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6493A - 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16493A
CN113616493A CN202010380166.6A CN202010380166A CN113616493A CN 113616493 A CN113616493 A CN 113616493A CN 202010380166 A CN202010380166 A CN 202010380166A CN 113616493 A CN113616493 A CN 1136164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body surface
temperature
surface temperature
massa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801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
张雨微
肖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8016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1649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5962 priority patent/WO202122348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616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64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1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body parts ; Diagnostic temperature sensing, e.g. for malignant or inflamed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8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monitoring, protecting, controlling or indic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 A61F2007/0095Heating or cooling appliances for medical 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the human body with a temperature indicat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2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 A61H2201/0207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hea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5Wearable interfa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61H2201/5058Sensors or detectors
    • A61H2201/5082Temperature sen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30/00Measuring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1H2230/50Temperature
    • A61H2230/505Temperature used as a control parameter for the apparatu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eurology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按摩仪所接触部位的部位体表温度;接触部位为按摩仪对应佩戴用户与按摩仪所接触的部位;当部位体表温度满足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时,基于部位体表温度进行模式匹配,得到模式匹配结果;根据模式匹配结果确定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控制按摩仪按照加热模式进行加热作业。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按摩仪加热控制的效率。

Description

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按摩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往往会保持同一姿势进行长时间的工作或娱乐,如伏案读写、打字、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容易使相关身体部位的肌肉长时间处于非正常受力的生理曲度状态下,导致身体部位的肌肉出现疲劳、酸痛等症状。例如,长时间低头使用智能电子设备,使颈椎前倾,导致颈部肌肉出现疲劳,且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眼部肌肉也容易酸胀疼痛。为此,各种按摩仪技术,如颈部按摩仪、按摩椅、眼部按摩仪等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按摩仪是一种对人体的局部进行刺激性按摩的设备,除了可以提供针灸、推拿和按摩等各种仿真功能,以实现放松肌肉、舒缓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疲劳等功效外,还可以提供加热供暖功能为用户进行供暖。然而,目前按摩仪加热供暖功能的控制一般由用户主动通过遥控器或设备上的按键进行操作实现,按摩仪加热的控制智能化程度较低,导致对按摩仪的加热控制效率有限。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按摩仪加热控制效率的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按摩仪所接触部位的部位体表温度;接触部位为按摩仪对应佩戴用户与按摩仪所接触的部位;
当部位体表温度满足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时,基于部位体表温度进行模式匹配,得到模式匹配结果;
根据模式匹配结果确定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
控制按摩仪按照加热模式进行加热作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按摩仪所接触部位的部位体表温度包括:
当检测到按摩仪处于体表温度控制的控制模式时,确定按摩仪的类型;
根据按摩仪的类型确定按摩仪的接触部位;
获取按摩仪内置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接触部位相应的部位体表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按摩仪对应佩戴用户在预设时间范围的运动量;
当运动量小于运动量阈值时,生成控制模式调整指令;
发送控制模式调整指令至按摩仪,控制模式调整指令用于控制按摩仪进入体表温度控制的控制模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部位体表温度满足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时,基于部位体表温度进行模式匹配,得到模式匹配结果包括:
查询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
当部位体表温度满足加热触发条件时,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
将匹配参数与匹配参数表中的各基准参数进行模式匹配,得到模式匹配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热触发条件包括部位体表温度处于触发温度范围内和部位体表温度的变化率处于触发变化率范围内中的至少一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包括:
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化率;
根据均值、标准差和变化率得到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
根据模式匹配结果确定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包括:
将模式匹配结果中匹配程度最高的模式匹配结果对应的模式确定为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部位体表温度满足加热触发条件时,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包括:
获取按摩仪的环境温度;
确定部位体表温度和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
当温差大于加热触发条件中的温差阈值时,根据环境温度、部位体表和温差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按摩仪的环境温度包括:
确定按摩仪的环境温度检测方式;
获取各环境温度检测方式分别对应检测到的环境检测温度;
