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7205B - 线性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线性输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7205B
CN113557205B CN201980093130.5A CN201980093130A CN113557205B CN 113557205 B CN113557205 B CN 113557205B CN 201980093130 A CN201980093130 A CN 201980093130A CN 113557205 B CN113557205 B CN 1135572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ixed
support portion
longitudinal direction
linear convey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31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57205A (zh
Inventor
片山学
川内基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557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7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57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72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4/00Non-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G54/02Non-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ostatic, electric, or magneti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Synchronous motors; Motors moving step by step; Reluctance motors
    • H02K41/031Synchronous motors; Motors moving step by step; Reluctance motors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 H02K11/215Magnetic effect devices, e.g. Hall-effect or magneto-resistive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Non-Mechanical Conveyors (AREA)
  • Linear Motors (AREA)
  • Reciprocating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线性输送机(10A)固定于架台(11),其中,具备:运送用滑动件(50);框架(23),具有引导运送用滑动件(50)的移动方向的轨道(28);第一支承部(40),配置于框架(23)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将框架(23)以固定状态支承,相对于架台(11)固定;第二支承部(42),配置于框架(23)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将框架(23)以非固定状态支承,相对于架台(11)固定;及滑动机构(60),根据架台(11)和框架(23)的热伸缩量的不同而使第二支承部(42)和框架(23)在长度方向上相对地滑动移动。

Description

线性输送机
技术领域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与线性输送机相关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使运送用滑动件沿着轨道移动的线性输送机。这种线性输送机例如在相对于架台固定的单元型的固定侧模块设置有直线状的轨道和具备多个电枢线圈的固定件。另一方面,在滑动件设置有被上述轨道引导的轨道引导件和由永磁铁构成的可动件。
专利文献1具备固定基体、沿着固定基体上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门状的框架及一对电枢。在框架固定有一方的电枢,相对于固定基体固定有导轨及另一方的电枢。相对于导轨,滑动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固定基体及框架设置有供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孔而形成了冷却套,构成为:将在电枢线圈中产生的热通过制冷剂而热交换,消除导轨等的热变形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648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为了消除导轨等的热变形的问题,需要使制冷剂向制冷剂孔流动,因此需要用于使制冷剂流动的循环泵等,存在结构变得复杂这一问题。
