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28017B - 亲水性降温剂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亲水性降温剂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28017B
CN113528017B CN202110990478.3A CN202110990478A CN113528017B CN 113528017 B CN113528017 B CN 113528017B CN 202110990478 A CN202110990478 A CN 202110990478A CN 113528017 B CN113528017 B CN 1135280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philic
cooling agent
water
tackifier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9047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28017A (zh
Inventor
邢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3528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8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28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80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9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natural resin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thereof
    • C09D193/04Ros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14Greenhouses
    • A01G9/1407Greenhouses of flexible synthetic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24Devices or systems for heating, ventilating, regulating temperature, illuminating, or watering, in greenhouses, forcing-frames, or the lik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4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no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in a side chain, and having one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in a carbocyclic or in a heterocyclic system;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4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no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in a side chain, and having one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in a carbocyclic or in a heterocyclic system;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45/02Coumarone-indene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57/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unspecified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D157/02Copolymers of mineral oil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9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natural resin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3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70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e.g. fibres, flakes or microsphe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3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titanium
    • C08K2003/2241Titanium dioxi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亲水性降温剂及其应用。所述亲水性降温剂的组成包括增粘剂和亲水基料,所述亲水性降温剂的亲水性程度达到与水的第一接触角≤50度。所述亲水性降温剂降温效果好,在水中附着寿命较长,且能够由水参与缓慢消除。

Description

亲水性降温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室大棚降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亲水性降温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高温季节,为了防止设施农业温室大棚内温度过高影响农业生产,通常要在大棚膜表面涂覆降温剂,对大棚内环境降温;而在低温季节,为了充足的采光,需要除掉大棚膜表面的降温剂。因此,降温剂需要兼具降温和易消除两个特点。
传统的降温剂的主要成分为高分子聚合物乳液,如苯丙乳液等,其喷施在大棚膜表面,经干燥后形成有色附着物,通过有色附着物对阳光的遮蔽以及反射作用实现大棚内的降温。
如有方法涉及一种大棚温室降温剂,由以下组分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混合而成:4%~10%的苯乙烯丙烯酯共聚物;40%~50%的碳酸钙;0.3%~0.5%的消泡剂;0.3%~0.5%的流平剂;0.3%~0.5%的湿润分散剂;40%~50%的水。该降温剂利用了苯乙烯丙烯酯共聚物的耐水性、成膜附着性,以及碳酸钙的反光作用;遮光降温,降温效果较差。
上述传统的降温剂为了防止因来不及脱落导致冬季依然残留在棚膜上、影响采光,通常要求其附着牢固度较差,晴天时附着寿命约1~2个月;但刮风下雨后,尤其是水滴或水柱长期撞击后,附着寿命更差,刚性的降温剂与低表面能的柔性的棚膜在水的反复撞击和风力作用下,很容易剥离,即出现“大雨后需重新喷”的情况。并且,剥离后刚性的降温剂呈片状或碎屑状从大棚膜表面脱落,露出斑驳的疏水的大棚膜,再加上大棚膜不同部位倾角不同,导致剥离速度不同,采光不均匀,影响农业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降温效果好、在水中附着寿命较长,且能够由水参与缓慢减薄消除的亲水性降温剂。