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31464A - 横梁及车身框架 - Google Patents

横梁及车身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31464A
CN113631464A CN202080024538.XA CN202080024538A CN113631464A CN 113631464 A CN113631464 A CN 113631464A CN 202080024538 A CN202080024538 A CN 202080024538A CN 113631464 A CN113631464 A CN 113631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ortion
cross member
width direction
vehicle width
latera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2453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堀口贤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uzu Mo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uzu Mo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uzu Motors Ltd filed Critical Isuzu Motor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631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146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02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 B62D21/03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comprising longitudinally or transversely arranged frame members transverse members providing body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第二横梁(14)具有:横梁主体(31),其形成为截面曲柄状并沿车宽方向延伸;以及左右的横梁角板(33),其被固定于横梁主体(31)的左右的两端部。左右的横梁角板(33)被固定于横梁主体(31)的横梁上板部(34)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34a),比横梁上板部(34)的左右的两端(37)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左右的横梁角板(33)的车宽方向的外端(33a)彼此的距离(L4)比横梁主体(31)的车宽方向的长度(L2)向车宽方向两侧延长。左右的横梁角板(33)的突出区域(39)以从上方载置于左右的侧梁的侧梁上板部的上表面的状态被固定。

Description

横梁及车身框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横梁及车身框架。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车辆的横梁。车身框架包括:在车辆的车宽方向两侧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侧梁;和沿车宽方向延伸并将左右的侧梁彼此连结的多个横梁。第2横梁的上板部与上下方向交叉并沿车宽方向延伸,其两端部通过焊接等被固定于左右的侧梁的上板部的下表面。第2横梁的下板部与上下方向交叉并沿车宽方向延伸,其两端部通过焊接等被固定于左右的侧梁的下板部的上表面。在第2横梁的后方且左右侧梁之间,从前方起依次配置有散热器、风扇以及引擎并支承于车身框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7-1194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那样,在车身框架的侧梁间搭载引擎的车辆中,在搭载引擎时,有时预先将散热器等热交换器与引擎单元化,将单元化的引擎等(以下,简称为“引擎等”。)一边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一边调整位置并搭载于车身框架。在这种情况下,在引擎等的位于最前方的热交换器与位于热交换器的前方的第2横梁(以下,简称为“横梁”。)之间,需要用于使引擎等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规定的空间。因此,例如,即使在为了提高热交换器的冷却性能而希望将热交换器向前方配置的情况下,由于在热交换器与横梁之间必须确保上述空间,因此不能在接近横梁的后方的位置配置热交换器。像这样,在具有如一边相对于车身框架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一边进行搭载的上述引擎等车载装置的车辆中,由于在与横梁之间必须确保规定的空间,因此横梁周边的布局的自由度被限制。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横梁周边的布局的自由度的横梁及车身框架。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的第一方案是相对于在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两侧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侧梁在规定的前后位置以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状态固定并将左右的侧梁彼此连结的横梁,其包括上侧的横梁横板部、下侧的横梁横板部以及横梁纵板部。上侧的横梁横板部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状态下沿车宽方向延伸。下侧的横梁横板部配置于比上侧的横梁横板部靠下方处并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状态下沿车宽方向延伸。横梁纵板部在上侧的横梁横板部与下侧的横梁横板部之间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状态下沿车宽方向延伸,并将上侧的横梁横板部与下侧的横梁横板部连结。上侧的横梁横板部或下侧的横梁横板部中的上下方向一侧的横梁横板部的车宽方向的长度与另一侧的横梁横板部相比在车宽方向两侧延长。所述另一侧的横梁横板部和横梁纵板部的车宽方向的长度比所述规定的前后位置的左右的侧梁的所述一侧的分开距离短。所述一侧的横梁横板部中的比所述另一侧的横梁横板部向车宽方向两侧突出的左右的突出区域被固定于所述规定的前后位置的左右的侧梁的所述一侧的面。
