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33935A - 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 - Google Patents
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533935A CN113533935A CN202110783361.8A CN202110783361A CN113533935A CN 113533935 A CN113533935 A CN 113533935A CN 202110783361 A CN202110783361 A CN 202110783361A CN 113533935 A CN113533935 A CN 1135339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fan
- module
- air inlet
- communica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2207 thermal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1257 shel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12 wast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31 large-sca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29 re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9 regene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13 weak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28—Tes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e.g. by signal tracer
- G01R31/2801—Testing of printed circuits, backplanes, motherboards, hybrid circuits or carriers for multichip packages [MCP]
- G01R31/281—Specific types of tests or tests for a specific type of fault, e.g. thermal mapping, shorts testing
- G01R31/2817—Environmental-, stress-, or burn-in test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1927—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using a plurality of sensors
- G05D23/193—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using a plurality of sensors sensing the temperaure in different places in thermal relationship with one or more spaces
- G05D23/1931—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using a plurality of sensors sensing the temperaure in different places in thermal relationship with one or more spaces to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of one sp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该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包括:主壳体、热泵模块、加热模块、蒸发模块、吸收模块、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风机组件,并且均设置于主壳体内部。检测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主壳体具有第一腔体。检测模块包括若干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并且均设置于第一腔体内部;若干温度传感器分别对应设置于第一腔体内部的顶角区域以及几何中心;湿度传感器设置于第一腔体的集合中心;若干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电连接控制模块。本发明的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采用若干温度传感器分别对应布设于第一腔体内部的顶角区域以及几何中心,并电连接PLC控制器,从而对第一腔体内部的温度进行更加精确和全面的监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CB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高低温测试是用来确定产品在高温或低温气候环境条件下储存、运输、使用的适应性的方法。试验的严苛程度取决于高温或低温的温度和曝露持续时间。电路板在生产出来之后,需要抽取一部分进行检测,通过制定的检测装置,对电路板进行高低温检测,进而取得相关的检测数据,便于大规模生产。
目前市场上的PCB电路板高低温老化测试装置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然而大多数的PCB电路板高低温老化测试装置有这样的缺点,PCB板测试区域升温或降温不均匀,导致该测试区域不同位点的恒温温度与预设温度存在较大偏差,操作人员无法实时确认测试区域内各个位点的终点恒温温度,进而到只PCB板的测试结果出现较大偏差;测试区域内温度传感器的布设位点单一,导致检测数据难以反映测试区域整体的温度情况,并且直接增加了高低温测试装置的校验频次以及校验难度;现有的高低温测试装置缺少尾气吸收过了装置,PCB板升温产生的有害气体直接排放产生严重的污染问题以及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高低温测试设备内部温度存在较大偏差、难以校验以及测试中有害气体无法吸收过滤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