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基于如上所述的情况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由热变形的影响引起的不良情况的线性输送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说明书所记载的线性输送机是固定于架台的线性输送机,其中,具备:运送用滑动件;框架,具有引导所述运送用滑动件的移动方向的轨道;第一支承部,配置于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将所述框架以固定状态支承,相对于所述架台固定;第二支承部,配置于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将所述框架以非固定状态支承,相对于所述架台固定;及滑动机构,根据所述架台和所述框架的热伸缩量的不同而使所述第二支承部和所述框架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对地滑动移动。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架台和框架的热伸缩量中产生了差的情况下,由于框架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相对于第二支承部被设为非固定状态,所以也能够抑制由热伸缩引起的框架的翘曲、挠曲等。由此,能够抑制由线性输送机的热变形的影响引起的不良情况。另外,由于具备根据架台和框架的热伸缩量的不同而使第二支承部和框架在长度方向上相对地滑动移动的滑动机构,所以在框架中对于非固定状态的第二支承部侧,能够抑制向与长度方向不同的方向(例如相对于长度方向而向侧方)的位置偏移。由此,能够抑制多个轨道间的运送用滑动件的换乘的不良情况。
作为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的实施方案,以下的方案是优选的。
所述滑动机构具备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部或所述第二支承部的一方固定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部或所述第二支承部的另一方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的嵌合部。
这样一来,通过嵌合部相对于第一支承部及第二支承部中的另一方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抑制框架的翘曲、挠曲,良好地进行轨道间的换乘。另外,由于也可以不将滑动机构相对于架台直接固定,所以也可以不对架台设置用于滑动机构的固定的结构(螺纹孔等),能够对现有的结构容易地进行滑动机构的追加。
所述滑动机构具备:筒状的筒状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承部或所述框架的一方固定;及插通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承部或所述框架的另一方固定,相对于所述筒状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通。
这样一来,在架台和框架的热伸缩量中产生了差的情况下,能够相对于框架(不经由第一支承部)直接地抑制向与长度方向不同的方向的位置偏移。
所述筒状部具备相对于所述插通部滑动的线性衬套和保持线性衬套的保持部。
这样一来,能够抑制筒状部的内表面、插通部的外周面的磨损。
所述滑动机构具备:辅助轨道,相对于所述架台或所述框架的一方直接地固定;及辅助滑动件,相对于所述架台或所述框架的另一方直接地固定,能够相对于所述辅助轨道滑动。
这样一来,为了构成滑动机构,未必需要第一支承部、第二支承部的加工,因此无需将第一支承部、第二支承部设为专用部件,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能够容易地进行滑动机构的结构的追加。
所述滑动机构具备:辅助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承部或所述框架的一方直接地固定;及辅助滑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承部或所述框架的另一方直接地固定,能够相对于所述辅助轨道滑动。
这样一来,能够使用辅助轨道和辅助滑动件而相对于第二支承部使框架成为非固定状态,因此能够将结构简单化。
具备:固定侧模块,具有所述框架、所述第一支承部、所述第二支承部及所述滑动机构;及升降装置,具备升降用框架而使所述运送用滑动件升降移动,该升降用框架具有相对于所述固定侧模块的所述框架的所述轨道呈直线状地排列配置的升降用轨道。
这样一来,由于运送用滑动件通过升降装置而升降,所以即使是为了轨道间的换乘而要求轨道间的位置精度的结构,也能够抑制轨道间的换乘的不良情况。
发明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能够抑制由线性输送机的热变形的影响引起的不良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备实施方式1的线性输送机的线性输送机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线性输送机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线性输送机装置的右视图。
图4是包括线性输送机的滑动机构的部分的X-Z平面的剖视图。
图5是将图4的一部分放大的图。
图6是包括线性输送机中的滑动机构的Y-Z平面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从图4的状态起框架的热伸缩量相对于架台不同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将图7的一部分放大的图。
图9是包括实施方式2的线性输送机的滑动机构的部分的X-Z平面的图。
