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1249A - 触控键盘及其键盘触控电极模块 - Google Patents

触控键盘及其键盘触控电极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41249A
CN113641249A CN202011285727.0A CN202011285727A CN113641249A CN 113641249 A CN113641249 A CN 113641249A CN 202011285727 A CN202011285727 A CN 202011285727A CN 113641249 A CN113641249 A CN 113641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key
electrodes
touch
key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857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41249B (zh
Inventor
游伟彦
詹金龙
周柏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Dafang Electronics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Dafang Electronics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Dafang Electronics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Dafa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641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12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41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12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8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acts or the contact si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8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acts or the contact sites
    • H01H13/807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acts or the contact si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of the contact sites, e.g. superimposed si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1/00Applications
    • H01H2231/002Calculator, computer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触控键盘包含按键及键盘触控电极模块。按键沿长度及宽度方向延伸排列,在宽度方向上相邻按键沿长度方向上彼此偏移而未沿宽度方向对齐。键盘触控电极模块设置于按键的多个按键投影区内,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包含第一及第二电极串列,每一个第一及第二电极串列分别具有彼此串联的第一及第二电极,相邻第一电极串列及相邻第二电极串列在长度方向上分别彼此平行排列。在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按键投影区,分别对应相同的两个按键电极矩阵。各第一电极串列沿第一主角度排列,各第一电极串列更包含第一偏移段沿第一次角度排列。本发明键盘的电极规律排列,降低电极布局设计的复杂度,并提升电极感应表现的规律性或均一化。

Description

触控键盘及其键盘触控电极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键盘,尤指一种具有键盘触控电极模块的触控键盘,在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按键投影区,分别对应键盘触控电极模块中相同的两个按键电极矩阵。
背景技术
键盘主要用于将文字信号(text signal)输入至计算机系统中。经过多年的演化与整合,键盘上的按键布局逐渐形成国际标准规范。
另一方面,触控板提供使用者不同的操作选项,以单点或多点触控的方式输入触控信号至计算机系统中。目前,触控功能已经成功的结合到荧幕上。不过,不使用触控板,而将触控功能整合在实体键盘上的尝试,始终无法达到操作上、功能上与结构上令人满意的成果。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键盘及其键盘触控电极模块以解决上述问题。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键盘,包含多个按键以及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多个按键沿长度方向延伸排列,并沿宽度方向排列成至少两排,其中在该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按键沿该长度方向上彼此偏移远离而未沿该宽度方向对齐,各按键分别具有键帽及与之对应的按键投影区而形成多个按键投影区,各键帽受按压时发生机械性位移以产生对应的文字信号;键盘触控电极模块设置于该多个按键的该多个按键投影区的至少一部分,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感应物件在多个键帽上的非按压移动所产生的电容感应值用以产生触控信号,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包含多个第一电极串列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每一第一电极串列具有多个第一电极,该多个第一电极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在该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串列彼此平行排列;每一第二电极串列具有多个第二电极,该多个第二电极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在该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串列彼此平行排列,该多个第一电极串列与该多个第二电极串列构成多个按键电极矩阵;其中,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按键投影区分别对应相同的两个该按键电极矩阵;其中,各第一电极串列的主要沿第一主角度排列,各第一电极串列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偏移段,该至少一第一偏移段沿第一次角度排列。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于一按键的按键投影区的中心,对应的第一电极串列与对应的第二电极串列分别延伸有第一触发电极与第二触发电极,当该按键被按压而发生机械性位移时,该第一触发电极与该第二触发电极直接接触,用以产生该文字信号。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触控键盘还包含感应处理单元以及键盘处理单元。感应处理单元电连接于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的该多个第一电极串列以及该多个第二电极串列,以处理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的电容感应值并输出该触控信号;键盘处理单元电连接于对应每一按键的一对触发电极,每一按键的一对触发电极设置于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上分别对应各该按键,当一按键被按压且发生机械性位移时,该按键对应的一对触发电极直接接触导通,供该键盘处理单元产生该文字信号。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个第一电极以及该多个第二电极的尺寸根据该多个按键投影区的电极间距以及键心距定义。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各按键分别对应6个第一电极与6个第二电极,该6个第一电极与该6个第二电极形成4乘3电极矩阵,每一按键对应的该4乘3电极矩阵按照主矩阵布局或次矩阵布局排列。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一第一电极串列包含连续的6个第一电极,该连续的6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主角度排列,该第一电极串列还包含第7个第一电极,该第7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次角度排列于该连续的6个第一电极其后,而形成该第一偏移段。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各按键分别对应8个第一电极与8个第二电极,且该8个第一电极与该8个第二电极形成4乘4电极矩阵,各按键对应的该4乘4电极矩阵按照主矩阵布局或次矩阵布局排列。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一第一电极串列包含连续的8个第一电极,该连续的8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主角度排列,该第一电极串列还包含第9个第一电极,该第9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次角度排列于该连续的8个第一电极其后,而形成该第一偏移段。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各按键分别对应10个第一电极与10个第二电极,且该10个第一电极与该10个第二电极形成4乘5电极矩阵,每一按键对应的该4乘5电极矩阵按照主矩阵布局或次矩阵布局排列。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一第一电极串列包含连续的10个第一电极,该连续的10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主角度排列,该第一电极串列还包含第11个第一电极,该第11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次角度排列于该连续的10个第一电极其后,而形成该第一偏移段。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各按键分别对应12个第一电极与12个第二电极,且该12个第一电极与该12个第二电极形成4乘6电极矩阵,每一按键对应的该4乘6电极矩阵按照主矩阵布局或次矩阵布局排列。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一第一电极串列包含连续的12个第一电极,该连续的12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主角度排列,该第一电极串列还包含第13个第一电极,该第13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次角度排列于该连续的12个第一电极其后,而形成该第一偏移段。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各第一电极串列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移位段,各第二电极串列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二移位段,该至少一第一移位段与该至少一第二移位段均沿移位角度排列。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各按键分别对应12个第一电极与12个第二电极,且该12个第一电极与该12个第二电极形成6乘4电极矩阵,每一按键对应的该6乘4电极矩阵按照主矩阵布局或次矩阵布局排列。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一第一电极串列包含连续的4个第一电极,该连续的4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主角度排列,且排列在该连续的4个第一电极前的前一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次角度排列,排列在该连续的4个第一电极后的后一个第一电极以该移位角度排列。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各按键分别对应18个第一电极与18个第二电极,且该18个第一电极与该18个第二电极形成6乘6电极矩阵,每一按键对应的该6乘6电极矩阵按照主矩阵布局或次矩阵布局排列。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一第一电极串列包含连续的6个第一电极,该连续的6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主角度排列,且排列在该连续的6个第一电极前的前一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次角度排列,排列在该连续的6个第一电极后的后一个第一电极以该移位角度排列。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各按键分别对应9个第一电极与9个第二电极,且该9个第一电极与该9个第二电极形成6乘3电极矩阵,每一按键对应的该6乘3电极矩阵按照主矩阵布局或次矩阵布局排列。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各按键分别对应15个第一电极与15个第二电极,且该15个第一电极与该15个第二电极形成6乘5电极矩阵,每一按键对应的该6乘5电极矩阵按照主矩阵布局或次矩阵布局排列。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各按键分别对应12个第一电极与12个第二电极,且该12个第一电极与该12个第二电极形成8乘3电极矩阵,每一按键对应的该8乘3电极矩阵按照主矩阵布局或次矩阵布局排列。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一第一电极串列包含连续的3个第一电极,该连续的3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主角度排列,该第一电极串列包含第4个第一电极,该第4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次角度排列于该连续的3个第一电极其后,而形成该第一偏移段。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各按键分别对应20个第一电极与20个第二电极,且该20个第一电极与该20个第二电极形成8乘5电极矩阵,每一按键对应的该8乘5电极矩阵按照主矩阵布局或次矩阵布局排列。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一第一电极串列包含连续的5个第一电极,该连续的5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主角度排列,该第一电极串列包含第6个第一电极,该第6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次角度排列于该连续的5个第一电极其后,而形成该第一偏移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键盘,包含多个按键以及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多个按键沿长度方向延伸排列,并沿宽度方向排列成至少两排,其中在该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按键沿该长度方向上彼此偏移远离而未沿该宽度方向对齐,各按键分别具有键帽及与之对应的按键投影区而形成多个按键投影区,各键帽受按压时发生机械性位移以产生对应的文字信号;键盘触控电极模块设置于该多个按键的该多个按键投影区的至少一部分,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感应物件在多个键帽上的非按压移动所产生的电容感应值用以产生触控信号,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包含多个第一电极串列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每一第一电极串列具有多个第一电极,该多个第一电极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在该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串列彼此平行排列;每一第二电极串列具有多个第二电极,该多个第二电极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在该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串列彼此平行排列,该多个第一电极串列与该多个第二电极串列构成多个按键电极矩阵;其中,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按键投影区分别对应相同的两个该按键电极矩阵;其中,各第一电极串列沿第一主角度排列,各第二电极串列沿第二主角度排列。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各按键分别对应16个第一电极与16个第二电极,该16个第一电极与该第16个第二电极形成8乘4电极矩阵,每一按键对应的该8乘4电极矩阵按照主矩阵布局排列。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各按键分别对应24个第一电极与24个第二电极,该24个第一电极与该24个第二电极形成8乘6电极矩阵,每一按键对应的该8乘6电极矩阵按照主矩阵布局排列。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个第一电极以及该多个第二电极的尺寸根据该多个按键投影区的电极间距以及键心距定义。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于一按键的该按键投影区的中心,对应的第一电极串列与对应的第二电极串列分别延伸有第一触发电极与第二触发电极,当该按键被按压而发生机械性位移时,该第一触发电极与该第二触发电极直接接触,用以产生该文字信号。