一种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该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包括主壳体、热泵模块、加热模块、蒸发模块、吸收模块、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风机组件。其中,热泵模块、加热模块、蒸发模块、吸收模块、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风机组件分别对应设置于主壳体内部。热泵模块、加热模块、蒸发模块以及吸收模块通过管道连通。热泵模块、加热模块、蒸发模块、检测模块以及风机组件均电连接控制模块。
主壳体具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第五腔体以及第六腔体,第一腔体设置于主壳体的内部,第二腔体设置于第一腔体的一侧,第三腔体相对第二腔体设置于第一腔体的另一侧,第四腔体设置于第一腔体的顶部,第五腔体和第六腔体分别相对第四腔体设置于第一腔体的底部;蒸发模块和吸收模块均设置于第五腔体;控制模块设置于第六腔体。
热泵模块具有一级压缩机、二级压缩机、一级膨胀阀、二级膨胀阀以及换热器;一级压缩机、二级压缩机、一级膨胀阀、二级膨胀阀以及换热器均设置于第四腔体内部,一级压缩机以及二级压缩机分别设置于第四腔体底壁内侧,换热器设置于一级压缩机以及二级压缩机之间,并且,一级压缩机、换热器以及二级压缩机通过管道连通,一级膨胀阀、换热器以及二级膨胀阀通过管道连通。
检测模块包括若干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若干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第一腔体内部;若干温度传感器分别对应设置于第一腔体内部的顶角区域以及几何中心;湿度传感器设置于第一腔体的集合中心;若干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电连接控制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主壳体具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第三进风口、第三出风口、第一新风入口、第二新风入口以及排气口。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均设置于第一腔体的一侧壁,并分别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设置于第一腔体的另一侧壁,并分别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三进风口设置于第一腔体的底壁,并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五腔体;第三出风口设置于第一腔体的一侧壁的几何中心,并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五腔体;第一新风入口对应第一进风口设置于第二腔体的一侧壁上,并连通第二腔体和主壳体外部;第二新风入口对应第二进风口设置于第三腔体的一侧壁上,并连通第三腔体和主壳体外部;排气口设置于第五腔体的一侧壁上,并连通第五腔体和主壳体外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三风机、第四风机、第五风机、第六风机以及第七风机。第一风机设置于第一新风入口;第二风机设置于第一进风口;第三风机设置于第二新风入口;第四风机设置于第二进风口;第五风机设置于第三出风口;第六风机设置于第三进风口;第七风机设置于排气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热泵模块还包括蒸发器、冷凝水托盘、冷凝器以及冷却装置;蒸发器对应第一进风口设置于第一腔体的侧壁上,并连接第二风机;冷凝水托盘设置于蒸发器的底部,并通过管道连通蒸发模块;第一回热器的一端与第一风机相对,蒸发器连接第一回热器的另一端,第一回热器通过管道以及电动蝶阀连通第一出风口。冷凝器设置于第四腔体的底壁上,蒸发器的输出端依序连通一级压缩机、换热器、二级压缩机以及冷凝器的输入端;冷凝器的输出端依序连通一级膨胀阀、换热器、二级膨胀阀以及蒸发器的输入端;冷却装置设置于第四腔体的一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加热模块包括加热器以及第二回热器,加热器对应第二进风口设置于第三腔体的侧壁上,并连接第四风机;第二回热器的一端与第三风机相对,第二回热器的另一端连接加热器,并且第二回热器通过管道以及电动蝶阀连通第二出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蒸发模块包括储水箱和低热蒸发单元,储水箱和低热蒸发单元均设置于第五腔体的底壁上,冷凝水托盘通过管道连通储水箱的输入端;储水箱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以及电动蝶阀连通低热蒸发单元的输入端,低热蒸发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第三进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吸收模块包括尾气吸收装置,尾气吸收装置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通第三出风口,尾气吸收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排气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控制模块包括PLC控制器,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三风机、第四风机、第五风机、第六风机、第七风机、一级压缩机、二级压缩机、冷却装置、加热器、低热蒸发单元、若干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若干电动蝶阀均电连接PLC控制器。
