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81148B - 跃升限压机构及空气制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跃升限压机构及空气制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81148B
CN113581148B CN202111069889.5A CN202111069889A CN113581148B CN 113581148 B CN113581148 B CN 113581148B CN 202111069889 A CN202111069889 A CN 202111069889A CN 113581148 B CN113581148 B CN 1135811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limiting
chamber
valve
jump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698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81148A (zh
Inventor
杨金龙
肖晨
吕超
刘毅
刘保华
申燕飞
杨建平
宁波
李果
宋志勇
王开恩
唐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shan CRRC Br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shan CRRC Br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shan CRRC Br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shan CRRC Br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6988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81148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2242 priority patent/WO2023035344A1/zh
Priority to EP21847669.5A priority patent/EP4169780A4/en
Publication of CN113581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11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811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11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5/00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or operation of valves incorporated in power brake system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11/00 or B60T13/00
    • B60T15/02Application and release valves
    • B60T15/021Railway control or brake valves
    • B60T15/022Railway control or brake valves with one slide valve, e.g. an emergency slide valve
    • B60T15/024Railway control or brake valves with one slide valve, e.g. an emergency slide valve with quick braking action and evacuation of air to a reservoir, to the atmosphere or to the brake cylin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 B60T13/24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the fluid being gaseous
    • B60T13/26Compressed-air systems
    • B60T13/38Brakes applied by springs or weights and released by compressed air
    • B60T13/385Contro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5/00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or operation of valves incorporated in power brake system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11/00 or B60T13/00
    • B60T15/02Application and release valves
    • B60T15/021Railway control or brake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跃升限压机构及空气制动系统,涉及空气制动系统领域。旨在改善限压结构需采用两个阀组合,尺寸较大的问题。跃升限压机构包括阀体、跃升阀、充气阀以及限压件;阀体设置有进气口、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出气口;跃升阀设置在第一腔室内;充气阀设置在第二腔室内,跃升阀以及充气阀均与限压件连接,限压件用于在限压腔室内的压力变化的过程中带动跃升阀以及充气阀移动。空气制动系统包括跃升限压机构。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同时开启,出气口可较快地输出压力空气;第一腔室关闭,第二腔室开启,可控制出气口的输出速度;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同时关闭,则可以保持出气口当前的压力状态,从而实现三种限压状态的切换。

Description

