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05706A - 一种用于播料机的智能宽度调节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播料机的智能宽度调节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05706A
CN113605706A CN202110936192.7A CN202110936192A CN113605706A CN 113605706 A CN113605706 A CN 113605706A CN 202110936192 A CN202110936192 A CN 202110936192A CN 113605706 A CN113605706 A CN 1136057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machine
frame
frame body
material s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361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05706B (zh
Inventor
徐振家
陆青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men Payuan Road &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men Payuan Road &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men Payuan Road &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men Payuan Road &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3619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057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05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5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05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57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02Conveying or working-up concrete or similar masses able to be heaped or cast
    • E04G21/04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 E04G21/0418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with distribution hose
    • E04G21/0436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with distribution hose on a mobile support, e.g. truck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02Conveying or working-up concrete or similar masses able to be heaped or cas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4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播料机的智能宽度调节机构,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间隔设置有两组宽度调节组件,所述宽度调节组件用于安装播料机主体,并供所述播料机主体在所述架体上往复运动;所述架体的下方通过限位组件卡设在模具上。本发明用以实现在播料机工作过程中,能够根据施工段的施工间距对播料机的底盘进行适应性的调节,进一步使得播料机能够满足不同施工段的行走间距;即,能够满足常规的或加宽的施工段进行混凝土播料的目的,实现了播料机能够根据施工需求进行适应性调节,满足多元化施工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播料机的智能宽度调节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播料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播料机的智能宽度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规的施工工序是根据施工要求搭建模具,并形成模腔,在模腔的内壁喷涂脱模剂;接着,在模腔中搭建钢筋;最后在搭建好钢筋中浇筑混凝土;
现有的混凝土浇筑,一般利用混凝土车连接管道进行浇筑,在浇筑过程中也是通过人工进行移动管道,实现混凝土能够均匀的注入模腔中;
或者是利用播料机进行自动播料,例如已公开专利CN 111851494A中,公开了一种底板矮墙混凝土播料机,其为了降低工人来回移动播料管道的情况,设计了底盘,使得播料机能够根据底盘上的行走轮组带着播料机在施工段进行移动,从而实现降低工人来回移动播料管道的情况;
但是,在上述公开专利中存在的问题是:其播料机仅用于固定的施工段,一旦施工段的行走间距发生变化,则播料机的底盘和行走轮组的轮间距均需要发生变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限制了播料机的适应性;
因此,缺少一种能够随着施工需求的变化,或者是是随着施工段中行走间距的变化而进行适应性调节的播料机,从而满足多元化施工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播料机的智能宽度调节机构,用以实现在播料机工作过程中,能够根据施工段的施工间距对播料机的底盘进行适应性的调节,进一步使得播料机能够满足不同施工段的行走间距;即,能够满足常规的或加宽的施工段进行混凝土播料的目的,实现了播料机能够根据施工需求进行适应性调节,满足多元化施工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播料机的智能宽度调节机构,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间隔设置有两组宽度调节组件,所述宽度调节组件用于安装播料机主体,并供所述播料机主体在所述架体上往复运动;所述架体的下方通过限位组件卡设在模具上。
优选的,所述架体设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宽度调节组件通过第一安装板固定在所述架体的方形框架结构内壁;所述第一安装板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宽度调节组件的两端,并用于分别将所述宽度调节组件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方形框架的两侧内壁。