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亲水性降温剂,所述亲水性降温剂的组成包括增粘剂和亲水基料,所述亲水性降温剂的亲水性程度达到与水的第一接触角≤5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粘剂的分子量为3万以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粘剂选自松香、改性松香、萜烯树脂、改性萜烯树脂、达玛树脂、改性达玛树脂、石油树脂、改性石油树脂、古马隆树脂、酚醛增粘树脂和酮醛增粘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亲水基料选自硅藻土、云母、亲水白炭黑、亲水硅溶胶、滑石粉、蒙脱石粉、膨润土、硅灰石粉、沸石粉和分子筛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粘剂的质量百分比为所述亲水基料质量的15%~1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粘剂的质量百分比占所述亲水基料质量的范围为:>100%,且≤7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亲水性降温剂的组成还包括可逆交联成膜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逆交联成膜剂的质量百分比为所述亲水基料质量的0.2%~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逆交联成膜剂的质量百分比占所述亲水基料质量的范围为:>30%,且≤6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逆交联成膜剂选自聚乙烯醇-硼系交联剂复合物、聚乙烯醇-多价金属配位交联复合物、淀粉-硼系交联剂复合物、淀粉-多价金属盐复合物、硅烷改性淀粉、钛酸酯改性淀粉和铝酸酯改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亲水性降温剂的组成还包括交联抑制剂和/或交联促进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亲水性降温剂的组成还包括光催化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催化剂的质量百分比为所述亲水基料质量的0.1%~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催化剂选自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二氧化锆光催化剂、氧化锌光催化剂、氧化锡光催化剂、三氧化钨光催化剂、硫化锌光催化剂、硫化镉光催化剂和钛酸锶光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亲水性降温剂的组成还包括助剂;所述助剂选自杀菌灭藻剂、着色剂、红外光反射材料、光致发光材料、可逆热致变色材料、能溶解所述增粘剂的有机溶剂、能溶解所述增粘剂的增塑剂和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如上所述的亲水性降温剂在设施降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降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如上所述的亲水性降温剂涂覆于基材的表面,形成亲水性降温剂层;
使水流经所述亲水性降温剂层。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降温装置,包括:
基材、
附着于所述基材表面的亲水性降温剂层,以及
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包括布水装置;水从所述布水装置流出,流经所述亲水性降温剂层;
所述亲水性降温剂层的材料为如上所述的亲水性降温剂。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温室大棚降温系统,包括:
支架、
铺设于所述支架上的覆盖物、
附着于所述覆盖物表面的亲水性降温剂层、以及
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包括布水装置;
水从所述布水装置流出,流经所述亲水性降温剂层;
所述亲水性降温剂层的材料为如上所述的亲水性降温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温室大棚降温系统还包括引流装置,所述水流经所述亲水性降温剂层后,经所述引流装置引流至预设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亲水性降温剂,其采用亲水基料与增粘剂相配合,亲水基料使亲水性降温剂的第一接触角≤50°,具有良好的亲水性,使水在亲水性降温剂上扩散摊铺形成水膜,蒸发降温、与温室大棚内间接热交换降温,显著提升了降温效果;增粘剂为亲水性降温剂提供了压敏粘性,使亲水性降温剂长期粘在疏水性的或亲水性很差的温室大棚覆盖物上,即使增粘剂与温室大棚覆盖物或亲水基料产生离层,在风力、水柱撞击、太阳光热软化作用下,离层得到重新粘合修复,显著延长了亲水性降温剂在低表面能的温室大棚覆盖物表面的粘附时间,避免“大雨后需重新喷”的情况;并且,由于增粘剂通常为分子量较低的有机物,其具有微弱的水溶性,或在水、水中自然存在的微生物、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氧气的作用下逐渐水解、降解、氧化或开环,获得微弱的水溶性,在水中逐渐流失,从而使亲水性降温剂由水参与缓慢减薄消除,避免了传统降温剂呈块状或碎屑状剥落、采光不均匀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温室大棚降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引流装置;2、亲水性降温剂层;
3、水泵;32、输水管道;34、布水装置;35、集水装置;36、储水装置;37、过滤装置;
6、温室大棚;61、棚膜;62、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亲水性降温剂及其应用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公开内容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本文所述“大棚膜”、“棚膜”是约定俗成的称谓,不限于铺设在大棚上,也包括铺设在温室、拱棚上;既包括铺设在单栋温室大棚上,也包括铺设在连栋温室大棚上;既包括铺设在折线形温室大棚上,也包括铺设在弧形温室大棚上等等,在此不进行限定。
本文所述“覆盖物”是指装设于温室大棚支架上的覆盖物。覆盖物具体例如为棚膜、玻璃或阳光板等等,在此不进行限定。本文所述“棚膜”仅为本发明覆盖物的一个代表,即应用于塑料膜温室大棚,本发明还包括应用在阳光板温室大棚或玻璃温室大棚上。
本文所述“表面”可以指内表面,也可以指外表面。通常对于温室大棚而言,“表面”优选为前述“覆盖物”的外表面。
本文所述温室大棚适用对象包括植物、动物或食用菌等微生物。
符号“°”的含义为:度,是接触角大小的计量单位。
本文所述“多种”为至少两种,例如:两种、三种等。
本文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亲水性降温剂,其组成包括增粘剂和亲水基料,该亲水性降温剂的亲水性程度达到与水的第一接触角≤50°。
上述亲水性降温剂的降温原理包括以下方面:
(1)蒸发降温:遇水时,因亲水性降温剂的亲水性程度达到与水的第一接触角≤50°,能将水扩散摊铺成薄薄的水膜,还能在数厘米范围内实现水向其周围高位的覆盖物上的亲水性降温剂逆向爬升润湿,即使向亲水性降温剂提供的水分布不均匀,也能在亲水性降温剂表面分散均匀,从而显著增大了水在通常轻度凹凸不平的温室大棚覆盖物表面等基材上的覆盖面积和蒸发面积,实现蒸发降温,显著增强了降温剂的降温性能;
(2)间接热交换降温:将水扩散摊铺成薄薄的水膜后,水中的冷量透过覆盖物与温室大棚内的热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实现热交换降温。
上述亲水性降温剂在温室大棚覆盖物表面的附着原理为:增粘剂将亲水性降温剂粘附在覆盖物表面;水在亲水基料和覆盖物表面提供了大量的-OH,并微量溶解增粘剂,从而使增粘剂对亲水基料和覆盖物产生持久的压敏粘性,能够在发生一定程度离层后重新粘附回到覆盖物上;并且,次日上午再次供水前,亲水性降温剂过夜风干,太阳光照升温,增粘剂再次略微软化形变,弥补离层缝隙,对亲水基料、覆盖物的粘附再次修复;如此,减轻并延后了亲水性降温剂与覆盖物的剥离,延长了亲水性降温剂在覆盖物表面的附着寿命,避免“大雨后需重新喷”的情况。
上述亲水性降温剂的消除原理为:增粘剂作为分子量较低的有机物,具有微弱的水溶性;或在水、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微生物长期作用下,缓慢发生水解、降解、氧化、开环等化学变化,从而获得微弱的水溶性。如此,配合亲水性降温剂的亲水性,使增粘剂在水中逐渐溶解或降解,缓慢流失。当某一颗亲水基料粉末微粒周围的增粘剂的残余量低于限制该粉末微粒移动的阈值时,亲水基料就随水流失。如此,随着节气变化、太阳光照强度和有效日照时间逐渐减小,覆盖物表面的亲水性降温剂层也随水逐渐减薄流失,透光率逐渐增高,从而抵消了太阳光照强度和有效日照时间减小的影响;直至随水消除,避免影响冬季采光。此外,通过控制供水流量、供水高度即水对亲水性降温剂的撞击力度,可以影响亲水性降温剂的附着寿命。并且,因为增粘剂的分子量较低,分子间缠绕性弱,避免了传统降温剂呈片状剥落、采光不均匀的情况。
