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39017A - 变速箱传动系统以及变速箱 - Google Patents

变速箱传动系统以及变速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39017A
CN113639017A CN202111213737.8A CN202111213737A CN113639017A CN 113639017 A CN113639017 A CN 113639017A CN 202111213737 A CN202111213737 A CN 202111213737A CN 113639017 A CN113639017 A CN 113639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gearbox
reversing gear
shaft
rever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137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廷彬
苑衍灵
刘敦宁
李法友
苏成云
高晓光
赵培龙
李三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rui Transmis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rui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rui Transmis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rui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1373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390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39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90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3Mounting or installation of gears or shafts in the gearboxes, e.g. methods or means for assemb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8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of gearings with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57/082Planet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自动变速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速箱传动系统以及变速箱,该变速箱传动系统包括传动组件、输入轴、传动轴、输出轴以及换向机构,所述输入轴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换向机构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换向机构包括啮合设置的第一换向齿轮和第二换向齿轮,所述第一换向齿轮和所述传动轴同轴传动,所述第二换向齿轮和所述输出轴同轴传动,所述第一换向齿轮和所述第二换向齿轮的外周侧均与所述变速箱壳体的内壁留有调整间隙。该系统通过第一换向齿轮和第二换向齿轮的设置使变速箱的输出轴输出正确方向的转速,利用调整间隙的设置,使第一换向齿轮和第二换向齿轮在一定范围能调整换向机构的传动比。

Description

变速箱传动系统以及变速箱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自动变速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速箱传动系统以及变速箱。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箱是一套用于协调发动机的转速和车轮的实际行驶速度的变速装置,用于发挥发动机的最佳性能。变速箱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发动机和车轮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实现不同挡位转速的传递。
变速箱分为手动、自动两种,手动变速箱主要由齿轮和转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自动变速箱AT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的目的。
其中,自动变速箱具有驾驶舒适、能减少驾驶者疲劳等优点,已成为现代轿车配置的一种发展方向。自动变速箱是利用行星齿轮机构进行变速,它能根据油门踏板程度和车速变化,自动地进行变速,而驾驶者只需操纵加速踏板控制车速即可,驾驶者可以全神贯注地注视路面交通而不会被换挡搞得手忙脚乱。
变速箱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将发动机输出轴转速与扭矩转换到合适的数据再传递到车桥上,因此传动系统也是变速箱最核心的技术,目前很多汽车厂商都会在变速箱厂家购买同一规格的变速箱然后再适配到不同车型上,由于每个车型所需要的传动系统都有所不同,所以购买后一般都会需要根据车型需求更换变速箱内的制动器、离合器以及行星齿轮组的尺寸,然而在调整变速箱内的制动器、离合器以及行星齿轮组时,不仅会导致轴上的零件产生不同程度的装配间隙,而且行星齿轮组一般都需要更换多组来达到配合调整传动比的效果,不仅设计麻烦,而且调整过程繁琐,非常影响汽车厂商的工作效率,同时由于更改零件的措施产生的装配间隙,也会使变速箱在工作过程中内部的零件更容易晃动,容易加剧磕碰的情况发生,继而影响变速箱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提高后期的维护保养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变速箱传动系统。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变速箱传动系统,包括传动组件、输入轴、传动轴、输出轴以及换向机构,所述输入轴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通过所述换向机构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换向机构包括啮合设置的第一换向齿轮和第二换向齿轮,所述第一换向齿轮和所述传动轴同轴传动,所述第二换向齿轮和所述输出轴同轴传动,所述第一换向齿轮和所述第二换向齿轮的外周侧均与所述变速箱壳体的内壁留有调整间隙,所述调整间隙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换向齿轮和所述第二换向齿轮的传动比。
