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8296U - 鍵盤組件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鍵盤組件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8296U
TWM548296U TW106209280U TW106209280U TWM548296U TW M548296 U TWM548296 U TW M548296U TW 106209280 U TW106209280 U TW 106209280U TW 106209280 U TW106209280 U TW 106209280U TW M548296 U TWM548296 U TW M54829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electrode
electronic device
keyboard
soft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9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詩穎
黃明智
王麗燕
陳泳勳
馮睦淳
Original Assignee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209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8296U/zh
Publication of TWM5482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8296U/zh

Link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鍵盤組件及電子裝置
本新型創作是有關於一種鍵盤組件及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鍵盤組件及具有此鍵盤組件的電子裝置。
筆記型電腦因其所擁有的文書編輯能力以及較佳的功能表現而廣受消費者所愛,無論是觀賞影音資料、進行文書編輯作業、瀏覽網際網路、運行電腦軟件等,消費者幾乎都能透過筆記型電腦完成。
傳統的筆記型電腦,外觀件的材質大多為塑膠或金屬材質,輔以噴漆或陽極等外觀處理的技術,在表面形成特定的圖案。然而,在使用噴漆或陽極等外觀處理的技術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汙染,且塑膠或金屬材質的外觀單調,觸感較不佳。
本新型創作的鍵盤組件包括一殼體、一鍵盤模組及一裝飾層。殼體包括一外表面、連接於外表面的多個側面及多個穿孔。鍵盤模組包括多個按鍵,這些按鍵分別位於這些穿孔內。裝飾層覆蓋於外表面及鍵盤模組上,並延伸至這些側面。裝飾層包括多個凸起部,這些凸起部分別對應這些按鍵。
本新型創作的電子裝置包括一鍵盤組件、一底殼體及一主機板。鍵盤組件包括一殼體、一鍵盤模組及一裝飾層。殼體包括一外表面、連接於外表面的多個側面及多個穿孔。鍵盤模組包括多個按鍵,這些按鍵分別位於這些穿孔內。裝飾層覆蓋於外表面及鍵盤模組上,並延伸至這些側面。裝飾層包括多個凸起部,且這些凸起部分別對應這些按鍵。底殼體可拆卸地組合於鍵盤組件。主機板配置於鍵盤組件與底殼體之間並電性連接於這些按鍵。
基於上述,本新型創作的鍵盤組件及具有此鍵盤組件的電子裝置,透過在殼體的外表面與鍵盤模組的外表面上覆蓋裝飾層,能夠使電子裝置更加地美觀,且消費者在按壓按鍵時可擁有不同的觸感與使用體驗。
為讓本新型創作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示意圖。圖2是圖1的電子裝置的部分構件的示意圖。圖3是圖2的電子裝置的局部放大圖。為了便於簡潔說明,圖2中省略了部分構件而示意性地繪示出鍵盤組件200,請參考圖1至圖3,電子裝置100包括一鍵盤組件200、一底殼體110及一主機板120。
鍵盤組件200可拆卸地組合於底殼體110,主機板120配置於鍵盤組件200與底殼體110之間。電子裝置可為筆記型電腦或平板電腦與擴充基座的組合,本實施例在此以筆記型電腦做為電子裝置之舉例,在其他實施例中並不以此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鍵盤組件200包括一殼體210、一鍵盤模組220、一裝飾層230及一黏合層240。殼體210包括一外表面212、多個側面212及多個穿孔216,這些側面212連接於外表面212,這些穿孔216位於這些側面212之間。