根据各环境检测温度得到按摩仪的环境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环境温度、部位体表和温差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包括:
分别确定环境温度、部位体表和温差各自对应的统计特征;
根据统计特征得到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按摩仪按照加热模式进行加热作业包括:
从加热参数数据库中查询加热模式对应的加热温度;
根据加热温度和部位体表温度确定按摩仪的加热时长,并根据加热时长生成按摩仪控制指令;
发送按摩仪控制指令至按摩仪,按摩仪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按摩仪进行加热作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温度调节指令时,从用户温度调节指令中确定温度调节参数;
根据温度调节参数调节加热温度,得到更新后的加热温度;
将更新后的加热温度作为加热温度,并执行根据加热温度和部位体表温度确定按摩仪的加热时长的步骤。
一种按摩仪加热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体表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按摩仪所接触部位的部位体表温度;接触部位为按摩仪对应佩戴用户与按摩仪所接触的部位;
模式匹配模块,用于当部位体表温度满足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时,基于部位体表温度进行模式匹配,得到模式匹配结果;
加热模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模式匹配结果确定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
加热作业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按摩仪按照加热模式进行加热作业。
一种按摩仪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按摩仪和如上所述的装置;其中,按摩仪与按摩仪加热控制装置中的加热作业控制模块连接。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按摩仪所接触部位的部位体表温度;接触部位为按摩仪对应佩戴用户与按摩仪所接触的部位;
当部位体表温度满足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时,基于部位体表温度进行模式匹配,得到模式匹配结果;
根据模式匹配结果确定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
控制按摩仪按照加热模式进行加热作业。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按摩仪所接触部位的部位体表温度;接触部位为按摩仪对应佩戴用户与按摩仪所接触的部位;
当部位体表温度满足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时,基于部位体表温度进行模式匹配,得到模式匹配结果;
根据模式匹配结果确定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
控制按摩仪按照加热模式进行加热作业。
上述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在按摩仪对应佩戴用户与该按摩仪所接触的部位的部位体表温度满足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时,根据该部位体表温度进行模式匹配得到的模式匹配结果确定相应的加热模式,并控制按摩仪按照该加热模式进行加热作业。通过根据与按摩仪所接触的部位的部位体表温度匹配确定的按摩仪的工作模式对按摩仪进行加热作业控制,丰富了按摩仪加热的控制方式,提高了按摩仪的智能化程度,提高了按摩仪的加热控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匹配参数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按摩仪加热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按摩仪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终端102通过网络与按摩仪设备104进行通信。终端102获取按摩仪设备104对应佩戴用户与按摩仪设备104所接触的部位的部位体表温度,在终端102确定按摩仪设备104的部位体表温度满足按摩仪设备104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时,终端102根据该部位体表温度进行模式匹配得到的模式匹配结果确定相应的加热模式,并控制按摩仪设备104按照该加热模式进行加热作业。此外,还可以直接由按摩仪设备104中内置的处理器(图未示)直接进行按摩仪设备104加热控制的处理,或由与终端102连接的服务器(图未示)实现按摩仪设备104的加热控制,如由服务器通过终端104转发控制指令实现对按摩仪设备104的加热控制。其中,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按摩仪设备104可以为各种类型的按摩仪,如按按摩部分划分的颈部按摩仪、肩部按摩仪、背部按摩仪、腰部按摩仪、腹部按摩仪、脑部按摩仪、腿部按摩仪、足部按摩仪、胸部按摩仪和眼部按摩仪等,还可以为按摩贴;服务器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终端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2,获取按摩仪所接触部位的部位体表温度;接触部位为按摩仪对应佩戴用户与按摩仪所接触的部位。
一般地,按摩仪由用户佩戴在相应部位进行作业,不同类型的按摩仪对应于不同的按摩部位,则佩戴于用户的不同部位位置,如颈部按摩仪佩戴在用户的颈部位置、眼部按摩仪佩戴于用户的眼部位置、肩部按摩仪佩戴在用户的肩部位置等。在按摩仪进行作业时,按摩仪的按摩头组件会和佩戴用户相应部位接触,以通过振动或电流脉冲形式进行仿真按摩。本实施例中,接触部位即为按摩仪对应佩戴用户与按摩仪所接触的部位,如眼部按摩仪与佩戴用户接触的眼部位置、颈部按摩仪与佩戴用户接触的颈部位置等。部位体表温度为接触部位的温度,具体可以为接触部位表面皮肤的温度,如对于颈部按摩仪,部位体表温度可以为佩戴用户颈部部位皮肤的温度。部位体表温度可以由按摩仪内置的温度传感器对相应接触部位的表面皮肤进行温度检测获得。
在具体应用时,可以在按摩仪处于体表温度控制的控制模式,即按摩仪激活了体表温度控制的功能时,获取按摩仪内置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相应所接触部位的部位体表温度。
步骤S204,当部位体表温度满足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时,基于部位体表温度进行模式匹配,得到模式匹配结果。
获得部位体表温度后,确定部位体表温度是否满足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加热触发条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预先设置,用于判断是否触发对按摩仪的加热进行控制,具体可以为部位体表温度低于触发温度阈值或处于触发温度范围时,认为满足按摩仪的加热触发条件,则激活按摩仪加热控制的功能,并基于部位体表温度对按摩仪加热作业进行控制。具体地,可以比较部位体表温度与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在部位体表温度满足该加热触发条件时,触发按摩仪加热控制的功能,基于部位体表温度进行模式匹配,如可以将部位体表温度与各种加热模式对应的参数进行匹配,得到模式匹配结果,根据该模式匹配结果可以确定该部位体表温度所对应的加热模式,即确定基于该部位体表温度下,需要控制按摩仪所执行的加热作业。
在具体实现时,在触发按摩仪加热控制的功能,基于部位体表温度对按摩仪进行加热控制时,可以根据获得的按摩仪对应部位体表温度计算相应匹配参数,并根据该匹配参数与各加热模式的基准参数进行模式匹配,得到模式匹配结果。
步骤S206,根据模式匹配结果确定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
得到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模式匹配结果后,基于该模式匹配结果确定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加热模式为按摩仪进行加热作业时的工作模式,不同加热模式可以对应不同的加热参数,具体可以包括加热温度,以适配不同的加热作业需求。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将各模式匹配结果中匹配程度最高的模式匹配结果所对应的加热模式确定为该部位体表温度下所对应的加热模式。
步骤S208,控制按摩仪按照加热模式进行加热作业。
确定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后,终端控制按摩仪按照该加热模式进行加热作业,如控制按摩仪的加热部件进行加热,以实现基于部位体表温度控制按摩仪的加热作业。具体实现时,可以确定加热模式对应的加热温度,如加热温度可以为37℃-42℃,并结合部位体表温度确定按摩仪的加热时长,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终端通过下发该控制指令至按摩仪以控制按摩仪按照加热模式进行加热作业,从而丰富按摩仪加热的控制方式,提高按摩仪的智能化程度,提高按摩仪的加热控制效率。
