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45322B - 一种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45322B
CN113545322B CN202110951863.7A CN202110951863A CN113545322B CN 113545322 B CN113545322 B CN 113545322B CN 202110951863 A CN202110951863 A CN 202110951863A CN 113545322 B CN113545322 B CN 1135453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ing
counterweight
truss
tail
traction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518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45322A (zh
Inventor
孙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Zhonglin Dongpinghu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Zhonglin Dongpinghu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Zhonglin Dongpinghu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Zhonglin Dongpinghu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5186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453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45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5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45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5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73/00Drawn nets
    • A01K73/02Trawling n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35/14Fishing vessels
    • B63B35/16Trawlers
    • B63B35/18Trawlers adapted to dragging nets aboard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Means For Catching Fish (AREA)
  • Cultivation Of Seawee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属于船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牵引绳索、捕捞结构、配重桁杆结构、伸缩托底结构和尾浮结构;该装置通过牵引绳索将捕捞结构与船体结构相连,使捕捞结构能跟随船体结构同步前进;同时通过配重桁杆结构使捕捞结构的入口端下沉于海底水域,以捕捞位于海底水域的虾蟹鱼类,配重桁杆结构在前进过程触及到特殊海底地貌时能够翻越脱离,并通过尾浮结构使捕捞结构的尾端能够上浮于海底上方水域,以减少捕捞结构的中尾端在特殊地貌下的磨损概率;此外通过设于配重桁杆结构与尾浮结构之间的伸缩托底结构能够对捕捞结构起到全延伸路径的承托防护作用,防止捕捞结构局部下沉触及到特殊地貌区域而导致磨损。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捕鱼技术的不断提升,机械化的远洋捕鱼船成为了渔船出海捕捞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中,拖网捕鱼因为操作方便,适用面积广,是目前最为主流的捕鱼方式,其目标主要是针对底层水域的虾、蟹、鱼类以及中层水域鱼类进行捕捞。现有技术中,拖网捕捞就是通过一艘渔船拖着渔网前进,渔网随着船体前进把海里的鱼类等“兜”进去,然后收网。
