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3793B - 液体微细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微细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13793B
CN113613793B CN202080024159.0A CN202080024159A CN113613793B CN 113613793 B CN113613793 B CN 113613793B CN 202080024159 A CN202080024159 A CN 202080024159A CN 113613793 B CN113613793 B CN 1136137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liquid
humidity
humidificatio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241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13793A (zh
Inventor
福本将秀
末广善文
重信刚也
清本训央
横山广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0738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27012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07946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3375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0736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577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13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37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137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37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1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 F24F6/16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using rotat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3/00Spraying or sprinkling apparatus with moving outlet elements or moving deflecting elements
    • B05B3/02Spraying or sprinkling apparatus with moving outlet elements or moving deflecting elements with rotat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3/00Spraying or sprinkling apparatus with moving outlet elements or moving deflecting elements
    • B05B3/02Spraying or sprinkling apparatus with moving outlet elements or moving deflecting elements with rotating elements
    • B05B3/10Spraying or sprinkling apparatus with moving outlet elements or moving deflecting elements with rotating elements discharging over substantially the whole periphery of the rotating member, i.e. the spraying being effected by centrifugal fo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8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air-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使从吸入口(2)吸入的空气含有被微细化的水并从吹出口(3)吹出的液体微细化装置(1)具备:筒状的扬水管(9),其将由扬水口(9a)扬起的水向离心方向排放;贮水部(14),其贮存被扬起的水;排水口(16a),其在贮水部(14)的底面将水排出;以及加湿控制部(30),其对水的微细化动作进行控制。扬水管(9)在微细化动作时,通过以第二转速的旋转,使扬水管(9)的内部的贮水部(14)的水产生涡流,在该涡流中心形成连通扬水口(9a)与排水口(16a)之间的空隙,将贮水部(14)的水阻水。加湿控制部(30)在判定为从吸入口(2)吸入的空气的湿度超过目标湿度的情况下,以第四转速使扬水管(9)旋转。

Description

液体微细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液体微细化且使吸入的空气含有该微细化的液体并吹出的液体微细化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一种将水微细化且使吸入的空气含有该微细化的水并吹出的液体微细化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这样的现有的液体微细化装置具备吸入空气的吸入口、将吸入的空气吹出的吹出口、以及设置于吸入口与吹出口之间的风路内的将水微细化的液体微细化室。液体微细化室具备贮水部、以及固定于旋转马达的旋转轴的扬水管。扬水管通过旋转马达旋转,对贮水部中贮存的水进行扬水,将被扬起的水向离心方向放射。通过该放射的水与碰撞壁碰撞,从而水被微细化。
另外,现有的液体微细化装置一边根据室内湿度(吸入的空气的湿度)进行反馈控制一边执行加湿运转。这样的液体微细化装置在室内湿度不足目标湿度的情况下执行加湿运转,并且在室内湿度超过目标湿度的情况下停止加湿运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4764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795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现有的液体微细化装置具备与贮水部连结且用于将贮水部中贮存的水进行排水的排水管(排水口)。现有的液体微细化装置通过扬水管的旋转,在排水管(排水口)与扬水管(扬水口)之间形成空隙,抑制贮水部的水从排水管(排水口)排出。也就是说,现有的液体微细化装置根据扬水管有无旋转来控制排水。因此,现有的液体微细化装置在加湿运转时,如果反复超过目标湿度的状态和低于目标湿度的状态,则反复进行扬水管的旋转的执行和停止,其结果为,反复进行贮水部的水的排出和向贮水部的水的供给。也就是说,在现有的液体微细化装置中,在进行加湿运转中的加湿量的反馈控制的情况下,担心水的使用量(排水量)增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提供在进行加湿运转中的加湿量的反馈控制的情况下,能够削减水(液体)的使用量的液体微细化装置。
本发明的液体微细化装置是使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含有微细化的液体并从吹出口吹出的液体微细化装置。液体微细化装置特征在于,具备扬液管、碰撞壁、贮存部以及控制部。扬液管为筒状,在铅垂方向下方具有扬液口,随着旋转轴的旋转,将由扬液口汲取的液体向离心方向排放。碰撞壁通过与从扬液管排放的液体碰撞,将液体微细化。贮存部设置于扬液管的铅垂方向下方,贮存供扬液口汲取的液体。排液口在贮存部的底面排出液体。控制部控制液体微细化装置中的液体的微细化动作。吸入口与具有湿度回收部的送风装置连通。在微细化动作时,扬液管以从第一转速到转速比第一转速多的第二转速的范围中的任一转速进行旋转。从第一转速到第二转速的范围中的任一转速都是如下转速:通过旋转使贮存部内的液体在扬液管的内部产生涡流,在该涡流中心形成连通扬液口与排液口之间的空隙,确保防止贮存部内的液体流入排液口。并且,控制部在判定为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的湿度超过目标湿度的情况下,使扬液管以第一转速旋转。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在进行加湿运转中的加湿量的反馈控制的情况下,能够削减液体的使用量的液体微细化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体微细化装置的概要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体微细化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概要剖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体微细化装置中的由排水管和扬水管构成的贮水部的阻水机构的图。
图4是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体微细化装置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概要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体微细化装置中的加湿控制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示出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体微细化装置的加湿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体微细化装置的加湿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体微细化装置的供水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体微细化装置的水的微细化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体微细化装置的排水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液体微细化装置的加湿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液体微细化装置的加湿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液体微细化装置的供水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液体微细化装置的排水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液体微细化装置是使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含有微细化的水并从吹出口吹出的液体微细化装置。液体微细化装置具备扬液管、碰撞壁、贮存部以及控制部。扬液管为筒状,在铅垂方向下方具有扬液口,随着旋转轴的旋转,将由扬液口汲取的液体向离心方向排放。碰撞壁通过与从扬液管排放的液体碰撞,将该液体微细化。贮存部设置于扬液管的铅垂方向下方,贮存供扬液口汲取的液体。排液口在贮存部的底面排出液体。控制部控制液体微细化装置中的液体的微细化动作。吸入口与具有湿度回收部的送风装置连通。在微细化动作时,扬液管以从第一转速到转速比第一转速多的第二转速的范围中的任一转速进行旋转。从第一转速到第二转速的范围中的任一转速都是如下转速:通过旋转使贮存部内的液体在扬液口的内部产生涡流,在该涡流中心形成连通扬液口与排液口之间的空隙,确保防止贮存部内的液体流入排液口。并且,控制部在判定为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的湿度超过目标湿度的情况下,使扬液管以第一转速旋转。