上述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中,在按摩仪对应佩戴用户与该按摩仪所接触的部位的部位体表温度满足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时,根据该部位体表温度进行模式匹配得到的模式匹配结果确定相应的加热模式,并控制按摩仪按照该加热模式进行加热作业。通过根据与按摩仪所接触的部位的部位体表温度匹配确定的按摩仪的工作模式对按摩仪进行加热作业控制,丰富了按摩仪加热的控制方式,提高了按摩仪的智能化程度,提高了按摩仪的加热控制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按摩仪所接触部位的部位体表温度包括:当检测到按摩仪处于体表温度控制的控制模式时,确定按摩仪的类型;根据按摩仪的类型确定按摩仪的接触部位;获取按摩仪内置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接触部位相应的部位体表温度。
本实施例中,在按摩仪处于体表温度控制的控制模式时,根据按摩仪内置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相应接触部位的部位体表温度。具体地,确定按摩仪的当前控制模式,具体可以实时或定时检测按摩仪的当前控制模式,应用时可以通过终端检测按摩仪的当前控制模式。在按摩仪的当前控制模式为体表温度控制的控制模式,即按摩仪处于体表温度控制的控制模式时,表明按摩仪已开启体表温度控制的功能,确定按摩仪的类型,按摩仪的类型可以根据按摩仪针对按摩的部位进行划分,如按摩仪的类型可以包括颈部按摩仪、眼部按摩仪或肩颈按摩仪等各种类型。进一步地,体表温度控制的功能具体可以为定时触发,如达到预定时间时开启体表温度控制的功能,使按摩仪切换成体表温度控制的控制模式;也可以为用户手动触发,如用户通过按摩仪上的按键操作或通过终端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的操作开启体表温度控制的功能。
确定按摩仪的类型后,根据按摩仪的类型确定按摩仪的接触部位。具体地,按摩仪的类型根据按摩仪针对的按摩部位进行划分,不同类型的按摩仪对应于不同的按摩部位,在按摩仪被用户佩戴时,按摩仪会与用户身体的不同部位接触,根据按摩仪的类型可以确定该按摩仪对应的接触部位。例如,颈部按摩仪的接触部位为佩戴用户的颈部,眼部按摩仪的接触位置为佩戴用户的眼部等。获取按摩仪内置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接触部位相应的部位体表温度,温度传感器可以内置于按摩仪中,温度传感器可以通过按摩仪的按摩头组件进行温度检测,从而检测得到接触部位的部位体表温度。在具体应用时,按摩仪内置温度传感器可以定时或实时对按摩仪的接触部位进行温度检测,以对部位体表温度进行有效监测;也可以在开启体表温度控制的功能,即按摩仪处于体表温度控制的控制模式时,触发温度传感器进行部位体表温度的检测,以降低温度传感器的作业时间,提高按摩仪的续航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按摩仪对应佩戴用户在预设时间范围的运动量;当运动量小于运动量阈值时,生成控制模式调整指令;发送控制模式调整指令至按摩仪,控制模式调整指令用于控制按摩仪进入体表温度控制的控制模式。
本实施例中,根据按摩仪对应佩戴用户的运动量切换按摩仪的控制模式,在佩戴用户的运动量较低时使按摩仪切换进入体表温度控制的控制模式,以激活体表温度控制的功能,结合体表温度进行按摩仪加热控制。
具体地,获取按摩仪对应佩戴用户在预设时间范围的运动量,预设时间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如5分钟、10分钟、30分钟或1个小时等,运动量用于反映佩戴用户的运动情况,具体可以根据运动参数得到,运动参数可以包括步数。在具体应用中,运动参数可以根据按摩仪内置的传感器,如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检测佩戴用户的运动步数;此外,运动参数也可以根据按摩仪佩戴用户所佩戴的其他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检测得到。基于运动参数可以分析得到佩戴用户的运动量,如根据佩戴用户1个小时内的运动步数计算佩戴用户的运动量。
得到按摩仪对应佩戴用户的运动量后,比较佩戴用户的运动量与预设的运动量阈值,运动量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备,用以判断佩戴用户的运动量是否达标,若运动量小于运动量阈值,则表明佩戴用户的运动量偏低,此时可能佩戴用户的体表温度较低,需要按摩仪进行加热供暖,则生成控制模式调整指令,控制模式调整指令用于切换按摩仪的控制模式。将得到的控制模式调整指令发送至按摩仪,以控制按摩仪进行控制模式切换,进入体表温度控制的控制模式,从而激活体表温度控制的功能,结合体表温度控制按摩仪加热作业,为佩戴用户进行加热供暖。通过结合按摩仪对应佩戴用户的运动量激活按摩仪控制模式切换,可以在佩戴用户的运动量较低时及时为佩戴用户进行加热供暖,提高按摩仪加热控制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部位体表温度满足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时,基于部位体表温度进行模式匹配,得到模式匹配结果包括:查询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当部位体表温度满足加热触发条件时,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将匹配参数与匹配参数表中的各基准参数进行模式匹配,得到模式匹配结果。
本实施例中,在部位体表温度满足加热触发条件,触发按摩仪加热控制的功能时,基于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进行模式匹配,得到用于确定部位体表温度所对应的加热模式的模式匹配结果。具体地,获得按摩仪的部位体表温度后,查询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加热触发条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预先设置,如可以为部位体表温度低于触发温度阈值或处于触发温度范围内。比较部位体表温度和加热触发条件,若部位体表温度满足加热触发条件,则表明当前按摩仪佩戴用户的体表温度较低,可以进行加热控制,则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匹配参数为用于模式匹配的特征参数,具体根据包括但不限于包括部位体表温度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化率等。查询预设的匹配参数表,匹配参数表记录有不同加热模式对应的基准参数,如可以记录不同加热模式对应的温度范围。将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与匹配参数表中的各基准参数进行模式匹配,具体可以将匹配参数与不同加热模式的基准参数一一进行比较,得到模式匹配结果,根据该模式匹配结果可以确定部位体表温度所对应的加热模式,即确定基于该部位体表温度条件下,需要控制按摩仪所执行的加热作业。
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触发条件包括部位体表温度处于触发温度范围内和部位体表温度的变化率处于触发变化率范围内中的至少一项。
本实施例中,加热触发条件包括触发温度范围,或触发变化率范围。具体地,加热触发条件可以包括部位体表温度处于触发温度范围,触发温度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也可以由用户进行个性化设置,如可以为低于36.5℃的温度范围。触发温度范围直接根据部位体表温度的数值大小进行比对,其与按摩仪所处部位体表的实际温度数值相关。加热触发条件也可以包括部位体表温度的变化率处于触发变化率范围,触发变化率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也可以由用户进行个性化设置,如可以为变化率大于15%的范围。触发变化率范围通过部位体表温度的变化率进行比对,其与按摩仪所处部位体表的温度变化相关,在温度变化较大时可以触发控制按摩仪的加热作业。在具体应用时,加热触发条件可以包括部位体表温度处于触发温度范围和部位体表温度的变化率处于触发变化率范围中的至少一项,即两种加热触发条件可以结合进行配置,以适应各种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包括: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化率;根据均值、标准差和变化率得到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
本实施例中,根据部位体表温度的统计特征,如均值、标准差和变化率确定匹配参数,并基于该匹配参数进行模式匹配得到的模式匹配结果确定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具体地,获得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后,比较部位体表温度与加热触发条件,在部位体表温度满足加热触发条件时,表明当前按摩仪对应佩戴用户的佩戴部位体表温度低,需要进行加热供暖,则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化率。其中,均值可以为部位体表温度的加权平均值或算术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化率用于反映部位体表温度的变化情况。得到部位体表温度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化率后,根据均值、标准差和变化率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匹配参数为用于模式匹配的特征参数。例如,可以直接将均值、标准差和变化率组合得到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
进一步地,根据模式匹配结果确定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包括:将模式匹配结果中匹配程度最高的模式匹配结果对应的模式确定为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
