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32599A - 罩、带有罩的部件及雷达装置 - Google Patents

罩、带有罩的部件及雷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32599A
CN113632599A CN202080023917.7A CN202080023917A CN113632599A CN 113632599 A CN113632599 A CN 113632599A CN 202080023917 A CN202080023917 A CN 202080023917A CN 113632599 A CN113632599 A CN 1136325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radio wave
wave absorber
dimensional structur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239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福家一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632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25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027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housings, e.g. form, type, material or ruggedne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93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 G01S13/931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of land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罩1a具备电波吸收体10。罩1a能够沿着平面配置,并且能够形成由多个平面5构成的立体构造T。具有在立体构造T中连结相邻的平面5彼此的连结部21、22a、22b,立体构造T具有第一开口部15a及第二开口部15b。

Description

罩、带有罩的部件及雷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罩、带有罩的部件及雷达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使用雷达来检测障碍物的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备通过发送电波来检测障碍物的雷达装置的车辆用障碍物检测装置。在该装置设置有屏蔽规定的到达波的屏蔽板。由此,能够防止车辆用障碍物检测装置例如误检知为路缘石等道路构造物是目标。作为屏蔽板,可以使用电波吸收体。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具有雷达传感器的汽车用装置。该汽车用装置具有用于吸收干涉波的吸收元件。吸收元件由挠性塑料材料构筑。吸收元件由放射吸收材料涂覆。吸收元件构成雷达传感器的视野相对于来自后部的干涉放射而完全被屏蔽的圆周密封件。
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用于提高碰撞预防系统的可靠性的电磁波吸收体。该电磁波吸收体能够设置于保险杠等是树脂成形体或金属成形体的车身构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127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5-53405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7-1123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专利文献1~3所记载的技术那样,例如,在使用了电波的感测中,可考虑使用用于屏蔽不需要的电波的罩。这样的罩例如具有规定的立体构造。为了罩的制作而在具有规定的立体构造的成形体安装电波吸收体是繁杂的作业,进行安装于罩的电波吸收体的外观检查或电波吸收性能的检查也是繁杂的作业。
鉴于这样的情形,本发明提供能够容易地制作具有规定的立体构造的具备电波吸收体的罩或者电波吸收体的外观检查或电波吸收性能的检查容易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罩,
具备电波吸收体,
能够沿着平面配置,并且能够形成由多个平面构成的立体构造,
具有在所述立体构造中连结相邻的所述平面彼此的连结部,
所述立体构造具有第一开口部及第二开口部。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罩的部件,具备:
上述的罩;及
车辆用部件,安装有所述罩。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雷达装置,具备:
雷达;及
