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46711A - 一种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46711A
CN113546711A CN202110685677.3A CN202110685677A CN113546711A CN 113546711 A CN113546711 A CN 113546711A CN 202110685677 A CN202110685677 A CN 202110685677A CN 113546711 A CN113546711 A CN 113546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ynamic
base plate
mode conversion
experiment table
static d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856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铁
王欣然
黄帅
魏义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68567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467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46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67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9/00Supporting devices; Hol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9/00Supporting devices; Holding devices
    • B01L9/02Laboratory benches or tables; Fitting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18Transport of container or devi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实验台架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基板、承重轮和吊环;基板上设有固定孔,多个固定孔对称分布于基板上,基板底面连接有插接块,多个插接块对称分布于基板的侧面,插接块设置有插槽;承重轮包括车轮、支腿和连接板,支腿的一端与车轮转动连接,支腿的另一端与连接板连接,连接板可拆卸地插接于插槽内,吊环通过固定孔与基板紧固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在进行移动模式向静止模式切换时,基板上面的实验设备无需拆卸,只需先用行车或叉车将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架吊起,将堵块螺栓从插接块上卸下,将承重轮从侧面取出,再将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架放下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实验台架领域,具体地,涉及需要方便地移动实验设备和需要减震的领域,尤其涉及用于作为电机、汽油机和柴油机底座的实验台架领域。
背景技术
发动机实验中,针对不同的实验需求常需要移动实验设备,而发动机实验设备,例如电机、汽油机和柴油机等设备自身重量可达上百公斤,搬运不易。同时这些实验设备是高速旋转件,其运转时产生的震动容易对试验场地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以及实验测试的精度造成影响,例如电机的高速旋转产生的震动可能会对传感器的测量造成影响,柴油机运作带来的震动会影响光学测试中搭建的光路等。
专利CN109973642A,公开了一种用于两档变速器控制器软件调试用的实验台架,包括基座、设于基座上的支架、以及设于支架上的驱动电机、丝杠轴、拨叉轴和拔叉体,驱动电机外接电源,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轴的一端传动连接,丝杆轴的一端外周转动设置有轴承,丝杆轴的另一端通过转化机构与拨叉轴活动连接并驱使拔叉轴沿轴向移动,拔叉体固定设置在拨叉轴上,拔叉体上设有信号随位置变化而变化的信号源,支架上还设有用以实时检测信号源的信号的直线位移传感器,直线位移传感器连接两档变速器控制器。因此,本发明能够使得直接可以观察换挡过程。此发明主要用于换挡实验,不用于实验设备的移动以及减震。
专利CN108802612A,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驱动电机转子的超速实验台架,利用电主轴的高速特性并通过变频器控制电主轴提供不同转速,满足被测电机转子在超速和超速耐久实验中的速度要求,通过控制环境箱的温度变化,满足被测电机转子系统在超速和超速耐久实验中的温度要求,覆盖了绝大部分类型汽车驱动电机转子的超速和超速耐久实验工况,解决了使用对拖台架测试超速实验时费用高昂、台架损伤等问题。此发明主要用于超速实验,不涉及实验设备的移动以及减震。
因此设计出一款能够承受较高重量,能够方便进行移动,同时需要具备一定减震的实验台架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及其操作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包括基板、承重轮和吊环;
所述基板上设有固定孔,多个所述固定孔对称分布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基板底面连接有插接块,多个所述插接块对称分布于所述基板的侧面,所述插接块设置有插槽;
所述承重轮包括车轮、支腿和连接板,所述支腿的一端与所述车轮转动连接,所述支腿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插槽内,所述吊环通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基板紧固连接。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块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两侧分别为两条所述插槽,所述连接板的两侧边分别插入两条所述插槽内,所述缺口用于容置所述支腿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上端结构。
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堵块,所述堵块连接于所述插槽的开口,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堵块固定于所述插槽中。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底面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交错设置。
一些实施方式中,对称设置于所述基板两侧的所述插接块通过所述加强筋连接。