跃升限压机构及空气制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制动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跃升限压机构及空气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制动系统制动力输出的快慢、大小和最大值均与列车的制动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影响着列车的运行品质。
目前的铁路车辆制动装置中的跃升限压机构采用两个阀组合实现限压,结构复杂,尺寸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跃升限压机构,其能够改善限压结构需采用两个阀组合,尺寸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空气制动系统,其能够改善限压结构需采用两个阀组合,尺寸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跃升限压机构,包括阀体、跃升阀、充气阀以及限压件;
所述阀体设置有进气口、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出气口,所述第一腔室以及所述第二腔室均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所述跃升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充气阀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限压件设置在所述阀体内,且所述限压件与所述阀体之间形成限压腔室,所述限压腔室与所述出气口连通,且所述限压腔室以及所述出气口均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所述跃升阀以及所述充气阀均与所述限压件连接,所述限压件用于在所述限压腔室内的压力变化的过程中带动所述跃升阀以及所述充气阀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或者所述第一腔室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腔室处于开启状态;或者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同时处于关闭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跃升限压机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跃升限压机构还包括缩堵;
所述阀体还设置有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缩堵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以及所述限压腔室依次设置;所述跃升阀、所述充气阀以及所述限压件依次连接;
所述限压件用于在所述限压腔室内的压力增大的过程中带动所述跃升阀与所述充气阀沿所述第一腔室到所述限压腔室的方向移动,或者所述限压件用于在所述限压腔室内的压力减小的过程中带动所述跃升阀与所述充气阀沿所述限压腔室到所述第一腔室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第一阶梯台,所述第一阶梯台用于与所述跃升阀密封配合,以关闭所述第一腔室;
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第二阶梯台,所述第二阶梯台用于与所述充气阀密封贴合,以关闭所述第二腔室。
可选地,所述跃升限压机构还包括跃升簧以及充气簧;所述跃升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阀体与所述跃升阀,所述充气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跃升阀与所述充气阀。
可选地,所述跃升限压机构还包括第一限压座以及第一限压簧;所述第一限压座固定于所述限压件远离所述限压腔室的一侧,所述第一限压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限压座与所述阀体;所述第一限压座用于在所述限压件的带动下处于第一预设位置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或所述第一限压座用于在所述限压件的带动下处于第二预设位置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腔室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腔室处于开启状态。
可选地,所述跃升限压机构还包括第二限压座以及第二限压簧;所述第二限压座设置在所述第一限压座与所述阀体之间,所述第一限压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限压座与所述阀体;所述第二限压座用于在所述限压件的带动下与所述第一限压座共同移动到第三预设位置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同时处于关闭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二限压座与所述第一限压座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限压座用于在所述限压件的带动下与所述第二限压座抵持,以与所述第二限压座同步移动到所述第三预设位置。
可选地,所述跃升限压机构还包括限压调节座,所述限压调节座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体内,所述限压调节座用于在相对所述阀体旋转的过程中调节所述限压调节座与所述限压件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限压簧远离所述第一限压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限压调节座,所述第二限压簧远离所述第二限压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限压调节座。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制动系统。所述空气制动系统包括跃升限压机构。
本发明实施例的跃升限压机构及空气制动系统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跃升限压机构,进气口用于进气,出气口用于出气,初始状态,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同时处于开启状态,压力空气通过进气口同时进入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再从第二腔室同时进入出气口和限压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同时进行通气,出气口可较快的输出压力空气;随着限压腔室压力的升高,限压件带动跃升阀以及充气阀移动,直到第一腔室处于关闭状态,第二腔室处于开启状态,此时仅第二腔室进行通气,可以控制出气口压力空气的输出速度;限压腔室继续进入压力空气,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同时处于关闭状态,可以保持出气口的压力状态。通过限压腔室压力的变化,实现三种限压状态的切换,结构简单。
