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7356A - 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47356A
CN113647356A CN202111075201.4A CN202111075201A CN113647356A CN 113647356 A CN113647356 A CN 113647356A CN 202111075201 A CN202111075201 A CN 202111075201A CN 113647356 A CN113647356 A CN 1136473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
grass
twisted
net cag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752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忠
朱永安
赵金山
和飞
张金路
李壮
许国晶
巩俊霞
陈秀丽
杜兴华
张明磊
卢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 China Sea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Shandong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East China Sea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Shandong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 China Sea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Shandong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East China Sea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11107520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473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47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73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3Aquaria; Terra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5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 A01K61/59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of crustaceans, e.g. lobsters or shri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60Floating cultivation devices, e.g. rafts or floating fish-fa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60Floating cultivation devices, e.g. rafts or floating fish-farms
    • A01K61/65Connecting or mooring device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及方法。为填补现有技术空白,本发明包括浮筏和网箱,网箱固定在浮筏上,浮筏为矩形浮筏,矩形浮筏包括长方形栅板框、扶手栏和至少四个浮箱,扶手栏包括围栏和立柱,网箱包括四周侧网、底框和底网,底框上分别均匀设有三条或四条绞绳,围栏或立柱上设有绞筒,绞绳上端固定并缠绕在绞筒上,旋转绞筒,可提升或释放底框及底网,网箱内放养有体重在250克以上的草鱼,侧网和底网的网眼均为棱形眼,其边长为1.5‑2.0厘米,并配有竹篙。本发明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沉水植物得到充分利用,使配用池塘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水草茂盛,为河蟹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

Description