可选的,所述第一换向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换向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可选的,所述换向机构还包括连接轴,所述第一换向齿轮与所述连接轴一体成型,所述连接轴与所述传动轴同轴传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换向齿轮与所述输出轴花键连接。
可选的,所述输入轴上的行星架与所述输入轴花键连接。
可选的,所述输入轴上设有调整垫片,所述调整垫片的厚度与所述输入轴上组件装配后剩余的空隙宽度相同。
可选的,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之间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安装在变速箱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支撑座用于支撑所述输入轴的端部。
可选的,所述支撑座通过金属套支撑所述输入轴,变速箱壳体通过轴承支撑所述输出轴。
可选的,所述输出轴伸出变速箱壳体的部分设有法兰盘。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包括如上所述的传动系统。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的变速箱传动系统,通过第一换向齿轮和第二换向齿轮的设置能够使变速箱的输出轴输出正确方向的转速,同时能够利用调整间隙的设置,使第一换向齿轮和第二换向齿轮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换向机构的传动比,从而改变整个变速箱的传动比,针对很多汽车厂商需要根据车型需要重新将行星齿轮组、制动器以及离合器设计的情况,调节方式更加灵活,能够大幅度降低汽车厂商将变速箱调节到自身需求的难度,同时通过可调传动比的换向机构的设置,能够减少汽车厂商对变速箱内原有行星齿轮组、制动器以及离合器的更换工作,通过更换更少的零件甚至不更换零件就能得到符合自身要求的传动比,这样也能减少由于变速箱内部零件更换不同型号导致的配合不稳定、变速箱工作的稳定性变差和使用寿命缩短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变速箱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变速箱壳体;21、输入轴;22、传动轴;23、输出轴;31、第一换向齿轮;32、第二换向齿轮;33、连接轴;4、调整间隙;5、支撑座;6、法兰盘;7、行星架;8、调整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汽车变速箱是一套用于协调发动机的转速和车轮的实际行驶速度的变速装置,用于发挥发动机的最佳性能。变速箱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发动机和车轮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实现不同挡位转速的传递。
变速箱分为手动、自动两种,手动变速箱主要由齿轮和转轴组成,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变矩;而自动变速箱AT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的目的。
其中,自动变速箱具有驾驶舒适、能减少驾驶者疲劳等优点,已成为现代轿车配置的一种发展方向。自动变速箱是利用行星齿轮机构进行变速,它能根据油门踏板程度和车速变化,自动地进行变速,而驾驶者只需操纵加速踏板控制车速即可,驾驶者可以全神贯注地注视路面交通而不会被换挡搞得手忙脚乱。
变速箱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将发动机输出轴转速与扭矩转换到合适的数据再传递到车桥上,因此传动系统也是变速箱最核心的技术,目前很多汽车厂商都会在变速箱厂家购买同一规格的变速箱然后再适配到不同车型上,由于每个车型所需要的传动系统都有所不同,所以购买后一般都会需要根据车型需求更换变速箱内的制动器、离合器以及行星齿轮组的尺寸,然而在调整变速箱内的制动器、离合器以及行星齿轮组时,不仅会导致轴上的零件产生不同程度的装配间隙,而且行星齿轮组一般都需要更换多组来达到配合调整传动比的效果,不仅设计麻烦,而且调整过程繁琐,非常影响汽车厂商的工作效率,同时由于更改零件的措施产生的装配间隙,也会使变速箱在工作过程中内部的零件更容易晃动,容易加剧磕碰的情况发生,继而影响变速箱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提高后期的维护保养成本。
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变速箱传动系统以及变速箱,通过第一换向齿轮和第二换向齿轮的设置能够使变速箱的输出轴输出正确方向的转速,同时能够利用调整间隙的设置,使第一换向齿轮和第二换向齿轮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换向机构的传动比,从而改变整个变速箱的传动比,针对很多汽车厂商需要根据车型需要重新将行星齿轮组、制动器以及离合器设计的情况,调节方式更加灵活,能够大幅度降低汽车厂商将变速箱调节到自身需求的难度,同时通过可调传动比的换向机构的设置,能够减少汽车厂商对变速箱内原有行星齿轮组、制动器以及离合器的更换工作,通过更换更少的零件甚至不更换零件就能得到符合自身要求的传动比,这样也能减少由于变速箱内部零件更换不同型号导致的配合不稳定、变速箱工作的稳定性变差和使用寿命缩短的情况发生。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速箱传动系统包括传动组件、输入轴21、传动轴22、输出轴23以及换向机构,输入轴21通过传动组件与传动轴22传动连接,传动轴22通过换向机构与输出轴23传动连接,换向机构包括啮合设置的第一换向齿轮31和第二换向齿轮32,第一换向齿轮31和传动轴22同轴传动,第二换向齿轮32和输出轴23同轴传动,第一换向齿轮31和第二换向齿轮32的外周侧均与变速箱壳体1的内壁留有调整间隙4,调整间隙4用于调整第一换向齿轮31和第二换向齿轮32的传动比。