本发明还一种触控键盘,包含多个按键以及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多个按键沿长度方向延伸排列,并沿宽度方向排列成至少两排,其中在该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按键沿该长度方向上彼此偏移远离而未沿该宽度方向对齐,各按键分别具有键帽及与之对应的按键投影区而形成多个按键投影区,各键帽受按压时发生机械性位移以产生对应的文字信号;键盘触控电极模块设置于该多个按键的该多个按键投影区的至少一部分,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感应物件在该多个键帽上的非按压移动所产生的电容感应值用以产生触控信号,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包含多个第一电极串列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每一第一电极串列具有多个第一电极,该多个第一电极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在该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串列彼此平行排列;每一第二电极串列具有多个第二电极,该多个第二电极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在该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串列彼此平行排列,该多个第一电极串列与该多个第二电极串列构成多个按键电极矩阵;其中,各第一电极与各第二电极呈菱形,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按键投影区分别对应相同的两个该按键电极矩阵;其中,该多个第一电极以及该多个第二电极的尺寸根据该多个按键投影区的电极间距以及键心距定义。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于各按键投影区中,各第一电极串列沿该宽度方向延伸,各第二电极串列沿该长度方向延伸。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于各按键投影区在该宽度方向上的键隙中,各第二电极串列沿该长度方向延伸。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各第一电极串列沿第一主角度排列,各第一电极串列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偏移段,该至少一第一偏移段沿第一次角度排列。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各第一电极串列具有该至少一第一偏移段于该宽度方向的键隙中,该至少一第一偏移段沿第一辅角度排列;或者,各第一电极串列具有第一跳移段位于该宽度方向的键隙中,该第一跳移段沿第一辅角度排列。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一第一电极串列包含连续的4个第一电极,该连续的4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主角度排列,排列在该连续的4个第一电极前的前一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次角度排列,排列在该连续的4个第一电极后的后一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辅角度排列。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各按键分别对应16个第一电极与16个第二电极,且该16个第一电极形成4乘4电极矩阵,该16个第二电极形成4乘4电极矩阵,并按照主矩阵布局或次矩阵布局排列。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于一按键的该按键投影区的中心,对应的第一电极串列与对应的第二电极串列分别延伸有第一触发电极与第二触发电极,当该按键被按压而发生机械性位移时,该第一触发电极与该第二触发电极直接接触,用以产生该文字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键盘,其包含多个按键与触控区,该触控区至少涵盖该多个按键中的多个方键的顶侧面积,其中,在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相邻的方键分别对应相同的两个按键电极矩阵,且该至少两个相邻的方键所对应的该两个按键电极矩阵包含至少一斜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其包含多个按键电极矩阵。多个按键电极矩阵沿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连续排列,在该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该按键电极矩阵沿该长度方向上彼此偏移远离而未沿该宽度方向对齐,各按键电极矩阵包含多个第一电极段以及多个第二电极段。多个第二电极段与该多个第一电极段彼此交错排列;其中,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按键电极矩阵彼此相同;其中,该第一电极段或该第二电极段至少部分为斜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键盘触控电极模块,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用于感应物件在机械性触发的多个按键上方的非按压移动,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包含多个按键电极矩阵。多个按键电极矩阵沿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排列并彼此电性连接,在该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按键电极矩阵沿该长度方向上彼此偏移远离而未沿该宽度方向对齐,各按键电极矩阵包含多个第一电极段以及多个第二电极段。多个第二电极段与该多个第一电极段彼此交错排列;其中,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按键电极矩阵彼此相同;其中,该第一电极段或该第二电极段至少部分为斜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键盘触控电极模块,用于感应物件在机械性触发的多个按键上方的非按压移动,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包含多个第一电极串列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多个第二电极串列与该多个第一电极串列交错排列,并形成多个按键电极矩阵,该多个按键电极矩阵沿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排列,各该按键电极矩阵分别对应一按键投影区;其中,在该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按键电极矩阵与两个按键投影区,沿该长度方向上彼此偏移远离而未沿该宽度方向对齐;
其中,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按键电极矩阵彼此相同;其中,该第一电极串列或该第二电极串列至少部分为斜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其包含:多个按键电极矩阵,该多个按键电极矩阵一对一对应多个按键投影区,该多个按键电极矩阵沿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排列,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按键电极矩阵彼此相同,各按键电极矩阵包含多个电极,该多个电极以相同的电极间距间隔排列,各按键电极矩阵至少部分为斜连接,其中该多个电极在该宽度方向的尺寸为该多个按键投影区的键心距、该电极间距以及该键心距所涵盖电极行列数的函数。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按键电极矩阵分别具有相同的穿孔布局,该穿孔布局包含至少一个穿孔位于该按键电极矩阵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其包含多个按键电极矩阵,该多个按键电极矩阵一对一对应多个按键投影区,该多个按键电极矩阵沿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排列,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按键电极矩阵彼此相同,各按键电极矩阵至少部分为斜连接,其中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所述至少两个按键电极矩阵分别具有相同的穿孔布局。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环绕各按键电极矩阵周围分别定义键隙布局投影,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键隙布局投影在其所对应的两个按键电极矩阵上对应涵盖相同区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包含多个按键电极矩阵,该多个按键电极矩阵一对一对应多个按键投影区,该多个按键电极矩阵沿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排列,各按键电极矩阵至少部分为斜连接,其中环绕各按键电极矩阵周围分别定义键隙布局投影,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键隙布局投影在其所对应的两个该按键电极矩阵上对应涵盖相同区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包含多个按键电极矩阵,该多个按键电极矩阵一对一对应多按键投影区,该多个按键电极矩阵沿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排列,各按键电极矩阵至少部分为斜连接,其中各按键投影区在各按键电极矩阵中分别定义键面电极图案,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键面电极图案彼此相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包含多个按键电极矩阵,该多个按键电极矩阵一对一对应多个按键投影区,该多个按键电极矩阵沿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排列,各按键电极矩阵至少部分为斜连接,其中环绕各按键电极矩阵周围分别定义键隙电极图案,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键隙电极图案彼此相同。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触控键盘包含按键及键盘触控电极模块。按键沿长度及宽度方向延伸排列,在宽度方向上相邻按键沿长度方向上彼此偏移而未沿宽度方向对齐。键盘触控电极模块设置于按键的多个按键投影区内,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包含第一及第二电极串列,每一个第一及第二电极串列分别具有彼此串联的第一及第二电极,相邻第一电极串列及相邻第二电极串列在长度方向上分别彼此平行排列。在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按键投影区,分别对应相同的两个按键电极矩阵。各第一电极串列沿第一主角度排列,各第一电极串列更包含第一偏移段沿第一次角度排列。本发明键盘的电极规律排列,降低电极布局设计的复杂度,并提升电极感应表现的规律性或均一化。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键盘的分解示意图。
图1B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键盘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2A为图1A、图1B的键盘触控电极模块的简示图。
图2B为图2A中二按键电极矩阵的局部放大图。
图2C为图1A中键隙布局投影的局部放大图。
图2D为图2C中二按键电极矩阵拆分为第一电极串列与第二电极串列的分解示意图。
图2E为图2C中二按键电极矩阵的键面电极图案与键隙电极图案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图2A的位于按键投影区内且交错排列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的简示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的简示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的简示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的简示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的简示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的简示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的简示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的简示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的简示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的简示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的简示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的简示图。
图16为根据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的简示图。
图17为根据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的简示图。
图18为根据本发明第十六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的简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是关于如何将触控电极层与计算机键盘可靠地整合。理想状态下,对于等尺寸整齐矩阵排列的键盘,薄膜电路板通常在对应每一按键按压触发处配置有一对触发电极。如果将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具有整齐矩阵排列的X-Y轴触控电极)叠合于整齐矩阵排列的按键构件之间,那么当按压按键时,按键即可经由橡胶弹性体按压该对触发电极并使其接触导通,进而产生文字信号(Text Signal;输入字母/数字/符号的信号)以执行相对应的按键输入功能。当使用者在不进行按压按键操作时,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可感应到使用者在按键表面上的非按压移动(如单点、多点接触/点击/连续移动等操作)所产生的电容感应值,进而产生触控信号以执行相对应的触控功能。
然而,对于不是等尺寸整齐矩阵排列的键盘与按键,其国际规范布局采用错位排列设计;例如数量占比最多的40余颗文字按键,即一倍键(square keys亦称方键)或字母数字按键(alphanumeric keys),通常是可输入英文字母、数字及若干符号的按键。若将整齐矩阵排列的键盘触控电极模块直接叠合到错位排列设计的键盘架构,每个文字按键投影范围对应到的X-Y轴电极图案皆不相同。换言之,尺寸相同但错位排列的文字按键,会对应不同的X-Y轴电极矩阵图案。由于文字按键分布区域是键盘上敲击输入频率最高的区域,也是最有机会切换使用触控功能的区域,不同的X-Y轴电极矩阵图案会使每个文字按键区域的触控事件群组呈现不同的电容感应数据族群。
除了按键尺寸不同、按键错位排列的限制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导致键盘触控感应效能欠佳。本发明找出几个问题。其一是触控物件O(如手指或触控笔)在触控区域(如图1A/图1B/图2C/图2E中的触控区120与触控区投影140)的高度与介质不同;例如物件O从按键表面移动到按键空隙(如图1A/图1B/图2C/图2E中的键隙布局125与键隙布局投影143/143a/143b)时,物件O容易稍微陷落到按键空隙中(如键隙布局125),使得物件O分别在按键表面与按键空隙时距离触控电极(如后续各实施例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52/102/152/202/252/302/352/402/452/502/552/602/652/702/752上的键隙电极图案Mg1/Mg2与键面电极图案Mf1/Mf2)会有高度差异与介质差异,导致触控感应数据变异性大,难以逐键调校或需花费冗长时间调校触发触控信号的门槛值(如某特定电容值)。毕竟按键空隙主要包括空气介质(或有外加的键盘框架)、而按键表面下方则包括多个让键帽上下移动的按键元件。另一个问题是触控电极上的开孔,因为触控电极可能需要被键盘框架或按键元件穿过;尤其多个开孔相对位置和形状/大小/数量若不一致,会使得一些触控电极形状/大小不完整也不一致,或者位置/数量会不一致,都会让触控感应数据变异性高居不下。由于针对每颗按键的每个局部感应区进行客制化配置过于复杂困难,于是每颗文字按键容易在不同位置发生误触发或断点未触发问题,这对键盘触控感应均一化或规律化带来极大的挑战,也是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将能够克服的技术问题之一。
请参阅图1A、图1B以及图2A、图2B、图2C、图2D、图2E,图1A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键盘的分解示意图;图1B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10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2A为图1A、图1B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的简示图;图2B为图2A中两个按键电极矩阵Ma(M)、Mb(M)的局部放大图;图2C为图1A图中键隙布局125与键隙布局投影143的局部放大图;图2D为图2C中两个按键电极矩阵(Ma、Mb)拆分为多条第一电极串列20与多条第二电极串列22的分解示意图;图2E为图2C中两个按键电极矩阵Ma、Mb的键面电极图案Mf1、Mf2与键隙电极图案Mg1、Mg2的组成示意图。为了清楚地显示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的电极排列与多个按键投影区18、多个按键电极矩阵M/Ma/Mb、主矩阵布局T1、次矩阵布局T2的对应关系,在图2A中,触控键盘10以仅显示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的电极排列与按键投影区18的方式呈现,且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仅有显示部分按键电极矩阵M以有对应到采用错位配置的按键12的部分简示。
如图1A、图1B以及图2A、图2B、图2C、图2D、图2E所示,触控键盘10包含多个按键12及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每个按键12可包含键帽13、底板15,以及连接键帽13与底板15的支撑结构17(实际操作中,多个按键12的底板15可为一整体)。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位于多个按键12下方,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包含多个按键电极矩阵M/Ma/Mb,且多个按键电极矩阵M/Ma/Mb彼此相邻排列并电性连接,这些按键电极矩阵一对一对应多个按键投影区18,而多个按键投影区18一对一对应多个按键12,多个按键电极矩阵M/Ma/Mb沿长度方向L与宽度方向W排列。在不同实施例中,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必须位在金属/导体底板15的上方,但可以选择性的设置在非金属/非导体底板15的上方或下方。多个按键12的某些部分为相等尺寸的文字按键(textkeys),即一倍键(single-size keys)或方键(square keys)或字母数字按键(alphanumeric keys),可产生文字信号以输入英文字母/数字/若干符号。其他部分的按键12围绕在方键外围,例如尺寸较小的小键(small key)或尺寸较大的倍数键(multi-sizekey)。通常最前方一排的ESC/F1~F12功能键是小键尺寸,而空白键/Enter/Shift/CapsLock/Ctrl是倍数键尺寸。