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减震器,多个所述减震器安装于所述的底面上。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减震孔,所述减震孔为多个。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承重轮为万向轮,所述支腿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为不锈钢材料或优质碳素钢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的操作方法,采用所述的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包括如下步骤:
组装步骤:将所述吊环和所述减震器安装于所述基板上,将实验设备安装于所述基板上预设位置;
移动步骤:将所述承重轮安装于基板上,通过所述承重轮将承载有实验设备的实验台移动至相应位置;
静止步骤:移动至预设位置的试验台,利用起重设备与所述吊环的配合将试验台吊起,拆下所述承重轮后将试验台放置于相应试验基座上进行试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在进行移动模式向静止模式切换时,基板上面的实验设备无需拆卸,只需先用行车或叉车将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架吊起,将堵块螺栓从插接块上卸下,将承重轮从侧面取出,再将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架放下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本发明提供的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具有高安全性:减震器和承重轮的数量及规格均能实现承受所述底座本体重量与最大实验设备负重之和,同时基板下还设有加强筋,保证足够的横向与纵向的抗弯强度,避免所述底座本体发生弯曲变形造成安全隐患。
3.本发明提供的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具有良好的减震功能,通过减震器以及减震孔的设置,即可避免与基板上面设备造成干涉,特别在对应底座本体上方布置大型旋转件设备的区域附近布置减震器,将有更好的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的立体结构斜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的立体结构斜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安装实验设备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静双模式转换试验台,如图1-4所示,包括基板1、承重轮2以及吊环3。承重轮2以可拆卸方式安装于基板1上用于基板1的移动,吊环3通过基板1上开设的安装孔连接用于和起重设备配合将基板1吊起。本发明通过承重轮和吊环两构件与基板的配合,使得用于承载实验设备的基板进行动静模式转换时无需拆除位于基板上的实验设备,简单方便,提高了实用性。
基板1优选为不锈钢材料或优质碳素钢材料,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其基板1的厚度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改变,保证厚度为20mm以上可以使基板1具有高承重性,在特殊情况可以增加底座本体厚度。基板1上开设有固定孔11,多个固定孔11优选沿基板1的四角进行设置,吊环3通过固定孔11连接固定于基板1上。基板1的底面连接安装有多个插接块4,插接块4可为矩形结构,其中间开设有插接槽41,插接槽41用于和承重轮2进行连接。承重轮2包括有车轮21、支腿22和连接板23,支腿22的两端分别与车轮21和连接板23分别连接,优选的,连接板23与支腿22两者的连接方式为可旋转连接,使得车轮21通过支腿22相对于连接板23可360°旋转,由此承重轮22变为万向轮,方便移动。插接块4上优选开设有缺口42,插接槽41分列于缺口42的两侧,缺口42用于连接板23插入插接槽41时容置靠近连接板23的支腿22部分结构,此时可使得承重轮2整体位于基板1下方,提高装置的紧凑性。进一步的,承重轮2固定于插接槽41的方式中,通过堵块5实现,具体的为,连接板23插入插槽41后,其插接块4的端部通过堵块5的封堵阻止连接板23的移动,进而使得承重轮2与基板1实现可拆卸连接。通过堵块5安装于插接块4的侧面,操作人员站立于一旁即可实现承重轮2的拆卸,进一步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优选的,基板1的底面设有加强筋12,加强筋12交错设置,对称设置于基板1两侧的插接块4通过加强筋12连接,提高基板1的承载能力。通过加强筋提供底座纵向与横向抗弯强度,避免高负重造成基本1的本体变形,特别是在基板1上方布置大型旋转件设备的区域对应设置加强筋,对基板1的纵向与横向抗弯强度以及承重性能的提高更加显著。
进一步的,基板1的底面安装有多个减震器6,减震器6的分布和设计可根据具体的减震器数量、底座本体的开孔数量与位置、底座本体上面实验设备的安装螺母的大小,科学合理灵活地调整减震器的安装位置,避免与基板上面设备造成干涉,特别在对应底座本体上方布置大型旋转件设备的区域附近布置减震器,将有更好的减震效果;。另外,同时基板1上还开设有减震孔13,提高实验台的减震抗震性能。减震器6的数量与规格以及减震器孔的数量与分布根据目标的承重设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的操作方法,采用实施例1的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如图1-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组装步骤:将吊环3和减震器6安装于基板1上,将实验设备安装于基板1上预设位置;
移动步骤:将承重轮2安装于基板1上,通过承重轮2将承载有实验设备的实验台移动至相应位置。在处于移动模式时,承重轮2为万向轮,可以较为方便地承载实验设备移动至行车或叉车行进不到的地方,增加实验方便性。
静止步骤:移动至预设位置的试验台,利用起重设备与吊环3的配合将试验台吊起,拆下承重轮2后将试验台放置于相应试验基座上进行试验。在动静模式间切换时,只需借助行车通过起吊环或叉车通过基板1下面将具有减震功能的高承重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架先升起,由工作人员从侧面拆卸承重轮,无需在基板1本体下方进行操作。当实验开始时,减震器6首先与地面接触,通过减震器6避免基板1上的电机、汽油机或柴油机等具有旋转件的设备因振动而造成的不良影响。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承重轮(2)和吊环(3);
所述基板(1)上设有固定孔(11),多个所述固定孔(11)对称分布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基板(1)底面连接有插接块(4),多个所述插接块(4)对称分布于所述基板(1)的侧面,所述插接块(4)设置有插槽(41);
