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8389A - 一种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18389A
CN113618389A CN202111031173.6A CN202111031173A CN113618389A CN 113618389 A CN113618389 A CN 113618389A CN 202111031173 A CN202111031173 A CN 202111031173A CN 113618389 A CN113618389 A CN 1136183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box
gear set
piece
self
gea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311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泽华
李勇
李伟聪
吴岳飞
雷学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Qinchuan I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Qinchuan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Qinchuan I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Qinchuan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3117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183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18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83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10Aligning parts to be fitted toge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包括运动件,用于沿垂直于变速箱多级齿轮组内齿轮转动面方向运动;自复位变形件,连于运动件上并随运动件运动,所述自复位变形件随运动件移动至变速箱多级齿轮组内齿轮的上端面并下压;气吹件,用于持续或间歇吹气以产生指向变速箱多级齿轮组的气流;基于自复位变形件下压和产生的气流驱使所述变速箱多级齿轮组内齿轮啮合。本发明通过自复位变形件和气吹件前后或同时驱使变速箱多级齿轮组内齿轮产生相应动作,驱使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转动啮合,提高齿轮啮合精度,且与变速箱多级齿轮组的齿轮无刚性接触,极好的保护了变速箱多级齿轮组内齿轮的结构完整性,并可将齿轮轴向定位确保装配位置和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
背景技术
燃气表机电阀用于实现燃气表的开闭和防堵转,燃气表机电阀主要由电机、变速箱(变速齿轮箱)及阀杆执行机构组成,其中变速齿轮箱在自动加工过程中,需在变速齿轮箱盖体上安装齿轮轴和齿轮组,安装完成后再出料进入下一步工序。
在安装齿轮组时,齿轮组为多个双联齿轮、单齿轮按照上下层叠结构依次安装组成的多层多级齿轮组,在所有齿轮安装好后,还需要对齿轮组啮合情况进行检测,以筛选出存在铸造缺陷的齿轮,由于自动化装配问题,齿轮组安装好后无法保证其是否啮合到位,从而在检测时,由于齿轮啮合不完全或不到位,导致检测时不合格而按照废品处理,造成废品率和成本增加,影响了齿轮检测结果。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在齿轮安装完成后、在齿轮啮合检测前的一个辅助系统,辅助齿轮啮合,提高齿轮组内齿轮的啮合度,以免后序检测时出现误检或增加后序工序设计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该系统可辅助齿轮啮合,并同时调整齿轮的安装位,提高齿轮安装精度和啮合精度。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包括:运动件,用于沿垂直于变速箱多级齿轮组内齿轮转动面方向运动;自复位变形件,连于运动件上并随运动件运动,所述自复位变形件随运动件移动至变速箱多级齿轮组内齿轮的上端面并下压;气吹件,设于运动件一侧,用于持续或间歇吹气以产生指向变速箱多级齿轮组中的一个或多个齿轮的气流;基于自复位变形件下压和气吹件产生的气流驱使所述变速箱多级齿轮组内齿轮啮合。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自复位变形件为自复位柔软弹性件。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自复位柔软弹性件为毛刷。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运动件为竖直升降螺杆,竖直升降螺杆连有升降驱动机构。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自复位变形件与运动件可拆卸式连接。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气吹件的吹气方向平行于变速箱多级齿轮中任一齿轮的侧面。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气吹件的吹气方向指向变速箱多级齿轮中的一个齿轮的轮齿面或指向变速箱多级齿轮中任意两个齿轮的啮合处。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气吹件的吹气方向指向变速箱多级齿轮中首级或末级齿轮的齿槽内侧轮齿面。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气吹件设于升降组件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运动件带动自复位变形件运动,进而沿垂直于变速箱多级齿轮组内齿轮转动面方向挤压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进而在挤压时使得齿轮下压沿齿轮轴轴向移动,使得多层齿轮在下压时弥补装配时未安装到位的尺寸误差,提高齿轮装配精度,且在挤压过程中,相邻齿轮相互产生轻微的晃动、浮动、倾斜或转动,进而齿轮之间的轮齿和齿槽能更好的啮合在一起,保证啮合精度,齿轮啮合辅助效果好,且自复位变形件具有自复位变形效果,在挤压齿轮时,其可以变形以减少对齿轮刚性作用,且变形后可以增加与齿轮接触面积,使得挤压力或自复位变形力能均匀分散至齿轮接触面,避免局部挤压导致齿轮变形,进一步保证齿轮完整性。