在所述结构中,规定的前后位置的横梁(以下,简称为“横梁”。)的上下方向的另一侧的横梁横板部和横梁纵板部的车宽方向的长度,比所述规定的前后位置的左右的侧梁的上下方向的一侧的分开距离短。因此,在将横梁安装于左右的侧梁时,能够将横梁的所述另一侧(例如下侧)的横梁横板部和横梁纵板部相对于左右的侧梁间的空间从所述一侧(例如上侧)插入。另外,所述一侧的横梁横板部的车宽方向的长度与所述另一侧的横梁横板部相比在车宽方向两侧延长,所述一侧的横梁横板部中的比所述另一侧的横梁横板部向车宽方向两侧突出的左右的突出区域被固定于所述规定的前后位置的左右的侧梁的所述一侧的面。因此,在将所述另一侧(例如下侧)的横梁横板部和横梁纵板部相对于左右的侧梁间的空间从所述一侧(例如上侧)插入后,能够将所述一侧的横梁横板部的左右的突出区域固定于左右的侧梁的所述一侧的面(例如,上表面)。像这样,由于能够从所述一侧将横梁安装于左右的侧梁,因此在将横梁安装于左右的侧梁前,能够将规定的车载装置以接近所述规定的前后位置(横梁的配置位置)的方式进行搭载,之后,将横梁安装于左右的侧梁。因此,即使在将车载装置一边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一边搭载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在横梁的周边(前方或后方)确保用于使车载装置移动的空间,因此能够提高横梁周边的布局的自由度。
本公开的第二方案是所述第一方案的横梁,其中,上侧的横梁横板部从横梁纵板部的上端缘向前方或后方延伸,下侧的横梁横板部从横梁纵板部的下端缘向与上侧的横梁横板部相反一侧延伸。
在所述结构中,上侧的横梁横板部从横梁纵板部的上端缘向前方或后方延伸,下侧的横梁横板部从横梁纵板部的下端缘向与上侧的横梁横板部相反一侧延伸。即,由于横梁形成为截面曲柄状,因此能够使配置于横梁的前方或后方的车载装置的后表面或前表面倾斜。因此,例如,在横梁的后方配置散热器等热交换器的情况下,由于能够使热交换器的前表面倾斜,因此与使热交换器的前表面沿铅垂方向立起的情况相比,能够较大地确保热交换器的前表面的面积,能够提高冷却性能。
另外,由于横梁形成为截面曲柄状,下侧的横梁横板部的上方不被上侧的横梁横板部覆盖,因此能够在下侧的横梁横板部的上方载置车载装置,且能够将下侧的横梁横板部作为用于安装该车载装置的托架发挥功能。
本公开的第三方案是所述第一方案或所述第二方案的横梁,其中,所述一侧的横梁横板部具有横梁横板主体部和左右的横梁角板。横梁横板主体部被横梁纵板部支承并在左右的侧梁间沿车宽方向延伸。左右的横梁角板被固定于横梁横板主体部的左右的两端部并比横梁横板主体部的左右的两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所述一侧的横梁横板部的所述左右的突出区域设于左右的横梁角板。
在所述结构中,所述一侧的横梁横板部具有在左右的侧梁间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横板主体部和被固定于横梁横板主体部的左右的两端部的左右的横梁角板。因此,由于能够通过左右的横梁角板来调整所述一侧的横梁横板部的车宽方向的长度,所以能够将横梁中的除了左右的横梁角板之外的部分(所述一侧的横梁横板部的横梁横板主体部、横梁纵板部以及所述另一侧的横梁横板部)在各种车辆中共用部件化而削减制造成本。
本公开的第四方案是包括所述第一方案~所述第三方案的任意一个横梁的车身框架,其中,左右的侧梁分别具有上侧的侧梁横板部、下侧的侧梁横板部以及侧梁纵板部。上侧的侧梁横板部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状态下沿前后方向延伸。下侧的侧梁横板部在上侧的侧梁横板部的下方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状态下沿前后方向延伸。侧梁纵板部在与车宽方向交叉的状态下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将上侧的侧梁横板部的车宽方向外端部与下侧的侧梁横板部的车宽方向外端部连结。左右的侧梁的上侧的侧梁横板部或下侧的侧梁横板部中的所述另一侧的侧梁横板部的所述规定的前后位置的车宽方向内端缘,分别配置于比所述一侧的侧梁横板部的所述规定的前后位置的车宽方向内端缘靠车宽方向内侧处。左右的侧梁的所述一侧的侧梁横板部的所述车宽方向内端缘彼此的分开距离比所述另一侧的横梁横板部和横梁纵板部的车宽方向的长度长,并且比所述一侧的横梁横板部的车宽方向的长度短。左右的侧梁的所述另一侧的侧梁横板部的所述车宽方向内端缘彼此的分开距离比所述另一侧的横梁横板部的车宽方向的长度短。所述一侧的横梁横板部的左右的突出区域被固定于左右的侧梁的所述一侧的侧梁横板部的所述一侧的面。所述另一侧的横梁横板部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被固定于所述另一侧的侧梁横板部的所述一侧的面。
在所述结构中,所述一侧的横梁横板部的左右的突出区域被固定于左右的侧梁的所述一侧的侧梁横板部的所述一侧的面,所述另一侧的横梁横板部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被固定于所述另一侧的侧梁横板部的所述一侧的面。即,由于横梁的所述一侧的横梁横板部和所述另一侧的横梁横板部被左右的侧梁的所述一侧的侧梁横板部和所述另一侧的侧梁横板部从所述另一侧支承,因此能够通过左右的侧梁牢固地支承横梁。
本公开的第五方案是所述第四方案的车身框架,其中,左右的侧梁的所述另一侧的侧梁横板部分别具有侧梁横板主体部和侧梁角板。侧梁横板主体部被侧梁纵板部支承并与所述一侧的侧梁横板部相对。侧梁角板配置于侧梁横板主体部的所述规定的前后位置并被固定于侧梁横板主体部,比侧梁横板主体部的车宽方向内端缘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所述另一侧的横梁横板部的车宽方向两端部被固定于左右的侧梁的所述另一侧的侧梁横板部的侧梁角板的所述一侧的面。