在此实施例中,按键12、按键12对应的按键投影区18/18a/18b、按键12对应的按键电极矩阵M/Ma/Mb沿长度方向L延伸排列,并沿宽度方向W排列成至少两排(于图2A中显示四排按键12对应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但不以此为限)。各按键12分别具有键帽13,每一个键帽13对应按键投影区18/18a/18b(于图2A、图2B、图2C、图2D及图2E中以虚线表示),每一个按键投影区18/18a/18b是每一个按键12的轮廓或者每一个键帽13的轮廓沿垂直方向Z的各自投影区域;多个按键投影区18/18a/18b可以定义在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上,或在任何与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平行的平面上,多个按键投影区18/18a/18b是对应多个按键12排列的区域,多个按键投影区18/18a/18b在长度方向L与宽度方向W的布局,对应多个按键12在长度方向L与宽度方向W的布局。
更详细地说,每个按键12可包含键帽13、底板15、连接键帽13与底板15的支撑结构17(如一对剪刀脚支架,但不受此限)以及弹性体16(如橡胶弹性体(rubber dome)或压簧,但不受此限)作为复位件。藉此,当键帽13受按压时,可经由支撑结构17产生机械性位移,且通过键帽13下压间接导通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的触发电极(如图3中的第一触发电极30与第二触发电极32),产生对应的机械性触发的文字信号,从而执行使用者所欲输入的按键按压功能。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与底板15相对设置,例如彼此平行或面对面的叠合,且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设置于多个按键12的按键投影区18的至少一部分(如图2A所示)。藉此,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可感应物件O(如使用者的手指或触控笔等导体)在键帽13上的非按压移动的电容感应值,用以产生触控信号,从而执行使用者所欲输入的触控功能。
以下是针对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的电极排列设计进行详细的描述。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例如是由单层或多层片状材料印刷电极及感应电路所构成,由图2A、图2B、图2C、图2D、图2E可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包含多个第一电极串列20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22,每一第一电极串列20分别具有多个第一电极24,且多个第一电极24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在长度方向L上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串列20彼此平行排列,每一第二电极串列22分别具有多个第二电极26,多个第二电极26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在长度方向L上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串列22彼此平行排列,其中如图2A、图2B、图2C、图2D、图2E所示,在各按键投影区18中,相邻的一对第一电极24与相邻的一对第二电极26,以按键投影区18的中心呈对称交错排列,另外由图2A中左下显示的局部放大图(为了清楚显示第一电极串列20的电极排列角度,于此图中省略第二电极串列22)可知,各第一电极串列20可为主要沿第一主角度θ1排列的斜向电极串列,各第一电极串列20进一步包含至少第一偏移段28沿第一次角度θ2排列。需注意的是,上述针对第一电极串列20的电极排列角度设计可应用在第二电极串列22上,其相关描述可参照上述说明与图2A、图2B、图2C、图2D、图2E类推,于此不再赘述。在实际操作上,第一电极串列20与第二电极串列22、或第一电极段20a/20b/20c/20d/20e/20f与第二电极段22a/22b/22c/22d/22e/22f、或按键电极矩阵Ma/Mb,可以以按键投影区18/18a/18b的几何中心对称排列,也可不以按键投影区18/18a/18b的几何中心对称排列,本发明任何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在此实施例中,为求所有一倍键尺寸的按键12其触控感应数值的低变异性或均一性,第一电极24与第二电极26具有相同的形状(如矩形或菱形)或尺寸(例如单一矩形电极的边长或菱形电极对角线长),第一电极24与第二电极26在宽度方向W的电极间隙相等,另外第一电极24与第二电极26在长度方向L的电极间隙也相等。当然,第一电极24与第二电极26在宽度方向W与长度方向L上的电极间隙/尺寸,可以相同或不同。对于矩形电极而言,电极间隙通常指的是相邻电极相对应的两个平行侧边的边对边间距;对于菱形电极而言,电极间隙通常指的是相邻菱形电极相对应的两个相对突出稜角的角对角间距。本例中第一电极24与第二电极26较佳地为矩形,各第一电极24与各第二电极26的相邻边平行,更详细地说,各第一电极24对齐其在长度方向L上相邻的第二电极26,且各第一电极24对齐其在宽度方向W上相邻的第二电极26。
多个按键12中的每一按键12(包括方键/小键/倍数键)分别各自对应按键投影区18,这些按键投影区18可沿长度方向L与宽度方向W排列成多行(Lines)与多列(Rows)。图1A、图1B、图2A、图2B、图2C、图2D及图2E中,多个按键12例如是根据某国际规范排列。其中多个按键12(对应按键投影区18)包含第一排按键组合121、第二排按键组合122、第三排按键组合123以及第四排按键组合124(于图2A、图2B、图2C中利用按键投影区18/18a/18b代表按键12对应位置,按键投影区18/18a/18b的排列方式可说就是按键12的排列方式)。根据某一国际规范,第一排按键组合121、第二排按键组合122、第三排按键组合123、第四排按键组合124中的方键部分(按键12)彼此错位排列。例如,第二排按键组合122的方键(按键12)相较于第一排按键组合121的方键(按键12)向右(长度方向L)偏移距离为1/2键心距P(定义如后介绍);第三排按键组合123的方键(按键12)相较于第二排按键组合122的方键(按键12)向右(长度方向L)偏移距离为1/4键心距P;第四排按键组合124中的方键部分(按键12)相较于第三排按键组合123的方键(按键12)向右(长度方向L)偏移距离为1/2键心距P。总而言之,多个按键12的第一排按键组合121、第二排按键组合122、第三排按键组合123及第四排按键组合124中,就方键类的按键12、对应方键类按键12的按键投影区18、对应方键类按键12的按键投影区18的按键电极矩阵M/Ma/Mb而言有错位排列特性,亦即在宽度方向W上相邻的任意两个按键投影区18或两个按键电极矩阵M/Ma/Mb(此指方键类)沿长度方向L上彼此偏移远离而未沿宽度方向W对齐。
上述错位排列方式限制下,本发明以下实施例公开的电极尺寸计算,可以与前述「键心距P对偏移距离的倍数值」(前述例子的倍数值为2或4)有关连性,即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极尺寸可以是「键心距P对偏移距离比值的倍数值」的函数。方键类按键投影区18中长度方向电极个数(通常即为键心距P涵盖的电极行列数N),可以是第一/二/三/四排按键组合121/122/123/124的「键心距P除以各排间偏移距离的比值」的最小公倍数,或最小公倍数的倍数。然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即使电极尺寸与「键心距P对偏移距离的倍数值」不直接相关,只要在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按键投影区18,分别对应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中相同的两个按键电极矩阵(如Ma/Mb),同样能提升多个按键12中每个方键部分的触控感应规律性。
此外,第一电极24以及第二电极26的尺寸较佳为根据两个相邻电极(第一电极24及/或第二电极26)的电极间距(electrode interval即电极间隙)、按键投影区18、按键电极矩阵Ma/Mb涵盖的的电极(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行列数(行数或列数),以及键心距P(keypitch)定义的函数。详言之,根据实验结果,第一电极24在宽度方向W上的尺寸(此例为宽度方向W上的边长)例如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而得。
w=[P-(D*N)]/N
其中P代表相邻两个按键投影区18(或图2B中的两个按键电极矩阵Ma/Mb)在宽度方向W上的键心距(Keypitch)(中心到中心,在宽度方向W或长度方向L上的距离分量PW或PL),D代表按键投影区18/按键电极矩阵Ma/Mb中相邻两个电极(两个第一电极24或两个第二电极26或第一电极24与第二电极26)在宽度方向W上或长度方向L上的电极间隙Dw或DL,N代表在宽度方向W上或长度方向L上键心距P涵盖的电极行列数Nw或NL,w代表第一电极24在宽度方向W上的边长。换言之,第一电极24在宽度方向W上的边长w,等于键心距P减去电极列数N与电极间距D的乘数,再除以电极行列数N。
注意到电极行列数N就公式本意为键心距P涵盖的电极行列数,由于相邻两个按键电极矩阵M/Ma/Mb以某电极间距连续排列、且通常整片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的电极间距相近或相同,电极行列数N此数值也相当于单一按键投影区18/按键电极矩阵Ma/Mb中在宽度方向W上(即单边)所涵盖对应的电极行列数(line-row amount)(相当于单一按键投影区18/按键电极矩阵Ma/Mb中单边的总电极行数或列数)。就图2B按键电极矩阵Ma/Mb而言,按键电极矩阵Ma/Mb的电极行列数为4,相当于键心距P所涵盖的4个电极行列数N。
对本发明上述及下列各实施例而言,是以固定电极间隙(两个第一电极24之间的间隙、两个第二电极26之间的间隙,或第一电极24与第二电极26之间的间隙在同方向上均相同)和固定电极尺寸(第一电极24与第二电极26尺寸相同)作为前提。就宽度方向W的公式运用,任一个电极在宽度方向W的尺寸,为按键投影区18的键心距PW、电极间距DW以及每个按键电极矩阵Ma/Mb中(或键心距PW所涵盖)电极行列数NW的函数。类似地,前述公式也可以用在长度方向L,也就是任一个电极在长度方向L的尺寸,为按键投影区18的键心距PL、电极间距DL以及每个按键电极矩阵Ma/Mb中(或键心距PL所涵盖)电极行列数NL的函数。总而言之,对于相同形状(如矩形/菱形)、尺寸(如矩形边长或菱形对角线长)的第一电极24/第二电极26,第一电极24/第二电极26在宽度方向W上的尺寸/在长度方向L上的尺寸,都可根据上列公式类推。
如图1A、图1B所示,触控键盘10还包含可供使用者手指或触控笔等物件O进行触控操作(或非按压移动)的一个虚拟的触控区120,触控区120至少涵盖这些按键12中方键类按键12的顶侧面积,以及多个键隙布局125的涵盖面积,每个键隙布局125对应环绕一个按键12。一并参考图2A、图2B、图2C、图2D及图2E,在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上,触控区120对应触控区投影140,触控区投影140至少涵盖对应方键类按键12的按键投影区18/18a/18b/18c,以及多个键隙布局投影143/143a/143b;触控区投影140可视为触控区120沿垂直方向Z的投影区域。触控区投影140涵盖区域可以局部或全部的、大于、小于或符合方键类按键12对应的按键投影区18/18a/18b/18c的边界,触控区投影140的轮廓可以是完整的矩形或不规则的边界。每个键隙布局投影143/143a/143b对应环绕一个按键投影区18/18a/18b/18c。触控区120中在宽度方向W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相邻的按键12(方键),分别对应图2B、图2C、图2D、图2E中相同的两个按键电极矩阵Ma/Mb,且至少两个相邻的按键12(方键)所对应的两个按键电极矩阵Ma/Mb中的至少一按键电极矩阵包含至少一个斜连接,即两个按键电极矩阵中的一个包含至少一个斜连接,或者两个按键电极矩阵均包含至少一个斜连接。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极的斜连接意指彼此连接的两个电极是倾斜的或非纵贯或非横贯的相对位置,斜连接的两个电极的中心连线是倾斜的,不与纵贯的宽度方向W或横贯的长度方向L平行。相对的,电极的直连接则指彼此连接的两个电极是纵贯或横贯的相对位置,直连接的两个电极的中心连线是直的,会与纵贯的宽度方向W或横贯的长度方向L平行。图2B、图2C、图2D、图2E中,按键电极矩阵Ma包括三条第一电极段20a/20b/20c(分别都是一条第一电极串列20的一部分)与三条第二电极段22a/22b/22c(分别都是一条第二电极串列22的一部分),第一电极段20a/20b/20c是与第二电极段22a/22b/22c交错排列的。而按键电极矩阵Mb包括三条第一电极段20d/20e/20f(分别都是一条第一电极串列20的一部分)与三条第二电极段22d/22e/22f第二电极串列22(分别都是一条第二电极串列22的一部分)。
按键电极矩阵Ma(M)/Mb(M)分别对应按键投影区18a/18b(对称对应或非对称对应皆可),每个按键电极矩阵Ma/Mb包括整齐排列的4纵电极*4横电极;每个按键电极矩阵M/Ma/Mb仅包括电极本身,不包括电极间的电性连接导线,且按键投影区18/18a/18b的轮廓应该扫过所对应按键电极矩阵M/Ma/Mb最外围的全部电极,但是按键投影区18/18a/18b的轮廓并不必须位于按键电极矩阵M/Ma/Mb最外围的全部电极的外侧。虽然在宽度方向W上不对齐(错位排列),如果每个按键电极矩阵M/Ma/Mb都是彼此相同的,或者宽度方向W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按键电极矩阵彼此相同、或存在一定规律性,那就可以循此提高每个按键投影区18/18a/18b的触控感应数据的规律性,减少触控轨迹的断点、提高触控感应的灵敏度,也简化触控电极的设计复杂度。
图1B中,每个按键12的支撑结构17连接键帽13与底板15,也穿过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这在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上对应按键投影区18/18a/18b之处定义出多个穿孔141,而对应每个按键投影区18/18a/18b的多个穿孔141共同定义一个穿孔布局141a/141b,如图2E所示。图2E中,在宽度方向W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按键电极矩阵Ma/Mb彼此相同,分别是4*4共16个电极所构成(8个第一电极24和8个第二电极26);图2D中,这两个按键电极矩阵Ma/Mb至少部分为斜连接,也就是第一电极段20a/20b/20c/20d/20e/20f(分别是6条第一电极串列20的一部分)与第二电极段22a/22b/22c/22d/22e/22f(分别是6条第二电极串列22的一部分)至少局部是斜连接的。图2E中,在宽度方向W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按键电极矩阵Ma/Mb分别具有相同的穿孔布局141a/141b,也就是按键电极矩阵Ma/Mb分别具有数量位置形状大小彼此对应的穿孔141,如此即可提高每个按键投影区18/18a/18b或每个按键电极矩阵Ma/Mb的触控感应数据的规律性。另一类可能造成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上按键投影区18/18a/18b或每个按键电极矩阵Ma/Mb出现穿孔的是外来结构柱体,例如键盘框架固定柱或笔记型计算机的内部框架定位柱,键盘框架固定柱或笔记型计算机内部框架对应在键隙布局125或键隙布局投影143/143a/143b的位置的,也就是这类键隙穿孔会出现在键隙布局投影143/143a/143b范围内。此时只要键隙穿孔数量位置形状大小彼此对应,在宽度方向W上不对齐的两个键隙布局投影143a/143b,也可以因为键隙穿孔数量位置形状大小彼此对应,而具有相同类似的触控感应表现。
图2E中,环绕在宽度方向W上不对齐的两个按键电极矩阵Ma/Mb周围分别定义键隙布局投影143/143a/143b,每个键隙布局投影143/143a/143b对应环绕一个按键投影区18/18a/18b/18c。每个键隙布局投影143/143a/143b基本上是每个键隙布局125沿垂直方向Z的投影区域;而且,在宽度方向W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键隙布局投影143/143a/143b,在其所对应的按键电极矩阵M/Ma/Mb上对应涵盖相同区域。也就是按键电极矩阵Ma/Mb可以至少分别划分成两大区、此两大区分别对应且图案相同:(1)一是对应按键投影区18a/18b的键面电极图案(key-face electrode pattern)Mf1/Mf2;(2)另一是对应键隙布局投影143a/143b的键隙电极图案(key-gap electrode pattern)Mg1/Mg2。键面电极图案Mf1/Mf2分别包含位置、大小、形状及数量彼此相同对应的4*4共16个电极24/26,虽然依据按键投影区18a/18b的轮廓,最外围一圈的12个电极24/26各自缺少了一部分,只有中间部分的4个电极24/26是完整的,但是由于16个电极24/26彼此对应相同,键面电极图案Mf1/Mf2是彼此相同的。类似地,两个键隙电极图案Mg1/Mg2各自有28个的不完整电极24/26,是彼此一对一位置、大小、形状及数量都相同对应的。换言之,本实施例可以达到:在宽度方向W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键面电极图案Mf1/Mf2彼此相同;或者,在宽度方向W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键隙电极图案Mg1/Mg2彼此相同。于是,当物件O位于按键投影区18/18a/18b时,至少所有的方键类按键12对应的键面电极图案Mf1/Mf2可以设置一致性或具规律性的触控感应触发数值(例如电容相关数值),供感应处理单元34判断是否发出触控信号;类似地,当物件O位于按键投影区18/18a/18b外环绕的键隙布局125时,至少所有的方键类按键12的键隙布局125对应的键隙电极图案Mg1/Mg2可以设置一致性或具规律性的触控感应触发数值(例如电容相关数值),供感应处理单元34判断是否发出触控信号。键隙电极图案Mg1/Mg2与键面电极图案Mf1/Mf2都仅涉及电极的形状/大小/数量/位置/排列,只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形状/大小/间距相同(甚至宽度方向W/长度方向L上的电极间距也可相同),就能初步达到触控感应的规律性,因此按键电极矩阵M/Ma/Mb彼此间异同比较,并不需要区分在某对应位置的是第一电极24与第二电极26;同理,键隙电极图案Mg1/Mg2彼此间异同比较,或键面电极图案Mf1/Mf2彼此间异同比较,也不需要区分在某对应位置的是第一电极24与第二电极26。于是,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的触控区投影140,是以相同的多个按键电极矩阵M/Ma/Mb排列,来对应错位排列的按键投影区18/18a/18b,即使两个按键电极矩阵Ma/Mb或两个按键投影区18a/18b在宽度方向上并不对齐,但其中两个键面电极图案Mf1/Mf2可以彼此相同、两个键隙电极图案Mg1/Mg2可以彼此相同,两个穿孔布局141a/141b也可以彼此相同,继而降低电极布局设计的复杂度,并提升电极感应表现的规律性。如此一来,若以如图2A、图2B、图2C、图2D、图2E所示的各按键12对应一个4乘4电极矩阵为例,本发明即可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出第一电极24在宽度方向W上的边长,并可参照上述公式类推,以分别计算出第一电极24在长度方向L上的边长、第二电极26分别在长度方向L以及宽度方向W上的边长,借以定义出第一电极24以及第二电极26的尺寸,从而使得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上的第一电极串列20以及第二电极串列22,可共同呈现出各按键12分别对应8个第一电极24与8个第二电极26,且8个第一电极24与8个第二电极26可形成一个4乘4电极矩阵,其中第一电极串列20可包含连续的(ex.8个)第一电极24以倾斜的第一主角度θ1排列连接(即斜连接),第一电极串列20包含第9个第一电极24以第一次角度θ2排列连接其后(在此为两个第一电极24沿宽度方向W纵贯地直连接),即第9个第一电极24以第一次角度θ2排列连接在前述连续的(ex.8个)第一电极24后,而形成第一电极串列20的第一偏移段28;类似地,第二电极串列22可包含连续的多个第二电极26(如跨越第一排按键组合121与第二排按键组合122的相邻两个按键电极矩阵M共有8个第二电极26)以倾斜的第二主角度θa排列连接(即斜连接),第二电极串列22可包含第9个第二电极26以第二次角度θb排列连接其后(在此为第二电极26沿宽度方向W纵贯地直连接),即第9个第二电极26以第二次角度θb排列连接在前述连续的9个第二电极26后而形成第二电极串列22的偏移段。且如图2A中右下所示,各按键12所对应的4乘4电极矩阵可按照主矩阵布局T1或次矩阵布局T2排列。