优选的,所述宽度调节组件包括:U型固定架,所述U型固定架的两端用于连接第一安装板,所述U型固定架远离U型开口朝下设置,所述U型固定架离开口的一面用于安装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多个滑动组件,所述滑道组件用于安装所述播料机主体;所述滑轨通过第二安装板固定在所述U型固定架的上表面。
优选的,滑动组件包括:滑块,所述滑块的其中一面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滑块远离滑轨的一面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柱,各所述限位柱用于和所述播料机主体相互配合,并用于将所述播料机的下方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播料机主体的下方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和所述托板相互配合的固定盘,各所述固定盘靠近托板的表面设置有定位槽,各所述定位槽分别和所述托板上的各限位柱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在固定框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下方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贯穿所述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下方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将所述固定框架设在所述架体的内壁;所述固定板远离固定框的一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固定板和固定框的外壁均设在架体的内壁;所述第一连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有卡块,所述第一连杆的周向外壁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下方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弹簧还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杆的周向外壁。
优选的,所述架体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向外凸起的限位杆,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多个贯穿的调节孔,各所述调节孔均一一和所述限位杆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播料机主体的中心和其中一侧分别一一对应的设置有第二出料管和第一出料管,所述第二出料管和所述播料机主体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二出料管进行往复升降;所述播料机主体的下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行走轮,各所述行走轮用于所述播料机主体在所述架体或施工段进行架设或往复运动。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宽度调节组件实现在播料机工作过程中,能够根据施工段的施工间距对播料机主体的底盘进行适应性的调节,进一步使得播料机主体能够满足不同施工段的行走间距;即,能够满足常规的或加宽的施工段进行混凝土播料的目的,实现了播料机主体能够根据施工需求进行适应性调节,满足多元化施工的目的。
具体使用时,首先将架体架设在施工段,接着,将播料机主体吊装至所述主架上方的宽度调节组件上,从而使得播料机主体能够通过宽度调节组件进行架设在施工段上;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所述架体能够和播料机主体更稳定的进行工作,通过所述限位组件将所述架体卡设在所述模具上,当施工完其中一端施工段时,可以通过调节所述限位组件的间距,使得限位组件之间的间隙松开,从而使得架体能够脱离施工完的施工段,并进入未施工的施工段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本发明中,还提供一种混凝土播料方法,适用于所述的一种用于播料机的智能宽度调节机构,包括以下步骤:
将宽度调节机构架设在施工段,并利用吊机将播料机主体吊装至宽度调节机构上;
启动播料机主体的行走轮,利于行走轮将播料机主体在架体上进行往复运动,并确定播料机主体和架体的安装位置;
利用限位组件将架体固定在模具上,完成播料机主体的装配;
启动位于播料机主体或架体上安装的对准机构,利用对准机构获取播料机主体、架体和施工段的相对位置;
根据播料机主体、架体和施工段的相对位置获得播料机主体的播料任务;
根据播料任务启动播料机主体,并利用播料机主体对施工段进行混凝土浇筑;
若浇筑结束,对混凝土浇筑层进行验证,若合格,则进行养护,若不合格,则启动播料机主体执行修补任务。
优选的,所述利用对准机构获取播料机主体14、架体1和施工段12的相对位置还包括:
获取播料机主体14与架体1和施工段12的位置,并记为播料机位置;
根据播料机位置建立播料模型,利用播料模型与预存模型进行对比,获得播料模型的轨迹准确度;若准确度位于预警范围内,则所述播料机主体14与施工段12的相对位置正确;若否,则反之;
其中,所述利用播料模型与预存模型进行对比,获得播料模型的轨迹准确度还包括:
根据播料机主体14基于架体1的相对位置、播料机主体14基于施工段12的相对位置,获得多个不同坐标的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
对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的数据信息去噪化处理,并剔除噪点信息,保留消噪信息;
将消噪信息根据采集的时间参数和其对应的坐标标记参数进行重构,获得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的重构模型;
利用重构模型分别与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对应的预存模型进行对比,获得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对应播料模型的轨迹准确度;
若播料模型的轨迹准确度为1则验证通过,若播料模型的轨迹准确度为0,则验证不通过,并触发调节指令;
根据调节指令对播料机主体位于架体1的位置进行调节。
优选的,将消噪信息根据采集的时间参数和其对应的坐标标记参数进行重构,获得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的重构模型,还包括:
对消噪信息进行目标分类,获得以时间参数为顺序、以坐标参数为起点的候选特征信息类;
根据信息类进行排序和回归,获得各重构模型的大类和各大类一一对应的位置参数;
根据各大类和对应的位置参数与预存模型信息进行对比,获得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对应的重构模型;
其中,对消噪信息进行目标分类,获得以时间参数为顺序、以坐标参数为起点的候选特征信息类,还包括:
对候选特征信息进行筛选,获得训练函数;
将训练函数的分类损失参数和回归损失参数进行划分,并根据分类损失参数和回归损失参数获得高置信度的候选函数;
利用候选函数建立重构模型,对候选函数进行收缩计算,获得二次去噪的最终模型参数,根据最终模型参数建立重构模型;
其中,所述收缩计算为:
Figure BDA0003213259570000061
