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29209B - 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29209B
CN113629209B CN202110846204.7A CN202110846204A CN113629209B CN 113629209 B CN113629209 B CN 113629209B CN 202110846204 A CN202110846204 A CN 202110846204A CN 113629209 B CN113629209 B CN 1136292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display panel
optical adjustment
function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462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29209A (zh
Inventor
阎宇
姚佳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4620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292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29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29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29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292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0/865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light-block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发光功能层、及光学调节构件,光学调节构件靠近发光功能层一侧的折射率大于光学调节构件远离发光功能层一侧的折射率;上述显示面板在发光功能层上设置光学调节构件,光学调节构件具有两种折射率不同的透光材料,使得发光功能层发出的光线在两种折射率不同的透光材料之间的界面发生折射现象,发光功能层发出的发散光线被聚拢,减少了光散射损失,提高了显示面板在发光区域的正向出光,同时,光学调节构件对应于非发光区域设置的黑色矩阵可以吸收显示面板外界射入光线,降低显示面板的反射率,从而在减少环境光进入显示面板内的光通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的显示面板中,采用薄膜晶体管驱动,可以对各个像素单独点亮,具有亮度高,分辨率高,功耗低,易于实现色彩化和大面积显示等优点,是现在普遍采用的方法。
上述显示面板在制作过程中,通常在其显示面的外侧设置有偏光片,用于减少环境光进入显示面板内的光通量,提高显示面板的对比度,并且增强画面可视性。然而,偏光片的透过率通常在42%左右,极大地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因此,亟需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以改善当前的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的发光功能层、及设置于所述发光功能层上的光学调节构件;
其中,所述光学调节构件靠近所述发光功能层一侧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光学调节构件远离所述发光功能层一侧的折射率。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设置有与所述发光功能层同层设置的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多个第一开口,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多个第一像素单元,一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与一所述第一开口对应;
其中,所述光学调节构件还包括多个彩膜矩阵单元,一所述彩膜矩阵单元与一所述第一开口对应,所述彩膜矩阵单元的颜色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相同。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彩膜矩阵单元的折射率沿所述显示面板的透光方向逐渐降低。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调节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发光功能层上且完全覆盖多个所述彩膜矩阵单元的第一光学调节层;
其中,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彩膜矩阵单元的折射率。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彩膜矩阵单元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靠近所述彩膜矩阵单元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对应的凹槽。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凸起,每一所述第一凸起与至少一所述第二凸起对应设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调节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上的黑色矩阵,所述黑色矩阵包括多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相同。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调节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上的第二光学调节层,所述第二光学调节层完全覆盖所述黑色矩阵;
其中,所述第二光学调节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的折射率相同。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底上的阵列结构层、位于所述发光功能层上的薄膜封装层、位于所述薄膜封装层上的触控层以及盖板层;
其中,所述光学调节构件位于所述触控层与所述盖板层之间。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主体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面板组合为一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的发光功能层、及设置于所述发光功能层上的光学调节构件,其中,所述光学调节构件靠近所述发光功能层一侧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光学调节构件远离所述发光功能层一侧的折射率;上述显示面板在所述发光功能层上设置光学调节构件,光学调节构件具有两种折射率不同的透光材料,使得所述发光功能层发出的光线在两种折射率不同的透光材料之间的界面发生折射现象,所述发光功能层发出的发散光线被聚拢,减少了光散射损失,提高了所述显示面板在发光区域的正向出光,同时,所述光学调节构件对应于非发光区域设置的黑色矩阵可以吸收所述显示面板外界射入光线,降低所述显示面板的反射率,从而在减少环境光进入显示面板内的光通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阵列结构层的截面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光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针对当前的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包括衬底10、位于所述衬底10上的发光功能层30、及设置于所述发光功能层30上的光学调节构件60;