但是,当通过底拖网捕捞海底水域的虾蟹及鱼类时,由于渔网相对脆弱,所以现有装备底拖网的渔船仅能够在以泥沙为主的海底作业,以避免海底的岩石(或珊瑚礁)将渔网给刮破,难以满足针对不同海底地貌的灵活适应需求,对于底拖网的使用局限性较高,专利号为CN2009200679604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粗糙海底地质的拖网囊网,但是其仍是基于拖网自身强度的改进,对于恶劣海底环境仍不能实现完全规避,功能性不足。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通过底拖网捕捞位于海底水域的虾蟹及鱼类时,由于渔网相对较脆弱,而导致底拖网难以满足灵活适应不同海底地貌环境的需求,对于底拖网的使用局限性较高,功能实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其能够设于一个船体结构;所述防磨损托底装置包括牵引绳索、捕捞结构、配重桁杆结构、伸缩托底结构和尾浮结构。
所述牵引绳索连接设于所述船体结构与所述捕捞结构之间。
所述捕捞结构的入口端能够在位于所述船体结构后侧水下时保持张开。
所述配重桁杆结构固定于所述捕捞结构的入口端下方,所述配重桁杆结构能够带动所述捕捞结构的入口端在水中下沉;所述尾浮结构位于所述捕捞结构的尾部下方,所述尾浮结构能够带动所述捕捞结构的尾部在水中上浮;所述伸缩托底结构可伸缩式设于所述配重桁杆结构与所述尾浮结构之间,且所述伸缩托底结构位于所述捕捞结构的中部下方,用于承托所述捕捞结构的中部。
所述配重桁杆结构能够在触及特殊地貌时自动上升和倾斜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绳索包括两条主牵引绳体、两个挡水板以及两组分牵引绳体。
两条所述主牵引绳体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船体结构的尾端;两个所述挡水板分别一一对应固接于两条所述主牵引绳体,通过两个所述挡水板在所述船体结构前进拖动所述捕捞结构时,借助所述船体结构航进产生的水流能够推动两个所述挡水板呈一定角度向外扩张,带动两条所述主牵引绳体张开;两组所述分牵引绳体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于两条所述主牵引绳体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捕捞结构包括拖渔网和浮漂体。
所述拖渔网具有一个入口端形成渔网入口。
所述浮漂体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浮漂体均匀设于所述渔网入口的上侧端,使若干个所述浮漂体能够在水浮力作用下带动所述渔网入口的上侧端上浮张开;所述配重桁杆结构设于所述渔网入口的下侧端,使所述配重桁杆结构能够克服水浮力作用带动所述渔网入口的下侧端下沉张开。
每组所述分牵引绳体均设有两条,即两组所述分牵引绳体在远离所述主牵引绳体的一端共具有四个连接绳体端;所述分牵引绳体的四个连接绳体端之中,位于上侧的两个连接绳体端与所述渔网入口的上侧端相连接,位于下侧的两个连接绳体端与所述渔网入口的下侧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桁杆结构包括定位配重桁杆、抵触板和传动弧形板。
所述定位配重桁杆的杆体两端顶侧分别设有定位安装部,所述渔网入口的下侧端通过螺栓紧固件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安装部相固接。
所述抵触板位于所述定位配重桁杆的下方,且所述抵触板自上而下逐步向后倾斜;所述传动弧形板一体设于所述定位配重桁杆朝向所述船体结构的一侧端与所述抵触板的上端之间,且所述传动弧形板的弧形凸出方向朝向所述船体结构。
进一步地,在所述尾浮结构产生上浮作用同时所述配重桁杆结构产生下沉作用时,所述抵触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5~60°。
进一步地,所述抵触板朝向前下方的一侧端面均匀内嵌转动设有若干个滑位重型滚轮,所述抵触板在海底水域前进过程中触及特殊地貌时,受到来自所述牵引绳索的拉动作用以及若干个所述滑位重型滚轮的滚动作用下,所述抵触板能够自动上爬并改变倾斜角度对特殊地貌实现翻越。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托底结构为多级折叠承托架。
所述定位配重桁杆朝向所述多级折叠承托架的一侧端开设有自适应滑槽,所述多级折叠承托架的一端滑动装配于所述自适应滑槽。
所述尾浮结构包括尾浮块和安装滑腔座;所述尾浮块采用密度小于水的浮体材质;所述安装滑腔座固定于所述尾浮块朝向所述多级折叠承托架的一侧端;所述多级折叠承托架的另一端滑动装配于所述安装滑腔座。
进一步地,所述抵触板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减阻通道,所述尾浮块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减阻通道,用于降低所述抵触板与所述尾浮块在前进时受到的阻力。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配重桁杆与所述抵触板之间设有至少两个传动减震结构,通过所述传动减震结构能够降低所述抵触板在触及特殊地貌时对所述传动弧形板的折断冲击力。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减震结构包括安装套座、限位板、橡胶减震垫和承压座。