鍵盤模組220包括多個按鍵222,這些按鍵222分別位於這些穿孔216內,鍵盤模組220與底殼體110位在主機板120的相對兩側,且這些按鍵222分別電性連接於主機板120。裝飾層230覆蓋於外表面212及鍵盤模組220上,並延伸至殼體210的側面214。黏合層240設置於殼體210與裝飾層230之間。本實施例的裝飾層是以覆蓋於殼體(或稱筆記型電腦的C件)為舉例,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覆蓋於顯示螢幕的相對兩面的殼體(或稱筆記型電腦的A件或B件)或鍵盤組件的相對兩面的殼體(或稱筆記型電腦的C件或D件)。在另一實施例中,裝飾層亦可覆蓋於平板電腦的相對兩面的殼體,本實施例在此並不設限。
具體而言,本實施例的裝飾層230包括多個凸起部232,這些凸起部232分別對應於這些按鍵222,各個凸起部232形成一容置槽232a,各個按鍵222位於容置槽232a內,以使裝飾層230覆蓋於鍵盤模組220以及外表面212,且裝飾層230進一步地延伸至殼體210的側面214。
在本實施例中,裝飾層230可預成形多個凸起部232,且這些凸起部232的形狀分別共形於對應的這些按鍵222,裝飾層230可覆蓋於整個的鍵盤模組220以及殼體210的整個外表面212。
舉例來說,裝飾層230可為編織布、不織布或皮革,皮革例如可為合成皮、PU皮或蛋白皮,本實施例在此以編織布為裝飾層230之舉例,在其他實施例中並不以此為限。
藉此,電子裝置100可表現出覆蓋於外的裝飾層230的花紋態樣,而使電子裝置100呈現出不規則的自然感,且消費者在使用電子裝置100時,能夠感受到有別於傳統塑料或金屬的獨特觸感,從而得到不同的產品體驗。
本實施例的各個凸起部232,可分別對應按鍵設置有符號、數字或文字等。具體而言,可利用印刷的方式,在裝飾層230的凸起部232上印刷符號、數字或文字等。另外,亦可利用電腦繡字的方式,在凸起部232上繡上符號、數字或文字等,而透過電腦繡字後的裝飾層230在覆蓋於鍵盤模組220上,浮凸的符號、數字或文字可提供給消費者不同的觸感。
接著進一步說明鍵盤組件200的組裝步驟。裝飾層230可先透過熱塑成形法或真空塑形法預成形出凸起部232,接著在裝飾層230上設置一層黏合層240,再將設置好黏合層240的裝飾層230,與殼體210以及按鍵222相膠合,以組成鍵盤組件200。鍵盤組件200可進一步的組裝於底殼體110上。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先將殼體210以及按鍵222組裝於底殼體110上,再進一步地將裝飾層230膠合至殼體210以及按鍵222,本實施例並沒有特別設限。
藉此,裝飾層可利用編織布、不織布或皮革等透過熱塑成形法或真空塑形法等方式預成形,再設置在電子裝置100的外表面212,因此能避免使用噴漆或陽極等會造成汙染的外觀加工製程,從而降低對環境的汙染。另外,若裝飾層230使用的是環保材料,則可回收再利用,而更加地環保。
在本實施例中,黏合層240例如可為點膠、黏膠層或熱融膠,本實施例在此以黏膠層做為黏合層240之舉例,在其他實施例中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未繪示的實施例中,可利用在裝飾層或殼體及按鍵上進行點膠的方式,使裝飾層與殼體以及按鍵膠合。
在另一未繪示的實施例中,裝飾層也可具有遇熱融化性質的熱融膠層,可將裝飾層與殼體以及按鍵透過熱壓的方式膠合,本實施例在此並不設限。透過將預成形的裝飾層230膠合熱壓至電子裝置100的殼體210及鍵盤模組220上,可讓按鍵222具有一特定的行程,故消費者在按壓按鍵222的同時,仍能擁有良好的按壓回饋感。除此之外,鍵盤組件200便於拆卸組裝,故電子裝置100可更換不同花紋的鍵盤組件200,而符合客製化的設計趨勢。
圖4是本新型創作的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部分構件的示意圖。圖5是圖2的電子裝置的裝飾層的部分構件的示意圖。圖6是圖5的裝飾層的觸控模組的結構示意圖。圖5示意性地繪示出觸控模組的多個第一電極串列、多個第二電極串列及間隔層。請參考圖4至圖6,本實施例中的鍵盤組件300相同或相似於前述實施例的相同或相似構件沿用前述的符號,於此不重複說明。
本實施例的殼體210還包括一內表面318,裝飾層330除了延伸至殼體210的側面214外,更進一步地從側面214彎折靠近殼體210的內表面318的邊緣。
詳細而言,裝飾層330更包括一觸控模組334,觸控模組334延伸至側面214並從側面214彎折靠近殼體210的內表面318的邊緣,並與主機板120電性連接,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模組334延伸至殼體210左右的兩個側面214,並更進一步地彎折靠近內表面318的邊緣,以此與主機板120電性連接。在其他未繪示的實施例中,觸控模組也可以從殼體的其它側面彎折靠近內表面的邊緣,本實施例並沒有特別設限。
觸控模組334包括多個第一電極串列334b、多個第二電極串列334f及一間隔層334d。這些第一電極串列334b分別沿著一第一方向D1間隔排列,這些第二電極串列334f分別沿著一第二方向D2間隔排列,且第一方向D1不同於第二方向D2,例如第一方向D1可垂直於第二方向D2,而間隔層334d位於這些第一電極串列334b與這些第二電極串列334f之間,且間隔層334d用以黏合這些第一電極串列334b與這些第二電極串列334f。舉例而言,本實施例的觸控模組334可為電容式觸控模組,但在其他實施例中並不以此為限,例如觸控模組亦可為電阻式觸控模組。