2、本发明中自复位变形件具体采用自复位柔软弹性件,基于其柔软性,能避免其与齿轮刚性挤压而损坏齿轮,极好的保护齿轮完整性,且其变形也属于柔性变形,不会因为变形量增大而变形力剧增,可以避免变形力过大过度挤压齿轮而损坏齿轮。
3、本发明利用毛刷作为自复位柔软弹性件使用,由于毛刷的刷头是由若干细小的刷毛组成,进而其挤压变速箱多级齿轮组内齿轮时,能对应齿轮结构和齿轮位置进行局部自适应变形,从而可以与不同齿轮接触并产生不同的变形方向、变形量,不仅可以很好的带动对应齿轮的晃动、浮动、倾斜或转动,使得不同齿轮产生不同的动作或位移量,提高啮合概率,还能最大化的减少对齿轮的损坏和挤压,极好的保护齿轮结构。
4、本发明通过气吹件持续或间歇吹气产生指向变速箱多级齿轮中的一个或多个齿轮的气流,气流驱使变速箱多级齿轮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实现齿轮啮合,进一步提高齿轮啮合效果,且由于齿轮转动是通过无刚性作用的气流作用,进而齿轮在啮合过程中相互作用力是浮动的,不会一成不变的挤压齿轮,在实现辅助齿轮啮合的过程中也可极好的保护齿轮的结构完整性。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方法,该方法用于辅助变速箱多级齿轮组安装之后的多级齿轮啮合,包括:设一自复位变形件,自复位变形件可下压至变速箱多级齿轮组内一个或多个齿轮的上端面;和一气吹件,气吹件持续或间歇吹气以产生指向变速箱多级齿轮组中的一个或多个齿轮的气流;基于自复位变形件下压和产生的气流驱使所述变速箱多级齿轮组内齿轮啮合。
本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方法通过自复位变形件的变形力和气吹件的吹气气流前后或同时驱使变速箱多级齿轮组内齿轮产生晃动、浮动、倾斜或转动,驱使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转动啮合,能高效的辅助变速箱多级齿轮组的齿轮啮合,提高齿轮啮合精度,且与变速箱多级齿轮组的齿轮无刚性接触,极好的保护了变速箱多级齿轮组内齿轮的结构完整性,并可将齿轮轴向定位确保装配位置和精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自复位变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气吹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气吹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变速箱多级齿轮组);
图5是分度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工装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为:
10-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
101-运动件;
102-自复位变形件;
103-气吹件;
104-升降组件;1041-支架;1042-升降块;
105-分度盘;1051-工装治具;1052-分割器;
20-变速箱多级齿轮组;
30-变速箱盖体;
40-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主要公开了一种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10,其至少包括:
运动件101,用于沿垂直于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内齿轮转动面方向运动;
自复位变形件102,连于运动件101上并随运动件101运动,所述自复位变形件102随运动件101移动至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内齿轮的上端面并下压;
气吹件103,设于运动件101一侧,用于持续或间歇吹气以产生指向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中的一个或多个齿轮的气流;
基于自复位变形件102下压和气吹件103产生的气流驱使所述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内齿轮啮合。
本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10主要用于辅助变速箱多级齿轮组安装之后的多级齿轮啮合,其可设置于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安装工序之后。