如此,本发明既实现了用水降温,又实现了将水作为亲水性降温剂的缓慢消除剂。上述降温和消除的原理是明显区别于传统的降温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传统的降温剂以高分子成膜剂为粘附组分,粘附在覆盖物表面干燥成膜后,就不再具有压敏粘性;剥离后无法重新粘附,在降温剂与表面能较低的大棚膜、阳光板等温室大棚覆盖物之间由水产生的离层越来越大;于是,为了与本身疏水或亲水性很差的大棚膜或阳光板等覆盖物表面亲和,传统的降温剂通常在干燥后表面也呈疏水性或很弱的亲水性;或一些传统的降温剂乳液干燥后因含有乳化剂等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在刚接触到水时具有一定的亲水性,但当乳化剂被雨水冲洗掉流失后,剩下降温剂本身,就几乎不再亲水;水接触其表面后通常呈珠状滚落,汇聚成流,无法扩散摊铺成水膜,更无法逆向爬升润湿周围高位大棚膜处的降温剂;并且,为了防止影响冬季采光,其与大棚膜的剥离主要是依靠降低降温剂层对大棚膜的附着力,然后借助风雨等外力撞击进行剥离,该剥离方式有赖于外界环境,实际应用时,经常出现“大雨后需重新喷”的情况;若持续处于喷水环境下蒸发或热交换降温,则传统的降温剂将被水很快脱落。
综上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设计构思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降温剂的方案。可以理解地,在不脱离本发明前述降温原理、附着原理以及消除原理的情况下,本发明的亲水性降温剂也可以包含一定量的传统的降温剂的组成,例如:添加质量百分比为小于亲水基料质量的4%的普通高分子成膜剂等。此处“4%”为举例,实际添加量不限于此。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亲水性降温剂的亲水性程度达到与水的第一接触角≤50°。发明人经过多次试验后发现,当亲水性降温剂与水的接触角在75~89°时,虽然也可以归为亲水,但亲水性可以忽略不计;当亲水性降温剂与水的接触角在51~74°时,虽然也可以归为亲水,但水逆向爬升润湿的能力较差(水的所谓逆向爬升润湿作用,如同纸巾吸取桌面上的水,即在亲水基料的亲水作用下,水从低处,沿着周围高位的亲水性降温剂向高处爬升,使高位的亲水性降温剂也润湿形成水膜)。本发明的亲水性降温剂与水的第一接触角≤50°,具有显著的亲水润湿作用,使水的逆向爬升润湿距离达到数厘米范围内,从而明显克服了因覆盖物表面通常略微不平,导致高处的覆盖物上的亲水性降温剂得不到其附近的低处的水的状况,如此使几乎整面温室大棚覆盖物表面上的亲水性降温剂都能够得到水覆盖降温。
具体地,亲水性降温剂与水的第一接触角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度数:49°、45°、31°、22°、15°、9°、1°等。
亲水基料的具体形状不限于片状、层状、针状、柱状、球状、絮状、锥状、芒刺状、多孔状或不规则形状的粉末;或亲水基料在亲水性降温剂干燥过程中,缩合形成固体。缩合后的形状不限于片状、层状、多孔状或不规则形状。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亲水基料的亲水性程度达到与水的第二接触角<45°。具体地,亲水基料与水的第二接触角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度数:44°、31°、22°、15°、9°、1°等。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亲水基料选自硅藻土、云母、亲水白炭黑、亲水硅溶胶、滑石粉、蒙脱石粉、膨润土、硅灰石粉、沸石粉、分子筛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其中,亲水硅溶胶在储存时以溶胶形态分布于亲水性降温剂中,涂覆后,干燥过程中,亲水硅溶胶缩合凝胶,即使遇水崩塌也能被增粘剂粘在覆盖物上。当体系中还含有可逆交联成膜剂时,干燥后,可逆交联成膜剂与亲水硅凝胶形成互穿网络结构,进一步增强了亲水性降温剂的牢固度。
可以理解地,亲水性降温剂中亲水基料的含量达到:使亲水性降温剂的亲水性程度达到与水的第一接触角≤50°。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增粘剂分子量为3万以下。进一步地,增粘剂分子量为2万以下。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增粘剂选自松香、改性松香、萜烯树脂、改性萜烯树脂、达玛树脂、改性达玛树脂、石油树脂、改性石油树脂、古马隆树脂、酚醛增粘树脂、酮醛增粘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其中,石油树脂包括:C5石油树脂、C9石油树脂、C5/C9共聚树脂、双环戊二烯DCPD树脂、间戊二烯树脂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酚醛增粘树脂包括:2402、201、203、204、TKM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具体地,松香、萜烯树脂、石油树脂的改性产物包括氢化、酯化、歧化、马来酸化、环氧化、芳烃化、聚合、多元碱不完全皂化等工艺的产物,如:氢化松香、松香甘油酯、氢化松香甘油酯、松香季戊四醇酯、氢化松香季戊四醇酯、歧化松香、歧化松香甘油酯、马来酸化松香、聚合松香、多元碱不完全皂化松香、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氢化萜烯树脂、芳烃改性萜烯树脂、聚合萜烯树脂和氢化石油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亲水性降温剂中增粘剂的质量百分比为亲水基料质量的15%~100%。如此可以兼顾附着的稳定性和消除的时效性。具体地,亲水性降温剂中增粘剂的上述质量百分比包括但不限于: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60%、65%、70%、75%、80%、85%、90%、95%、100%。
当某种亲水基料按原形状,粒径减小至十分之一时,相同重量下的表面积扩大约100倍,需要更多的增粘剂粘附。因此可根据亲水基料不同粒径调整增粘剂与亲水基料的质量比,实现对亲水基料和覆盖物等基材的粘附。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增粘剂的质量百分比占亲水基料质量的范围为:>100%,且≤700%。具体地,亲水性降温剂中增粘剂的上述质量百分比包括但不限于:101%、110%、125%、150%、160%、175%、180%、200%、220%、225%、240%、250%、270%、275%、300%、320%、325%、350%、375%、400%、420%、425%、450%、475%、480%、500%、510%、520%、525%、550%、575%、600%、625%、650%、667%、675%、680%、700%。
优选地,增粘剂的质量百分比为亲水基料质量的18%~100%,或占亲水基料质量的范围为>100%,且≤675%。
进一步优选地,增粘剂的质量百分比为亲水基料质量的20%~100%,或占亲水基料质量的范围为>100%,且≤650%。
再进一步优选地,增粘剂的质量百分比为亲水基料质量的21%~100%,或占亲水基料质量的范围为>100%,且≤600%。
再进一步优选地,增粘剂的质量百分比为亲水基料质量的23%~100%,或占亲水基料质量的范围为>100%,且≤550%。
又进一步优选地,增粘剂的质量百分比为亲水基料质量的26%~100%,或占亲水基料质量的范围为>100%,且≤500%。
又进一步优选地,增粘剂的质量百分比为亲水基料质量的30%~100%,或占亲水基料质量的范围为>100%,且≤450%。
更进一步优选地,增粘剂的质量百分比为亲水基料质量的31%~100%,或占亲水基料质量的范围为>100%,且≤400%。
更进一步优选地,增粘剂的质量百分比为亲水基料质量的41%~100%,或占亲水基料质量的范围为>100%,且≤350%。
