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08965A - 带扣 - Google Patents

带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08965A
CN113508965A CN202110461399.3A CN202110461399A CN113508965A CN 113508965 A CN113508965 A CN 113508965A CN 202110461399 A CN202110461399 A CN 202110461399A CN 113508965 A CN113508965 A CN 1135089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rusion
male member
plate
base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613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08965B (zh
Inventor
伊藤直幸
金子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4613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089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08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8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08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89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58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fastening by superposing one part on top of the oth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提高了装拆操作的自由度的带扣。带扣具备阳部件及阴部件,阳部件具有突起部,阴部件具有能够与该阳部件卡合的凹陷部,上述阴部件具有连结第二板状基部的表面及凹陷部并用于将上述突起部向凹陷部引导的倾斜面,上述突起部具有爪部,上述凹陷部具有能够与上述爪部卡合的爪承接部,通过在从阳部件与阴部件卡合的状态起使阳部件以爪承接部为支点向第一板状基部的背面离开第二板状基部的表面的方向相对地转动,而能够以翻开阳部件的方式进行卡合解除,在上述突起部及上述凹陷部的一方埋设有磁铁,在另一方埋设有以被上述磁铁吸引的方式对磁极进行了调向的磁铁或被上述磁铁吸引的金属。

Description

带扣
本发明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8年3月26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8/012238、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家申请号为201880088315.2、发明名称为“带扣”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了磁铁的带扣。
背景技术
以往,不仅对腰带,还为了将提包、背包、衣服、鞋、头盔、运动用品及包装器具等各种物品所附设的带子的端部彼此连结,而使用了使阳部件与阴部件装拆自由地卡合的带扣。在这样的带扣中,一方面要求用于装拆的操作简单,另一方面要求在非故意时避免意外脱落。以往,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特性,而提出了各种带扣结构。
在日本实开昭62-119815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带扣,其由第1连结部件及能够相对于第1连结部件卡合、脱离的第2连结部件组成,并且,在第1连结部件及第2连结部件的后端具备带子的安装部,该带扣的特征在于,上述第1连结部件及第2连结部件具有彼此重合的相对面,该相对面形成为以磁力吸附,而且在该相对面设有用于阻止上述第1连结部件及第2连结部件因上述带子的拉拽而向彼此分离的方向滑动的卡合机构。在该文献中,作为卡合机构而记载了形成于上述相对面的一方的卡定孔和插入该卡定孔的卡定突起。
类似于上述带扣结构的带扣结构在美国专利第7,506,419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中国实用新型第205795061号说明书(专利文献3)及中国实用新型第205214395号说明书(专利文献4)中也有所记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2-1198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7,506,419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中国实用新型第205795061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4:中国实用新型第205214395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但是,在以往的带扣结构中,用于使阳部件与阴部件卡合及脱离的操作没有自由度,需要以预先确定的一套方法相对地操纵阳部件与阴部件两者。因此,对于带扣的装拆操作要求正确性,使用者需要在带扣的装拆操作上耗费精力。虽然认为根据用途的不同而对带扣有各种需求,但以往没有出现将重点放在装拆操作容易化这方面的带扣。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创作的,其课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装拆操作的自由度的带扣。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创作出很好地利用了磁铁的特性的以下例示的本发明。