在得到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后,将匹配参数与匹配参数表中的各基准参数进行模式匹配,如将匹配参数与不同加热模式的基准参数一一进行比较,得到模式匹配结果。从各模式匹配结果中确定匹配程度最高的模式匹配结果,并将其对应的模式确定为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从而确定基于该部位体表温度下,需要控制按摩仪所执行的加热作业。例如,匹配参数表中记录有N种加热模式对应的基准参数,将匹配参数与各基准参数进行匹配,可以得到N个模式匹配结果,模式匹配结果可以包括反映匹配程度的匹配得分,匹配得分越高,则对应匹配程度越高;可以根据N个匹配得分中确定匹配得分最高的模式匹配结果,作为匹配程度最高的模式匹配结果,从而将其对应的模式确定为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确定匹配参数的步骤,即当部位体表温度满足加热触发条件时,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包括:
步骤S302,获取按摩仪的环境温度。
本实施例中,结合按摩仪的环境和部位体表温度之间的温差确定是否满足加热触发条件,以激活按摩仪体表温度控制功能,进行后续的匹配参数确定处理。具体地,获取按摩仪的环境温度,环境温度可以为按摩仪所处环境的温度,具体可以为按摩仪佩戴用户所处环境的温度。一般地,对于可穿戴式便携式的按摩仪,用户可以佩戴按摩仪移动,如佩戴颈部按摩仪时可以继续工作、娱乐等,用户移动可以带动按摩仪在不同场景转移,则按摩仪可以对应于不同的环境温度,如室内或室外时环境温度温差会较大。在具体应用时,按摩仪的环境温度可以通过按摩仪内置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也可以根据按摩仪所处地理位置进行温度查询得到。
步骤S304,确定部位体表温度和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
得到按摩仪的环境温度后,比较环境温度和部位体表温度,得到部位体表温度和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具体可以根据部位体表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差值得到,该温差反映了按摩仪佩戴用户体表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差异,温差较大时,则佩戴用户会感觉到冷意,则可以控制按摩仪进行加热供暖。
步骤S306,当温差大于加热触发条件中的温差阈值时,根据环境温度、部位体表和温差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
确定环境温度和部位体表温度之间的温差后,比较该温差与预设的温差阈值,温差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如可以设为20℃,若环境温度和部位体表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20℃,则表明环境温度较低,按摩仪的佩戴用户可以感到寒意,需要按摩仪进行加热供暖,则认为满足加热触发条件,触发按摩仪体表温度控制的功能,根据环境温度、部位体表和温差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其中,匹配参数为用于模式匹配的特征参数,具体根据包括但不限于包括部位体表温度、环境温度和温差各自的统计特征,如均值、标准差和变化率等。本实施例中,通过按摩仪佩戴用户的部位体表温度和环境的温差确定是否满足加热触发条件,以此来判断是否激活按摩仪体表温度控制功能,可以结合佩戴用户所处的环境进行按摩仪加热控制,提高按摩仪加热控制的针对性,避免用户反复进行调节,提高按摩仪加热控制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按摩仪的环境温度包括:确定按摩仪的环境温度检测方式;获取各环境温度检测方式分别对应检测到的环境检测温度;根据各环境检测温度得到按摩仪的环境温度。
本实施例中,按摩仪的环境温度可以通过按摩仪支持的各环境温度检测方式得到。具体地,在获取按摩仪的环境温度时,确定按摩仪的环境温度检测方式。其中,环境温度检测方式为环境温度的检测途径,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通过按摩仪内置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测的第一检测方式、通过按摩仪关联的穿戴设备进行检测的第二检测方式和从服务器查询的按摩仪所属地理位置的温度的第三检测方式。其中,穿戴设备包括按摩仪对应佩戴用户所穿戴的能够检测温度的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按摩仪的环境温度检测方式可以根据按摩仪实际条件进行配置,如按摩仪内置有温度传感器时,可以通过第一检测方式进行环境温度检测;若按摩仪关联有其他穿戴设备,则可以根据关联的其他穿戴设备进行环境温度检测。
确定按摩仪的环境温度检测方式后,获取各环境温度检测方式分别对应检测到的环境检测温度,环境检测温度为各种环境温度检测方式分别检测得到的温度检测结果。根据各环境检测温度得到按摩仪的环境温度,一般地,不同检测方式不同,相应温度检测结果会有差异,此时可以根据各环境检测温度进行处理,如对各环境检测温度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中的加权平均、算术平均、中位数或众数等,确定按摩仪的环境温度,以此综合考虑各环境温度检测方式的温度检测结果,提高环境温度的准确性。
在具体应用时,对于各种环境温度检测方式分别检测得到的环境检测温度,可以对各环境检测温度进行异常数据分析,异常分析结果,如可以确定各环境检测温度中的孤立点,即各环境检测温度中偏差较大的数据点,可能是由于设备故障导致检测结果有误,则需要将该异常数据剔除,并根据剔除异常数据后的环境检测温度确定按摩仪的环境温度。通过对各环境检测温度中的异常数据进行剔除,可以提高按摩仪的环境温度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环境温度、部位体表和温差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包括:分别确定环境温度、部位体表和温差各自对应的统计特征;根据统计特征得到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
本实施例中,根据环境温度、部位体表和温差各自对应的统计特征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其中,统计特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如均值、标准差和变化率等,均值可以为部位体表温度的加权平均值或算术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化率用于反映部位体表温度的变化情况。具体地,在确定匹配参数时,分别确定环境温度、部位体表和温差各自对应的统计特征,如分别计算环境温度、部位体表和温差各自对应均值、标准差和变化率等统计特征,根据得到根据统计特征得到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例如,可以直接将环境温度、部位体表和温差各自对应的统计特征组合得到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按摩仪按照加热模式进行加热作业包括:从加热参数数据库中查询加热模式对应的加热温度;根据加热温度和部位体表温度确定按摩仪的加热时长,并根据加热时长生成按摩仪控制指令;发送按摩仪控制指令至按摩仪,按摩仪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按摩仪进行加热作业。
本实施例中,确定加热模式对应的加热温度,并结合部位体表温度确定按摩仪的加热时长,生成相应的按摩仪控制指令,终端通过下发该按摩仪控制指令至按摩仪以实现控制按摩仪按照加热模式进行加热作业。具体地,在确定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后,终端查询加热参数数据库,加热参数数据库可以记录有各种加热模式对应的加热温度,加热温度即为按摩仪进行加热作业时需要输出和保持的温度,从该加热参数数据库中查询加热模式对应的加热温度。根据加热温度和部位体表温度确定按摩仪的加热时长,加热时长为按摩仪在当前部位体表温度下需要按照加热温度进行加热作业时,按摩仪需要进行加热的时间。在具体应用中,加热时长可以根据部位体表温度、加热温度、按摩仪当前温度和按摩仪的加热功率计算得到。确定按摩仪的加热时长后,基于该加热时长生成按摩仪控制指令,按摩仪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按摩仪进行加热作业。将按摩仪控制指令发送至按摩仪,如通过蓝牙、红外信号或其他局域网络将按摩仪控制指令发送至按摩仪,以控制按摩仪按照加热时长和加热温度进行加热作业,从而实现了通过部位体表温度对按摩仪进行加热作业控制,丰富了按摩仪加热的控制方式,提高了按摩仪的智能化程度,提高了按摩仪的加热控制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用户温度调节指令时,从用户温度调节指令中确定温度调节参数;根据温度调节参数调节加热温度,得到更新后的加热温度;将更新后的加热温度作为加热温度,并执行根据加热温度和部位体表温度确定按摩仪的加热时长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由用户对加热模式进行调节,以实现用户的个性化配置。具体地,当接收到用户温度调节指令时,从该用户温度调节指令中确定温度调节参数,其中,用户温度调节指令用于请求调节加热模式,具体可以用于调节加热温度。用户温度调节指令可以包括温度调节参数,温度调节参数即为加热温度具体需要调节的参量,如可以为提高加热温度、降低加热温度等。得到温度调节参数后,基于该温度调节参数调节加热温度,以对加热温度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加热温度。将更新后的加热温度替换当前的加热温度,并执行根据加热温度和部位体表温度确定按摩仪的加热时长的步骤,从而重新确定加热时长,并通过相应的按摩仪控制指令控制按摩仪根据更新后的加热温度进行加热作业,实现了用户对加热模式的个性化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402,当检测到按摩仪处于体表温度控制的控制模式时,确定按摩仪的类型;
