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5761A - 活塞、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活塞、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5761A
CN113565761A CN202111003877.2A CN202111003877A CN113565761A CN 113565761 A CN113565761 A CN 113565761A CN 202111003877 A CN202111003877 A CN 202111003877A CN 113565761 A CN113565761 A CN 1135657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wall
recess
recessed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038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65761B (zh
Inventor
戴际强
张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0387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57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5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57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657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57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塞、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涉及制冷技术领域,活塞的下动端面设置有凹陷部,凹陷部包括第一凹陷壁和第二凹陷壁,沿活塞转动的前进方向,第一凹陷壁位于凹陷部的前端、第二凹陷壁位于凹陷部的后端;第一凹陷壁的壁面在凹陷部中具有坡度,活塞在气缸中转动的情况下,润滑油在凹陷部中形成为活塞提供浮力的油膜,有助于活塞在气缸中浮起,以使活塞上下两端面与气缸的压缩腔之间间隙均匀化,减少压缩气体泄漏;下动端面所在平面与第一凹陷壁之间的夹角为A,下动端面所在平面与第二凹陷壁之间的夹角为B,满足:A≤B。

Description

活塞、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塞、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旋转式压缩机而言,压缩组件在运行时的机械摩擦损耗占压缩机总功率损失的30%-40%,其中活塞运动过程中引起的端面摩擦损耗约占机械摩擦损耗的24%,因此就降低活塞的摩擦损耗是提升压缩机能效的重要途径。
相关技术中,在压缩腔中设置润滑油的基础上,一些情况下,采用增大活塞端面内壁倒角尺寸的方式,以减小活塞端面与压缩腔内壁的接触面积,虽然这可以降低活塞的摩擦损耗,但是由于活塞内壁的倒角尺寸过大,导致活塞与排气端口的密封性受损,以致压缩气体从活塞内壁侧泄漏量增大,影响了压缩机能效。
一些情况下,设计活塞下端面一侧的内壁倒角大于上端面一侧的内壁倒角,采用非对称结构使得活塞下端面具有更小的接触面积,起到减小活塞机械摩擦损耗的效果。但是这种结构由于活塞上下端面差异小,组装过程中难以通过目视区分活塞的上下端,存在组装失误的风险。另外,这种结构未能解决活塞上下两端间隙不均匀的问题,仍然存在压缩气体泄漏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活塞,减少压缩气体泄漏,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活塞的旋转式压缩机,以及具有上述旋转式压缩机的制冷设备。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活塞,所述活塞上用于朝向副轴承的一端设置为下动端面,所述下动端面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包括第一凹陷壁和第二凹陷壁,沿所述活塞转动的前进方向,所述第一凹陷壁位于所述凹陷部的前端、所述第二凹陷壁位于所述凹陷部的后端;所述第一凹陷壁相对于所述下动端面向所述凹陷部内延伸,所述第一凹陷壁的壁面在所述凹陷部中具有坡度;所述第二凹陷壁相对于所述下动端面向所述凹陷部内延伸;所述下动端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凹陷壁之间的夹角为A,所述下动端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凹陷壁之间的夹角为B,满足:A≤B。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活塞,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活塞的下动端面设置凹陷部,活塞在气缸中运转的过程中,润滑油在凹陷部中形成为活塞提供浮力的油膜,有助于活塞在气缸中浮起,以使活塞上下两端面与气缸的压缩腔之间间隙均匀化,减少压缩气体泄漏,本发明所提供的活塞可广泛应用于制冷技术领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凹陷壁相对于所述下动端面所在平面倾斜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0.1°≤A≤15°。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B≤4A。