[1]一种带扣,具备阳部件及能够与该阳部件卡合的阴部件,
上述阳部件具备:具有表面及背面的第一板状基部;凸设于第一板状基部的背面的突起部;和从第一板状基部的一端延伸设置并具有沿带宽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开口的第一带安装部,
上述阴部件具备:具有表面及背面的第二板状基部;凹设于第二板状基部的表面且能够与上述突起部卡合的凹陷部;从第二板状基部的一端延伸设置并具有沿带宽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开口的第二带安装部;和连结第二板状基部的表面及凹陷部并用于将上述突起部向凹陷部引导的倾斜面,
上述突起部具有至少向第一带安装部侧突出的爪部,
上述凹陷部具有能够与上述爪部卡合的爪承接部,
通过在从阳部件与阴部件卡合的状态起使阳部件以爪承接部为支点向第一板状基部的背面离开第二板状基部的表面的方向相对地转动,而能够以翻开阳部件的方式进行卡合解除,
在上述突起部及上述凹陷部的一方埋设有磁铁,在另一方埋设有以被上述磁铁吸引的方式对磁极进行了调向的磁铁或被上述磁铁吸引的金属。
[2]在[1]记载的带扣中,爪部仅向第一带安装部侧突出。
[3]在[1]或[2]记载的带扣中,上述突起部具有顶面和与该顶面连结的直立壁,上述直立壁在突起部的与第一带安装部相反一侧的侧部,从顶面朝向背面垂直地下降。
[4]在[1]~[3]的任一项记载的带扣中,在第一板状基部的与第一带安装部侧相反一侧的端部,设有朝向阳部件的表面侧凸出的弯曲部。
[5]在[1]~[4]的任一项记载的带扣中,在从表面侧观察上述阴部件时看到的上述凹陷部的带宽方向的最大长度比从背面侧观察上述阳部件时看到的上述突起部的带宽方向的最大长度长2mm以上。
[6]在[1]~[5]的任一项记载的带扣中,上述凹陷部具有向第二带安装部侧开放的槽状端部。
[7]在[1]、[2]、[4]~[6]的任一项记载的带扣中,上述突起部具有顶面、和与该顶面连结并朝向第一带安装部的相反侧下降的斜坡。
[8]在[1]~[7]的任一项记载的带扣中,倾斜面的长度为0.5mm以上。
[9]一种物品,具有[1]~[8]的任一项记载的带扣。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带扣的一个实施方式,在阴部件(150)中,存在连结第二板状基部(160)的表面(161)及凹陷部(170)并用于将上述突起部(120)向凹陷部(170)引导的倾斜面(180),而且,在突起部(120)及凹陷部(170)中为了相互吸引而埋设有磁铁。因此,无需高精度的对位,当使用者将突起部(120)和凹陷部(170)接近时,阳部件(100)和阴部件(150)容易自动在恰当的位置卡合。因此,使用者无需耗费过多精力在带扣的卡合操作上。
根据本发明的带扣的一个实施方式,突起部(120)具有至少向第一带安装部(130)侧突出的爪部(126)。因此,通过在从阳部件(100)与阴部件(150)卡合的状态起使阳部件(100)以爪承接部(176)为支点向第一板状基部(110)的背面离开第二板状基部(160)的表面的方向相对地转动,而能够实现以翻开阳部件(100)的方式进行卡合解除这一操作。相反地,从阳部件(100)与阴部件(150)分开的状态起一面使阳部件(100)相对于阴部件(150)倾斜一面使爪部(126)与爪承接部(176)接触,以爪承接部(176)为支点使阳部件(100)向阳部件(100)的第一板状基部(110)的背面接近阴部件(150)的第二板状基部(160)的表面的方向转动,由此也能够实现将阳部件(100)与阴部件(150)卡合这一操作。
像这样,根据本发明的带扣的一个实施方式,由于在将阳部件与阴部件卡合及分离所需的两者的相对操纵方式上产生自由度,所以带扣的装拆操作变得更简单。因此,由于在带扣操作上无需过多分神,所以即使在走路或骑自行车等进行其他动作的过程中,使用者也能够轻松地进行带扣的装拆操作。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带扣的一个实施方式,得到利用磁力将阳部件及阴部件相互引导到规定的卡合位置,并且难以意外地发生卡合脱离的效果。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带扣的一个实施方式,例如,能够利用磁力确保阳部件及阴部件不会意外地发生卡合脱离这一带扣基本性能,并且能够简单地进行带扣的装拆操作。
附图说明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扣的阳部件的从表面侧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扣的阳部件的从背面侧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2-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扣的阴部件的从表面侧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2-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扣的阴部件的从背面侧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3是使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扣的阳部件与阴部件卡合时的立体图。