在所述结构中,左右的侧梁的所述另一侧的侧梁横板部分别具有与所述一侧的侧梁横板部相对的侧梁横板主体部、和配置于侧梁横板主体部的所述规定的前后位置并被固定于侧梁横板主体部的侧梁角板。因此,由于能够通过左右的侧梁角板来调整所述另一侧的侧梁横板部的所述规定的前后位置的车宽方向内端缘彼此的分开距离,因此能够将左右的侧梁中的除了侧梁角板之外的部分(所述一侧的侧梁横板部、侧梁纵板部以及所述另一侧的侧梁横板部的侧梁横板主体部)在各种车辆中共用部件化而削减制造成本。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高横梁周边的布局的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身框架的前端部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向视剖视图。
图3是车身框架的前端部的立体图。
图4是安装第二横梁前的状态的车身框架的前端部的立体图。
图5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横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第二横梁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附图中,FR表示车辆的前方,UP表示上方,IN表示车宽方向内侧。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前后方向是指车辆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是指朝向车辆前方的状态下的左右方向。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框架10应用于驾驶室(省略图示)大致配置于引擎(省略图示)的上方的平头型的车辆1。驾驶室配置于遍及车辆1的前后地配设的车身框架10的前部的上方,并被车身框架10从下方支承。在驾驶室的下方的引擎的前方配置有对引擎的冷却水进行冷却的散热器(热交换器)2,并被车身框架10支承。
散热器2形成为与前后方向交叉的大致板状,配置于车身框架10的后述的左右的侧梁11间,并以与引擎单元化的状态被车身框架10支承。散热器2的下端部侧配置于比上端部侧靠前方处,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散热器2的下端部配置于比车身框架10靠下方的规定的高度位置(图2中由点划线3所示的高度位置),散热器2的上端部配置于比车身框架10靠上方的规定的高度位置(图2中由点划线4所示的高度位置)。此外,也可以将对向引擎的进气进行冷却的中冷器等其他热交换器配置于散热器2的前面侧。
车身框架10具有在车辆1的车宽方向两侧沿前后方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侧梁11、和沿车宽方向延伸并将左右的侧梁11彼此连结的多个横梁12,由左右的侧梁11和多个横梁12形成为梯子状。左右的侧梁11分别形成为向车宽方向内侧开放的截面大致U状,在相互在车宽方向上分离的状态下沿前后方向延伸。多个横梁12包括将左右的侧梁11的前端部彼此连结的第一横梁13、和配置于从第一横梁13向后方分离的规定的前后位置S的第二横梁(横梁)14。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横梁应用于第二横梁14。此外,由于左右的侧梁11对称地设于车辆1的左右,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对右侧进行说明,省略左侧的说明。
如图4所示,侧梁11具有截面大致U状的侧梁主体15和被固定于侧梁主体15的侧梁角板(下侧(另一侧)的侧梁横板部)16。
侧梁主体15由侧梁上板部(上侧(一侧)的侧梁横板部)17、侧梁下板部(侧梁横板主体部、下侧(另一侧)的侧梁横板部)18以及侧梁侧板部(侧梁纵板部)19形成为向车宽方向内侧开放的截面大致U状。侧梁上板部17形成为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板状,沿前后方向呈长条地延伸。侧梁下板部18形成为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板状,在从侧梁上板部17向下方分离的位置沿前后方向呈长条地延伸,与侧梁上板部17相对。侧梁侧板部19形成为与车宽方向交叉的板状,在将侧梁上板部17的车宽方向外端缘部(上侧的侧梁横板部的车宽方向外端部)17a与侧梁下板部18的车宽方向外端缘部(下侧侧梁横板部的车宽方向外端部)18a连结的状态下沿前后方向呈长条地延伸。侧梁上板部17和侧梁下板部18的上述规定的前后位置S(安装有第二横梁14的位置)处的宽度(车宽方向的长度)为彼此大致相同的宽度。上述规定的前后位置S处的侧梁上板部17的车宽方向内端缘(一侧的侧梁横板部的车宽方向内端缘)17b和侧梁下板部18的车宽方向内端缘(侧梁横板主体部的车宽方向内端缘)18b配置于彼此大致相同的车宽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的侧梁11的上述规定的前后位置S处的侧梁上板部17的车宽方向内端缘17b彼此的分开距离L1与侧梁下板部18的车宽方向内端缘18b彼此的分开距离相同。
侧梁角板16形成为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板状,配置于侧梁主体15的上述规定的前后位置S,在载置于侧梁下板部18的上表面的状态下被固定于侧梁下板部18。侧梁角板16具有:配置于侧梁下板部18的上方并被侧梁下板部18支承的被支承区域20;和比侧梁下板部18的车宽方向内端缘18b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并支承第二横梁14的支承区域21。即,在车身框架10的俯视观察时,侧梁角板16的支承区域21比侧梁上板部17的车宽方向内端缘17b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侧梁角板16的车宽方向内端缘(另一侧的侧梁横板部的车宽方向内端缘)22(支承区域21的车宽方向内端缘22)配置于比侧梁上板部17的车宽方向内端缘17b靠车宽方向内侧。被支承区域2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支承区域21的前后方向的长度长。支承区域21从被支承区域20的前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
如图5所示,第二横梁14具有:形成为截面曲柄状并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主体31;和被固定于横梁主体31的左右的两端部(后述的横梁上板部34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34a)的上表面的左右一对的横梁角板(上侧(一侧)的横梁横板部)33。横梁主体31的车宽方向的长度L2比左右的侧梁11的上述规定的前后位置S处的侧梁上板部17的车宽方向内端缘17b彼此的分开距离L1(参照图4)短,并且比左右的侧梁11的侧梁角板16的车宽方向内端缘22彼此的分开距离L3(参照图4)长。