多个第一电极串列20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22可共同形成多个主矩阵布局T1及多个次矩阵布局T2,其中多个主矩阵布局T1对应第一排按键组合121、第三排按键组合123以及第四排按键组合124,多个次矩阵布局T2对应第二排按键组合122;其中,如图2A所示,位于次矩阵布局T2(对应第二排按键组合122)与主矩阵布局T1(对应第三排按键组合123)之间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24中心连线的角度,不同于主矩阵布局T1中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24中心连线的角度。
于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主矩阵布局T1/T3/T5/T7/T9/T11/T13/T15/T17/T18/T19/T20/T21/T23/T25/T26或次矩阵布局T2/T4/T6/T8/T10/T12/T14/T16/T22/T24与按键电极矩阵M/Ma/Mb对应,差异在于主矩阵布局、次矩阵布局涉及电极连接与电极排列等,而按键电极矩阵仅涉及电极排列。
至于在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的触发设计方面,请参阅图1A、图1B、图2A、图2B、图2C、图2D、图2E以及图3,图3为图2A的位于按键投影区18中交错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24以及多个第二电极26的放大示意图,其中为了清楚地显示弹性体16与触发电极的位置关系,在图3中,弹性体16以及导通点19以虚线简示。如图1A、图1B、图2A、图2B、图2C、图2D、图2E以及图3所示,于按键投影区18的中心附近,第一电极串列20与第二电极串列22分别延伸有多个第一触发电极30与多个第二触发电极32,多个第一触发电极30与多个第二触发电极32彼此间隔分离,且多个第一触发电极30与多个第二触发电极32成对设置于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上以分别对应各按键12,图3中位于左下右上的两个第一电极24通过跳线240电性连接,跳线240下方有绝缘层覆盖隔离右下位置的第二电极26以免短路。触控键盘10可还包含感应处理单元34以及键盘处理单元36(均以功能方块图简示),感应处理单元34电连接于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的多个第一电极串列20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22,以处理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的电容感应值并输出触控信号,键盘处理单元36电连接于对应各按键12的第一触发电极30与第二触发电极32。藉此,当某按键12被按压且发生机械性位移时,第一触发电极30与第二触发电极32可直接接触导通(例如通过弹性体16的导通点19),供键盘处理单元36产生对应的机械性触发的文字信号。更详细地说,由图1B以及图3可知,在此实施例中,弹性体16可具有导电性的导通点19(如碳粒,但不受此限),藉此,当键帽13被按压时,弹性体16可随着键帽13的向下移动而受压挠曲变形,以使导通点19向下同时接触导通第一触发电极30与第二触发电极32,进而产生相对应的文字信号。不过在本发明不同实施例中,图3公开的文字信号触发设计,也可以由传统薄膜电路板或硬质电路板实现,本发明的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52/102/152/202/252/302/352/402/452/502/552/602/652/702/752,并不必须设置前述键盘处理单元36、多个第一触发电极30与多个第二触发电极32的相关电路。
综上所述,本发明各实施例所提供的键盘触控电极模块,以相同的多个按键电极矩阵M/Ma/Mb排列,来对应错位排列的按键投影区18/18a/18b,在宽度方向上并不对齐的两个按键投影区18a/18b,其对应的两个按键电极矩阵Ma/Mb采用相同设计,而两个对应的键面电极图案Mf1/Mf2可以彼此相同、两个对应的键隙电极图案Mg1/Mg2可以彼此相同,两个对应的穿孔布局141a/141b也可以彼此相同,继而降低电极布局设计的复杂度,并提升电极感应表现的规律性,进而大大地提升触控键盘的触控操作准确度。除此之外,通过上述将电极串列(用来感应按键上的非按压移动以产生触控信号)以及将触发电极(经由按键机械性位移接触导通以产生文字信号)同时形成在键盘触控电极模块上的单层整合设计,本发明亦可有效地缩减触控键盘的电路层厚度,而有利于触控键盘的薄型化设计。
在第二实施例中,本发明可采用各按键12对应一个4乘3电极矩阵的电极排列设计,举例来说,请参阅图4,其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50的简示图,以下提到的所有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元件具有相同编号或名称者,其代表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结构或功能,其相关描述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在此实施例中,触控键盘50包含多个按键12以及键盘触控电极模块52,由图4可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52包含多个第一电极串列54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56,多个第一电极串列54分别具有多个第一电极58(较佳地为矩形)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多个第二电极串列56分别具有多个第二电极60(较佳地为矩形)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其中如图4所示,在各按键投影区18中,相邻的一对第一电极58与相邻的一对第二电极60,以按键投影区18的中心呈对称交错排列,另外由图4中左下显示的局部放大图(为了清楚显示第一电极串列54的电极排列角度,于此图中省略第二电极串列56)可知,各第一电极串列54可为主要沿第一主角度θ3排列连接(即斜连接)的斜向电极串列,各第一电极串列54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偏移段62,至少一第一偏移段62沿第一次角度θ4排列连接(即直连接)。需注意的是,上述针对第一电极串列54的电极排列角度设计可应用在第二电极串列56上,其相关描述系可参照上述说明与图4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简言之,本发明可通过上述公式定义出第一电极58以及第二电极60的尺寸,以使键盘触控电极模块52上的第一电极串列54以及第二电极串列56,可共同呈现出各按键12分别对应6个第一电极58与6个第二电极60,且6个第一电极58与6个第二电极60可形成一个4乘3电极矩阵,其中第一电极串列54可包含连续的6个第一电极58,6个第一电极58以第一主角度θ3排列连接(即斜连接),第一电极串列54包含第7个第一电极58,第7个第一电极58以第一次角度θ4排列连接其后(即直连接),即第7个第一电极58以第一次角度θ4排列连接在前述连续的6个第一电极58后,而形成第一偏移段62,且如图4右下所示,各按键12所对应的4乘3电极矩阵可按照主矩阵布局T3或次矩阵布局T4排列。
换句话说,由图4可知,多个第一电极串列54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56可共同形成多个主矩阵布局T3及多个次矩阵布局T4,其中多个主矩阵布局T3对应第一/三/四排按键组合121/123/124,多个次矩阵布局T4对应第二排按键组合122;其中,位于主矩阵布局T3(对应第一排按键组合121)与次矩阵布局T4(对应第二排按键组合122)之间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58中心连线的角度,不同于主矩阵布局T3中的相邻第一电极58中心连线的角度;位于主矩阵布局T3(对应第三排按键组合123)与主矩阵布局T3(对应第四排按键组合124)之间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58中心连线的角度,不同于主矩阵布局T3中的相邻第一电极58中心连线的角度。至于针对触控键盘50的其他相关设计(如键盘触控电极模块52的触发设计)的描述,其可参照第一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在第三实施例中,本发明可采用各按键12对应一个4乘5电极矩阵的电极排列设计,举例来说,请参阅图5,其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100的简示图。在此实施例中,触控键盘100包含多个按键12以及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02,由图5可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02包含多个第一电极串列104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106,多个第一电极串列104分别具有多个第一电极108(较佳地为矩形),多个第一电极108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多个第二电极串列106分别具有多个第二电极110(较佳地为矩形),多个第二电极110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其中如图5所示,在各按键投影区18中,相邻的一对第一电极108与相邻的一对第二电极110,以按键投影区18的中心呈对称交错排列,另外由图5左下显示的局部放大图(为了清楚显示第一电极串列104的电极排列角度,于此图中省略第二电极串列106)可知,各第一电极串列104可为主要沿第一主角度θ5排列连接(即斜连接)的斜向电极串列,各第一电极串列104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偏移段112,至少一第一偏移段112沿第一次角度θ6排列。需注意的是,上述针对第一电极串列104的电极排列角度设计可应用在第二电极串列106上,其相关描述可参照上述说明与图5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简言之,本发明可通过上述公式定义出第一电极108以及第二电极110的尺寸,以使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02上的第一电极串列104以及第二电极串列106,可共同呈现出各按键12分别对应10个第一电极108与10个第二电极110,且10个第一电极108与10个第二电极110可形成一个4乘5电极矩阵,其中第一电极串列104可包含连续的10个第一电极108以第一主角度θ5排列,第一电极串列104包含第11个第一电极108以第一次角度θ6排列其后,即第11个第一电极108以第一次角度θ6排列在前述连续的10个第一电极108后,而形成第一偏移段112,且如图5右下所示,各按键12所对应的4乘5电极矩阵可按照主矩阵布局T5或次矩阵布局T6排列。
换句话说,由图5可知,多个第一电极串列104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106可共同形成多个主矩阵布局T5以及多个次矩阵布局T6,其中,多个主矩阵布局T5对应第一/三/四排按键组合121/123/124,多个次矩阵布局T6对应第二排按键组合122;其中,位于主矩阵布局T5(对应第一排按键组合121)与次矩阵布局T6(对应第二排按键组合122)之间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108中心连线的角度,不同于主矩阵布局T5中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108中心连线的角度;位于主矩阵布局T5(对应第三排按键组合123)与主矩阵布局T5(对应第四排按键组合124)之间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108中心连线的角度,不同于主矩阵布局T5中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58中心连线的角度。至于针对触控键盘100的其他相关设计(如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02的触发设计)的描述,其可参照第一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在第四实施例中,本发明可采用各按键12对应一个4乘6电极矩阵的电极排列设计,举例来说,请参阅图6,其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150的简示图。在此实施例中,触控键盘150包含多个按键12以及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52,由图6可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52包含多个第一电极串列154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156,多个第一电极串列154分别具有多个第一电极158(较佳地为矩形),多个第一电极158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多个第二电极串列156分别具有多个第二电极160(较佳地为矩形),多个第二电极160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其中如图6所示,在各按键投影区18中,相邻的一对第一电极158与相邻的一对第二电极160,以按键投影区18的中心呈对称交错排列,另外由图6左下显示的局部放大图(为了清楚显示第一电极串列154的电极排列角度,于此图中省略第二电极串列156)可知,各第一电极串列154可为主要沿第一主角度θ7排列连接(即斜连接)的斜向电极串列,各第一电极串列154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偏移段162,至少一第一偏移段162沿第一次角度θ8排列。需注意的是,上述针对第一电极串列154的电极排列角度设计可应用在第二电极串列156上,其相关描述可参照上述说明与图6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简言之,本发明可通过上述公式定义出第一电极158以及第二电极160的尺寸,以使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52上的第一电极串列154以及第二电极串列156,可共同呈现出各按键12分别对应12个第一电极158与12个第二电极160,且12个第一电极158与12个第二电极160可形成一个4乘6电极矩阵,其中第一电极串列154可包含连续的12个第一电极158,12个第一电极158以第一主角度θ7排列,第一电极串列154包含第13个第一电极158以第一次角度θ8排列其后,即第13个第一电极158以第一次角度θ8排列在前述连续的12个第一电极158后,而形成第一偏移段162,且如图6右下所示,各按键12所对应的4乘6电极矩阵可按照主矩阵布局T7或次矩阵布局T8排列。
换句话说,由图6可知,多个第一电极串列154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156可共同形成多个主矩阵布局T7以及多个次矩阵布局T8,多个主矩阵布局T7对应第一/三/四排按键组合121/123/124,多个次矩阵布局T8对应第二排按键组合122;其中,位于次矩阵布局T8(对应第二排按键组合122)与主矩阵布局T7(对应第三排按键组合123)之间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158中心连线的角度,不同于主矩阵布局T7中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158中心连线的角度。至于针对触控键盘150的其他相关设计(如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52的触发设计)的描述,其可参照第一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在第五实施例中,本发明可采用各按键12对应一个6乘4电极矩阵的电极排列设计,举例来说,请参阅图7,其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200的简示图。在此实施例中,触控键盘200包含多个按键12以及键盘触控电极模块202,由图7可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202包含多个第一电极串列204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206,多个第一电极串列204分别具有多个第一电极208(较佳地为矩形),多个第一电极208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多个第二电极串列206分别具有多个第二电极210(较佳地为矩形),多个第二电极210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其中如图7所示,在各按键投影区18中,相邻的一对第一电极208与相邻的一对第二电极210,以按键投影区18的中心呈对称交错排列,另外由图7左下显示的局部放大图(为了清楚显示第一电极串列204的电极排列角度,于此图中省略第二电极串列206)可知,各第一电极串列204可为主要沿第一主角度θ9排列连接(即斜连接)的斜向电极串列,各第一电极串列204进一步包含沿移位角度θ10排列连接(也是斜连接)的至少一第一移位段212以及沿第一次角度θ11排列的至少一第一偏移段214。需注意的是,上述针对第一电极串列204的电极排列角度设计可应用在第二电极串列206上,其相关描述可参照上述说明与图7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简言之,本发明可通过上述公式定义出第一电极208以及第二电极210的尺寸,以使键盘触控电极模块202上的第一电极串列204以及第二电极串列206,可共同呈现出各按键12分别对应12个第一电极208与12个第二电极210,且12个第一电极208与12个第二电极210可形成一个6乘4电极矩阵,其中第一电极串列204包含连续的4个第一电极208,4个第一电极208以第一主角度θ9排列,排列在4个第一电极208前后的前一个与后一个第一电极208,分别以移位角度θ10和第一次角度θ11排列,即排列在4个第一电极208前的前一个第一电极208以移位角度θ10排列,排列在4个第一电极208后的后一个第一电极208以第一次角度θ11排列。且如图7右下所示,各按键12所对应的6乘4电极矩阵可按照主矩阵布局T9或次矩阵布局T10排列。