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河蟹学名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又称螃蟹、大闸蟹等,是洄游性甲壳类动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高附加值、高营养、品质独特的河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因此河蟹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养殖品种之一。河蟹喜爱生活在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水草茂盛、饵料丰富的微碱性或中性的水域中(如多草性湖泊、江河等),其栖息的方式有隐居和穴居两种,有抢食和格斗的天性。因此有俗语“养蟹先养草” “要想河蟹长得好,蟹池水草少不了” “蟹大小,看水草”等之说,表明水草(水生植物)种植的好坏与河蟹养殖的效果关系极大。在河蟹养殖池塘中种移植水草,可以为河蟹摄食、蜕壳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养殖产量、规格和效益的关键因素,改善河蟹生活环境的有效办法,是健康养蟹、养大蟹、养好蟹的新途径。主要因为水草可为河蟹提供不可缺少的栖息场所和隐蔽物,利于河蟹躲避敌害、顺利蜕壳和成活率的提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氧和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起到很好地水质净化和调节的作用,可以抑制浮游生物尤其是浮游植物的生长,提高商品蟹的体色和品质;可以为河蟹提供不可缺少的优质天然食物和营养,促进其健康生长;可以降低高温季节池水温度,减少高温对河蟹生长的影响;具有不可忽视的药理作用,因为水草中除了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外,还有一些药用成份,如皂甙、生物碱、有机酸、氨基嘌呤、嘧啶等有机物,这些物质往往具有抑菌、消炎、解毒、消肿、止血、强壮等作用。目前蟹塘中常种移植的水草主要有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沉水植物和水花生、水葫芦、大漂等漂浮植物。水草一般大都是春天或放养前种移植,随着水温的升高,通过吸收营养营养物质不断生长,积累到一定数量或达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将过量水草进行移除或割除,已达到良好的平衡状态。种移植的漂浮植物因分布相对集中,移除相对简单;而沉水植物分布相对分散,割除相对困难,耗时耗力。沉水植物尤其是伊乐藻在高温季节往往出现疯涨现象,露出水面后,易死亡、腐烂变质,污染养殖水体,抑制河蟹摄食、生长、蜕壳,因此要及时进行伊乐藻头部割除,防治其腐烂变质。
有人提出合理运用水位控制伊乐藻的长势,因为伊乐藻有根据水位生长的特点,运用水位控制伊乐藻的长势既不会造成伊乐藻浮根死亡,又能保持伊乐藻良好的长势。技术要点是使伊乐藻的草头始终保持在水面10 公分以下,随着伊乐藻的生长缓慢升高水位,这样一方面可以抑制伊乐藻的疯长,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水草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利于扎根,使植株矮壮,不易浮根。在暴雨、大风、台风等强对流的天气下,要降低水位露出草头,避免由于强对流天气搅动水流和水位快速上涨使伊乐藻浮根。这在水源充足的南方有可能实现,在北方本就水资源紧张,很难做到及时通过加注新水来控制水位。还有人设想待沉水植物生长接近水面时,采用人工涉水或驾船,对沉水植物进行收割,割掉沉水植物中上部,防止其接近水面腐烂。但是这方法仍不理想,原因在于人工涉水收割必然会踩伤沉水植物,且无论人工涉水还是驾船收割,都会严重扰乱沉水植物,收割后的部分沉水植物茎叶与水下的沉水植物纠缠在一起,难以分离,而这部分收割后的沉水植物茎叶又更容易腐烂发臭。总之,现有技术迫切需要一种便于在水下切割沉水植物,切割过程对沉水植物扰动小,切割后茎叶自然与水底的沉水植物分离,对留在水底的沉水植物损伤小,不易腐烂臭水的新沉水植物切割方法和装置。