其中,k为候选函数,m为第一相对位置参数,n为第二相对位置参数,f1为分类损失参数,f2为回归损失参数,t为时间参数。
优选地,所述对混凝土浇筑层进行验证,还包括:
记录播料机实际的播料路径,并根据播料路径建立混凝土模型;
对混凝土模型的上表面进行数据采集,获得混凝土表面平整度信息;
将混凝土表面平整度信息与预存模型的预存平整度信息进行对比,若一致则触发养护指令;若不一致,则触发修补指令。
其中,所述对混凝土模型的上表面进行数据采集,获得混凝土表面平整度信息,包括:
对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进行区域划分,获得多个预检测块;
对多个预检测块进行激光照射,并获得热传导信息,根据热传导信息建立缺陷模型;
根据建立的缺陷模型与预存平整度信息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触发养护指令或修补指令。
优选地,所述对多个预检测块进行激光照射,并获得热传导信息,根据热传导信息建立缺陷模型还包括:
获取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的预设热传导参数;
根据公式(2),利用预设热传导参数与激光照射的混凝土基底计算基本温度分布信息J;
Figure BDA0003213259570000071
其中,δ为混凝土的密度参数;c为混凝土的比热容参数;k为混凝土的热传导系数;S为混凝土的表面反射率;γ为混凝土的热吸收系数;w为射出激光的光束密度;x为激光照射区间;t为激光照射时长;z为激光照射时刻参数;
Figure BDA0003213259570000072
为预设热传导参数;
利用基本温度分布信息J估算混凝土表面的表面升温参数;
根据估算的混凝土表面的表面升温参数求解混凝土表面的温升信息;
根据温升信息获得混凝土表面凹坑或凸起界面处的温度降低或升高信息;
若混凝土表面凹坑或凸起界面处为升高温度信息则判断为平整;若为降低温度信息,则判断为不平整,并标记为修补区;同时,计算凹坑深度;
根据凹坑深度A触发修补指令,其中,所述修补指令包括根据凹坑深度获得的混凝土修补注入量;和,根据凹坑深度触发强激光束,并根据强激光束对凹坑部加热;
根据修补注入量启动播料机注入对应混凝土至标记的修补区进行修补。
该方法能够实现在对施工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进行智能施工的目的,在播料机主体进行架设过程中,所述对准机构可以是红外线对准装置,根据其红外线对准装置对播料机主体、架体和施工段的安装或施工的相对位置进行对准和判断,若对准,则启动播料机主体对施工段进行混凝土浇筑;若未对准,则启动行走轮或限位组件对播料机主体或架体进行位置调节,使得播料机主体能够处于标准施工范围内,减少播料机主体的安装时间,以及减少播料机在安装出现偏移导致混凝土浇筑出现偏移的情况,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返工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播料机主体能够实现自动安装,减少人工进行安装的情况;以及,所述播料机主体在安装完成后能够根据安装成功的信息去触发播料任务,实现自动安装、自动播料的目的;以及,在播料结束后能够自动对已播料位置进行施工验证,当验证不通过时,则说明当前施工段出现漏播情况;此时即可触发修补任务,并利用播料机主体进一步对漏播位置进行修补,实现完全自动化施工的目的。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宽度调节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滑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播料机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限位组件和架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其中,1-架体,2-第一安装板,3-托板,4-滑轨,5-U型固定架,6-模具,7-滑块,8-限位柱,9-第二安装板,10-第一出料管,11-限位组件,12-施工段,13-行走轮组,14-播料机主体,15-第二出料管,16-固定框,18-固定板,19-第一连杆,20-卡块,21-第一挡板,22-第二连杆,23-第一弹簧,24-调节孔,25-限位杆,26-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根据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播料机的智能宽度调节机构,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上间隔设置有两组宽度调节组件,所述宽度调节组件用于安装播料机主体14,并供所述播料机主体14在所述架体1上往复运动;所述架体1的下方通过限位组件11卡设在模具6上。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宽度调节组件实现在播料机工作过程中,能够根据施工段12的施工间距对播料机主体14的底盘进行适应性的调节,进一步使得播料机主体14能够满足不同施工段的行走间距;即,能够满足常规的或加宽的施工段12进行混凝土播料的目的,实现了播料机主体14能够根据施工需求进行适应性调节,满足多元化施工的目的。
具体使用时,首先将架体1架设在施工段12,接着,将播料机主体14吊装至所述主架1上方的宽度调节组件上,从而使得播料机主体能够通过宽度调节组件进行架设在施工段12上;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所述架体能够和播料机主体14更稳定的进行工作,通过所述限位组件将所述架体卡设在所述模具上,当施工完其中一端施工段12时,可以通过调节所述限位组件的间距,使得限位组件之间的间隙松开,从而使得架体1能够脱离施工完的施工段12,并进入未施工的施工段12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进一步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若施工段12为管廊施工时,由于管廊宽度随着施工需求会变化,在常规管廊宽度下,直接利用播料机主体14即可实现行走并播料目的;但是在加宽的管廊槽口中进行施工时,常规的播料机行因为较窄而架设不到加宽的管廊槽口中进行混凝土播料,因此通过设计的播料机行走装置能够将播料机进行架设,实现播料机能够通过播料机行走装置在加宽的管廊槽口进行混凝土浇筑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架体1设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宽度调节组件通过第一安装板2固定在所述架体1的方形框架结构内壁;所述第一安装板2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宽度调节组件的两端,并用于分别将所述宽度调节组件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方形框架的两侧内壁。
所述宽度调节组件包括:U型固定架5,所述U型固定架5的两端用于连接第一安装板2,所述U型固定架5远离U型开口朝下设置,所述U型固定架5离开口的一面用于安装滑轨4,所述滑轨4上滑动设置有多个滑动组件,所述滑道组件用于安装所述播料机主体14;所述滑轨4通过第二安装板9固定在所述U型固定架5的上表面。