换句话说,由图7可知,多个第一电极串列204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206可共同形成多个主矩阵布局T9以及多个次矩阵布局T10,其中,多个主矩阵布局T9对应第一/三/四排按键组合121/123/124,多个次矩阵布局T10对应第二排按键组合122;其中,位于主矩阵布局T9(对应第一排按键组合121)与次矩阵布局T10(对应第二排按键组合122)之间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208中心连线的角度,不同于主矩阵布局T9中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208中心连线的角度;位于次矩阵布局T10(对应第二排按键组合122)与主矩阵布局T9(对应第三排按键组合123)之间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208中心连线的角度,不同于主矩阵布局T9中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208中心连线的角度;位于主矩阵布局T9(对应第三排按键组合123)与主矩阵布局T9(对应第四排按键组合124)之间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208中心连线的角度,不同于主矩阵布局T9中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208中心连线的角度。至于针对触控键盘200的其他相关设计(如键盘触控电极模块202的触发设计)的描述,其可参照第一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在第六实施例中,本发明可采用各按键12对应一个6乘6电极矩阵的电极排列设计,举例来说,请参阅图8,其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250的简示图。在此实施例中,触控键盘250包含多个按键12以及键盘触控电极模块252,由图8可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252包含多个第一电极串列254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256,多个第一电极串列254分别具有多个第一电极258(较佳地为矩形),多个第一电极258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多个第二电极串列256分别具有多个第二电极260(较佳地为矩形),多个第二电极260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其中如图8所示,在各按键投影区18中,相邻的一对第一电极258与相邻的一对第二电极260,以按键投影区18的中心呈对称交错排列,另外由图8左下显示的局部放大图(为了清楚显示第一电极串列254的电极排列角度,于此图中省略第二电极串列256)可知,各第一电极串列254可为主要沿第一主角度θ12排列连接(即斜连接)的斜向电极串列,各第一电极串列254进一步包含沿移位角度θ13排列连接(亦为斜连接)的至少一第一移位段262以及沿第一次角度θ14排列的至少一第一偏移段264。需注意的是,上述针对第一电极串列254的电极排列角度设计可应用在第二电极串列256上,其相关描述可参照上述说明与图8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简言之,本发明可通过上述公式定义出第一电极258以及第二电极260的尺寸,以使键盘触控电极模块252上的第一电极串列254以及第二电极串列256,可共同呈现出各按键12分别对应18个第一电极258与18个第二电极260,且18个第一电极258与18个第二电极260可形成一个6乘6电极矩阵,其中第一电极串列254包含连续的6个第一电极258以第一主角度θ12排列,排列在6个第一电极258前后的前一个与后一个第一电极258,分别以移位角度θ13和第一次角度θ14排列,即排列在6个第一电极258前的前一个第一电极258以移位角度θ13排列,排列在6个第一电极258后的后一个第一电极258以第一次角度θ14排列。且如图8右下所示,各按键12所对应的6乘6电极矩阵可按照主矩阵布局T11或次矩阵布局T12排列。
换句话说,由图8可知,多个第一电极串列254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256可共同形成多个主矩阵布局T11以及多个次矩阵布局T12,其中,多个主矩阵布局T11对应第一/三/四排按键组合121/123/124,多个次矩阵布局T12对应第二排按键组合122;其中,位于主矩阵布局T11(对应第一排按键组合121)与次矩阵布局T12(对应第二排按键组合122)之间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258中心连线的角度,不同于主矩阵布局T11中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258中心连线的角度;位于次矩阵布局T12(对应第二排按键组合122)与主矩阵布局T11(对应第三排按键组合123)之间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258中心连线的角度,不同于主矩阵布局T12中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258中心连线的角度;位于主矩阵布局T11(对应第三排按键组合123)与主矩阵布局T11(对应第四排按键组合124)之间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258中心连线的角度,不同于主矩阵布局T11中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258中心连线的角度。至于针对触控键盘250的其他相关设计(如键盘触控电极模块252的触发设计)的描述,其可参照第一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在第七实施例中,本发明可采用各按键12对应一个6乘3电极矩阵的电极排列设计,举例来说,请参阅图9,其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300的简示图。在此实施例中,触控键盘300包含多个按键12以及键盘触控电极模块302,由图9可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302包含多个第一电极串列304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306,多个第一电极串列304分别具有多个第一电极308(较佳地为矩形),多个第一电极308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多个第二电极串列306分别具有多个第二电极310(较佳地为矩形),多个第二电极310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其中如图9所示,在各按键投影区18中,相邻的一对第一电极308与相邻的一对第二电极310,以按键投影区18的中心呈对称交错排列,另外由图9左下显示的局部放大图(为了清楚显示第一电极串列304的电极排列角度,于此图中省略第二电极串列306)可知,各第一电极串列304可为主要沿第一主角度θ15排列连接(即斜连接)的斜向电极串列,各第一电极串列304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偏移段312,至少一第一偏移段312沿第一次角度θ16排列连接(亦为斜连接)。需注意的是,上述针对第一电极串列304的电极排列角度设计可应用在第二电极串列306上,其相关描述可参照上述说明与图9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简言之,本发明可通过上述公式定义出第一电极308以及第二电极310的尺寸,以使键盘触控电极模块302上的第一电极串列304以及第二电极串列306,可共同呈现出各按键12分别对应9个第一电极308与9个第二电极310,且9个第一电极308与9个第二电极310可形成一个6乘3电极矩阵,且如图9右下所示,各按键12所对应的6乘3电极矩阵可按照主矩阵布局T13或次矩阵布局T14排列。
换句话说,由图9可知,多个第一电极串列304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306可共同形成多个主矩阵布局T13以及多个次矩阵布局T14,其中,多个主矩阵布局T13对应第一/三/四排按键组合121/123/124,多个次矩阵布局T14对应第二排按键组合122;其中,位于次矩阵布局T14(对应第二排按键组合122)与主矩阵布局T13(对应第三排按键组合123)之间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308中心连线的角度,不同于主矩阵布局T13中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308中心连线的角度。至于针对触控键盘300的其他相关设计(如键盘触控电极模块302的触发设计)的描述,其可参照第一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在第八实施例中,本发明可采用各按键12对应一个6乘5电极矩阵的电极排列设计,举例来说,请参阅图10,其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所提出的一触控键盘350的简示图。在此实施例中,触控键盘350包含多个按键12以及键盘触控电极模块352,由图10可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352包含多个第一电极串列354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356,多个第一电极串列354分别具有多个第一电极358(较佳地为矩形),多个第一电极358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多个第二电极串列356分别具有多个第二电极360(较佳地为矩形),多个第二电极360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其中如图10所示,在各按键投影区18中,相邻的一对第一电极358与相邻的一对第二电极360,以按键投影区18的中心呈对称交错排列,另外由图10左下显示的局部放大图(为了清楚显示第一电极串列354的电极排列角度,于此图中省略第二电极串列356)可知,各第一电极串列354可为主要沿第一主角度θ17排列连接(即斜连接)的斜向电极串列,各第一电极串列354进一步包含至少第一偏移段362沿第一次角度θ18排列连接(亦为斜连接)。需注意的是,上述针对第一电极串列354的电极排列角度设计可应用在第二电极串列356上,其相关描述可参照上述说明与第10图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简言之,本发明可通过上述公式定义出第一电极358以及第二电极360的尺寸,以使键盘触控电极模块352上的第一电极串列354以及第二电极串列356,可共同呈现出各按键12分别对应15个第一电极358与15个第二电极360,且15个第一电极358与15个第二电极360可形成一个6乘5电极矩阵,且如图10右下所示,各按键12所对应的6乘5电极矩阵可按照主矩阵布局T15或次矩阵布局T16排列。
换句话说,由图10可知,多个第一电极串列354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356可共同形成多个主矩阵布局T15以及多个次矩阵布局T16,其中,多个主矩阵布局T15对应第一/三/四排按键组合121/123/124,多个次矩阵布局T16对应第二排按键组合122;其中,位于次矩阵布局T16(对应第二排按键组合122)与主矩阵布局T15(对应第三排按键组合123)之间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358中心连线的角度,不同于主矩阵布局T15中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358中心连线的角度。至于针对触控键盘350的其他相关设计(如键盘触控电极模块352的触发设计)的描述,其可参照第一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在第九实施例中,本发明可采用各按键12对应一个8乘3电极矩阵的电极排列设计,举例来说,请参阅图11,其为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400的简示图。在此实施例中,触控键盘400包含多个按键12以及键盘触控电极模块402,由图11可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402包含多个第一电极串列404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406,多个第一电极串列404分别具有多个第一电极408(较佳地为矩形),多个第一电极408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多个第二电极串列406分别具有多个第二电极410(较佳地为矩形),多个第二电极410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其中如图11所示,在各按键投影区18中,相邻的一对第一电极408与相邻的一对第二电极410,以按键投影区18的中心呈对称交错排列,另外由图11左下显示的局部放大图(为了清楚显示第一电极串列404的电极排列角度,于此图中省略第二电极串列406)可知,各第一电极串列404可为主要沿第一主角度θ19排列连接(即斜连接)的斜向电极串列,各第一电极串列404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偏移段412,至少一第一偏移段412沿第一次角度θ20排列连接(直连接)。需注意的是,上述针对第一电极串列404的电极排列角度设计可应用在第二电极串列406上,其相关描述可参照上述说明与图11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简言之,本发明可通过上述公式定义出第一电极408以及第二电极410的尺寸,以使键盘触控电极模块402上的第一电极串列404以及第二电极串列406,可共同呈现出各按键12分别对应12个第一电极408与12个第二电极410,且12个第一电极408与12个第二电极410可形成一个8乘3电极矩阵,其中第一电极串列404可包含连续的3个第一电极408,3个第一电极408以第一主角度θ19排列,第一电极串列404包含第4个第一电极408,第4个第一电极408以第一次角度θ20排列其后(即排列于前述连续的3个第一电极408后),而形成第一偏移段412,且如图11右下所示,各按键12所对应的8乘3电极矩阵可按照一主矩阵布局T17排列。
换句话说,由图11可知,多个第一电极串列404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406可共同形成多个主矩阵布局T17,多个主矩阵布局T17对应第一/二/三/四排按键组合121/122/123/124;其中,位于主矩阵布局T17(对应其中之一排按键组合)与主矩阵布局T17(对应下一排按键组合)之间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408中心连线的角度,不同于主矩阵布局T17中的两个相邻第一电极408中心连线的角度。至于针对触控键盘400的其他相关设计(如键盘触控电极模块402的触发设计)的描述,其可参照第一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在第十实施例中,本发明可采用各按键12对应一个8乘5电极矩阵的电极排列设计,举例来说,请参阅图12,其为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450的简示图。在此实施例中,触控键盘450包含多个按键12以及键盘触控电极模块452,由图12可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452包含多个第一电极串列454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456,多个第一电极串列454分别具有多个第一电极458(较佳地为矩形),多个第一电极458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多个第二电极串列456分别具有多个第二电极460(较佳地为矩形),多个第二电极460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其中如图12所示,在各按键投影区18中,相邻的一对第一电极458与相邻的一对第二电极460,以按键投影区18的中心呈对称交错排列,另外由图12左下显示的局部放大图(为了清楚显示第一电极串列454的电极排列角度,于此图中省略第二电极串列456)可知,各第一电极串列454可为主要沿第一主角度θ21排列连接(即斜连接)的斜向电极串列,各第一电极串列454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偏移段462,至少一第一偏移段462沿第一次角度θ22排列连接(直连接)。需注意的是,上述针对第一电极串列454的电极排列角度设计可应用在第二电极串列456上,其相关描述可参照上述说明与图12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简言之,本发明可通过上述公式定义出第一电极458以及第二电极460的尺寸,以使键盘触控电极模块452上的第一电极串列454以及第二电极串列456,可共同呈现出各按键12分别对应20个第一电极458与20个第二电极460,且20个第一电极458与20个第二电极460可形成一个8乘5电极矩阵,其中第一电极串列454可包含连续的5个第一电极458,5个第一电极458以第一主角度θ21排列,第一电极串列454包含第6个第一电极458,第6个第一电极458以第一次角度θ22排列其后(即排列于前述连续的5个第一电极458后),而形成第一偏移段462,且如图12右下所示,各按键12所对应的8乘5电极矩阵可按照主矩阵布局T18排列。