所述安装套座的内部设有中空滑腔,所述承压座的一端固接有滑杆,所述承压座的滑杆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套座的中空滑腔内;且所述安装套座在远离所述承压座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定位配重桁杆,所述安装套座在靠近所述承压座的一端固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承压座之间还设有套设于所述滑杆的橡胶减震垫。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装置通过牵引绳索将捕捞结构与船体结构传动相连,使捕捞结构能够跟随船体结构同步前进实现捕捞;同时通过配重桁杆结构使捕捞结构的入口端能够下沉于海底水域,以捕捞位于海底水域的虾蟹鱼类,配重桁杆结构在前进过程触及到特殊海底地貌时,能够自动即时做出倾斜反应并有效翻越脱离该特殊地貌区域,并通过尾浮结构使捕捞结构的尾端能够上浮于海底的上方水域,以此减少捕捞结构的中尾端在特殊地貌下的磨损程度及概率;此外,通过设于配重桁杆结构与尾浮结构之间的伸缩托底结构能够对捕捞结构起到全延伸路径的承托防护作用,防止捕捞结构局部下沉触及到特殊地貌区域而导致磨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中配重桁杆结构及其附属结构的轴测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中传动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中配重桁杆结构及其附属结构的轴测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中配重桁杆结构在滑位重型滚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船体结构1;
牵引绳索2:主牵引绳体21、挡水板22、分牵引绳体23;
捕捞结构3:拖渔网31、渔网入口32、浮漂体33;
配重桁杆结构4:定位配重桁杆41、自适应滑槽411、定位安装部412、抵触板42、第一减阻通道421、滑位重型滚轮422、传动弧形板43;
传动减震结构5:安装套座51、限位板52、橡胶减震垫53、承压座54;
伸缩托底结构6:多级折叠承托架61;
尾浮结构7:尾浮块71、第二减阻通道72、安装滑腔座7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5所示的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包括牵引绳索2、捕捞结构3、配重桁杆结构4、传动减震结构5、伸缩托底结构6和尾浮结构7;用以通过牵引绳索2将捕捞结构3与船体结构1传动相连,使捕捞结构3能够跟随船体结构1同步前进实现捕捞;同时通过配重桁杆结构4使捕捞结构3的入口端能够下沉于海底水域,以捕捞位于海底水域的虾蟹鱼类,配重桁杆结构4在前进过程触及到特殊海底地貌时,能够自动即时做出倾斜反应并有效翻越脱离该特殊地貌区域,并通过尾浮结构7使捕捞结构3的尾端能够上浮于海底的上方水域,以此减少捕捞结构3的中尾端在特殊地貌下的磨损程度及概率;此外,通过设于配重桁杆结构4与尾浮结构7之间的伸缩托底结构6能够对捕捞结构3起到全延伸路径的承托防护作用,防止捕捞结构3局部下沉触及到特殊地貌区域而导致磨损。具体设置如下:
如图1所示,所述牵引绳索2包括两条主牵引绳体21、两个挡水板22以及两组分牵引绳体23;其中,两条所述主牵引绳体21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船体结构1的尾端;两个所述挡水板22分别一一对应固接于两条所述主牵引绳体21,用以通过两个挡水板22在船体结构1前进拖动捕捞结构3时,借助船体结构1航进产生的水流推动两个挡水板22呈一定角度向外扩张,带动两条主牵引绳体21张开,进而带动捕捞结构3的入口端张开。
两组所述分牵引绳体23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于两条所述主牵引绳体21的另一端,且每组所述分牵引绳体23均设有两条,即两组所述分牵引绳体23在远离所述主牵引绳体21的一端共具有四个连接绳体端,用于连接捕捞结构3。
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捕捞结构3包括拖渔网31、渔网入口32和浮漂体33;所述拖渔网31具有一个入口端形成所述渔网入口32;所述分牵引绳体23的四个连接绳体端之中,位于上侧的两个连接绳体端与所述渔网入口32的上侧端相连接,位于下侧的两个连接绳体端与所述渔网入口32的下侧端相连接,用以以此与拖渔网31之间相连,并便于利用挡水板22使渔网入口32向两侧张开。所述浮漂体33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浮漂体33均匀设于所述渔网入口32的上侧端,用以使若干个浮漂体33能够在水浮力作用下尽可能带动渔网入口32的上侧端上浮张开;所述配重桁杆结构4设于所述渔网入口32的下侧端,用以使配重桁杆结构4能够克服水浮力作用尽可能带动渔网入口32的下侧端下沉张开,进而保证渔网入口32能够在跟随过程中有效保持张开。
