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0931B - 光纤热缩保护管 - Google Patents

光纤热缩保护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40931B
CN113640931B CN202110955193.6A CN202110955193A CN113640931B CN 113640931 B CN113640931 B CN 113640931B CN 202110955193 A CN202110955193 A CN 202110955193A CN 113640931 B CN113640931 B CN 1136409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fusible
optical fiber
heat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551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40931A (zh
Inventor
庹德兵
花浩寒
邹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5519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409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40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0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40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409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29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ngthening or protecting the cables
    • G02B6/443Protective cove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热缩保护管,所述光纤热缩保护管包括用于放置光纤的易熔管,套设于所述易熔管外的热缩管,以及轴向平行地设置在所述易熔管与所述热缩管之间的加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易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开口。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避免光纤由于气泡的产生而发生断裂。

Description

光纤热缩保护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热缩保护管。
背景技术
目前,运营商普遍采用的光纤热缩保护管主要由易熔管,热缩管以及加强芯三部分组成。由于其两端的光纤截面积远大于其中间接续部分的裸纤截面积。这便导致在热熔处理时,光纤热缩保护管中间的气体还未及时排出,两边已经热缩完毕,阻止了中间的气体的排出,从而光纤热缩保护管的内部极易出现大气泡。而气泡中的光纤无涂覆层保护,非常脆弱。一旦热缩管有即便是很微小的纵向收缩,也会使内部热熔过的光纤弯曲受力,严重时便会在接续点无涂覆层保护的地方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纤热缩保护管,能够避免光纤由于气泡的产生而发生断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光纤热缩保护管,所述光纤热缩保护管包括用于放置光纤的易熔管,套设于所述易熔管外的热缩管,以及轴向平行地设置在所述易熔管与所述热缩管之间的加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易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开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芯的数量为一,所述易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径向开口,所述热缩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径向开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芯的数量为二,且所述加强芯对称设于所述易熔管两侧,所述易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径向开口,所述热缩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径向开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易熔管的径向开口与所述热缩管的最近的径向开口之间的通道,垂直于所述易熔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个径向开口与所在管体最近一端的距离为所在管体的十分之三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芯的数量为一,所述易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端口相连的轴向开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芯的数量为二,且所述加强芯对称设于所述易熔管两侧,所述易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端口相连的轴向开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芯的数量为一,所述易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端口分离的轴向开口,所述热缩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径向开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芯的数量为二,且所述加强芯对称设于所述易熔管两侧,所述易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端口分离的轴向开口,所述热缩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径向开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个轴向开口的长度为所在管体的十分之三长度。
本发明提供的该光纤热缩保护管,易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开口。如此一来,该光纤热缩保护管在热熔处理过程中,能够有效排出内部的空气,避免内部气泡的产生,从而避免光纤由于气泡的产生而发生断裂。
本发明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习得。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纤热缩保护管中各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纤热缩保护管。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纤热缩保护管。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纤热缩保护管。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纤热缩保护管。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纤热缩保护管。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纤热缩保护管。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纤热缩保护管。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纤热缩保护管。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纤热缩保护管与现有技术的光纤热缩保护管的对比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A-加强芯;B1-径向开口易熔管;B2-第一轴向开口易熔管;B3-第二轴向开口易熔管;C1-径向开口热缩管;C2-无开口热缩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和实施方式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