图10是包括线性输送机中的滑动机构的Y-Z平面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从图9的状态起框架的热伸缩量相对于架台不同的状态的图。
图12是将图11的一部分放大的图。
图13是示出包括实施方式3的线性输送机中的滑动机构的部分的X-Z平面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从图13的状态起框架的热伸缩量相对于架台不同的状态的图。
图15是将图14的一部分放大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图8对实施方式1的线性输送机10A进行说明。以下,将图1的X方向设为左方,将Y方向设为前方,将Z方向设为上方来说明。如图1所示,通过线性电动机驱动而使运送用滑动件50移动的线性输送机10A安装于架台11而构成线性输送机装置10。
架台11具备由铁等金属构成的格子状的架台主体12和由铁等金属构成且设置线性输送机10A的多个设置板15。在架台主体12的下端部具备载置于未图示的地板等的多个脚部13。多个设置板15是长方形状的平板,分别固定于架台主体12中的不同的高度,配置于架台主体12中的除了长度方向的两端侧之外的区域。在架台主体12中的未被设置板15覆盖的空间配置有使运送用滑动件50升降移动的一对升降装置80。
(线性输送机10A的整体结构)
线性输送机10A具备固定于架台11的设置板15的多台(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各段3台、合计6台)固定侧模块20、相对于架台主体12分别固定的一对升降装置80及运送用滑动件50。
如图2所示,多个固定侧模块20在上下一对设置板15上呈直线状地排列配置,如图4所示,具备金属制的框架23、配置于框架23的右端侧(长度方向上的一侧)且将框架23以固定状态支承的第一支承部40、配置于框架23的左端侧(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且将框架23以非固定状态支承的第二支承部42及使第二支承部42和框架23在左右方向上相对地滑动移动的滑动机构60。
(框架23)
框架23是将铝合金等金属的挤出成形品切断成规定长度而得到的部件,在固定侧模块20的运送方向的长度的整体上延伸,同一形状的截面在运送方向的全长连续。如图6所示,框架23具备基部23A和覆盖基部23A的上方侧的顶面罩24。顶面罩24是大致T字状,具备板状的罩主体25和支承罩主体25且将罩主体25的下侧的空间分隔的分隔壁26。罩主体25将轨道28等相对于落下异物保护起来,前后的端缘部弯折而向下方延伸。在基部23A的前后的端部(与框架2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前后方向的端部)向前后方向延伸出供后述的滑动机构60的筒状部70安装的安装部27。
基部23A的上表面部具备引导运送用滑动件50的移动方向的左右一对的轨道28、固定件30及磁传感器31。各轨道28呈直线状地延伸,通过与运送用滑动件50的引导槽57凹凸嵌合而以使运送用滑动件50呈直线状地滑动移动的方式引导。如图4所示,若多台固定侧模块20及它们的两侧的一对升降装置80排列成一列而配置,则固定侧模块20的框架23(及轨道28)成为相对于升降装置80的升降用框架81(及升降用框架81的升降用轨道81A)呈直线状地排列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在相邻的框架23、81的端部A1、B1间形成有能够供框架23热伸缩的间隙G。需要说明的是,轨道28能够与基部23A一体形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将轨道相对于基部23A分体形成并对基部23A组装轨道28的结构。
如图6所示,固定件30呈端面被设为矩形状的细长的大致棱柱状。在固定件30埋入有沿着运送用滑动件50的运送方向排列配置的多个电枢线圈。通过控制向多个电枢线圈供给的电流,通过线性电动机驱动而运送用滑动件50沿着轨道28及固定件30移动。磁传感器31由能够检测磁尺59的霍尔元件、MR元件等构成。通过在与磁尺59对向的位置设置磁传感器31来检测运送用滑动件50的位置。
(第一支承部40及第二支承部42)
第一支承部40及第二支承部42由铝合金等金属构成,以能够支承框架23、运送用滑动件50等的重量的强度形成。第一支承部40的下端部相对于架台11的设置板15通过螺栓等固定构件44而固定。如图4所示,第一支承部40的上端部相对于框架23的右端部(长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通过螺栓等固定构件45而固定(紧固)。如图5所示,在第一支承部40形成有供后述的滑动机构60的轴部61的顶端部嵌合的被嵌合部41。被嵌合部41通过第一支承部40中的第二支承部42侧的面呈圆柱状地凹陷而形成,能够将轴部61的顶端部(具有稍微的间隙)嵌入。
如图4所示,第二支承部42在金属制的外壳42A的内部收容有具有基板等的电路。第二支承部42的下端部相对于架台11的设置板15通过螺栓等固定构件44而固定。第二支承部42的上端部未相对于框架23的左端部(长度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部)通过螺栓等固定构件而固定,框架23与第二支承部42之间的相对移动(位置偏移)被容许。在相邻的固定侧模块20(的框架23)间及固定侧模块20(的框架23)与升降装置80(的升降用框架81)之间形成有能够吸收框架23等的热伸缩的间隙G。
(运送用滑动件50)
如图6所示,运送用滑动件50具备在框架23的顶面罩24中的罩主体25的上方对向配置的对向部51、向顶面罩24与基部23A之间的空间插入的一对插入部52及将对向部51与插入部52之间呈U字状地折返而连结的一对连结部53。在一对插入部52分别固定有向下方开口的轨道引导件56。在各轨道引导件56形成有在运送用滑动件50的运送方向上呈槽状地延伸的引导槽57。若轨道28向该引导槽57嵌入,则沿着引导槽57配置的未图示的许多滚珠与轨道28相接而滚动。