上述的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采用若干温度传感器分别对应布设于第一腔体内部的顶角区域以及几何中心,并电连接PLC控制器,从而对第一腔体内部的温度进行更加精确和全面的监控。相较于现有的高低温测试设备,本发明的高低温测试设备能够更准确地掌握PCB板的测试温度以及测试误差,并且,根据PLC控制器反馈的温度误差,操作人员能够更具针对性地对本发明的热泵模块以及加热模块进行动态调整,同时也能更直观且稳定地获取温度校验结果、降低校验成本以及提高操作人员的校验效率。本发明的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采用两级压缩机以及两级膨胀阀串联的热泵模块能够大大提高蒸发器的制冷效率,并有效扩展本高低温测试设备的温度下限。尾气吸收装置能够对PCB板加热所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吸收和过滤,从而有效提升了本高低温测试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揭示了一种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该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包括主壳体1、热泵模块2、加热模块3、蒸发模块4、吸收模块5、检测模块6、控制模块7以及风机组件8。其中,热泵模块2、加热模块3、蒸发模块4、吸收模块5、检测模块6、控制模块7以及风机组件8分别对应设置于主壳体1内部,主壳体1将上述的各个模块与外界环境隔离,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系统,在保护各个模块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同时,还能够保证本发明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的正常运行。热泵模块2、加热模块3、蒸发模块4以及吸收模块5通过管道连通,本发明的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中的气体、蒸气以及热量通过管道进行流动传递,从而实现在对PCB板进行测试的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调控。热泵模块2、加热模块3、蒸发模块4、检测模块6以及风机组件8均电连接控制模块7。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7对热泵模块2、加热模块3、蒸发模块4、检测模块6以及风机组件8进行自动控制,从而大大提升了本发明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以此实现本高低温测试设备温度和湿度的动态调控。
请参阅图1,主壳体1具有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第三腔体13、第四腔体14、第五腔体15以及第六腔体16,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各个腔体之间通过隔热板阻隔热量传递,从而使得各个腔体内部的工作单元能够在独立的温度环境中运行,以此保证测试设备整体的正常运行。第一腔体11设置于主壳体1的内部,第二腔体12设置于第一腔体11的一侧,第三腔体13相对第二腔体12设置于第一腔体11的另一侧,第四腔体14设置于第一腔体11的顶部,第五腔体15和第六腔体16分别相对第四腔体14设置于第一腔体11的底部。检测模块6设置于第一腔体11,第一腔体11作为测试设备的PCB板测试区域,也即PCB板设置于第一腔体11内部进行高低温测试,检测模块6对第一腔体11内部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检测,并以数据的形式反馈至控制模块7,从而通过控制模块7将第一腔体11内部的温度和湿度情况反馈至操作人员;热泵模块2分别对应设置于第二腔体12和第三腔体13,在实际应用时,热泵模块2的各部分工作单元分别设置于两个独立的腔体中,从而使得各部分工作单元能够在独立的温度环境中运行,进而保证了热泵模块2的正常工作;加热模块3设置于第四腔体14,第四腔体14与第三腔体13相对设置,从而使得加热模块3能够最大限度地远离热泵模块2,以此减少加热模块3和热泵模块2之间的温度影响,进而提高加热模块3的加热效率,以此降低本发明测试设备的能源消耗;蒸发模块4和吸收模块5均设置于第五腔体15,在本发明的测试设备中,蒸发模块4和吸收模块5在正常运行时造成的热量变化均较小,并且,蒸发模块4和吸收模块5更适于在温和的温度环境中运行,因此将蒸发模块4以及吸收模块5设置于第五腔体15中,能够在减少壳体用料的同时,通过合理选型合理利用主壳体1的内部空间,进而减少本发明测试设备的整体体积,以此节省安装空间;控制模块7设置于第六腔体16,控制模块7属于电气设备,因此控制模块7对运行温度和运行湿度的要求高,因此采取独立腔体设置,从而保证控制模块7的正常运行,同时延缓电气设备老化。
请参阅图1,主壳体1具有第一进风口101、第一出风口102、第二进风口103、第二出风口104、第三进风口105以及第三出风口106。第一进风口101和第一出风口102均设置于第一腔体11的一侧壁,并分别连通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在实际应用时,第一进风口101和第一出风口102用于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之间的冷风传递;第二进风口103和第二出风口104均设置于第一腔体11的另一侧壁,并分别连通第一腔体11和第三腔体13,在实际应用时,第二进风口103和第二出风口104用于第一腔体11和第三腔体13之间的热风传递;第三进风口105设置于第一腔体11的底壁,并连通第一腔体11和第五腔体15,在实际应用时,第三进风口105用于第一腔体11和第五腔体15之间的蒸气传递;第三出风口106设置于第一腔体11的一侧壁的几何中心,并连通第一腔体11和第五腔体15,在实际应用时,第三出风口106用于第一腔体11和第五腔体15之间的冷风、热风、蒸气以及废气的传递。
请参阅图1,主壳体1还具有第一新风入口107、第二新风入口108以及排气口109。第一新风入口107对应第一进风口101设置于第二腔体12的一侧壁上,并连通第二腔体12和主壳体1外部,在实际应用时,第一新风入口107用于将主壳体1外部的新风传递至第二腔体12内部;第二新风入口108对应第二进风口103设置于第三腔体13的一侧壁上,并连通第三腔体13和主壳体1外部,在实际应用时,第二新风入口108用于将主壳体1外部的新风传递至第三腔体13内部;排气口109设置于第五腔体15的一侧壁上,并连通第五腔体15和主壳体1外部,在实际应用时,排气口109用于将第五腔体15内部经处理后的尾气排出至主壳体1外部。