本发明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或同类的对象或实体,而不必然意味着限定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除非另外注明。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用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
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所有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
术语“模块”是指任何已知或后来开发的硬件、软件、固件、人工智能、模糊逻辑或硬件或/和软件代码的组合,能够执行与该元件相关的功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热缩保护管,该光纤热缩保护管主要由三类组件组成:易熔管,热缩管以及加强芯。其中,易熔管用于放置光纤,用于在热熔处理后涂覆贴合光纤以固定光纤。热缩管套设于易熔管外,用于保证光纤热缩保护管整体的结构强度。加强芯轴向平行地设置在易熔管与热缩管之间,用于支撑固定热熔后的光纤。
特别的,本发明提供的该光纤热缩保护管,易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开口。如此一来,该光纤热缩保护管在热熔处理过程中,能够有效排出内部的空气,避免内部气泡的产生,从而避免光纤由于气泡的产生而发生断裂。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纤热缩保护管中各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可以通过A加强芯,B1径向开口易熔管,B2第一轴向开口易熔管,B3第二轴向开口易熔管,C1径向开口热缩管以及C2无开口热缩管组合得到本发明所提供的光纤热缩保护管。
A加强芯:一般为1根或多根金属材质的棒体。
B1径向开口易熔管:B1管壁上的径向开口与B1管体轴线垂直。B1各端的径向开口的数量优选为1,也可以大于等于2。优选的,B1两端的径向开口对称于B1管体中心。优选的,B1各端的径向开口的周长小于半周。
B2第一轴向开口易熔管:B2各端的轴向开口与B2管体轴线平行,且B2各端的轴向开口与端口相连。B2各端的轴向开口的数量优选大于等于2,也可以为1。优选的,B2两端的轴向开口对称于B2管体中心。
B3第二轴向开口易熔管:B3各端的轴向开口与B3管体轴线平行,且B3各端的轴向开口与端口分离。B3各端的轴向开口的数量优选大于等于2,也可以为1。优选的,B3两端的轴向开口对称于B3管体中心。
C1径向开口热缩管:C1管壁上的径向开口与C1管体轴线垂直。C1各端的径向开口的数量优选为1,也可以大于等于2。优选的,C1两端的径向开口对称于C1管体中心。优选的,C1各端的径向开口的周长小于半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设于管体上的开口,可以是截去部分管体所得到的具有一定面积的开口,也可以是划开管体所得到的开口或是裂缝。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中,为了便于展示光纤热缩保护管的内部结构,对图中加强芯,易熔管以及热缩管各自的长度示意性地作出调整,并将图中易熔管开口的位置与热缩管开口的位置示意性地错开。但并不代表图中所示的各个组件的长度真实反映了本发明所提供的光纤热缩保护管,也不代表图中所示的易熔管开口与热缩管开口之间的相对位置真实反映了本发明所提供的光纤热缩保护管。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纤热缩保护管。
参考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加强芯的数量为一,易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径向开口,热缩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径向开口。
该实施例中,光纤热缩保护管的结构可以表示为A+B1+C1。B1径向开口易熔管的外部套设有C1径向开口热缩管,在B1与C1之间,轴向平行地设置单个A加强芯。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纤热缩保护管。
参考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加强芯的数量为二,且加强芯对称设于易熔管两侧,易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径向开口,热缩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径向开口。
该实施例中,光纤热缩保护管的结构可以表示为2A+B1+C1。B1径向开口易熔管的外部套设有C1径向开口热缩管,在B1与C1之间,轴向平行地设置两个对称于易熔管的A加强芯。
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通过这种结构,保证光纤热缩保护管内部的空气能够顺利排出的同时,保证了易熔管两端端口的结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易熔管的径向开口与热缩管的最近的径向开口之间的通道,垂直于易熔管。即,该实施例中,易熔管的径向开口正对着热缩管的径向开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个径向开口与所在管体最近一端的距离为所在管体的十分之三长度。
该实施例中,易熔管的各个径向开口与该易熔管最近一端的距离为该易熔管的十分之三长度,并且,热缩管的各个径向开口与该热缩管最近一端的距离为该热缩管的十分之三长度。
具体的,若易熔管长60mm,在该易熔管的两端18mm的地方各设置至少一个径向开口,两端径向开口中间间隔24mm,则得到图1所示B1径向开口易熔管。进一步,易熔管的各个径向开口与其最近一端的距离允许±3mm的波动。
若热缩管长60mm,在该热缩管的两端18mm的地方各设置至少一个径向开口,两端径向开口中间间隔24mm,则得到图1所示C1径向开口热缩管。进一步,热缩管的各个径向开口与其最近一端的距离允许±3mm的波动。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纤热缩保护管。
参考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加强芯的数量为一,易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端口相连的轴向开口。
该实施例中,光纤热缩保护管的结构可以表示为A+B2+C1。B2第一轴向开口易熔管的外部套设有C1径向开口热缩管,在B2与C1之间,轴向平行地设置单个A加强芯。
优选的,易熔管的轴向开口与热缩管的径向开口相互交叉。
进一步优选的,考虑到待放置其中的裸光纤主要是由现场操作人员根据经验剥离出来的,裸光纤的长度并不固定,为了保证空气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顺利排出,将热缩管的径向开口设置于靠近易熔管的轴向开口内侧。即,B2与C1的开口交叉所组成的十字,其靠近外侧的轴向臂长大于其靠近内侧的轴向臂长。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纤热缩保护管。
参考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加强芯的数量为二,且加强芯对称设于易熔管两侧,易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端口相连的轴向开口。
该实施例中,光纤热缩保护管的结构可以表示为2A+B2+C1。B2第一轴向开口易熔管的外部套设有C1径向开口热缩管,在B2与C1之间,轴向平行地设置两个对称于易熔管的A加强芯。
优选的,易熔管的轴向开口与热缩管的径向开口相互交叉。
进一步优选的,B2与C1的开口交叉所组成的十字,其靠近外侧的轴向臂长大于其靠近内侧的轴向臂长。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纤热缩保护管。