换句话说,由图12可知,多个第一电极串列454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456可共同形成多个主矩阵布局T18,多个主矩阵布局T18对应第一/二/三/四排按键组合121/122/123/124;其中,位于主矩阵布局T18(对应其中之一排按键组合)与主矩阵布局T18(对应下一排按键组合)之间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458中心连线的角度,不同于主矩阵布局T18中的相邻两个第一电极458中心连线的角度。至于针对触控键盘450的其他相关设计(如键盘触控电极模块452的触发设计)的描述,其可参照第一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在第十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可采用各按键12对应一个8乘4电极矩阵的电极排列设计,举例来说,请参阅图13,其为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500的简示图。在此实施例中,触控键盘500包含多个按键12以及键盘触控电极模块502,由图13可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502包含多个第一电极串列504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506,多个第一电极串列504分别具有多个第一电极508(较佳地为矩形),多个第一电极508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多个第二电极串列506分别具有多个第二电极510(较佳地为矩形),多个第二电极510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其中如图13所示,在各按键投影区18中,相邻的一对第一电极508与相邻的一对第二电极510,以按键投影区18的中心呈对称交错排列,另外由图13左下显示的局部放大图(为了清楚显示第一电极串列504的电极排列角度,于此图中省略第二电极串列506)可知,各第一电极串列504可为主要沿第一主角度θ23排列连接(即斜连接)的斜向电极串列。需注意的是,上述针对第一电极串列504的电极排列角度设计可应用在第二电极串列506上,其相关描述可参照上述说明与图13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简言之,本发明可通过上述公式定义出第一电极508以及第二电极510的尺寸,以使键盘触控电极模块502上的第一电极串列504以及第二电极串列506,可共同呈现出各按键12分别对应16个第一电极508与16个第二电极510,且16个第一电极508与16个第二电极510可形成一个8乘4电极矩阵,且如图13右下所示,各按键12所对应的8乘4电极矩阵可按照主矩阵布局T19排列。至于针对触控键盘500的其他相关设计(如键盘触控电极模块502的触发设计)的描述,其可参照第一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在第十二实施例中,本发明可采用各按键12对应一个8乘6电极矩阵的电极排列设计,举例来说,请参阅图14,其为根据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550的简示图。在此实施例中,触控键盘550包含多个按键12以及键盘触控电极模块552,由图14可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552包含多个第一电极串列554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556,多个第一电极串列554分别具有多个第一电极558(较佳地为矩形),多个第一电极558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多个第二电极串列556分别具有多个第二电极560(较佳地为矩形),多个第二电极560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其中如图14所示,在各按键投影区18中,相邻的一对第一电极558与相邻的一对第二电极560,以按键投影区18的中心呈对称交错排列,另外由图14左下显示的局部放大图(为了清楚显示第一电极串列554的电极排列角度,于此图中省略第二电极串列556)可知,各第一电极串列554可为主要沿第一主角度θ24排列连接(即斜连接)的斜向电极串列。需注意的是,上述针对第一电极串列554的电极排列角度设计可应用在第二电极串列556上,其相关描述可参照上述说明与图14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简言之,本发明可通过上述公式定义出第一电极558以及第二电极560的尺寸,以使键盘触控电极模块552上的第一电极串列554以及第二电极串列556,可共同呈现出各按键12分别对应24个第一电极558与24个第二电极560,且24个第一电极558与24个第二电极560可形成一个8乘6电极矩阵,且如图14右下所示,各按键12所对应的8乘6电极矩阵可按照主矩阵布局T20排列。至于针对触控键盘550的其他相关设计(如键盘触控电极模块552的触发设计)的描述,其可参照第一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在第十三实施例中,本发明可采用各按键12对应两个4乘4电极矩阵的菱形电极排列设计,举例来说,请参阅图15,其为根据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600的简示图,其中为了清楚地显示一键盘触控电极模块602的电极排列与多个按键投影区18的对应关系,在图15的触控键盘600中,其仅显示出键盘触控电极模块602部分对应到采用错位配置的按键12的区域,至于针对触控键盘600与键盘触控电极模块602的其他部分的相关描述,其可参照下列说明类推。在此实施例中,触控键盘600包含多个按键12以及键盘触控电极模块602,由图15可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602包含多个第一电极串列604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606,多个第一电极串列604分别具有多个第一电极608(较佳地为菱形),多个第一电极608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多个第二电极串列606分别具有多个第二电极610(较佳地为菱形),多个第二电极610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其中于各按键投影区18中,各第一电极串列604沿宽度方向W延伸,各第二电极串列606沿长度方向L延伸,且于各按键投影区18在宽度方向W上的键隙中,各第二电极串列606沿长度方向L延伸,以及在各按键投影区18中,相邻的一对第一电极608与相邻的一对第二电极610,以按键投影区18的中心呈对称交错排列,另外由图15可知,各第一电极串列604可为主要沿第一主角度θ25排列连接(直连接)的电极串列,第一电极串列604进一步包含至少第一偏移段612沿第一次角度θ26排列连接(即斜连接),以及进一步包含第一跳移段614位于宽度方向W的键隙中,第一跳移段614沿第一辅角度θ27排列。
简言之,本发明可通过上述公式定义出第一电极608以及第二电极610的菱形尺寸(即菱形的长轴与短轴长度),以使键盘触控电极模块602上的第一电极串列604以及第二电极串列606,可共同呈现出各按键12分别对应16个第一电极608与16个第二电极610,且16个第一电极608形成一个4乘4电极矩阵,16个第二电极610形成一个4乘4电极矩阵,其中第一电极串列604包含连续的4个第一电极608,4个第一电极608以第一主角度θ25排列,排列在4个第一电极608前后的前一个与后一个第一电极608,分别以第一次角度θ26以及第一辅角度θ27排列,即排列在4个第一电极608前的前一个第一电极608以第一次角度θ26排列,排列在4个第一电极608后的后一个第一电极608以第一辅角度θ27排列。且如图15左上所示,各按键12所对应的16个第一电极608与16个第二电极610可按照主矩阵布局T21或次矩阵布局T22排列。至于针对触控键盘600的其他相关设计(如键盘触控电极模块602的触发设计)的描述,其可参照第一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在第十四实施例中,本发明可采用各按键12对应两个4乘4电极矩阵的菱形电极排列设计,举例来说,请参阅图16,其为根据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650的简示图。在此实施例中,触控键盘650包含多个按键12以及键盘触控电极模块652,由图16可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652包含多个第一电极串列654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656,多个第一电极串列654分别具有多个第一电极658(较佳地为菱形),多个第一电极658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多个第二电极串列656分别具有多个第二电极660(较佳地为菱形),多个第二电极660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其中于各按键投影区18中,各第一电极串列654沿宽度方向W延伸,各第二电极串列656沿长度方向L延伸,且于各按键投影区18在宽度方向W的键隙中,各第二电极串列656沿长度方向L延伸,在各按键投影区18中,相邻的一对第一电极658与相邻的一对第二电极660,以按键投影区18的中心呈对称交错排列,另外由图16可知,各第一电极串列654可为主要沿第一主角度θ28排列连接(直连接)的电极串列,第一电极串列604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偏移段662,至少一第一偏移段662沿第一次角度θ29排列连接(斜连接),进一步的,第一电极串列604还包含第一跳移段664,第一跳移段664位于宽度方向W的键隙中,第一跳移段664沿第一辅角度θ30排列连接(亦为斜连接)。
简言之,本发明可通过上述公式定义出第一电极658以及第二电极660的菱形尺寸,以使键盘触控电极模块652上的第一电极串列654以及第二电极串列656,可共同呈现出各按键12分别对应16个第一电极658与16个第二电极660,且16个第一电极658形成一个4乘4电极矩阵,16个第二电极660形成一个4乘4电极矩阵,其中第一电极串列654包含连续的4个第一电极658,4个第一电极658以第一主角度θ28排列,排列在4个第一电极658前后的前一个与后一个第一电极658,分别以第一次角度θ29以及第一辅角度θ30排列,即排列在4个第一电极658前的前一个第一电极658以第一次角度θ29排列,排列在4个第一电极658后的后一个第一电极658以第一辅角度θ30排列。且如图16左上所示,各按键12所对应的16个第一电极658与16个第二电极660可按照主矩阵布局T23或次矩阵布局T24排列。至于针对触控键盘650的其他相关设计(如键盘触控电极模块652的触发设计)的描述,其可参照第一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在第十五实施例中,本发明可采用各按键12对应两个4乘4电极矩阵的菱形电极排列设计,举例来说,请参阅图17,其为根据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700的简示图。在此实施例中,触控键盘700包含多个按键12以及键盘触控电极模块702,由图17可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702包含多个第一电极串列704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706,多个第一电极串列704分别具有多个第一电极708(较佳地为菱形),多个第一电极708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多个第二电极串列706分别具有多个第二电极710(较佳地为菱形),多个第二电极710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其中于各按键投影区18中,各第一电极串列704沿宽度方向W延伸,各第二电极串列706沿长度方向L延伸,且于各按键投影区18在宽度方向W上的键隙中,各第二电极串列706沿长度方向L延伸,在各按键投影区18中,相邻的一对第一电极708与相邻的一对第二电极710,以按键投影区18的中心呈对称交错排列,另外由图17可知,各第一电极串列704可为主要沿第一主角度θ31排列连接(直连接)的电极串列,第一电极串列704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偏移段712,至少一第一偏移段712沿第一次角度θ32排列连接(斜连接)。
简言之,本发明可通过上述公式定义出第一电极708以及第二电极710的菱形尺寸,以使键盘触控电极模块702上的第一电极串列704以及第二电极串列706,可共同呈现出各按键12分别对应16个第一电极708与16个第二电极710,且16个第一电极708形成一个4乘4电极矩阵,16个第二电极710形成一个4乘4电极矩阵,其中第一电极串列704包含连续的4个第一电极708以第一主角度θ31排列,排列在4个第一电极708前后的前一个与后一个第一电极708,均以第一次角度θ32排列,且如图17左上所示,各按键12所对应的16个第一电极708与16个第二电极710可按照主矩阵布局T25排列。至于针对触控键盘700的其他相关设计(如键盘触控电极模块702的触发设计)的描述,其可参照第一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在第十六实施例中,本发明可采用各按键12对应两个4乘4电极矩阵的菱形电极排列设计,举例来说,请参阅图18,其为根据本发明第十六实施例所提出的触控键盘750的简示图。在此实施例中,触控键盘750包含多个按键12以及键盘触控电极模块752,由图18可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752包含多个第一电极串列754以及多个第二电极串列756,多个第一电极串列754分别具有多个第一电极758(较佳地为菱形),多个第一电极758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多个第二电极串列756分别具有多个第二电极760(较佳地为菱形),多个第二电极760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其中于各按键投影区18中,各第一电极串列754沿宽度方向W延伸,各第二电极串列756沿长度方向L延伸,且于各按键投影区18在宽度方向W上的键隙中,各第二电极串列756沿长度方向L延伸,在各按键投影区18中,相邻的一对第一电极758与相邻的一对第二电极760,以按键投影区18的中心呈对称交错排列,另外由图18可知,各第一电极串列754可为主要沿第一主角度θ33排列连接(直连接)的电极串列。
简言之,本发明可通过上述公式定义出第一电极758以及第二电极760的尺寸,以使键盘触控电极模块752上的第一电极串列754以及第二电极串列756,可共同呈现出各按键12分别对应16个第一电极758与16个第二电极760,且16个第一电极758形成一个4乘4电极矩阵,16个第二电极760形成一个4乘4电极矩阵,其中第一电极708均以第一主角度θ33排列,且如图18左上所示,各按键12所对应的16个第一电极758与16个第二电极760可按照主矩阵布局T26排列。至于针对触控键盘750的其他相关设计(如键盘触控电极模块752的触发设计)的描述,其可参照第一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于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宽度方向W相邻的多个按键投影区18,不管是否彼此对齐,其中会有一或多列的第一电极24/58/108/158/208/258/308/358/408/458/508/558/608/658/708/758与第二电极26/60/110/160/210/260/310/360/410/460/510/560/610/660/710/760交替排列并位在同一纵贯直线上,这些直线通过宽度方向W上相邻的多按键投影区18。例如在图2A、图2B、图2C、图2D中,宽度方向W相邻的多按键投影区18/18a/18b中,会有3列的第一电极24与第二电极26交替排列成三条纵贯直线,此三条纵贯直线通过宽度方向W相邻的多按键投影区18/18a/18b。而于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在长度方向L上相邻的多按键投影区18,例如在图2A、图4-图14-18的第一排按键组合121、第二排按键组合122、第三排按键组合123即第四排按键组合124,会有一或多行的第一电极24/58/108/158/208/258/308/358/408/458/508/558/608/658/708/758与第二电极26/60/110/160/210/260/310/360/410/460/510/560/610/660/710/760交替排列并位在同一横贯直线上,这些横贯直线通过长度方向L上相邻的多个按键投影区18。上述纵贯直线排列或横贯直线排列的电极布局,虽与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极串列20/54/104/154/204/254/304/354/404/454/504/554/604/654/704/754与第二电极串列22/56/106/156/206/256/306/356/406/456/506/556/606/656/706/756方向不同,但是可以维持整个键盘触控电极模块14/52/102/152/202/252/302/352/402/452/502/552/602/652/702/752上的所有电极规律排列,降低电极布局设计的复杂度,并提升电极感应表现的规律性。
于本发明第二至十六实施例中,有关第一实施例介绍的按键电极矩阵M/Ma/Mb、按键投影区18/18a/18b/18c、触控区120、触控区投影140、键隙布局125与键隙布局投影143/143a/143b、穿孔141与穿孔布局141a/141b、键隙电极图案Mg1/Mg2与键面电极图案Mf1/Mf2虽然未再详加说明,但第一至第十六实施例技术原理相同相近,第一实施例的前述元件设计也可以适用于第二至第十六实施例中。
于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原则上所有的第一电极24/58/108/158/208/258/308/358/408/458/508/558/608/658/708/758与第二电极26/60/110/160/210/260/310/360/410/460/510/560/610/660/710/760,第一电极串列20/54/104/154/204/254/304/354/404/454/504/554/604/654/704/754与第二电极串列22/56/106/156/206/256/306/356/406/456/506/556/606/656/706/756,第一电极段20a/20b/20c/20d/20e/20f与第二电极段22a/22b/22c/22d/22e/22f位于同一平面上,但并不以此为限。如有必要,第一电极24/58/108/158/208/258/308/358/408/458/508/558/608/658/708/758、第一电极串列20/54/104/154/204/254/304/354/404/454/504/554/604/654/704/754与第一电极段20a/20b/20c/20d/20e/20f位于第一平面,而第二电极26/60/110/160/210/260/310/360/410/460/510/560/610/660/710/760、第二电极串列22/56/106/156/206/256/306/356/406/456/506/556/606/656/706/756与第二电极段22a/22b/22c/22d/22e/22f位于第二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彼此平行且相隔特定距离。
本发明的触控键盘及其键盘触控电极模块,按键沿长度及宽度方向延伸排列,在宽度方向上相邻按键沿长度方向上彼此偏移而未沿宽度方向对齐。键盘触控电极模块设置于按键的多个按键投影区内,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包含第一及第二电极串列,每一个第一及第二电极串列分别具有彼此串联的第一及第二电极,相邻第一电极串列及相邻第二电极串列在长度方向上分别彼此平行排列。在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按键投影区,分别对应相同的两个按键电极矩阵。各第一电极串列沿第一主角度排列,各第一电极串列更包含第一偏移段沿第一次角度排列。本发明键盘的电极规律排列,降低电极布局设计的复杂度,并提升电极感应表现的规律性或均一化。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47)

1.一种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包含:
多个按键,沿长度方向延伸排列,并沿宽度方向排列成至少两排,其中在该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按键沿该长度方向上彼此偏移远离而未沿该宽度方向对齐,各按键分别具有键帽及与之对应的按键投影区而形成多个按键投影区,各键帽受按压时发生机械性位移以产生对应的文字信号;以及
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其设置于该多个按键的该多个按键投影区的至少一部分,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感应物件在多个键帽上的非按压移动所产生的电容感应值用以产生触控信号,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包含:
多个第一电极串列,每一第一电极串列具有多个第一电极,该多个第一电极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在该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串列彼此平行排列;以及
多个第二电极串列,每一第二电极串列具有多个第二电极,该多个第二电极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在该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串列彼此平行排列,该多个第一电极串列与该多个第二电极串列构成多个按键电极矩阵;
其中,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按键投影区分别对应相同的两个该按键电极矩阵;
其中,各第一电极串列的主要沿第一主角度排列,各第一电极串列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偏移段,该至少一第一偏移段沿第一次角度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于一按键的按键投影区的中心,对应的第一电极串列与对应的第二电极串列分别延伸有第一触发电极与第二触发电极,当该按键被按压而发生机械性位移时,该第一触发电极与该第二触发电极直接接触,用以产生该文字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键盘还包含:
感应处理单元,其电连接于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的该多个第一电极串列以及该多个第二电极串列,以处理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的电容感应值并输出该触控信号;以及
键盘处理单元,其电连接于对应每一按键的一对触发电极,每一按键的一对触发电极设置于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上分别对应各该按键,当一按键被按压且发生机械性位移时,该按键对应的一对触发电极直接接触导通,供该键盘处理单元产生该文字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第一电极以及该多个第二电极的尺寸根据该多个按键投影区的电极间距以及键心距定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各按键分别对应6个第一电极与6个第二电极,该6个第一电极与该6个第二电极形成4乘3电极矩阵,每一按键对应的该4乘3电极矩阵按照主矩阵布局或次矩阵布局排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一第一电极串列包含连续的6个第一电极,该连续的6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主角度排列,该第一电极串列还包含第7个第一电极,该第7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次角度排列于该连续的6个第一电极其后,而形成该第一偏移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各按键分别对应8个第一电极与8个第二电极,且该8个第一电极与该8个第二电极形成4乘4电极矩阵,各按键对应的该4乘4电极矩阵按照主矩阵布局或次矩阵布局排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一第一电极串列包含连续的8个第一电极,该连续的8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主角度排列,该第一电极串列还包含第9个第一电极,该第9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次角度排列于该连续的8个第一电极其后,而形成该第一偏移段。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各按键分别对应10个第一电极与10个第二电极,且该10个第一电极与该10个第二电极形成4乘5电极矩阵,每一按键对应的该4乘5电极矩阵按照主矩阵布局或次矩阵布局排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一第一电极串列包含连续的10个第一电极,该连续的10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主角度排列,该第一电极串列还包含第11个第一电极,该第11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次角度排列于该连续的10个第一电极其后,而形成该第一偏移段。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各按键分别对应12个第一电极与12个第二电极,且该12个第一电极与该12个第二电极形成4乘6电极矩阵,每一按键对应的该4乘6电极矩阵按照主矩阵布局或次矩阵布局排列。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一第一电极串列包含连续的12个第一电极,该连续的12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主角度排列,该第一电极串列还包含第13个第一电极,该第13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次角度排列于该连续的12个第一电极其后,而形成该第一偏移段。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各第一电极串列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移位段,各第二电极串列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二移位段,该至少一第一移位段与该至少一第二移位段均沿移位角度排列。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各按键分别对应12个第一电极与12个第二电极,且该12个第一电极与该12个第二电极形成6乘4电极矩阵,每一按键对应的该6乘4电极矩阵按照主矩阵布局或次矩阵布局排列。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一第一电极串列包含连续的4个第一电极,该连续的4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主角度排列,且排列在该连续的4个第一电极前的前一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次角度排列,排列在该连续的4个第一电极后的后一个第一电极以该移位角度排列。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各按键分别对应18个第一电极与18个第二电极,且该18个第一电极与该18个第二电极形成6乘6电极矩阵,每一按键对应的该6乘6电极矩阵按照主矩阵布局或次矩阵布局排列。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一第一电极串列包含连续的6个第一电极,该连续的6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主角度排列,且排列在该连续的6个第一电极前的前一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次角度排列,排列在该连续的6个第一电极后的后一个第一电极以该移位角度排列。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各按键分别对应9个第一电极与9个第二电极,且该9个第一电极与该9个第二电极形成6乘3电极矩阵,每一按键对应的该6乘3电极矩阵按照主矩阵布局或次矩阵布局排列。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各按键分别对应15个第一电极与15个第二电极,且该15个第一电极与该15个第二电极形成6乘5电极矩阵,每一按键对应的该6乘5电极矩阵按照主矩阵布局或次矩阵布局排列。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各按键分别对应12个第一电极与12个第二电极,且该12个第一电极与该12个第二电极形成8乘3电极矩阵,每一按键对应的该8乘3电极矩阵按照主矩阵布局或次矩阵布局排列。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一第一电极串列包含连续的3个第一电极,该连续的3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主角度排列,该第一电极串列包含第4个第一电极,该第4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次角度排列于该连续的3个第一电极其后,而形成该第一偏移段。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各按键分别对应20个第一电极与20个第二电极,且该20个第一电极与该20个第二电极形成8乘5电极矩阵,每一按键对应的该8乘5电极矩阵按照主矩阵布局或次矩阵布局排列。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一第一电极串列包含连续的5个第一电极,该连续的5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主角度排列,该第一电极串列包含第6个第一电极,该第6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次角度排列于该连续的5个第一电极其后,而形成该第一偏移段。
24.一种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包含:
多个按键,沿长度方向延伸排列,并沿宽度方向排列成至少两排,其中在该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按键沿该长度方向上彼此偏移远离而未沿该宽度方向对齐,各按键分别具有键帽及与之对应的按键投影区而形成多个按键投影区,各键帽受按压时发生机械性位移以产生对应的文字信号;以及
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其设置于该多个按键的该多个按键投影区的至少一部分,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感应物件在多个键帽上的非按压移动所产生的电容感应值用以产生触控信号,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包含:
多个第一电极串列,每一第一电极串列具有多个第一电极,该多个第一电极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在该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串列彼此平行排列;以及
多个第二电极串列,每一第二电极串列具有多个第二电极,该多个第二电极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在该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串列彼此平行排列,该多个第一电极串列与该多个第二电极串列构成多个按键电极矩阵;
其中,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按键投影区分别对应相同的两个该按键电极矩阵;
其中,各第一电极串列沿第一主角度排列,各第二电极串列沿第二主角度排列。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各按键分别对应16个第一电极与16个第二电极,该16个第一电极与该第16个第二电极形成8乘4电极矩阵,每一按键对应的该8乘4电极矩阵按照主矩阵布局排列。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各按键分别对应24个第一电极与24个第二电极,该24个第一电极与该24个第二电极形成8乘6电极矩阵,每一按键对应的该8乘6电极矩阵按照主矩阵布局排列。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第一电极以及该多个第二电极的尺寸根据该多个按键投影区的电极间距以及键心距定义。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于一按键的该按键投影区的中心,对应的第一电极串列与对应的第二电极串列分别延伸有第一触发电极与第二触发电极,当该按键被按压而发生机械性位移时,该第一触发电极与该第二触发电极直接接触,用以产生该文字信号。
29.一种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包含:
多个按键,沿长度方向延伸排列,并沿宽度方向排列成至少两排,其中在该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按键沿该长度方向上彼此偏移远离而未沿该宽度方向对齐,各按键分别具有键帽及与之对应的按键投影区而形成多个按键投影区,各键帽受按压时发生机械性位移以产生对应的文字信号;以及
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其设置于该多个按键的该多个按键投影区的至少一部分,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感应物件在该多个键帽上的非按压移动所产生的电容感应值用以产生触控信号,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包含:
多个第一电极串列,每一第一电极串列具有多个第一电极,该多个第一电极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在该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串列彼此平行排列;以及
多个第二电极串列,每一第二电极串列具有多个第二电极,该多个第二电极彼此电性串联连接,在该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串列彼此平行排列,该多个第一电极串列与该多个第二电极串列构成多个按键电极矩阵;
其中,各第一电极与各第二电极呈菱形,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按键投影区分别对应相同的两个该按键电极矩阵;
其中,该多个第一电极以及该多个第二电极的尺寸根据该多个按键投影区的电极间距以及键心距定义。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于各按键投影区中,各第一电极串列沿该宽度方向延伸,各第二电极串列沿该长度方向延伸。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于各按键投影区在该宽度方向上的键隙中,各第二电极串列沿该长度方向延伸。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各第一电极串列沿第一主角度排列,各第一电极串列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偏移段,该至少一第一偏移段沿第一次角度排列。
33.如权利要求32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各第一电极串列具有该至少一第一偏移段于该宽度方向的键隙中,该至少一第一偏移段沿第一辅角度排列;或者,各第一电极串列具有第一跳移段位于该宽度方向的键隙中,该第一跳移段沿第一辅角度排列。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一第一电极串列包含连续的4个第一电极,该连续的4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主角度排列,排列在该连续的4个第一电极前的前一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次角度排列,排列在该连续的4个第一电极后的后一个第一电极以该第一辅角度排列。
35.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各按键分别对应16个第一电极与16个第二电极,且该16个第一电极形成4乘4电极矩阵,该16个第二电极形成4乘4电极矩阵,并按照主矩阵布局或次矩阵布局排列。
36.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于一按键的该按键投影区的中心,对应的第一电极串列与对应的第二电极串列分别延伸有第一触发电极与第二触发电极,当该按键被按压而发生机械性位移时,该第一触发电极与该第二触发电极直接接触,用以产生该文字信号。
37.一种触控键盘,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按键与触控区,该触控区至少涵盖该多个按键中的多个方键的顶侧面积,其中,在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相邻的方键分别对应相同的两个按键电极矩阵,且该至少两个相邻的方键所对应的该两个按键电极矩阵包含至少一斜连接。
38.一种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多个按键电极矩阵,沿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连续排列,在该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该按键电极矩阵沿该长度方向上彼此偏移远离而未沿该宽度方向对齐,各按键电极矩阵包含:
多个第一电极段;以及
多个第二电极段,与该多个第一电极段彼此交错排列;
其中,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按键电极矩阵彼此相同;
其中,该第一电极段或该第二电极段至少部分为斜连接。
39.一种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用于感应物件在机械性触发的多个按键上方的非按压移动,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包含:
多个按键电极矩阵,沿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排列并彼此电性连接,在该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按键电极矩阵沿该长度方向上彼此偏移远离而未沿该宽度方向对齐,各按键电极矩阵包含:
多个第一电极段;以及
多个第二电极段,与该多个第一电极段彼此交错排列;
其中,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按键电极矩阵彼此相同;
其中,该第一电极段或该第二电极段至少部分为斜连接。
40.一种键盘触控电极模块,用于感应物件在机械性触发的多个按键上方的非按压移动,其特征在于该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包含:
多个第一电极串列;以及
多个第二电极串列,与该多个第一电极串列交错排列,并形成多个按键电极矩阵,该多个按键电极矩阵沿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排列,各该按键电极矩阵分别对应一按键投影区;
其中,在该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按键电极矩阵与两个按键投影区,沿该长度方向上彼此偏移远离而未沿该宽度方向对齐;
其中,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按键电极矩阵彼此相同;
其中,该第一电极串列或该第二电极串列至少部分为斜连接。
41.一种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按键电极矩阵,该多个按键电极矩阵一对一对应多个按键投影区,该多个按键电极矩阵沿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排列,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按键电极矩阵彼此相同,各按键电极矩阵包含多个电极,该多个电极以相同的电极间距间隔排列,各按键电极矩阵至少部分为斜连接,其中该多个电极在该宽度方向的尺寸为该多个按键投影区的键心距、该电极间距以及该键心距所涵盖电极行列数的函数。
42.如权利要求37或38或39或40或41所述的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其特征在于,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按键电极矩阵分别具有相同的穿孔布局,该穿孔布局包含至少一个穿孔位于该按键电极矩阵内。
43.一种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按键电极矩阵,该多个按键电极矩阵一对一对应多个按键投影区,该多个按键电极矩阵沿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排列,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按键电极矩阵彼此相同,各按键电极矩阵至少部分为斜连接,其中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所述至少两个按键电极矩阵分别具有相同的穿孔布局。