另一方面,觸控模組334更包括第一軟質層334a及第二軟質層334e。第一軟質層334a設置於這些第一電極串列334b的一側,且第一電極串列334b位於第一軟質層334a與間隔層334d之間。第二軟質層334e設置於這些第二電極串列334f的一側,且第二軟質層334e位於這些第二電極串列334f與間隔層334d之間。換言之,觸控模組334為第一軟質層334a、多個第一電極串列334b、間隔層334d、多個第二電極串列334f及第二軟質層334e依序排列的五層結構(繪示於圖6),而消費者所觀看到的即為第一軟質層334a或第二軟質層334e。
舉例而言,觸控模組334可設置於如圖1所示的電子裝置的鍵盤組件在鍵盤模組以外的區域,例如可設置於電子裝置習知的觸控板的區域,其中鍵盤模組位於觸控模組334與顯示螢幕之間。在其他未繪示的實施例中,觸控模組334除了設置於電子裝置習知的觸控板的區域之外並向外延伸,如此可提高消費者操控觸控模組334的操作面積。
在另一未繪示的實施例中,觸控模組334可設置於鍵盤組件的外表面,並且可利用觸控輸入的方式取代按壓輸入的方式,如此的設置方式,電子裝置的按鍵可不需要行程高度,僅需於鍵盤組件的外表面設置足供消費者辨識的按鍵位置即可。藉此,本實施例具有觸控模組334的裝飾層330,除了能夠提升電子裝置的整體外觀的美感之外,透過將觸控模組與裝飾層相互結合,亦能夠降低電子裝置的製程的複雜度,從而降低成本。
圖7是本新型創作的又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部分構件的示意圖。請參考圖7,本實施例的觸控模組434更包括一第一軟質層434a及第二軟質層434e。第一軟質層434a由多條第一絲線434c與多個第一電極串列434b共同編織而成,這些第一絲線434c的一部分與這些第一電極串列434b沿著第一方向D1交錯排列,而使這些第一電極串列434b隔開於彼此。
相似地,第二軟質層434e由多條第二絲線434g與多個第二電極串列434f共同編織而成,這些第二絲線434g的一部分與這些第二電極串列434f沿著第二方向D2交錯排列,而使這些第二電極串列434f隔開於彼此,而間隔層434d則位於第一軟質層434a與第二軟質層434e之間。
也就是說,如圖7所示,觸控模組434為第一軟質層434a、間隔層434d及第二軟質層434e依序排列的三層結構。藉由將多條第一絲線434c與多個第一電極串列434b共同編織成第一軟質層434a,以及將多條第二絲線434g與多個第二電極串列434f共同編織成第二軟質層434e,可降低裝飾層430的整體厚度,更有利於電子裝置的輕薄趨勢。
綜上所述,本新型創作的電子裝置可表現出覆蓋於外的裝飾層的花紋態樣,而使電子裝置呈現出不規則的自然感,且消費者在使用電子裝置時,能夠感受到有別於傳統塑料或金屬的獨特觸感,從而得到不同的產品體驗。而透過電腦繡字後的裝飾層在覆蓋於鍵盤模組上,浮凸的符號、數字或文字可提供給消費者不同的觸感。
另外,裝飾層可利用編織布、不織布或皮革等透過熱塑成形法或真空塑形法等方式預成形,再設置在電子裝置的外表面,因此能避免使用噴漆或陽極等會造成汙染的外觀加工製程,從而降低對環境的汙染。若裝飾層使用的是環保材料,則可回收再利用,而更加地環保,透過將預成形的裝飾層膠合熱壓至電子裝置的殼體及鍵盤模組上,可讓按鍵具有一特定的行程,故消費者在按壓按鍵的同時,仍能擁有良好的按壓回饋感。
此外,鍵盤組件便於拆卸組裝,故電子裝置可更換不同花紋的鍵盤組件,而符合客製化的設計趨勢。再者,具有觸控模組的裝飾層,除了能夠提升整體電子裝置的整體外觀的美感之外,透過將觸控模組與裝飾層相互結合,能夠降低電子裝置的製程的複雜度,從而降低成本。並且,降低厚度的裝飾層,更有利於電子裝置的輕薄趨勢。
雖然本新型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新型創作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新型創作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電子裝置
110‧‧‧底殼體
120‧‧‧主機板
200、300‧‧‧鍵盤組件
210‧‧‧殼體
212‧‧‧外表面
214‧‧‧側面
216‧‧‧穿孔
318‧‧‧內表面
220、320‧‧‧鍵盤模組
222‧‧‧按鍵
230、330、430‧‧‧裝飾層
232‧‧‧凸起部
232a‧‧‧容置槽
334、434‧‧‧觸控模組
334a、434a‧‧‧第一軟質層
334b、434b‧‧‧第一電極串列
434c‧‧‧第一絲線
334d、434d‧‧‧間隔層
334e、434e‧‧‧第二軟質層
334f、434f‧‧‧第二電極串列
434g‧‧‧第二絲線