请参阅图1,风机组件8包括第一风机81、第二风机82、第三风机83、第四风机84、第五风机85、第六风机86以及第七风机87。第一风机81设置于第一新风入口107,从而将主壳体1外部的新风传输至第二腔体12内部;第二风机82设置于第一进风口101,从而将第二腔体12内部的冷风传输至第一腔体11内部;第三风机83设置于第二新风入口108,从而将主壳体1外部的新风传输至第三腔体13内部;第四风机84设置于第二进风口103,从而将第三腔体13内部的热风传输至第一腔体11内部;第五风机85设置于第三出风口106,从而将第一腔体11内部的冷风、热风、蒸气以及废气传输至第五腔体15内部;第六风机86设置于第三进风口105,从而将第五腔体15内部产生的蒸气传输至第一腔体11内部;第七风机87设置于排气口109,从而将第五腔体15内部经过处理的尾气传输至主壳体1外部。
请参阅图1,热泵模块2包括蒸发器201、冷凝水托盘202、冷凝器203、第一回热器204、一级压缩机205、二级压缩机206、一级膨胀阀207、二级膨胀阀208、换热器209以及冷却装置210;蒸发器201对应第一进风口101设置于第一腔体11的侧壁上,并连接第二风机82,在本试验设备进行低温试验时,蒸发器201对第二腔体12的空气进行干燥冷却产生冷风,冷风通过第二风机82输送至第一腔体11,并对第一腔体11内部的PCB板进行冷却降温;冷凝水托盘202设置于蒸发器201的底部,并通过管道连通蒸发模块4,第二腔体12中空气的水分通过蒸发器201冷凝并集中于冷凝水托盘202,进而通过管道输送至蒸发模块4进行循环利用;第一回热器204的一端与第一风机81相对,蒸发器201连接第一回热器204的另一端,第一回热器204通过管道以及电动蝶阀连通第一出风口102,在低温测试过程中,第二腔体12中产生的冷风从第一进风口101进入第一腔体11,对PCB板进行降温冷却后从第一出风口102循环至第一回热器204,从而与新风混合冷却再次进入第一腔体11,第一回热器204能够有效利用循环冷风吸收新风中的热量,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蒸发器201能效的目的,在提高蒸发器201冷却效率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冷凝器203、一级压缩机205、二级压缩机206以及换热器209设置于第四腔体14,将冷凝器203、一级压缩机205以及二级压缩机206与蒸发器201分隔开,能够避免冷凝器203、一级压缩机205以及二级压缩机206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减弱蒸发器201的冷却效能。其中,冷凝器203、一级压缩机205以及二级压缩机206均设置于第四腔体14的底壁上,换热器209设置于一级压缩机205以及二级压缩机206之间,并通过管道分别连通一级压缩机205以及二级压缩机206。蒸发器201的输出端依序连通一级压缩机205、换热器209、二级压缩机206以及冷凝器203的输入端,形成制冷剂压缩通道;冷凝器203的输出端依序连通一级膨胀阀207、换热器209、二级膨胀阀208以及蒸发器201的输入端,形成制冷剂膨胀通道。冷却装置210设置于第四腔体14的一侧壁上,并且,冷却装置210包括吸热端2101和放热端2102,吸热端2101设置于第四腔体14内侧,放热端2102设置于第四腔体14外侧,并通过管道连接吸热端2101,在实际应用时,冷凝器203、一级压缩机205、二级压缩机206以及管道中产生及累积的热量通过冷却装置210的吸热端2101吸收,从而通过管道将热量转移至主壳体1外部的放热端2102与外部环境进行热交换,进而实现第四腔体14的散热。
在本实施例中,制冷剂经过一级压缩机205和二级压缩机206进行两级压缩后以更高压力和更高温度的蒸气状态进入冷凝器203,制冷剂在冷凝器203中进行冷凝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释放到第四腔体14的空气中;与此同时,制冷剂经过一级膨胀阀207和二级膨胀阀208进行两级膨胀后以更低压力和更低温度的液体状态进入蒸发器201,制冷剂在蒸发器201中进行蒸发并吸收大量的热,从而对含水空气进行降温冷凝干燥,以此获得更低温度的冷风。由于制冷剂经过两级压缩,在蒸发器201中的制冷剂以及冷凝器203中的制冷剂温差过大,从而使一级压缩机205、二级压缩机206以及管道内的制冷剂累积大量的热能,并扩散至第四腔体14的空气中,进而大大增加了热泵模块2的散热压力。基于此,本污泥干燥系统在一级压缩机205和二级压缩机206之间增设了换热器209,换热器209能够将制冷剂压缩通道中过量累积的热量与制冷剂膨胀通道中的制冷剂进行一定程度的热交换,而后该部分热量与第四腔体14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通过冷却装置210进行冷却,进而有效降低热泵模块2的散热压力,同时保证本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的正常运行。
请参阅图1,加热模块3包括加热器31以及第二回热器32,加热器31对应第二进风口103设置于第三腔体13的侧壁上,并连接第四风机84,在进行高温测试时,加热器31对进入第三腔体13的新风进行加热产生热风,并通过第四风机84输送至第一腔体11内部对PCB板进行升温操作;第二回热器32的一端与第三风机83相对,第二回热器32的另一端连接加热器31,并且第二回热器32通过管道以及电动蝶阀连通第二出风口104,在实际应用时,第三腔体13中的热风进入第一腔体11对PCB板进行升温加热后,通过第二出风口104进入第二回热器进行回热,回流的热风与新风进行热交换,进而通过加热器31加热再次进入第一腔体11进行循环利用。
请参阅图1,蒸发模块4包括储水箱41和低热蒸发单元42,储水箱41和低热蒸发单元42均设置于第五腔体15的底壁上,冷凝水托盘202通过管道连通储水箱41的输入端,当测试设备进行低温测试时,蒸发器201中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水托盘202输送至储水箱41中进行循环利用;储水箱4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以及电动蝶阀连通低热蒸发单元42的输入端,低热蒸发单元42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第三进风口105,当第一腔体11内部湿度过低时,储水箱41中的液态水通过管道传输至低热蒸发单元42进行蒸发,低热蒸发单元42所产生的低热水蒸汽通过第三进风口105输送至第一腔体11内部,从而对第一腔体11内部进行湿度调节。