参考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加强芯的数量为一,易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端口相连的轴向开口。
该实施例中,光纤热缩保护管的结构可以表示为A+B2+C2。B2第一轴向开口易熔管的外部套设有C2无开口热缩管,在B2与C2之间,轴向平行地设置单个A加强芯。
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通过这种结构,使得仅需对易熔管进行开口处理即可保证光纤热缩保护管内部的空气能够顺利排出。
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纤热缩保护管。
参考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加强芯的数量为二,且加强芯对称设于易熔管两侧,易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端口相连的轴向开口。
该实施例中,光纤热缩保护管的结构可以表示为2A+B2+C2。B2第一轴向开口易熔管的外部套设有C2无开口热缩管,在B2与C2之间,轴向平行地设置两个对称于易熔管的A加强芯。
图8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纤热缩保护管。
参考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加强芯的数量为一,易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端口分离的轴向开口,热缩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径向开口。
该实施例中,光纤热缩保护管的结构可以表示为A+B3+C1。B3第二轴向开口易熔管的外部套设有C1径向开口热缩管,在B3与C1之间,轴向平行地设置单个A加强芯。
优选的,易熔管的轴向开口与热缩管的径向开口相互交叉。
进一步优选的,B3与C1的开口交叉所组成的十字,其靠近外侧的轴向臂长大于其靠近内侧的轴向臂长。
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通过这种结构,保证光纤热缩保护管内部的空气能够顺利排出的同时,保证了易熔管两端端口的结构稳定性。
图9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纤热缩保护管。
参考图9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加强芯的数量为二,且加强芯对称设于光纤两侧,易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端口分离的轴向开口,热缩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径向开口。
该实施例中,光纤热缩保护管的结构可以表示为2A+B3+C1。B3第二轴向开口易熔管的外部套设有C1径向开口热缩管,在B3与C1之间,轴向平行地设置两个对称于易熔管的A加强芯。
优选的,易熔管的轴向开口与热缩管的径向开口相互交叉。
进一步优选的,B3与C1的开口交叉所组成的十字,其靠近外侧的轴向臂长大于其靠近内侧的轴向臂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个轴向开口的长度为所在管体的十分之三长度。
该实施例中,易熔管的各个轴向开口的长度为该易熔管的十分之三长度。并且,考虑到热缩过程中热缩管是径向收缩,外层会顺着开口开裂,热缩管的轴向不会收缩,因此未在热缩管上设置轴向开口。
具体的,若易熔管长60mm,从该易熔管的两端开始,分别设置一个长18mm的轴向开口,这两个轴向开口的内侧之间间隔24mm,则得到图1所示B2第一轴向开口易熔管;或者,远离该易熔管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长18mm的轴向开口,则得到图1所示B3第二轴向开口易熔管。进一步的,易熔管的各个轴向开口的长度允许±3mm的波动。
图10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纤热缩保护管与现有技术的光纤热缩保护管的对比示意图。
参考图10所示,左侧为在热熔处理后的现有技术的光纤热缩保护管,其内部明显存在大气泡,这种情况会导致内部的光纤极易发生断裂。右侧为在热熔处理后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纤热缩保护管,其内部无气泡,易熔管有效涂覆贴合光纤,从而达到充分保护的目的,防止断纤现象发生。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光纤热缩保护管,所述光纤热缩保护管包括用于放置光纤的易熔管,套设于所述易熔管外的热缩管,以及轴向平行地设置在所述易熔管与所述热缩管之间的加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易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轴向开口,所述热缩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径向开口;所述易熔管的轴向开口与所述热缩管的径向开口相互交叉组成十字,所述十字靠近外侧的轴向臂长大于其靠近内侧的轴向臂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热缩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芯的数量为一,所述易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径向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热缩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芯的数量为二,且所述加强芯对称设于光纤两侧,所述易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径向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纤热缩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易熔管的径向开口与所述热缩管的最近的径向开口之间的通道,垂直于所述易熔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纤热缩保护管,其特征在于,各个径向开口与所在管体最近一端的距离为所在管体的十分之三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热缩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芯的数量为一,所述易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端口相连的轴向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热缩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芯的数量为二,且所述加强芯对称设于光纤两侧,所述易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端口相连的轴向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热缩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芯的数量为一,所述易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端口分离的轴向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热缩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芯的数量为二,且所述加强芯对称设于光纤两侧,所述易熔管的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端口分离的轴向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热缩保护管,其特征在于,各个轴向开口的长度为所在管体的十分之三长度。