步骤S404,根据按摩仪的类型确定按摩仪的接触部位;
步骤S406,获取按摩仪内置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接触部位相应的部位体表温度;
步骤S408,查询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
步骤S410,当部位体表温度满足加热触发条件时,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化率;
步骤S412,根据均值、标准差和变化率得到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
步骤S414,将匹配参数与匹配参数表中的各基准参数进行模式匹配,得到模式匹配结果;
步骤S416,将模式匹配结果中匹配程度最高的模式匹配结果对应的模式确定为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
步骤S418,从加热参数数据库中查询加热模式对应的加热温度;
步骤S420,根据加热温度和部位体表温度确定按摩仪的加热时长,并根据加热时长生成按摩仪控制指令;
步骤S422,发送按摩仪控制指令至按摩仪,按摩仪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按摩仪进行加热作业;
步骤S424,当接收到用户温度调节指令时,从用户温度调节指令中确定温度调节参数;
步骤S426,根据温度调节参数调节加热温度,得到更新后的加热温度;
步骤S428,将更新后的加热温度作为加热温度,并执行根据加热温度和部位体表温度确定按摩仪的加热时长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通过终端实时或定时检测按摩仪的当前控制模式,在按摩仪处于体表温度控制的控制模式时,根据按摩仪内置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相应接触部位的部位体表温度。在获得的部位体表温度满足加热触发条件,触发按摩仪加热控制的功能时,基于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进行模式匹配,具体根据部位体表温度的统计特征,包括均值、标准差和变化率确定匹配参数,并基于该匹配参数进行模式匹配得到的模式匹配结果确定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确定加热模式后,确定加热模式对应的加热温度,并结合部位体表温度确定按摩仪的加热时长,生成相应的按摩仪控制指令,终端通过下发该按摩仪控制指令至按摩仪以实现控制按摩仪按照加热模式进行加热作业。通过根据与按摩仪所接触的部位的部位体表温度匹配确定的按摩仪的工作模式对按摩仪进行加热作业控制,丰富了按摩仪加热的控制方式,提高了按摩仪的智能化程度,提高了按摩仪的加热控制效率。
进一步地,还可以由用户对加热模式进行调节,具体从用户温度调节指令中确定温度调节参数,基于该温度调节参数调节加热温度,并控制按摩仪根据更新后的加热温度进行加热作业,从而实现用户对加热模式的个性化配置。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4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4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按摩仪加热控制装置500,包括:体表温度获取模块502、模式匹配模块504、加热模式确定模块506和加热作业控制模块508,其中:
体表温度获取模块502,用于获取按摩仪所接触部位的部位体表温度;接触部位为按摩仪对应佩戴用户与按摩仪所接触的部位;
模式匹配模块504,用于当部位体表温度满足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时,基于部位体表温度进行模式匹配,得到模式匹配结果;
加热模式确定模块506,用于根据模式匹配结果确定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
加热作业控制模块508,用于控制按摩仪按照加热模式进行加热作业。
在一个实施例中,体表温度获取模块502包括按摩仪类型确定模块、接触部位确定模块和温度获取模块;其中:按摩仪类型确定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按摩仪处于体表温度控制的控制模式时,确定按摩仪的类型;接触部位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按摩仪的类型确定按摩仪的接触部位;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按摩仪内置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接触部位相应的部位体表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运动量获取模块、运动量触发模块和模式切换模块;其中:运动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按摩仪对应佩戴用户在预设时间范围的运动量;运动量触发模块,用于当运动量小于运动量阈值时,生成控制模式调整指令;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发送控制模式调整指令至按摩仪,控制模式调整指令用于控制按摩仪进入体表温度控制的控制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模式匹配模块504包括触发条件查询模块、匹配参数确定模块和参数匹配模块;其中:触发条件查询模块,用于查询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匹配参数确定模块,用于当部位体表温度满足加热触发条件时,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参数匹配模块,用于将匹配参数与匹配参数表中的各基准参数进行模式匹配,得到模式匹配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触发条件包括部位体表温度处于触发温度范围内和部位体表温度的变化率处于触发变化率范围内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个实施例中,匹配参数确定模块包括统计特征确定模块和统计参数确定模块,加热模式确定模块506包括统计参数匹配模块;其中:统计特征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化率;统计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均值、标准差和变化率得到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统计参数匹配模块,用于将模式匹配结果中匹配程度最高的模式匹配结果对应的模式确定为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匹配参数确定模块包括环境温度获取模块、温差确定模块和温差匹配参数模块;其中:环境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按摩仪的环境温度;温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部位体表温度和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温差匹配参数模块,用于当温差大于加热触发条件中的温差阈值时,根据环境温度、部位体表和温差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环境温度获取模块包括检测方式确定模块、检测温度获取模块和检测温度处理模块;其中:检测方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按摩仪的环境温度检测方式;检测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环境温度检测方式分别对应检测到的环境检测温度;检测温度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各环境检测温度得到按摩仪的环境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温差匹配参数模块包括统计特征模块和温差匹配参数确定模块;其中:统计特征模块,用于分别确定环境温度、部位体表和温差各自对应的统计特征;温差匹配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统计特征得到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作业控制模块508包括加热温度确定模块、控制指令生成模块和控制指令下发模块;其中:加热温度确定模块,用于从加热参数数据库中查询加热模式对应的加热温度;控制指令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加热温度和部位体表温度确定按摩仪的加热时长,并根据加热时长生成按摩仪控制指令;控制指令下发模块,用于发送按摩仪控制指令至按摩仪,按摩仪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按摩仪进行加热作业。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户指令接收接受模块和加热温度更新模块;其中:用户指令接收接受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用户温度调节指令时,从用户温度调节指令中确定温度调节参数;加热温度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温度调节参数调节加热温度,得到更新后的加热温度;将更新后的加热温度作为加热温度,并执行根据加热温度和部位体表温度确定按摩仪的加热时长的步骤。