2020年09月08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11635083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淡水养殖尾水生物综合净化系统。该发明利用特殊设计的沉水植物修剪装置定期对沉水植物进行修剪,沉水植物顶部保持在水面10公分以下。该装置能够方便地修剪沉水植物,但是该发明需要修筑两条沉水隔墙,并需将沉水植物种植在沉水隔墙之间,场地要求高,建设成本高,不利于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填补现有技术的上述空白,提供一种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及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包括浮筏和网箱,网箱固定在浮筏上,所述浮筏为矩形浮筏,其内部中空,矩形浮筏包括长方形栅板框、扶手栏和至少四个浮箱,上述浮箱均衡地设置在长方形栅板框下方,所述扶手栏包括围栏和立柱,其立柱下端固定在长方形栅板框的外沿上,所述网箱包括四周侧网、底框和底网,四周侧网下沿及底网四边均固定在底框上,底框上分别均匀设有三条或四条绞绳,所述矩形浮筏上方固定有绞筒,所述绞绳上端固定并缠绕在绞筒上,正反旋转绞筒,可将绞绳缠绕在绞筒上或释放绞绳,并带动底框及底网上升或在重力作用下下降至四周侧网呈垂直状态,所述网箱内放养有体重在250g以上的草鱼,所述网箱的侧网和底网的网眼均为棱形眼(菱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属于特殊菱形),其边长为1.5~2.0厘米,防止池塘中的河蟹进入浮箱中,上述矩形浮筏配有竹篙。
使用前,在配用池塘设置足够数量的浮筏和网箱(一般情况下,浮筏总面积可占池塘水面的10%左右)。移动所述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利用其浮箱内草鱼,依次啃食牧鱼区内不同区域内的沉水植物,控制牧鱼区沉水植物顶部到池塘水面的距离不小于15厘米。
如此设计,将配用河蟹池塘中种植沉水植物的区域,作为牧鱼区,用本发明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的网箱内草鱼在人们的控制下,有计划地依次啃食牧鱼区不同区域的沉水植物,且只能啃食顶部新生嫩叶。既能使所有牧鱼区内的沉水植物下部茎叶和根部不受损伤,保持快速生长,降低池塘富养化,又不至于过分疯长,长至水面,引发水体变质。
而没有使用本发明,仅靠在池塘内种植沉水植物,池塘放养草鱼,草鱼放养数量过多,会将种植的水草吃光,影响河蟹养殖;草鱼放养数量过少或相对适量,也不能做到均衡地啃食和控制沉水植物生长,必然会有部分水草长至水面,仍然容易引发水体发臭、变质。
作为优化,所述绞绳共有四条,所述绞筒共有两个,还包括两个定滑轮和一个传动杆,所述长方形栅板框两条长边的内沿上均设有内护栏,一侧内护栏上设有轴承座和轴承,所述传动杆穿设上述轴承座和轴承内,两个绞筒分别同轴固定在传动杆上,传动杆一端还设有摇柄,两个定滑轮设置在另一侧的内护栏上,两条绞绳下端系在与绞筒相邻的底框的相应位置上,其上端分别固定并缠绕在相邻的绞筒上,另外两个绞绳下端固定在与定滑轮相邻的底框的相应位置上,其上端分别跨过相邻的定滑轮后,分别固定并缠绕在一个绞筒上,摇动曲柄正转或反转,可通过传动杆,带动两个绞筒同步转动,绞起或释放绞绳,进而带动底框和底网升降。如此设计,通过正反向摇动摇柄,可以将底网和底框绞起或放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作为优化,所述绞筒及绞绳各有四个,所述长方形栅板框内沿上的不同位置分别设有内立柱,四个内立柱上分别固定有一个微型驱动电机,四个绞筒分别通过轴承座和轴承固定在所述内立柱上,并可由微型驱动电机驱动,四个微型驱动电机同步联动。
如此设计,四个微型驱动电机同步正转,可以带动底网和底框上升,四个微型驱动电机同步后转,可以带动底网和底框下降。
作为优化,所述网箱上还设有罩网,该罩网四周边沿可拆装地固定在网箱的侧网上沿上。如此设计,可以防止草鱼跃出网箱。
本发明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①.在配用池塘中,选取平均水深在0.8至1.5米之间,水中无礁石、无树木、无杂物,底泥为淤泥或泥沙质的区域作为牧鱼区;
②.春季先对河蟹池塘中进行干塘晾晒、清塘消毒;2~3月份,将沉水植物伊乐藻移栽入牧鱼区,并施入适量的肥料,而后再投放扣蟹,河蟹养殖按常规饲养方法进行;
③.待沉水植物生长至其顶部距离水面10厘米左右时(5月份或以后),取配用池塘设置N个前述的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正向旋转绞筒,将各个网箱的底框及底网升至最高;
④.然后将所有浮筏移至牧鱼区内,然后将所有竹篙分别插入浮筏周边的水底淤泥内,并将各个竹篙与相邻浮筏的围栏系在一起,借以固定浮筏,必要时可将相邻浮筏的围栏捆绑在一起,将体重250g以上的草鱼放入所述网箱内,其中N为正整数,且N大于2,最后,反向旋转绞筒,放松各个网箱上的绞绳,使其底网在底框的重力作用下,下降并压在其下方的沉水植物,沉水植物上部枝叶穿过底网,进入相应网箱内,并被网箱内草鱼取食;
⑤.待草鱼将网箱内的沉水植物吃净后,再次正向旋转绞筒,将各个网箱的底框及底网升至适宜高度,然后解开、并拔出所有竹篙,将各个浮筏一同撑至牧鱼区的相邻未被草鱼取食区域,
⑥.然后将所有竹篙分别插入浮筏周边的水底淤泥内,并将各个竹篙与相邻浮筏的围栏系在一起,借以固定浮筏,最后,反向旋转绞筒,放松各个网箱上的绞绳,使其底网在底框的重力作用下,下降并压在其下方的沉水植物上,沉水植物上部的枝叶穿过底网,进入相应网箱内,并被网箱内草鱼取食;