其中,所述光学调节构件60靠近所述发光功能层30一侧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光学调节构件60远离所述发光功能层30一侧的折射率。
本申请通过在所述发光功能层30上设置光学调节构件60,所述光学调节构件60具有两种折射率不同的透光材料,使得所述发光功能层30发出的光线在两种折射率不同的透光材料之间的界面发生折射现象,所述发光功能层30发出的发散光线被聚拢,减少了光散射损失,提高了所述显示面板100在发光区的正向出光,同时,所述光学调节构件60对应于非发光区设置的黑色矩阵603可以吸收所述显示面板100外界射入光线,降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反射率,从而在减少环境光进入显示面板100内的光通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100的出光效率。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截面结构图;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包括衬底10、位于所述衬底10上的阵列结构层20、位于所述阵列结构层20上的发光功能层30、位于所述发光功能层30上的薄膜封装层40、位于所述薄膜封装层40上的触控层50以及盖板层;
其中,所述触控层50与所述盖板层之间设置有光学调节构件60,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出射光通过所述光学调节构件60导出,所述光学调节构件60靠近所述发光功能层30一侧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光学调节构件60远离所述发光功能层30一侧的折射率。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阵列结构层20的截面结构图;其中,所述衬底10为柔性衬底10,所述衬底10具体包括第一柔性层101、设置于所述第一柔性层101上的阻挡层102以及设置于所述阻挡层102上的第二柔性层103。
具体地,所述阵列结构层2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柔性层103上的第一缓冲层201、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层201上的第二缓冲层202、设置于所述第二缓冲层202上的有源层203、设置于所述第二缓冲层202并覆盖所述有源层203的第一栅极绝缘层204、设置于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204上的第一栅极层205、设置于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204上并覆盖所述第一栅极层205的第二栅极绝缘层206、设置于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206上的第二栅极层207、设置于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206上并完全覆盖所述第二栅极层207的层间绝缘层208、设置于所述层间绝缘层208上的源漏极金属层210、设置于所述层间绝缘层208上并完全覆盖所述源漏极金属层210的平坦化层211、设置于所述平坦化层211上的阳极金属层212、设置于所述平坦化层211上并部分覆盖所述阳极金属层212的像素定义层213以及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213上的隔垫层214。
其中,所述源漏极金属层210通过过孔与所述有源层203的两端电连接,所述阳极金属层212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210电连接;所述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区的部分设置有有机绝缘层209,所述有机绝缘层209由上至下依次贯穿所述层间绝缘层208、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206、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204、所述第二缓冲层202以及所述第一缓冲层201并暴露出所述第二柔性层103。本申请实施例设置所述有机绝缘层209的目的主要是用于减轻所述显示面板100在弯折时产生的应力。
进一步地,所述像素定义层213包括多个第一开口,所述发光功能层30包括多个第一像素单元,一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与一所述第一开口对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调节构件6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触控层50上的多个彩膜矩阵单元601,一所述彩膜矩阵单元601与一所述第一开口对应,所述彩膜矩阵单元601的颜色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相同。
具体地,所述彩膜矩阵单元601的制备方法如下:
首先,在所述触控层50上通过旋涂、喷墨打印或狭缝涂覆的方式整面涂覆色阻材料;之后,通过过曝光显影制程制作出多个所述彩膜矩阵单元601。多个所述彩膜矩阵单元601形成增透阵列结构,每一所述彩膜矩阵单元601的中心位置与所述第一开口的中心位置一致。其中,所述彩膜矩阵单元601的折射率为1.5至1.8之间,所述彩膜矩阵单元601的厚度范围在1至10微米之间,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调节构件6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发光功能层30上且完全覆盖多个所述彩膜矩阵单元601的第一光学调节层602;
其中,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602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彩膜矩阵单元601的折射率。
具体地,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602的制备方法如下:
首先,在所述触控层50上通过旋涂、喷墨打印或狭缝涂覆的方式整面涂覆有机膜层材料;之后,通过过曝光显影制程制作出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602。其中,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602的折射率为1.2至1.5之间,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602的厚度范围在1至10微米之间,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彩膜矩阵单元601远离所述衬底10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602靠近所述彩膜矩阵单元601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对应的凹槽。所述第一凸起能够更容易地将所述发光功能层30发出的发散光线被聚拢,减少光散射损失,提高所述显示面板100在发光区的正向出光。其中,所述第一凸起的形状为圆弧形或者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彩膜矩阵单元601的折射率沿所述显示面板100的透光方向逐渐降低。这样设置可以使所述发光功能层30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彩膜矩阵单元601折射后被聚拢,从而增加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出光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调节构件6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602上的黑色矩阵603,所述黑色矩阵603包括多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相同。
具体地,所述黑色矩阵603的制备方法如下:
