并子像素单元分别连接于不同的像素电路,即各合并子像素单元通过不同的像素电路进行控制发光,且像素电路能够控制一个合并子像素单元内的多个边缘子像素P同时发光或者同时熄灭。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遮挡件2可以单独设置在非显示区NA的出光侧形成黑色油墨层,也可以与触控层7同层设置。
具体的,为简化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请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层7,触控层7设于显示基板1的出光侧,且遮挡件2与触控层7同层设置。即遮挡件2和触控层7可以在同一工艺中形成,从而可以在改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NA边缘锯齿且保证亮度均一性的同时,不会额外增加制作遮挡件2的工艺,避免增加制作遮挡件2的工艺流程,以减低生产成本。可选的,触控层7设于阴极6背离阴极6一侧,且在触控层7和阴极6之间设置有封装层,以避免水汽侵入显示基板。
具体的,触控层7包括沿垂直于显示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层叠设置触控电极层71、绝缘层72以及跨桥连接层73,遮挡件2和跨桥连接层73同层设置。触控电极层71包括相互绝缘的多个触控电极,绝缘层72内间隔设置有多个过孔。跨桥连接层73通过过孔连接相邻的触控电极。
可选的,跨桥连接层73包括铝金属层、钛铝钛复合金属层中的至少一者,同时将遮挡件2设置为与跨桥连接层73通过同一道工艺制备的金属层,通过与跨桥连接层73同层设置的遮挡件2,来遮挡非显示区NA边缘的边缘子像素。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多个异色的合并子像素单元形成边缘像素组QA,各边缘像素组QA在显示基板1上的正投影呈矩形,且呈行列排布。通过将边缘像素组QA设置为矩形结构,更便于各边缘子像素单元P的紧密排列。然而当边缘像素组QA形成矩形结构时,若非显示区NA外轮廓为曲线时,边缘像素组QA将不可避免朝向非显示区NA凸出而呈现明显的凹凸线条,进而在非显示区NA边缘出现锯齿状条纹的问题。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3,边缘像素组QA包括向非显示区NA凸出的凸出部,遮挡件2在显示基板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覆盖凸出部内的边缘子像素P。通过将遮挡件2设置于显示基板1的出光侧且覆盖凸出部内的边缘子像素P,可以使得凸出部内的边缘子像素P发出的光无法透射到显示基板1的出光面或透射到显示基板1的出光量较少,从而降低边缘子像素P对应的显示区的发光亮度,进而保证非显示区NA边缘的画面显示。
由于非显示区NA边缘处的画面显示可以由遮挡件2的形状控制,即可通过设置遮挡件2的形状来选择其所需遮挡的边缘像素组QA内的边缘子像素P,因此当非显示区NA外轮廓为曲线时,可通过合理设置遮挡件2的形状,在保证遮挡件2在显示基板1的正投影与第一显示区间的轮廓线位于各边缘子像素P之间的间隔内的前提下,尽可能贴合非显示区NA外轮廓,以实现非显示区NA边缘区域的平滑过渡。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6,第一显示区AA1环绕非显示区NA设置,非显示区NA的边缘轮廓的至少一条边为曲边。由于在显示面板的实际制造过程中,为了实现不同功能以及外观的需求,可能将非显示区NA设置于显示基板1上的不同位置,例如为了实现指纹识别元件、人脸识别元件或者屏下摄像头等设备的安置而将非显示区NA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上侧,或是为了实现显示面板内部排线而将非显示区NA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边角位置。当非显示区NA位于显示基板1的任一区域,均可通过在非显示区NA的边缘区域覆盖遮挡件2,来降低非显示区NA边缘因第一显示区AA1的低像素密度而导致的锯齿感并保证其亮度的均一性。
进一步的,非显示区NA设有通孔或者盲孔,通孔或者盲孔呈圆形、椭圆形中的一种。考虑到非显示区NA不仅设置有摄像头,还可能会集成不同的电学元件来集成多种功能,因而根据使用需求可以将通孔或盲孔设置成圆形、椭圆形中的一种。同样的,当非显示区NA的外轮廓设置为圆形、椭圆形中的一种时,仍可以通过在非显示区NA的边缘区域覆盖遮挡件2,来降低非显示区NA边缘因第一显示区AA1的低像素密度而导致的锯齿感并保证其亮度的均一性,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光学元件,该显示面板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光学元件和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AA1对应设置,光学元件具体可以为用于实现屏下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功能的元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技术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应的结构以及术语的解释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也可以为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车载显示器、医疗设备、工控设备、触摸交互终端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基板,具有第一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的第二显示区以及和所述第一显示区相邻的非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有和所述非显示区相邻且间隔设置的多个边缘子像素;
遮挡件,在所述显示基板的出光侧与所述多个边缘子像素分布区域对应设置,所述遮挡件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部分所述边缘子像素,且所述遮挡件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正投影与第一显示区间的轮廓线位于所述边缘子像素之间的间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边缘子像素均包括阳极,至少两个同色的所述边缘子像素的阳极相互电连接形成合并子像素单元;
所述遮挡件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合并子像素单元中的部分所述边缘子像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阵列层,所述阵列层包括多个像素电路,各所述合并子像素单元分别连接于不同的所述像素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控层,所述触控层设于所述显示基板的出光侧,且所述遮挡件与所述触控层同层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包括沿垂直于所述显示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层叠设置触控电极层、绝缘层以及跨桥连接层,所述遮挡件和所述跨桥连接层同层设置;
优选的,所述跨桥连接层包括铝金属层、钛铝钛复合金属层中的至少一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环绕所述非显示区设置,所述非显示区的边缘轮廓的至少一条边为曲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设有通孔或者盲孔,所述通孔或者盲孔呈圆形、椭圆形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异色的所述合并像素子单元形成边缘像素组,各所述边缘像素组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呈矩形,且呈行列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像素组包括向所述非显示区凸出的凸出部,所述遮挡件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凸出部内的所述边缘子像素。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为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光学元件,和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对应设置。
CN202110345647.8A 2021-03-31 2021-03-31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28826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5647.8A CN112882611A (zh) 2021-03-31 2021-03-31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5647.8A CN112882611A (zh) 2021-03-31 2021-03-31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2611A true CN112882611A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40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5647.8A Pending CN112882611A (zh) 2021-03-31 2021-03-31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261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4495A (zh) * 2021-09-09 2021-12-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4495A (zh) * 2021-09-09 2021-12-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CN113764495B (zh) * 2021-09-09 2023-12-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26540B1 (ko) 디스플레이 기판,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756136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456346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12910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379836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67720B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037428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713018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KR20220047660A (ko) 표시 패널
KR20210138780A (ko)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US20220415981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658952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768551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300936B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10243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2033653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3659097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3568526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装置
CN11510156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299855B (zh)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288261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4474940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256127B2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241954A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CN111176488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