请参阅图1,吸收模块5包括尾气吸收装置5,尾气吸收装置5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通第三出风口106,尾气吸收装置5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排气口109,在实际应用时,第一腔体11中PCB板受热产生的有害气体通过第三出风口106传输至尾气吸收装置5进行吸收过滤,有害物质经过吸收和过滤后的可排放气体通过排气口109排出至主壳体1外部。
请参阅图1,检测模块6包括若干温度传感器61和湿度传感器62,其中,若干温度传感器61和湿度传感器62分别设置于第一腔体11内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腔体11为立方体状腔体,若干温度传感器61分别对应设置于第一腔体11内部的八个顶角区域以及几何中心,并且,设置于顶角区域的一个温度传感器61距离对应顶角相交壁面的垂直距离均保持在预设距离范围内;湿度传感器62设置于第一腔体11的集合中心。若干温度传感器61和湿度传感器62均电连接控制模块7。湿度传感器62设置于第一腔体11的集合中心,能够准确地测得第一腔体11的中心湿度,该中心湿度能够有效反应第一腔体11内部的湿度情况。另外,若干温度传感器61分别设置第一腔体11内部的八个顶角区域以及几何中心,从而与控制模块7共同构建出第一腔体11内部的温度检测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上述若干温度传感器61的检测范围能够覆盖整个第一腔体11内部。控制系统收集若干温度传感器61的检测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从而计算第一腔体11内部各个位点的温度偏差以及第一腔体11内部的整体温度偏差,当第一腔体11内部出现温度偏差较大的异常情况时,控制模块7将异常位点反馈至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对本发明的测试设备进行及时的检修和校验。
请参阅图1,控制模块7包括PLC控制器7,第一风机81、第二风机82、第三风机83、第四风机84、第五风机85、第六风机86、第七风机87、一级压缩机205、二级压缩机206、冷却装置210、加热器31、低热蒸发单元42、若干温度传感器61、湿度传感器62以及若干电动蝶阀均电连接PLC控制器7。
当本发明的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进行低温测试时,PLC控制器7控制加热器31、第三风机83、第四风机84以及第三腔体13中的电动蝶阀关闭,并控制第一风机81、第二风机82、第五风机85、第六风机86、第七风机87、一级压缩机205、二级压缩机206、冷却装置210、低热蒸发单元42、第二腔体12的电动蝶阀以及第五腔体15的电动蝶阀开启,此时,热泵模块2产生干燥冷风进入第一腔体11,第五风机85将第一腔体11内有害气体和热风传输至尾气吸收装置5并通过第七风机87排出,第六风机86将低热蒸发单元42产生的水蒸气传输至第一腔体11内部进行湿度调节。当第一腔体11内部的湿度和温度达到预设值时,PLC控制器7控制第五风机85、第六风机86、第七风机87、低热蒸发单元42以及第五腔体15的电动蝶阀关闭,对PCB板进行低温测试,PLC控制器7根据若干温度传感器61以及湿度传感器62的检测数据对热泵模块2的冷却效率进行动态调整。
当本发明的测试设备进行高温测试时,PLC控制器7控制第一风机81、第二风机82、一级压缩机205、二级压缩机206、冷却装置210以及第二腔体12的电动蝶阀关闭,并控制加热器31、第三风机83、第四风机84、第五风机85、第六风机86、第七风机87、低热蒸发单元42、第三腔体13的电动蝶阀以及第五腔体15的电动蝶阀开启,此时,加热模块3产生的热风进入第一腔体11,第五风机85将第一腔体11内有害气体和冷风传输至尾气吸收装置5并通过第七风机87排出,第六风机86将低热蒸发单元42产生的水蒸气传输至第一腔体11内部进行湿度调节。当第一腔体11内部的湿度和温度达到预设值时,PLC控制器7控制第五风机85、第六风机86、第七风机87、低热蒸发单元42以及第五腔体15的电动蝶阀关闭,对PCB板进行高温测试,PLC控制器7根据若干温度传感器61以及湿度传感器62的检测数据对加热模块3的加热效率进行动态调整。
综上所述,本发明揭示的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采用若干温度传感器分别对应布设于第一腔体内部的八个顶角区域以及几何中心,并电连接PLC控制器,从而对第一腔体内部的温度进行更加精确和全面的监控。相较于现有的高低温测试设备,本发明的高低温测试设备能够更准确地掌握PCB板的测试温度以及测试误差,并且,根据PLC控制器反馈的温度误差,操作人员能够更具针对性地对本发明的热泵模块以及加热模块进行动态调整,同时也能更直观且稳定地获取温度校验结果、降低校验成本以及提高操作人员的校验效率。本发明的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采用两级压缩机以及两级膨胀阀串联的热泵模块能够大大提高蒸发器的制冷效率,并有效扩展本高低温测试设备的温度下限。尾气吸收装置能够对PCB板加热所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吸收和过滤,从而有效提升了本高低温测试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热泵模块、加热模块、蒸发模块、吸收模块、检测模块、控制模块以及风机组件;所述热泵模块、所述加热模块、所述蒸发模块、所述吸收模块、所述检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以及所述风机组件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主壳体内部;所述热泵模块、所述加热模块、所述蒸发模块以及所述吸收模块分别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热泵模块、所述加热模块、所述蒸发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以及所述风机组件均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主壳体具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