首先,在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602上通过旋涂、喷墨打印或狭缝涂覆的方式整面涂覆有机膜层材料;之后,通过过曝光显影制程制作出所述黑色矩阵603。其中,所述黑色矩阵603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非发光区,所述黑色矩阵603用于吸收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外部射入光线,降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反射率。调整图形形状、透过率和材料折射率可以改变所述黑色矩阵603的吸光特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调节构件6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602上的第二光学调节层604,所述第二光学调节层604完全覆盖所述黑色矩阵603,所述第二光学调节层604主要起平坦化作用;
其中,所述第二光学调节层604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602的折射率相同。
具体地,所述第二光学调节层604通过旋涂、喷墨打印或狭缝涂覆的方式整面涂覆于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602上,所述第二光学调节层604的折射率为1.2至1.5之间,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602的厚度范围在5至30微米之间,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602远离所述衬底10一侧的表面与所述黑色矩阵603远离所述衬底10一侧的表面不位于同一平面。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在光学调节构件60的光路示意图;其中,当所述发光功能层30发出的大角度光线经过所述彩膜矩阵单元601传播至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602时,由于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602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彩膜矩阵单元601的折射率,大角度的发散光线在所述彩膜矩阵单元601与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602的界面被聚拢,减小了所述发光功能层30发出的大角度光线的光散射损失,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100在发光区的正向出光。
针对当前技术的显示面板100出光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发光功能层30上设置于光学调节构件60,其中,所述光学调节构件60靠近所述发光功能层30一侧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光学调节构件60远离所述发光功能层30一侧的折射率,使得所述发光功能层30发出的光线在两种折射率不同的透光材料之间的界面发生折射现象,所述发光功能层30发出的发散光线被聚拢,减少了光散射损失,提高了所述显示面板100在发光区的正向出光,同时,所述光学调节构件60对应于非发光区设置的黑色矩阵603可以吸收所述显示面板100外界射入光线,降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反射率,从而在减少环境光进入显示面板100内的光通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100的出光效率。本申请第一实施例通过设计所述光学调节构件60替代偏光片,一方面可以提高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弯折性能;另一方面,所述光学调节层相比偏光片,透过率提高,可以提高所述发光功能层30的出光效率,降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功耗。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截面结构图;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显示面板100的结构与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结构大部分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602远离所述衬底10一侧的表面与所述黑色矩阵603远离所述衬底10一侧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这样设置可以减小所述黑色矩阵603与所述彩膜矩阵单元601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所述黑色矩阵603更容易吸收所述发光功能层30发射至非发光区的光线。
针对当前技术的显示面板100出光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发光功能层30上设置于光学调节构件60,其中,所述光学调节构件60包括设置于触控层50上的多个彩膜矩阵单元601以及设置于所述彩膜矩阵单元601上的第一光学调节层602,所述彩膜矩阵单元601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602的折射率,使得所述发光功能层30发出的光线在两种折射率不同的透光材料之间的界面发生折射现象,所述发光功能层30发出的发散光线被聚拢,减少了光散射损失,提高了所述显示面板100在发光区的正向出光,同时,所述光学调节构件60对应于非发光区设置的黑色矩阵603远离所述衬底10一侧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602远离所述衬底10一侧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可以吸收所述显示面板100外界射入光线以及所述发光功能层30发出发射至非发光区的光线,降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反射率,从而在减少环境光进入显示面板100内的光通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100的出光效率。本申请第一实施例通过设计所述光学调节构件60替代偏光片,一方面可以提高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弯折性能;另一方面,所述光学调节层相比偏光片,透过率提高,可以提高所述发光功能层30的出光效率,降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功耗。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截面结构图;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三中显示面板100的结构与本申请实施例一的结构大部分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602远离所述衬底10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凸起6041,每一所述第一凸起与至少一所述第二凸起6041对应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的弧度与所述第二凸起6041的弧度不相等。其中,所述第二凸起6041的弧度小于所述第一凸起的弧度。由于所述第二光学调节层604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这样设置可以进一步将所述发光功能层30发出的发散光线被聚拢,减少了光散射损失,提高了所述显示面板100在发光区的正向出光。
