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61460B - 一种脱模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61460B
CN113561460B CN202110844046.1A CN202110844046A CN113561460B CN 113561460 B CN113561460 B CN 113561460B CN 202110844046 A CN202110844046 A CN 202110844046A CN 113561460 B CN113561460 B CN 1135614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fixing frame
demolding
mol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440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61460A (zh
Inventor
祖磊
沈志强
张骞
王华毕
张桂明
吴乔国
李德宝
陈世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84404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614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61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1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61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614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3/00Shaping by bending, folding, twisting, straightening or flatten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3/8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53/8008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ing and joi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group B29C33/00 or B29C35/00
    • B29C37/0003Discharging moulded articles from the mould
    • B29C37/0017Discharging moulded articles from the mould by stripping articles from mould cores
    • B29C37/0021Discharging moulded articles from the mould by stripping articles from mould cores and using a rotating movement to unscrew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模机,涉及脱模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元件、脱模杆和施力元件,支撑元件用于固定待脱模成品的两端且待脱模成品能够拆卸,支撑元件上开设有分别用于模具两端伸出的前凹槽和后凹槽,前凹槽和后凹槽用于将待脱模成品限制于前凹槽和后凹槽之间的范围内,后凹槽用于模具一端的伸出,脱模杆的一端用于与模具上靠近后凹槽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脱模杆与模具能够拆卸,脱模杆的另一端与施力元件固定连接且能够拆卸,施力元件能够带动脱模杆向远离后凹槽的方向移动,并带动模具向远离前凹槽的方向移动。该脱模机结构简单,脱模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脱模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脱模机。
背景技术
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使得碳纤维缠绕成型成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中重要的成型工艺之一,随后纤维缠绕成品再进行固化、脱模,形成碳纤维圆柱体或球体等回转体制品。但是在脱模的过程中,模具的脱离较为困难。主要是因为某些回转缠绕成品在缠绕过程中,模具外表面需包裹脱模布,脱模布外表面包裹橡胶件,然后橡胶件外表面再缠绕碳纤维,随后固化得到纤维缠绕成品。