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活塞设置为环形结构,所述下动端面为所述环形结构的一个端面,所述环形结构的壁厚为W,所述凹陷部的宽度为W1,满足:1/6≤W1/W≤3/4。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陷部设置为多个,各所述凹陷部绕所述活塞的旋转中心线沿圆周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凹陷壁与所述第二凹陷壁在所述凹陷部中相交。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凹陷壁与所述第二凹陷壁的相交处通过圆角过渡。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凹陷壁设置为平面或弧面,所述第二凹陷壁设置为平面或弧面。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旋转式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压缩组件,所述压缩组件包括气缸和活塞,所述气缸设置有压缩腔,所述活塞可偏心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压缩腔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活塞在气缸中运转的过程中,活塞的下动端面通过设置凹陷部以形成油膜,油膜为活塞浮起提供浮力,有助于活塞在气缸中浮起,以使活塞上下两端面与气缸的压缩腔之间间隙均匀化,减少压缩气体泄漏,本发明所提供的旋转式压缩机可广泛应用于制冷技术领域。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活塞的结构图;
图2-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活塞的结构图,图中显示活塞的下动端面,图中显示有活塞的旋转方向,旋转方向的箭头所指方向为前;
图2-3为图2-2中I-I剖视后的结构图;
图3-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活塞的结构图,图中第一凹陷壁和第二凹陷壁设置为平面;
图3-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活塞的结构图,图中第一凹陷壁和第二凹陷壁设置为平面;
图3-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活塞的结构图,图中第一凹陷壁和第二凹陷壁设置为平面,第一凹陷壁和第二凹陷壁的相交处通过圆角过渡;
图3-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活塞的结构图,图中第一凹陷壁和第二凹陷壁设置为平面,凹陷部中设置有第三凹陷壁;
图3-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活塞的结构图,图中第一凹陷壁设置为弧面,第二凹陷壁设置为平面;
图3-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活塞的结构图,图中第一凹陷壁设置为平面,第二凹陷壁设置为弧面;
图3-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活塞的结构图,图中第一凹陷壁和第二凹陷壁设置为弧面;
图4为凹陷部的宽度W1和活塞壁厚W的尺寸比与压缩机能效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附图标号:
1100、活塞;1101、下动端面;1102、凹陷部;1103、第一凹陷壁;1104、第二凹陷壁;1105、第三凹陷壁;
1200、气缸;
1301、主轴承;1302、副轴承;
1401、滑动件;1402、弹性件;
2101、定子;2102、转子;
2200、驱动轴;
3101、壳体;3102、上盖;3103、下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设备,制冷设备设置为空调机或冷冻机器,制冷设备包括旋转式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通过压缩冷媒实现制冷。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压缩组件,结合附图1,压缩组件包括气缸1200和活塞1100,气缸1200具有压缩腔,活塞1100设置在压缩腔中,活塞1100作为气缸1200的滚子,活塞1100在压缩腔中可转动,具体地,活塞1100通过偏心转动实现气缸1200的吸气、排气。
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动力组件,动力组件设置在压缩组件的上方,结合附图1,动力组件包括电机和驱动轴2200,电机包括转子2102和定子2101,转子2102收容在定子2101中,驱动轴2200与转子2102连接,驱动轴2200设置有偏心轴,偏心轴与驱动轴2200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或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电机通过驱动轴2200和偏心轴驱使活塞1100在压缩腔中进行偏心旋转,以使气缸1200进行吸气、排气,实现冷媒压缩。
结合附图1,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机壳,压缩组件和动力组件设置在机壳中,具体地,机壳包括壳体3101、上盖3102和下盖3103,壳体310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敞开,上盖3102设置在壳体3101的上端,下盖3103设置在壳体3101的下端,以使机壳的内腔密封。
可以理解的是,活塞1100设置为环形结构,偏心轴贯穿活塞1100,偏心轴的侧面与活塞1100的内壁可滑移地抵接,电机驱使偏心轴转动,偏心轴驱使活塞1100偏心旋转。