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10使用时,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在输送轨迹上输送并完成安装,当到达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10位置后即停止输送,此时运动件101带动自复位变形件102运动,并使得自复位变形件102沿垂直于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内齿轮转动面方向运动至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内齿轮的上端面,自复位变形件102持续下压直至与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内齿轮的上端面接触,接触后基于自复位变形件102下压力或其自身的自复位变形力驱使变速箱齿轮组20内齿轮沿各自的齿轮轴轴向平移,进而可以弥补装配时齿轮未安装到位的尺寸误差,使得每个齿轮均能安装至轴上合适位置,提齿轮装配精度,其次,齿轮沿各自的齿轮轴轴向平移时在自复位变形件102下压力或其自身的自复位变形力驱使下同步产生动作,该动作可以是轻微的晃动、浮动、倾斜或转动,在齿轮动作时,齿轮之间的轮齿和齿槽能更好的形成插接配对,进而相互实现啮合效果,确保齿轮组内齿轮啮合位置和精度,起到很好的齿轮啮合辅助效果,且本实施例自复位变形件102具有自复位变形效果,在挤压齿轮时,其可以变形以减少对齿轮刚性作用,且变形后可以增加与齿轮接触面积,使得挤压力或自复位变形力能均匀分散至齿轮接触面,避免局部挤压导致齿轮变形,进一步保证齿轮完整性;同时,气吹件103吹气产生的气流作为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的驱动力,借以气流产生的推力驱使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中的一个或多个齿轮转动,在转动过程中,由于气流、齿轮之间的作用力及齿轮的重力作用等,齿轮在气流作用下不仅可转动,还会伴有轻微的晃动、浮动、倾斜或转动等动作,基于以上动作,使得相邻需要啮合的齿轮的轮齿和齿槽之间更能相互卡入配对,进而完全啮合,实现很好的辅助啮合效果,且在浮动、晃动时,齿轮相互之间不会持续产生相互作用力,可以减少齿轮之间的刚性作用力,避免齿轮相互挤压而损坏,可以保护齿轮,确保齿轮的完整性。
需要说明的是:
一、自复位变形件102下压和气吹件103吹气属于两个动作,两个动作均能实现齿轮啮合辅助效果,在具体使用时:二者可以先后分开动作,即自复位变形件102下压之后气吹件103再吹气,或气吹件103吹气后自复位变形件102再下压;二者也可以同时进行动作,但由于二者同时动作会相互影响,故本实施例实施时,为减少二者相互影响,最好复位变形件102的下压力或变形力远大于或小于气吹件103的气流推力,以其中一个动作作为主要动作,另一个则作为辅助动作。
二、持续或间歇吹气中:持续吹气是指以固定流量持续吹气;或者以固定速率逐步增大或减少流量持续吹气。
首先,以固定流量持续吹气,是指气吹件103按照一个固定流量持续不间断的进行吹气,此方式可以为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提供持续稳定气流,进而齿轮产生的动作也较为稳定,齿轮在啮合时更加平稳,啮合速度快、效果好。进一步的,固定流量可以是500~1000ml/min。进一步的,固定流量可以是500ml/min、550ml/min、600ml/min、650ml/min、700ml/min、750ml/min、800ml/min、850ml/min、900ml/min、950ml/min、1000ml/min。具体的,固定流量是750ml/min。
其次,以固定速率逐步增大或减少流量持续吹气,是指气吹件103按照一个固定速率逐步增大吹气量进行吹气;或者气吹件103按照一个固定速率逐步减少吹气量进行吹气。
其中,气吹件103按照一个固定速率逐步增大吹气量进行吹气,即气吹件103从零或一个初始吹气量进行吹气,并按照固定速率逐步增大吹气量直至增大到最大吹气量即停止或重复,此方式利用逐步增大吹气量的方法,可以先将齿轮吹至无法转动,但可轻微晃动或浮动,进而先把容易啮合的齿轮先行啮合,然后当吹气量增大齿轮开始转动后,再通过齿轮转动实现相邻齿轮的转动,进而结合以上动作实现所有齿轮的啮合,此方式齿轮啮合成功率更高,但耗时较长。
而气吹件103按照一个固定速率逐步减少吹气量进行吹气,即气吹件103从一个初始吹气量进行吹气,并按照固定速率逐步减少吹气量直至减少到最小吹气量即停止或重复,此方式先利用大的气体流动驱使齿轮进行啮合,可以大范围的实现齿轮的啮合或驱使错位较大的齿轮啮合,再逐步减少吹气量,进而再通过气体减少带来的波动,驱使齿轮产生轻微的晃动或浮动,进一步驱使所有齿轮啮合,此方式齿轮啮合成功率、耗时短,但由于开始的初始吹气量较大,极易损坏齿轮,造成齿轮损坏。
以上的固定速率为一个固定值,其可以是50~300ml/min。进一步的,固定速率可以是50ml/min、100ml/min、150ml/min、200ml/min、250ml/min、300ml/min。具体的,固定速率是150ml/min。而最大吹气量为一个吹气量的上限值,避免吹气量过大而对齿轮造成过度挤压或变形,其最好不大于1000ml/min;同理,最小吹气量为一个吹气量的下限值,避免吹气量过小而无法驱动所有齿轮进行动作,失去辅助效果,该最小吹气量最好不小于500ml/min。
紧接上述,间歇吹气则是指:气吹件103以固定时间的间隙持续吹气。以固定时间的间隙是指气吹件101按照此固定时间作为吹气间隙,间断的进行吹气,每次吹气方式则可采用上述的持续吹气方式进行吹气。进一步的,固定时间可以是0.5~2.5秒。进一步的,固定时间可以是0.5秒、1秒、1.5秒、2秒、2.5秒。具体的,固定时间是1.5秒。
基于以上的吹气方式,本实施例的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10可合理选用以上吹气方式或者任意方式的结合进行齿轮啮合辅助。
三、指向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中的一个或多个齿轮的气流,即气吹件103的吹气方向可以是:指向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中其中一个齿轮,如首级或末级齿轮的轮齿面,此吹气方向中气流相对集中,可基于其中一个齿轮的动作依次驱使所有齿轮动作并进一步啮合,从局部到整体且具有次序性,齿轮啮合更加完全彻底,齿轮的啮合程度高。其中的首级或末级齿轮是指位于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第一级或最后一级的齿轮,或按照传动方式来说,首级或末级齿轮是指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内的主动传动齿轮或输出传动齿轮;该吹气方向还可以是:指向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中其中任意多个齿轮的,如任意两个需要啮合的齿轮啮合处。此吹气方式可同时驱使至少两个齿轮的动作,进而利用至少两个齿轮的动作同时驱使多个齿轮啮合,齿轮啮合更为快速,但齿轮啮合无次序性,易出现相互卡位无法啮合的情况,啮合效果较差。进一步的,气吹件103的吹气方向指向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中的一个齿轮的轮齿面或指向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中任意两个齿轮的啮合处。具体的,所述气吹件103的吹气方向指向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中首级或末级齿轮的齿槽内侧轮齿面。