CN202110955193.6A 2021-08-19 2021-08-19 光纤热缩保护管 Active CN1136409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5193.6A CN113640931B (zh) 2021-08-19 2021-08-19 光纤热缩保护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5193.6A CN113640931B (zh) 2021-08-19 2021-08-19 光纤热缩保护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0931A CN113640931A (zh) 2021-11-12
CN113640931B true CN113640931B (zh) 2023-12-12

Family

ID=78422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55193.6A Active CN113640931B (zh) 2021-08-19 2021-08-19 光纤热缩保护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4093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28A (zh) * 1990-03-28 1991-10-16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内嵌光纤型组合绝缘器
JP2003232953A (ja) * 2002-02-13 2003-08-22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ファイバ融着接続部の補強方法および補強部材
JP2008181026A (ja) * 2007-01-25 2008-08-07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ファイバの保護スリーブ
JP2011150033A (ja) * 2010-01-19 2011-08-0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光ファイバ用補強スリーブ
JP2012159761A (ja) * 2011-02-02 2012-08-23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補強スリーブ、光ファイバ心線の接続部の補強構造および補強方法
CN206133064U (zh) * 2016-10-21 2017-04-26 烟台瑞华光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熔接保护管
CN106932869A (zh) * 2015-12-30 2017-07-07 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热收缩保护套管及光纤接续的方法
CN210626711U (zh) * 2019-10-30 2020-05-26 南通光烁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单芯光纤接续的光纤热缩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00820B1 (ja) * 2017-11-27 2018-10-03 株式会社石原産業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28A (zh) * 1990-03-28 1991-10-16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内嵌光纤型组合绝缘器
JP2003232953A (ja) * 2002-02-13 2003-08-22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ファイバ融着接続部の補強方法および補強部材
JP2008181026A (ja) * 2007-01-25 2008-08-07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ファイバの保護スリーブ
CN201156094Y (zh) * 2007-01-25 2008-11-26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保护光纤之间的连接部的套管
JP2011150033A (ja) * 2010-01-19 2011-08-0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光ファイバ用補強スリーブ
JP2012159761A (ja) * 2011-02-02 2012-08-23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補強スリーブ、光ファイバ心線の接続部の補強構造および補強方法
CN106932869A (zh) * 2015-12-30 2017-07-07 上海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热收缩保护套管及光纤接续的方法
CN206133064U (zh) * 2016-10-21 2017-04-26 烟台瑞华光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熔接保护管
CN210626711U (zh) * 2019-10-30 2020-05-26 南通光烁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单芯光纤接续的光纤热缩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0931A (zh) 2021-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34365B2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KR20200039790A (ko) 광섬유 케이블
JP6293813B2 (ja) 光ファイバ保護構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コンバイナ構造
KR910006732B1 (ko) 광 케이블
US20190187398A1 (en) Flat drop cable with features for enhancing stripability
CN113640931B (zh) 光纤热缩保护管
JP7444833B2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の解体方法およ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GB2289928A (en) Connecting fibre composite rods end-to-end
JP2006162703A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US6987916B2 (en) Fiber optic central tube cable with bundled support member
JP5649000B2 (ja) 補強スリーブ、光ファイバ心線の接続部の補強構造および補強方法
CN212647106U (zh) 基于一种ftth光纤的热缩管
EP0825465A1 (en) Optical fiber element for single core power cable
JP2014071175A (ja) 補強スリーブ、光ファイバ接続部の補強方法および補強構造
JP2003232953A (ja) 光ファイバ融着接続部の補強方法および補強部材
JPS5821217A (ja) 光フアイバの接続方法
JP4444270B2 (ja) 光ファイバ接続部の補強構造、補強方法及び補強スリーブ
JPS6061706A (ja) 光フアイバ接続部の補強方法とその補強部材
JP5468915B2 (ja) ドロップケーブル用補強スリーブ
KR830000716B1 (ko) 광(光) 화이버 접속부의 보강방법
JP3794222B2 (ja) 光ファイバコード
JP5679407B2 (ja) 融着補強スリーブ
JP2023149038A (ja) 光ファイバ保護金属管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52163A (ja) 光ファイバ接続部の補強方法及び補強部材
JPS58100114A (ja) 光フアイバ接続部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