第五腔体以及第六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设置于所述主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腔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所述第三腔体相对所述第二腔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另一侧,所述第四腔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部,所述第五腔体和所述第六腔体分别相对所述第四腔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所述加热模块设置于所述第四腔体;所述蒸发模块和所述吸收模块均设置于所述第五腔体;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第六腔体;
所述热泵模块具有一级压缩机、二级压缩机、一级膨胀阀、二级膨胀阀以及换热器;所述一级压缩机、所述二级压缩机、所述一级膨胀阀、所述二级膨胀阀以及所述换热器均设置于所述第四腔体内部,所述一级压缩机以及所述二级压缩机均设置于所述第四腔体底壁内侧,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一级压缩机以及所述二级压缩机之间,并且,所述一级压缩机、所述换热器以及所述二级压缩机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一级膨胀阀、所述换热器以及所述二级膨胀阀通过管道连通;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若干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若干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部;若干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部的顶角区域以及几何中心;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几何中心;若干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均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具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第三进风口、第三出风口、第一新风入口、第二新风入口以及排气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壁,并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另一侧壁,并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底壁,并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五腔体;所述第三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壁的几何中心,并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五腔体;所述第一新风入口对应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壁上,并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主壳体外部;所述第二新风入口对应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三腔体的一侧壁上,并连通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主壳体外部;所述排气口设置于所述第五腔体的一侧壁上,并连通所述第五腔体和所述主壳体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三风机、第四风机、第五风机、第六风机以及第七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新风入口;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三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新风入口;所述第四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五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三出风口;所述第六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三进风口;所述第七风机设置于所述排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模块还包括蒸发器、冷凝水托盘、冷凝器以及冷却装置;所述蒸发器对应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上,并连接所述第二风机;所述冷凝水托盘设置于所述蒸发器的底部,并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蒸发模块;所述第一回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风机相对,所述蒸发器连接所述第一回热器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回热器通过管道以及电动蝶阀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第四腔体的底壁上,所述蒸发器的输出端所述一级压缩机、所述换热器、所述二级压缩机以及所述冷凝器的输入端依序连通;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所述一级膨胀阀、所述换热器、所述二级膨胀阀以及所述蒸发器的输入端依序连通;所述冷却装置设置于所述第四腔体的一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加热器以及第二回热器,所述加热器对应