空气制动系统,包括上述的跃升限压机构,能够改善限压结构需采用两个阀组合,尺寸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跃升限压机构的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跃升限压机构的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跃升限压机构的第三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跃升限压机构;100-阀体;110-进气口;120-第一腔室;121-第一阶梯台;130-第一通道;140-第二腔室;141-第二阶梯台;150-第二通道;160-出气口;170-限压腔室;200-跃升阀;210-充气阀;220-跃升簧;230-充气簧;240-阀杆;250-限压件;260-缩堵;300-第一限压座;310-第一限压簧;320-第二限压座;330-第二限压簧;340-限压调节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施例提供的跃升限压机构10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跃升限压机构10,包括阀体100、跃升阀200、充气阀210以及限压件250;阀体100设置有进气口110、第一腔室120、第二腔室140以及出气口160,第一腔室120以及第二腔室140均与进气口110连通,第一腔室120与第二腔室140连通;跃升阀200设置在第一腔室120内;充气阀210设置在第二腔室140内;限压件250设置在阀体100内,且限压件250与阀体100之间形成限压腔室170,限压腔室170与出气口160连通,且限压腔室170以及出气口160均与第二腔室140连通;跃升阀200以及充气阀210均与限压件250连接,限压件250用于在限压腔室170内的压力变化的过程中带动跃升阀200以及充气阀210移动,以使第一腔室120与第二腔室140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或者第一腔室120处于关闭状态,第二腔室140处于开启状态;或者第一腔室120与第二腔室140同时处于关闭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跃升阀200以及充气阀210均与限压件250连接”中的“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抵接。也就是“限压件250用于在限压腔室170内的压力变化的过程中带动跃升阀200以及充气阀210移动”中的“带动”是指“限压件250移动的过程中,动跃升阀200以及充气阀210也随着移动”,包括限压件250与跃升阀200、充气阀210固定,限压件250移动的过程中因为固定关系带动跃升阀200和充气阀210移动,或者限压件250移动过程中,跃升阀200和充气阀210因为重力或者压力变化等原因随着限压件250移动。
参照图1,第一腔室120与第二腔室140并联。限压腔室170与出气口160并联。限压腔室170的压力反应了出气口160的压力。初始状态,第一腔室120与第二腔室140同时处于开启状态,跃升阀200与充气阀210均未关闭第一腔室120与第二腔室140,进气口110进气,进气同时进入第一腔室120和第二腔室140,再从第二腔室140分别进入出气口160与限压腔室170;第一腔室120与第二腔室140共同通气,可以使出气口160的输气速度达到最高。参照图2,限压腔室170的空气压力持续上升,推动限压件250带动跃升阀200与充气阀210移动,直到跃升阀200关闭第一腔室120,第二腔室140处于开启状态,进气口110的进气通过第二腔室140进入出气口160以及限压腔室170,第一腔室120无法继续通气,仅第二腔室140进行通气,出气口160的输气速度能够得到降低控制。参照图3,限压腔室170内持续进入空气,压力持续上升,推动限压件250带动跃升阀200与充气阀210移动,直到跃升阀200关闭第一腔室120,充气阀210关闭第二腔室140,进气口110无法继续进气,限压腔室170内的压力保持稳定,保持出气口160的压力。出气口160出现漏泄时,限压腔室170也会漏泄,限压腔室170的压力将会下降,又恢复到第二腔室140开启,第一腔室120关闭的状态。
承上述,通过跃升阀200、充气阀210以及限压件250,实现第一腔室120与第二腔室140在开启或关闭之间进行切换,实现对出气口160的三种限压状态的切换调控。相比现有技术,仅用一个跃升限压机构10即可实现限压,简化了结构。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跃升限压机构10还包括缩堵260;阀体100还设置有第一通道130以及第二通道150;第一通道130连通进气口110与第一腔室120,第二通道150连通进气口110与第二腔室140;缩堵260设置在第二通道150内。缩堵260能够调节第二通道150的空气流量,从而可以控制出气口160的输送速度。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第一腔室120、第二腔室140以及限压腔室170依次设置;跃升阀200、充气阀210以及限压件250依次连接;限压件250用于在限压腔室170内的压力增大的过程中带动跃升阀200与充气阀210沿第一腔室120到限压腔室170的方向移动,或者限压件250用于在限压腔室170内的压力减小的过程中带动跃升阀200与充气阀210沿限压腔室170到第一腔室120的方向移动。
以图1中的相对位置进行介绍,第一腔室120、第二腔室140以及限压腔室170从上到下依次设置,进气口110设置在第一腔室120的右侧,出气口160设置在第二腔室140的左侧。跃升阀200、充气阀210以及限压件250依次设置。充气阀210的底端与限压件250抵接。
限压腔室170内的压力增大,限压件250向下移动,跃升阀200以及充气阀210随着限压件250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跃升阀200先关闭第一腔室120,充气阀210后关闭第二腔室140,使第一腔室120处于关闭状态,第二腔室140处于开启状态。随着限压腔室170压力的增大,限压件250继续向下移动,跃升阀200以及充气阀210也随着向下移动,直到跃升阀200关闭第一腔室120,充气阀210关闭第二腔室140。当出气口160漏泄,限压腔室170的压力减小,限压件250向上移动,充气阀210向上移动,第二腔室140开启,跃升阀200依然关闭。当限压腔室170的压力持续减小,限压件250持续向上移动,直到第一腔室120与第二腔室140均开启,又可以实现快速供气。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限压件250包括依次连接的五个膜板,相邻的两个膜板可相对摆动,位于最外端的两个膜板分别与阀体100连接,位于中部的膜板用于与充气阀210连接。