然而在脱模过程中是将模具和外表面缠绕的脱模布从纤维缠绕成品中脱离,而由于脱模布与橡胶件在脱模过程中摩擦力特别巨大,故此时在脱模过程中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模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构简单,脱模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模机,包括支撑元件、脱模杆和施力元件,所述支撑元件用于固定待脱模成品的两端且待脱模成品能够拆卸,所述支撑元件上开设有分别用于模具两端伸出的前凹槽和后凹槽,所述前凹槽和所述后凹槽用于将待脱模成品限制于所述前凹槽和所述后凹槽之间的范围内,所述后凹槽用于模具一端的伸出,所述脱模杆的一端用于与模具上靠近所述后凹槽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脱模杆与模具能够拆卸,所述脱模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施力元件固定连接且能够拆卸,所述施力元件能够带动所述脱模杆向远离所述后凹槽的方向移动,并带动模具向远离所述前凹槽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支撑元件包括前固定架、后固定架、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所述前凹槽开设于前固定架上,所述后凹槽开设于所述后固定架上,所述前固定架包括一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用于螺纹连接于模具的前辅助脱模件上,且所述紧固螺母能够卡在所述前凹槽上远离所述后凹槽的一侧,并用于限制前辅助脱模件和后辅助脱模件之间的待脱模成品转动,所述后凹槽能够将模具的后辅助脱模件卡在所述后凹槽上靠近所述前凹槽的一侧,所述第一丝杠和所述第二丝杠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丝杠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前固定架上和所述后固定架上,第二丝杠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前固定架和所述后固定架上,所述第一丝杠和所述第二丝杠之间用于固定待脱模成品。
优选地,所述前固定架上设有两个前安装孔,所述后固定架上设有两个后安装孔,所述第一丝杠的两端分别穿过一所述前安装孔和一所述后安装孔并通过螺母紧固,所述第二丝杠的两端分别穿过另一所述前安装孔和另一所述后安装孔并通过螺母紧固,且所述前固定架和所述后固定架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
优选地,所述前固定架还包括底板和支撑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板垂直,且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前安装孔和所述前凹槽均开设于所述支撑板上。
优选地,所述后固定架包括限位板和限位筒,所述后安装孔和所述后凹槽开设于所述限位板上,所述限位筒固定于所述限位板上远离所述前固定架的一侧,且所述限位筒内部中空并用于模具穿过,且所述限位筒上远离所述前固定架的一侧用于模具伸出。
优选地,所述限位板上远离所述前固定架的一侧还固定有滑槽,所述滑槽上远离所述限位板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前固定架的方向延伸,且所述限位筒和所述脱模杆均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槽的两外壁上均固定有一导轨,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两个所述导轨分别与一连接桥的两端滑动连接,且所述连接桥能够沿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并固定,所述连接桥上固定有稳定架,所述脱模杆的外周开设有螺纹,所述稳定架与所述脱模杆螺纹连接,且所述脱模杆穿过所述稳定架并能够与所述施力元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桥包括桥体和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导轨上,且所述连接桥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且能够拆卸;所述稳定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桥上,所述稳定架的另一端开设有螺纹孔,且所述稳定架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于所述脱模杆的外周。
优选地,各所述导轨的两端均固定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对所述滑块限位,并防止所述滑块脱离所述导轨。
优选地,所述滑槽上还固定有多个固定件,多个所述固定件分别固定在所述滑槽上相对的两个外侧壁上,且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滑槽固定在工作台上。