240‧‧‧黏合層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圖1本新型創作的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圖1的電子裝置的部分構件的示意圖。 圖3是圖2的電子裝置的局部放大圖。 圖4是本新型創作的另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部分構件的示意圖。 圖5是圖4的電子裝置的裝飾層的部分構件的示意圖。 圖6是圖5的裝飾層的觸控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新型創作的又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部分構件的示意圖。
100‧‧‧電子裝置
110‧‧‧底殼體
200‧‧‧鍵盤組件
220‧‧‧鍵盤模組
222‧‧‧按鍵

Claims (11)

  1. 一種鍵盤組件,包括: 一殼體,包括一外表面、連接於該外表面的多個側面及多個穿孔; 一鍵盤模組,包括多個按鍵,其中該些按鍵分別位於該些穿孔內;以及 一裝飾層,覆蓋於該外表面及該鍵盤模組上,並延伸至該些側面,該裝飾層包括多個凸起部,且該些凸起部分別對應該些按鍵。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鍵盤組件,更包括: 一黏合層,設置於該殼體與該裝飾層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鍵盤組件,其中該裝飾層更包括一觸控模組。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鍵盤組件,其中該觸控模組包括: 多個第一電極串列,分別沿著一第一方向間隔排列; 多個第二電極串列,分別沿著一第二方向間隔排列,且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不同;以及 一間隔層,位於該些第一電極串列與該些第二電極串列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鍵盤組件,其中該觸控模組更包括: 一第一軟質層,設置於該些第一電極串列的一側,該些第一電極串列位於該第一軟質層與該間隔層之間;以及 一第二軟質層,設置於該些第二電極串列的一側,該些第二電極串列位於該第二軟質層與該間隔層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鍵盤組件,其中該觸控模組更包括: 一第一軟質層,由多條第一絲線與該些第一電極串列共同編織而成,該些第一絲線的一部分與該些第一電極串列沿著該第一方向交錯排列,而使該些第一電極串列隔開於彼此;以及 一第二軟質層,由多條第二絲線與該些第二電極串列共同編織而成,該些第二絲線的一部分與該些第二電極串列沿著該第二方向交錯排列,而使該些第二電極串列隔開於彼此,其中該間隔層位於該第一軟質層與該第二軟質層之間。
  7.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 一鍵盤組件,包括: 一殼體,包括一外表面、連接於該外表面的多個側面及多個穿孔; 一鍵盤模組,包括多個按鍵,其中該些按鍵分別位於該些穿孔內;以及 一裝飾層,覆蓋於該外表面及該鍵盤模組上,並延伸至該些側面,該裝飾層包括多個凸起部,且該些凸起部分別對應該些按鍵; 一底殼體,該鍵盤組件可拆卸地組合於該底殼體;以及 一主機板,配置於該鍵盤組件與該底殼體之間並電性連接於該些按鍵。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裝飾層更包括一觸控模組,該觸控模組與該主機板電性連接。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觸控模組包括: 多個第一電極串列,分別沿著一第一方向間隔排列; 多個第二電極串列,分別沿著一第二方向間隔排列,且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不同;以及 一間隔層,位於該些第一電極串列與該些第二電極串列之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觸控模組更包括: 一第一軟質層,設置於該些第一電極串列的一側,該些第一電極串列位於該第一軟質層與該間隔層之間;以及 一第二軟質層,設置於該些第二電極串列的一側,該些第二電極串列位於該第二軟質層與該間隔層之間。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觸控模組更包括: 一第一軟質層,由多條第一絲線與該些第一電極串列共同編織而成,該些第一絲線的一部分與該些第一電極串列沿著該第一方向交錯排列,而使該些第一電極串列隔開於彼此;以及 一第二軟質層,由多條第二絲線與該些第二電極串列共同編織而成,該些第二絲線的一部分與該些第二電極串列沿著該第二方向交錯排列,而使該些第二電極串列隔開於彼此,其中該間隔層位於該第一軟質層與該第二軟質層之間。