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三腔体的侧壁上,并连接所述第四风机;所述第二回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风机相对,所述第二回热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加热器,并且所述第二回热器通过管道以及电动蝶阀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模块包括储水箱和低热蒸发单元,所述储水箱和所述低热蒸发单元均设置于所述第五腔体的底壁上,所述冷凝水托盘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储水箱的输入端;所述储水箱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以及电动蝶阀连通所述低热蒸发单元的输入端,所述低热蒸发单元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三进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模块包括尾气吸收装置,所述尾气吸收装置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第三出风口,所述尾气吸收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排气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PLC控制器,所述第一风机、所述第二风机、所述第三风机、所述第四风机、所述第五风机、所述第六风机、所述第七风机、所述一级压缩机、所述二级压缩机、所述冷却装置、所述加热器、所述低热蒸发单元、若干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以及若干所述电动蝶阀均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83361.8A CN113533935B (zh) | 2021-07-12 | 2021-07-12 | 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83361.8A CN113533935B (zh) | 2021-07-12 | 2021-07-12 | 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33935A true CN113533935A (zh) | 2021-10-22 |
CN113533935B CN113533935B (zh) | 2024-02-23 |
Family
ID=78098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83361.8A Active CN113533935B (zh) | 2021-07-12 | 2021-07-12 | 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533935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97373B (zh) * | 2019-07-11 | 2023-04-01 |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測試裝置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00032220A (ko) * | 2008-09-17 | 2010-03-25 | 문감사 | 히트펌프를 이용한 건조기 |
CN102880129A (zh) * | 2012-09-13 | 2013-01-16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能效直接监控装置 |
CN207446276U (zh) * | 2017-06-14 | 2018-06-05 | 无锡博奥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 |
CN109164856A (zh) * | 2018-10-16 | 2019-01-08 | 江苏天通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高湿试验箱的智能控制系统 |
CN109225361A (zh) * | 2018-11-08 | 2019-01-18 | 工辉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采用低温盘管进行除湿的高低温试验箱 |
CN109289944A (zh) * | 2018-12-10 | 2019-02-01 | 重庆英博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高低温试验箱 |
CN109358668A (zh) * | 2018-11-09 | 2019-02-19 | 武汉普赛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的快速高低温温控环境控制方法 |
CN109945632A (zh) * | 2019-03-25 | 2019-06-28 | 江苏瑞德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低温热风干燥设备及干燥方法 |
CN209296542U (zh) * | 2019-01-08 | 2019-08-23 | 遵义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 一种温湿度检定箱 |
CN211503628U (zh) * | 2019-12-05 | 2020-09-15 | 泱焓冷链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 一种化工生产热泵烘干机工艺参数控制系统 |
CN212370224U (zh) * | 2020-05-19 | 2021-01-19 | 无锡海力斯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 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箱 |
CN212441246U (zh) * | 2020-05-11 | 2021-02-02 | 浙江锦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 |