针对当前技术的显示面板100出光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发光功能层30上设置于光学调节构件60,其中,所述光学调节构件60包括设置于触控层50上的多个彩膜矩阵单元601以及设置于所述彩膜矩阵单元601上的第一光学调节层602,所述彩膜矩阵单元601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602的折射率,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602远离所述衬底10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凸起6041,每一所述第一凸起与至少一所述第二凸起6041对应设置;上述设置使得所述发光功能层30发出的光线在两种折射率不同的透光材料之间的界面发生折射现象,所述发光功能层30发出的发散光线经过所述彩膜矩阵单元601以及所述第二光学调节层604后被聚拢,减少了光散射损失,提高了所述显示面板100在发光区的正向出光,同时,所述光学调节构件60对应于非发光区设置的黑色矩阵603可以吸收所述显示面板100外界射入光线,降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反射率,从而在减少环境光进入显示面板100内的光通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100的出光效率。本申请第一实施例通过设计所述光学调节构件60替代偏光片,一方面可以提高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弯折性能;另一方面,所述光学调节层相比偏光片,透过率提高,可以提高所述发光功能层30的出光效率,降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功耗。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602以及所述第二光学调节层604的材料为高透光性材料,其透过率一般要求大于90%,即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602以及所述第二光学调节层604的透过率远远大于常规偏光片的透过率(42%),通过设置高透过率的材料替代偏光片,能够有效提升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出光效率。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602以及所述第二光学调节层604的材料可以是光刻胶、有机物以及无机物中的至少一种,只要上述两者满足高透过率和折射率要求即可。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黑色矩阵603的厚度范围为2um至3um之间,优选为3um。若所述黑色矩阵603的厚度小于2um,则所述黑色矩阵603不能很好地起到吸收外界入射光的效果;若所述黑色矩阵603的厚度大于4um,则所述黑色矩阵603难以满足所述显示面板100的轻薄化要求。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层101以及所述第二柔性层103的材料为聚酰亚胺,所述阻挡层102的材料为硅氮化物或硅氧化物。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双层聚酰亚胺结构取代传统的玻璃基底或单层聚酰亚胺结构,能够实现显示面板100的折叠和柔性显示,同时实现更好的弯折及水氧阻隔性能。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采用双栅极结构,双栅极结构相比单栅极结构具有更优的性能,如电子迁移率更高,开态电流较大、亚阈值摆幅更小、阈值电压的稳定性及均匀性更好、栅极偏压及照光稳定性更好等。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层为玻璃盖板,所述盖板层通过贴合工艺形成于所述第二光学调节层604上。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终端主体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100,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面板100组合为一体。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在车载、手机、平板、电脑及电视产品上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以及移动终端;该显示面板100包括衬底10、位于所述衬底10上的发光功能层30、及设置于所述发光功能层30上的光学调节构件60,其中,所述光学调节构件60靠近所述发光功能层30一侧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光学调节构件60远离所述发光功能层30一侧的折射率;上述显示面板100在所述发光功能层30上设置光学调节构件60,光学调节构件60具有两种折射率不同的透光材料,使得所述发光功能层30发出的光线在两种折射率不同的透光材料之间的界面发生折射现象,所述发光功能层30发出的发散光线被聚拢,减少了光散射损失,提高了所述显示面板100在发光区的正向出光,同时,所述光学调节构件60对应于非发光区设置的黑色矩阵603可以吸收所述显示面板100外界射入光线,降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反射率,从而在减少环境光进入显示面板100内的光通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100的出光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100及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的发光功能层、及设置于所述发光功能层上的光学调节构件,所述光学调节构件靠近所述发光功能层一侧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光学调节构件远离所述发光功能层一侧的折射率;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设置有与所述发光功能层同层设置的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多个第一开口,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多个第一像素单元,一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与一所述第一开口对应;
所述光学调节构件还包括多个彩膜矩阵单元,一所述彩膜矩阵单元与一所述第一开口对应,所述彩膜矩阵单元的颜色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发光颜色相同;
所述光学调节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发光功能层上且完全覆盖多个所述彩膜矩阵单元的第一光学调节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上的黑色矩阵,所述黑色矩阵包括多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相同,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彩膜矩阵单元的折射率;
所述彩膜矩阵单元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与所述黑色矩阵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彩膜矩阵单元的最大厚度和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的厚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矩阵单元的折射率沿所述显示面板的透光方向逐渐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靠近所述彩膜矩阵单元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对应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凸起,每一所述第一凸起与至少一所述第二凸起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调节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上的第二光学调节层,所述第二光学调节层完全覆盖所述黑色矩阵;
其中,所述第二光学调节层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一光学调节层的折射率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阵列结构层,位于所述衬底上;
薄膜封装层,位于所述发光功能层上;
触控层,位于所述薄膜封装层上;以及