图4-1示出使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扣的阳部件与阴部件卡合的中途状态的一例,图4-1的(a)是侧视图,图4-1的(b)是表示其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4-2示出使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扣的阳部件与阴部件卡合的中途状态的另一例,图4-2的(a)是侧视图,图4-2的(b)是表示其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带扣的阳部件(100)的从背面侧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带扣的阴部件(150)的从表面侧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带扣的阴部件从表面侧观察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1.第一实施方式>
图1-1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扣(10)的阳部件(100)的从表面(111)侧观察时的立体图。图1-2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扣(10)的阳部件(100)的从背面(112)侧观察时的立体图。图2-1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扣(10)的阴部件(150)的从表面(161)侧观察时的立体图。图2-2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扣(10)的阴部件(150)从背面(162)侧观察时的立体图。图3中示出了使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扣(10)的阳部件(100)与阴部件(150)卡合时的立体图。
(1-1.整体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带扣(10)的阳部件(100)具备:具有表面(111)及背面(112)的第一板状基部(110);凸设于第一板状基部(110)的背面(112)的突起部(120);和从第一板状基部(110)的一端延伸设置且具有沿带宽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开口(131)的第一带安装部(130)。
本实施方式的带扣(10)的阴部件(150)具备:具有表面(161)及背面(162)的第二板状基部(160);凹设于第二板状基部(160)的表面(161)且能够与上述突起部(120)卡合的凹陷部(170);从第二板状基部(160)的一端延伸设置且具有沿带宽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开口(191)的第二带安装部(190);和连结第二板状基部(160)的表面(161)及凹陷部(170)且用于将突起部(120)引导到凹陷部(170)的倾斜面(180)。
在本实施方式的带扣(10)的阴部件(150)中,在突起部(120)及凹陷部(170)的一方埋设有磁铁(128),在另一方埋设有以会被上述磁铁吸引的方式对磁极进行了调向的磁铁或会被上述磁铁吸引的金属(128)。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带扣(10),埋设于阳部件(100)的磁铁或会被上述磁铁吸引的金属(128)、和埋设于阴部件(150)的磁铁或会被上述磁铁吸引的金属(128)能够隔着阴部件(150)的凹陷部(170)的第一底面(172)相互吸附。
阳部件(100)及阴部件(150)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制,例如,除了金属以外,也能够为聚缩醛(POM)、尼龙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等合成树脂。阳部件(100)及阴部件(150)分别能够以注塑成型、压铸法等方法制造。
在本实施方式中,阳部件(100)的突起部(120)具有至少向第一带安装部(130)侧突出的爪部(126)。从提高阳部件(100)的动作自由度的观点出发,优选爪部(126)仅向第一带安装部(130)侧突出。另一方面,在突起部(120)的与第一带安装部(130)相反一侧的侧部,形成有从顶面(122)朝向背面(112)垂直地下降的直立壁(129)。
阴部件(150)的凹陷部(170)具有能够与爪部(126)卡合的爪承接部(176)。从表面(161)侧观察阴部件(150)时看到的爪承接部(176)的轮廓能够为朝向第二带安装部(190)的相反侧凸出的多边线状或弯曲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爪承接部(176)的轮廓为多边线状,为由三条线段和两处的角部形成的大致コ字状。爪承接部(176)的轮廓也可以为由比本实施方式多的角部及线段形成的多边线状。
第一带安装部(130)具有沿带宽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开口(131),优选具有两个开口(131)。通过在该开口插入带子并将带子(未图示)缠绕到第一带安装部(130),而能够调节带子的长度。第二带安装部(190)也具有沿带宽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开口(191),优选具有两个开口(191)。通过在该开口插入带子并将带子(未图示)缠绕到第二带安装部(190),而能够调节带子的长度。