结合附图1,压缩组件包括主轴承1301和副轴承1302,主轴承1301设置在气缸1200的上端面,副轴承1302设置在气缸1200的下端面,偏心轴的两端分别与主轴承1301、副轴承1302可转动地连接,主轴承1301和副轴承1302对偏心轴的转动起支撑作用。
主轴承1301、副轴承1302和气缸1200装配后,将气缸1200的内腔密封,从而构成气缸1200中密封的压缩腔。压缩组件包括滑动件1401和弹性件1402,滑动件1401设置为滑片,滑动件1401可移动地设置在压缩腔中,滑动件1401的先端部与活塞1100的外周相接,弹性件1402抵住滑动件1401的背部,弹性件1402设置为压缩弹簧。具体地,滑动件1401与活塞1100之间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或以开拆卸的方式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活塞1100偏心旋转的情况下,活塞1100带动滑动件1401在压缩腔中往复移动。
压缩腔具有上静端面,上静端面为主轴承1301的一个端面,活塞1100具有上动端面,上动端面为环形结构的一个端面,上动端面朝向主轴承1301。在活塞1100旋转的情况下,上静端面与上动端面之间具有间隙,润滑油在上静端面与上动端面之间起到润滑的作用。
压缩腔具有下静端面,下静端面为副轴承1302的一个端面,活塞1100具有下动端面1101,下动端面1101为环形结构的另一个端面,下动端面1101朝向副轴承1302。在活塞1100旋转的情况下,下静端面与下动端面1101之间具有间隙,润滑油在下静端面与下动端面1101之间起到润滑的作用。
制冷设备和旋转式压缩机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相关技术中已有记载,这里不再详细描述,以下将对活塞1100的结构展开介绍。
相关技术中,设计活塞1100的上下两端与压缩腔之间具有间隙,可保障活塞1100在气缸1200的压缩腔中偏心旋转过程中顺畅,避免卡死。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压缩气体容易通过间隙从高压腔向低压腔泄漏,导致压缩机能效降低。
另外,压缩组件中由于活塞1100自身重力的因素,导致上动端面与上静端面之间的间隙、下动端面1101与下静端面之间的间隙不均匀,活塞1100上端的间隙过大,加速压缩腔中的压缩气体泄漏。压缩气体的泄漏量与活塞1100端面间隙宽度的立方成正比,因此活塞1100上下两端间隙是否均匀分布,对压缩气体的泄漏具有重要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设计活塞1100上下两端面的间隙均匀化,虽然没有减小活塞1100上下两端面间隙的总量,但是活塞1100上下两端面的间隙均匀化可以有效减小压缩气体从活塞1100上下两端的缝隙泄漏。相比于减小活塞1100间隙的技术手段,间隙均匀化能够实现相同的效果,能够有效提升压缩机能效,同时又比减小活塞1100上下两端面间隙的方法可靠性更好。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塞1100,为解决上述问题,改善活塞1100上下两端的间隙密封性,减少压缩气体泄漏,结合附图2-1、2-2和2-3,活塞1100的下动端面1101设置有凹陷部1102,在气缸1200中活塞1100偏心转动的情况下,润滑油进入凹陷部1102,润滑油在凹陷部1102中所形成的油膜对活塞1100起到支撑作用,有助于活塞1100浮起,以使活塞1100上下两端面的间隙均匀。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活塞1100的下动端面1101设置凹陷部1102,还可起到区分活塞1100上下两端的作用,工人目视的情况下方便组装,减小装配错误的风险。
凹陷部1102在下动端面1101的表面呈长条形的形状,凹陷部1102在下动端面1101的表面沿活塞1100的运动方向设置。一些示例中,凹陷部1102在下动端面1101的表面设置为矩形或椭圆形。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凹陷部1102设置为一个。当然,为起到更好的效果,结合附图2-1、2-2和2-3,还可替换设计为凹陷部1102的数量为多个,各凹陷部1102绕活塞1100的旋转中心线沿圆周间隔设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凹陷部1102设计为多个的情况下,各凹陷部1102等间距分布。可以理解的是,设置多个凹陷部1102,可在活塞1100的下动端面1101形成多个油膜,从而提高对活塞1100的浮力,有助于活塞1100浮起。
凹陷部1102包括第一凹陷壁1103,结合附图2-3,第一凹陷壁1103从下动端面1101的表面向凹陷部1102内延伸,沿活塞1100转动的前进方向,第一凹陷壁1103位于凹陷部1102的前端。
具体地,第一凹陷壁1103在凹陷部1102中形成具有坡度的壁面,更有助于凹陷部1102中的油膜与第一凹陷壁1103接触,扩大油膜支撑的接触面。此外,活塞1100在气缸1200中偏心转动的情况下,润滑油沿着第一凹陷壁1103的壁面更容易进入凹陷部1102,并逐渐充满凹陷部1102。
可以理解的是,所谓“具有坡度的壁面”,指的是壁面以曲面或平面的形式相对于下动端面1101的表面倾斜所构成的结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结合附图3-1,第一凹陷壁1103设置为平面,第一凹陷壁1103相对于下动端面1101所在平面倾斜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凹陷壁1103在凹陷部1102中倾斜,形成具有坡度的壁面,有助于润滑油进入凹陷部1102。
凹陷部1102包括第二凹陷壁1104,结合附图2-3,第二凹陷壁1104从下动端面1101的表面向凹陷部1102内延伸,沿活塞1100转动的前进方向,第二凹陷壁1104位于凹陷部1102的后端。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凹陷壁1104在凹陷部1102中形成具有坡度的壁面,更有助于凹陷部1102中的油膜与第二凹陷壁1104接触,扩大油膜支撑的接触面。