根据这样的结构,控制部在加湿运转(液体的微细化动作,特别是水的微细化动作)时,即使在判定为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的湿度超过目标湿度的情况下,也以第一转速使扬液管旋转,因此能够抑制贮存部内的液体的排出。因此,控制部即使在反复超过目标湿度的状态和低于目标湿度的状态的状况下,也能够防止贮存部内的液体的排出,削减液体的使用量。也就是说,在进行加湿运转中的加湿量的反馈控制的情况下,能够成为可以削减液体的使用量的液体微细化装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液体微细化装置中,在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的湿度不足目标湿度的情况下,控制部使扬液管以从第一转速到第二转速的范围内的第三转速旋转。这样一来,控制部在加湿量的反馈控制中,在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的湿度不足目标湿度的情况下,能够朝向目标湿度进行必要的加湿量的加湿。
另外,在本发明的液体微细化装置中,控制部在每个第一期间进行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的湿度是否超过目标湿度的判定。这样一来,在进行加湿运转中的加湿量的反馈控制的情况下,加湿量的调整是在每个第一期间进行的,因此,即使由于某些原因(例如,浴室利用)而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的湿度急剧变化,也能够有效地进行朝向目标湿度的加湿量的调整。
另外,在本发明的液体微细化装置中,优选的是,控制部在判定为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的湿度超过目标湿度的状态持续了比第一期间长的第二期间的情况下,使扬液管的旋转停止。这样一来,在室内的空气达到目标湿度的状况持续了第二期间的情况下,停止对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的加湿。也就是说,在从停止加湿到重新开始加湿的期间,能够削减由第一转速的旋转引起的加湿而消耗的与液量(加湿量)对应的液体的使用量。
另外,在本发明的液体微细化装置中,优选的是,控制部在判定为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的湿度超过目标湿度的情况下,并且,在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的湿度成为比目标湿度高的第一湿度的情况下,使扬液管的旋转停止。这样一来,控制部能够抑制对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过剩的加湿,因此能够更适当地控制室内的湿度。
另外,在本发明的液体微细化装置中,送风装置构成为使由湿度回收部回收了湿度的空气流入吸入口。这样一来,由于被湿度回收后的空气流入液体微细化装置(吸入口),所以能够更适当地控制室内的湿度。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表示本公开的优选的一具体例。因此,以下的实施方式所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方式等是一例,并不旨在对本公开进行限定。因此,在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对于未在表示本发明的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技术方案中记载的构成要素,将其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另外,在各附图中,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首先,参照图1、图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概要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体微细化装置的概要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体微细化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概要剖视图。
如图1所示,液体微细化装置1具备吸入空气的吸入口2、以及将从吸入口2吸入的空气吹出的吹出口3。吸入口2设置于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侧面。吹出口3设置于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上方。
如图2所示,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内形成有从吸入口2至吹出口3的风路4~风路6。另外,液体微细化装置1具备设置于风路4~风路6内的液体微细化室7,并且吸入口2、液体微细化室7以及吹出口3连通。
液体微细化室7是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主要部分,是进行水的微细化的位置。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从吸入口2取入的空气经由风路4而向液体微细化室7输送。并且,液体微细化装置1构成为,在通过风路4的空气中含有在液体微细化室7中被微细化的水,将含有该水的空气依次经由风路5、风路6而由吹出口3吹出。在此,风路5构成为将含有水的空气从向液体微细化室7的铅垂方向下方流动的朝向改变为在其外周向铅垂方向上方流动的朝向。风路6构成为使经由风路5的空气直接向铅垂方向上方流动并由吹出口3吹出。
在液体微细化室7中设置有上方及下方开口的筒状的碰撞壁8。碰撞壁8固定于液体微细化室7内。另外,在液体微细化室7中,在被碰撞壁8包围的内侧具备一边旋转一边汲取水(扬水)的筒状的扬水管9(扬液管)。扬水管9成为倒圆锥形的中空结构,在下方具备圆形的扬水口9a(扬液口)。另外,扬水管9在扬水管9的上方且倒圆锥形的顶面中心固定有朝向铅垂方向配置的旋转轴10。通过旋转轴10与液体微细化室7的外表面所具备的旋转马达11连接,旋转马达11的旋转运动通过旋转轴10传递到扬水管9,供扬水管9旋转。需要说明的是,旋转马达11构成为,根据来自后述的加湿控制部30的控制信号,执行旋转运动。
扬水管9在倒圆锥形的顶面侧具备以从扬水管9的外表面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多个旋转板12。多个旋转板12形成为,在上下相邻的旋转板12之间,沿旋转轴10的轴向设置规定间隔,并且从扬水管9的外表面向外侧突出。由于旋转板12与扬水管9一起旋转,因此优选与旋转轴10同轴的水平的圆盘形状。需要说明的是,旋转板12的片数根据作为目标的性能或者扬水管9的尺寸而适当设定。
另外,在扬水管9的壁面设置有贯通扬水管9的壁面的多个开口13。多个开口13各自设置于将扬水管9的内部与以从扬水管9的外表面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的旋转板12的上表面连通的位置。
在液体微细化室7的下部,在扬水管9的铅垂方向下方设置有将扬水管9由扬水口9a扬起的水进行贮存的贮水部14(贮存部)。贮水部14的深度被设计成浸入扬水管9的下部的一部分、例如扬水管9的圆锥高度的三分之一至百分之一程度的长度的深度。该深度能够根据所需的扬水量进行设计。另外,贮水部14的底面形成为朝向扬水口9a向下方倾斜的研钵状(碗状)(参照图3)。
水向贮水部14的供给通过供水部15执行。在供水部15连接有供水管15a,例如从自来水管通过水压调整阀(供水阀:未图示),由供水管15a直接供水。供水部15设置于贮水部14的底面的铅垂方向上方。另外,供水部15优选不仅设置于贮水部14的底面,而且设置于比贮水部14的上表面(能够贮存于贮水部14的最大水位的面)靠铅垂方向上方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供水部15也可以构成为预先从在液体微细化室7外配置的水箱仅通过虹吸原理汲取所需的水量,向贮水部14供给水。
另外,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设置有检测贮水部14的水位的水位检测部18。水位检测部18具有浮动开关18a。浮动开关18a在贮水部14内的水没有达到一定的水位(满水状态)的情况下断开,在贮水部14内的水达到一定的水位(满水状态)的情况下接通。也就是说,水位检测部18通过浮动开关18a检测贮水部14的水是否为一定的水位(满水状态)。并且,水位检测部18将与浮动开关18a的接通或断开相关的信息输出到加湿控制部30。详细情况如下所述,加湿控制部30在浮动开关18a断开,且断开的状态持续了规定时间(第一时间T1)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从供水部15向贮水部14供给水,在浮动开关18a接通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停止从供水部15向贮水部14供给水。在此,第一时间T1设定为不会使贮水部14内的水减少到因加湿处理而无法扬起的水量的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一定时间(例如,30分钟)。
在贮水部14的底面连接有排水管16。设置于连接排水管16的位置的圆形的排水口16a(排液口)设置在形成为研钵状的贮水部14的底面的最低位置。排水管16的阻水及排水通过扬水管9的旋转来实现。即,由排水管16和扬水管9构成贮水部14的阻水机构及扬水机构。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由排水管16和扬水管9构成的贮水部14的阻水机构及排水机构的详细情况,参照图3在后面叙述。
另外,在碰撞壁8的下方(碰撞壁8与贮水部14之间的空间)设置有圆筒状的分离器17,该分离器17以与液体微细化室7的内外隔开的方式配置,并捕集被微细化的水滴的一部分。另外,分离器17由能够供空气流通的多孔体构成。分离器17以内包于与碰撞壁8的下部连接的分离器保持架19的方式固定。具体而言,分离器保持架19构成为具有:顶面板19c、从顶面板19c向铅垂方向下方延伸的第一保持部19a、以及在比第一保持部19a靠内侧(扬水管9侧)的位置处从顶面板19c向铅垂方向下方延伸的第二保持部19b。分离器17被分离器保持架19的第一保持部19a和第二保持部19b夹持并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在分离器保持架19的第二保持部19b连接有水流控制板20的支承部22。