(1-2.倾斜面)
本实施方式的带扣(10)的阴部件(150)具有连结第二板状基部(160)的表面(161)及凹陷部(170)且用于将突起部(120)引导到凹陷部(170)的倾斜面(180)。在将突起部(120)靠近凹陷部(170)而欲将两者卡合时,即使突起部(120)的位置从凹陷部(170)的位置稍微偏移,由于倾斜面(180)的存在,也会将突起部(120)向凹陷部(170)引导。因此,将突起部(120)与凹陷部(170)卡合的操作的自由度提高。
例如,如图4-1所示,能够理解到即使阳部件(100)的突起部(120)的位置稍微偏移而导致爪部(126)与阴部件(150)的倾斜面(180)接触,阳部件(100)也会在倾斜面(180)上滑动的同时被向凹陷部(170)引导。
优选的是,倾斜面(180)沿着从表面(161)侧观察阴部件(150)时看到的爪承接部(176)的轮廓而形成。更优选的是,倾斜面(180)沿着从表面(161)侧观察阴部件(150)时看到的爪承接部(176)的轮廓整体而形成。由此,将突起部(120)向凹陷部(170)引导的区域变大,所以将突起部(120)与凹陷部(170)卡合的操作的自由度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中规定的倾斜面在具有将突起部向凹陷部引导的功能方面,与倒角不同。以往,有时为了改善触感等而形成倒角,但并不是以引导突起部为目的,不具有将突起部向凹陷部引导的功能。
倾斜面(180)的长度长的话更容易顺利地引导阳部件(100),因此,倾斜面(180)的长度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1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mm以上。但是,若倾斜面(180)过长,则倾斜角容易变小,导致突起部(120)的引导效果减弱。因此,倾斜面(180)的长度优选为10mm以下,更优选为9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mm以下。
在本说明书中,以阴部件(150)的第二板状基部(160)的表面(161)与倾斜面(180)之间的边界线的切线的法线方向上的长度测定倾斜面(180)的长度。倾斜面(180)的起点为相对于第二板状基部(160)的表面(161)开始朝向凹陷部(170)倾斜的地点。倾斜面(180)的终点为倾斜面(180)的倾斜角相对于第二板状基部(160)的表面(161)成为90°的地点。在倾斜面(180)的倾斜角相对于第二板状基部(160)的表面(161)成为90°之前倾斜面(180)到达凹陷部(170)的底面(172、173)或斜坡(174)时,倾斜面(180)的终点为到达底面或斜坡的地点。在倾斜面(180)的倾斜角度相对于第二板状基部(160)的表面(161)成为90°之前倾斜面(180)到达爪承接部(176)时,倾斜面(180)的终点为到达爪承接部(176)的地点。
为了容易将阳部件(100)的突起部(120)向凹陷部(170)引导,第二板状基部(160)的倾斜面(180)相对于表面(161)的平均倾斜角优选为10°~80°,更优选为20°~70°,进一步优选为30°~60°。倾斜面(180)的平均倾斜角是指将倾斜面(180)的起点和倾斜面(180)的终点相连的直线与第二板状基部(160)的表面(161)所成的角度。
(1-3.装拆操作)
对本实施方式的带扣(10)的装拆操作进行说明。
第一,能够进行使突起部(120)向其突出方向移动并插入到凹陷部(170)、而使突起部(120)的爪部(126)与凹陷部(170)的爪承接部(176)卡合这一操作。通过相反地进行该操作,能够进行卡合解除这一操作。
第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带扣(10),由于在从表面(161)侧观察阴部件(150)时,爪承接部(176)扩展成向第二带安装部(190)的相反侧凸出的多边线状(即使是弯曲线状也能得到相同的效果),所以在第二带安装部(190)侧不存在爪承接部(176)。因此,通过从阳部件(100)与阴部件(150)卡合的状态起使阳部件(100)以爪承接部(176)为支点向第一板状基部(110)的背面离开第二板状基部(160)的表面的方向相对转动,能够容易以翻开阳部件(100)的方式进行卡合解除这一操作。另外,在使阳部件(100)相对于阴部件(150)倾斜的状态下使爪部(126)与爪承接部(176)接触,使阳部件(100)以爪承接部(176)为支点向阳部件(100)的第一板状基部(110)的背面接近阴部件(150)的第二板状基部(160)的表面的方向相对转动,由此,也能够进行将阳部件(100)与阴部件(150)卡合这一操作。
优选为了在用手进行将阳部件(100)翻开的操作时手指容易进入第一板状基部(110)的与第一带安装部(130)侧相反一侧的端部的背面(112)侧,而在该端部设有朝向阳部件(100)的表面(111)侧凸出的弯曲部(114)。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陷部(170)具有向第二带安装部(190)侧开放的槽状端部(178)。由此,通过使与凹陷部(170)卡合的突起部(120)向第二带安装部(190)的方向滑动,能够进行使突起部(120)从凹陷部(170)解除卡合、突起部(120)从槽状端部(178)通过而从凹陷部(170)出来这一操作。另外,也能够进行使突起部(120)从槽状端部(178)向第二带安装部(190)的相反方向滑动而移动到凹陷部(170)内并与凹陷部(170)卡合这一操作。
(1-4.卡合状态下的可动性)