横梁主体31由横梁上板部(横梁横板主体部、上侧(一侧)的横梁横板部)34、横梁下板部(下侧(另一侧)的横梁横板部)35以及横梁中板部(横梁纵板部)36形成为截面曲柄状。横梁上板部34形成为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板状,沿车宽方向呈长条地延伸。横梁中板部36形成为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板状,从横梁上板部34的前端缘向下方弯折,在沿大致铅垂方向立起的状态下沿车宽方向呈长条地延伸。即,横梁上板部34从横梁中板部36的上端缘36a向后方延伸。横梁下板部35形成为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板状,从横梁中板部36的下端缘36b向前方弯折并沿车宽方向呈长条地延伸。横梁上板部34的后端缘40位于比横梁中板部36的下端缘36b靠后上方处,横梁下板部35的前端缘41位于比横梁中板部36的上端缘36a靠前下方处。横梁上板部34、横梁中板部36以及横梁下板部35的车宽方向的长度L2为相同的长度,各自的车宽方向两端缘配置于大致相同的车宽位置。横梁下板部35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另一侧的横梁横板部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35a载置于左右的侧梁11的侧梁角板16的支承区域21的上表面23(参照图2和图4),并被固定于侧梁角板16的支承区域21(在本实施方式中被紧固固定)。横梁中板部36的上下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在将横梁下板部35载置于左右的侧梁11的侧梁角板16的状态下,后述的左右的横梁角板33接近或接触左右的侧梁11的侧梁上板部17的上表面25(参照图4)的长度。
左右的横梁角板33被固定于横梁主体31的横梁上板部34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横梁横板主体部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34a的上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焊接被固定),比横梁主体31的横梁上板部34的左右的两端(横梁横板主体部的左右的两端)37(外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即,在左右的横梁角板33中设有比横梁上板部34的两端37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突出区域39。左右的横梁角板33的车宽方向的外端33a彼此的距离L4(上侧(一侧)的横梁横板部的车宽方向的长度L4)比横梁主体31的车宽方向的长度L2向车宽方向两侧延长。另外,左右的横梁角板33的车宽方向的外端33a彼此的距离L4比左右的侧梁11的上述规定的前后位置S处的侧梁上板部17的车宽方向内端缘17b彼此的分开距离L1长。左右的横梁角板33的突出区域39在从上方载置于左右的侧梁11的上述规定的前后位置S处的侧梁上板部17的上表面25的状态下被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被紧固固定)。
接着,对将第二横梁14安装于左右的侧梁11时的作业进行说明。在将第二横梁14向左右的侧梁11安装的情况下,首先,将第二横梁14之外的其他横梁12与左右的侧梁11固定,将除了第二横梁14之外的车身框架10形成为梯子状(参照图4)。接着,将与引擎单元化的散热器2(以下,称为“散热器2等”。)一边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一边配置于比上述规定的前后位置S靠后方的左右的侧梁11间的空间24(参照图4)的规定的安装位置(图2所示的位置)并固定于左右的侧梁11。最后,将第二横梁14配置于左右的侧梁11间的空间24的上述规定的前后位置S,并固定于左右侧梁11。
在将第二横梁14固定于左右的侧梁11时,使第二横梁14以在比左右的侧梁11靠上方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状态向下方移动,将第二横梁14的横梁下板部35和横梁中板部36从上方向上述规定的前后位置S的左右的侧梁11间的空间24插入。在第二横梁14的横梁下板部35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35a与左右的侧梁11的侧梁角板16的支承区域21的上表面23抵接时,左右的横梁角板33的下表面与左右的侧梁11的侧梁上板部17的上表面25接近或接触。然后,将横梁下板部35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35a固定于左右的侧梁11的侧梁角板16的支承区域21的上表面23,将左右的横梁角板33的突出区域39固定于左右的侧梁11的侧梁上板部17的上表面25。
如图2所示,在将第二横梁14安装于左右的侧梁11的状态下,散热器2的前表面2a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以使得在第二横梁14的后方,散热器2的下端部侧配置于比上端部侧靠前方。散热器2的前表面2a具有:配置于第二横梁14的横梁上板部34的后端缘40的后方附近的上侧接近部5;和配置于第二横梁14的横梁中板部36的下端缘36b的后方附近的下侧接近部6。散热器2的前表面2a的下侧接近部6配置于比第二横梁14的横梁上板部34的后端缘40靠前方处。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第二横梁14中,横梁下板部35和横梁中板部36的车宽方向的长度L2比左右的侧梁11的上述规定的前后位置S处的侧梁上板部17的车宽方向内端缘17b彼此的分开距离L1短。因此,在将第二横梁14向左右的侧梁11固定时,能够将第二横梁14以在比左右的侧梁11靠上方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状态向下方移动,并将横梁下板部35和横梁中板部36从上方向左右的侧梁11间的空间24的上述规定的前后位置S插入。另外,由于左右的横梁角板33的车宽方向的外端33a彼此的距离L4比左右的侧梁11的上述规定的前后位置S处的侧梁上板部17的车宽方向内端缘17b彼此的分开距离L1长,因此能够将左右的横梁角板33的突出区域39固定于左右的侧梁11的侧梁上板部17的上表面25。像这样,由于能够将第二横梁14从上方安装于左右的侧梁11,因此如上所述,在将第二横梁14安装于左右的侧梁11前,能够将散热器2等规定的车载装置以接近上述规定的前后位置S(第二横梁14的配置位置)的方式进行搭载,之后将第二横梁14安装于左右的侧梁11。