更进一步优选地,增粘剂的质量百分比为亲水基料质量的51%~100%,或占亲水基料质量的范围为>100%,且≤300%。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示例中,亲水性降温剂的组成还包括可逆交联成膜剂。可逆交联成膜剂交联后,形成不溶的体型高分子,即三维网格结构,将亲水性降温剂的其他组分层层拦截、限位,防止亲水性降温剂流失,由此使亲水性降温剂层在前期保持完整性;在水、太阳光、热或水中微生物降解的长时间作用下,可逆交联成膜剂的三维网格结构被破坏,逐渐从不溶的体型高分子变为可溶的线型高分子或粉末或小分子随水流失、消除,对亲水性降温剂的其他组分的拦截、限位作用也消失,使亲水性降温剂其他组分得以消除。如此,可以更好地保证亲水性降温剂在使用的前期保持完整,发挥更优的降温效果,且在后期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流失、消除。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可逆交联成膜剂选自聚乙烯醇-硼系交联剂复合物、聚乙烯醇-多价金属配位交联复合物、淀粉-硼系交联剂复合物、淀粉-多价金属盐复合物、硅烷改性淀粉、钛酸酯改性淀粉、铝酸酯改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在储存阶段,因亲水性降温剂中含有大量的水等溶剂,达不到可逆交联成膜剂凝胶的阈值;涂覆后,随着水等溶剂蒸发,可逆交联成膜剂浓度升高,交联形成凝胶。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硼系交联剂包括:硼酸、硼砂、硼酸盐或有机硼交联剂等。
具体地,以聚乙烯醇与硼酸为例,聚乙烯醇与硼酸生成可逆的硼酸酯键交联成膜,并在水、光、热的作用下,硼酸酯键容易断裂,使硼酸随水缓慢流失,当硼酸残余量不足以抵消水流对聚乙烯醇的亲和拉力时,聚乙烯醇也随水流失,从而解除对亲水性降温剂其他组分流失的限位作用。可以理解地,在另外一个示例中,聚乙烯醇也可以与硼砂或其他硼酸盐等硼系交联剂复合;聚乙烯醇的醇解度可以是传统牌号,也就是说,聚乙烯醇的分子链中,也可以含有醋酸乙烯酯基团。
聚乙烯醇-多价金属配位交联复合物为聚乙烯醇和能够与聚乙烯醇发生配位反应的多价金属离子复合物,通过多价金属离子形成配位交联;多价金属离子包括但不限于:铝离子、铜离子、铁离子、锰离子、锆离子等。
淀粉-硼系交联剂复合物中的硼系交联剂包括:硼酸、硼砂、硼酸盐或有机硼交联剂等。
淀粉-多价金属盐复合物通过多价金属离子形成交联;多价金属离子包括但不限于:铝离子、铜离子、铁离子、锰离子、锆离子等。
硅烷改性淀粉在亲水性降温剂涂覆干燥过程中,硅烷缩合,形成交联淀粉网格,裹住其他组分。而长期浸泡在水中时,在水、水中自然存在的微生物作用下,交联淀粉逐渐降解,直至随水流失。交联位点破坏了淀粉分子链的一致性,显著延缓了降解速度。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亲水性降温剂中可逆交联成膜剂的质量百分比为亲水基料质量的0.2%~30%。具体地,亲水性降温剂中可逆交联成膜剂的上述质量百分比包括但不限于:0.2%、0.3%、0.5%、0.8%、1%、1.2%、1.5%、2%、2.5%、3%、3.5%、4%、4.5%、5%、5.5%、6%、6.5%、7%、7.5%、8%、8.5%、9%、9.5%、10%、11%、12%、13%、14%、15%、16%、17%、18%、19%、20%、22%、24%、26%、28%、30%。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可逆交联成膜剂的质量百分比占亲水基料质量的范围为:>30%,且≤60%。具体地,亲水性降温剂中可逆交联成膜剂的上述质量百分比包括但不限于:31%、35%、40%、45%、50%、55%、60%。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示例中,亲水性降温剂的组成还包括交联抑制剂。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交联抑制剂为挥发性酸,包括但不限于:盐酸、硝酸、醋酸、甲酸。在酸性环境下,不利于硼酸酯键的存在、不利于形成氢键,并使硅羟基不易缩合,从而延缓亲水性降温剂在储存时凝胶。具体地,酸性环境是指pH≤4.5的酸性环境,即交联抑制剂的添加量达到使亲水性降温剂的pH≤4.5。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交联抑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亲水基料质量的0.001%~6%。因为不同挥发性酸的电离常数差异极大,例如醋酸的电离常数=0.0000175,而盐酸则完全电离,所以达到相同pH所需的不同酸的量差异极大。例如:0.001%的盐酸pH≈3.56,1%的盐酸pH≈0.56,但6%的醋酸pH≈2.38。具体地,交联抑制剂的上述质量百分比包括但不限于:0.001%、0.005%、0.01%、0.05%、0.1%、0.5%、1%、1.5%、2%、2.5%、3%、3.5%、4%、5%、6%。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示例中,亲水性降温剂的组成还包括交联促进剂。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交联促进剂为强碱弱酸盐。当亲水性降温剂在覆盖物上干燥的过程中,交联促进剂使亲水性降温剂的pH升高,从而促进形成氢键、硼酸酯键或硅羟基缩合。具体地,在干燥过程中,且未干透之前,交联促进剂使亲水性降温剂的pH升高至pH≥8.2。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强碱弱酸盐选自醋酸钠、醋酸钾、醋酸钙、醋酸钡、醋酸镁、碳酸钾、碳酸钠和甲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交联促进剂为缩合催化剂。由此能够直接促进硅羟基缩合或形成氢键、硼酸酯键。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缩合催化剂选自第一主族碱、第二主族碱、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醋酸二丁基锡和二异辛酸二丁基锡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交联促进剂的质量百分比为亲水基料质量的0.01%~5%。具体地,亲水性降温剂中交联促进剂的上述质量百分比包括但不限于:0.01%、0.05%、0.1%、0.5%、1%、1.5%、2%、2.5%、3%、3.5%、4%、5%。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示例中,亲水性降温剂的组成还包括光催化剂。光催化剂能够吸收一部分波长的太阳光,催化降解其周围的亲水性降温剂,从内部逐渐瓦解亲水性降温剂。在光催化剂的光催化反应过程中,需要水分子参与其中,因此,充足的水不但为温室大棚降温,也参与了光催化反应、促进亲水性降温剂的消除,以免影响冬季采光。此外,基于亲水性降温剂对水的逆向爬升润湿作用,得到水后,高位的亲水性降温剂也能在光催化剂充分的光催化作用和水的溶蚀作用下,缓慢消除,从而避免高位的亲水性降温剂因得不到水而长期残留在覆盖物上,影响冬季采光。而且,光催化剂还消耗了一部分太阳光、遮挡了一部分太阳光,降低了射入温室大棚的光照度,提升降温效果。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光催化剂选自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二氧化锆光催化剂、氧化锌光催化剂、氧化锡光催化剂、氧化钨光催化剂、硫化锌光催化剂、硫化镉光催化剂和钛酸锶光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可以理解地,由于晶型不同、结构不同、掺杂不同,即使某一化学名称的光催化剂具有遮光作用,但具有遮光作用的该化学名称的材料未必是光催化剂,因此本发明所述的上述名称的材料选自作为光催化剂的晶型或结构。
优选地,锐钛矿型二氧化钛选自掺杂型锐钛矿型二氧化钛,例如可以是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的锐钛矿型二氧化钛,过渡金属包括但不限于:镧、铈、钕、铽或镝等镧系金属离子掺杂,或银、铜、锌、铁、钴等过渡金属离子掺杂。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亲水性降温剂中光催化剂的质量百分比为亲水基料质量的0.1%~30%。具体地,亲水性降温剂中光催化剂的质量百分比包括但不限于:0.1%、0.5%、1%、1.5%、2%、2.5%、3%、3.5%、4%、4.5%、5%、5.5%、6%、6.5%、7%、7.5%、8%、8.5%、9%、9.5%、10%、15%、20%、25%、30%。通过调整光催化剂的添加量,可以控制亲水性降温剂的消除速度。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示例中,亲水性降温剂的组成还包括助剂;助剂选自杀菌灭藻剂、着色剂、红外光反射材料、光致发光材料、可逆热致变色材料、能溶解前述增粘剂的有机溶剂、能溶解前述增粘剂的增塑剂和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具体地,杀菌灭藻剂防止亲水性降温剂在水和光照环境下滋生菌类和藻类。