在本实施方式的带扣(10)中,在维持着爪部(126)与爪承接部(176)卡合的卡合状态下,阳部件(100)能够在以突起部(120)为转动轴的所限定角度范围内转动。具体地说,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带扣(10),爪部(126)向第一带安装部(130)侧突出,另一方面,爪承接部(176)朝向第二带安装部(190)的相反侧扩展成凸出的多边线状。由此,若将阳部件(100)与阴部件(150)卡合使得第一带安装部(130)与第二带安装部(190)相互最远、换言之两者相互位于相反侧的状态设为中央位置,则能够在维持爪部(126)与爪承接部(176)卡合的卡合状态下使阳部件(100)以突起部(120)的突出方向为旋转轴在爪承接部(176)的延伸范围内向两个方向转动。
阳部件(100)能够转动的角度优选从该中央位置向两个方向为30°以上,更优选为4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以上。另外,阳部件(100)能够转动的角度优选从该中央位置向两个方向为90°以下。从该观点出发,优选从表面(161)侧观察阴部件(150)时看到的爪承接部(176)的轮廓为第二带安装部(190)侧开放的大致コ字状或大致U字状。由此,爪部(126)的能够转动的角度范围变大,能够从中央位置向两个方向转动接近90°。
(1-5.操作性)
在本实施方式的带扣(10)中,从表面(161)侧观察阴部件(150)时看到的凹陷部(170)的带宽方向的长度朝向第二带安装部(190)到中途为止是固定的,并进一步随着接近第二带安装部(190)而逐渐变长。换言之,凹陷部(170)的带宽方向的长度随着远离第二带安装部而变短,从中途起成为固定。由此,容易将突起部(120)插入到凹陷部(170)。并且,在突起部(120)被插入到凹陷部(170)之后,通过将阳部件(100)及阴部件(150)向相互拉开的方向操纵,而容易将突起部(120)引导到凹陷部(170)的恰当的卡合位置。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从表面(161)侧观察阴部件(150)时看到的凹陷部(170)的带宽方向的最大长度比从背面(112)侧观察阳部件(100)时看到的突起部(120)的带宽方向的最大长度长出2mm以上。凹陷部(170)的带宽方向的最大长度与突起部(120)的带宽方向的最大长度之差大的话更容易将突起部(120)插入到凹陷部(170)。但是,若该长度之差过大则突起部(120)容易从凹陷部(170)解除卡合。该长度之差的最佳值根据带扣的大小而变动,在普通大小的带扣(带宽方向的长度为200~500mm左右)的情况下优选设为2~300mm,更优选设为10~200mm。
在本实施方式的带扣(10)中,凹陷部(170)具有:第一底面(172),该第一底面(172)配置在如下区域的内侧,所述区域是由从表面(161)侧观察阴部件(150)时看到的爪承接部(176)的多边线状(弯曲线状也能得到相同的效果)的轮廓、和连结该多边线的两端得到的直线所形成的区域;和与第一底面(172)连结且朝向第二带安装部(190)上升的斜坡(174)。如图4-2所示,当使阳部件(100)的突起部(120)与斜坡(174)接触时,阳部件(100)在斜坡(174)上滑动的同时被向凹陷部(170)引导。因此,该结构有助于使突起部(120)的爪部(126)向第二带安装部(190)的相反方向滑动的同时,向凹陷部(170)的爪承接部(176)的方向顺畅地移动。
斜坡(174)相对于第一底面(172)的倾斜角小的话能够顺畅地进行阳部件与阴部件的相对的滑动操作,因此斜坡(174)相对于第一底面(172)的倾斜角优选为70°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下。但是,若斜坡(174)相对于第一底面(172)的倾斜角过小,则阳部件与阴部件容易意外发生卡合脱离,因此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为30°以上。
在本实施方式的带扣(10)中,凹陷部(170)具有从斜坡(174)的第二带安装部(190)侧的端部延伸设置到槽状端部(178)的第二底面(173)。通过第二底面(173)的存在,能够使突起部(120)经由槽状端部(178)而滑动,顺畅地进行与凹陷部(170)之间的卡合或卡合解除的操作。
(1-6.磁铁)
在本实施方式的带扣(10)中,在突起部(120)及凹陷部(170)的一方埋设有磁铁(128),在另一方埋设有以会被该磁铁吸引的方式对磁极进行了调向的磁铁或会被磁铁吸引的金属(128)。图中,磁铁或会被上述磁铁吸引的金属(128)以虚线表示。根据该结构,在阳部件(100)与阴部件(150)彼此接近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即使位置关系稍微偏移,也能够利用磁力将两者自动地向恰当的卡合位置引导。另外,由于磁力将阳部件(100)与阴部件(150)吸引在一起,所以能够得到难以意外地发生卡合脱离的效果。
像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带扣(10)在带扣的装拆操作上具有自由度,另外,对其操作不要求高度的正确性。而且,通过利用磁铁,阳部件及阴部件难以意外地发生卡合脱离,另外,阳部件及阴部件被自动引导到恰当的卡合位置。
对于在阳部件(100)的突起部(120)埋设磁铁或会被磁铁吸引的金属(128)(以下为了简便而将两者汇总称为“磁铁等”)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参照图1-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埋入磁铁等之前,形成有从突起部(120)的顶面(122)向突起部(120)的根部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有底孔。另外,在埋入磁铁等之前,在突起部(120)的侧部形成有与有底孔连通的开口(123)。若在将圆筒状的磁铁等配置于该有底孔的状态下使熔融的树脂从突起部(120)的顶面(122)侧流入到有底孔,则利用该树脂填埋磁铁等与有底孔的间隙。另外,在突起部(120)的侧部具有开口(123),由此树脂到达开口(123)。若在该状态下树脂固化,则树脂就会像钩子那样钩于开口(123),因此突起部(120)难以从固化后的树脂脱出,进而得到磁铁(128)难以拔出这一效果。