具体地,请参考图1至图2、图4至图5,所述配重桁杆结构4包括定位配重桁杆41、抵触板42和传动弧形板43;其中,所述定位配重桁杆41的杆体两端顶侧分别设有一个定位安装部412,所述渔网入口32的下侧端通过螺栓紧固件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安装部412相固接;所述抵触板42位于所述定位配重桁杆41的下方,且所述抵触板42自上而下逐步向后倾斜;所述传动弧形板43一体设于所述定位配重桁杆41朝向所述船体结构1的一侧端与所述抵触板42的上端之间,且所述传动弧形板43的弧形凸出方向朝向所述船体结构1,用以使抵触板42产生的倾斜变化能够经传动弧形板43有效缓冲。
在所述尾浮结构7产生上浮作用同时所述配重桁杆结构4产生下沉作用时,所述抵触板4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保持在35~60°,且所述抵触板42朝向前下方的一侧端面均匀内嵌转动设有若干个滑位重型滚轮422;用以使抵触板42在海底水域前进过程中触及岩石或珊瑚礁等特殊地貌时,受到来自牵引绳索2的拉动作用以及若干个滑位重型滚轮422的滚动作用下,抵触板42能够自动上爬并改变倾斜角度对特殊地貌实现翻越。
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2、图4,所述伸缩托底结构6的一端与所述定位配重桁杆41传动相连,所述伸缩托底结构6的另一端与所述尾浮结构7传动相连;所述伸缩托底结构6和所述尾浮结构7均位于所述拖渔网31的下方,其中所述尾浮结构7位于所述拖渔网31的尾端下方,用以借助尾浮结构7的承托作用使拖渔网31的尾端能够位于海底的上方水域,从而减少拖渔网31的中尾端在岩石或珊瑚礁等特殊地貌下发生磨损的概率,同时利用伸缩托底结构6能够对拖渔网31起到全延伸路径的承托及防护作用,有效避免了拖渔网31的中部容易产生局部下沉而触及到特殊地貌区域导致磨损的缺陷。
具体的是,所述伸缩托底结构6采用多级折叠承托架61;所述定位配重桁杆41朝向所述多级折叠承托架61的一侧端开设有自适应滑槽411,所述多级折叠承托架61的一端滑动装配于所述自适应滑槽411。所述尾浮结构7包括尾浮块71和安装滑腔座73;其中,所述尾浮块71采用密度小于水的浮体材质;所述安装滑腔座73固定于所述尾浮块71朝向所述多级折叠承托架61的一侧端;所述多级折叠承托架61的另一端滑动装配于所述安装滑腔座73,用以使多级折叠承托架61在有效承托拖渔网31的基础上,还能够跟随拖渔网31实现同步伸缩折叠,以此更便于收网并降低了放置空间占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多级折叠承托架61设有至少两组,每组所述多级折叠承托架61自身展开后形成的格状间隙以及两组所述多级折叠承托架61之间展开后形成的间隔,可根据实际应用的海底地貌环境灵活设置小型规格。
优选地,所述抵触板42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减阻通道421;所述尾浮块71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减阻通道72;用以降低抵触板42与尾浮块71在前进时受到的阻力,提升了结构的功能实用性。
更为优选地,所述定位配重桁杆41与所述抵触板42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所述传动减震结构5,用以通过传动减震结构5有效降低抵触板42在触及特殊地貌时对传动弧形板43的折断冲击力,提升结构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所述传动减震结构5包括安装套座51、限位板52、橡胶减震垫53和承压座54;其中,所述安装套座51的内部设有中空滑腔,所述承压座54的一端固接有滑杆,所述承压座54的滑杆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套座51的中空滑腔内;且所述安装套座51在远离所述承压座54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定位配重桁杆41,所述安装套座51在靠近所述承压座54的一端固接有限位板52;所述限位板52与所述承压座54之间还设有套设于所述滑杆的橡胶减震垫53,用以在抵触板42触及到特殊地貌时,承压座54能够辅助传动弧形板43共同接收来自抵触板42的冲击力,承压座54进一步在与安装套座51之间的滑动作用下压迫橡胶减震垫53,借助橡胶减震垫53起到减震防护功能。
一种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将牵引绳索2的一端固定于船体结构1,并在控制船体结构1保持行进时,将牵引绳索2的另一端及其连带的捕捞结构3、配重桁杆结构4、传动减震结构5、伸缩托底结构6以及尾浮结构7放入船体结构1尾侧水中。
具体地,将牵引绳索2中主牵引绳体21的一端固定于船体结构1的绳辊,并使两条主牵引绳体21分别绕设于相应绳辊。