分离器17配置于风路5内,通过在分离器17内流通,捕集通过液体微细化室7的空气中包含的水中的水滴。由此,在风路5中流动的空气仅含有气化的水。
水流控制板20以覆盖贮水部14的方式设置于贮水部14的上方。具体而言,水流控制板20形成为外径小于贮水部14的内壁直径,在由分离器17包围的空间内的下方,以覆盖贮水部14的上方的方式设置。水流控制板20为大致圆板状的形状,在中央部形成有开口成扬水管9能够贯通水流控制板20的直径的开口部(未图示)。另外,水流控制板20在外周部(外缘)的上表面侧具有多个支承部22,并经由支承部22与分离器保持架19的第二保持部19b固定。需要说明的是,水流控制板20防止伴随扬水管9的旋转的水流产生气泡而引起的噪声上升。
并且,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设置有加湿控制部30。加湿控制部30通过控制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运转动作,来控制加湿处理中的加湿动作(水的微细化动作)。另外,加湿控制部30对排水动作(第一处理)以及排水动作(第二处理)进行控制,上述排水动作(第一处理)在加湿动作中向贮水部14供给水的供水次数达到规定次数时将贮水部的水进行排水,上述排水动作(第二处理)在加湿动作持续了规定时间(第二时间T2)的情况下将贮水部的水进行排水。在此,第二时间T2为一定时间(例如24小时)。并且,加湿控制部30控制在停止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运转动作时进行的干燥处理中的干燥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液体微细化装置1也可以为不具备加湿控制部30而通过控制热交换换气装置60的控制部60a(参照图5)来控制加湿动作(水的微细化动作)、排水动作(第一处理、第二处理)、及干燥动作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2,对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的加湿(水的微细化)的动作原理进行说明。
首先,开始来自外部的空气的送风(来自吸入口2的空气的吸入)。并且,在贮水部14中没有水的状态下,通过旋转马达11使旋转轴10以第一转速R1(例如,2000rpm)旋转,与此相应地使扬水管9旋转。并且,从供水部15向贮水部14供给水。此时,在贮水部14中,通过由扬水管9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供给到贮水部14的水被扬水管9汲取,并且供给到贮水部14的水不会从排水口16a排水而被阻水。其结果是,从供水部15供给的水被贮存在贮水部14中。并且,在贮水部14满水后,停止从供水部15向贮水部14供给水。需要说明的是,关于阻水机构及排水机构将在后面叙述。
接着,通过旋转马达11使旋转轴10以第二转速R2旋转,若与此相应地使扬水管9旋转,则通过该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贮水部14中贮存的水被扬水管9汲取。在此,旋转马达11(扬水管9)的第二转速R2根据对空气的加湿量设定于2000rpm-4000rpm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转速R2也可以设定于2000rpm-5000rpm之间。由于扬水管9为倒圆锥形的中空结构,因此通过旋转汲取的水沿着扬水管9的内壁向上部扬水。并且,被扬起的水从扬水管9的开口13沿着旋转板12向离心方向排放,作为水滴飞散。
从旋转板12飞散的水滴在被碰撞壁8包围的空间(液体微细化室7)中飞散,与碰撞壁8碰撞,被微细化。另一方面,通过液体微细化室7的空气从碰撞壁8的上方向碰撞壁8的内部移动,含有被碰撞壁8破碎(微细化)的水滴并从下方向碰撞壁8的外部移动。并且,含有水滴的空气通过分离器17。由此,液体微细化装置1能够从吸入口2吸入的空气进行加湿,并由吹出口3吹出加湿后的空气。
需要说明的是,被微细化的液体可以是水以外的液体,例如,也可以是具备杀菌性或者除臭性的次氯酸水等液体。通过使被微细化的次氯酸水包含在从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吸入口2吸入的空气中,并将该空气从吹出口3吹出,能够对放置有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空间进行杀菌或者除臭。
接下来,参照图3,对由排水管16和扬水管9构成的贮水部14的阻水机构及排水机构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体微细化装置中的由排水管和扬水管构成的贮水部的阻水机构的图。
如图3所示,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当开始加湿动作且旋转马达11(扬水管9)以第一转速R1(例如,2000rpm)旋转时,通过该旋转的离心力,在扬水管9的内部在贮水部14的水中产生涡流24。并且,扬水管9在因其该旋转而产生的涡流中心,形成连通扬水口9a与排水口16a之间的空隙25。由此,空隙25成为堵塞排水口16a的状态,抑制贮水部14的水流入排水口16a。也就是说,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在加湿动作中(旋转马达11以第二转速R2旋转动作中),能够抑制贮水部14的水从排水口16a排出。如上所述,扬水管9以规定的范围(例如,最小2000rpm,最大4000rpm)的转速旋转。该规定的范围内的任一转速都是确保防止贮水部14的水流入排水口16a的转速。
另一方面,若旋转马达11(扬水管9)的旋转停止,则涡流24与空隙25一起消失,贮水部14的水流入排水口16a。也就是说,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通过停止加湿动作(旋转马达11的旋转动作),能够将贮水部14的水从排水口16a排出。
这样,液体微细化装置1即使在排水管16中不使用排水阀,在加湿动作中也能够抑制(阻水)贮水部14的水从排水口16a排水,在加湿动作停止后,能够将贮水部14的水从排水口16a排出。
接着,参照图4,对本实施方式1的具备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热交换换气装置60进行说明。图4是具备本实施方式1的液体微细化装置60的热交换换气装置的概要立体图。
如图4所示,热交换换气装置60构成为具备液体微细化装置1、湿度回收部65以及送风机67。热交换换气装置60将从外部气体吸入口63吸入的外部气体(通过湿度回收部65而回收了湿度的空气)经由连接管道66向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吸入口2(参照图1)送风。液体微细化装置1对从吸入口2吸入的空气进行加湿处理,将加湿后的空气从吹出口3(参照图1)吹出,经由供气口64供给到室内。在此,热交换换气装置60相当于技术方案的“送风装置”。
热交换换气装置60具有箱型的主体壳体50,例如,在放置于地板的状态下使用。在主体壳体50的顶面(搭载有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面)设置有内部气体吸入口61、排气口62、外部气体吸入口63以及供气口64。另外,在主体壳体50的顶面设置有液体微细化装置1。并且,在主体壳体50的内部设置有湿度回收部65、以及送风机67。
内部气体吸入口61是将建筑物内的空气(内部气体)吸入到热交换换气装置60的内部的吸入口。具体而言,内部气体吸入口61经由延伸到建筑物内的各空间的顶棚面或壁面的管道(未图示)与吸入内部气体的室内排气口连通地连接。
排气口62是将内部气体从热交换换气装置60向室外送风的喷出口。具体而言,排气口62经由延伸至建筑物外壁面的管道(未图示)与吹出内部气体的室外排气口连通地连接。
外部气体吸入口63是将建筑物外的空气(外部气体)吸入热交换换气装置60的内部的吸入口。具体而言,外部气体吸入口63经由延伸至建筑物外壁面的管道(未图示)与吸入外部气体的室外供气口连通地连接。
供气口64是将外部气体从热交换换气装置60经由液体微细化装置1向室内送风的喷出口。具体而言,供气口64经由延伸至建筑物内的各空间的顶棚面或壁面的管道(未图示)与吹出外部气体的室内供气口连通地连接。
湿度回收部65在主体壳体50内设置在送风机67的上游侧的位置。湿度回收部65具有湿度回收(湿度交换)的功能,该湿度回收(湿度交换)对通过送风机67动作而被吸入,并通过热交换换气装置60的内部(特别是,供气风路)的空气的湿度进行回收(交换)。湿度回收部65例如是干燥剂式或者热泵式的热交换器等。
供气风路没有特别图示,是从外部气体吸入口63吸入室外的新鲜空气(外部气体),使其依次通过湿度回收部65、送风机67、连接管道66、及液体微细化装置1,并从供气口64向室内供给的风路。
连接管道66是将送风机67与吸入口2连接并连通的管道。另外,在连接管道66上,在连接管道66的吸入口2侧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34。需要说明的是,温湿度传感器34是检测在供气风路中流通的空气(吸入到吸入口2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传感器。
送风机67是用于将外部气体从外部气体吸入口63向供气口64送风的装置。送风机67通过送风使外部气体在湿度回收部65的内部流通。作为送风机67,例如,可以举出横流式风机(cross flow fan)或者鼓风机(blower fan)。需要说明的是,送风机67构成为根据来自控制热交换换气装置60的控制部60a(参照图5)的控制信号,执行送风动作。
另外,在热交换换气装置60上设置供排水配管51。并且,向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水的供给及排水通过供排水配管51进行。具体而言,供排水配管51的一端分别与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供水管15a(参照图2)和排水管16(参照图2)连接。另外,供排水配管51的另一端分别与住宅或者设施的供水设备和排水设备连接。
并且,热交换换气装置60具有控制送风机67的送风动作的控制部60a(参照图5)。另外,控制部60a与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加湿控制部30电连接,接受来自加湿控制部30的控制信号,使送风机67和液体微细化装置1连动地控制。
如以上那样,在热交换换气装置60中,在换气时,将向室外排出的水分回收到向室内供给的空气中,并且在湿度回收部65没有完全回收水分的情况下,在使其通过液体微细化装置1时,能够填补水分或在其以上追加水分,因此能够将室内维持在加湿及舒适的湿度范围。
接着,参照图5,对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加湿控制部30进行说明。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体微细化装置中的加湿控制部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5所示,加湿控制部30具备:输入部30a、存储部30b、计时部30c、处理部30d以及输出部30e。