上述的罩,形成为具有第一开口部及第二开口部的由多个平面构成的立体构造,以能够吸收所述雷达的出射波的一部分或所述雷达的反射波的一部分的方式配置。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的罩,能够容易地制作具有规定的立体构造的具备电波吸收体的罩。除此之外,电波吸收体的外观检查或电波吸收性能的检查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罩的一例沿着平面配置时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使用图1所示的罩形成的立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的罩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带有罩的部件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雷达装置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6是将本发明的罩的另一例沿着平面配置时的俯视图。
图7是将本发明的罩的又一例沿着平面配置时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罩的又一例的剖视图。
图9是将本发明的罩的又一例沿着平面配置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罩1a具备电波吸收体10。罩1a能够沿着平面配置。除此之外,罩1a能够形成由多个平面5构成的立体构造T。罩1a具有连结部21、22a及22b。这些连结部在立体构造T中连结相邻的平面5彼此。立体构造T具有第一开口部15a及第二开口部15b。
如图1所示,罩1a例如具有由连结部划分的多个平面部,通过将连结部折弯而能够形成立体构造T。图1示出形成立体构造T前的罩1a的状态,图2示出具有由罩1a形成的立体构造T的成形品。在本说明书中,立体构造T典型地是相邻的2个平面5沿着交叉的2个平面而配置的构造。
如图1所示,罩1a能够沿着平面配置,因此,例如能够以该状态安装电波吸收体10,能够容易地制作罩1a。除此之外,电波吸收体10的外观检查或电波吸收性能的检查容易。需要说明的是,构成罩1a的片材可以预先具备电波吸收体10,也可以不预先具备电波吸收体10。在构成罩1a的片材预先具备电波吸收体10的情况下,不需要电波吸收体10的安装。在构成罩1a的片材不预先具备电波吸收体10的情况下,安装电波吸收体10。
连结部只要能够连结相邻的平面5彼此即可,不限定于特定的形态。连结部21例如是在立体构造T中能够以使相邻的2个平面5成规定的角度的方式折弯的部分。连结部21例如构成为在构成罩1a的片材中比连结部21以外的部分容易折弯。连结部21例如在立体构造T中沿着应该相邻的2个平面5的边界而形成。连结部21例如可以是在立体构造T中沿着应该相邻的2个平面5的边界而连续地或断续地形成的缝隙。在缝隙断续地形成的情况下,该缝隙可以将构成罩1a的片材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连结部21也可以形成为在构成罩1a的片材中比其他部分薄的薄壁部。例如,连结部21能够通过半切加工而形成。
连结部22a及22b例如在立体构造T中能够互相卡合。由此,立体构造T的形状容易保持。例如,连结部22a具有规定形状的突起,连结部22b具有孔。在该情况下,连结部22a的突起向连结部22b的孔插入,连结部22a的突起的前端部向连结部22b卡合。
连结部也可以是胶带,还可以是在构成罩1a的片材中以能够热融合的方式形成的部分。在立体构造T中,也可以组合多个种类的连结部。例如,可以是,在立体构造T中,多个连结部的一部分能够折弯,多个连结部的另一部分是胶带,多个连结部的又一部分以能够卡合的方式形成。
电波吸收体10只要能够吸收电波即可,不限定于特定的形态。电波吸收体10例如吸收在雷达的感测中不需要的电波。如图3所示,电波吸收体10例如具备反射电波的反射层14和除了反射层14之外的剩余部13。电波吸收体10可以是λ/4型的电波吸收体,也可以是使用了介电损失材料或磁性损失材料的电波吸收体。在电波吸收体10是λ/4型的电波吸收体的情况下,电波吸收体10例如具备反射电波的反射层14、电阻层及配置于反射层与电阻层之间的电介质层。在该情况下,剩余部13例如包括电阻层及电介质层。电阻层是以使从其前表面估计出的阻抗与平面波的特性阻抗相等的方式调整后的层。电阻层例如由金属氧化物、导电性高分子、碳纳米管、金属纳米线或金属网构成。在电波吸收体10是使用了介电损失材料的电波吸收体的情况下,电波吸收体10例如具备反射电波的反射层14和重叠于反射层的吸收层。吸收层具有树脂或橡胶等的母材和分散于母材的碳颗粒等介电损失材料。在该情况下,剩余部13例如包括吸收层。在电波吸收体10是使用了磁性损失材料的电波吸收体的情况下,电波吸收体10例如具备反射电波的反射层14和重叠于反射层的吸收层。吸收层含有树脂或橡胶等的母材和分散于母材的铁氧体、铁或镍颗粒等磁性损失材料。在该情况下,剩余部13包括吸收层。
相对于吸收对象的电波的电波吸收体10的反射衰减量的绝对值例如为0.1dB以上。电波吸收体10可以是不包含磁性损失材料及介电损失材料的树脂层或树脂成形体和包含反射电波的金属的反射层层叠而成的结构。相对于吸收对象的电波的电波吸收体10的反射衰减量的绝对值也可以为1dB以上,还可以为5dB以上,还可以为10dB以上,还可以为20dB以上。
如图3所示,罩1a例如还具备支承电波吸收体10的支承体12。支承体12可以与电波吸收体10接触,也可以在支承体12与电波吸收体10之间配置有别的层。在该情况下,电波吸收体10容易由支承体12保护。
支承体12只要能够支承电波吸收体10即可,不相对于特定的形态。例如,支承体12包含非金属材料。在该情况下,在连结部21处,容易将构成罩1a的片材折弯。除此之外,罩1a容易轻量化,罩1a的制造成本容易降低。
支承体12中包含的非金属材料例如可以是纸等纤维,也可以是树脂。