考虑到凹陷部1102中的油膜对运行过程中的活塞1100会产生阻力,影响压缩机能效,尤其是在凹陷部1102后端处具有垂直壁面的情况下,油膜的阻力更大。因此第二凹陷壁1104在凹陷部1102中倾斜设置,形成的壁面具有坡度,具体地,第二凹陷壁1104相对于下动端面1101所在平面倾斜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活塞1100在运行过程中,润滑油部分地从凹陷部1102后端的第二凹陷壁1104沿着壁面逸出,减小对活塞1100产生前行的阻力。结合附图3-1,第二凹陷壁1104设置为平面,平面倾斜设置。
第一凹陷壁1103与第二凹陷壁1104在凹陷部1102中相交,相交处构成凹陷部1102的顶角。可以理解的是,活塞1100在气缸1200中运转的情况下,在凹陷部1102中,凹陷部1102的顶角构成凹陷部1102中用于储存润滑油的主要区域,也是凹陷部1102中用于储存润滑油的最大区域。
结合附图3-1,沿凹陷部1102的凹陷方向,沿凹陷部1102的长度方向作截面,凹陷部1102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凹陷部1102在下动端面1101上形成楔形槽,润滑油在凹陷部1102中形成楔形油膜,减小压缩机机械摩擦损耗,楔形油膜的底部较大,楔形油膜呈“上小下大”的结构,有利于楔形油膜承受活塞1100的重力。可以理解的是,楔形油膜使活塞1100浮起,以使上动端面与上静端面之间的间隙、下动端面1101与下静端面之间的间隙均匀化,减小了压缩气体泄漏,提升压缩机能效。
结合附图3-2,下动端面1101所在平面与第一凹陷壁1103之间的夹角为A,下动端面1101所在平面与第二凹陷壁1104之间的夹角为B,设计B大于或等于A。
具体地,在B大于A的情况下,凹陷部1102的顶角相对于凹陷部1102的中线处于靠后的位置,第一凹陷壁1103在凹陷部1102中所形成的壁面坡度较小,壁面平缓且路径较长,在扩大凹陷部1102内油膜支撑的接触面,同时有利于润滑油从第一凹陷壁1103的壁面进入凹陷部1102,润滑油在凹陷部1102中从前至后逐渐在凹陷部1102填充。另外,第二凹陷壁1104在凹陷部1102中所形成的壁面坡度相对于第一凹陷壁1103较大,可有效避免润滑油过多地从凹陷部1102的后端逸出。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设计A大于或等于0.1°,且A小于或等于15°,以使第一凹陷壁1103所构成的壁面坡度平缓,在第一凹陷壁1103平缓坡度的逐渐延伸下,有利于润滑油逐渐地进入凹陷部1102,凹陷部1102的凹陷深度不致过大,有利于润滑油充满凹陷部1102,避免凹陷部1102的顶部出现空腔。
在A较小的情况下,设置A为合理的角度,第一凹陷壁1103所构成的壁面平缓且路径较长,可防止凹陷部1102在前侧形成死角,有利于润滑油充满凹陷部1102,避免楔形油膜的形状产生缺陷,活塞1100在压缩运动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形成楔形油膜,改善旋转式压缩机的密封性,提升压缩机能效。
可以理解的是,若A设计过大,在A大于15°的情况下,活塞1100在运转过程中无法在凹陷部1102中有效形成楔形油膜,凹陷部1102内可能会存在空腔,影响油膜在凹陷部1102中的支撑接触,以致凹陷部1102中的油膜无法为活塞1100提供足够的浮力。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设计B大于或等于A,且B小于或等于4A,以使活塞1100在运转过程中,下动端面1101上的凹陷部1102有效形成楔形油膜。
若B小于A,第二凹陷壁1104相对于第一凹陷壁1103更平缓,则凹陷部1102的顶角靠近凹陷部1102的前端,凹陷部1102内的前侧可能存在死角,不利于润滑油充满凹陷部1102,导致楔形油膜无法与凹陷部1102的内壁充分接触,以致无法为活塞1100提供更多的浮力。另外,凹陷部1102中靠后端的区域不方便留存润滑油,润滑油沿着平缓的第二凹陷壁1104很容易从凹陷部1102后端逸出,影响凹陷部1102中油膜对活塞1100的支撑浮力。
若B过大,在B>4A的情况下,则活塞1100在运转过程中无法有效形成楔形油膜,而且凹陷部1102中的油膜会对运行中的活塞1100造成阻力,影响压缩机能效。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B和A相等的情况下,第一凹陷壁1103和第二凹陷壁1104相交所构成的凹陷部1102呈等腰三角形,考虑到A较小,因此第一凹陷壁1103和第二凹陷壁1104所构成的凹陷部1102侧壁较为平缓,可有效形成楔形油膜,第一凹陷壁1103和第二凹陷壁1104在下动端面1101的表面构成较浅的凹陷部1102,油膜很容易充满凹陷部1102,扩大楔形油膜与第一凹陷壁1103、第二凹陷壁1104接触面,以增大对活塞1100的浮力。
结合附图3-3,第一凹陷壁1103与第二凹陷壁1104的相交处通过圆角过渡,凹陷部1102的顶角处呈弧面形状,扩大凹陷部1102内油膜的支撑接触面,提高对活塞1100的浮力。具体地,沿凹陷部1102的凹陷方向,沿凹陷部1102的长度方向作截面,凹陷部1102的截面形状呈“机翼形”。