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杀菌灭藻剂选自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类杀菌灭藻剂、硼系杀菌灭藻剂和硫磺类杀菌灭藻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进一步地,杀菌灭藻剂选自铜、银、锌、氧化铜、氧化亚铜、氧化银、氧化锌、碱式碳酸铜、氢氧化铜、硼酸锌和硫磺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着色剂可以降低透光率和/或改变进入温室大棚的各波长的光的比例。在其中一个示例中,着色剂选自炭黑、铁红、铁黄、铁黑、铁蓝、朱砂、铬黄和铬绿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红外光反射材料反射红外光,减少亲水性降温剂的透光率。在其中一个示例中,红外光反射材料选自铝粉、金红石型二氧化钛、ITO、NaZnPO4和空心玻璃微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光致发光材料选择性的吸收某些波长范围的光,获得能量,发射出另外一些波长范围的光。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光致发光材料选自CaS:Eu2+、苯甲酸铕、马来酸铕配合物-苯乙烯共聚物、锰掺杂的硅酸锌和N-苯基-4-乙酰胺基-1,8-萘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在温度超过变色温度时变色,在温度低于复色温度时恢复颜色,从而降低透光率,并提示需要降温。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可逆热致变色材料选自六次甲基四胺合钴(Ⅱ)配合物、结晶紫内酯可逆热致变色体系和甲酚红可逆热致变色体系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有机溶剂溶解增粘剂,增加增粘剂的流动性,使亲水性降温剂涂覆后,增粘剂能够紧密的贴附在温室大棚覆盖物和亲水基料上。有机溶剂包括:脂肪烃类溶剂、脂环烃类溶剂、芳香烃类溶剂、卤代烃类溶剂、酯类溶剂、酮类溶剂、醇类溶剂、醚类溶剂、杂环类溶剂等,具体品种不做限制,只要能溶解相应增粘剂即可,例如:溶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等。
能溶解前述增粘剂的增塑剂不易挥发、不会快速随水流失,能够增加增粘剂在亲水性降温剂涂覆干燥后的蠕变,使增粘剂更容易贴附在温室大棚覆盖物和亲水基料上,填充离层缝隙;并增加增粘剂在常温附近的压敏粘性。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偏苯三酸酯类增塑剂或二羧酸二脂肪醇酯类增塑剂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具体品种不做限制,只要能溶解相应增粘剂即可,例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偏苯三酸三异辛酯等。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助剂的质量百分比为亲水基料质量的0.1%~100%。根据助剂种类的不同在该范围内选自合适的用量。
另外,可以理解地,亲水性降温剂中含有亲水基团。具体地,亲水基团的种类包括聚氧乙烯基、羟基、酚羟基、硅羟基、羧基、羧酸盐基、胺基、醇胺基、酰胺基、醇酰胺基、季铵基、两性离子基团、磷酸基、硫酸基、磺酸基、磺酸盐基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可以理解地,亲水基团的含量达到使亲水性降温剂与水的第一接触角≤50°。可以理解地,亲水基团来自于亲水性降温剂的至少一种组分。
可以理解地,亲水性降温剂可以以固体或流体的形态作为成品。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本发明的成品形态为固体,使用时先用溶剂溶解或乳化剂乳化再涂覆在温室大棚覆盖物表面。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本发明的成品为用有机溶剂溶解的流体,使用时摇匀后涂覆在温室大棚覆盖物表面。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本发明的成品为乳液,使用时直接涂覆或用水稀释后涂覆在温室大棚覆盖物表面。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的亲水性降温剂在设施降温中的应用。在其中一个示例中,设施是指农业设施,如温室大棚。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降温装置,包括:
基材、附着于基材表面的亲水性降温剂层,以及供水装置,供水装置包括布水装置;水从布水装置流出,流经亲水性降温剂层;
该亲水性降温剂层的材料为前述的亲水性降温剂。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降温装置为设置于温室大棚的降温装置。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温室大棚降温系统,包括:支架、铺设于支架上的覆盖物、附着于覆盖物表面的亲水性降温剂层、以及供水装置,供水装置包括布水装置;水从布水装置流出,流经亲水性降温剂层;亲水性降温剂层的材料为前述的亲水性降温剂。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该温室大棚降温系统还包括引流装置,水流经亲水性降温剂层后,经引流装置引流至预设区域。可以理解地,预设区域可以指用于水收集的区域,如设置于温室大棚的侧边的集水装置;或可以指用于水排放的区域,如位于温室大棚的侧边的河流等。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降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前述的亲水性降温剂涂覆于基材的表面,形成亲水性降温剂层;
使水流经亲水性降温剂层。
可以理解地,基材是指围成需要降温的空间的壁材,如在温室大棚中即为覆盖物。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该降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前述的亲水性降温剂涂覆于基材的表面,形成亲水性降温剂层;
使水流经亲水性降温剂层;
使沿亲水性降温剂层流出的水经引流装置引流至预设区域。
可以理解地,预设区域可以指用于水收集的区域,如设置于温室大棚的侧边的集水装置;或可以指用于水排放的区域,如位于温室大棚的侧边的河流等。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该降温方法为温室大棚的降温方法,前述基材为温室大棚的覆盖物。
通过前述降温原理可知,将上述亲水性降温剂与持续的水流相配合能够进一步增强蒸发降温和热交换降温,明显提升亲水性降温剂整体的降温效果。同时,还可以通过调整水流的流量、持续时间等,调整亲水性降温剂层的消除时效性,使其适应不同地域环境的季节降温要求。
可以理解地,持续散布的水流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方式提供,如利用设施农业中通常会使用的布水装置。
布水装置包括微喷带、喷水管、滴灌管、滴灌带、毛管-滴剑或毛管-喷头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同一温室大棚的布水装置可以设置1个或多于1个;当布水装置多于1个时,布水装置可以串联、并联或混联。
布水装置的出水方式包括喷出、流淌出或滴出。
水经布水装置直接流到亲水性降温剂上;或者,水经布水装置流到位于亲水性降温剂上游的温室大棚覆盖物上,再沿着温室大棚覆盖物流到亲水性降温剂上;水在亲水性降温剂上扩散摊铺成薄薄的水膜,为温室大棚降温;并且,布水装置提供的水参与了亲水性降温剂的缓慢流失消除;防止亲水性降温剂在干燥的温室大棚覆盖物表面附着时间较长、影响冬季采光。
以下为具体实施例,如无特别说明,实施例中采用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一种亲水性降温剂,其组成(重量)为:2000g增粘剂松香甘油酯、8000g亲水基料云母粉。
上述亲水性降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2000g增粘剂松香甘油酯加热熔化,与8000g亲水基料云母粉趁热混匀,晾凉。