滑动组件包括:滑块7,所述滑块7的其中一面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4上,所述滑块7远离滑轨4的一面设置有托板3,所述托板3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柱8,各所述限位柱8用于和所述播料机主体14相互配合,并用于将所述播料机的下方进行固定。
所述播料机主体14的下方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和所述托板3相互配合的固定盘27,各所述固定盘27靠近托板3的表面设置有定位槽17,各所述定位槽17分别和所述托板3上的各限位柱8相互配合。
该实施例中,当需要使用时,所述滑块7位于所述滑轨4上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所述托板3能够在所述滑轨4上进行往复运动,进一步实现了所述托板3通过固定盘27连接的播料机主体14在所述架体1上进行往复运动;所述播料机主体14位于所述架体1上进行往复运动的方向为图2的上下方向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实现了所述播料机主体14在对所述施工段12进行施工时能够方便的在施工段进行横向运动;而所述架体1则带着所述播料机主体14在所述施工段12的纵向方向进行运动,从而实现所述播料机主体14能够对施工段12进行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的位移,进一步实现对施工段12进行混凝土浇筑的全面覆盖的目的;减少了因施工段12的宽度不一致导致播料机主体14不能随之进行匹配工作的情况。所述滑块4和滑轨7的活动可以通过电机或气缸进行带动,从而实现播料机主体14能够在架体1上进行往复运动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11包括:第二连杆22,所述第二连杆22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在固定框16上,所述第二连杆22的下方连接有第一连杆19,所述第一连杆19贯穿所述固定框16;所述固定框16的下方设有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用于将所述固定框16架设在所述架体1的内壁;所述固定板18远离固定框16的一端设置有底板26,所述底板26、固定板18和固定框16的外壁均设在架体1的内壁;所述第一连杆19远离第二连杆22的一端连接有卡块20,所述第一连杆19的周向外壁设置有第一挡板21,所述第一挡板21的下方设有第一弹簧23,所述第一弹簧23的另一端连接在底板26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弹簧23还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杆19的周向外壁。
所述架体1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向外凸起的限位杆25,所述固定板18上设置有多个贯穿的调节孔24,各所述调节孔24均一一和所述限位杆25相互配合。
该实施例中,当所述播料机主体14与所述架体1之间通过托板3和固定盘27进行架设并连接为一体;从而实现播料机主体14能够在宽度较宽的架体1上进行工作;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能实现在正施工的施工段12进行工作时,将所述架体1能够牢固的架设在模具6上,实现所述播料机主体14在工作过程中能够稳定牢靠的进行施工的目的,减少因底盘不稳造成其出现倾翻的情况。
具体工作时,所述固定板18可以根据电机或气缸在所述架体1的内壁进行活动,从而实现将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板18之间的间隙进行调节的目的,进一步实现松开或紧固所述架体1在模具6的目的;当需要紧固时,启动电机或气缸实现固定板18的位置移动,进而使得限位杆25在所述调节孔24内进行活动并将所述架体1进行夹紧;与此同时,调节所述第二连杆22上的螺栓,使得所述第一连杆19能够向下运动,并使得所述第一连杆19上连接的卡块20能够接触到模具6的两侧;当调节所述模具6两侧的卡块20间距时,就实现了将架体1卡设在模具6上方的目的,从而实现了稳定牢靠的进行混凝土施工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播料机主体14的中心和其中一侧分别一一对应的设置有第二出料管15和第一出料管10,所述第二出料管15和所述播料机主体14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二出料管15进行往复升降;所述播料机主体14的下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行走轮13,各所述行走轮13用于所述播料机主体14在所述架体或施工段12进行架设或往复运动。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料管10用于对施工段12的侧边进行混凝土浇筑;所述第二出料管用于对施工段12的中心位置进行混凝土浇筑,所述升降机构为螺旋杆或升降杆,用于实现将所述第二出料管15进行抬起或落下;所述行走轮13用于所述播料机主体14的固定盘在安装到托盘3之前进行位置调节;即所述行走轮13能够在架体1的纵向方向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播料机主体14能够顺利的找准托盘上限位柱8的安装位置,从而利于迅速安装播料机主体14至架体1的目的。
本发明中,还提供一种混凝土播料方法,适用于所述的一种用于播料机的智能宽度调节机构,包括以下步骤:
将宽度调节机构架设在施工段12,并利用吊机将播料机主体14吊装至宽度调节机构上;
启动播料机主体14的行走轮13,利于行走轮13将播料机主体14在架体1上进行往复运动,并确定播料机主体14和架体1的安装位置;
利用限位组件11将架体1固定在模具6上,完成播料机主体14的装配;
启动位于播料机主体14或架体1上安装的对准机构,利用对准机构获取播料机主体14、架体1和施工段12的相对位置;
根据播料机主体14、架体1和施工段12的相对位置获得播料机主体14的播料任务;
根据播料任务启动播料机主体14,并利用播料机主体14对施工段12进行混凝土浇筑;
若浇筑结束,对混凝土浇筑层进行验证,若合格,则进行养护,若不合格,则启动播料机主体14执行修补任务。
该方法能够实现在对施工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进行智能施工的目的,在播料机主体进行架设过程中,所述对准机构可以是红外线对准装置,根据其红外线对准装置对播料机主体、架体和施工段的安装或施工的相对位置进行对准和判断,若对准,则启动播料机主体对施工段进行混凝土浇筑;若未对准,则启动行走轮或限位组件对播料机主体或架体进行位置调节,使得播料机主体能够处于标准施工范围内,减少播料机主体的安装时间,以及减少播料机在安装出现偏移导致混凝土浇筑出现偏移的情况,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返工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播料机主体能够实现自动安装,减少人工进行安装的情况;以及,所述播料机主体在安装完成后能够根据安装成功的信息去触发播料任务,实现自动安装、自动播料的目的;以及,在播料结束后能够自动对已播料位置进行施工验证,当验证不通过时,则说明当前施工段出现漏播情况;此时即可触发修补任务,并利用播料机主体进一步对漏播位置进行修补,实现完全自动化施工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利用对准机构获取播料机主体14、架体1和施工段12的相对位置还包括:
获取播料机主体14与架体1和施工段12的位置,并记为播料机位置;
根据播料机位置建立播料模型,利用播料模型与预存模型进行对比,获得播料模型的轨迹准确度;若准确度位于预警范围内,则所述播料机主体14与施工段12的相对位置正确;若否,则反之;
其中,所述利用播料模型与预存模型进行对比,获得播料模型的轨迹准确度还包括:
根据播料机主体14基于架体1的相对位置、播料机主体14基于施工段12的相对位置,获得多个不同坐标的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
对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的数据信息去噪化处理,并剔除噪点信息,保留消噪信息;
将消噪信息根据采集的时间参数和其对应的坐标标记参数进行重构,获得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的重构模型;
利用重构模型分别与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对应的预存模型进行对比,获得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对应播料模型的轨迹准确度;
若播料模型的轨迹准确度为1则验证通过,若播料模型的轨迹准确度为0,则验证不通过,并触发调节指令;
根据调节指令对播料机主体位于架体1的位置进行调节。
该实施例中,所述对准机构能够实现对播料机主体与架体1的相对位置和播料机主体与施工段的相对位置进行获得,进一步利用获得的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实现建立模拟播料的播料模型,在模拟播料模型中,根据其播料点位和实际预设施工点位进行对比,从而实现两者能够进行验证是否存在偏差的目的;
进一步的,在验证的过程中,由于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分别对应了不同的参考点,因此在播料模型的建立上,至少是包括了两类多个播料模型;再分别对两类多个模型进行模拟播料,在多次模拟播料中求取平均值,从而获得均值播料模型,进一步根据均值播料模型与预存模型进行对比,若对比值为1则验证通过;若对比值为0则验证不通过;此时,根据调节指令启动滑动组件的电机或限位组件的电机,使得所述播料机主体的位置进行调节,进一步实现播料机主体能够根据调节指令实现其位置进行对正的目的。
具体的,例如,利用对准机构获得了播料机的第二相对位置为:播料机主体的位于施工段S10-S20位置,
播料机的第一相对位置为:播料机主体位于架体1的A1-A10位置;利用A1-A10位置和S10-S20位置建立播料模型,为了减少数据冗余,本申请中可以对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的坐标参数进行选择性使用;例如剔除所有坐标参数的最大数和最小数,并对中间数进行平均,从而实现获得准确性较高的坐标参数;
接着,利用建立的播料模型对施工段进行模拟施工,对模拟施工进行记录,将模拟施工中混凝土浇筑与预存模型中的混凝土浇筑结果进行对比,若结果等于去1,则验证通过,并触发播料任务;若结果为0,则触发调节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消噪信息根据采集的时间参数和其对应的坐标标记参数进行重构,获得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的重构模型,还包括:
对消噪信息进行目标分类,获得以时间参数为顺序、以坐标参数为起点的候选特征信息类;
根据信息类进行排序和回归,获得各重构模型的大类和各大类一一对应的位置参数;
根据各大类和对应的位置参数与预存模型信息进行对比,获得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对应的重构模型;
其中,对消噪信息进行目标分类,获得以时间参数为顺序、以坐标参数为起点的候选特征信息类,还包括:
对候选特征信息进行筛选,获得训练函数;
将训练函数的分类损失参数和回归损失参数进行划分,并根据分类损失参数和回归损失参数获得高置信度的候选函数;
利用候选函数建立重构模型,对候选函数进行收缩计算,获得二次去噪的最终模型参数,根据最终模型参数建立重构模型;
其中,所述收缩计算为:
Figure BDA0003213259570000171
其中,k为候选函数,m为第一相对位置参数,n为第二相对位置参数,f1为分类损失参数,f2为回归损失参数,t为时间参数。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参数和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参数可以设定为点参数,所述点参数能够以预设直径进行扩大为面参数,进一步的,利用面参数实现对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进行确定和对其信息消噪;当消噪结束后,获得较为准确的消噪信息;进一步再对消噪信息进行目标分类,以实现消噪信息能够拆分为时间信息和坐标信息,进一步对两种信息进行训练获得高置信度的候选函数;
最后利用置信度高的候选函数实现重构模型的建立,进而实现利用二次消噪的重构模型实现播料模型的建立,由此获得准确的播料模型,进一步根据准确的播料模型进行验证是否播料机主体的安装位置是否存在偏差;若存在偏差,则对其进行位置调整,若不存在偏差,则启动播料机主体进行播料;实现全自动化施工的目的,与现有的施工方式相比,完全利用机器去替代了人工;以及完全不需要现场花费太多时间进行人工模具搭建或人工安装播料机的情况;同时减少了现场人工对施工段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混凝土浇筑层进行验证,还包括:
记录播料机实际的播料路径,并根据播料路径建立混凝土模型;
对混凝土模型的上表面进行数据采集,获得混凝土表面平整度信息;
将混凝土表面平整度信息与预存模型的预存平整度信息进行对比,若一致则触发养护指令;若不一致,则触发修补指令。
其中,所述对混凝土模型的上表面进行数据采集,获得混凝土表面平整度信息,包括:
对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进行区域划分,获得多个预检测块;
对多个预检测块进行激光照射,并获得热传导信息,根据热传导信息建立缺陷模型;
根据建立的缺陷模型与预存平整度信息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触发养护指令或修补指令。
该实施例中,通过对混凝土模型分切为多个预检测块,对每个预检测块进行单独对比,当其中一个预检测块出现不平整的情况时,则该区域被标记;当所有预检测块全部对比结束后,被标记的不平整区域若相邻则合并为一个,并对其进行触发修补指令;若存在多个,则分别对多个不平整区域触发修补指令;若不存在不平整区域,则触发养护指令;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本实施例中能够根据激光照射过的混凝土表面,从而根据照射结果快速响应其是否存在不平整情况,进一步根据判断结构进行触发养护指令或修补指令,实现全自动化施工的目的,减少人工进行混凝土浇筑、人工进行浇筑后平整度查验、人工养护或人工修补的情况;有效提高了施工工序,降低了施工人员的人工配置,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多个预检测块进行激光照射,并获得热传导信息,根据热传导信息建立缺陷模型还包括:
获取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的预设热传导参数;
利用预设热传导参数与激光照射的混凝土基底计算基本温度分布信息;