当然,作为替换方案,结合附图3-4,凹陷部1102中设置有第三凹陷壁1105,第三凹陷壁1105设置为平面,第一凹陷壁1103与第三凹陷壁1105的一端连接,第二凹陷壁1104与第三凹陷壁1105的另一端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凹陷壁1103与第三凹陷壁1105的连接处通过圆角过渡,第二凹陷壁1104与第三凹陷壁1105的连接处通过圆角过渡。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凹陷壁1103还可替换设置为弧面,扩大凹陷部1102内油膜的支撑接触面,提高对活塞1100的浮力,这种情况下,以第一凹陷壁1103与上动端面所在平面的交点为切点做切线,切线与上动端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A;第二凹陷壁1104也可替换设置为弧面,扩大凹陷部1102内油膜的支撑接触面,提高对活塞1100的浮力,这种情况下,以第二凹陷壁1104与上动端面所在平面的交点为切点做切线,切线与上动端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为B。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结合附图3-5,第一凹陷壁1103设置为弧面,第二凹陷壁1104设置为平面。可以理解的是,弧面与平面在凹陷部1102中可直接相交、也可通过圆角过渡,以使凹陷部1102的顶角处平滑过渡。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结合附图3-6,第一凹陷壁1103设置为平面,第二凹陷壁1104设置为弧面。可以理解的是,在凹陷部1102中,平面与弧面可直接相交、也可通过圆角过渡。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结合附图3-7,第一凹陷壁1103和第二凹陷壁1104分别设置为弧面,可以理解的是,两个弧面在凹陷部1102中可直接相交、也可通过圆角过渡。
结合附图2-2,环形结构的壁厚为W,凹陷部1102的宽度为W1,此处凹陷部1102的宽度指的是凹陷部1102的最大宽度。可以理解的是,沿凹陷部1102所在的圆周,以凹陷部1102的前端至后端的距离为凹陷部1102的长度,相应的,凹陷部1102的宽度则为凹陷部1102所在圆周径向方向上的尺寸。
可以理解的是,凹陷部1102的宽度对密封性能具有双重影响,若凹陷部1102的宽度过小,会导致楔形油膜难以形成,以致活塞1100上下两个端面的间隙不均匀,活塞1100的上动端面密封性差。若凹陷部1102的宽度过大,则会导致活塞1100的下动端面1101密封性不足,以致压缩气体泄漏。
在W1和W的尺寸比例与压缩机能效的关系曲线中,结合附图4,随着比例的增大,压缩机能效先增大后减小,呈抛物线趋势变化。具体地,设计W1/W大于或等于1/6,且W1/W小于或等于3/4的情况下,压缩机整体性能较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1)

1.一种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上用于朝向副轴承的一端设置为下动端面,所述下动端面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包括:
第一凹陷壁,沿所述活塞转动的前进方向,所述第一凹陷壁位于所述凹陷部的前端,所述第一凹陷壁相对于所述下动端面向所述凹陷部内延伸,所述第一凹陷壁的壁面在所述凹陷部中具有坡度;
第二凹陷壁,所述第二凹陷壁相对于所述下动端面向所述凹陷部内延伸,沿所述活塞转动的前进方向,所述第二凹陷壁位于所述凹陷部的后端;
其中,所述下动端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凹陷壁之间的夹角为A,所述下动端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凹陷壁之间的夹角为B,满足:A≤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陷壁相对于所述下动端面所在平面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0.1°≤A≤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B≤4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设置为环形结构,所述下动端面为所述环形结构的一个端面,所述环形结构的壁厚为W,所述凹陷部的宽度为W1,满足:1/6≤W1/W≤3/4。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设置为多个,各所述凹陷部绕所述活塞的旋转中心线沿圆周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壁与所述第二凹陷壁在所述凹陷部中相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壁与所述第二凹陷壁的相交处通过圆角过渡。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或8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壁设置为平面或弧面,所述第二凹陷壁设置为平面或弧面。
10.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组件,所述压缩组件包括
气缸,所述气缸设置有压缩腔;
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活塞,所述活塞可偏心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压缩腔中。
1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
CN202111003877.2A 2021-08-30 2021-08-30 活塞、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Active CN1135657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3877.2A CN113565761B (zh) 2021-08-30 2021-08-30 活塞、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3877.2A CN113565761B (zh) 2021-08-30 2021-08-30 活塞、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5761A true CN113565761A (zh) 2021-10-29