本实施例的亲水性降温剂成品形态为固体。使用时,用8000g溶剂香蕉水溶解,摇匀后涂覆在棚膜外表面上,干燥后,形成亲水性降温剂层。测得亲水性降温剂层与水的第一接触角=19°。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一种亲水性降温剂,其组成(重量)为:2500g增粘剂、200g能溶解增粘剂的增塑剂、6800g亲水基料、100g光催化剂、200g可逆交联成膜剂、30g交联抑制剂、100g交联促进剂、300g乳化剂、40g杀菌灭藻剂、30g着色剂、50g红外光反射材料、10g光致发光材料、50g可逆热致变色材料、1500g有机溶剂、15000g水、10g消泡剂。其中,增粘剂为萜烯树脂、能溶解增粘剂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亲水基料为硅藻土、光催化剂为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可逆交联成膜剂为聚乙烯醇-硼酸复合体系、交联抑制剂为醋酸、交联促进剂为醋酸钙、乳化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杀菌灭藻剂为铜粉、着色剂为铁黑、红外光反射材料为铝粉、光致发光材料为CaS:Eu2+、可逆热致变色材料为结晶紫内酯热致变色体系、有机溶剂为能溶解萜烯树脂的二甲苯。
上述亲水性降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1500g有机溶剂和200g增塑剂溶解2500g增粘剂;再与6800g亲水基料、100g光催化剂、200g可逆交联成膜剂、30g交联抑制剂、100g交联促进剂、300g乳化剂、40g杀菌灭藻剂、30g着色剂、50g红外光反射材料、10g光致发光材料、50g可逆热致变色材料、15000g水和10g消泡剂混匀乳化。
本实施例的亲水性降温剂成品形态为乳液。使用时,直接涂覆或用水稀释后涂覆在棚膜外表面上,干燥后,形成亲水性降温剂层。测试:用水洗去降温剂层游离的乳化剂后,再次干燥。测得亲水性降温剂层与水的第一接触角=3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一种亲水性降温剂,其组成(重量)为:5000g增粘剂松香、25000g亲水基料亲水硅溶胶(干物质含量20%,即含水20000g、含亲水硅溶胶干物质5000g)、10000g水、300g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上述亲水性降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10000g水、5000g增粘剂、300g乳化剂加热搅拌乳化,晾凉,再与25000g亲水硅溶胶混匀。
本实施例的亲水性降温剂成品形态为乳液。使用时,涂覆在棚膜外表面上,干燥后,形成亲水性降温剂层。洗去乳化剂,再干燥,测得亲水性降温剂层与水的第一接触角=44°。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为一种亲水性降温剂,其组成(重量)为:2900g增粘剂古马隆树脂、7000g亲水基料亲水白炭黑、100g光催化剂锐钛矿型二氧化钛、2000g溶剂汽油。
上述亲水性降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2000g溶剂汽油溶解2900g增粘剂古马隆树脂,再与7000g亲水基料亲水白炭黑和100g光催化剂锐钛矿型二氧化钛混合,得到膏状物。
本实施例的亲水性降温剂成品形态为膏体。使用时,用500g洗涤剂和15000g水搅匀乳化,涂覆在棚膜上,干燥后,形成亲水性降温剂层。洗掉洗涤剂,再干燥。测得亲水性降温剂层与水的第一接触角=26°。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为一种亲水性降温剂,其组成(重量)为:4200g增粘剂C9石油树脂、5500g亲水基料沸石粉、500g可逆交联成膜剂PVA-硼酸体系、3000g溶剂汽油、15000g水、300g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0g交联抑制剂乙酸、200g交联促进剂醋酸钙。
上述亲水性降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3000g溶剂汽油溶解4200g增粘剂C9石油树脂,再加入300g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5000g水、100g交联抑制剂乙酸、200g交联促进剂醋酸钙、500g可逆交联成膜剂PVA-硼酸体系;晾凉,加入5500g亲水基料沸石粉混匀。
本实施例的亲水性降温剂成品形态为乳液。使用时,涂覆在棚膜上,干燥后,形成亲水性降温剂层。洗去乳化剂,再干燥。测得亲水性降温剂层与水的第一接触角=41°。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为一种亲水性降温剂,其组成(重量)为:3300g增粘剂达玛树脂、6500g亲水基料滑石粉、200g光催化剂锐钛矿型二氧化钛、200g可逆交联成膜剂硅烷接枝淀粉、10g交联促进剂二醋酸二丁基锡、2000g溶剂甲苯、15000g水、300g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上述亲水性降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2000g溶剂甲苯溶解3300g增粘剂达玛树脂,加入300g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5000g水、10g交联促进剂二醋酸二丁基锡、200g可逆交联成膜剂硅烷接枝淀粉乳化,晾凉,加入6500g亲水基料滑石粉、200g光催化剂锐钛矿型二氧化钛混匀。
本实施例的亲水性降温剂成品形态为乳液。使用时,摇匀后涂覆在棚膜上,干燥后,形成亲水性降温剂层。洗去乳化剂,再干燥。测得亲水性降温剂层与水的第一接触角=35°。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为一种温室大棚降温系统和降温方法。
该温室大棚降温系统如图1所示,其结构包括:
温室大棚6,其中包括大棚支架62,铺设于大棚支架62上的棚膜61;
亲水性降温剂层2,亲水性降温剂层2附着于棚膜61的外表面,亲水性降温剂层2采用实施例1-6中的亲水性降温剂之一形成。
供水装置,供水装置包括布水装置34,水从布水装置34流出,并流经亲水性降温剂层2。可以理解地,供水装置可以为一循环水装置,除布水装置34外,还包括集水装置35、过滤装置37、储水装置36、水泵3和输水管道32,水流经亲水性降温剂层2后,采用集水装置35收集落下的水,经过过滤装置37的过滤,再流入储水装置36,然后配合水泵3经输水管道32将水泵回布水装置34。如此,可以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在降温的同时降低成本、节约水资源。同时,经亲水性降温剂层2的水可以通过引流装置1引流至集水装置35。
降温方法的步骤如下:
将实施例1-6中的亲水性降温剂涂覆于棚膜61表面,形成亲水性降温剂层2;
水从布水装置34流出,流经亲水性降温剂层2后,经过引流装置1引流,落下至集水装置35中,经过滤装置37过滤后,流入储水装置36,储水装置36中的水通过水泵3泵出,经由输水管道32流回供水装置34,形成水循环,持续流经亲水性降温剂层2。
如此,亲水性降温剂层2在持续的水流环境下可以综合进行遮光降温、蒸发降温和热交换降温,降温效果优异。同时,亲水性降温剂在水、水中微生物、光、热、光催化剂等作用下逐渐溶解或降解,从棚膜上缓慢减薄消除。
具体地,实施例1-6的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同时,以传统降温剂(其组成为苯丙乳液和碳酸钙)进行实验作为对比例,各实施例和对比例降温剂的涂覆面积和厚度相同,环境和喷水条件相同:
表1
Figure BDA0003232133820000241
因为亲水性降温剂的降温能力主要取决于其上扩散摊铺的水的蒸发降温和热交换降温,所以在相同供水条件下,实施例1~6的降温能力几乎相同。测试实施例2的棚内温度如下表2:
表2
最高气温32℃ 无遮阳 对比例 实施例2
上午09:30 38℃ 33℃ 26℃
中午12:00 45℃ 38℃ 29℃
下午14:30 46℃ 39℃ 31℃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涉及增粘剂种类考察。将25g增粘剂、75g亲水基料亲水白炭黑、3g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50g水混合加热乳化,晾凉。涂覆在棚膜上,干燥后,洗去乳化剂,再干燥。
其中增粘剂分别为松香、松香甘油酯、松香季戊四醇酯。
按照实施例7同方法进行附着寿命测试,结果如下表3:
表3
Figure BDA0003232133820000251
结果分析:酯化等改性工艺,进一步降低了松香微弱的水溶性,从而延长了附着寿命。在紫外线和水作用下部分松香甘油酯、松香季戊四醇酯水解或分解,生成松香、醇等物质后,在水中的溶解性增加,从而进一步流失消除。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为一种亲水性降温剂,其组成(重量)为:1500g增粘剂萜烯树脂、1000g亲水基料超细云母、1000g溶剂二甲苯、200g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000g水。