优选地,所述脱模杆上远离所述支撑元件的一端固定有一螺母,所述施力元件为棘轮扳手,且所述棘轮扳手能够与所述脱模杆上的螺母配合连接,并带动所述脱模杆转动。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脱模机,支撑元件用于固定待脱模成品的两端且待脱模成品能够拆卸,支撑元件上开设有分别用于模具两端伸出的前凹槽和后凹槽,前凹槽和后凹槽用于将待脱模成品限制于前凹槽和后凹槽之间的范围内,进而防止脱模过程中待脱模成品跟随模具移动,影响脱模效率,脱模杆的一端用于与模具上靠近后凹槽的一端固定连接,进而通过施力元件带动脱模杆向远离后凹槽的方向移动,并带动模具向远离前凹槽的方向移动,而由于待脱模成品限位于前凹槽和后凹槽之间,进而使得待脱模成品的位置固定,能够与模具发生相对移动,进而实现脱模,且脱模质量好,脱模杆与模具能够拆卸,以便于模具能够重复使用,且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脱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脱模机中前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脱模机中后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脱模机中导轨与连接桥的爆炸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脱模机中脱模杆与模具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脱模机中稳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脱模机,1-前固定架,11-底板,12-支撑板,13-前凹槽,14-前安装孔,2-后固定架,21-限位板,22-限位筒,23-后凹槽,24-后安装孔,3-第一丝杠,4-第二丝杠,5-脱模杆,51-连接环,6-施力元件,7-滑槽,71-导轨,72-连接桥,721-滑块,73-稳定架,74-固定件,8-模具,81-前辅助脱模件,82-后辅助脱模件,83-待脱模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模机,以解决现有脱模装置结构复杂,脱模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脱模机100,包括支撑元件、脱模杆5和施力元件6,支撑元件用于固定待脱模成品83的两端且待脱模成品83能够拆卸,支撑元件上开设有分别用于模具8两端伸出的前凹槽13和后凹槽23,前凹槽13和后凹槽23用于将待脱模成品83限制于前凹槽13和后凹槽23之间的范围内,进而防止脱模过程中待脱模成品83跟随模具8移动,影响脱模效率,后凹槽23用于模具8一端的伸出,以便于对模具8进行施力,脱模杆5的一端用于与模具8上靠近后凹槽23的一端固定连接,进而通过施力元件6带动脱模杆5向远离后凹槽23的方向移动,并带动模具8向远离前凹槽13的方向移动,而由于待脱模成品83限位于前凹槽13和后凹槽23之间,进而使得待脱模成品83的位置固定,能够与模具8发生相对移动,进而实现脱模,脱模杆5与模具8能够拆卸,以便于模具8能够重复使用。
在实际脱模过程中,本发明提供的脱模机100主要用于对复合材料制成的纤维缠绕成品进行脱模,模具8的外周先包覆一层脱模布,用于将模具8与纤维缠绕成品分离,以便于脱模,在脱模布的外周包覆一层橡胶件,且模具8的两端均伸出橡胶件,橡胶件的外周套设有一前辅助脱模件81和后辅助脱模件82,且分别靠近橡胶件的两端套设,前辅助脱模件81和后辅助脱模件82之间缠绕碳纤维,然后加热固化,使得碳纤维和橡胶件共同形成纤维缠绕成品,进而通过脱模机100脱模。
具体地,支撑元件包括前固定架1、后固定架2、第一丝杠3和第二丝杠4,前凹槽13开设于前固定架1上,将前辅助脱模件81嵌入前凹槽13内,且前辅助脱模件81的外周设有螺纹,通过紧固螺母螺纹连接于前辅助脱模件81上远离后固定架2的一侧,实现前辅助脱模件81的位置固定,进而实现待脱模成品83的限位,且紧固螺母能够卡在前固定架1上远离后固定架2的一侧,后凹槽23开设于后固定架2上,且后凹槽23用于模具8的伸出,且后辅助脱模件82上远离前辅助脱模件81的一端为喇叭口,喇叭口的开口朝向远离前辅助脱模件81的一侧,并抵接于后固定架2上靠近前固定架1的一侧,进而实现对待脱模成品83的两端限位,以防止待脱模成品83跟随模具8移动,影响脱模,第一丝杠3和第二丝杠4平行设置,且第一丝杠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固定架1上和后固定架2上,第二丝杠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固定架1和后固定架2上,第一丝杠3和第二丝杠4之间用于固定待脱模成品83;
如图2所示,前固定架1上设有两个前安装孔14,后固定架2上设有两个后安装孔24,第一丝杠3的两端分别穿过一前安装孔14和一后安装孔24并通过螺母紧固,第二丝杠4的两端分别穿过另一前安装孔14和另一后安装孔24并通过螺母紧固,通过第一丝杠3和第二丝杠4对前固定架1和后固定架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并固定,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待脱模成品83,且防止在脱模过程中,前固定架1和后固定架2之间的距离变化,影响待脱模成品83的质量以及脱模效率。
前固定架1还包括底板11和支撑板12,底板11与支撑板12垂直,且底板11的一端与支撑板12的下端固定连接,前安装孔14和前凹槽13均开设于支撑板12上,前凹槽13的开口朝向远离底板11的一侧,便于前辅助脱模件81的放入与取出。