⑦.然后回到第④步,如此周而复始,使牧鱼区内的沉水植物顶部距离水面始终不小于15厘米;
⑧. 待到河蟹收获时,先正向旋转绞筒,将各个网箱的底框及底网升至最高,捕捞出网箱里的草鱼,然后再解开、并拔出所有竹篙,将各个浮筏一同撑离池塘牧鱼区,并加以固定,然后即可按常规方法捕捞或诱捕商品蟹,或者将该装置拆解后放于室内,第二年再安装使用。
如此设计,网箱内的草鱼只能按照人们的控制,吃进入网箱底网的下方沉水植物顶部的新生枝叶,一方面保证所有沉水植物顶端无法长至水面,避免因沉水植物过分生长,引发水体水质变劣。
春季池塘水温高于5~10℃时,开始第①步。春季2~3月份,对河蟹池塘清塘消毒后,种移植伊乐藻等沉水植物,因水温较低沉水植物生长较为缓慢,随水温的不断升高,水草生长逐渐加快,待水草顶部距离水面近10厘米左右时,在河蟹池塘中安装本发明装置,并在浮箱中放入体重250g以上的草鱼,利用草鱼摄食沉水植物的特点,控制水草的生长不露出水面;待到秋季河蟹收获时,将草鱼捞起,销售或转入其他池塘继续饲养。
作为优化,第③步后,投放草鱼前,在网箱中投放若干体重250g以上的鲢鳙鱼,通过鲢鳙鱼的滤食作用,可有效利用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资源,将浮游生物资源转化为鱼类营养,待浮游生物数量得以控制或水草生长至顶部距离水面近10厘米左右时,将网箱中的鲢鳙鱼捕出后,再投放体重250g以上的草鱼,进行水草控制。如此设计,可有效控制浮游生物,有助于保证池塘水质。
本发明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及方法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沉水植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配用池塘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水草茂盛,为河蟹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及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实施方式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长方形栅板框、网箱、绞绳、绞筒、定滑轮、传动杆、内护栏及摇柄的位置关系图;
图3是本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实施方式一中竹篙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实施方式二中罩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实施方式二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的长方形栅板框、网箱、绞绳、绞筒、内立柱及微型驱动电机的位置关系图。
图中:1为浮筏、11为长方形栅板框、12为扶手栏、121为围栏、122为立柱、13为浮箱、2为网箱、21为侧网、22为底框、23为底网、24为罩网、3为绞绳、4为绞筒、5为竹篙、51为推叉、52为挂钩、53为锥尖、6为定滑轮、7为传动杆、8为内护栏、9为轴承座、10为轴承、14为摇柄、15为内立柱、16为微型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1-3所示,本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包括浮筏1和网箱2,所述网箱2固定在浮筏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筏1为矩形浮筏,其内部中空,矩形浮筏包括长方形栅板框11、扶手栏12和至少四个浮箱13,上述浮箱13均衡地设置在长方形栅板框11下方,所述扶手栏12包括围栏121和立柱122,其立柱122下端固定在长方形栅板框11的外沿上,所述网箱2包括四周侧网21、底框22和底网23,四周侧网21下沿及底网23四边均固定在底框22上,底框22上分别均匀设有三条或四条绞绳3,所述矩形浮筏上方固定有绞筒4,所述绞绳3上端固定并缠绕在绞筒4上,正反旋转绞筒4,可将绞绳3缠绕在绞筒上或释放绞绳3,并带动底框22及底网23上升或在重力作用下下降至四周侧网21呈垂直状态,所述网箱2内放养有体重在4-6斤重草鱼,所述网箱2的侧网21和底网23的网眼均为棱形眼,其边长为3-5公分,上述矩形浮筏配有竹篙5,竹篙5的一端设有推叉51和挂钩52,另一端设有锥尖53,撑筏或推拉浮筏时用有推叉51和挂钩52的一端,固定浮筏时,将锥尖53插入配用池塘底泥中,竹篙5上部与浮筏的围栏121钩挂或捆绑在一起。