TW106209280U 2017-06-26 2017-06-26 鍵盤組件及電子裝置 TWM5482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9280U TWM548296U (zh) 2017-06-26 2017-06-26 鍵盤組件及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9280U TWM548296U (zh) 2017-06-26 2017-06-26 鍵盤組件及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8296U true TWM548296U (zh) 2017-09-01

Family

ID=60764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9280U TWM548296U (zh) 2017-06-26 2017-06-26 鍵盤組件及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829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7468B (zh) * 2020-05-11 2022-09-1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鍵盤複合電極模組及發光觸控鍵盤
US11531404B2 (en) 2020-05-11 2022-12-20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board composite electrode module and luminous touch keyboard therewit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7468B (zh) * 2020-05-11 2022-09-1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鍵盤複合電極模組及發光觸控鍵盤
US11531404B2 (en) 2020-05-11 2022-12-20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board composite electrode module and luminous touch keyboard therewit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5098B (zh) 输入设备组件
CN105739712B (zh) 覆盖膜及电子装置
TWM455211U (zh) 觸控面板以及觸控顯示面板
TWM548296U (zh) 鍵盤組件及電子裝置
KR20130037182A (ko) 터치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06282177U (zh) 智能终端的盖板、具有触控功能的盖板及触控显示屏
CN113778260B (zh) 触控指示盖板与应用其的电子装置
TWM451651U (zh) 可攜式輸入裝置
TWM479455U (zh) 觸控面板
TWM553874U (zh) 覆蓋式鍵盤裝置
TWI774471B (zh) 鍵盤裝置
TWI512363B (zh) 具有圖案變色功能的觸控電子裝置
TW201516785A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CN211062023U (zh) 一种自带立体触控点的触摸显示模块
JP2008071239A (ja) 入力装置
CN107122079A (zh) 触摸显示屏结构及电子设备
TW201345342A (zh) 可攜式裝置
Klamka et al. Pushables: A DIY Approach for Fabricating Customizable and Self-Contained Tactile Membrane Dome Switches
TWI609295B (zh) 按鈕結構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應用該按鈕結構的遊戲控制器
CN106155385A (zh) 电子设备及其触摸屏
CN204117093U (zh) 一种柔性手势控制家电控制面板
TW201940037A (zh) 殼體、該殼體的製備方法及應用該殼體的電子裝置
TWI792575B (zh) 隱藏式發光裝置
TWI588845B (zh) 四線電阻式觸控面板用導電基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TWI515753B (zh) 觸控面板用基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