基于以上吹气方向,在实际运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任一方式或者采用二者结合的方式进行吹气方向限定。
参见图2,运动件101作为运动机构,其运动方向至少包括有一个是沿垂直于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内齿轮转动面方向运动的,主要作为自复位变形件102的方向控制结构和输送机构。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当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内齿轮转动面方向为水平方向时,运动件101即可选用竖直升降螺杆实现沿垂直于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内齿轮转动面方向升降,进而在下降后可直接将自复位变形件102带动下压至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内齿轮的上端面。进一步的,为了实现竖直升降螺杆的升降动作,竖直升降螺杆可以与升降驱动机构连接,进而实现竖直升降螺杆的自动升降。升降驱动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驱动电机、机械臂、机器人等。
继续参阅图2,自复位变形件102是具有变形力并可自动恢复形状至原始状态的辅助件,其可在运动件101带动下运动以下压至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内一个或多个齿轮的上端面,其可以是非弹性件,仅依靠下压力和其自身重力挤压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内齿轮,如棉、布、塑料、挡片等;也可以是弹性件,主要利用下压力和、或弹性变形的变形力驱使齿轮,弹性件可以是金属或非金属薄片、条或丝,所述金属或非金属可以是塑胶、橡胶、海绵、记忆海绵、记忆合金等,弹性件也可以是由一些变形件和其它机构组成的弹性复位结构,如弹簧和拨片组成的弹簧拨片机构、弹性刷毛和刷炳组成的毛刷等。
需要说明的是,为方便更换,自复位变形件102可采用可拆卸式方式与自复位变形件102连接,如粘接、扣接、卡接、螺纹连接等。
作为一种优选结构,自复位变形件102可选用自复位柔软弹性件,通过其柔软特性,进而在与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接触变形时,能避免其与齿轮刚性挤压而损坏齿轮,极好的保护齿轮完整性,且其变形也属于柔性变形,不会因为变形量增大而变形力剧增,可以避免变形力过大过度挤压齿轮而损坏齿轮,且由于其柔软特性,其变形后能将下压力、重力或变形力分散至齿轮整个接触面,进而将局部应力分散,避免应力集中而变形、扭曲,进一步保护齿轮。
具体的,该自复位柔软弹性件为毛刷。毛刷的刷毛与齿轮接触后变形,由于毛刷的刷头是由若干细小的刷毛组成,进而其与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接触后,能对应齿轮结构和齿轮位置进行局部自适应变形,从而可以与不同齿轮接触并产生不同的变形方向、变形量,不仅可以很好的带动对应齿轮的动作,使得不同齿轮产生不同的动作或位移量,提高啮合概率,还能最大化的减少对齿轮的损坏和挤压,极好的保护齿轮结构。
如图3所示,气吹件103主要用于吹气以驱使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内一个或多个齿轮动作实现啮合,气吹件103的吹气方向最好平行于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中齿轮的侧面,也即吹气方向与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中任一齿轮的侧面相互平行并无夹角,这样,气吹件103吹气产生的气流即水平指向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中齿轮,避免气流对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中齿轮造成其它方向的分力而致使齿轮轴向移动、相互卡死等,可避免影响装配精度和啮合效果。需要说明的是,齿轮的侧面是指与齿轮中轴线相垂直的齿轮两侧的侧面。
作为本实施例的气吹结构,气吹件103最好采用毛细管进行吹气,以保证气体吹出后能长时间保持吹气方向和速率。进一步的,毛细管可以采用鹅颈管制成,以便于调节吹气方向。
为了更好的实现气吹件103吹气效果,本实施例气吹件103还连接有带流量控制组件的供气系统。本实施例的供气系统(图中未示出)可以为气吹件103持续供气,并在流量控制组件作用下控制供给气体的流量、流速等。具体的,流量控制组件可以是流量阀、流速阀、调节阀等,供气系统可以是气泵、气缸、气囊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10还包括升降组件104,所述气吹件103设于升降组件104上。本实施例的升降组件104用于驱使气吹件103升降,进而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气吹件103的高度,以使其能满足齿轮驱动需求。
具体的,该升降组件104包括支架1041、连于支架1041上的升降块1042,气吹件103设于升降块1042上。