随着船体结构1保持行进时,将配重桁杆结构4、传动减震结构5、伸缩托底结构6以及尾浮结构7投入船体结构1的尾侧水中,并将捕捞结构3置于配重桁杆结构4的上方同时投入船体结构1的尾侧水中,此时伸缩托底结构6和捕捞结构3均处于折叠压缩状态。
其次,随着船体结构1继续行进,牵引绳索2的两端之间逐渐伸展拉直,拉直后的牵引绳索2传动带动捕捞结构3的入口端及配重桁杆结构4前进,此时捕捞结构3逐渐展开,并在尾浮结构7的阻力作用下,伸缩托底结构6逐步伸展与尾浮结构7共同承托展开后的捕捞结构3。
具体地,船体结构1继续行进并带动牵引绳索2中主牵引绳体21的一端同步前进,此时绕设于相应绳辊的主牵引绳体21不传递牵引力,捕捞结构3、配重桁杆结构4、传动减震结构5、伸缩托底结构6及尾浮结构7均在原位置并开始下降,使得绕设于绳辊的主牵引绳体21逐步旋转释放,直至整个主牵引绳体21和分牵引绳体23全部伸展拉直以有效传递牵引力。
与此同时,牵引绳索2中的两块挡水板22在船体结构1前进产生的水流作用下分别沿横向两侧逐步分离,并通过两块挡水板22分别带动对应的分牵引绳体23横向两侧分离,进而由分牵引绳体23带动捕捞结构3中拖渔网31的渔网入口32在横向两侧方向上展开。
在配重桁杆结构4借助其自身重力的下沉带动作用下,捕捞结构3、传动减震结构5、伸缩托底结构6和尾浮结构7同步下沉,其中,捕捞结构3在整体下沉时,受到捕捞结构3中的浮漂体33对渔网入口32上侧端的上浮作用,使得渔网入口32的上侧端与其下侧端之间沿纵向展开。
随着牵引绳索2带动渔网入口32以及配重桁杆结构4前进,拖渔网31的中尾部自然向后展开,并且由于尾浮结构7本身在水下能够受到来自水的阻力,因此伸缩托底结构6逐步伸展至最长对拖渔网31进行有效承托。
进而,配重桁杆结构4克服水浮力下沉至海底水域,尾浮结构7在水浮力作用下停留至海底水域的上方,伸缩托底结构6保持倾斜,使得捕捞结构3的入口端位于下方完成捕捞,捕捞结构3的中尾部位于上方进行捕捞后的储存,并避免触及海底水域内的特殊地貌。
具体地,配重桁杆结构4通过自身重力克服水浮力下沉至海底水域,使得捕捞结构3中拖渔网31的渔网入口32位于海底水域进行捕捞,同时避免渔网入口32直接触及海底水域内的特殊地貌;在配重桁杆结构4到达海底水域后,尾浮结构7在自身受到的水浮力作用下停留至海底水域的上方,伸缩托底结构6位于配重桁杆结构4和尾浮结构7之间保持倾斜,拖渔网31的中尾部在伸缩托底结构6与尾浮结构7的共同承托作用下位于海底水域的上方进行捕捞后的储存,避免拖渔网31的中尾部触及海底水域内的特殊地貌。
而后,捕捞结构3的入口端在海底水域前进触及到特殊地貌时,配重桁杆结构4自动翻越该特殊地貌,并在伸缩托底结构6和尾浮结构7对于捕捞结构3的承托作用下,捕捞结构3翻越该特殊地貌继续捕捞。
具体地,在捕捞结构3中拖渔网31的渔网入口32在海底水域前进触及到特殊地貌时,位于渔网入口32下方的配重桁杆结构4中的抵触板42受到冲击,配重桁杆结构4中的传动弧形板43以及传动减震结构5中的橡胶减震垫53共同起到缓冲作用,此时在牵引绳索2对于配重桁杆结构4的拉动作用下,位于抵触板42的部分滑位重型滚轮422沿着特殊地貌表面向上滚动,使抵触板42逐步运动至特殊地貌的上方,并适当改变自身的倾斜角度以翻越特殊地貌,在抵触板42翻越特殊地貌后,配重桁杆结构4在其自身整体重力作用下重新带动渔网入口32下沉至海底水域,继续进行捕捞作业。
最后,将捕捞完成后的牵引绳索2、捕捞结构3、配重桁杆结构4、传动减震结构5、伸缩托底结构6以及尾浮结构7回收至船体结构1。
具体地,位于船体结构1通过绳辊转动回收牵引绳索2中的主牵引绳体21,并继续拉动分牵引绳体23,使配重桁杆结构4及捕捞结构3回至水上。
在拉动至配重桁杆结构4以及捕捞结构3中拖渔网31的渔网入口32时,将配重桁杆结构4整体放置于船体结构1甲板,并基于配重桁杆结构4逐步叠合伸缩托底结构6,并继续拉动拖渔网31的中尾部,直至将拖渔网31及尾浮结构7均完全收回至船体结构1甲板,即可。
至此,一组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的使用过程完成。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其能够设于一个船体结构;所述防磨损托底装置包括牵引绳索和捕捞结构;所述牵引绳索连接设于所述船体结构与所述捕捞结构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损托底装置还包括配重桁杆结构、伸缩托底结构和尾浮结构;
所述捕捞结构的入口端在位于所述船体结构后侧水下时保持张开;
所述配重桁杆结构包括定位配重桁杆、抵触板和传动弧形板;
所述定位配重桁杆的杆体两端顶侧分别设有定位安装部,所述捕捞结构的入口端下方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安装部之间相固接;所述配重桁杆结构带动所述捕捞结构的入口端在水中下沉;
所述抵触板位于所述定位配重桁杆的下方,且所述抵触板自上而下逐步向后倾斜;所述传动弧形板一体设于所述定位配重桁杆朝向所述船体结构的一侧端与所述抵触板的上端之间,且所述传动弧形板的弧形凸出方向朝向所述船体结构;所述配重桁杆结构在触及特殊地貌时自动上升和倾斜角度;
所述抵触板朝向前下方的一侧端面均匀内嵌转动设有若干个滑位重型滚轮,所述抵触板在海底水域前进过程中触及特殊地貌时,受到来自所述牵引绳索的拉动作用以及若干个所述滑位重型滚轮的滚动作用下,所述抵触板能够自动上爬并改变倾斜角度对特殊地貌实现翻越;