输入部30a接收与来自操作面板31的运转开始指示或运转停止指示相关的第一信息、与来自温湿度传感器32的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相关的第二信息、与来自温度传感器33的室外空气的温度相关的第三信息、与来自温湿度传感器34的加湿前的空气(吸入到吸入口2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相关的第四信息、以及与来自水位检测部18的浮动开关18a的接通或断开相关的第五信息。输入部30a将接收到的第一信息~第五信息输出到处理部30d。
在此,操作面板31是用户输入与液体微细化装置1及热交换换气装置60相关的用户输入信息(例如风量、加湿量、吹出温度等)的终端,通过无线或有线与加湿控制部30能够通信地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信息还包括用户输入信息。另外,温湿度传感器32是感知刚从内部气体吸入口61取入后的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传感器。另外,温度传感器33是感知刚从外部气体吸入口63取入后的室外空气的温度的传感器。
存储部30b存储与加湿动作中的加湿设定相关的第六信息、与排水动作(第一处理、第二处理)中的排水设定相关的第七信息、与干燥动作中的干燥设定相关的第八信息、以及与和用户输入信息对应的设定信息相关的第九信息。存储部30b将所存储的第六信息~第九信息输出到处理部30d。
计时部30c向处理部30d输出与当前时刻相关的第十信息。
处理部30d接收来自输入部30a的第一信息~第五信息、来自存储部30b的第六信息~第九信息、以及来自计时部30c的第十信息。处理部30d使用接收到的第一信息~第十信息,确定与基于加湿设定的加湿动作、基于排水设定的排水动作(第一处理、第二处理)、以及干燥设定中的干燥动作相关的控制信息。处理部30d将确定的控制信息输出到输出部30e。
输出部30e接收来自处理部30d的控制信息。输出部30e与热交换换气装置60(控制部60a、送风机67)、旋转马达11、以及供水阀15b电连接。并且,输出部30e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息,输出对送风机67的送风动作、液体微细化室7中的加湿动作(旋转马达11的旋转动作)以及供水阀15b的开闭动作进行控制的信号(控制信号)。
并且,热交换换气装置60(控制部60a、送风机67)接收来自输出部30e的信号,控制部60a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执行送风机67的控制。另外,旋转马达11和供水阀15b分别接收来自输出部30e的信号,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执行各自的控制。
如上所述,加湿控制部30分别执行加湿处理中的加湿动作的控制、第一处理或第二处理中的排水动作的控制、以及干燥处理中的干燥动作的控制。
接着,参照图6~图10,对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加湿动作中的处理步骤进行说明。图6、图7是示出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体微细化装置的加湿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图8是示出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体微细化装置的供水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图9是示出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体微细化装置的水的微细化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图10是示出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液体微细化装置的排水处理步骤的流程图。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对送风机67不是根据来自控制部60a的控制信号,而是根据来自加湿控制部30的控制信号执行送风动作的情况进行说明。
若向加湿控制部30输入与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加湿处理的运转开始相关的控制信号,则如图6所示,首先,加湿控制部30使送风机67动作,使来自送风机67的送风开始(步骤S01)。由此,空气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液体微细化室7)内流通。然后,加湿控制部30将水位检测计数器N复位,使水位检测计数器N为“0”(步骤S02)。在此,水位检测计数器N是示出向贮水部14供给水的供水次数(进行到贮水部14成为满水状态的供水的次数)的值。并且,加湿控制部30执行向贮水部14供给水的供水处理(步骤S03)。
在供水处理中,如图8所示,加湿控制部30使旋转马达11以第一转速R1(例如,2000rpm)动作,成为阻水机构发挥作用的状态(步骤S20)。接着,加湿控制部30打开供水部15的供水阀15b,开始向贮水部14供给水(步骤S21)。并且,加湿控制部30根据来自水位检测部18的第五信息,判断贮水部14的水位是否成为满水状态(步骤S22)。其结果是,在贮水部14的水没有成为满水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22的“否”),加湿控制部30持续向贮水部14供给水(返回步骤S22)。另一方面,在贮水部14的水成为满水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22的“是”),加湿控制部30关闭供水阀15b,停止向贮水部14供给水(步骤S23)。并且,加湿控制部30对水位检测计数器N加上“1”(步骤S24)。通过以上的各步骤,结束向贮水部14供给水的供水处理。但是,供水处理在使旋转马达11以第一转速R1旋转的状态下结束。返回图6。
若向贮水部14供给水的供水处理(步骤S03)结束,则加湿控制部30作为加湿处理中的加湿动作,执行水的微细化处理(步骤S04)。
在水的微细化处理中,如图9所示,加湿控制部30根据来自操作面板31的第一信息及来自温湿度传感器34的第四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加湿(水的微细化)(步骤S30)。其结果是,在需要加湿的情况下(步骤S30的“是”),加湿控制部30使旋转马达11以第二转速R2旋转,开始基于加湿设定的加湿动作(水的微细化动作)(步骤S31)。在此,第二转速R2是由加湿条件(例如,朝向目标湿度的加湿量)决定的转速,至少设定为第一转速R1以上的转速。并且,判定将步骤S31中的旋转马达11的动作时刻作为开始时间而计时的时间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第五时间T5)(步骤S32)。其结果是,在未经过第五时间T5的情况下(步骤S32的“否”),加湿控制部30持续进行水的微细化动作(返回步骤S32)。另一方面,在经过了第五时间T5的情况下(步骤S32的“是”),加湿控制部30在持续进行水的微细化动作的状态下,进入下一步骤(步骤S05)。在此,第五时间T5是用于加湿的反馈控制的间隔时间,例如,设定为5分钟。
另一方面,在步骤S30的判定的结果为不需要加湿的情况下(步骤S30的“否”),加湿控制部30使旋转马达11以第四转速R4(例如,2000rpm)动作,至少成为阻水机构发挥作用的状态(步骤S33)。需要说明的是,在旋转马达11已经以第四转速R4旋转的情况下,维持第四转速R4。并且,判定将步骤S33中的旋转马达11的动作时刻或动作维持时刻作为开始时间而计时的时间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第六时间T6)(步骤S34)。其结果是,在未经过第六时间T6的情况下(步骤S34的“否”),加湿控制部30持续阻水状态(返回步骤S34)。另一方面,在经过了第六时间T6的情况下(步骤S34的“是”),加湿控制部30进入下一步骤(步骤S35)。在此,第六时间T6是用于加湿的反馈控制的间隔时间,例如,设定为5分钟。需要说明的是,第五时间T5(更准确地说,是将步骤S06中的供水所需的时间与第五时间T5相加后的时间)或第六时间T6相当于技术方案的“第一期间”。
接着,进行将步骤S33中的旋转马达11的动作时刻作为开始时间而计时的时间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第七时间T7)的判断(步骤S35)。其结果是,在未经过第七时间T7的情况下(步骤S35的“否”),加湿控制部30在使旋转马达11以第四转速R4旋转的状态下返回步骤S30,再次进行是否需要加湿的判断。另一方面,在经过了第七时间T7的情况下(步骤S35的“是”),加湿控制部30使旋转马达11停止(步骤S36)。并且,加湿控制部30返回步骤S02,再次开始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加湿处理的运转。在此,第七时间T7例如设定为2小时。另外,第七时间T7相当于技术方案的“第二期间”。返回图6。
若水的微细化处理(步骤S04)结束,则在持续进行水的微细化动作的状态下,进行将步骤S31中的旋转马达11的动作时刻作为开始时间而计时的时间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第一时间T1)的判断(步骤S05)。其结果是,在经过了第一时间T1的情况下(步骤S05的“是”),加湿控制部30执行向贮水部14供给水的供水处理(参照图8),使贮水部14成为满水状态(步骤S06)。另一方面,在未经过第一时间T1的情况下(步骤S05的“否”),加湿控制部30持续进行水的微细化动作(返回步骤S05)。在此,第一时间T1是预计因加湿动作导致减少的贮水部14的水的减少量而设定的时间,例如,设定为30分钟。
接着,加湿控制部30在经过了以步骤S02为起点的规定时间(第二时间T2)的情况下(步骤S07的“是”),执行步骤S10(参照图7)以及步骤S10以后的处理。在此,第二时间T2是将步骤S02中的水位检测计数器N的复位时刻作为开始时间而计时的时间,例如,设定为24小时。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时间T2也可以是液体微细化装置1起动后的时间或者上次进行干燥运转后的时间。另一方面,在未经过第二时间T2的情况下(步骤S07的“否”),加湿控制部30基于水位检测计数器N,判断成为满水状态的供水次数是否超过M次(例如,10次)(步骤S08)。其结果是,在水位检测计数器N未超过M次的情况下(步骤S08的“否”),返回步骤S04,加湿控制部30反复执行加湿动作。另一方面,在水位检测计数器N超过M次的情况下(步骤S08的“是”),加湿控制部30执行贮水部14的水的排水处理(步骤S09)。在此,步骤S08和步骤S09中的处理成为与第一处理对应的排水动作。
在排水处理中,如图10所示,加湿控制部30使旋转马达11停止,成为阻水机构不发挥作用的状态(步骤S40)。由此,开始贮水部14的水的排出。并且,判断将步骤S40中的旋转马达11的停止时刻作为开始时间而计时的时间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第八时间T8)的判断(步骤S41)。其结果是,在未经过第八时间T8的情况下(步骤S41的“否”),加湿控制部30持续排水状态(返回步骤S41)。另一方面,在经过了第八时间T8的情况下(步骤S41的“是”),加湿控制部30视为贮水部14的水被排出,结束贮水部14的水的排水处理。在此,第八时间T8是贮水部14的水被可靠地排出的时间(即使是满水状态也被排出的时间),例如,设定为1分钟。返回图6。