利用基本温度分布信息估算混凝土表面的表面升温参数;根据估算的混凝土表面的表面升温参数求解混凝土表面的温升信息;
根据温升信息获得混凝土表面凹坑或凸起界面处的温度降低或升高信息;
若混凝土表面凹坑或凸起界面处为升高温度信息则判断为平整;若为降低温度信息,则判断为不平整,并标记为修补区;同时,计算凹坑深度;
根据凹坑深度A触发修补指令,其中,所述修补指令包括根据凹坑深度获得的混凝土修补注入量;和,根据凹坑深度触发强激光束,并根据强激光束对凹坑部加热;
根据修补注入量启动播料机注入对应混凝土至标记的修补区进行修补。
其中,利用预设热传导参数与激光照射的混凝土基底计算基本温度分布信息还包括:根据公式(2),计算基本温度分布信息J;
Figure BDA0003213259570000201
其中,δ为混凝土的密度参数;c为混凝土的比热容参数;k为混凝土的热传导系数;S为混凝土的表面反射率;γ为混凝土的热吸收系数;w为射出激光的光束密度;x为激光照射区间;t为激光照射时长;z为激光照射时刻参数;
Figure BDA0003213259570000203
为预设热传导参数;
以及,所述利用基本温度分布信息J估算混凝土表面的表面升温参数还包括:
根据公式(3),利用基本温度分布信息J估算混凝土表面的表面升温参数;
Figure BDA0003213259570000202
其中,B为(0,y)时刻混凝土表面的表面升温参数;τ为估算表面的其中一个位置估算参数;所述位置估算参数为凹坑的位置估算参数;
以及,根据公式(4)计算凹坑深度A:
A=kiaiB0-kiaiBy (4)
其中,a为膨胀系数;k为混凝土的热传导系数;By为y时刻的混凝土表面的表面升温参数;B0为0时刻的混凝土表面的表面升温参数;h为低温区间;i为混凝土表面的降温阈值。
该实施例中,常规的凹坑或凸起检测均通过激光测距的方式进行实施,但是由于受环境因素影响,若激光测距出现干扰或故障时,则导致检测结果出现不准确的情况,为此,通过在激光检测过程中,通过对激光摄到凹坑或凸起的混凝土浇筑体上,就会产生不同的升温数据,根据不同的升温数据去判断是否存在凹坑或凸起的情况,以及进一步根据凹坑和凸起的数据进行提取能够造成混凝土浇注体产生形变或应变影响的凹坑,进一步对凹坑的深度进行估算,利用估算的深度再计算修补所需的混凝土修补量,从而实现全自动施工的目的。由于施工过程中,凸起的外表并不会对浇筑成型的混凝土浇注体造成形变或应变影响;但是内凹的深坑则会对浇注体的牢固度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凹坑就必须进行修补;该实施例中,由于天气和凹坑自身结构原因,导致凹坑内部的温度与平整度较好的混凝土表面温度不一致,即凹坑内部四周都是湿润的混凝土,则会导致凹坑内的温度低于平整位置的混凝土温度;为此,根据计算凹坑内部的温度,实现激光照射过程中能够迅速扫描和判断浇筑体是否存在凹坑;若存在凹坑,则进一步利用凹坑的温度获得凹坑的深度,并利用凹坑深度确定修补的混凝土量;
同时,在修补过程中,为了保证凹坑的位置稳定,减少凹坑因混凝土流动性产生凹坑移动的情况,在确定凹坑深度后,所述激光的照射强度进行加强,并利用强激光束对凹坑内部进行加热,使得凹坑能够实现坑内壁进行短时间凝固的目的,降低凹坑因混凝土的流动性产生移动的情况;接着启动播料机对凹坑进行修补;另外,在利用强激光束对凹坑进行结构稳定时,还能减少播料机主体在来回活动的时候因振动导致凹坑出现位移的情况;有效提高了混凝土浇注体的修补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其中,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会根据混凝土表面的凹坑或者凸起会产生不同的温度信息,该温度信息即混凝土表面的表面升温参数。
根据图7所示,以实际施工为例,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市政公用设施巡查养护工程施工项目中,对其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利用本发明进行施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路段的宽窄不一,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时,则需要根据不同施工路段对播料机的间距进行调节,实现播料机能够根据实际施工路段进行适应性调节的目的;
以及,在实际施工时,进一步利用所述方法,对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检测,若表面满足施工要求,则启动养护指令,对混凝土浇筑体进行养护;若不满足施工要求,则说明出现凹坑或凸起;若存在凹坑,则通过修补指令进一步启动播料机进行修补工作;
本发明中,根据不同的施工段进行混凝土施工对比,其施工效率与传统的施工效率相比,能够提升40-60%的施工效率;尤其在对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进行凹坑或凸起检查、修补时,其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同时减少了工人的配置数量,至少减少了检查和修补的工人配置数量,在用工上也能降低整体项目的人员成本。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播料机的智能宽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上间隔设置有两组宽度调节组件,
所述宽度调节组件用于安装播料机主体(14),并供所述播料机主体(14)在所述架体(1)上往复运动;
所述架体(1)的下方通过限位组件(11)卡设在模具(6)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播料机的智能宽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设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宽度调节组件通过第一安装板(2)固定在所述架体(1)的方形框架结构内壁;
所述第一安装板(2)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宽度调节组件的两端,并用于分别将所述宽度调节组件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方形框架的两侧内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播料机的智能宽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调节组件包括:U型固定架(5),所述U型固定架(5)的两端用于连接第一安装板(2),所述U型固定架(5)远离U型开口朝下设置,所述U型固定架(5)离开口的一面用于安装滑轨(4),所述滑轨(4)上滑动设置有多个滑动组件,所述滑道组件用于安装所述播料机主体(14);
