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53237A - 一种双层结构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结构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53237A
CN113653237A CN202111022264.3A CN202111022264A CN113653237A CN 113653237 A CN113653237 A CN 113653237A CN 202111022264 A CN202111022264 A CN 202111022264A CN 113653237 A CN113653237 A CN 113653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ctural
plate
slab
concret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222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伯臻
刘月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Huafa Cit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Huafa Cit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Huafa Cit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Huafa Cit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222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532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53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32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5/16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wholly or partly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 E04B5/32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 E04B5/36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with form units as part of the flo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结构楼板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上层结构板、下层结构板、在上层结构板和下层结构板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的板边结构梁;上层结构板和下层结构板固定在两侧板边结构梁的下端之间,下层结构板的底面与板边结构梁的底面平齐,上层结构板的顶面低于板边结构梁的顶面;上层结构板的底面与下层结构板的顶面之间填充有聚苯板;上层结构板、下层和板边结构梁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下层结构板的混凝土与板边结构梁下部的混凝土为先浇混凝土,上层结构板的混凝土与板边结构梁上部的混凝土为后浇混凝土。采用聚苯板作为填充材料及上层混凝土的模板,对下层结构净高影响小,施工简便。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结构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结构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经常会遇到需要做双层结构楼板的情况,一般处理方案通常要在双层结构楼板中间预留400mm左右的空间,该空间用于对上层楼板支模,待下层楼板施工后,对上层楼板支模、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等。以上的常规处理方案,导致上层楼板的模板体系难以拆除,且施工麻烦,对后期结构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影响,对下层的结构净高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结构楼板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双层楼板中上层楼板的模板体系难拆除而影响施工的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层结构楼板,包括上层结构板、下层结构板、在上层结构板和下层结构板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的板边结构梁;上层结构板和下层结构板固定在两侧板边结构梁的下端之间,下层结构板的底面与板边结构梁的底面平齐,上层结构板的顶面低于板边结构梁的顶面;上层结构板的底面与下层结构板的顶面之间填充有聚苯板;上层结构板、下层和板边结构梁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下层结构板的混凝土与板边结构梁下部的混凝土为先浇混凝土,上层结构板的混凝土与板边结构梁上部的混凝土为后浇混凝土。
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板边结构梁下部的先浇混凝土的顶面与下层结构板的顶面平齐。
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两侧的所述板边结构梁呈开口相背的倒L形。
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上层结构板和下层结构板的厚度均小于上层结构板的顶面到板边结构梁的顶面间的距离。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双层结构楼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绑扎下层结构板及板边结构梁的钢筋;
S2.浇筑下层结构板的混凝土及板边结构梁下部的混凝土;
S3.在下层结构板上铺设聚苯板;
S4.在聚苯板上方绑扎上层结构板的钢筋;
S5.浇筑上层结构板的混凝土及板边结构梁上部的混凝土。
作为进一步可选方案,步骤S3中,在下层结构板的混凝土达到初凝后,便铺设聚苯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聚苯板作为填充,并作为上层结构板混凝土的模板作用,提出双层结构楼板的结构及简化做法,由于采用了聚苯板作为填充材料及上层混凝土的模板,可以取消常规施工此处的木模板施工,此处空间高度可少于200mm,所以对下层结构净高影响较小,解决了以往施工结构的模板体系复杂、难拆除的问题,本楼板结构施工简便,经济节省,对下层结构净高影响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的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层结构楼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上层结构板,2-下层结构板,3-板边结构梁,4-聚苯板,5-先浇混凝土,6-后浇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可以理解的是,附图仅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连接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晰描述,并不限定连接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双层结构楼板的剖视图,包括上层结构板1、下层结构板2、在上层结构板1和下层结构板2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的板边结构梁3;上层结构板1和下层结构板2固定在两侧板边结构梁3的下端之间,下层结构板2的底面与板边结构梁3的底面平齐,上层结构板1的顶面低于板边结构梁3的顶面;上层结构板1的底面与下层结构板2的顶面之间填充有聚苯板4;上层结构板1、下层和板边结构梁3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下层结构板2的混凝土与板边结构梁3下部的混凝土为先浇混凝土5,上层结构板1的混凝土与板边结构梁3上部的混凝土为后浇混凝土6。