若贮水部14的水的排水处理(步骤S09)结束,则加湿控制部30返回步骤S02,反复执行之后的各步骤。
然后,参照图7,对在经过了第二时间T2的情况下进行的步骤S10以及步骤S10以后的处理进行说明。
在经过了第二时间T2的情况下(步骤S07的“是”),如图7所示,加湿控制部30执行贮水部14的水的排水处理(参照图10)(步骤S10)。在此,步骤S07和步骤S10中的处理成为与第二处理对应的排水动作。并且,若贮水部14的水的排水处理(步骤S10)结束,则加湿控制部30使旋转马达11以第三转速R3(例如,2000rpm)旋转,开始第一干燥运转(贮水部14中没有水的状态下的微细化动作)(步骤S11)。并且,在从开始第一干燥运转起经过了规定时间(第三时间T3)的情况下(步骤S12的“是”),加湿控制部30使旋转马达11停止(步骤S13)。另一方面,在未经过第三时间T3的情况下(步骤S12的“否”),加湿控制部30持续第一干燥运转(返回步骤S12)。也就是说,在第一干燥运转中,在贮水部14中没有水的状态下进行扬水管9的旋转动作,去除附着于扬水管9等而残留的水滴。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时间T3是基于扬水管9的旋转而得的水滴的去除时间,例如,设定为30秒。
若第一干燥运转结束,则在微细化动作停止的状态下,成为使空气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液体微细化室7)内流通的第二干燥运转。并且,在从开始第二干燥运转起未经过规定时间(第四时间T4)的情况下(步骤S14的“否”),加湿控制部30持续第二干燥运转(返回步骤S14)。也就是说,在第二干燥运转中,进行向液体微细化装置1(液体微细化室7)内的通风动作,完成装置内的干燥(残留于装置内的水分的去除)。需要说明的是,第四时间T4是基于装置内的通风的干燥时间,例如,设定为1小时。另一方面,在经过了第四时间T4的情况下(步骤S14的“是”),加湿控制部30判断是否输入了与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加湿处理的运转停止相关的控制信号(步骤S15)。其结果是,在未输入与加湿处理的运转停止相关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5的“否”),加湿控制部30返回步骤S02,再次开始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加湿处理的运转。另一方面,在输入了与加湿处理的运转停止相关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15的“是”),加湿控制部30使送风机67停止(步骤S16)。并且,加湿控制部30结束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加湿处理的运转。由此,液体微细化装置1成为等待来自操作面板31的运转开始指示的状态。
在此,第一干燥运转(步骤S11~步骤S13)和第二干燥运转(步骤S13~步骤S14)中的处理成为干燥动作。
另外,第一转速R1、第二转速R2(转速范围中的最小的2000rpm)、第三转速R3、及第四转速R4与技术方案的“第一转速”相当。第二转速R2(转速范围中的最大的4000rpm)与技术方案的“第二转速”相当。第二转速R2(转速范围的2000rpm-4000rpm)与技术方案的“第三转速”相当。
如上所述,在热交换换气装置60中,执行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加湿动作中的各处理。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1的液体微细化装置1,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1)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加湿控制部30在判定为从吸入口2吸入的空气的湿度超过目标湿度(朝向目标湿度的加湿量)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以第四转速R4(2000rpm)使扬水管9旋转。由此,液体微细化装置1在加湿动作(水的微细化动作)时,即使在判定为从吸入口2吸入的空气的湿度超过目标湿度的情况下,也以第四转速R4使扬水管9旋转,能够抑制贮水部14的水的排出。因此,液体微细化装置1即使在反复超过目标湿度的状态和低于目标湿度的状态的状况下,也能够可靠地使贮水部14的水阻水,削减水的排出量。也就是说,在进行加湿动作中的加湿量的反馈控制的情况下,能够成为可以削减水的使用量的液体微细化装置1。
(2)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加湿控制部30进行控制,使得在从吸入口2吸入的空气的湿度不足目标湿度的情况下,以第二转速R2(2000rpm-4000rpm)使扬水管9旋转。由此,液体微细化装置1在加湿量的反馈控制中,在从吸入口2吸入的空气的湿度不足目标湿度的情况下,能够向目标湿度进行必要的加湿量的加湿。
(3)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加湿控制部30在每个规定期间(第五时间T5或第六时间T6)进行从吸入口2吸入的空气的湿度是否超过目标湿度的判定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在进行加湿动作中的加湿量的反馈控制的情况下,加湿量的调整是在每个规定期间而进行的,因此,即使由于某些原因(例如,浴室利用)而从吸入口2吸入的空气的湿度急剧变化,也能够有效地进行朝向目标湿度的加湿量的调整。
(4)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加湿控制部30进行控制,使得在判定为从吸入口2吸入的空气的湿度超过目标湿度的状态持续了第七时间T7的情况下,停止扬水管9(旋转马达11)的旋转。由此,在室内的空气达到目标湿度的状况持续了第七时间T7的情况下,停止向从吸入口2吸入的空气的加湿。也就是说,从停止加湿到再开始加湿的期间,能够削减由第四转速R4(2000rpm)的旋转引起的加湿而消耗的与水量(加湿量)对应的水的使用量。
(5)在热交换换气装置60中,在通过液体微细化装置1及湿度回收部65的空气的流动中,将湿度回收部65配置于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上游侧。也就是说,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湿度回收部65配置为使由湿度回收部65回收了湿度的空气流入吸入口2。由此,由湿度回收部65进行湿度回收后的空气流入液体微细化装置1(吸入口2),因此能够更适当地控制室内的湿度。另外,通过在湿度回收部65和液体微细化装置1这两处进行湿度控制,即使在湿度回收部65或者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未设置加热器等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充分的加湿量。另外,通过不需要用于确保加湿量的加热器,能够实现节能。
(6)液体微细化装置1构成为,在加湿动作(微细化动作)中,在向贮水部14供给水的供水次数达到规定次数(超过M次)的情况下,执行将贮水部14的水排出的第一处理。在第一处理中,由于向贮水部14供给水的供水次数每隔规定次数将贮水部14的水排出,因此与每次排水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水的使用量。规定次数是两次或大于两次的次数。
(7)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在加湿动作(微细化动作)中,在向贮水部14供给水的供水次数达到规定次数(超过M次)的情况下,执行将贮水部14的水排出的第一处理。由此,在加湿动作中向贮水部14供给水的供水次数达到规定次数(超过M次)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处理的执行,排水并去除贮水部14的水(钙成分、镁成分等水垢成分被浓缩的状态的水)。因此,能够抑制贮水部14内的水的水垢成分的浓度上升。
(8)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构成为在将加湿动作(微细化动作)持续了规定时间(第二时间T2)的情况下,执行将贮水部14的水排出的第二处理。由此,即使在加湿动作持续了规定时间(第二时间T2)的情况下,通过执行第二处理,贮水部14的水(水垢成分被浓缩的状态的水)被排出并去除。也就是说,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通过第一处理或第二处理,能够可靠地抑制贮水部14内的水的水垢成分的浓度上升。
(9)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构成为,在第二处理的结束后,在贮水部14中没有水的状态下进行加湿动作(微细化动作),并且执行进行来自送风机67的送风的干燥处理。由此,由于能够使装置内干燥,因此在长时间维持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停止状态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装置内的霉菌或者杂菌等的繁殖。
(实施方式2)
以往,存在将水微细化且使吸入的空气含有该微细化的水并吹出的液体微细化装置(例如,专利文献2)。在这样的现有的液体微细化装置中,在吸入空气吸入口和将吸入的空气吹出的吹出口之间的风路内,设置将水微细化的液体微细化室。液体微细化室具备固定于旋转马达的旋转轴的扬水管。通过旋转马达使扬水管旋转,贮水部中贮存的水供扬水管扬水,被扬起的水向离心方向放射。通过该放射的水通过多孔部,水被微细化。另外,在现有的液体微细化装置中,构成为,在运转中,检测贮水部内的水位,控制自动供水阀,将贮水部的水位保持为规定量。
但是,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现有的液体微细化装置中,若一边自动供水一边连续进行加湿运转,贮水部内的水只有水被气化,与使用时间及使用水量比例地供水的水中所包含的钙成分、镁成分等水垢成分被浓缩。其结果是,被扬起的水的中所包含的水垢成分在多孔部内析出,有可能导致多孔部发生堵塞。另外,这样的堵塞的担心在具备用于捕集通过液体微细化室的空气中包含的水中的水滴的分离器的液体微细化装置中也同样可能发生。
本实施方式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提供一种在长时间持续使用装置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装置内的堵塞的产生的液体微细化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微细化装置是使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含有微细化的液体并从吹出口吹出的液体微细化装置。液体微细化装置具备:筒状的扬液管,其在铅垂方向下方具有扬液口,随着旋转轴的旋转,将从扬液口汲取的液体向离心方向排放;碰撞壁,其通过与从扬液管排放的液体碰撞,将该液体微细化;贮存部,其设置于扬液管的铅垂方向下方,并且贮存供扬液管汲取的液体;分离器,其设置于碰撞壁与贮存部之间,将被微细化的液滴的一部分捕集;以及控制部,其对液体微细化装置中的液体的微细化动作进行控制。并且,吸入口与具有湿度回收部的送风装置连通。控制部在微细化动作中向贮存部供给液体的供给次数达到规定次数的情况下,执行排出贮存部的液体的第一处理。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微细化动作中向贮存部供给液体的供给次数达到规定次数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处理的执行,排出并去除贮存部的液体(例如,水垢成分被浓缩的状态的水)。因此,能够抑制贮存部内的液体的水垢成分的浓度上升。其结果是,在之后的微细化动作时,能够降低贮存部的液体所包含的水垢成分进入到分离器内。也就是说,在长时间持续使用装置的情况下,能够成为可以抑制装置内的堵塞的产生的液体微细化装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微细化装置中,优选的是,控制部在持续规定的期间(第二时间)微细化动作的情况下,执行排出贮存部的液体的第二处理。这样一来,即使在将微细化动作持续了第二时间的情况下,通过执行第二处理,也能够排出并去除贮存部的液体(例如,水垢成分被浓缩的状态的水)。也就是说,通过第一处理或第二处理,能够可靠地抑制贮存部内的液体的水垢成分的浓度上升。