所述尾浮结构位于所述捕捞结构的尾部下方,所述尾浮结构包括尾浮块和安装滑腔座;所述尾浮块采用密度小于水的浮体材质,所述尾浮结构带动所述捕捞结构的尾部在水中上浮;
所述伸缩托底结构为多级折叠承托架,所述伸缩托底结构可伸缩式设于所述配重桁杆结构与所述尾浮结构之间,且所述伸缩托底结构位于所述捕捞结构的中部下方,用于承托所述捕捞结构的中部;
所述定位配重桁杆朝向所述多级折叠承托架的一侧端开设有自适应滑槽,所述多级折叠承托架的一端滑动装配于所述自适应滑槽;
所述安装滑腔座固定于所述尾浮块朝向所述多级折叠承托架的一侧端;所述多级折叠承托架的另一端滑动装配于所述安装滑腔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索包括两条主牵引绳体、两个挡水板以及两组分牵引绳体;
两条所述主牵引绳体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船体结构的尾端;两个所述挡水板分别一一对应固接于两条所述主牵引绳体,通过两个所述挡水板在所述船体结构前进拖动所述捕捞结构时,借助所述船体结构航进产生的水流能够推动两个所述挡水板呈一定角度向外扩张,带动两条所述主牵引绳体张开;两组所述分牵引绳体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于两条所述主牵引绳体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捞结构包括拖渔网和浮漂体;
所述拖渔网具有一个入口端形成渔网入口;
所述浮漂体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浮漂体均匀设于所述渔网入口的上侧端,使若干个所述浮漂体能够在水浮力作用下带动所述渔网入口的上侧端上浮张开;所述配重桁杆结构设于所述渔网入口的下侧端,使所述配重桁杆结构能够克服水浮力作用带动所述渔网入口的下侧端下沉张开;
每组所述分牵引绳体均设有两条,即两组所述分牵引绳体在远离所述主牵引绳体的一端共具有四个连接绳体端;所述分牵引绳体的四个连接绳体端之中,位于上侧的两个连接绳体端与所述渔网入口的上侧端相连接,位于下侧的两个连接绳体端与所述渔网入口的下侧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尾浮结构产生上浮作用同时所述配重桁杆结构产生下沉作用时,所述抵触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5~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板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减阻通道,所述尾浮块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减阻通道,用于降低所述抵触板与所述尾浮块在前进时受到的阻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配重桁杆与所述抵触板之间设有至少两个传动减震结构,通过所述传动减震结构能够降低所述抵触板在触及特殊地貌时对所述传动弧形板的折断冲击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减震结构包括安装套座、限位板、橡胶减震垫和承压座;
所述安装套座的内部设有中空滑腔,所述承压座的一端固接有滑杆,所述承压座的滑杆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套座的中空滑腔内;且所述安装套座在远离所述承压座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定位配重桁杆,所述安装套座在靠近所述承压座的一端固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承压座之间还设有套设于所述滑杆的橡胶减震垫。
CN202110951863.7A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 Active CN1135453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1863.7A CN113545322B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1863.7A CN113545322B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5322A CN113545322A (zh) 2021-10-26
CN113545322B true CN113545322B (zh) 2022-08-09

Family