因此,即使在将散热器2等规定的车载装置一边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一边搭载的情况下,由于在第二横梁14的周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后方)不需要确保用于使所述车载装置移动的空间,因此能够提高第二横梁14的周边的布局的自由度。
另外,由于第二横梁14以第二横梁14的横梁上板部34从横梁中板部36的上端缘36a向后方延伸、横梁下板部35从横梁中板部36的下端缘36b向前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为截面曲柄状,因此能够使散热器2的前表面2a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因此,与图2中由双点划线所示使散热器2的前表面2a沿铅垂方向立起的情况相比,在比车身框架10靠下方的规定的高度位置(图2中由点划线3所示的高度位置)与比车身框架10靠上方的规定的高度位置(图2中由点划线4所示的高度位置)之间,能够较大地确保散热器2的前表面2a的面积,能够提高冷却性能。
另外,由于第二横梁14形成为截面曲柄状,横梁下板部35的上方不被横梁上板部34覆盖,因此在将横梁下板部35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35a固定于左右的侧梁11的侧梁角板16的支承区域21的上表面23时,容易向横梁下板部35的上方放入工具(例如,紧固工具或焊接工具),固定作业的作业性良好。另外,由于横梁下板部35的上方不被横梁上板部34覆盖,因此能够在横梁下板部35的上方载置车载装置8(图1中由双点划线8所示),且能够将第二横梁14的横梁下板部35作为用于安装该车载装置8的托架发挥功能。
另外,由于第二横梁14具有横梁主体31和被固定于横梁主体31的左右的横梁角板33,因此能够通过左右的横梁角板33来调整第二横梁14的上侧(横梁上板部34侧)的车宽方向的长度L2。因此,能够将横梁主体31在各种车辆(例如,左右的侧梁11间的分开距离不同的车辆或不需要左右的横梁角板33的车辆)中共用部件化而削减制造成本。
另外,将第二横梁14的横梁下板部35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35a固定于左右的侧梁11的侧梁角板16的支承区域21的上表面23,将第二横梁14的左右的横梁角板33的突出区域39固定于左右的侧梁11的侧梁上板部17的上表面25。像这样,第二横梁14被左右的侧梁11的侧梁上板部17和侧梁下板部18侧的侧梁角板16的双方支承,因此与仅被任意一方支承的情况不同,能够通过左右的侧梁11牢固地支承第二横梁14。
另外,左右的侧梁11具有侧梁主体15和被固定于侧梁主体15的侧梁角板16,因此能够通过左右的侧梁角板16来调整左右的侧梁11的下侧(侧梁下板部18侧)的分开距离L3。因此,能够将侧梁主体15在各种车辆中共用部件化而削减制造成本。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侧梁角板16固定于左右的侧梁11的侧梁下板部18,使下侧的侧梁横板部(侧梁下板部18和侧梁角板16)比上侧的侧梁横板部(侧梁上板部17)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但也可以是,在左右的侧梁11不设置侧梁角板16,而将侧梁下板部18的形状自身形成为比侧梁上板部17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的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左右的侧梁11的下侧的侧梁横板部(侧梁下板部18和侧梁角板16)比上侧的侧梁横板部(侧梁上板部17)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但也可以不使下侧的侧梁横板部比上侧的侧梁横板部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将第二横梁14的横梁下板部35不固定于左右的侧梁11,而将左右的横梁角板33的突出区域39固定于左右的侧梁11的侧梁上板部17的上表面2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左右的横梁角板33固定于第二横梁14的横梁上板部34从而使上侧的横梁横板部(横梁上板部34和左右的横梁角板33)的车宽方向的长度L4比下侧的横梁横板部(横梁主体31)的车宽方向的长度L2向车宽方向两侧延长,但也可以是,在第二横梁14上不设置左右的横梁角板33,而使横梁上板部34自身的车宽方向的长度比下侧的横梁横板部(横梁主体31)的车宽方向的长度L2向车宽方向两侧延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二横梁14的横梁上板部34从横梁中板部36的上端缘36a向后方延伸,将横梁下板部35从横梁中板部36的下端缘36b向前方延伸,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将横梁上板部34从横梁中板部36的上端缘36a向前方延伸,将横梁下板部35从横梁中板部36的下端缘36b向后方延伸。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在将第二横梁14安装于左右的侧梁11前,将散热器2等规定的车载装置以接近上述规定的前后位置S的方式进行搭载,之后将第二横梁14安装于左右的侧梁11,因此能够提高第二横梁14的周边的布局的自由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二横梁14形成为截面曲柄状,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形成为向前方或后方开放的截面大致U状。例如,如图6所示,第二横梁(横梁)50也可以具有:形成为向后方开放的截面大致U状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主体51;和被固定于横梁主体51的左右的两端部的上表面的左右一对的横梁角板(上侧(一侧)横梁横板部)52。