另外,在本发明的液体微细化装置中,优选的是,控制部在第二处理结束后,在贮存部中没有液体的状态下进行微细化动作,并且执行进行来自送风装置的送风的第三处理。这样一来,在第三处理的结束后,能够使装置内干燥,因此在长时间维持液体微细化装置的停止状态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装置内的霉菌或者杂菌等的繁殖。
另外,在本发明的液体微细化装置中,还具备在贮存部的底面排出液体的排液口,对于扬液管,在微细化动作中在扬液管的内部通过旋转使贮存部的液体产生涡流,在该涡流中心形成连通扬液口与排液口之间的空隙,防止贮存部内的液体向排液口的流动,控制部通过停止旋转来执行第一处理或第二处理中的液体的排出。这样一来,即使不使用排液阀,也能够执行液体微细化装置中的液体的贮存及液体的排出。因此,由于能够增大排液口的开口面积,或者使排液管的内径变粗,所以能够成为不易产生由排液机构引起的堵塞的液体微细化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微细化装置1在结构上与实施方式1的液体微细化装置1相同。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微细化装置1也可以不具备温湿度传感器34。
参照图11~图14,对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加湿动作中的处理步骤进行说明。图11及图12是示出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液体微细化装置的加湿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图13是示出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液体微细化装置的供水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图14是示出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液体微细化装置的排水处理步骤的流程图。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对送风机67不是根据来自控制部60a的控制信号,而是根据来自加湿控制部30的控制信号执行送风动作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若向加湿控制部30输入与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加湿处理的运转开始相关的控制信号,则首先加湿控制部30使送风机67动作,开始从送风机67的送风(步骤S51)。由此,空气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液体微细化室7)内流通。并且,加湿控制部30使水位检测计数器N复位,使水位检测计数器N为“0”(步骤S52)。在此,水位检测计数器N是表示向贮水部14供给水的供水次数(进行到贮水部14成为满水状态为止的供水的次数)的值。并且,加湿控制部30执行向贮水部14供给水的供水处理(步骤S53)。
在供水处理中,如图13所示,加湿控制部30使旋转马达11以第一转速R1(例如,2000rpm)动作,成为阻水机构发挥作用的状态(步骡S70)。接着,加湿控制部30打开供水部15的供水阀15b,开始向贮水部14供给水(步骤S71)。并且,加湿控制部30根据与来自水位检测部18的浮动开关18a的接通或断开相关的第五信息,判断贮水部14的水位是否成为满水状态(步骤S72)。其结果是,在贮水部14的水没有成为满水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72的“否”),加湿控制部30持续向贮水部14供给水(返回步骤S72)。另一方面,贮水部14的水成为满水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72的“是”),加湿控制部30使供水阀15b关闭,停止向贮水部14供给水(步骤S73)。并且,加湿控制部30对水位检测计数器N加上“1”(步骤S74)。通过以上的各步骤,结束向贮水部14供给水的供水处理。但是,供水处理在使旋转马达11以第一转速R1旋转的状态下结束。返回图11。
若向贮水部14供给水的供水处理(步骤S53)结束,则加湿控制部30使旋转马达11以第二转速R2旋转,开始基于加湿设定的加湿动作(加湿运转)(步骤S54)。在此,第二转速R2是由加湿条件(例如,加湿量)决定的转速,设定为至少第一转速R1以上的转速。并且,在加湿动作中,在经过了以步骤S54为起点的规定时间(第一时间T1)的情况下(步骤S55的“是”),加湿控制部30执行向贮水部14供给水的供水处理(参照图13),使贮水部14成为满水状态(步骤S56)。另一方面,在未经过第一时间T1的情况下(步骤S55的“否”),加湿控制部30持续加湿动作(返回步骤S55)。在此,第一时间T1是将步骤S54中的旋转马达11的动作时刻作为开始时间而计时的时间,例如,设定为30分钟。
接着,加湿控制部30在经过了以步骤S52为起点的规定时间(第二时间T2)的情况下(步骤S57的“是”),执行步骤S60(参照图12)以及步骤S60以后的处理。在此,第二时间T2是将步骤S52中的水位检测计数器N的复位时刻作为开始时间而计时的时间,例如,设定为24小时。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时间γ2也可以是液体微细化装置1起动后的时间或者上次进行干燥运转后的时间。另一方面,在未经过第二时间T2的情况下(步骤S57的“否”),加湿控制部30基于水位检测计数器N,判断成为满水状态的供水次数是否超过M次(例如,10次)(步骤S58)。其结果是,在水位检测计数器N未超过M次的情况下(步骤S58的“否”),返回步骤S54,加湿控制部30反复执行加湿动作。另一方面,在水位检测计数器N超过M次的情况下(步骤S58的“是”),加湿控制部30执行贮水部14的水的排水处理(步骤S59)。在此,步骤S58和步骤S59中的处理成为与第一处理对应的排水动作。
在排水处理中,如图14所示,加湿控制部30使旋转马达11停止,成为阻水机构不发挥作用的状态(步骤S80)。由此,开始贮水部14的水的排出。并且,在水的排出中,在未经过以步骤S80为起点的规定时间(第八时间T8)的情况下(步骤S81的“否”),加湿控制部30持续排水状态(返回步骤S81)。另一方面,在经过了第八时间T8的情况下(步骤S81的“是”),加湿控制部30视为贮水部14的水被排出,结束贮水部14的水的排水处理。在此,第八时间T8是将步骤S80中的旋转马达11的停止时刻作为开始时间而计时的时间,例如,设定为1分钟。返回图11。
若贮水部14的水的排水处理(步骤S59)结束,则加湿控制部30返回步骤S52,反复执行之后的各步骤。
然后,参照图12,对在经过了第二时间T2的情况下进行的步骤S60以及步骤S60以后的处理进行说明。
在经过了第二时间T2的情况下(步骤S57的“是”),如图12所示,加湿控制部30执行贮水部14的水的排水处理(参照图14)(步骤S60)。在此,步骤S57和步骤S60中的处理成为与第二处理对应的排水动作。并且,若贮水部14的水的排水处理(步骤S60)结束,则加湿控制部30使旋转马达11以第三转速R3(例如,2000rpm)旋转,使第一干燥运转(在贮水部14没有水的状态下的微细化动作)开始(步骤S61)。并且,在开始第一干燥运转起经过了规定时间(第三时间T3)的情况下(步骤S62的“是”),加湿控制部30使旋转马达11停止(步骤S63)。另一方面,在未经过第三时间T3的情况下(步骤S62的“否”),加湿控制部30持续第一干燥运转(返回步骤S62)。也就是说,在第一干燥运转中,在贮水部14中没有水的状态下进行扬水管9的旋转动作,去除附着在扬水管9等上而残留的水滴。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时间T3例如设定为30秒。
若第一干燥运转结束,则在微细化动作停止的状态下,成为使空气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液体微细化室7)内流通的第二干燥运转。并且,在从开始第二干燥运转起未经过规定时间(第四时间T4)的情况下(步骤S64的“否”),加湿控制部30持续第二干燥运转(返回步骤S64)。也就是说,在第二干燥运转中,进行向液体微细化装置1(液体微细化室7)内的通风动作,进行装置内的干燥(装置内残留的水分的去除)。需要说明的是,第四时间T4例如设定为1小时。另一方面,在经过了第四时间T4的情况下(步骤S64的“是”),加湿控制部30判断是否输入了与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加湿处理的运转停止相关的控制信号(步骤S65)。其结果是,在未输入与加湿处理的运转停止相关的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65的“否”),加湿控制部30返回步骤S52,再次开始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加湿处理的运转。另一方面,在输入加湿处理的运转停止相关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65的“是”),加湿控制部30使送风机67停止(步骤S66)。并且,加湿控制部30使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加湿处理的运转结束。由此,液体微细化装置1成为等待来操作面板31的运转开始指示的状态。
在此,第一干燥运转(步骤S61~步骤S63)和第二干燥运转(步骤S63~步骤S64)中的处理成为与第三处理对应的干燥动作。
如上所述,在热交换换气装置60中,执行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加湿动作中的各处理。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2的液体微细化装置1,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1)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构成为,在加湿动作(微细化动作)中,在向贮水部14供给水的供水次数达到规定次数(超过M次)的情况下,执行将贮水部14的水排出的第一处理。由此,在加湿动作中,在向贮水部14供给水的供水次数达到规定次数(超过M次)的情况下,通过执行第一处理,排水并去除贮水部14的水(水垢成分被浓缩的状态的水)。因此,能够抑制贮水部14内的水的水垢成分的浓度上升。其结果是,在之后的加湿动作时,能够降低贮水部14的水所包含的水垢成分进入分离器17内。也就是说,在长时间持续使用装置的情况下,能够成为可以抑制装置内的堵塞的产生的液体微细化装置1。