所述滑轨(4)通过第二安装板(9)固定在所述U型固定架(5)的上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播料机的智能宽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滑动组件包括:滑块(7),所述滑块(7)的其中一面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4)上,所述滑块(7)远离滑轨(4)的一面设置有托板(3),所述托板(3)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柱(8),各所述限位柱(8)用于和所述播料机主体(14)相互配合,并用于将所述播料机的下方进行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播料机的智能宽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播料机主体(14)的下方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和所述托板(3)相互配合的固定盘(27),各所述固定盘(27)靠近托板(3)的表面设置有定位槽(17),各所述定位槽(17)分别和所述托板(3)上的各限位柱(8)相互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播料机的智能宽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11)包括:第二连杆(22),所述第二连杆(22)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在固定框(16)上,所述第二连杆(22)的下方连接有第一连杆(19),所述第一连杆(19)贯穿所述固定框(16);
所述固定框(16)的下方设有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用于将所述固定框(16)架设在所述架体(1)的内壁;所述固定板(18)远离固定框(16)的一端设置有底板(26),所述底板(26)、固定板(18)和固定框(16)的外壁均设在架体(1)的内壁;
所述第一连杆(19)远离第二连杆(22)的一端连接有卡块(20),所述第一连杆(19)的周向外壁设置有第一挡板(21),所述第一挡板(21)的下方设有第一弹簧(23),所述第一弹簧(23)的另一端连接在底板(26)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弹簧(23)还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杆(19)的周向外壁。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播料机的智能宽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向外凸起的限位杆(25),所述固定板(18)上设置有多个贯穿的调节孔(24),各所述调节孔(24)均一一和所述限位杆(25)相互配合。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播料机的智能宽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播料机主体(14)的中心和其中一侧分别一一对应的设置有第二出料管(15)和第一出料管(10),所述第二出料管(15)和所述播料机主体(14)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二出料管(15)进行往复升降;
所述播料机主体(14)的下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行走轮(13),各所述行走轮(13)用于所述播料机主体(14)在所述架体或施工段(12)进行架设或往复运动。
9.一种混凝土播料方法,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播料机的智能宽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宽度调节机构架设在施工段(12),并利用吊机将播料机主体(14)吊装至宽度调节机构上;
启动播料机主体(14)的行走轮(13),利于行走轮(13)将播料机主体(14)在架体(1)上进行往复运动,并确定播料机主体(14)和架体(1)的安装位置;
利用限位组件(11)将架体(1)固定在模具(6)上,完成播料机主体(14)的装配;
启动位于播料机主体(14)或架体(1)上安装的对准机构,利用对准机构获取播料机主体(14)、架体(1)和施工段(12)的相对位置;
根据播料机主体(14)、架体(1)和施工段(12)的相对位置获得播料机主体(14)的播料任务;
根据播料任务启动播料机主体(14),并利用播料机主体(14)对施工段(12)进行混凝土浇筑;
若浇筑结束,对混凝土浇筑层进行验证,若合格,则进行养护,若不合格,则启动播料机主体(14)执行修补任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播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对准机构获取播料机主体(14)、架体(1)和施工段(12)的相对位置还包括:
获取播料机主体(14)与架体(1)和施工段(12)的位置,并记为播料机位置;
根据播料机位置建立播料模型,利用播料模型与预存模型进行对比,获得播料模型的轨迹准确度;若准确度位于预警范围内,则所述播料机主体(14)与施工段(12)的相对位置正确;若否,则反之;
其中,所述利用播料模型与预存模型进行对比,获得播料模型的轨迹准确度还包括:
根据播料机主体(14)基于架体(1)的相对位置、播料机主体(14)基于施工段(12)的相对位置,获得多个不同坐标的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
对所述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的数据信息去噪化处理,并剔除噪点信息,保留消噪信息;
将消噪信息根据采集时间和其对应的坐标标记进行重构,获得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重构的播料模型;
利用重构的播料模型分别与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对应的预存模型进行对比,获得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对应的播料模型的轨迹准确度;
若播料模型的轨迹准确度为1则验证通过,若播料模型的轨迹准确度为0,则验证不通过,并触发调节指令;
根据调节指令对播料机主体位于架体的位置进行调节。
CN202110936192.7A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用于播料机的智能宽度调节机构 Active CN1136057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6192.7A CN113605706B (zh)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用于播料机的智能宽度调节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6192.7A CN113605706B (zh)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用于播料机的智能宽度调节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5706A true CN113605706A (zh) 2021-11-05
CN113605706B CN113605706B (zh) 2022-12-20

Family