所述绞绳3共有四条,所述绞筒4共有两个,还包括两个定滑轮6和一个传动杆7,所述长方形栅板框11的两条长边的内沿上均设有内护栏8,一侧内护栏8上设有轴承座9和轴承10,所述传动杆7穿设上述轴承座9和轴承10内,两个绞筒4分别同轴固定在传动杆7上,传动杆7一端还设有摇柄14,两个定滑轮6设置在另一侧的内护栏8上,两条绞绳3下端系在与绞筒4相邻的底框22的相应位置上,其上端分别固定并缠绕在相邻的绞筒4上,另外两个绞绳4下端固定在与定滑轮6相邻的底框23的相应位置上,其上端分别跨过相邻的定滑轮6后,分别固定并缠绕在一个绞筒4上,摇动曲柄14正转或反转,可通过传动杆,带动两个绞筒4同步转动,绞起或释放绞绳3,进而带动底框22和底网23升降。
实施方式二:如图4-6所示,所述绞筒4及绞绳3各有四个,所述长方形栅板框11内沿上的不同位置分别设有内立柱15,四个内立柱15上分别固定有一个微型驱动电机16,四个绞筒4分别通过轴承座9和轴承10固定在所述内立柱15上,并可由微型驱动电机16驱动,四个微型驱动电机16同步联动。
如图4所示,所述网箱2上还设有罩网24,该罩网24四周边沿可拆装地固定在网箱2的侧网21上沿上,其余结构如实施方式一所示,略。
本发明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①.在配用池塘中,选取平均水深在0.8至1.5米之间,水中无礁石、无树木、无杂物,底泥为淤泥或泥沙质的区域作为牧鱼区;
②. 春季先对河蟹池塘中进行干塘晾晒、清塘消毒;2~3月份,将沉水植物伊乐藻移栽入牧鱼区,并施入适量的肥料,而后再投放扣蟹,河蟹养殖按常规饲养方法进行;
③. 待沉水植物伊乐藻生长其顶部距离水面10厘米左右时(5月份或以后),并取配用池塘设置N个实施方式一所述的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正向旋转绞筒4,将各个网箱的底框及底网升至最高;
④. 然后将所有浮筏移至牧鱼区内,然后将所有竹篙5分别插入浮筏1周边的水底淤泥内,并将各个竹篙5与相邻浮筏1的围栏121系在一起,借以固定浮筏1,必要时可将相邻浮筏1的围栏121捆绑在一起,将体重250g以上的草鱼放入所述网箱2内,其中N为正整数,且N大于2,最后,反向旋转绞筒4,放松各个网箱上的绞绳3,使其底网23在底框22的重力作用下,下降并压在其下方的沉水植物上,沉水植物上部枝叶穿过底网23,进入相应网箱2内,并被网箱2内的草鱼取食;
⑤. 待草鱼将网箱2内的沉水植物吃净后,再次正向旋转绞筒4,将各个网箱5的底框22及底网23升至适宜高度,然后解开、并拔出所有竹篙5,将各个浮筏1一同撑至牧鱼区的相邻未被草鱼取食区域;
⑥. 然后将所有竹篙5分别插入浮筏1周边的水底淤泥内,并将各个竹篙5与相邻浮筏的围栏121系在一起,借以固定浮筏1,最后,反向旋转绞筒4,放松各个网箱2上的绞绳3,使其底网23在底框22的重力作用下,下降并压在其下方的沉水植物上,沉水植物上部的枝叶穿过底网23,进入相应网箱2内,并被网箱2内草鱼取食。
⑦.然后回到第④步,如此周而复始,使牧鱼区内的沉水植物顶部距离水面始终不小于15厘米;
⑧.待到河蟹收获时,先正向旋转绞筒4,将各个网箱2的底框22及底网23升至最高,捕捞出网箱里的草鱼,然后再解开、并拔出所有竹篙5,将各个浮筏一同撑离池塘牧鱼区,并加以固定,然后即可按常规方法捕捞或诱捕商品蟹,或者将该装置拆解后放于室内,第二年再安装使用。其浮筏1总面积可占牧鱼区水面的10%左右。
作为优化,第③步后,投放草鱼和蟹苗前,先在网箱2内投放适量250g以上的鲢鳙鱼,通过鲢鳙鱼的滤食作用,以有效利用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资源;随水温的不断升高,水草逐渐长大,待水草顶部距离水面近10厘米左右时,将网箱2内的鲢鳙鱼捞出后,再向网箱2内投放相应草鱼,在网箱外投放蟹苗。

Claims (6)

1.一种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包括浮筏和网箱,所述网箱固定在浮筏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筏为矩形浮筏,其内部中空,矩形浮筏包括长方形栅板框、扶手栏和至少四个浮箱,上述浮箱均衡地设置在长方形栅板框下方,所述扶手栏包括围栏和立柱,其立柱下端固定在长方形栅板框的外沿上,所述网箱包括四周侧网、底框和底网,四周日侧网下沿及底网四边均固定在底框上,底框上分别均匀设有三条或四条绞绳,所述矩形浮筏上方固定有绞筒,所述绞绳上端固定并缠绕在绞筒上,正反旋转绞筒,可将绞绳缠绕在绞筒上或释放绞绳,并带动底框及底网上升或在重力作用下下降至四周侧网呈垂直状态,所述网箱内放养有体重在250g以上的草鱼,所述网箱的侧网和底网的网眼均为棱形眼,其边长为1.5~2.0厘米,上述矩形浮筏配有竹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绳共有四条,所述绞筒共有两个,还包括两个定滑轮和一个传动杆,所述长方形栅板框两条长边的内沿上均设有内护栏,一侧内护栏上设有轴承座和轴承,所述传动杆穿设上述轴承座和轴承内,两个绞筒分别同轴固定在传动杆上,传动杆一端还设有摇柄,两个定滑轮设置在另一侧的内护栏上,两条绞绳下端系在与绞筒相邻的底框的相应位置上,其上端分别固定并缠绕在一个绞筒上,另外两个绞绳下端固定在与定滑轮相邻的底框的相应位置上,其上端分别跨过相邻的定滑轮后,分别固定并缠绕在一个绞筒上,摇动曲柄正转或反转,可通过传动杆,带动两个绞筒同步转动,绞起或释放绞绳,进而带动底框和底网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筒及绞绳各有四个,所述长方形栅板框内沿上的不同位置分别设有内立柱,四个内立柱上分别固定有一个微型驱动电机,四个绞筒分别通过轴承座和轴承固定在所述内立柱上,并可由微型驱动电机驱动,四个微型驱动电机同步联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上还设有罩网,该罩网四周边沿可拆装地固定在网箱的侧网上沿上。