参照图1,五个膜板分别为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以及第五板。第一板与第五板埋设于阀体100内。参照图1,初始状态,第二板、第三板与第四板向上凸起,以顶住跃升阀200与充气阀210。参照图2,第二板、第三板与第四板相对初始状态向下移动,使跃升阀200与充气阀210向下移动。参照图3,第二板、第三板与第四板向下凸出,使跃升阀200与充气阀210继续向下移动。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第一腔室120内设置有第一阶梯台121,第一阶梯台121用于与跃升阀200密封配合,以关闭第一腔室120;第二腔室140内设置有第二阶梯台141,第二阶梯台141用于与充气阀210密封贴合,以关闭第二腔室140。
跃升阀200与第一阶梯台121密封贴合时,阻断了第一腔室120与第二腔室140,进气口110的进气仅能通过第二腔室140进入出气口160与限压腔室170。充气阀210与第二阶梯台141密封贴合时,第二腔室140关闭,进气无法通过第二腔室140通气。具体地,充气阀210呈圆锥形,充气阀210的圆锥面与第二阶梯台141密封抵接。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跃升限压机构10还包括跃升簧220以及充气簧230;跃升簧220的两端分别连接阀体100与跃升阀200,充气簧230的两端分别连接跃升阀200与充气阀210。
具体地,跃升限压机构10还包括阀杆240,跃升阀200与充气阀210均设置在阀杆240上,阀杆240穿出充气阀210的一端与限压件250抵持。
具体地,阀体100设置有导向通道,导向通道连通第二腔室140与限压腔室170;阀杆240远离充气阀210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导向通道内,且阀杆240与导向通道之间形成连通第二腔室140与限压腔室170的间隙。阀杆240与导向通道配合,用于对跃升阀200以及充气阀210的移动进行导向。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跃升限压机构10还包括第一限压座300以及第一限压簧310;第一限压座300固定于限压件250远离限压腔室170的一侧,第一限压簧31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限压座300与阀体100;第一限压座300用于在限压件250的带动下处于第一预设位置的情况下,使第一腔室120与第二腔室140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或第一限压座300用于在限压件250的带动下处于第二预设位置的情况下,使第一腔室120处于关闭状态,第二腔室140处于开启状态。
参照图1,在限压腔室170内的压力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第一限压座300处于第一预设位置,此时跃升阀200与充气阀210均未关闭,第一腔室120与第二腔室140同时处于开启状态。参照图2,第一限压座300压缩第一限压簧310向下移动到第二预设位置,第一腔室120关闭,第二腔室140开启。第一限压簧310用于控制第一腔室120关闭,第二腔室140开启状态下,限压腔室170的压力最大上限值。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跃升限压机构10还包括第二限压座320以及第二限压簧330;第二限压座320设置在第一限压座300与阀体100之间,第一限压簧31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限压座320与阀体100;第二限压座320用于在限压件250的带动下与第一限压座300共同移动到第三预设位置的情况下,使第一腔室120与第二腔室140同时处于关闭状态。
参照图3,限压腔室170压力持续增大,限压件250向下移动,推动第一限压座300向下移动,直到限压件250推动第一限压座300与第二限压座320压缩第一限压簧310以及第二限压簧330一起向下移动到第三预设位置,此时第一腔室120与第二腔室140同时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限压簧310与第二限压簧330用于共同控制第一腔室120与第二腔室140同时关闭时限压腔室170的压力最大上限值。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第二限压座320与第一限压座300间隔设置;第一限压座300用于在限压件250的带动下与第二限压座320抵持,以与第二限压座320同步移动到第三预设位置。
参照图3,限压腔室170压力增大的过程中,限压件250向下移动,推动第一限压座300向下移动,直到第一限压座300与第二限压座320抵接,限压件250推动第一限压座300与第二限压座320同步向下移动,直到移动到第三预设位置,第一腔室120与第二腔室140关闭。
当出气口160漏气时,限压腔室170压力减小,第一限压座300在第一限压簧310的作用下,第二限压座320在第二限压簧330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又回复到第一腔室120关闭,第二腔室140开启的状态。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跃升限压机构10还包括限压调节座340,限压调节座340可转动地设置在阀体100内,限压调节座340用于在相对阀体100旋转的过程中调节限压调节座340与限压件250之间的距离;第一限压簧310远离第一限压座300的一端连接于限压调节座340,第二限压簧330远离第二限压座320的一端连接于限压调节座340。
以图3中的相对位置进行介绍,旋转限压调节座340,限压调节座340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限压调节座340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限压调节座340靠近限压件250,与限压件250之间的距离减小,此时第一限压簧310与第二限压簧330的恢复力变大,增大限压腔室170的上限压力值。限压调节座340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限压调节座340远离限压件250,与限压件250之间的距离增大,此时第一限压簧310与第二限压簧330的恢复力变小,减小限压腔室170的上限压力值。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跃升限压机构10,以进气口110充入Cv(预控)压力空气为例进行说明,跃升限压机构10的工作原理包括:
参照图1,图1示出了跃升位状态。当进气口110无Cv压力空气时,跃升阀200和充气阀210在第一限压簧310的作用下处于开启状态。
当制动系统产生制动作用后,Cv压力空气一路通过第一通路迅速流入跃升阀200的上下腔室,并通过充气阀210与阀体100的间隙流向限压腔室170和出气口160;另外一路通过第二通路、缩堵260流向充气阀210与阀体100的间隙,进入出气口160和限压腔室170。
参照图2,图2示出了跃升关闭位状态。Cv压力空气进入限压腔室170里,随着压力逐渐升高,作用在第一限压座300上面的力逐渐增大,当作用力大于第一限压簧310的弹簧力时,限压件250和第一限压座300将向下运动并压缩第一限压簧310,随着限压件250和第一限压座300克服弹簧力向下运动,充气阀210和跃升阀200受跃升簧220和充气簧230的作用向下运动,直到跃升阀200与阀体100的第一阶梯台121紧密贴合,此时,Cv压力空气只能通过第二通路、缩堵260进入出气口160和限压腔室170。Cv压力空气的跃升输出结束。
参照图3,图3示出了限压位状态。随着限压腔室170的压力逐渐升高,限压件250和第一限压座300压缩缩第一限压簧310运动,当第一限压座300接触到第二限压座320时,会压缩第一限压簧310与第二限压簧330运动。与此充气阀210会在充气簧230的作用下接近第二阶梯台141,当充气阀210与阀体100紧密贴合时,出气口160和限压腔室170压力停止上升,完成出气口160压力限制。
出气口160压力出现漏泄时,限压腔室170的压力空气将下降,当打破平衡时,限压件250会推动充气阀210脱离第二阶梯台141,充气通路打开,跃升阀200仍然关闭。此时,限压腔室170和出气口160压力将上升,再次达到限压位。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跃升限压机构1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初始状态,进气口110无压力,第一腔室120与第二腔室140同时处于开启状态,第一腔室120和第二腔室140同时进行通气,出气口160可较快的输出压力空气;随着限压腔室170压力的升高,限压件250带动跃升阀200以及充气阀210移动,直到第一腔室120处于关闭状态,第二腔室140处于开启状态,此时仅第二腔室140进行通气,可以控制出气口160压力空气的输出速度;限压腔室170继续进入压力空气,第一腔室120与第二腔室140同时处于关闭状态,可以保持出气口160的压力状态。通过限压腔室170压力的变化,实现三种限压状态的切换,结构简单。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制动系统。空气制动系统包括跃升限压机构10。空气制动系统还包括控制风缸以及副风缸等。
包括上述的跃升限压机构10的空气制动系统,分别控制制动初期、中期、保压等阶段的动作。在制动系统制动初期,第一腔室120与第二腔室140同时处于开启状态,可较快的输出压力空气,使制动系统后端执行机构快速动作,保证整个列车对中车辆的制动一致性。在制动系统制动中期,第一腔室120处于关闭状态,第二腔室140处于开启状态,控制制动充气速度,保证整个列车队中车辆的制动平稳性。在制动保压阶段,第一腔室120与第二腔室140同时处于关闭状态,控制制动系统输出的最高压力,并保持车辆当前的制动压力。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跃升限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100)、跃升阀(200)、充气阀(210)以及限压件(250);
所述阀体(100)设置有进气口(110)、第一腔室(120)、第二腔室(140)以及出气口(160),所述第一腔室(120)以及所述第二腔室(140)均与所述进气口(110)连通,所述第一腔室(120)与所述第二腔室(140)连通;
所述跃升阀(200)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120)内;所述充气阀(210)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140)内;所述限压件(250)设置在所述阀体(100)内,且所述限压件(250)与所述阀体(100)之间形成限压腔室(170),所述限压腔室(170)与所述出气口(160)连通,且所述限压腔室(170)以及所述出气口(160)均与所述第二腔室(140)连通;
所述跃升阀(200)以及所述充气阀(210)均与所述限压件(250)连接,所述限压件(250)用于在所述限压腔室(170)内的压力变化的过程中带动所述跃升阀(200)以及所述充气阀(210)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腔室(120)与所述第二腔室(140)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或者所述第一腔室(120)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腔室(140)处于开启状态;或者所述第一腔室(120)与所述第二腔室(140)同时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跃升限压机构还包括第一限压座(300)以及第一限压簧(310);所述第一限压座(300)固定于所述限压件(250)远离所述限压腔室(170)的一侧,所述第一限压簧(31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限压座(300)与所述阀体(100);所述第一限压座(300)用于在所述限压件(250)的带动下处于第一预设位置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腔室(120)与所述第二腔室(140)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或所述第一限压座(300)用于在所述限压件(250)的带动下处于第二预设位置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腔室(120)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二腔室(140)处于开启状态;
所述跃升限压机构还包括第二限压座(320)以及第二限压簧(330);所述第二限压座(320)设置在所述第一限压座(300)与所述阀体(100)之间,所述第一限压簧(31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限压座(320)与所述阀体(100);所述第二限压座(320)用于在所述限压件(250)的带动下与所述第一限压座(300)共同移动到第三预设位置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腔室(120)与所述第二腔室(140)同时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第二限压座(320)与所述第一限压座(300)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限压座(300)用于在所述限压件(250)的带动下与所述第二限压座(320)抵持,以与所述第二限压座(320)同步移动到所述第三预设位置;