CN113565761B CN113565761B (zh) 2023-04-25

Family

ID=78173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03877.2A Active CN113565761B (zh) 2021-08-30 2021-08-30 活塞、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576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42892A (ja) * 1991-05-21 1992-11-30 Daikin Ind Ltd ロータリ圧縮機
CN101749230A (zh) * 2008-12-19 2010-06-2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滚动活塞式压缩机的滚环活塞结构
EP2589810A1 (en) * 2010-07-02 2013-05-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Rotary compressor
CN203130518U (zh) * 2013-02-04 2013-08-14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低背压旋转式压缩机及其活塞
CN212928198U (zh) * 2020-08-27 2021-04-09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压缩机活塞及旋转式压缩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42892A (ja) * 1991-05-21 1992-11-30 Daikin Ind Ltd ロータリ圧縮機
CN101749230A (zh) * 2008-12-19 2010-06-2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滚动活塞式压缩机的滚环活塞结构
EP2589810A1 (en) * 2010-07-02 2013-05-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Rotary compressor
CN203130518U (zh) * 2013-02-04 2013-08-14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低背压旋转式压缩机及其活塞
CN212928198U (zh) * 2020-08-27 2021-04-09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压缩机活塞及旋转式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5761B (zh) 202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32688B1 (ko) 유체기계
EP2169230A2 (en) Cylinder and rotary compressor having the same
CN113446215A (zh) 一种涡盘组件及涡旋式压缩机
CN113565761A (zh) 活塞、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EP4290077A1 (en) Fixed scroll applied to scroll compressor, and scroll compressor
JP5836867B2 (ja)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AU2005314950B2 (en) Rotary compressor with reduced refrigeration gas leak during compression while preventing seizure
CN1829861A (zh) 涡旋式压缩机
JP2002089450A (ja) 冷媒圧縮機
CN1031360C (zh) 回转式压缩机
EP4299910A1 (en) Compression assembly, fixed scroll, and scroll compressor
CN217602921U (zh) 压缩机密封结构和涡旋压缩机
CN220956037U (zh) 静涡盘及涡旋式压缩机
CN114542469B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KR100286714B1 (ko) 베어링부에 흡입구조를 가지는 로터리 압축기
JP2015007381A (ja) 密閉型圧縮機
CN220791497U (zh) 涡旋压缩机以及制冷设备
KR100628181B1 (ko) 로터리 압축기의 로울러 구조
CN220101816U (zh) 一种带有储油润滑槽的压缩机上轴承
WO2022003934A1 (ja) ロータリ圧縮機及びローリングピストンの製造方法
CN109322827B (zh)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密封装置和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JP2002213374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4106223B2 (ja) 気体圧縮機
JP2011117406A (ja) 圧縮機
JP2005249094A (ja) 回転軸シ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