如图3所示,后固定架2包括限位板21和限位筒22,后安装孔24和后凹槽23开设于限位板21上,限位筒22固定于限位板21上远离前固定架1的一侧,且限位筒22内部中空并用于模具8穿过,且限位筒22上远离前固定架1的一侧用于模具8伸出,以便于模具8连接脱模杆5,且通过限位板21对后辅助脱模件82进行限位,防止后辅助脱模件82跟随模具8移动,进而影响脱模效率,优选地,如图5所示,在模具8上靠近脱模杆5的一端开设有通孔,脱模杆5上也设有通孔,通过将一脱模连接环51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通孔内,实现对脱模杆5和模具8的暂时连接,且安装与拆卸方便。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限位板21上远离前固定架1的一侧还固定有滑槽7,滑槽7上远离限位板21的一端向远离前固定架1的方向延伸,且限位筒22和脱模杆5均位于滑槽7内;滑槽7的两外壁上均固定有一导轨71,导轨71的长度方向与滑槽7的长度方向平行,两个导轨71分别与一连接桥72的两端滑动连接,且连接桥72能够沿导轨7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并固定,连接桥72上固定有稳定架73,脱模杆5的外周开设有螺纹,稳定架73与脱模杆5螺纹连接,通过稳定架73和连接桥72对脱模杆5进行径向上的限位,防止其大幅度晃动影响脱模效果,且连接桥72的位置能够调节,进而便于在脱模过程中,根据实际脱模需要调节稳定架73与脱模杆5的连接位置,以适应不同长度的待脱模成品83的脱模使用,且脱模杆5穿过稳定架73并能够与施力元件6连接。优选地,脱模杆5为脱模丝杠。
如图4所示,连接桥72包括桥体和两个滑块721,两个滑块721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导轨71上,且连接桥7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块721固定连接且能够拆卸;稳定架73的一端固定在连接桥72上,稳定架73的另一端开设有螺纹孔,且稳定架73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于脱模杆5的外周,安拆简单且方便,提高脱模效率,优选地,如图6所示,稳定架73为三角形支架,且三角形的两个底脚处各设有一螺纹孔。
各导轨71的两端均固定一限位块,限位块用于对滑块721限位,并防止滑块721脱离导轨71,进而保证脱模工作的顺利进行。
如图1和图3所示,滑槽7上还固定有多个固定件74,多个固定件74分别固定在滑槽7上相对的两个外侧壁上,且固定件74用于将滑槽7固定在工作台上,以保证脱模过程中脱模机100固定稳定性,防止脱模过程中脱模机100晃动导致重心改变,影响施力和脱模效率。
如图1所示,脱模杆5上远离支撑元件的一端固定有一螺母,施力元件6为棘轮扳手,且棘轮扳手能够与脱模杆5上的螺母配合连接,并带动脱模杆5转动,进而便于对脱模杆5施力且实现模具8与待脱模成品83的脱离。
在实际脱模过程中,如图1所示,将脱模机100与缠绕有待脱模成品83的模具8连接稳定之后,调整连接桥72位于导轨71上合适位置,以及稳定架73位于脱模杆5上合适位置,通过转动棘轮扳手,进而带动脱模杆5相对于稳定架73转动,并带动模具8同步转动,同时,由于脱模杆5与稳定架73螺纹连接,稳定架73在此过程中位置固定且无法转动,因此脱模杆5带动模具8在转动的同时,还向远离前固定架1的方向移动,而待脱模成品83限位于前固定架1和后固定架2之间,进而无法跟随模具8移动,实现了模具8与待脱模成品83的相对移动,根据实际情况,取下模具8和待脱模成品83,直接用手将其拉开即可,在此过程中,克服了橡胶件和模布之间的摩擦力,实现了脱模;
当待脱模成品83的长度较长,即模具8还未移动至能够与待脱模成品83脱离的状态,模具8就接触了稳定架73,此时,向远离模具8的方向移动连接桥72和稳定架73,继续重复上述脱模动作,直至能够用手将模具8和待脱模成品83分离即可,整个过程操作起来简单方便,且直接通过操作棘轮扳手即可完成。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脱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元件、脱模杆和施力元件,所述支撑元件用于固定待脱模成品的两端且待脱模成品能够拆卸,所述支撑元件上开设有分别用于模具两端伸出的前凹槽和后凹槽,所述前凹槽和所述后凹槽用于将待脱模成品限制于所述前凹槽和所述后凹槽之间的范围内,所述后凹槽用于模具一端的伸出,所述脱模杆的一端用于与模具上靠近所述后凹槽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脱模杆与模具能够拆卸,所述脱模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施力元件固定连接且能够拆卸,所述施力元件能够带动所述脱模杆向远离所述后凹槽的方向移动,并带动模具向远离所述前凹槽的方向移动;