板边结构梁3下部的先浇混凝土5的顶面与下层结构板2的顶面平齐,即板边结构梁3下部的混凝土与下层结构板2一同浇筑形成,方便后续进行聚苯板4的铺设及上层结构板1的钢筋绑扎等。
两侧的板边结构梁3呈开口相背的倒L形。上层结构板1和下层结构板2的厚度均小于上层结构板1的顶面到板边结构梁3的顶面间的距离,上层结构板1和下层结构板2的厚度,以及上层结构板1的顶面到板边结构梁3的顶面间的距离具体可根据情况设置,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双层结构楼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绑扎下层结构板2及板边结构梁3的钢筋;
S2.浇筑下层结构板2的混凝土及板边结构梁3下部的混凝土,即先浇混凝土5;
S3.在下层结构板2上铺设聚苯板4;
S4.在聚苯板4上方绑扎上层结构板1的钢筋;
S5.浇筑上层结构板1的混凝土及板边结构梁3上部的混凝土,即后浇混凝土6。
步骤S3中,在下层结构板2的混凝土达到初凝后,便铺设聚苯板4。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双层结构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结构板、下层结构板、在上层结构板和下层结构板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的板边结构梁;上层结构板和下层结构板固定在两侧板边结构梁的下端之间,下层结构板的底面与板边结构梁的底面平齐,上层结构板的顶面低于板边结构梁的顶面;上层结构板的底面与下层结构板的顶面之间填充有聚苯板;上层结构板、下层和板边结构梁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下层结构板的混凝土与板边结构梁下部的混凝土为先浇混凝土,上层结构板的混凝土与板边结构梁上部的混凝土为后浇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结构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边结构梁下部的先浇混凝土的顶面与下层结构板的顶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结构楼板,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所述板边结构梁呈开口相背的倒L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结构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结构板和下层结构板的厚度均小于上层结构板的顶面到板边结构梁的顶面间的距离。
5.一种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层结构楼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绑扎下层结构板及板边结构梁的钢筋;
S2.浇筑下层结构板的混凝土及板边结构梁下部的混凝土;
S3.在下层结构板上铺设聚苯板;
S4.在聚苯板上方绑扎上层结构板的钢筋;
S5.浇筑上层结构板的混凝土及板边结构梁上部的混凝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结构楼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在下层结构板的混凝土达到初凝后,便铺设聚苯板。
CN202111022264.3A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双层结构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36532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22264.3A CN113653237A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双层结构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22264.3A CN113653237A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双层结构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3237A true CN113653237A (zh) 2021-11-16

Family

ID=78493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22264.3A Pending CN113653237A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双层结构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5323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48750B1 (en) Method of casting in-situ steel wire mesh cement slab with spliced rack and suspended formwork
US20090151298A1 (en) Method of Making Monolithic Concrete Structures
KR102182536B1 (ko) 물류 구조물 시공을 위한 프리캐스트 기둥과 프리캐스트 보의 결합구조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프리캐스트 보
KR101191502B1 (ko) 트러스근 일체형 비대칭 에이치형강 합성보 및 엔드빔을 이용한 구조 시스템
CN209907429U (zh) 一种工业化密肋板式挡墙
WO2011142808A2 (en) Component building system
CN102235048B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
CN105297910A (zh) 预制楼板和钢梁的连接结构
CN212670968U (zh) 叠合楼板和建筑物
CN108412099A (zh) 全厚度后埋钢筋连接式混凝土预制板及连接方法
KR101014570B1 (ko) 콘크리트 슬래브 시공용 데크
CN216360829U (zh) 一种双层结构楼板
CN113653237A (zh) 一种双层结构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13926977U (zh) 一种带暗梁的预制底板及包括其的折板式叠合板
US4912896A (en) Beam/flooring system
CN102051963A (zh) 一种混凝土组合梁楼盖及其浇筑方法
CN215406744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轻质填充墙
CN212582914U (zh) 预制梁连接结构及包括其的建筑结构
CN205224281U (zh) 预制楼板和钢梁的连接结构
US7073300B1 (en) Reinforced concrete part for producing foundations of buildings
CN216740310U (zh) 一种叠合板
CN103469952A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及施工方法
CN220908856U (zh) 一种密肋楼盖的预制底板
CN104631675A (zh) 一种双面预制叠合板
CN210395782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