横梁主体51的车宽方向的长度L2比左右的侧梁11的上述规定的前后位置S处的侧梁上板部17的车宽方向内端缘17b彼此的分开距离L1(参照图4)短,并且比左右的侧梁11的侧梁角板16的车宽方向内端缘22彼此的分开距离L3长。横梁主体51由横梁上板部(横梁横板主体部、上侧(一侧)的横梁横板部)53、横梁下板部(下侧(另一侧)的横梁横板部)54以及横梁中板部(横梁纵板部)55形成为截面大致U状。横梁上板部53形成为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板状,沿车宽方向呈长条地延伸。横梁中板部55形成为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板状,从横梁上板部53的前端缘向下方弯折,在沿大致铅垂方向立起的状态下沿车宽方向呈长条地延伸。横梁下板部54形成为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板状,从横梁中板部55的下端缘向后方弯折,沿车宽方向呈长条地延伸。横梁上板部53、横梁中板部55以及横梁下板部54的车宽方向的长度L2为相同的长度,各自的车宽方向两端缘配置于大致相同的车宽位置。在横梁上板部53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横梁横板主体部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53a的上表面固定有左右的横梁角板52。左右的横梁角板52比横梁上板部53的左右的两端(横梁横板主体部的左右的两端)56(外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即,在左右的横梁角板52中设有比横梁上板部53的左右的两端56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突出区域57。左右的横梁角板52的车宽方向的外端52a彼此的距离L4(上侧(一侧)的横梁横板部的车宽方向的长度L4)比横梁主体51的车宽方向的长度L2向车宽方向两侧延长。另外,左右的横梁角板52的车宽方向的外端52a彼此的距离L4比左右的侧梁11的上述规定的前后位置S处的侧梁上板部17的车宽方向内端缘17b彼此的分开距离L1(参照图4)长。左右的横梁角板52的突出区域57以从上方载置于左右的侧梁11的上述规定的前后位置S处的侧梁上板部17的上表面25的状态被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被紧固固定)。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在将第二横梁50安装于左右的侧梁11前,将散热器2等规定的车载装置以接近上述规定的前后位置S的方式进行搭载,之后将第二横梁50安装于左右的侧梁11,因此能够提高第二横梁50的周边的布局的自由度。此外,也可以不在横梁上板部53上固定左右的横梁角板52,而使横梁上板部53自身的车宽方向的长度比横梁中板部55和横梁下板部54的车宽方向的长度L2向车宽方向两侧延长,并且比左右的侧梁11的上述规定的前后位置S处的侧梁上板部17的车宽方向内端缘17b彼此的分开距离L1长。
以上,基于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内容,当然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内能够进行适当变更。即,基于本实施方式,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等完成的其他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运用技术等当然全部包含在本公开的范畴内。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公开中的上下方向的一侧设为上侧,将上下方向的另一侧设为下侧,但也可以将上下方向的一侧设为下侧,将上下方向的另一侧设为上侧。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通过将左右的侧梁11的侧梁角板16固定于侧梁上板部17,从而将侧梁上板部17作为侧梁横板主体部发挥功能,将侧梁角板16和侧梁上板部17作为上侧(另一侧)的侧梁横板部发挥功能。另外,也可以是,通过将第二横梁14、50的左右的横梁角板33、52固定于横梁下板部35、54,从而将横梁下板部35、54作为横梁横板主体部发挥功能,将左右的横梁角板33、52和横梁下板部35、54作为下侧(一侧)的侧梁横板部发挥功能。在将第二横梁14、50向左右的侧梁11固定时,使第二横梁14、50以在比左右的侧梁11靠下方处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状态向上方移动,从而固定于左右的侧梁11。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公开的横梁应用于多个横梁12中的配置于从前方起第二个的第二横梁14、50,但也可以应用于第二横梁14、50之外的其他横梁12。
本申请基于2019年3月26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9-059400),并将其内容作为参考援引至此。
工业可利用性
本公开的横梁及车身框架能够广泛应用于具有梯子状的车身框架的车辆。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
10:车身框架
11:左右一对的侧梁
14、50:第二横梁(横梁)
16:侧梁角板(下侧(另一侧)的侧梁横板部)
17:侧梁上板部(上侧(一侧)的侧梁横板部)
18:侧梁下板部(侧梁横板主体部、下侧(另一侧)的侧梁横板部)
19:侧梁侧板部(侧梁纵板部)
33、52:左右一对的横梁角板(上侧(一侧)的横梁横板部)
34、53:横梁上板部(横梁横板主体部、上侧(一侧)的横梁横板部)
35、54:横梁下板部(下侧(另一侧)的横梁横板部)
36、55:横梁中板部(横梁纵板部)
39、57:突出区域

Claims (5)

1.一种横梁,其在规定的前后位置,以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状态,固定于在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两侧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侧梁,并将所述左右的侧梁彼此连结,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上侧的横梁横板部,其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状态下沿车宽方向延伸,