所述承重轮(2)包括车轮(21)、支腿(22)和连接板(23),所述支腿(22)的一端与所述车轮(21)转动连接,所述支腿(22)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23)连接,所述连接板(23)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插槽(41)内,所述吊环(3)通过所述固定孔(11)与所述基板(1)紧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块(4)设有缺口(42),所述缺口(42)的两侧分别为两条所述插槽(41),所述连接板(23)的两侧边分别插入两条所述插槽(41)内,所述缺口(42)用于容置所述支腿(22)靠近所述连接板(23)的上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堵块(5),所述堵块(5)连接于所述插槽(41)的开口,所述连接板(23)通过所述堵块(5)固定于所述插槽(41)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底面设置有加强筋(12),所述加强筋(12)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其特征在于,对称设置于所述基板(1)两侧的所述插接块(4)通过所述加强筋(1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器(6),多个所述减震器(6)安装于所述(1)的底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设置有减震孔(13),所述减震孔(13)为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轮(2)为万向轮,所述支腿(22)与所述连接板(23)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为不锈钢材料或优质碳素钢材料。
10.一种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包括如下步骤:
组装步骤:将所述吊环(3)和所述减震器(6)安装于所述基板(1)上,将实验设备安装于所述基板(1)上预设位置;
移动步骤:将所述承重轮(2)安装于基板(1)上,通过所述承重轮(2)将承载有实验设备的实验台移动至相应位置;
静止步骤:移动至预设位置的试验台,利用起重设备与所述吊环(3)的配合将试验台吊起,拆下所述承重轮(2)后将试验台放置于相应试验基座上进行试验。
CN202110685677.3A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及其操作方法 Pending CN1135467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5677.3A CN113546711A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及其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5677.3A CN113546711A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及其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6711A true CN113546711A (zh) 2021-10-26

Family

ID=78130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85677.3A Pending CN113546711A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46711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6657A (zh) * 2019-05-07 2019-07-1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应用于内燃机零部件疲劳振荡试验机的减震台架
DE102018218602A1 (de) * 2018-10-30 2020-04-30 Aip Gmbh & Co. Kg Rad-Achs-Prüfstand und Haltevorrichtung zur Aufnahme einer Fahrzeugachsenkonstruktion an einem Rad-Achs-Prüfstand
CN212544611U (zh) * 2020-06-19 2021-02-19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水肥一体化施肥设备多功能试验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218602A1 (de) * 2018-10-30 2020-04-30 Aip Gmbh & Co. Kg Rad-Achs-Prüfstand und Haltevorrichtung zur Aufnahme einer Fahrzeugachsenkonstruktion an einem Rad-Achs-Prüfstand
CN110006657A (zh) * 2019-05-07 2019-07-1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应用于内燃机零部件疲劳振荡试验机的减震台架
CN212544611U (zh) * 2020-06-19 2021-02-19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水肥一体化施肥设备多功能试验台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叔云,卞如濂,陈修: "《药理实验方法学》", 31 August 1982, 人民卫生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78991U (zh) 一种车辆测功机系统
CN209689919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变速箱同步器耐久试验台架
CN104792527A (zh) 前置后驱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扭振试验台架
CN105436869A (zh) 柴油机曲轴减震器装拆用支撑平台
CN113546711A (zh) 一种动静双模式转换实验台及其操作方法
CN210294340U (zh) 一种用于电机测试的同轴度调节工装
CN208847477U (zh) 一种重卡轮毂轴承单元的试验装置
CN213457270U (zh) 适用于电动自行车中置电机的测试设备
CN214149826U (zh) 电动叉车立式减速箱试验装置
CN112707150A (zh) 一种楼层灭火器更换车
CN220807308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安装车
CN115096580B (zh) 一种多自由度试验装置
CN220786144U (zh) 一种可调式无人机发动机安装车
CN219656761U (zh) 一种汽车转向节检具
CN214066504U (zh) 纵置变速器试验台
CN219695889U (zh) 一种发动机拆装实训工作台
CN218988715U (zh) 防倾倒的叉车用辅助固定装置
CN219391319U (zh) 用于超速实验的测试系统
CN204314074U (zh) 通用型发动机倾斜试验台架
CN108908264A (zh) 一种汽车配件组装放料架
CN216645807U (zh) 一种可实现零件角度调整的检验工装
CN217376244U (zh) 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翻转台
CN219649662U (zh) 水平悬置电机在nvh负载试验台上的安装结构
CN216594478U (zh) 一种便携式自动程控试验机
CN209356199U (zh) 一种叉车机械档杆轴承磨损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