盖板层;
其中,所述光学调节构件位于所述触控层与所述盖板层之间。
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主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面板组合为一体。
CN202110846204.7A 2021-07-26 2021-07-26 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136292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6204.7A CN113629209B (zh) 2021-07-26 2021-07-26 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6204.7A CN113629209B (zh) 2021-07-26 2021-07-26 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29209A CN113629209A (zh) 2021-11-09
CN113629209B true CN113629209B (zh) 2023-04-07

Family

ID=78381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46204.7A Active CN113629209B (zh) 2021-07-26 2021-07-26 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292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7704A (zh) * 2021-12-14 2022-04-0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8498A (zh) * 2020-08-20 2020-12-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02504B2 (en) * 2004-05-20 2007-04-1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666344A (zh) * 2017-04-01 2018-10-16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323353B (zh) * 2019-04-24 2021-09-28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473984B (zh) * 2019-08-27 2021-12-24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0649084B (zh) * 2019-10-12 2022-04-0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370592B (zh) * 2020-03-17 2023-04-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1430426A (zh) * 2020-04-03 2020-07-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制程方法
CN111415973B (zh) * 2020-04-29 2022-07-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09141B (zh) * 2020-05-06 2023-08-0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599850B (zh) * 2020-06-01 2022-12-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834544B (zh) * 2020-06-30 2022-08-23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234087B (zh) * 2020-10-15 2023-08-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
CN112310305B (zh) * 2020-10-19 2022-05-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382648A (zh) * 2020-11-13 2021-02-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制作方法
CN112928146B (zh) * 2021-02-03 2024-03-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54135A (zh) * 2021-03-09 2021-06-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160711A (zh) * 2021-04-29 2021-07-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8498A (zh) * 2020-08-20 2020-12-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29209A (zh) 2021-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24250B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KR101625291B1 (ko) 전계 발광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9378323B (zh) 显示设备
US20220344405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KR100521272B1 (ko) 휘도가 개선된 유기전계 발광표시장치
US10854850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CN110854176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71383B (zh) 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
CN109728186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KR20130095215A (ko) 표시 장치,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CN111952481B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0930108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256491B (zh)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6847861B (zh) 底发光型oled显示单元及其制作方法
CN113629209B (zh) 显示面板以及移动终端
CN113594215B (zh) 透明显示基板及透明显示装置
CN11467848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02870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30284511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097372A (zh) 一种Mini LED显示面板结构及制作方法
CN11486484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CN11496720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065597B (zh) 有机发光显示基板
CN11598891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3007628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