-
2021
- 2021-07-12 CN CN202110783361.8A patent/CN11353393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00032220A (ko) * | 2008-09-17 | 2010-03-25 | 문감사 | 히트펌프를 이용한 건조기 |
CN102880129A (zh) * | 2012-09-13 | 2013-01-16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能效直接监控装置 |
CN207446276U (zh) * | 2017-06-14 | 2018-06-05 | 无锡博奥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 |
CN109164856A (zh) * | 2018-10-16 | 2019-01-08 | 江苏天通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温高湿试验箱的智能控制系统 |
CN109225361A (zh) * | 2018-11-08 | 2019-01-18 | 工辉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采用低温盘管进行除湿的高低温试验箱 |
CN109358668A (zh) * | 2018-11-09 | 2019-02-19 | 武汉普赛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的快速高低温温控环境控制方法 |
CN109289944A (zh) * | 2018-12-10 | 2019-02-01 | 重庆英博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高低温试验箱 |
CN209296542U (zh) * | 2019-01-08 | 2019-08-23 | 遵义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 一种温湿度检定箱 |
CN109945632A (zh) * | 2019-03-25 | 2019-06-28 | 江苏瑞德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低温热风干燥设备及干燥方法 |
CN211503628U (zh) * | 2019-12-05 | 2020-09-15 | 泱焓冷链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 一种化工生产热泵烘干机工艺参数控制系统 |
CN212441246U (zh) * | 2020-05-11 | 2021-02-02 | 浙江锦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 |
CN212370224U (zh) * | 2020-05-19 | 2021-01-19 | 无锡海力斯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 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箱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97373B (zh) * | 2019-07-11 | 2023-04-01 |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測試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33935B (zh) | 2024-0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326062U (zh)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及其管理系统、电动汽车 | |
CN104896785A (zh) | 一种喷气增焓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977938A (zh) | 污泥干化装置 | |
CN105509255A (zh) |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 | |
KR100961935B1 (ko) | 공기조화 항온항습장치 | |
CN209991683U (zh) | 一种闭式空气干燥循环系统 | |
CN113533935B (zh) | Pcb板高低温测试设备 | |
CN101581485A (zh) | 全工况调温除湿机 | |
CN113494846A (zh) | 一种直热式烘干设备 | |
CN111056726A (zh) | 一种污泥低温干化除湿系统 | |
CN110926820B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测试用高低温环境模拟设备 | |
CN213388303U (zh) | 一种基于水循环系统的污泥热泵干燥装置 | |
CN211946764U (zh) | 一种污泥低温干化除湿系统 | |
CN113725519A (zh) | 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液冷系统 | |
CN210113265U (zh) | 一种污泥干化装置 | |
CN211476637U (zh) | 能量回收型高温热泵烘干机 | |
CN109827421A (zh) | 一种超高温工业热泵烘干装置 | |
CN115832513A (zh) | 一种适用于高低温环境的中大型热泵储能液冷装置 | |
CN210801958U (zh) | 一种整体式的烘干装置 | |
CN210599130U (zh) | 基于能源梯级利用的多能互补系统 | |
CN203937085U (zh) | 一种eva膜流延机辊冷却装置 | |
CN204255046U (zh) | 出口恒温干燥机 | |
CN209893675U (zh) | 冷暖型热回收系统及单冷型热回收系统 | |
CN209279625U (zh) | 一种电袋除尘器高压进线的干燥系统 | |
CN220419215U (zh) | 一种模拟车载液冷系统新能源电池直热测试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