5.一种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在配用池塘中,选取平均水深在0.8至1.5米之间,水中无礁石、无树木、无杂物,底泥为淤泥或泥沙质的区域作为牧鱼区;
春季先对河蟹池塘中进行干塘晾晒、清塘消毒;2~3月份,将沉水植物移栽入牧鱼区,并施入适量的肥料,而后再投放扣蟹,河蟹养殖按常规饲养方法进行;
待沉水植物生长至其顶部距离水面10厘米左右时,取配用池塘设置N个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正向旋转绞筒,将各个网箱的底框及底网升至最高;
然后将所有浮筏移至牧鱼区内,然后将所有竹篙分别插入浮筏周边的水底淤泥内,并将各个竹篙与相邻浮筏的围栏系在一起,借以固定浮筏,必要时可将相邻浮筏的围栏捆绑在一起,将体重250g以上的草鱼放入所述网箱内,其中N为正整数,且N大于2,最后,反向旋转绞筒,放松各个网箱上的绞绳,使其底网在底框的重力作用下,下降并压在其下方的沉水植物,沉水植物上部枝叶穿过底网,进入相应网箱内,并被网箱内草鱼取食;
待草鱼将网箱内的沉水植物吃净后,再次正向旋转绞筒,将各个网箱的底框及底网升至适宜高度,然后解开、并拔出所有竹篙,将各个浮筏一同撑至牧鱼区的相邻未被草鱼取食区域,
然后将所有竹篙分别插入浮筏周边的水底淤泥内,并将各个竹篙与相邻浮筏的围栏系在一起,借以固定浮筏,最后,反向旋转绞筒,放松各个网箱上的绞绳,使其底网在底框的重力作用下,下降并压在其下方的沉水植物上,沉水植物上部的枝叶穿过底网,进入相应网箱内,并被网箱内草鱼取食;
然后回到第④步,如此周而复始,使牧鱼区内的沉水植物顶部距离水面始终不小于15厘米;
待到河蟹收获时,先正向旋转绞筒,将各个网箱的底框及底网升至最高,捕捞出网箱里的草鱼,然后再解开、并拔出所有竹篙,将各个浮筏一同撑离池塘牧鱼区,并加以固定,然后即可按常规方法捕捞或诱捕商品蟹,或者将该装置拆解后放于室内,第二年再安装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③步后,投放草鱼和蟹苗前,先在网箱内投放适量250g以上的鲢鳙鱼,通过鲢鳙鱼的滤食作用,以有效利用水体中的浮游生物资源;随水温的不断升高,水草逐渐长大,待水草顶部距离水面近10厘米左右时,将网箱内的鲢鳙鱼捞出后,再向网箱内投放相应草鱼,在网箱外投放蟹苗。
CN202111075201.4A 2021-09-14 2021-09-14 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36473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5201.4A CN113647356A (zh) 2021-09-14 2021-09-14 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5201.4A CN113647356A (zh) 2021-09-14 2021-09-14 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7356A true CN113647356A (zh) 2021-11-16

Family

ID=78493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75201.4A Pending CN113647356A (zh) 2021-09-14 2021-09-14 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4735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2692A (zh) * 2022-01-14 2022-04-15 陈宗永 一种控制沉水植物过度生长的方法
CN114467809A (zh) * 2022-01-26 2022-05-13 广西巴马鑫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大型水库滤食性鱼类的放牧式养殖方法和系统
CN115176734A (zh) * 2022-07-12 2022-10-14 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生态系统构建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6763Y1 (ko) * 2005-09-23 2006-01-24 황승국 참게 양식장