所述跃升限压机构还包括限压调节座(340),所述限压调节座(34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体(100)内,所述限压调节座(340)用于在相对所述阀体(100)旋转的过程中调节所述限压调节座(340)与所述限压件(250)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限压簧(310)远离所述第一限压座(30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限压调节座(340),所述第二限压簧(330)远离所述第二限压座(32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限压调节座(3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跃升限压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跃升限压机构还包括缩堵(260);
所述阀体(100)还设置有第一通道(130)以及第二通道(150);所述第一通道(130)连通所述进气口(110)与所述第一腔室(120),所述第二通道(150)连通所述进气口(110)与所述第二腔室(140);所述缩堵(260)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15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跃升限压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腔室(120)、所述第二腔室(140)以及所述限压腔室(170)依次设置;所述跃升阀(200)、所述充气阀(210)以及所述限压件(250)依次连接;
所述限压件(250)用于在所述限压腔室(170)内的压力增大的过程中带动所述跃升阀(200)与所述充气阀(210)沿所述第一腔室(120)到所述限压腔室(170)的方向移动,或者所述限压件(250)用于在所述限压腔室(170)内的压力减小的过程中带动所述跃升阀(200)与所述充气阀(210)沿所述限压腔室(170)到所述第一腔室(120)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跃升限压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腔室(120)内设置有第一阶梯台(121),所述第一阶梯台(121)用于与所述跃升阀(200)密封配合,以关闭所述第一腔室(120);
所述第二腔室(140)内设置有第二阶梯台(141),所述第二阶梯台(141)用于与所述充气阀(210)密封贴合,以关闭所述第二腔室(1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跃升限压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跃升限压机构还包括跃升簧(220)以及充气簧(230);所述跃升簧(22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阀体(100)与所述跃升阀(200),所述充气簧(23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跃升阀(200)与所述充气阀(210)。
6.一种空气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制动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跃升限压机构。
CN202111069889.5A 2021-09-13 2021-09-13 跃升限压机构及空气制动系统 Active CN1135811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9889.5A CN113581148B (zh) 2021-09-13 2021-09-13 跃升限压机构及空气制动系统
PCT/CN2021/122242 WO2023035344A1 (zh) 2021-09-13 2021-09-30 跃升限压机构及空气制动系统
EP21847669.5A EP4169780A4 (en) 2021-09-13 2021-09-30 Jump pressure limiting mechanism and air brake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9889.5A CN113581148B (zh) 2021-09-13 2021-09-13 跃升限压机构及空气制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81148A CN113581148A (zh) 2021-11-02
CN113581148B true CN113581148B (zh) 2022-08-30

Family

ID=78241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9889.5A Active CN113581148B (zh) 2021-09-13 2021-09-13 跃升限压机构及空气制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169780A4 (zh)
CN (1) CN113581148B (zh)
WO (1) WO202303534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66495A (en) * 1930-09-27 1932-01-27 Ivan Konspantinovitsch Matroso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railway brakes
GB850052A (en) * 1957-07-26 1960-09-28 Westinghouse Brake & Signal Distributor valve means for a vacuum braking system
SE366511B (zh) * 1970-04-10 1974-04-29 Oerlikon Buehrle Ag
CH577647A5 (zh) * 1974-04-11 1976-07-15 Oerlikon Buehrle Ag
DE3311816C1 (de) * 1983-03-31 1984-07-05 Graubremse Gmbh, 6900 Heidelberg Druckbegrenzungsventil fuer Druckluftbremsanlagen von Kraftfahrzeugen