通过第一换向齿轮31和第二换向齿轮32的设置能够使变速箱的输出轴23输出正确方向的转速,同时能够利用调整间隙4的设置,使第一换向齿轮31和第二换向齿轮32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换向机构的传动比,从而改变整个变速箱的传动比,针对很多汽车厂商需要根据车型需要重新将行星齿轮组、制动器以及离合器设计的情况,调节方式更加灵活,能够大幅度降低汽车厂商将变速箱调节到自身需求的难度,同时通过可调传动比的换向机构的设置,能够减少汽车厂商对变速箱内原有行星齿轮组、制动器以及离合器的更换工作,通过更换更少的零件甚至不更换零件就能得到符合自身要求的传动比,这样也能减少由于变速箱内部零件更换不同型号导致的配合不稳定、变速箱工作的稳定性变差和使用寿命缩短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向齿轮31的分度圆直径小于第二换向齿轮32的分度圆直径,通过这样设置,能够使换向机构形成减速齿轮组的结构,使变速箱的输出转速实现初步减速的效果。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换向机构还包括连接轴33,第一换向齿轮31与连接轴33一体成型,连接轴33与传动轴22同轴传动,这样设置能够减少变速箱内的零件数量,由于第一换向齿轮31扭矩承载能力比较强,也不容易损坏,减少零件数量的同时也方便生产和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换向齿轮32与输出轴23花键连接,由于第二换向齿轮32和输出轴23都需要承担较大的扭矩,将第二换向齿轮32和输出轴23做成分体结构更加方便输出轴23和第二换向齿轮32的更换与维护,同时分体结构也更方便加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轴21上的行星架7与输入轴21花键连接,不再将行星架7焊接在输入轴21上,不仅省略了行星架7的焊接工作,还能使行星架7沿输入轴21的轴向进行调节,当汽车厂商更换了输入轴21上的其他零件后,行星架7能够跟随其他零件的尺寸改变进行调整,保证变速箱内部零件的紧凑性,而且也更加方便对行星架7进行更换,当有更换输入轴21的需求时,行星架7也可以继续使用无需随输入轴21一起更换。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输入轴21上设有调整垫片8,调整垫片8的厚度与输入轴21上组件装配后剩余的空隙宽度相同,应当能够理解的是,调整垫片8和输入轴21上组件装配后剩余的空隙之间存在工程中必备的间隙,既满足不磨损,也满足不振动,延长寿命的同时降低噪音,需要说明的是,调整垫片8的厚度优选为0.01-1mm。
继续参照图2所示,输入轴21和输出轴23之间设有支撑座5,支撑座5安装在变速箱壳体1的内壁上,支撑座5用于支撑输入轴21的端部,通过支撑座5的设置,能够使输入轴21得到稳定支撑的同时,还能与输出轴23实现分离,由于输出轴23经常会受到较大的扭矩,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其形变会直接影响到与其接触的零件,将输入轴21和输出轴23分离设置,能够有效地避免输入轴21受到输出轴23形变的影响,继而影响变速箱稳定的工作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座5通过金属套支撑输入轴21,变速箱壳体1通过轴承支撑输出轴23,其中金属套可以是铜套等能够可靠完成支撑工作的环形结构,通过轴承支撑输出轴23能够保证输出轴23在受到较大扭矩发生较大形变后仍然能稳定可靠的输出转速与扭矩。
同时,输出轴23伸出变速箱壳体1的部分设有法兰盘6,通过法兰盘6的设置,还能更高效的保证变速箱输出转速与扭矩的工作。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包括如上所述的传动系统。
具体实现方式和实现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上述变速箱传动系统实施例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变速箱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组件、输入轴(21)、传动轴(22)、输出轴(23)以及换向机构,所述输入轴(21)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传动轴(22)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22)通过所述换向机构与所述输出轴(23)传动连接,所述换向机构包括啮合设置的第一换向齿轮(31)和第二换向齿轮(32),所述第一换向齿轮(31)和所述传动轴(22)同轴传动,所述第二换向齿轮(32)和所述输出轴(23)同轴传动,所述第一换向齿轮(31)和所述第二换向齿轮(32)的外周侧均与所述变速箱壳体(1)的内壁留有调整间隙(4),所述调整间隙(4)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换向齿轮(31)和所述第二换向齿轮(32)的传动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齿轮(31)的分度圆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换向齿轮(32)的分度圆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还包括连接轴(33),所述第一换向齿轮(31)与所述连接轴(33)一体成型,所述连接轴(33)与所述传动轴(22)同轴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向齿轮(32)与所述输出轴(23)花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21)上的行星架(7)与所述输入轴(21)花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21)上设有调整垫片(8),所述调整垫片(8)的厚度与所述输入轴(21)上组件装配后剩余的空隙宽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21)和所述输出轴(23)之间设有支撑座(5),所述支撑座(5)安装在变速箱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支撑座(5)用于支撑所述输入轴(21)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速箱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5)通过金属套支撑所述输入轴(21),变速箱壳体(1)通过轴承支撑所述输出轴(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23)伸出变速箱壳体(1)的部分设有法兰盘(6)。