CN101269883A (zh) * 2008-03-03 2008-09-24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定量调控沉水植物生物量的方法及装置
JP2009045556A (ja) * 2007-08-20 2009-03-05 Jiro Sasaoka 薄片状又は細片状水面浮遊物と利用装置
CN102219307A (zh) * 2011-04-03 2011-10-19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以渔控草的可移动式网箱处理氮磷污染水体的方法
CN106386612A (zh) * 2016-08-29 2017-02-15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立柱式海上风机基础的海上养殖装置
CN107996482A (zh) * 2017-12-11 2018-05-0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一种自动升降浮式一体柔性网箱
CN208144205U (zh) * 2018-03-20 2018-11-27 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使用鱼种控制浮萍暴发生长的生态系统
CN109644911A (zh) * 2019-01-11 2019-04-19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红螯螯虾-草鱼-轮叶黑藻生态综合种养方法
CN110074027A (zh) * 2019-06-06 2019-08-02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河蟹池塘水草循环利用的方法
CN110372111A (zh) * 2019-07-04 2019-10-25 之间万维(北京)水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体增氧设备
CN111635083A (zh) * 2020-07-03 2020-09-08 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山东省淡水渔业监测中心) 淡水养殖尾水生物综合净化系统
CN215957827U (zh) * 2021-09-14 2022-03-08 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山东省淡水渔业监测中心) 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6763Y1 (ko) * 2005-09-23 2006-01-24 황승국 참게 양식장
JP2009045556A (ja) * 2007-08-20 2009-03-05 Jiro Sasaoka 薄片状又は細片状水面浮遊物と利用装置
CN101269883A (zh) * 2008-03-03 2008-09-24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定量调控沉水植物生物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19307A (zh) * 2011-04-03 2011-10-19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以渔控草的可移动式网箱处理氮磷污染水体的方法
CN106386612A (zh) * 2016-08-29 2017-02-15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立柱式海上风机基础的海上养殖装置
CN107996482A (zh) * 2017-12-11 2018-05-0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一种自动升降浮式一体柔性网箱
CN208144205U (zh) * 2018-03-20 2018-11-27 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使用鱼种控制浮萍暴发生长的生态系统
CN109644911A (zh) * 2019-01-11 2019-04-19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红螯螯虾-草鱼-轮叶黑藻生态综合种养方法
CN110074027A (zh) * 2019-06-06 2019-08-02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河蟹池塘水草循环利用的方法