在一对插入部52的一方,具有多个永磁铁的可动件58在运送用滑动件50的运送方向上排列配置。在一对插入部52的另一方配置有多个磁尺59。各磁尺59具有钕磁铁等磁铁,在运送用滑动件50的运送方向上排列配置。通过各磁传感器31检测对向的磁尺59来检测运送用滑动件50的位置。
运送用滑动件50通过多台固定侧模块20及一对升降装置80的驱动而被运送。由固定侧模块20的轨道28引导运送用滑动件50的移动方向,超过框架23中的升降装置80侧的端部,向升降装置80的升降用框架81移动。线性输送机10A在运送路径上的规定的部件供给位置处使运送用滑动件50停止,实施部件的供给、螺纹拧紧、密封等作业。
(滑动机构60)
如图4所示,滑动机构60具备轴部61、供轴部61插通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2个)筒状的筒状部70及以轴部61的顶端部能够嵌合的方式凹陷的形状的被嵌合部41。
轴部61是在运送用滑动件50的运送方向上长的圆柱的棒状,轴部61的右端部(长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被设为向设置于第一支承部40的左端侧的被嵌合部41嵌合的嵌合部62,嵌合部62相对于被嵌合部41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轴部61的左端部(长度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部)被设为经由连结固定部65而固定于第二支承部42的被固定部63。连结固定部65具备固定板66和作为用于将固定板66固定于第二支承部42及轴部61的紧固构件的螺栓BT。在固定板66形成有多个螺纹孔,通过将螺栓BT穿过各螺纹孔并紧固,第二支承部42与轴部61之间被固定(第二支承部42与轴部61之间的相对的移动被限制)。
轴部61的两端部间(被固定部63与嵌合部62之间)被设为相对于向框架23的下方延伸出的多个筒状部70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通的插通部68。多个筒状部70固定于框架23的安装部27,在第一支承部40与第二支承部42之间在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如图5所示,各筒状部70具备铝合金等金属制的保持部71和保持于保持部71内的轴向的两端部侧的多个线性衬套72。如图6所示,保持部71相对于框架23的安装部27通过螺栓等固定构件74而固定。线性衬套72是金属制或合成树脂制,以防止插通部68与筒状部70之间的磨损的方式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在线性衬套72也可以设置用于使轴部61的移动顺畅的滚珠。
(一对升降装置80)
如图2所示,一对升降装置80在多台固定侧模块20的两侧与多台固定侧模块20一起呈直线状地排列配置。如图4所示,各升降装置80具有与固定侧模块20的框架23(及轨道28)相连的框架23(及轨道28)。如图3所示,升降装置80使驱动电动机驱动而使移动至升降用框架81上的规定位置的运送用滑动件50升降移动(在图3中,将运送用滑动件50及升降用框架81升降移动的状态以双点划线示出)。通过升降装置80的驱动而运送用滑动件50升降后,运送用滑动件50的行进方向反转,沿着不同的段的固定侧模块20的轨道28被运送。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线性输送机10A是固定于架台11的线性输送机,如图4所示,具备:运送用滑动件50;框架23,具有引导运送用滑动件50的移动方向的轨道28;第一支承部40,配置于框架23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将框架23以固定状态支承,相对于架台11固定;第二支承部42,配置于框架23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将框架23以非固定状态支承,相对于架台11固定;及滑动机构60,根据架台11和框架23的热伸缩量的不同而使第二支承部42和框架23在长度方向上相对地滑动移动。
在线性输送机10A中,因工作时的热等而框架23及架台11的温度上升。在此,若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例如,不仅是框架23与第一支承部40之间,关于框架23与第二支承部42之间也设为固定状态,则在框架23和架台11的材质不同的情况下,因线膨胀系数不同而在框架23与架台11之间产生热应力,担心在框架23产生翘曲。另外,即使在框架23和架台11的材质相同的情况下,在电路的发热部件、框架、架台的形状等不同的情况下,也会产生热应力,担心在框架23产生翘曲。
相对于此,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架台11和框架23的热伸缩量中产生了差的情况下,框架23的左端部侧(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相对于第二支承部42被设为非固定状态。由此,即使如图7所示那样因材质等的不同而框架23的热伸长比架台11的设置板15大,通过如图8所示那样框架23的端部A2比架台11的设置板15(及第二支承部42)的端部A3向升降装置80侧移动,也能够抑制框架23的翘曲、挠曲等(需要说明的是,图8的A1是热伸缩前的框架23的端部)。另外,由于具备根据架台11和框架23的热伸缩量的不同而使第二支承部42和框架23在长度方向上相对地滑动移动的滑动机构60,所以关于框架23中的非固定状态的第二支承部42侧,能够抑制向与长度方向不同的方向的位置偏移。由此,能够抑制多个轨道28间的运送用滑动件50的换乘的不良情况。
另外,滑动机构60相对于(第一支承部40及)第二支承部42(的一方)固定且具备相对于第一支承部40(及第二支承部42的另一方)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的嵌合部62。