上述亲水性降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增粘剂溶于所述溶剂,晾凉,加入所述亲水基料、乳化剂、水,搅拌成乳液。使用时涂覆在棚膜外表面上,干燥后,形成亲水性降温剂层,洗掉乳化剂,再干燥。测量亲水性降温剂与水的第一接触角。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为一种亲水性降温剂,其组成(重量)为:2000g增粘剂萜烯树脂、1000g亲水基料8000目云母、1000g溶剂二甲苯、200g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000g水。
上述亲水性降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增粘剂溶于所述溶剂,晾凉,加入所述亲水基料、乳化剂、水,搅拌成乳液。使用时涂覆在棚膜外表面上,干燥后,形成亲水性降温剂层,洗掉乳化剂,再干燥。测量亲水性降温剂与水的第一接触角。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为一种亲水性降温剂,其组成(重量)为:1500g增粘剂松香甘油酯、500g亲水基料10000目亲水白炭黑、500g溶剂二甲苯、200g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000g水。
上述亲水性降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增粘剂溶于所述溶剂,晾凉,加入所述亲水基料、乳化剂、水,搅拌成乳液。使用时涂覆在棚膜外表面上,干燥后,形成亲水性降温剂层,洗掉乳化剂,再干燥。测量亲水性降温剂与水的第一接触角。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为一种亲水性降温剂,其组成(重量)为:2000g增粘剂松香甘油酯、500g亲水基料12500目亲水白炭黑、500g溶剂二甲苯、200g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000g水。
上述亲水性降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增粘剂溶于所述溶剂,晾凉,加入所述亲水基料、乳化剂、水,搅拌成乳液。使用时涂覆在棚膜外表面上,干燥后,形成亲水性降温剂层,洗掉乳化剂,再干燥。测量亲水性降温剂与水的第一接触角。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为一种亲水性降温剂,其组成(重量)为:2000g增粘剂松香甘油酯、400g亲水基料纳米级亲水白炭黑、400g溶剂二甲苯、200g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000g水。
上述亲水性降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增粘剂溶于所述溶剂,晾凉,加入所述亲水基料、乳化剂、水,搅拌成乳液。使用时涂覆在棚膜外表面上,干燥后,形成亲水性降温剂层,洗掉乳化剂,再干燥。测量亲水性降温剂与水的第一接触角。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为一种亲水性降温剂,其组成(重量)为:2100g增粘剂松香甘油酯、350g亲水基料纳米级亲水白炭黑、350g溶剂二甲苯、200g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000g水。
上述亲水性降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增粘剂溶于所述溶剂,晾凉,加入所述亲水基料、乳化剂、水,搅拌成乳液。使用时涂覆在棚膜外表面上,干燥后,形成亲水性降温剂层,洗掉乳化剂,再干燥。测量亲水性降温剂与水的第一接触角。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为一种亲水性降温剂,其组成(重量)为:2100g增粘剂松香甘油酯、300g亲水基料纳米级亲水白炭黑、300g溶剂二甲苯、200g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000g水。
上述亲水性降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增粘剂溶于所述溶剂,晾凉,加入所述亲水基料、乳化剂、水,搅拌成乳液。使用时涂覆在棚膜外表面上,干燥后,形成亲水性降温剂层,洗掉乳化剂,再干燥。测量亲水性降温剂与水的第一接触角。
按照实施例7同方法进行实施例9~15的附着寿命测试,以传统降温剂(其组成为苯丙乳液和碳酸钙)进行实验作为对比例,结果如下表4:
表4
Figure BDA0003232133820000281
Figure BDA0003232133820000291
因为亲水性降温剂的降温能力主要取决于其上扩散摊铺的水的蒸发降温和热交换降温,所以在相同供水条件下,实施例9~15的降温效果几乎与实施例1~6相同。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便于具体和详细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试验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5)

1.一种亲水性降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降温剂的组成包括增粘剂和亲水基料,所述亲水性降温剂的亲水性程度达到与水的第一接触角≤50°,所述亲水基料的亲水性程度达到与水的第二接触角<45°;
所述增粘剂的分子量为3万以下;
所述增粘剂选自松香、改性松香、萜烯树脂、改性萜烯树脂、达玛树脂、改性达玛树脂、石油树脂、改性石油树脂、古马隆树脂、酚醛增粘树脂和酮醛增粘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亲水基料选自硅藻土、云母、亲水白炭黑、亲水硅溶胶、滑石粉、膨润土、硅灰石粉和分子筛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亲水性降温剂的组成还包括可逆交联成膜剂,所述可逆交联成膜剂选自聚乙烯醇-硼系交联剂复合物、聚乙烯醇-多价金属配位交联复合物、淀粉-硼系交联剂复合物、淀粉-多价金属盐复合物、硅烷改性淀粉、钛酸酯改性淀粉和铝酸酯改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水性降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的质量百分比为所述亲水基料质量的15%~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水性降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的质量百分比占所述亲水基料质量的范围为:>100%,且≤70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亲水性降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逆交联成膜剂的质量百分比为所述亲水基料质量的0.2%~30%。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亲水性降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逆交联成膜剂的质量百分比占所述亲水基料质量的范围为:>30%,且≤60%。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亲水性降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降温剂的组成还包括交联抑制剂和/或交联促进剂。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亲水性降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降温剂的组成还包括光催化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亲水性降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剂的质量百分比为所述亲水基料质量的0.1%~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亲水性降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剂选自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二氧化锆光催化剂、氧化锌光催化剂、氧化锡光催化剂、三氧化钨光催化剂、硫化锌光催化剂、硫化镉光催化剂和钛酸锶光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亲水性降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降温剂的组成还包括助剂;所述助剂选自杀菌灭藻剂、着色剂、红外光反射材料、光致发光材料、可逆热致变色材料、能溶解所述增粘剂的有机溶剂、能溶解所述增粘剂的增塑剂和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1.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亲水性降温剂在设施降温中的应用。