DE10046976A1 (de) * 2000-09-22 2002-04-18 Knorr Bremse Systeme Druckbegrenzer für Pneumatikventile
SE0402122D0 (sv) * 2004-09-03 2004-09-03 Per Rydberg Method for analyzing adducts
DE102004023255B3 (de) * 2004-05-11 2005-12-01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Schienenfahrzeuge GmbH Druckminderventil
US7575020B2 (en) * 2006-08-28 2009-08-1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Multi stage pressure regulator
CN101020457A (zh) * 2007-03-22 2007-08-22 史凤鸣 汽车制动力调节装置
DE102010011978B4 (de) * 2010-03-19 2012-02-02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Elektrisch betätigbares Feststellbremssystem
EA023187B1 (ru) * 2010-09-20 2016-05-31 Кнорр-Бремзе Зюстеме Фюр Шиненфарцойге Гмбх Воздухо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 с изменяемым поперечным сечением сопла для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их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их тормозов
KR101313802B1 (ko) * 2012-09-27 2013-10-01 주식회사 주은기공 탈선감지장치
DE102015118963A1 (de) * 2015-11-05 2017-05-11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Druckbegrenzungsventil
CN105459995B (zh) * 2015-12-29 2018-04-10 南京中车浦镇海泰制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式多功能压力控制阀
US10654461B2 (en) * 2016-12-16 2020-05-19 Westinghouse Air Brak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Distributor valve
US10877495B2 (en) * 2018-03-08 2020-12-29 Emerson Process Management Regulator Technologies, Inc. Pressure loaded regulator with dual diaphragm and redundant seal
CN211592575U (zh) * 2020-02-10 2020-09-29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充气阀及动车组备用空气制动系统的分配阀模块
CN111895150A (zh) * 2020-08-25 2020-11-06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溢流减压输出结构及板接式溢流减压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69780A1 (en) 2023-04-26
CN113581148A (zh) 2021-11-02
WO2023035344A1 (zh) 2023-03-16
EP4169780A4 (en) 2023-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9397B (zh) 节能阀
CA2464057A1 (en) Hydraulic hybrid accumulator shut-off valve
EP1591295A3 (en) Hydraulic drive system and improved control valve assembly therefor
CN109733364B (zh) 一种车辆电控气压制动系统用自动调压阀及控制方法
CN113581148B (zh) 跃升限压机构及空气制动系统
CN103043076A (zh) 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用中继阀
RU2761329C2 (ru) Распределительный клапан для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варианты)
CN107499300B (zh) 多路预控中继阀
CN101959728A (zh) 具有aav稳定性的制动控制阀
US4449759A (en) Service brake accelerator for rail vehicle air brake systems
CN106627542B (zh) 一种多通路橡胶圆柱密封分配阀
CN113788001B (zh) 副风缸充气系统及快运货车空气制动系统
CN103359102A (zh) 带节流功能的挂车阀
JPH05132098A (ja) ソリツドホース用ホースノズル
JP2003040102A (ja) 牽引車両のブレーキをコントロールするための特にトラクタユニットのエアブレーキシステムに使用するバルブユニット
US4139239A (en) Brake accelerator for a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 having a brake control valve
CN208978837U (zh) 一种带初始调整功能的中继阀
CN104057976A (zh) 一种压力控制流量放大阀
KR100306431B1 (ko) 화차용제동장치
CN218267357U (zh) 一种组合式气瓶阀
JPH07317428A (ja) 扉開閉装置
CN215110647U (zh) 一种压缩机无级气量调节气阀的驱动双缓冲执行装置
KR20000038115A (ko) 화차용 제동장치
EP1106924A1 (en) Gas valve
JPS6243893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