所述支撑元件包括前固定架、后固定架、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所述前凹槽开设于前固定架上,所述后凹槽开设于所述后固定架上,所述前固定架包括一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用于螺纹连接于模具的前辅助脱模件上,且所述紧固螺母能够卡在所述前凹槽上远离所述后凹槽的一侧,并用于限制前辅助脱模件和后辅助脱模件之间的待脱模成品转动,所述后凹槽能够将模具的后辅助脱模件卡在所述后凹槽上靠近所述前凹槽的一侧,且所述后辅助脱模件上远离所述前辅助脱模件的一端为喇叭口,所述喇叭口的开口朝向远离所述前辅助脱模件的一侧,并抵接于所述后固定架上靠近所述前固定架的一侧,所述第一丝杠和所述第二丝杠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丝杠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前固定架上和所述后固定架上,第二丝杠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前固定架和所述后固定架上,所述第一丝杠和所述第二丝杠之间用于固定待脱模成品;
所述后固定架包括限位板和限位筒,所述限位板上远离所述前固定架的一侧还固定有滑槽,所述滑槽上远离所述限位板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前固定架的方向延伸,且所述限位筒和所述脱模杆均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槽的两外壁上均固定有一导轨,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两个所述导轨分别与一连接桥的两端滑动连接,且所述连接桥能够沿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并固定,所述连接桥上固定有稳定架,所述脱模杆的外周开设有螺纹,所述稳定架与所述脱模杆螺纹连接,且所述脱模杆穿过所述稳定架并能够与所述施力元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架上设有两个前安装孔,所述后固定架上设有两个后安装孔,所述第一丝杠的两端分别穿过一所述前安装孔和一所述后安装孔并通过螺母紧固,所述第二丝杠的两端分别穿过另一所述前安装孔和另一所述后安装孔并通过螺母紧固,且所述前固定架和所述后固定架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架还包括底板和支撑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板垂直,且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前安装孔和所述前凹槽均开设于所述支撑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安装孔和所述后凹槽开设于所述限位板上,所述限位筒固定于所述限位板上远离所述前固定架的一侧,且所述限位筒内部中空并用于模具穿过,且所述限位筒上远离所述前固定架的一侧用于模具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桥包括桥体和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导轨上,且所述连接桥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且能够拆卸;所述稳定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桥上,所述稳定架的另一端开设有螺纹孔,且所述稳定架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于所述脱模杆的外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模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轨的两端均固定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对所述滑块限位,并防止所述滑块脱离所述导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上还固定有多个固定件,多个所述固定件分别固定在所述滑槽上相对的两个外侧壁上,且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滑槽固定在工作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杆上远离所述支撑元件的一端固定有一螺母,所述施力元件为棘轮扳手,且所述棘轮扳手能够与所述脱模杆上的螺母配合连接,并带动所述脱模杆转动。
CN202110844046.1A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脱模机 Active CN1135614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4046.1A CN113561460B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脱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4046.1A CN113561460B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脱模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1460A CN113561460A (zh) 2021-10-29
CN113561460B true CN113561460B (zh) 2022-11-04