这样一来,通过嵌合部62相对于第一支承部40(及第二支承部42的另一方)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抑制框架23的翘曲、挠曲,良好地进行轨道28间的换乘。另外,由于也可以不将滑动机构60相对于架台11直接固定,所以也可以不对架台11设置用于滑动机构60的固定的结构(螺纹孔等),能够对现有的结构容易地进行滑动机构60的追加。
另外,滑动机构60具备相对于(第二支承部42及)框架23(的一方)固定的筒状的筒状部70和相对于第二支承部42(及框架23的另一方)固定且相对于筒状部70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通的插通部68。
这样一来,在架台11和框架23的热伸缩量中产生了差的情况下,能够相对于框架23(不经由第一支承部40而)直接地抑制向与长度方向不同的方向的位置偏移。
另外,筒状部70具备相对于插通部68滑动的线性衬套72和保持线性衬套72的保持部71。
这样一来,能够抑制筒状部70的内表面、插通部68的外周面的磨损。
另外,具备:固定侧模块20,具有框架23、第一支承部40、第二支承部42及滑动机构60;及升降装置80,具备升降用框架81,使运送用滑动件50升降移动,该升降用框架81具有相对于固定侧模块20的框架23的轨道28呈直线状地排列配置的升降用轨道81A。
这样一来,由于运送用滑动件50通过升降装置80而升降,所以即使是为了轨道28、81A间的换乘而要求轨道间的位置精度的结构,也能够抑制轨道28、81A间的换乘的不良情况。
<实施方式2>
接着,参照图9~图12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实施方式2的线性输送机90取代实施方式1的滑动机构60而具备具有辅助轨道92和辅助滑动件93的滑动机构91。以下,关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标注同一标号而省略说明。
如图9、图10所示,滑动机构91在架台11上的第一支承部40与第二支承部42之间设置于其中的第二支承部42侧,具备在左右方向(运送方向)上延伸的前后一对的辅助轨道92。辅助轨道92相对于架台11的设置板15通过螺栓等固定构件44而固定。辅助滑动件93经由连结固定部95而固定于框架23的安装部27。如图10所示,连结固定部95具备固定板96和用于将固定板96固定于安装部27及辅助滑动件93的多个螺栓BT。在固定板96形成有多个螺纹孔,通过将螺栓BT穿过各螺纹孔并紧固,安装部27与辅助滑动件93之间经由固定板96而被固定。辅助轨道92及辅助滑动件93以能够吸收框架23和架台11的热伸缩量的差异的方式被设定了辅助轨道92与辅助滑动件93的能够相对地移动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滑动件93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比辅助轨道92的左右方向的长度短。
根据实施方式2,即使如图11所示那样因材质等的不同而框架23的热伸长比架台11的设置板15大,通过如图12所示那样框架23的端部A2比架台11的设置板15(及第二支承部42)的端部A3向升降装置80侧移动,也能够抑制框架23的翘曲、挠曲等。另外,由于具备用于根据架台11和框架23的热伸缩量的不同而使第二支承部42和框架23在长度方向上相对地滑动移动的辅助轨道92及辅助滑动件93,所以关于框架23中的非固定状态的第二支承部42侧,能够抑制向与长度方向不同的方向的位置偏移。由此,能够抑制多个轨道28间的运送用滑动件50的换乘的不良情况。
另外,滑动机构91具备相对于架台11(及框架23的一方)固定的辅助轨道92和相对于(架台11及)框架23(的另一方)固定且能够相对于辅助轨道92滑动的辅助滑动件93。
这样一来,为了构成滑动机构91,未必需要第一支承部40、第二支承部42的加工,因此无需将第一支承部40、第二支承部42设为专用部件,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能够容易地进行滑动机构91的结构的追加。
<实施方式3>
接着,参照图13~图15对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实施方式3的线性输送机100与实施方式2的滑动机构91不同,在框架23与第二支承部104之间设置有滑动机构101。以下,关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同一标号而省略说明。
如图13所示,滑动机构101具备固定于架台11上的辅助轨道92和固定于框架23的端部侧的辅助滑动件93。支承框架23的端部侧的重量的第二支承部104被设为铝合金等金属制且高度尺寸被减小,辅助轨道92固定于第二支承部104上。第二支承部104相对于架台11的设置板15通过螺栓等固定构件105而固定。在框架23的左端部的下侧配置有具有基板等的电路收容于外壳的电路单元108。电路单元108相对于框架23通过螺栓等固定构件106而固定。在电路单元108的下方通过螺栓等固定构件107而固定有间隔件单元103。间隔件单元103和辅助滑动件93由螺栓等固定构件105固定。辅助滑动件93、间隔件单元103及电路单元108以能够在第二支承部104及辅助轨道92上在框架23的长度方向上滑动的状态支承框架23。
根据实施方式3,即使如图14所示那样因材质等的不同而框架23的热伸长比架台11的设置板15大,通过如图15所示那样框架23的端部A2比架台11的设置板15的端部A3向升降装置80侧移动,也能够抑制框架23的翘曲、挠曲等。另外,滑动机构101具备相对于第二支承部104(及框架23的一方)固定的辅助轨道92和相对于(第二支承部42及)框架23(的另一方)固定,能够相对于辅助轨道92滑动的辅助滑动件93。由此,能够使用辅助轨道92和辅助滑动件93而相对于第二支承部42使框架23成为非固定状态,因此能够将结构简单化。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而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以下这样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技术的技术范围。