CN110372111A (zh) * 2019-07-04 2019-10-25 之间万维(北京)水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水体增氧设备
CN111635083A (zh) * 2020-07-03 2020-09-08 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山东省淡水渔业监测中心) 淡水养殖尾水生物综合净化系统
CN215957827U (zh) * 2021-09-14 2022-03-08 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山东省淡水渔业监测中心) 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鹏等: "以渔养水的测水配方技术在富营养化水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科学养鱼》, no. 3, 31 March 2018 (2018-03-31), pages 54 - 56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2692A (zh) * 2022-01-14 2022-04-15 陈宗永 一种控制沉水植物过度生长的方法
CN114467809A (zh) * 2022-01-26 2022-05-13 广西巴马鑫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大型水库滤食性鱼类的放牧式养殖方法和系统
CN114467809B (zh) * 2022-01-26 2023-08-11 广西巴马鑫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大型水库滤食性鱼类的放牧式养殖方法和系统
CN115176734A (zh) * 2022-07-12 2022-10-14 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生态系统构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47356A (zh) 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3392675B (zh) 刺参池塘多物种立体综合生态养殖方法
CN103053458B (zh) 一种青蟹生态养殖方法
CN112586415A (zh) 一种虾巢结构、青虾养殖方法、应用
CN105994072A (zh) 一种松江鲈鱼人工配合饲料的养殖方法
CN109699537B (zh) 一种花刺参人工苗种的繁育方法
CN217117271U (zh) 一种含红树植物种植浮岛的拟穴青蟹养殖池
CN215957827U (zh) 牧鱼控草式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控制装置
CN104521654A (zh) 一种通过种植水稻治理池塘富营养化的方法
CN216088323U (zh) 一种加州鲈鱼的温室养殖系统
CN111771648A (zh) 一种藕塘套养小龙虾和加州鲈的方法
Dat Description of mud crab (Scylla spp.) culture methods in Vietnam
KR200406763Y1 (ko) 참게 양식장
CN113455428B (zh) 一种马夫鱼的人工育苗方法
CN214206828U (zh) 一种虾巢结构
Macintosh Aquaculture in coastal lagoons
Soltan Aquaculture systems
CN211721525U (zh) 一种脉红螺池塘生态育苗用的装置
Chua Site selection, structural desig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of floating cage culture system in Malaysia
CN113331099A (zh) 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的养殖技术
CN110012856A (zh) 一种篮子鱼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方法
CN110692596A (zh) 一种高效分段式甲鱼培优养殖设施及养殖方法
KR102315956B1 (ko) 다영양 입체양식을 이용한 해조류와 우렁쉥이의 복합양식방법
CN216018568U (zh) 一种原生态无公害海水动物养殖池塘
Bhosle et al. Non-fed aquaculture–an alternative livelihood option for fisherma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