本实施例的支架1041用于固定并支撑升降块1042,升降块1042可沿支架1041升降用以驱使气吹件103升降。具体的,支架1041为支撑柱,升降块1042滑动设置于支架1041上,且升降块1042设置有固定位置的固定件,如固定螺钉等,在具体安装时,气吹件103可以采用可拆卸式方式与升降块1042连接,便于拆卸更换和调节位置。
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10还包括分度盘105,分度盘105上设置有工装治具1051,工装治具1051上定位有变速箱盖体30,变速箱盖体30上端用于安装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所述分度盘105下端还设置有分割器1052,所述运动件101、气吹件103设置于分度盘105外侧且位于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安装工序之后。
本实施例的分度盘105用于间歇输送变速箱盖体30,以提供特定输送轨迹完成变速箱盖体30上齿轮的分类安装,具体的,工装治具1051上设有与变速箱盖体30配对的定位槽用于固定变速箱盖体30,分割器1052则用于驱使分度盘105间歇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将安装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所有齿轮安装于变速箱盖体30上,完成齿轮安装后,则转动至运动件101和气吹件103处进行辅助啮合作业,简化齿轮安装和啮合流程,提高齿轮装配和啮合精度。
如图7所示,基于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10,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主要公开了一种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方法40,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方法40用于辅助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安装之后的多级齿轮啮合,其至少包括:
步骤401、设一自复位变形件102,自复位变形件102可下压至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内一个或多个齿轮的上端面;
本步骤401中,自复位变形件102可设置于上述的运动件101上,以通过运动件101带动其下压,在设置时,具体设置位置位于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安装完成后的工序之后即可,为避免其影响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的安装和输送,其可以设置于变速箱多级齿轮20输送轨迹外,如上述的分度盘103外侧。
步骤402、设一气吹件103,气吹件103持续或间歇吹气以产生指向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中的一个或多个齿轮的气流;
本步骤中,气吹件103设置位置可参照自复位变形件102,设置后保证气吹件103的吹气端间隔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设置,间隔大小可以根据吹气方向间隔3~5cm。
以及,
步骤403、自复位变形件102下压和气吹件103吹气产生气流,先后或同时驱使所述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内齿轮啮合。
本步骤403中,自复位变形件102下压,基于变形产生不同方向的变形力,或基于气吹件103吹气产生气流,与齿轮接触面或与齿轮的轮齿面、侧面等位置接触,即可驱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内对应齿轮产生动作,如转动、晃动、倾斜、浮动等,通过以上动作驱使相邻齿轮之间的轮齿和轮槽之间更好的形成配对并形成啮合关系,进而依次驱使所有齿轮啮合,辅助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的齿轮啮合,完成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安装后的辅助齿轮啮合作用。
可预见的,步骤401和步骤402的顺序并未固定,二者可任意更换步骤顺序,本实施例并不对二者步骤顺序进行限定。
本变速箱多级齿轮初啮合气吹方法40通过气吹件101的吹气气流驱使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产生相应动作,驱使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转动啮合,能高效的辅助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的齿轮啮合,且与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的齿轮无刚性接触,极好的保护了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内齿轮的结构完整性。
本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方法40通过自复位变形件102的变形力和气吹件103的吹气气流前后或同时驱使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内齿轮产生相应动作,驱使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转动啮合,能高效的辅助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的齿轮啮合,且与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的齿轮无刚性接触,极好的保护了变速箱多级齿轮组20内齿轮的结构完整性,并可将齿轮轴向定位确保装配位置和精度。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动件,用于沿垂直于变速箱多级齿轮组内齿轮转动面方向运动;