(1)在实施方式1中,设为了固定于第二支承部42的轴部61向框架23的筒状插通且向第一支承部40的被嵌合部41嵌合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取代轴部61而将筒状的筒状部固定于第二支承部42,在框架23、第一支承部40设置向筒状部70插通的轴部。
(2)在第二实施方式及第三实施方式中,设为了辅助轨道92固定于架台11且辅助滑动件93固定于框架23侧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辅助轨道92固定于框架23侧且辅助滑动件93固定于架台11侧的结构。
(3)筒状部70设为了除了保持部71之外还具备线性衬套72的结构,但也可以设为不具备线性衬套72的结构。
(4)虽然设为了通过框架23的热伸缩而固定侧模块的框架23与升降装置80的升降用框架81之间的间隙G的尺寸改变的结构,但也可以设为通过框架23的热伸缩而相邻的固定侧模块(的框架23)间的间隙G的尺寸改变的结构,在相邻的固定侧模块的至少一方设置滑动机构60。
(5)虽然设为了具备一对升降装置80的结构,但也可以设为不具备一对升降装置80的结构。例如,也可以设为运送用滑动件50仅呈直线状地移动的线性输送机。另外,例如也可以将多个固定侧模块20以相同的高度并列设置,设为具备在多个固定侧模块20间移动的移动装置的结构。另外,固定侧模块20的数量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数量,能够使用任意的数量的固定侧模块20来构成线性输送机。
标号说明
10、90、100:线性输送机,11:架台,20:固定侧模块,23:框架,28:轨道,30:固定件,40:第一支承部,41:被嵌合部,42、104:第二支承部,50:运送用滑动件,56:轨道引导件,60、91、101:滑动机构,61:轴部、62:嵌合部,68:插通部,70:筒状部,71:保持部,72:线性衬套,80:升降装置,81:升降用框架,81A:升降用轨道,92:辅助轨道,93:辅助滑动件,G:间隙。

Claims (8)

1.一种线性输送机,固定于架台,其中,
该线性输送机具备:
运送用滑动件;
框架,具有引导所述运送用滑动件的移动方向的轨道;
第一支承部,配置于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将所述框架以固定状态支承,相对于所述架台固定;
第二支承部,配置于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将所述框架以非固定状态支承,相对于所述架台固定;及
滑动机构,根据所述架台和所述框架的热伸缩量的不同而使所述第二支承部和所述框架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对地滑动移动,
所述滑动机构具备:
筒状的筒状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承部及所述框架的一方固定;及
插通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承部及所述框架的另一方固定,相对于所述筒状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输送机,其中,
所述滑动机构具备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部及所述第二支承部的一方固定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承部及所述第二支承部的另一方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的嵌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性输送机,其中,
所述筒状部具备相对于所述插通部滑动的线性衬套和保持线性衬套的保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性输送机,其中,
该线性输送机具备:
固定侧模块,具有所述框架、所述第一支承部、所述第二支承部及所述滑动机构;及
升降装置,具备升降用框架而使所述运送用滑动件升降移动,该升降用框架具有相对于所述固定侧模块的所述框架的所述轨道呈直线状地排列配置的升降用轨道。
5.一种线性输送机,固定于架台,其中,
该线性输送机具备:
运送用滑动件;
框架,具有引导所述运送用滑动件的移动方向的轨道;
第一支承部,配置于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将所述框架以固定状态支承,相对于所述架台固定;
第二支承部,配置于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将所述框架以非固定状态支承,相对于所述架台固定;及
滑动机构,根据所述架台和所述框架的热伸缩量的不同而使所述第二支承部和所述框架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对地滑动移动,
所述滑动机构具备:
辅助轨道,相对于所述架台及所述框架的一方直接地固定;及
辅助滑动件,相对于所述架台及所述框架的另一方直接地固定,能够相对于所述辅助轨道滑动。
6.一种线性输送机,固定于架台,其中,
该线性输送机具备:
运送用滑动件;
框架,具有引导所述运送用滑动件的移动方向的轨道;
第一支承部,配置于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将所述框架以固定状态支承,相对于所述架台固定;