(2)液体微细化装置1构成为,在加湿动作(微细化动作)中,在向贮水部14供给水的供水次数达到规定次数(超过M次)的情况下,执行将贮水部14的水排出的第一处理。在第一处理中,由于向贮水部14供给水的供水次数每隔规定次数将贮水部14的水排出,因此与每次排水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水的使用量。因此,能够降低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运行成本。规定次数是两次或大于两次的次数。
(3)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构成为,在将加湿动作(微细化动作)持续了规定时间(第二时间T2)的情况下,执行将贮水部14的水排出的第二处理。由此,在加湿动作持续了规定时间(第二时间T2)的情况下,通过执行第二处理,排出并去除贮水部14的水(水垢成分被浓缩的状态的水)。也就是说,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通过第一处理或第二处理,能够可靠地抑制贮水部14内的水的水垢成分的浓度上升。
(4)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构成为,在第二处理的结束后,在贮水部14没有水的状态下进行加湿动作(微细化动作),并且执行进行来自送风机67的送风的第三处理。由此,在第三处理的结束后,能够使装置内干燥,因此在长时间维持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停止状态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装置内的霉菌或者杂菌等的繁殖。
(5)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构成为,在加湿动作(微细化动作)中,在扬水管9的内部通过旋转使贮水部14的水产生涡流24,在该涡流中心形成连通扬水口9a与排水口16a之间的空隙25,将贮水部的水阻水。并且,通过停止旋转马达11的旋转,执行第一处理或第二处理中的水的排出。通过这样构成,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即使不使用排水阀,也能够执行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的阻水及排水。因此,由于能够增大排水口16a的开口面积,或者使排水管16的内径变粗,所以能够成为不易产生由排水机构引起的堵塞的液体微细化装置1。
(6)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贮水部14的底面形成为朝向扬水口9a向下方倾斜的研钵状。由此,在扬水管9旋转的情况下,容易对贮水部14中贮存的水施加离心力。因此,在扬水管9内部能够容易地使贮水部14的水产生涡流24,并且能够使产生的涡流24稳定地持续存在。另外,在停止扬水管9的旋转的情况下,能够使贮水部14中贮存的水可靠地从排水口16a排出。
(7)在热交换换气装置60中,湿度回收部65在通过液体微细化装置1及湿度回收部65的空气的流动中,配置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上游侧。换言之,在热交换换气装置60中,将液体微细化装置1配置于湿度回收部65的下游侧。此时,由湿度回收部65进行湿度回收后的空气流入液体微细化装置1,因此能够更适当地进行湿度控制。另外,通过在湿度回收部65和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两处进行湿度控制,即使在湿度回收部65或者液体微细化装置1未设置加热器等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充分的加湿量。另外,不需要用于确保加湿量的加热器,从而能够实现节能。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容易推测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而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良变形。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的数值是一个例子,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数值。
在热交换换气装置60中,构成为,湿度回收部65也可以不仅具有回收(交换)湿度的功能,还具有回收(交换)温度的功能。具体而言,将湿度回收部65作为全热交换元件,并且在主体壳体50的内部设置排气送风机,构成排气风路。排气风路是通过排气送风机从内部气体吸入口61吸入室内空气,通过湿度回收部65从排气口62向外部排气的风路。此时,湿度回收部65配置于排气风路与供气风路相交的位置。并且,湿度回收部65在通过排气风路的空气和通过供气风路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同时进行湿度交换。由此,能够向室内供给更舒适的空气。
另外,在热交换换气装置60中,为了使由湿度回收部65回收湿度后的空气不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流通,也可以构成为绕过液体微细化装置1而向室内供给。由此,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不运转而仅以热交换换气运转的情况下,能够将被湿度回收后的空气高效地供给室内。另外,由于能够抑制由液体微细化装置1引起的压力损失的上升,所以能够实现全年的节能运转。
另外,在热交换换气装置60中,通过停止来自送风机67的送风来停止送风机67的运转,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向上述的旁路的切换,不进行向液体微细化装置1的送风。由此,能够在执行向室内的供气的同时,以独立的状态执行干燥处理中的干燥动作。
另外,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加湿控制部30关于从供水部15向贮水部14供给水,在水位检测部18中的断开的状态持续了规定时间(第一时间T1)的情况下,控制向贮水部14供给水,并不限于此。例如,加湿控制部30也可以在因加湿动作而减少的贮水部14的水的减少量达到规定水量V的情况下,控制为执行向贮水部14供给水。在该情况下,对于是否达到规定水量V,每隔一定时间(例如,1分钟或5分钟),计算与加湿动作时的加湿条件(加湿量、送风量)对应地减少的预计水量,将它们累计来进行判断。由此,由于能够提高贮水部14的水量(或剩余量)的管理精度,因此能够抑制不需要的供水(贮水部14的水没有减少的状态下的供水)。
另外,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加湿控制部30在判定为从吸入口2吸入的空气的湿度超过目标湿度的情况下,并且在从吸入口2吸入的空气的湿度成为比目标湿度高的第一湿度的情况下,也可以以使扬水管9(旋转马达11)的旋转停止的方式进行控制。在此,第一湿度例如设定为目标湿度的120%。这样一来,加湿控制部30能够抑制对从吸入口2吸入的空气过剩的加湿,因此能够更适当地控制室内的湿度。
另外,在液体微细化装置1中,加湿控制部30根据来自操作面板31的第一信息及来自温湿度传感器34的第四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加湿(水的微细化),具体而言,如下所述。
首先,加湿控制部30基于来自操作面板31的第一信息(目标湿度,换气风量)及来自温湿度传感器34的第四信息(吸入到吸入口2的空气的温湿度),计算达到目标湿度所需的加湿量。并且,加湿控制部30计算实现计算出的加湿量时的旋转马达11的转速。其结果是,若计算出的旋转马达11的转速小于2000rpm,则加湿控制部30判定为不需要加湿,若为2000rpm以上,则判定为需要加湿。并且,若计算出的转速在2000rpm-4000rpm的范围内,则加湿控制部30将计算出的转速设定为第二转速R2。另一方面,在计算出的转速超过4000rpm的情况下,将4000rpm设定为第二转速R2。需要说明的是,水的微细化动作开始后,在计算出的转速小于2000rpm的情况下,全部设定为第四转速R4(阻水机构发挥作用的转速)。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液体微细化装置能够适用于加湿目的的水气化装置、及杀菌目的或者除臭目的的次亚氯酸气化装置这样的使液体气化的装置。另外,在热交换换气装置、空气净化器或空气调节器中,在作为其功能之一而组装的水气化装置或者次亚氯酸气化装置等中,能够应用本发明的液体微细化装置。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液体微细化装置
2 吸入口
3 吹出口
4 风路
5 风路
6 风路
7 液体微细化室
8 碰撞壁
9 扬水管
9a 扬水口
10 旋转轴
11 旋转马达
12 旋转板
13 开口
14 贮水部
15 供水部
15a 供水管
15b 供水阀
16 排水管
16a 排水口
17 分离器
18 水位检测部
18a 浮动开关
19 分离器保持架
19a 第一保持部
19b 第二保持部
19c 顶面板
20 水流控制板
22 支承部
24 涡流
25 空隙
30 加湿控制部
30a 输入部
30b 存储部
30c 计时部
30d 处理部
30e 输出部
31 操作面板
32 温湿度传感器
33 温度传感器
34 温湿度传感器
50 主体壳体
51 供排水配管
60 热交换换气装置
60a 控制部
61 内部气体吸入口
62 排气口
63 外部气体吸入口
64 供气口
65 湿度回收部
66 连接管道
67 送风机。

Claims (6)

1.一种液体微细化装置,其使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含有被微细化的液体并从吹出口吹出,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微细化装置具备:
筒状的扬液管,其在铅垂方向下方具有扬液口,随着旋转轴的旋转,将由所述扬液口汲取的液体向离心方向排放;
碰撞壁,其通过与从所述扬液管排放的液体碰撞,将该液体微细化;
贮存部,其设置于所述扬液管的铅垂方向下方,并且贮存供所述扬液口汲取的液体;
排液口,其在所述贮存部的底面排出液体;以及
控制部,其对所述液体微细化装置中的液体的微细化动作进行控制,
所述吸入口与具有湿度回收部的送风装置连通,
在所述微细化动作时,所述扬液管以从第一转速到转速比所述第一转速多的第二转速的范围中的任一转速旋转,
从所述第一转速到所述第二转速的范围中的任一转速都是如下转速:通过所述旋转使所述贮存部内的液体在所述扬液管的内部产生涡流,在该涡流中心形成连通所述扬液口与所述排液口之间的空隙,确保防止所述贮存部内的液体流入所述排液口,