ID=78308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36192.7A Active CN113605706B (zh)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用于播料机的智能宽度调节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0570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2023A (zh) * 2021-12-02 2022-04-15 中交二公局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浮置板轨道基底混凝土智能浇筑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23917A1 (de) * 1988-07-14 1990-01-18 Berger Bau Gmbh Fertiger fuer grosse arbeitsbreiten und hohe einbauleistungen fuer den asphalt- und betonstrassenbau
US20020044831A1 (en) * 2000-05-11 2002-04-18 John Leone Zero clearance variable width paving machine
CN111851494A (zh) * 2020-07-03 2020-10-30 海门市帕源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底板矮墙混凝土播料机
CN212774319U (zh) * 2020-07-03 2021-03-23 海门市帕源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播料机行走限位装置
CN112726665A (zh) * 2020-12-29 2021-04-30 海门市帕源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底板矮墙模安装施工方法
CN112727089A (zh) * 2020-12-29 2021-04-30 海门市帕源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底板矮墙模自动校准机器
CN213143884U (zh) * 2020-07-03 2021-05-07 海门市帕源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播料机行走平台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23917A1 (de) * 1988-07-14 1990-01-18 Berger Bau Gmbh Fertiger fuer grosse arbeitsbreiten und hohe einbauleistungen fuer den asphalt- und betonstrassenbau
US20020044831A1 (en) * 2000-05-11 2002-04-18 John Leone Zero clearance variable width paving machine
CN111851494A (zh) * 2020-07-03 2020-10-30 海门市帕源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底板矮墙混凝土播料机
CN212774319U (zh) * 2020-07-03 2021-03-23 海门市帕源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播料机行走限位装置
CN213143884U (zh) * 2020-07-03 2021-05-07 海门市帕源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播料机行走平台
CN112726665A (zh) * 2020-12-29 2021-04-30 海门市帕源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底板矮墙模安装施工方法
CN112727089A (zh) * 2020-12-29 2021-04-30 海门市帕源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底板矮墙模自动校准机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2023A (zh) * 2021-12-02 2022-04-15 中交二公局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浮置板轨道基底混凝土智能浇筑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5706B (zh) 2022-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8613B (zh) 借助激光烧结制造三维物体的方法
CN206646813U (zh) 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柱的模板系统
CN113605706B (zh) 一种用于播料机的智能宽度调节机构
CN108252189B (zh) 一种微波加热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装置及方法
CN201756667U (zh) 无砟轨道板调整器
US6732418B2 (en)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rail track on a concrete slab and a temporary tie plate for use in the method
CN105128363A (zh) 一种解决复合材料铺放过程中的回弹现象的系统
CN205955223U (zh) 一种现浇混凝土楼板一次性浇筑导轨式整平系统
CN110548876B (zh) 一种铺粉式再制造装置及方法
EP0726361A1 (en) Method of forming pavement on automobile test road pavement member for automobile test road
JP6386393B2 (ja) コンクリート打設高さ管理方法
CN109653042A (zh) 一种基于模块化原理的扇形段更换导轨安装方法
CN113550624B (zh) 智能矫正平台及方法
CN111719399B (zh) 高速公路路面修补方法
CN108279175A (zh) 一种获取变强度钢板差温成形极限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KR101486871B1 (ko) 주형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응고물 제조 방법
CN209741591U (zh) 一种无砟轨道施工用预留伸缩缝装置
CN209669303U (zh) 一种用于金属薄壁板材热处理的防变形工装
CN207908286U (zh) 一种获取变强度钢板差温成形极限的试验装置
CN206737420U (zh) 一种混凝土圈梁或压顶处模板固定装置
CN106624701A (zh) 一种大型水轮机叶片组芯用工装及其组芯方法
JP2020041403A (ja) ひび修復方法及びひび修復システム
KR102035564B1 (ko) 아스팔트 양생장치를 이용한 도로 시공방법
CN219359436U (zh) 一种铁路预制箱梁端模板现场存放装置
JPH11172617A (ja) コンクリート舗装の型枠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