下侧的横梁横板部,其配置于比所述上侧的横梁横板部靠下方处并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状态下沿车宽方向延伸;以及
横梁纵板部,其在所述上侧的横梁横板部与所述下侧的横梁横板部之间,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状态下沿车宽方向延伸,并将所述上侧的横梁横板部与所述下侧的横梁横板部连结,
所述上侧的横梁横板部或所述下侧的横梁横板部中的上下方向一侧的横梁横板部的车宽方向的长度,与另一侧的横梁横板部相比在车宽方向两侧延长,
所述另一侧的横梁横板部和所述横梁纵板部的车宽方向的长度,比所述规定的前后位置的所述左右的侧梁的所述一侧的分开距离短,
所述一侧的横梁横板部中的比所述另一侧的横梁横板部向车宽方向两侧突出的左右的突出区域,被固定于所述规定的前后位置的所述左右的侧梁的所述一侧的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的横梁横板部从所述横梁纵板部的上端缘向前方或后方延伸,
所述下侧的横梁横板部从所述横梁纵板部的下端缘向与所述上侧的横梁横板部相反一侧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横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侧的横梁横板部具有:横梁横板主体部,其被所述横梁纵板部支承,并在所述左右的侧梁间沿车宽方向延伸;以及左右的横梁角板,其被固定于所述横梁横板主体部的左右的两端部,并比所述横梁横板主体部的左右的两端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
所述一侧的横梁横板部的所述左右的突出区域设于所述左右的横梁角板。
4.一种车身框架,是包括如权利要求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横梁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右的侧梁分别具有:上侧的侧梁横板部,其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状态下沿前后方向延伸;下侧的侧梁横板部,其在所述上侧的侧梁横板部的下方在与上下方向交叉的状态下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侧梁纵板部,其在与车宽方向交叉的状态下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将所述上侧的侧梁横板部的车宽方向外端部与所述下侧的侧梁横板部的车宽方向外端部连结,
所述左右的侧梁的所述上侧的侧梁横板部或所述下侧的侧梁横板部中的所述另一侧的侧梁横板部的所述规定的前后位置的车宽方向内端缘,分别配置于比所述一侧的侧梁横板部的所述规定的前后位置的车宽方向内端缘靠车宽方向内侧处,
所述左右的侧梁的所述一侧的侧梁横板部的所述车宽方向内端缘彼此的分开距离,比所述另一侧的横梁横板部和所述横梁纵板部的车宽方向的长度长,并且比所述一侧的横梁横板部的车宽方向的长度短,
所述左右的侧梁的所述另一侧的侧梁横板部的所述车宽方向内端缘彼此的分开距离,比所述另一侧的横梁横板部的车宽方向的长度短;
所述一侧的横梁横板部的所述左右的突出区域被固定于所述左右的侧梁的所述一侧的侧梁横板部的所述一侧的面;
所述另一侧的横梁横板部的车宽方向的两端部被固定于所述另一侧的侧梁横板部的所述一侧的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右的侧梁的所述另一侧的侧梁横板部分别具有:侧梁横板主体部,其被所述侧梁纵板部支承并与所述一侧的侧梁横板部相对;以及侧梁角板,其配置于所述侧梁横板主体部的所述规定的前后位置并被固定于所述侧梁横板主体部,比所述侧梁横板主体部的车宽方向内端缘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
所述另一侧的横梁横板部的车宽方向两端部被固定于所述左右的侧梁的所述另一侧的侧梁横板部的所述侧梁角板的所述一侧的面。
CN202080024538.XA 2019-03-26 2020-03-23 横梁及车身框架 Withdrawn CN1136314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59400 2019-03-26
JP2019059400A JP2020157928A (ja) 2019-03-26 2019-03-26 クロスメンバ及び車体フレーム
PCT/JP2020/012731 WO2020196409A1 (ja) 2019-03-26 2020-03-23 クロスメンバ及び車体フレー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1464A true CN113631464A (zh) 2021-11-09

Family

ID=72610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4538.XA Withdrawn CN113631464A (zh) 2019-03-26 2020-03-23 横梁及车身框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85373A1 (zh)
JP (1) JP2020157928A (zh)
CN (1) CN113631464A (zh)
DE (1) DE112020001435T5 (zh)
WO (1) WO20201964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40284B2 (en) * 2021-11-03 2023-12-12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Na, Inc. Modular saddle mount with isolator retained in a frame for reducing vibration in heavy equipment cabs
US11718355B2 (en) * 2021-11-03 2023-08-08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N.A., Inc. Modular saddle mount and modified frame cross member for reducing vibration in heavy equipment cabs