所述控制部在判定为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的湿度超过目标湿度的情况下,以所述第一转速使所述扬液管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微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的湿度不足所述目标湿度的情况下,以从所述第一转速到所述第二转速的范围内的第三转速使所述扬液管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微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每个第一期间进行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的湿度是否超过所述目标湿度的判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微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判定为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的湿度超过所述目标湿度的状态持续了比所述第一期间长的第二期间的情况下,使所述扬液管的旋转停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微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判定为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的湿度超过所述目标湿度的情况下,并且,在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的湿度成为比所述目标湿度高的第一湿度的情况下,使所述扬液管的旋转停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微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装置构成为使由所述湿度回收部回收了湿度的空气流入所述吸入口。
CN202080024159.0A 2019-04-09 2020-03-30 液体微细化装置 Active CN1136137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07365.4A CN116857737A (zh) 2019-04-09 2020-03-30 液体微细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73885 2019-04-09
JP2019073885A JP7270120B2 (ja) 2019-04-09 2019-04-09 液体微細化装置
JP2019079461A JP7133755B2 (ja) 2019-04-18 2019-04-18 液体微細化装置
JP2019-079461 2019-04-18
PCT/JP2020/014631 WO2020209130A1 (ja) 2019-04-09 2020-03-30 液体微細化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07365.4A Division CN116857737A (zh) 2019-04-09 2020-03-30 液体微细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3793A CN113613793A (zh) 2021-11-05
CN113613793B true CN113613793B (zh) 2023-07-25

Family

ID=7275158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07365.4A Pending CN116857737A (zh) 2019-04-09 2020-03-30 液体微细化装置
CN202080024159.0A Active CN113613793B (zh) 2019-04-09 2020-03-30 液体微细化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07365.4A Pending CN116857737A (zh) 2019-04-09 2020-03-30 液体微细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6857737A (zh)
WO (1) WO2020209130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7041A (zh) * 2009-12-04 2011-06-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加湿控制方法及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
JP2017090003A (ja) * 2015-11-13 2017-05-25 株式会社コロナ 加湿装置
JP2017180929A (ja) * 2016-03-30 2017-10-05 株式会社コロナ ミスト発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9537A (ja) * 1997-06-30 1999-01-26 Aiwa Co Ltd 液体微細化装置、空気清浄装置、マイナスイオン発生装置及び加湿器
JP2001289470A (ja) * 2001-01-22 2001-10-19 Fine:Kk 陰イオン発生装置
KR20040043138A (ko) * 2004-02-07 2004-05-22 윤장식 원심 형식의 공기 정화 장치
KR100647895B1 (ko) * 2004-10-11 2006-11-23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습식 공기청정기용 다기능 팬
JP2006118724A (ja) * 2004-10-19 2006-05-11 Nichias Corp 湿度制御装置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KR100640727B1 (ko) * 2004-11-08 2006-11-01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습식 음이온 발생장치가 구비된 공기청정기
US20070051245A1 (en) * 2005-02-03 2007-03-08 Jangshik Yun Wet type air purification apparatus utilizing a centrifugal impeller
JP2008241131A (ja) * 2007-03-27 2008-10-09 Max Co Ltd 加湿換気システム及び加湿給気システム
JP2009264616A (ja) * 2008-04-23 2009-11-12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加湿器
JP2009264641A (ja) * 2008-04-24 2009-11-12 Panasonic Corp 水微粒化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加湿装置
WO2012026120A1 (ja) * 2010-08-26 2012-03-0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液体微細化装置とそれを用いたサウナ装置
JP6495081B2 (ja) * 2015-04-17 2019-04-03 株式会社コロナ ミスト発生装置
JP7069009B2 (ja) * 2015-10-30 2022-05-17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加湿清浄装置
CN107121996B (zh) * 2017-07-04 2022-07-0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恒温恒湿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JP6467597B1 (ja) * 2017-12-04 2019-02-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液体微細化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換気装置、空気清浄機、空気調和機
JP6476422B1 (ja) * 2018-02-28 2019-03-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液体微細化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熱交換気装置、空気清浄機又は空気調和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7041A (zh) * 2009-12-04 2011-06-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加湿控制方法及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
JP2017090003A (ja) * 2015-11-13 2017-05-25 株式会社コロナ 加湿装置
JP2017180929A (ja) * 2016-03-30 2017-10-05 株式会社コロナ ミスト発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57737A (zh) 2023-10-10
CN113613793A (zh) 2021-11-05
WO2020209130A1 (ja) 2020-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2115918A (ja) 液体微細化装置
JP6204265B2 (ja) ミスト発生装置
JP2015222156A (ja) ミスト発生装置
JP7308383B2 (ja) 加湿装置
JP6806595B2 (ja) ミスト発生装置
JP7241257B2 (ja) 液体微細化装置
JP2021046976A (ja) 液体微細化装置
JP7133755B2 (ja) 液体微細化装置
WO2020136986A1 (ja) 加湿装置
CN113613793B (zh) 液体微细化装置
JP2015043851A (ja) 液体微細化装置
JP7291877B2 (ja) 液体微細化装置
JP2014204864A (ja) ミスト発生装置
JP2021135010A (ja) 液体微細化装置
WO2020059393A1 (ja) 液体微細化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熱交換気装置
JP7450144B2 (ja) 液体微細化装置の止水方法
JP2021171713A (ja) 液体微細化装置
JP6346102B2 (ja) ミスト発生装置
JP7493123B2 (ja) 液体微細化装置
WO2023238526A1 (ja) 液体微細化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熱交換気装置
JP7209146B2 (ja) 換気装置
JP2020046109A (ja) 液体微細化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熱交換気装置
JP7369903B2 (ja) 液体微細化装置
JP7442031B2 (ja) 加湿装置及び換気装置
JP2020133972A (ja) 液体微細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