10.一种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变速箱传动系统。
CN202111213737.8A 2021-10-19 2021-10-19 变速箱传动系统以及变速箱 Pending CN1136390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3737.8A CN113639017A (zh) 2021-10-19 2021-10-19 变速箱传动系统以及变速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3737.8A CN113639017A (zh) 2021-10-19 2021-10-19 变速箱传动系统以及变速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9017A true CN113639017A (zh) 2021-11-12

Family

ID=78427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13737.8A Pending CN113639017A (zh) 2021-10-19 2021-10-19 变速箱传动系统以及变速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3901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34400A (ja) * 1998-05-29 1999-12-07 Kanzaki Kokyukoki Mfg Co Ltd 作業車両の逆転pto装置
CN104455340A (zh) * 2014-11-21 2015-03-25 潍坊盛瑞动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变速箱及其装配方法
CN205226246U (zh) * 2015-12-09 2016-05-11 重庆先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后置三级变速器总成
CN107588156A (zh) * 2017-09-19 2018-01-16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高速纯电动汽车行星轮变速传动系统
CN112065936A (zh) * 2020-08-31 2020-12-1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离合两档变速箱以及电动汽车
CN213064545U (zh) * 2020-06-28 2021-04-27 陕西北方动力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柴油机用风扇传动箱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34400A (ja) * 1998-05-29 1999-12-07 Kanzaki Kokyukoki Mfg Co Ltd 作業車両の逆転pto装置
CN104455340A (zh) * 2014-11-21 2015-03-25 潍坊盛瑞动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变速箱及其装配方法
CN205226246U (zh) * 2015-12-09 2016-05-11 重庆先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后置三级变速器总成
CN107588156A (zh) * 2017-09-19 2018-01-16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高速纯电动汽车行星轮变速传动系统
CN213064545U (zh) * 2020-06-28 2021-04-27 陕西北方动力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柴油机用风扇传动箱
CN112065936A (zh) * 2020-08-31 2020-12-1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离合两档变速箱以及电动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7777C (zh) 带式无级变速器
CN109109640B (zh) 一种同轴式独立电驱桥及电动汽车
JP4957274B2 (ja) 車両用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US7387588B2 (en) Planetary gear train
JP4247748B2 (ja) ハイブリッド駆動装置
US4289045A (en) Housings of gearboxes for power units
CN216447402U (zh) 变速箱传动系统以及变速箱
CN102555789B (zh) 机械自适应双自动变速器驱动总成
CN206958163U (zh) 自补偿双质量飞轮
CN113639017A (zh) 变速箱传动系统以及变速箱
CN215908357U (zh) 变速箱输入轴的连接结构以及变速箱
CN202228645U (zh) 轮边减速器框架、轮边减速器和车辆
CN113280054A (zh) 变速器用离合器总成的安装结构及变速器
US11174933B2 (en) Transmission for a motor vehicle
CN212839332U (zh) 用于行星排的行星轮轴和行星架的连接结构
CN114321330A (zh) 变速箱用支撑结构、变速箱以及车辆
CN217081180U (zh) 变速器用离合器总成的安装结构及变速器
CN219159463U (zh) 油泵驱动机构、变速箱以及车辆
CN213064583U (zh) 用于行星传动组件的行星轮轴的限位结构
CN209813698U (zh) 一种汽车及其驱动系统
CN215908276U (zh) 变速器
CN213064570U (zh) 可同步转动的太阳轮组
CN118030807A (zh) 定子轴以及变速箱
CN215762932U (zh) 叶片泵连接板与钢套的连接结构以及变速箱用制动器
CN216923120U (zh) 一种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