第二支承部,配置于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将所述框架以非固定状态支承,相对于所述架台固定;及
滑动机构,根据所述架台和所述框架的热伸缩量的不同而使所述第二支承部和所述框架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对地滑动移动,
所述滑动机构具备:
辅助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承部及所述框架的一方直接地固定;及
辅助滑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承部及所述框架的另一方直接地固定,能够相对于所述辅助轨道滑动。
7.一种线性输送机,固定于架台,其中,
该线性输送机具备:
运送用滑动件;
框架,具有引导所述运送用滑动件的移动方向的轨道;
第一支承部,配置于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将所述框架以固定状态支承,相对于所述架台固定;
第二支承部,配置于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将所述框架以非固定状态支承,相对于所述架台固定;及
滑动机构,根据所述架台和所述框架的热伸缩量的不同而使所述第二支承部和所述框架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相对地滑动移动,
在所述运送用滑动件配置有具有多个永磁铁的可动件,
在所述框架设置有固定件,在所述固定件中,沿着所述运送用滑动件的运送方向埋入有多个电枢线圈,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可动件构成线性电动机,
所述滑动机构与所述固定件分开地设置,
所述滑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件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性输送机,其中,
所述滑动机构具备:
筒状的筒状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承部及所述框架的一方固定;及
插通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承部及所述框架的另一方固定,相对于所述筒状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通。
CN201980093130.5A 2019-03-20 2019-03-20 线性输送机 Active CN1135572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11726 WO2020188791A1 (ja) 2019-03-20 2019-03-20 リニアコンベア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7205A CN113557205A (zh) 2021-10-26
CN113557205B true CN113557205B (zh) 2023-03-28

Family

ID=72519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3130.5A Active CN113557205B (zh) 2019-03-20 2019-03-20 线性输送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772910B2 (zh)
JP (1) JP7130845B2 (zh)
CN (1) CN113557205B (zh)
DE (1) DE112019007046T5 (zh)
WO (1) WO20201887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53122B (zh) * 2023-07-06 2023-11-17 果栗智造(上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物流输送线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62067A (ja) * 1985-05-15 1986-11-20 Hitachi Ltd リニアモ−タの二次導体
JP2000159317A (ja) * 1998-11-20 2000-06-13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空気浮上式コンベヤ
JP4770045B2 (ja) * 2001-03-30 2011-09-07 シンフォニア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移動体システム
JP4045855B2 (ja) * 2002-05-07 2008-02-13 株式会社明電舎 リニアモータ
JP2004064874A (ja) 2002-07-29 2004-02-26 Yaskawa Electric Corp 高加速度形リニアモータ
DE10359820A1 (de) * 2003-12-19 2005-07-21 Siemens Ag Einrichtung zum Fixieren einer Magnetschiene eines elektrischen Linearmotors an einem Träger
FR2900286A1 (fr) * 2006-04-20 2007-10-26 Sidel Participations Agencement pour le montage d'un support d'un moteur electrique lineaire