Family

ID=78167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44046.1A Active CN113561460B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脱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6146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53016C1 (de) * 1999-11-04 2001-07-26 Klaus Beck Vorrichtung zum Formen und Entformen von Rohrbögen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solchen Vorrichtung
JP2001322183A (ja) * 2000-05-16 2001-11-20 Murata Mach Ltd ブレイダーの脱芯機
CN203973857U (zh) * 2014-06-10 2014-12-03 厦门翔邦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件脱模装置
CN105479628A (zh) * 2015-12-21 2016-04-13 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模机及脱模方法
CN108544769A (zh) * 2018-04-23 2018-09-18 河北曜荣玻璃钢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玻璃钢管缠绕机及缠绕方法
CN109333998A (zh) * 2017-06-07 2019-02-15 陈启军 3d打印装置
CN209305038U (zh) * 2018-08-22 2019-08-27 四川航天五源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玄武岩纤维复合管芯模以及脱模机
CN209534220U (zh) * 2019-01-16 2019-10-25 杭州坦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小口径薄壁碳纤维管道的脱模装置
CN213198870U (zh) * 2020-08-06 2021-05-14 许绝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钢缠绕管用脱模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53016C1 (de) * 1999-11-04 2001-07-26 Klaus Beck Vorrichtung zum Formen und Entformen von Rohrbögen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solchen Vorrichtung
JP2001322183A (ja) * 2000-05-16 2001-11-20 Murata Mach Ltd ブレイダーの脱芯機
CN203973857U (zh) * 2014-06-10 2014-12-03 厦门翔邦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件脱模装置
CN105479628A (zh) * 2015-12-21 2016-04-13 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脱模机及脱模方法
CN109333998A (zh) * 2017-06-07 2019-02-15 陈启军 3d打印装置
CN108544769A (zh) * 2018-04-23 2018-09-18 河北曜荣玻璃钢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玻璃钢管缠绕机及缠绕方法
CN209305038U (zh) * 2018-08-22 2019-08-27 四川航天五源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玄武岩纤维复合管芯模以及脱模机
CN209534220U (zh) * 2019-01-16 2019-10-25 杭州坦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小口径薄壁碳纤维管道的脱模装置
CN213198870U (zh) * 2020-08-06 2021-05-14 许绝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钢缠绕管用脱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61460A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44415B (zh) 一种电力绝缘子制作模具
CN113561460B (zh) 一种脱模机
CN208148545U (zh) 一种玻璃钢管生产线
CN210501021U (zh) 一种模具脱模装置
CN203124575U (zh) 一种模具夹持装置
CN117174395B (zh) 一种电缆制作的成型设备
CN110435181A (zh) 一种碳纤维管生产成型方法
CN212826026U (zh) 一种可调节的预制清水混凝土的生产模具
CN212729123U (zh) 一种毛掸生产用缠绕装置
CN219806363U (zh) 一种模具可旋转的脱模机
CN219006433U (zh) 一种水泥垫块用生产模具
CN112223833A (zh) 一种硬质纸塑包装盒成型制作方法
CN214026759U (zh) 一种塑胶玩具成型设备
CN220591522U (zh) 一种铸铁锅压铸生产用脱模剂喷涂装置
CA113411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reinforced synthetic resin pipe
CN104723584A (zh) 一种复合材料制件用螺旋拔出型脱模工装及其脱模工艺
CN216880627U (zh) 一种吸附式脱模装置
CN216065186U (zh) 一种多用途多规格的搭扣冲压模具
CN220429154U (zh) 一种克拉管脱模装置
CN220920593U (zh) 一种液压机械延伸设备
CN107962735B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配件生产的便于螺杆更换的注塑设备
CN214188020U (zh) 一种可提升模具耐久性的锁模机构
CN110774561B (zh) 挤塑生产线内支撑结构
CN217968060U (zh) 一种塑料制品用精密注塑模具
CN215039739U (zh) 一种泵头加工用注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u Lei

Inventor after: Shen Zhiqiang

Inventor after: Zhang Jian

Inventor after: Wang Huabi

Inventor after: Zhang Guiming

Inventor after: Wu Qiaoguo

Inventor after: Li Debao

Inventor after: Chen Shijun

Inventor before: Zhang Jian

Inventor before: Shen Zhiqiang

Inventor before: Zu Lei

Inventor before: Wang Huabi

Inventor before: Zhang Guiming

Inventor before: Wu Qiaoguo

Inventor before: Li Debao

Inventor before: Chen Shiju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