12.一种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亲水性降温剂涂覆于基材的表面,形成亲水性降温剂层;
使水流经所述亲水性降温剂层。
13.一种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材、
附着于所述基材表面的亲水性降温剂层,以及
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包括布水装置;
水从所述布水装置流出,流经所述亲水性降温剂层;
所述亲水性降温剂层的材料为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亲水性降温剂。
14.一种温室大棚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铺设于所述支架上的覆盖物、
附着于所述覆盖物表面的亲水性降温剂层、以及
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包括布水装置;
水从所述布水装置流出,流经所述亲水性降温剂层;
所述亲水性降温剂层的材料为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亲水性降温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温室大棚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流装置,所述水流经所述亲水性降温剂层后,经所述引流装置引流至预设区域。
CN202110990478.3A 2021-06-18 2021-08-26 亲水性降温剂及其应用 Active CN1135280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94902 2021-06-18
CN202110679490 2021-06-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8017A CN113528017A (zh) 2021-10-22
CN113528017B true CN113528017B (zh) 2023-05-09

Family

ID=78092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90478.3A Active CN113528017B (zh) 2021-06-18 2021-08-26 亲水性降温剂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280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67347A (zh) * 2023-03-17 2023-06-23 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一种设施大棚夏季降温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9971A (zh) * 2016-11-22 2017-03-22 徐煜 亲水性硅质镀膜液及镀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5256A (en) * 1996-07-19 2000-12-26 Toto Ltd. Photocatalytically hydrophilifiable coating composition
CN101208397B (zh) * 2005-06-24 2012-01-11 日本化成株式会社 涂布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和树脂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7494072A (zh) * 2017-10-11 2017-12-22 邢志强 降温网
JP2020169240A (ja) * 2019-04-01 2020-10-15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防霜用積層体、該積層体を備える熱交換器、及び防霜用コーティング剤
JP7395263B2 (ja) * 2019-04-01 2023-12-11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透明親水性紫外線吸収積層体、及び透明親水性紫外線吸収コーティング剤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9971A (zh) * 2016-11-22 2017-03-22 徐煜 亲水性硅质镀膜液及镀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8017A (zh) 2021-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8397B (zh) 涂布用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和树脂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8003713B (zh) 一种水性标线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
CN113528017B (zh) 亲水性降温剂及其应用
CN102127345A (zh) 水性涂料组合物、其制作方法及其用作可剥涂层保护膜的方法
CN101456965A (zh) 干式水性彩色岩片的制备方法
CN104893604B (zh) 透明隔热窗膜
CN106700788A (zh) 纳米环保隔热透明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25087B (zh) 一种硅溶胶掺杂的防眩光增透镀膜溶液、制备方法及应用
KR102216859B1 (ko) 라돈 차단 효과가 우수한 방수시트
CN105754427A (zh) 一种自洁彩色太阳热反射涂料
CN103923543A (zh) 复合智能控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24340A (zh) 玻璃防碎用涂料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方法
CN107286774A (zh) 一种环卫车用高亮度反光油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27928A (zh) 高可见光透过率及高红外阻隔率玻璃隔热涂料
CN116144229A (zh) 一种丙烯酸基耐候性路用蓄能自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93914B (zh) 一种抗轮胎痕迹树脂乳液封层及其施工方法
CN105441009B (zh) 一种双重响应性复合粘胶剂
CN100467568C (zh) 一种新型高分子固沙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31309B (zh) 一种建筑玻璃用隔热节能膜
CN110028935A (zh) 一种用于非硬化路面的抑尘剂及其制备、应用方法
CN111871738A (zh) 一种风机叶片超疏水防覆冰施工方法
JP4346065B2 (ja) 遮光剤
CN109593468A (zh) 一种利用天然蜡制备透明超疏水表面的方法
CN116814152B (zh) 一种uv固化彩色纳米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39033A (zh) 一种自粘沥青防水卷材用涂盖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感温自调节自粘沥青防水卷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