US11904953B2 (en) * 2021-11-03 2024-02-20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Na, Inc. Modular saddle mount retained in a frame cross member for reducing vibration in heavy equipment cab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81631A (ja) * 1996-12-25 1998-07-07 Press Kogyo Co Ltd 荷台装備車輛のフレーム構造
JPH10338160A (ja) * 1997-06-05 1998-12-22 Toyota Motor Corp クロスメンバ結合部構造
JP2009248704A (ja) * 2008-04-04 2009-10-29 Press Kogyo Co Ltd クロスメンバ及びクロスメンバユニット製造方法
CN105438044A (zh) * 2014-12-24 2016-03-30 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轮驱动非公路宽体自卸车
CN109050667A (zh) * 2018-10-12 2018-12-21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扣合软连接装置
CN109131562A (zh) * 2018-08-22 2019-01-04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z型汽车横梁的布置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119467A (ja) 2015-12-28 2017-07-06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クロスメンバ
JP6853153B2 (ja) 2017-09-27 2021-03-3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警報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81631A (ja) * 1996-12-25 1998-07-07 Press Kogyo Co Ltd 荷台装備車輛のフレーム構造
JPH10338160A (ja) * 1997-06-05 1998-12-22 Toyota Motor Corp クロスメンバ結合部構造
JP2009248704A (ja) * 2008-04-04 2009-10-29 Press Kogyo Co Ltd クロスメンバ及びクロスメンバユニット製造方法
CN105438044A (zh) * 2014-12-24 2016-03-30 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轮驱动非公路宽体自卸车
CN109131562A (zh) * 2018-08-22 2019-01-04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z型汽车横梁的布置结构
CN109050667A (zh) * 2018-10-12 2018-12-21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扣合软连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96409A1 (ja) 2020-10-01
DE112020001435T5 (de) 2021-12-23
JP2020157928A (ja) 2020-10-01
US20220185373A1 (en) 2022-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88100B2 (en)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EP3556591B1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for electric vehicle
US7104596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13631464A (zh) 横梁及车身框架
US9248865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US10086881B2 (en)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20150175216A1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US9381941B2 (en)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US10005412B2 (en) Vehicle front portion structure
US9096274B2 (en) Front structure for vehicle
KR20130125815A (ko) 앞 차체 구조
US9238487B1 (en) Inner front side member to rocker support reinforcement gussets for vehicle front structures
CN109415095B (zh) 驾驶室的底面部构造
US11198406B2 (en) Grille shutter
CN108349547B (zh) 汽车的前部车身结构
US8042834B2 (en)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CN109803878B (zh) 车辆的负荷传递系统
US10046633B2 (en) Vehicle rear portion structure
CN210235101U (zh) 电动车的车体前部结构
US10988182B2 (en) Vehicle structure
CN113631467A (zh) 保险杠裙部
JP6051087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07055311A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KR20190068129A (ko) 전방 차체 보강구조
US11634182B2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