自复位变形件,连于运动件上并随运动件运动,所述自复位变形件随运动件移动至变速箱多级齿轮组内齿轮的上端面并下压;
气吹件,设于运动件一侧,用于持续或间歇吹气以产生指向变速箱多级齿轮组中的一个或多个齿轮的气流;
基于自复位变形件下压和气吹件产生的气流驱使所述变速箱多级齿轮组内齿轮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复位变形件为自复位柔软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复位柔软弹性件为毛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件为竖直升降螺杆,竖直升降螺杆连有升降驱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复位变形件与运动件可拆卸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吹件的吹气方向平行于变速箱多级齿轮中任一齿轮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吹件的吹气方向指向变速箱多级齿轮中的一个齿轮的轮齿面或指向变速箱多级齿轮中任意两个齿轮的啮合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吹件的吹气方向指向变速箱多级齿轮中首级或末级齿轮的齿槽内侧轮齿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气吹件设于升降组件上。
10.一种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用于辅助变速箱多级齿轮组安装之后的多级齿轮啮合,包括:
设一自复位变形件,自复位变形件可下压至变速箱多级齿轮组内一个或多个齿轮的上端面;
和一气吹件,气吹件持续或间歇吹气以产生指向变速箱多级齿轮组中的一个或多个齿轮的气流;
基于自复位变形件下压和产生的气流驱使所述变速箱多级齿轮组内齿轮啮合。
CN202111031173.6A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36183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31173.6A CN113618389A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31173.6A CN113618389A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8389A true CN113618389A (zh) 2021-11-09

Family

ID=78388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31173.6A Pending CN113618389A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1838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47683U (zh) 一种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
CN113618389A (zh) 一种智能燃气表变速箱多级齿轮组辅助啮合系统及方法
CN108835552B (zh) 紫菜加工机组的片张剥离输出装置
WO2021248516A1 (zh) 多面翻转展示的广告幕墙
CN217605693U (zh) 一种铝塑膜表面品质检测设备
CN117213966A (zh) 一种带故障模拟功能的集成电路板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1291631Y (zh) 膜片贴合机台
CN116709741A (zh) 一种落地机柜及其散热装置
CN219708167U (zh) 一种橡胶阀座生产用的输送机构
CN216217135U (zh) 一种工程现场用的防尘式摄像头
CN212966896U (zh)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led显示屏
CN215453052U (zh) 摄像头模组摆正上料机构及其装置
CN109570584A (zh) 一种铝型材超效自动端面铣床
CN114659253A (zh) 一种暖通空调出风口风量调节装置
CN107934112A (zh) 旋回吸附机构及打印贴附装置
CN101419927A (zh) 小片传送方法及其装置
CN113719599A (zh) 用于机电阀智慧生产的多级齿轮初啮合气吹装置及方法
CN218721851U (zh) 风口组件及天井机
CN104214917B (zh) 一种立式空调器及其导风板机构
CN112517458A (zh) 一种基于清理机构的智慧校园用led信息牌及其清理方法
WO2014032630A1 (zh) 一种直线舵机
CN217444030U (zh) 一种led显示屏前维护结构
CN212661457U (zh) 一种剧院座椅翻转台驱动机构
CN216113913U (zh) 一种便于转动的舞台灯光装置
CN211980063U (zh) 一种led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Shao Zehua

Inventor after: Li Yong

Inventor after: Wu Yuefei

Inventor after: Lei Xueqiang

Inventor before: Shao Zehua

Inventor before: Li Yong

Inventor before: Li Weicong

Inventor before: Wu Yuefei

Inventor before: Lei Xueqia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