FR2900287B1 (fr) * 2006-04-20 2008-11-07 Sidel Participations Support pour un moteur electrique lineaire comportant des moyens de compensation thermique
US7952099B2 (en) * 2006-04-21 2011-05-31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rray substrate
JP2008271623A (ja) * 2007-04-16 2008-11-06 Miki Pulley Co Ltd シャフト型リニアモータのシャフト固定具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直動装置
JP2010539878A (ja) * 2007-09-20 2010-12-16 フェスト アーゲー ウント コー カーゲー 駆動キャリッジを線状にガイドするための2つのガイドレールを有する固定子を備える、ダイレクト駆動のリニア電磁駆動装置
JP4869392B2 (ja) * 2009-10-07 2012-02-08 Thk株式会社 リニアモータ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11223700A (ja) * 2010-04-07 2011-11-04 Yaskawa Electric Corp リニアスライダ
KR20120019299A (ko) * 2010-08-25 2012-03-06 주식회사 져스텍 열변형 등을 흡수할 수 있는 플렉셔를 구비한 리니어 스테이지.
US9428347B2 (en) * 2013-07-29 2016-08-30 Ats Automation Tooling Systems Inc. Conveyor bearing system
JP6117056B2 (ja) * 2013-08-30 2017-04-1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リニアコンベア
US11557954B2 (en) * 2017-10-27 2023-01-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ransport system, processing system, and article manufacturing method
EP3771665A1 (en) * 2019-07-31 2021-02-03 ATS Automation Tooling Systems Inc. Adaptive joint connect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conveyor trac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19919A1 (en) 2022-07-14
JP7130845B2 (ja) 2022-09-05
CN113557205A (zh) 2021-10-26
DE112019007046T5 (de) 2022-01-05
WO2020188791A1 (ja) 2020-09-24
US11772910B2 (en) 2023-10-03
JPWO2020188791A1 (ja) 2021-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89295B1 (ko) 리니어 모터 액추에이터
CN109720789B (zh) 运输系统、加工系统和物品制造方法
KR101275978B1 (ko) Xy 테이블 액츄에이터
JPWO2018055709A1 (ja) リニアコンベア装置
US8217538B2 (en) Linear motor having a slidable element
KR20140109932A (ko) 선형 동기 모터
CN113557205B (zh) 线性输送机
KR20140024818A (ko) 반송 장치
KR20100011992A (ko) Xy 테이블 액추에이터
CN104426323A (zh) 线性输送机用罩、线性输送机、滑动件组件及罩拆卸方法
JP5960411B2 (ja) リニアコンベア
US20130154399A1 (en) Linear drive for a machine tool and method for moving a tool carriage
JP2019103225A (ja) 搬送装置、加工システム、および物品の製造方法
KR101110332B1 (ko) 방수 기능이 있는 리니어 모터 스테이지.
JP6740088B2 (ja) リニアモータ
CN109803914B (zh) 用于电梯设备的线性驱动系统
JP6117056B2 (ja) リニアコンベア
KR101366467B1 (ko) 스테이지장치
JP7292819B2 (ja) コンベアテーブル移載装置、搬送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ベアテーブル移載方法
JP4800052B2 (ja) リニアモータ式単軸ロボット
US20090101769A1 (en) Arrangement for mounting a linear electric motor stand
CN116746041A (zh) 移动装置
WO2021229783A1 (ja) コンベアテーブル移載装置、搬送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ベアテーブル移載方法
JP4478920B2 (ja) ム−ビングマグネット形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JPH08140329A (ja) 磁石可動型リニア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