支承体12可以为实心,也可以为中空,还可以局部地具有中空。在支承体12局部地为中空的情况下,支承体12例如是纸制或树脂制的瓦楞板。支承体12优选是树脂制的瓦楞板。在该情况下,罩1a容易轻量化,支承体12容易具有期望的刚性。除此之外,支承体12容易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树脂制的瓦楞板例如能够通过挤出成形等而一体成形。因而,能够容易地制造支承体12。树脂制的瓦楞板例如可以通过在特定方向上延伸的肋的双面接合一对平面内衬而形成。
例如,在电波吸收体10是λ/4型的电波吸收体的情况下,有时电波吸收体包含ITO膜等容易破裂的材料。但是,若支承体12是树脂制的瓦楞板,则支承体12具有期望的刚性。由此,能够抑制电波吸收体10的变形。因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电波吸收体10的破裂等破损。其结果,罩1a容易长期间发挥期望的电波吸收性能。
支承体12具有例如3kg/m2以下的单位面积重量。由此,罩1a容易轻量化。支承体12的单位面积重量也可以为2kg/m2以下,还可以为1kg/m2以下。支承体12具有例如0.1kg/m2以上的单位面积重量。由此,罩1a容易具有期望的刚性。支承体12的单位面积重量也可以为0.2kg/m2以上,还可以为0.3kg/m2以上。
支承体12具有例如30N·mm2以上的弯曲刚性。由此,罩1a容易具有期望的刚性,立体构造T的形状容易合适地保持。支承体12的弯曲刚性也可以为500N·mm2以上,还可以为1500N·mm2以上。支承体12具有例如40000N·mm2以下的弯曲刚性。由此,在形成立体构造T时,容易将构成罩1a的片材折弯。支承体12的弯曲刚性也可以为20000N·mm2以下,还可以为10000N·mm2以下。
支承体12的弯曲刚性例如能够如以下这样决定。将支承体12切下而得到在俯视下为矩形状的试验片。将试验片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固定而设为悬臂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在试验片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安装规定的砝码而施加向下的载荷,使试验片弯曲变形。测定该弯曲变形中的试验片的挠曲。基于该测定条件及测定结果,能够按照下述的式(1)来决定支承体12的弯曲刚性EI。在式(1)中,W:试验片的克重[g/m2],L:试验片的伸出长度[cm],b:试验片的宽度[cm],F:砝码的重量[g],d:挠曲[cm]。
EI={(WLb/8)×10-4+(F/3)}×(L3/d)×9.81/10 (1)
如图3所示,在罩1a中,反射层14配置于支承体12与电波吸收体10的剩余部13之间。由此,容易利用电波吸收体10来有效地吸收电波。除此之外,能够防止电波透过罩1a。
反射层14只要反射电波即可,不限定于特定的形态,但例如是金属箔或合金箔。反射层14例如可以通过使用溅射、离子镀、镀覆或涂覆(例如,棒式涂覆)等方法在支承体12上进行导电体的成膜而形成。反射层14也可以通过轧制而形成。反射层14还可以通过具有铝箔等金属箔或铝薄膜等金属薄膜的胶带的粘贴而形成。
电波吸收体10可以相对于支承体12具有规定的粘着力。例如,180°剥离粘着力的测定中的电波吸收体10相对于支承体12的粘着力为0.1[N/20mm]以上。在该情况下,电波吸收体10不容易从支承体12剥离,罩1a容易发挥期望的电波吸收性能。180°剥离粘着力的测定例如能够依照日本工业标准(JIS)Z 0237:2009来进行。例如,取代JIS Z0237:2009的180°剥离粘着力的测定中的试验板而使用支承体12。在该情况下,支承体12例如由规定的夹具等固定。支承体12也可以通过粘接剂等而接合于规定的基板。
180°剥离粘着力的测定中的电波吸收体10相对于支承体12的粘着力也可以为1[N/20mm]以上,还可以为2[N/20mm]以上,还可以为5[N/20mm]以上。
如图2所示,立体构造T是中空构造,在立体构造T中,电波吸收体10位于中空构造的内部空间与支承体12之间。因而,容易在中空构造的内部有效地吸收电波。另外,能够利用支承体12来合适地保护电波吸收体10。除此之外,能够利用支承体12来保持电波吸收体10配置于合适的位置的状态。
如图1所示,例如,连结部21、22a及22b未被电波吸收体10覆盖。在该情况下,容易降低电波吸收体10从支承体12剥离的可能性。如上所述,连结部是用于连结相邻的平面5彼此的部位。因而,若连结部21、22a及22b被电波吸收体10覆盖,则因连结部21的折弯或连结部22a的突起向连结部22b的孔的插入,电波吸收体10有可能从支承体12剥离。
如图2所示,在立体构造T中,多个平面5包括沿着包括第一开口部15a的开口面的平面而配置的第一平面5a。在该情况下,容易利用构成第一平面5a的罩1的部位将第一开口部15a的大小调节为期望的大小。在本实施方式中,罩1a例如具有2个第一平面5a。第一开口部15a的开口面被2个第一平面5a夹住。因而,通过适当调整2个第一平面5a的大小,能够将第一开口部15a的开口面的大小容易地调整为期望的大小。
在立体构造T中,第一开口部15a与第二开口部15b的位置关系不限定于特定的关系。例如,在立体构造T是棱锥台状时,第一开口部15a形成于棱锥台的上表面,第二开口部15b形成于棱锥台的底面。例如,如后所述,在第一开口部15a配置雷达的天线,在第二开口部配置保险杠等车辆部件。
使用罩1a,例如能够提供带有罩的部件。如图4所示,带有罩的部件50例如具备罩1a和车辆用部件55。车辆用部件55不限定于特定的部件。车辆用部件55例如是保险杠、格栅、挡泥板、扰流板或标志。