44.如权利要求37或38或39或40或41或43所述的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其特征在于,环绕各按键电极矩阵周围分别定义键隙布局投影,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键隙布局投影在其所对应的两个按键电极矩阵上对应涵盖相同区域。
45.一种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按键电极矩阵,该多个按键电极矩阵一对一对应多个按键投影区,该多个按键电极矩阵沿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排列,各按键电极矩阵至少部分为斜连接,其中环绕各按键电极矩阵周围分别定义键隙布局投影,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键隙布局投影在其所对应的两个该按键电极矩阵上对应涵盖相同区域。
46.一种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按键电极矩阵,该多个按键电极矩阵一对一对应多按键投影区,该多个按键电极矩阵沿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排列,各按键电极矩阵至少部分为斜连接,其中各按键投影区在各按键电极矩阵中分别定义键面电极图案,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键面电极图案彼此相同。
47.一种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按键电极矩阵,该多个按键电极矩阵一对一对应多个按键投影区,该多个按键电极矩阵沿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排列,各按键电极矩阵至少部分为斜连接,其中环绕各按键电极矩阵周围分别定义键隙电极图案,在该宽度方向上不对齐的至少两个键隙电极图案彼此相同。
CN202011285727.0A 2020-05-11 2020-11-17 触控键盘及其键盘触控电极模块 Active CN1136412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22589P 2020-05-11 2020-05-11
US63/022589 2020-05-11
US202063105911P 2020-10-27 2020-10-27
US63/105911 2020-10-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1249A true CN113641249A (zh) 2021-11-12
CN113641249B CN113641249B (zh) 2024-04-02

Family

ID=7841563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85727.0A Active CN113641249B (zh) 2020-05-11 2020-11-17 触控键盘及其键盘触控电极模块
CN202110220968.5A Active CN113641250B (zh) 2020-05-11 2021-02-26 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及触控键盘
CN202110388843.3A Pending CN113643924A (zh) 2020-05-11 2021-04-12 键盘复合电极模组及发光触控键盘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0968.5A Active CN113641250B (zh) 2020-05-11 2021-02-26 键盘触控电极模块及触控键盘
CN202110388843.3A Pending CN113643924A (zh) 2020-05-11 2021-04-12 键盘复合电极模组及发光触控键盘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3) CN113641249B (zh)
TW (4) TWI7654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8815B (zh) * 2021-12-20 2023-10-1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及其發光鍵盤
TWI796187B (zh) * 2022-03-29 2023-03-1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裝置
TWI817526B (zh) * 2022-05-25 2023-10-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結構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66970U (zh) * 2011-07-22 2012-03-14 英属盖曼群岛商科嘉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 笔记型计算机的薄膜触控键盘结构
CN102609100A (zh) * 2012-01-17 2012-07-25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键盘
CN102778958A (zh) * 2012-07-20 2012-11-14 珠海市智迪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感应键盘及其控制方法
US20120306756A1 (en) * 2011-06-03 2012-12-06 Sentelic Corporation Capacitive touch keyboard
CN102854986A (zh) * 2011-06-27 2013-01-02 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键盘及电容式触控键盘的触控导电结构
US20150130742A1 (en) * 2013-11-12 2015-05-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Multi-Touch Capacitive Sensing Surface
CN104731391A (zh) * 2013-12-20 2015-06-24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式键盘
CN107340874A (zh) * 2016-04-29 2017-11-10 姚秉洋 触控式键盘
CN107787474A (zh) * 2016-06-23 2018-03-09 株式会社音乐派索 具有多功能人机接口的电子设备
TW201926009A (zh) * 2017-11-22 2019-07-01 禾瑞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鍵盤系統與其觸控處理裝置和方法
US20200012354A1 (en) * 2016-05-01 2020-01-09 Innopresso,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multi-functional human interface
CN110968200A (zh) * 2018-09-28 2020-04-07 苹果公司 具有柔性互连装置的触敏键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17848A (en) * 1975-05-19 1977-04-12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Transparent keyboard switch and array
US7115825B2 (en) * 2001-02-15 2006-10-03 Integral Technologies, Inc. Low cost key actuators and other switching device actuators manufactured from conductive loaded resin-based materials
US8059015B2 (en) * 2006-05-25 2011-11-15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Capacitance sensing matrix for keyboard architecture
KR100842551B1 (ko) * 2006-10-30 2008-07-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키 패드 어셈블리
CN202050396U (zh) * 2011-05-03 2011-11-23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
CN202221730U (zh) * 2011-03-18 2012-05-16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电路板、键盘及电子装置
CN202261224U (zh) * 2011-10-19 2012-05-30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及键盘
CN202307638U (zh) * 2011-10-19 2012-07-04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键盘
TW201322294A (zh) * 2011-11-29 2013-06-0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鍵盤
CN103593078B (zh) * 2012-08-14 2017-02-1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202948402U (zh) * 2012-10-22 2013-05-22 张文嵛 笔记本电脑用背光键盘及采用该键盘的笔记本电脑
JP5759658B2 (ja) * 2012-10-28 2015-08-05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入力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機器の操作方法
TWI465965B (zh) * 2012-12-19 2014-12-2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發光觸控鍵盤
US9600084B2 (en) * 2014-01-09 2017-03-21 Synaptics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apacitively detecting key motion and finger presence on keyboard keys
CN105204673B (zh) * 2014-06-12 2019-03-01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US10067618B2 (en) * 2014-12-04 2018-09-04 Apple Inc. Coarse scan and targeted active mode scan for touch
TWI559187B (zh) * 2015-01-16 2016-11-21 Composite touch buttons and their modules
TWI564761B (zh) * 2015-01-16 2017-0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電極層
US10289238B2 (en) * 2016-05-01 2019-05-14 Innopresso,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multi-functional human interface
US10514772B1 (en) * 2016-09-15 2019-12-24 Apple Inc. Keyboard with touch sensor illumination
TWI596527B (zh) * 2016-12-14 2017-08-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CN106710929B (zh) * 2017-01-19 2019-02-05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发光键盘及其发光按键
TWM548296U (zh) * 2017-06-26 2017-09-0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鍵盤組件及電子裝置
CN208580685U (zh) * 2018-07-03 2019-03-05 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式导光薄膜及含其的发光键盘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306756A1 (en) * 2011-06-03 2012-12-06 Sentelic Corporation Capacitive touch keyboard
CN102854986A (zh) * 2011-06-27 2013-01-02 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键盘及电容式触控键盘的触控导电结构
CN202166970U (zh) * 2011-07-22 2012-03-14 英属盖曼群岛商科嘉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 笔记型计算机的薄膜触控键盘结构
CN102609100A (zh) * 2012-01-17 2012-07-25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键盘
CN102778958A (zh) * 2012-07-20 2012-11-14 珠海市智迪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感应键盘及其控制方法
US20150130742A1 (en) * 2013-11-12 2015-05-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Multi-Touch Capacitive Sensing Surface
CN104731391A (zh) * 2013-12-20 2015-06-24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式键盘
CN107340874A (zh) * 2016-04-29 2017-11-10 姚秉洋 触控式键盘
US20200012354A1 (en) * 2016-05-01 2020-01-09 Innopresso,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multi-functional human interface
CN107787474A (zh) * 2016-06-23 2018-03-09 株式会社音乐派索 具有多功能人机接口的电子设备
CN109683722A (zh) * 2016-06-23 2019-04-26 株式会社音乐派索 具有多功能人机接口的电子设备
TW201926009A (zh) * 2017-11-22 2019-07-01 禾瑞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鍵盤系統與其觸控處理裝置和方法
CN110968200A (zh) * 2018-09-28 2020-04-07 苹果公司 具有柔性互连装置的触敏键盘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红月 等: ""电极尺寸及排列结构对全织物投射式电容触摸垫触摸性能的影响"", 《产业用纺织品》, vol. 37, no. 2, 25 February 2019 (2019-02-25), pages 20 - 2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1249B (zh) 2024-04-02
TWI765468B (zh) 2022-05-21
TW202143006A (zh) 2021-11-16
CN113641250A (zh) 2021-11-12
TWI817539B (zh) 2023-10-01
CN113643924A (zh) 2021-11-12
CN113641250B (zh) 2024-01-16
TW202236332A (zh) 2022-09-16
TW202143004A (zh) 2021-11-16
TW202143270A (zh) 2021-11-16
TWI820390B (zh) 2023-11-01
TWI777468B (zh) 2022-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41249A (zh) 触控键盘及其键盘触控电极模块
EP3151096B1 (en) Capacitive touch structure, embedded touchscreen, display device and scanning method therefor
EP3153956B1 (en) Capacitive touch structure, embedded touchscreen, display device and scanning method therefor
EP2770409A2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0968200B (zh) 具有柔性互连装置的触敏键盘
US8912930B2 (en) Capacitive touch keyboard
CN111506218B (zh) 一种触控基板、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11463090B2 (en) Touch keyboard and keyboard touch electrode module
CN112639706A (zh) 触控电极结构、触摸屏和触控显示装置
US11740706B2 (en) Keyboard touch electrode module and touch keyboard therewith
US11334204B2 (en) Touch component, touch apparatus, and touch-control method
US11531404B2 (en) Keyboard composite electrode module and luminous touch keyboard therewith
CN103426674B (zh) 开关膜层及包含该开关膜层的键盘
CN114496626B (zh) 键盘复合电极模块及发光触控键盘
CN113534965A (zh) 切换触控与打字模式的方法
CN203444418U (zh) 计算机键盘
US10528184B2 (en) Touch signal transmission structure of touch sensor for maintaining signal channel order in external connections
TWI467416B (zh) Touch the keyboard
JPH1124827A (ja) 座標入力装置
CN112397328A (zh) 键盘
KR101281058B1 (ko) 터치키보드 장치 및 이의 터치위치 검출방법
CN117438238A (zh) 薄膜线路板的制作方法
TW202404437A (zh) 薄膜線路板的製作方法
TW202110092A (zh) 鍵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