ID=78105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51863.7A Active CN113545322B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453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1751B (zh) * 2022-05-26 2024-05-28 山东金冠网具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前置延展式拖网装置的水面捕捞渔船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59699A (en) * 1935-06-26 1937-01-13 Vd Ltd London Improvements in fishing nets
JP2001178311A (ja) * 1999-12-28 2001-07-03 Komatsu Ltd 貝捕獲用爪とその貝捕獲用爪群
IS2635B (is) * 2007-11-20 2010-06-15 Hampidjan Hf Endurbættur toghleri
CN201398384Y (zh) * 2009-02-23 2010-02-1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用于粗糙海底地质的拖网囊网
KR101561057B1 (ko) * 2015-02-24 2015-10-16 김창호 안강망 어구 파손방지 안전통
CN109258583B (zh) * 2018-08-14 2020-05-05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利用便于跨越障碍物的中深海拖网捕鱼的方法
CN111727941A (zh) * 2020-06-22 2020-10-0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海山区底层生物采集网框架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5322A (zh) 202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oldbogen et al. Kinematics of foraging dives and lunge-feeding in fin whales
US3612280A (en) Oil-skimming apparatus
JP2019069771A (ja) 海洋ゴミを回収するための船舶
CN113545322B (zh) 一种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托底装置
EP2084334A1 (en) Seabed organic material relocating apparatus
CN115636064A (zh) 一种海上智能救生装置
CN109997803A (zh) 一种铲网气泡连续活鱼捕捞船
CN112252286B (zh) 一种海洋环保海岸带垃圾拦截处理装置
CN113525611A (zh) 一种用于渔船拖网捕捞的防磨损方法
CN109463358A (zh) 一种友好型底拖网
KR20040088041A (ko) 고정 챔버를 갖춘 트롤 어업 선박
CN2883498Y (zh) 双重溢流泥舱的自航耙吸挖泥船
CN111296372A (zh) 一种防触底的人工集鱼装置
JP5946083B2 (ja) 船びき網
JP2020157965A (ja) プロペラ推進救命艇
CN214206882U (zh) 一种单船双侧拖网上的滑板
Thomas Sustainable gillnet fishing
JP2017104018A (ja) 船曳き網
SE513195C2 (sv) Metod och anordning vid oljebekämpning
FI128632B (fi) Öljyntorjuntayksikkö
CN111642472A (zh) 一种远程智能遥控探鱼艇
JPH08163938A (ja) 航行用生簀
CN212099242U (zh) 一种测深仪保护装置
JP2507990Y2 (ja) 超高速船
CN115769804B (zh) 多网囊式南极磷虾连续泵吸捕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8

Address after: 271000 south of the memorial archway of Shuihu ancient town, Guanzhong Avenue, Laohu Town, Dongping County, Tai'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Zhonglin Dongpinghu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61 Jufeng Chuangye building, No. 52, Miao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ZHIHUIGA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