关于按摩仪加热控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按摩仪加热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按摩仪系统600,该系统包括按摩仪602和如上所述的按摩仪加热控制装置500;其中,按摩仪与按摩仪加热控制装置中的加热作业控制模块608连接。
其中,按摩仪602可以为各种类型的按摩仪,如按按摩部分划分的颈部按摩仪、肩部按摩仪、背部按摩仪、腰部按摩仪、腹部按摩仪、脑部按摩仪、腿部按摩仪、足部按摩仪、胸部按摩仪和眼部按摩仪等。按摩仪加热控制装置500可以通过加热作业控制模块608向按摩仪602发送按摩仪控制指令,以控制按摩仪的加热作业。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7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按摩仪所接触部位的部位体表温度;接触部位为按摩仪对应佩戴用户与按摩仪所接触的部位;
当部位体表温度满足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时,基于部位体表温度进行模式匹配,得到模式匹配结果;
根据模式匹配结果确定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
控制按摩仪按照加热模式进行加热作业。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当检测到按摩仪处于体表温度控制的控制模式时,确定按摩仪的类型;根据按摩仪的类型确定按摩仪的接触部位;获取按摩仪内置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接触部位相应的部位体表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按摩仪对应佩戴用户在预设时间范围的运动量;当运动量小于运动量阈值时,生成控制模式调整指令;发送控制模式调整指令至按摩仪,控制模式调整指令用于控制按摩仪进入体表温度控制的控制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查询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当部位体表温度满足加热触发条件时,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将匹配参数与匹配参数表中的各基准参数进行模式匹配,得到模式匹配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触发条件包括部位体表温度处于触发温度范围内和部位体表温度的变化率处于触发变化率范围内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化率;根据均值、标准差和变化率得到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将模式匹配结果中匹配程度最高的模式匹配结果对应的模式确定为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按摩仪的环境温度;确定部位体表温度和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当温差大于加热触发条件中的温差阈值时,根据环境温度、部位体表和温差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确定按摩仪的环境温度检测方式;获取各环境温度检测方式分别对应检测到的环境检测温度;根据各环境检测温度得到按摩仪的环境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分别确定环境温度、部位体表和温差各自对应的统计特征;根据统计特征得到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从加热参数数据库中查询加热模式对应的加热温度;根据加热温度和部位体表温度确定按摩仪的加热时长,并根据加热时长生成按摩仪控制指令;发送按摩仪控制指令至按摩仪,按摩仪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按摩仪进行加热作业。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当接收到用户温度调节指令时,从用户温度调节指令中确定温度调节参数;根据温度调节参数调节加热温度,得到更新后的加热温度;将更新后的加热温度作为加热温度,并执行根据加热温度和部位体表温度确定按摩仪的加热时长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按摩仪所接触部位的部位体表温度;接触部位为按摩仪对应佩戴用户与按摩仪所接触的部位;
当部位体表温度满足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时,基于部位体表温度进行模式匹配,得到模式匹配结果;
根据模式匹配结果确定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
控制按摩仪按照加热模式进行加热作业。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当检测到按摩仪处于体表温度控制的控制模式时,确定按摩仪的类型;根据按摩仪的类型确定按摩仪的接触部位;获取按摩仪内置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接触部位相应的部位体表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按摩仪对应佩戴用户在预设时间范围的运动量;当运动量小于运动量阈值时,生成控制模式调整指令;发送控制模式调整指令至按摩仪,控制模式调整指令用于控制按摩仪进入体表温度控制的控制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查询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当部位体表温度满足加热触发条件时,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将匹配参数与匹配参数表中的各基准参数进行模式匹配,得到模式匹配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触发条件包括部位体表温度处于触发温度范围内和部位体表温度的变化率处于触发变化率范围内中的至少一项。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化率;根据均值、标准差和变化率得到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将模式匹配结果中匹配程度最高的模式匹配结果对应的模式确定为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获取按摩仪的环境温度;确定部位体表温度和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当温差大于加热触发条件中的温差阈值时,根据环境温度、部位体表和温差确定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确定按摩仪的环境温度检测方式;获取各环境温度检测方式分别对应检测到的环境检测温度;根据各环境检测温度得到按摩仪的环境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分别确定环境温度、部位体表和温差各自对应的统计特征;根据统计特征得到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从加热参数数据库中查询加热模式对应的加热温度;根据加热温度和部位体表温度确定按摩仪的加热时长,并根据加热时长生成按摩仪控制指令;发送按摩仪控制指令至按摩仪,按摩仪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按摩仪进行加热作业。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当接收到用户温度调节指令时,从用户温度调节指令中确定温度调节参数;根据温度调节参数调节加热温度,得到更新后的加热温度;将更新后的加热温度作为加热温度,并执行根据加热温度和部位体表温度确定按摩仪的加热时长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按摩仪所接触部位的部位体表温度;所述接触部位为所述按摩仪对应佩戴用户与所述按摩仪所接触的部位;
当所述部位体表温度满足所述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时,基于所述部位体表温度进行模式匹配,得到模式匹配结果;
根据所述模式匹配结果确定所述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
控制所述按摩仪按照所述加热模式进行加热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按摩仪所接触部位的部位体表温度包括:
当检测到按摩仪处于体表温度控制的控制模式时,确定所述按摩仪的类型;
根据所述按摩仪的类型确定所述按摩仪的接触部位;
获取所述按摩仪内置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所述接触部位相应的部位体表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按摩仪对应佩戴用户在预设时间范围的运动量;