使用罩1a,例如能够提供雷达装置。如图5所示,雷达装置70例如具备雷达75和罩1a。在雷达装置70中,罩1a形成为上述的立体构造T,以能够吸收雷达的出射波的一部分或雷达的反射波的一部分的方式配置。由此,罩1a能够吸收不需要的电波,雷达装置70能够发挥高的可靠性。
例如,雷达75的天线配置于第一开口部15a。
罩1a能够从各种各样的观点变更。例如,罩1a也可以如图6所示的罩1b、图7所示的罩1c、图8所示的罩1d、图9所示的罩1e那样变更。罩1b~1e的各自除了特别说明的部分之外,与罩1a同样地构成。对与罩1a的构成要素相同或对应的罩1b~1e各自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详细的说明。与罩1a相关的说明只要在技术上不矛盾,就也适用于罩1b~1e的各自。
如图6所示,在罩1b中,构成立体构造T的侧面的全部的部位连接于构成立体构造T的棱锥台的上表面的部位。在该情况下,在将罩1b沿着平面配置时,罩1b的尺寸不容易在特定方向上变大,罩1b的制作或电波吸收体10的外观检查或电波吸收性能的检查中的作业容易。
如图7所示,罩1c具备多个片(piece)。各片在立体构造T中构成多个平面5的1个。各片具有连结部22a及连结部22b的至少1个。特定的片中的连结部22a的突起向别的片的连结部22b的孔插入而进行卡合,形成立体构造T。在该情况下,在电波吸收体10的外观检查或电波吸收性能的检查中在特定的片发现了缺陷的情况下,仅更换具有缺陷的片即可,因此能够降低材料的损失。
如图8所示,由罩1d形成的立体构造T是中空构造。在立体构造T中,电波吸收体10的剩余部13位于中空构造的内部空间与反射层14之间。
在罩1d中,电波吸收体10的剩余部13可以与支承体12同样地构成。例如,电波吸收体10的剩余部13能够是树脂制的瓦楞板。在该情况下,罩1d发挥规定的水平的电波吸收性能,且能够利用反射层14来防止不需要的电波透过罩1d。在该情况下,树脂制的瓦楞板可以含有磁性损失材料及介电损失材料的至少1个,也可以不含有磁性损失材料及介电损失材料。由不含有磁性损失材料及介电损失材料的树脂制的瓦楞板和反射层构成的结构呈现0.6dB左右的相对于吸收对象的电波的反射衰减量的绝对值,因此相当于本说明书中的电波吸收体。
如图9所示,在罩1e中,构成立体构造T的侧面的部位的轮廓包括曲线。在该情况下,在安装罩1e的部件具有曲面的情况下,容易配合该曲面而安装罩1e。具有这样的形状的罩1e能够通过调整冲裁齿型来制造,因此能够将罩1e的制造成本保持得低。
罩1a也可以被变更成取代电波吸收体10而具备电波屏蔽体。电波屏蔽体例如具备反射电波的反射层。该反射层例如可以与罩1a中的反射层14同样地构成。除此之外,罩也可以还具备支承电波屏蔽体的支承体。该支承体可以与罩1a中的支承体12同样地构成。例如,该支承体能够是树脂制的瓦楞板。能够利用具备电波屏蔽体的罩来形成的立体构造可以是中空构造。在该情况下,可以是支承体位于反射层与中空构造的内部空间之间,也可以是反射层位于支承体与中空构造的内部空间之间。例如,在具备电波屏蔽体的罩中,可以是,支承体是树脂制的瓦楞板,且支承体位于反射层与中空构造的内部空间之间。在该情况下,能够由支承体及反射层发挥期望的电波吸收性能。
在是具备上述的电波屏蔽体的形态的情况下,本发明能够如以下这样表述。
一种罩,具备电波吸收体或电波屏蔽体,能够沿着平面配置,并且能够形成由多个平面构成的立体构造,具有在所述立体构造中连结相邻的所述平面彼此的连结部,所述立体构造具有第一开口部及第二开口部。
在该情况下,电波吸收体中的相对于吸收对象的电波的反射衰减量的绝对值例如为10dB以上,优选为20dB以上。

Claims (11)

1.一种罩,
具备电波吸收体,
能够沿着平面配置,并且能够形成由多个平面构成的立体构造,
具有在所述立体构造中连结相邻的所述平面彼此的连结部,
所述立体构造具有第一开口部及第二开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
还具备支承所述电波吸收体的支承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罩,
所述支承体包含非金属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罩,
所述电波吸收体具备反射电波的反射层和除了所述反射层之外的剩余部,
所述反射层配置于所述支承体与所述剩余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罩,
180°剥离粘着力的测定中的所述电波吸收体相对于所述支承体的粘着力为0.1[N/20mm]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罩,
所述立体构造是中空构造,
在所述立体构造中,所述电波吸收体位于所述中空构造的内部空间与所述支承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罩,
所述电波吸收体具备反射电波的反射层和除了所述反射层之外的剩余部,
所述立体构造是中空构造,
在所述立体构造中,所述剩余部位于所述中空构造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反射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罩,
所述连结部未被所述电波吸收体覆盖。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罩,
在所述立体构造中,所述多个平面包括沿着包括所述第一开口部的开口面的平面而配置的第一平面。
10.一种带有罩的部件,具备: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罩;及
车辆用部件,安装有所述罩。
11.一种雷达装置,具备:
雷达;及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罩,形成为具有第一开口部及第二开口部的由多个平面构成的立体构造,以能够吸收所述雷达的出射波的一部分或所述雷达的反射波的一部分的方式配置。
CN202080023917.7A 2019-03-29 2020-03-18 罩、带有罩的部件及雷达装置 Pending CN1136325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68939 2019-03-29
JP2019068939A JP2020167349A (ja) 2019-03-29 2019-03-29 カバー、カバー付部品、及びレーダー装置
PCT/JP2020/012162 WO2020203325A1 (ja) 2019-03-29 2020-03-18 カバー、カバー付部品、及びレーダ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2599A true CN113632599A (zh) 2021-11-09

Family

ID=72667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3917.7A Pending CN113632599A (zh) 2019-03-29 2020-03-18 罩、带有罩的部件及雷达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01886A1 (zh)
JP (1) JP2020167349A (zh)
CN (1) CN113632599A (zh)
WO (1) WO20202033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99004A (ja) * 2020-12-22 2022-07-04 株式会社ニフコ 固定具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76284A (ja) * 2000-12-05 2002-06-21 Polymatech Co Ltd 電磁波吸収シート及びその装着方法
US6613975B1 (en) * 1998-10-05 2003-09-02 Tdk Corporation Member for assembling radio wave absorb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radio wave absorber
JP2012191183A (ja) * 2011-02-22 2012-10-04 Toray Ind Inc 電波吸収体用シート材及び電波吸収体
CN105101765A (zh) * 2014-05-20 2015-11-25 Tdk株式会社 电波吸收体以及电波暗室
CN108303679A (zh) * 2017-01-13 2018-07-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罩部件以及传感器组件
WO2018230092A1 (ja) * 2017-06-13 2018-12-2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電磁波吸収体及び電磁波吸収体付成形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8333A (en) * 1994-07-28 1995-08-01 Arc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bsorbing shroud
JP4499938B2 (ja) * 2001-02-19 2010-07-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素子モデル自動修正プログラム、素子モデル自動修正装置および素子モデル自動修正方法
JP4346360B2 (ja) * 2002-12-25 2009-10-21 東レ株式会社 電波吸収体用シート材および電波吸収体
JP2009088107A (ja) * 2007-09-28 2009-04-23 Toray Ind Inc 電波吸収体、その収納方法及び電波暗室
JP2010245112A (ja) * 2009-04-01 2010-10-28 Nitto Denko Corp 電磁波吸収体
DE112012001758T5 (de) * 2011-04-19 2014-02-06 Mazda Motor Corp. Hindernisdetektions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DE102012017669A1 (de) * 2012-09-07 2014-03-13 Valeo Schalter Und Sensoren Gmbh Anordnung mit einem Verkleidungsteil und einem Radarsensor, Kraft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Anordnung
CN104133216B (zh) * 2014-07-17 2016-06-08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种获取低空风廓线的雷达探测方法及装置
JP2016146374A (ja) * 2015-02-06 2016-08-12 東レ株式会社 電波吸収体