当所述运动量小于运动量阈值时,生成控制模式调整指令;
发送所述控制模式调整指令至所述按摩仪,所述控制模式调整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按摩仪进入体表温度控制的控制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部位体表温度满足所述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时,基于所述部位体表温度进行模式匹配,得到模式匹配结果包括:
查询所述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
当所述部位体表温度满足所述加热触发条件时,确定所述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
将所述匹配参数与匹配参数表中的各基准参数进行模式匹配,得到模式匹配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触发条件包括所述部位体表温度处于触发温度范围内和所述部位体表温度的变化率处于触发变化率范围内中的至少一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包括:
确定所述部位体表温度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化率;
根据所述均值、所述标准差和所述变化率得到所述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模式匹配结果确定所述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包括:
将所述模式匹配结果中匹配程度最高的模式匹配结果对应的模式确定为所述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部位体表温度满足所述加热触发条件时,确定所述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包括:
获取所述按摩仪的环境温度;
确定所述部位体表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
当所述温差大于加热触发条件中的温差阈值时,根据所述环境温度、所述部位体表和所述温差确定所述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按摩仪的环境温度包括:
确定所述按摩仪的环境温度检测方式;
获取各所述环境温度检测方式分别对应检测到的环境检测温度;
根据各所述环境检测温度得到所述按摩仪的环境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所述部位体表和所述温差确定所述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包括:
分别确定所述环境温度、所述部位体表和所述温差各自对应的统计特征;
根据所述统计特征得到所述部位体表温度的匹配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按摩仪按照所述加热模式进行加热作业包括:
从加热参数数据库中查询所述加热模式对应的加热温度;
根据所述加热温度和所述部位体表温度确定所述按摩仪的加热时长,并根据所述加热时长生成按摩仪控制指令;
发送所述按摩仪控制指令至所述按摩仪,所述按摩仪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按摩仪进行加热作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温度调节指令时,从所述用户温度调节指令中确定温度调节参数;
根据所述温度调节参数调节所述加热温度,得到更新后的加热温度;
将更新后的加热温度作为所述加热温度,并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加热温度和所述部位体表温度确定所述按摩仪的加热时长的步骤。
12.一种按摩仪加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体表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按摩仪所接触部位的部位体表温度;所述接触部位为所述按摩仪对应佩戴用户与所述按摩仪所接触的部位;
模式匹配模块,用于当所述部位体表温度满足所述按摩仪对应的加热触发条件时,基于所述部位体表温度进行模式匹配,得到模式匹配结果;
加热模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模式匹配结果确定所述部位体表温度对应的加热模式;
加热作业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按摩仪按照所述加热模式进行加热作业。
13.一种按摩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按摩仪和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按摩仪与所述按摩仪加热控制装置中的加热作业控制模块连接。
14.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380166.6A 2020-05-08 2020-05-08 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Pending CN1136164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0166.6A CN113616493A (zh) 2020-05-08 2020-05-08 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PCT/CN2021/075962 WO2021223482A1 (zh) 2020-05-08 2021-02-08 加热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0166.6A CN113616493A (zh) 2020-05-08 2020-05-08 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6493A true CN113616493A (zh) 2021-11-09

Family

ID=78377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80166.6A Pending CN113616493A (zh) 2020-05-08 2020-05-08 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16493A (zh)
WO (1) WO202122348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98608A (zh) * 2022-12-13 2023-04-25 深圳市德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热奈智能按摩控制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7357A (zh) * 2009-05-12 2009-11-25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方法及其温度控制系统
CN103349032A (zh) * 2013-06-18 2013-10-1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烤箱自动烘烤控制方法
CN103448589A (zh) * 2013-08-09 2013-12-1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汽车座椅智能加热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000484A (zh) * 2014-05-07 2014-08-27 佛山市顺德区贝蒽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换水自动复沸的智能电热水壶的加热方法
CN104353138A (zh) * 2014-10-30 2015-02-18 南宁市西真电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温控真空拔罐系统
CN106136673A (zh) * 2016-08-08 2016-11-23 合肥泰好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沙发控制系统
CN106723649A (zh) * 2016-11-29 2017-05-31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一种健康鞋垫监护系统
CN107319864A (zh) * 2017-07-25 2017-11-07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一种自动调温的磁疗电热毯
CN107850875A (zh) * 2015-10-07 2018-03-27 欧姆龙株式会社 温度控制装置和自动调谐方法
CN207734275U (zh) * 2017-05-31 2018-08-17 广州市一棵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发热贴
CN109875753A (zh) * 2019-03-28 2019-06-14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 一种缓解儿童腹部不适的中药热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78336B2 (ja) * 1994-02-08 2003-02-17 株式会社アバン 美容器具