US20160285171A1 (en) * 2015-03-27 2016-09-29 John Bernard Moylan Flexible Asymmetric Radio Frequency Data Shield
JP6695059B2 (ja) * 2016-06-03 2020-05-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CN106125103A (zh) * 2016-08-18 2016-11-16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95部队 一种用于卫星导航终端动态性能测试的车载微波暗室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13975B1 (en) * 1998-10-05 2003-09-02 Tdk Corporation Member for assembling radio wave absorb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radio wave absorber
JP2002176284A (ja) * 2000-12-05 2002-06-21 Polymatech Co Ltd 電磁波吸収シート及びその装着方法
JP2012191183A (ja) * 2011-02-22 2012-10-04 Toray Ind Inc 電波吸収体用シート材及び電波吸収体
CN105101765A (zh) * 2014-05-20 2015-11-25 Tdk株式会社 电波吸收体以及电波暗室
CN108303679A (zh) * 2017-01-13 2018-07-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罩部件以及传感器组件
WO2018230092A1 (ja) * 2017-06-13 2018-12-2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電磁波吸収体及び電磁波吸収体付成形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03325A1 (ja) 2020-10-08
US20220201886A1 (en) 2022-06-23
JP2020167349A (ja) 2020-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73439B1 (en)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er and molded article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er
US7834731B2 (en) Ferrite sheet
JP7257098B2 (ja) 電磁波吸収体
US20100117660A1 (en) Cable for a capacitive proximity sensor
JP2004077399A (ja) ミリ波レーダ
US20150171511A1 (en) Structure and Technique For Antenna Decoupling In A Vehicle Mounted Sensor
JP2018112528A (ja) カバー部材およびセンサーアセンブリ
US20090001999A1 (en) Proximity Sensor with Connection Ho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6257304A (zh) 低反射雷达支架
EP3735119A1 (en)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ing body, article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ing body, and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ing body manufacturing method
US11387566B2 (en)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er and molded article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er
JP6276872B2 (ja) 車載用レーダ装置
CN113632599A (zh) 罩、带有罩的部件及雷达装置
US8026858B2 (en) Glass antenna device for a vehicle
JP2002118008A (ja) ミリ波用電磁波吸収体
GB2400666A (en) Capacitive proximity sensor
EP4270046A1 (en) Electromagnetic wave shield
CN218975798U (zh) 天线及车载雷达
WO2008088333A1 (en) Capacitive proximity sensor with connector tongue
JP6931962B2 (ja) 車載用アンテナ装置
CN117498016A (zh) 一种fpc天线及终端设备
JP2019068345A (ja) アンテナ装置
JP2005324583A (ja) アンテナエレメント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