CN205831165U (zh) * 2016-06-28 2016-12-28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智能腰带
CN109561984B (zh) * 2016-08-05 2022-08-05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热皮肤处理设备
CN108888404A (zh) * 2018-06-29 2018-11-27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冷热敷温度调节方法及眼罩
CN209422380U (zh) * 2018-12-13 2019-09-24 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设备的加热模块及按摩椅
CN109771834A (zh) * 2019-02-26 2019-05-21 戚国昌 一种红外按摩治疗器
CN110801388A (zh) * 2019-09-30 2020-02-18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健康管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及健康管理设备
CN111603675A (zh) * 2020-03-23 2020-09-01 广东艾诗凯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颈部按摩仪及其开机方法
CN111558149A (zh) * 2020-03-23 2020-08-21 广东艾诗凯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颈部按摩仪及其调节方法、调节系统、存储介质
CN111558153A (zh) * 2020-03-23 2020-08-21 广东艾诗凯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颈部按摩仪及其温度检测方法
CN111558144B (zh) * 2020-03-23 2023-06-20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颈部按摩仪及其温度检测方法
CN111558154B (zh) * 2020-03-23 2023-06-20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颈部按摩仪的控制方法、颈部按摩仪及存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7357A (zh) * 2009-05-12 2009-11-25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方法及其温度控制系统
CN103349032A (zh) * 2013-06-18 2013-10-16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烤箱自动烘烤控制方法
CN103448589A (zh) * 2013-08-09 2013-12-1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汽车座椅智能加热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000484A (zh) * 2014-05-07 2014-08-27 佛山市顺德区贝蒽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换水自动复沸的智能电热水壶的加热方法
CN104353138A (zh) * 2014-10-30 2015-02-18 南宁市西真电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温控真空拔罐系统
CN107850875A (zh) * 2015-10-07 2018-03-27 欧姆龙株式会社 温度控制装置和自动调谐方法
CN106136673A (zh) * 2016-08-08 2016-11-23 合肥泰好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沙发控制系统
CN106723649A (zh) * 2016-11-29 2017-05-31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一种健康鞋垫监护系统
CN207734275U (zh) * 2017-05-31 2018-08-17 广州市一棵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发热贴
CN107319864A (zh) * 2017-07-25 2017-11-07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一种自动调温的磁疗电热毯
CN109875753A (zh) * 2019-03-28 2019-06-14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 一种缓解儿童腹部不适的中药热敷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98608A (zh) * 2022-12-13 2023-04-25 深圳市德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热奈智能按摩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5998608B (zh) * 2022-12-13 2023-09-05 深圳市德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热奈智能按摩控制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23482A1 (zh) 2021-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96315B2 (ja) 末梢神経機能を改善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EP3064129B1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20180123525A (ko) 촉각 정보 변환 장치, 촉각 정보 변환 방법, 및, 촉각 정보 변환 프로그램, 및, 소자 배치 구조체
KR20180112847A (ko) 촉각 정보 변환 장치, 촉각 정보 변환 방법, 및, 촉각 정보 변환 프로그램
US20200093400A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US2023041067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mind-body-emotion state self-adjustment and functional skills development by way of biofeedback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US20190159719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body posture health information
US9439575B2 (en) Method for acquiring and processing heart rate data
KR20200034662A (ko) 치료장치의 맞춤 동작을 위한 방법과 시스템
CN106606351A (zh) 一种基于颈椎疲劳程度的智能判断系统及其用途
WO2021228128A1 (en) Wearable device for providing electronic pulse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JP6646084B2 (ja) 健康情報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KR102331184B1 (ko) 최적 수면 사이클에 기초한 수면 유도 장치 및 방법
WO2021190316A1 (zh) 可穿戴按摩仪调节方法、可穿戴按摩仪、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16493A (zh) 按摩仪加热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JP720712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3616467A (zh) 按摩仪助眠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3616468A (zh) 按摩仪热敷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2987911A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190257B (zh) 按摩仪的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9055068A (ja) 電子機器、サーバ、データ構造、体調管理方法及び体調管理プログラム
CN113625599B (zh) 按摩仪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513090B (zh) 速眠仪及其控制方法
CN113616463A (zh) 按摩仪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210090757A (ko) 자극 제공 장치, 지각 훈련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