对于在阴部件(150)的凹陷部(170)埋设磁铁等的方法,也没有限制。参照图2-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阴部件(150)的背面(162),在与凹陷部(170)的第一底面(172)对应的位置形成有鼓出部(164)。在埋入磁铁等之前,在鼓出部(164)的顶面(165)形成有有底孔。在埋入磁铁等之前,在鼓出部(164)的侧部形成有与有底孔连通的开口(163)。若在将圆筒状的磁铁等配置于该有底孔的状态下使熔融的树脂从鼓出部(164)的顶面(165)侧流入到有底孔,则利用该树脂填埋磁铁等与有底孔的间隙。另外,由于在鼓出部(164)的侧部具有开口(163),因此树脂到达开口(163)。若在该状态下使树脂固化,则树脂就会像钩子那样钩于开口(163),因此固化后的树脂难以从鼓出部(164)脱出,进而得到磁铁(128)难以拔出这一效果。
作为适于埋设磁铁等的树脂,可列举例如环氧树脂、聚醋酸乙烯酯树脂、醋酸乙烯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
<2.第二实施方式>
图5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带扣的阳部件(100)的从背面侧观察时的立体图。图6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带扣的阴部件(150)的从表面侧观察时的立体图。在图5及图6中,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示出的结构要素表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省略其详细的说明。以下,对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带扣(10)中,突起部(120)具有顶面(122)和与该顶面(122)连结且朝向第一带安装部(130)的相反侧下降的斜坡(124)。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凹陷部(170)的斜坡(174)同样地,该斜坡(124)也有助于使突起部(120)的爪部(126)向第二带安装部(190)的相反方向滑动的同时,向凹陷部(170)的爪承接部(176)的方向顺畅地移动。另外,有助于使与凹陷部(170)卡合的突起部(120)向第二带安装部(190)的方向滑动而进行卡合解除这一操作的顺畅化。
斜坡(124)相对于顶面(122)的倾斜角小的话更能够顺利地进行阳部件与阴部件的相对的滑动操作,因此斜坡(124)相对于顶面(122)的倾斜角优选为70°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下。但是,若斜坡(124)相对于顶面(122)的倾斜角过小,则阳部件与阴部件容易意外地发生卡合脱离,因此斜坡(124)相对于顶面(122)的倾斜角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为30°以上。
上述斜坡可以仅形成于突起部(120)及凹陷部(170)中的某一方,但也可以形成于突起部(120)和凹陷部(170)的双方。
在本实施方式的带扣(10)中,从表面(161)侧观察阴部件(150)时看到的爪承接部(176)的轮廓为朝向第二带安装部(190)的相反侧凸出的弯曲线状。作为弯曲线状,可列举例如大致U字状。
在本实施方式的带扣(10)中也是,在维持着爪部(126)与爪承接部(176)卡合的卡合状态下,阳部件(100)能够以突起部(120)为转动轴在所限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由于爪承接部(176)的轮廓为弯曲线状,所以阳部件(100)能够更顺利地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带扣(10)中,从表面(161)侧观察阴部件(150)时看到的凹陷部(170)的带宽方向的长度随着接近第二带安装部(190)而逐渐变长。换言之,凹陷部(170)的带宽方向的长度随着远离第二带安装部而变短。根据该结构,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容易将突起部(120)插入凹陷部(170)。并且,在突起部(120)被插入到凹陷部(170)之后,将阳部件(100)及阴部件(150)向相互拉开的方向操纵,由此能够容易地将突起部(120)引导到凹陷部(170)的适当的卡合位置。
<3.第三实施方式>
图7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带扣的阴部件(150)的从表面侧观察时的立体图。图7中,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示出的结构要素表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省略其详细说明。另外,第三实施方式的带扣的阳部件(100)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的阴部件(150)不存在斜坡(124、174),这方面与第二实施方式的阴部件不同,其他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的阴部件相同。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带扣的阴部件(150)中,在第一底面(172)的第二带安装部(190)侧的端部,取代斜坡(174),连结有相对于第一底面(172)垂直地立起的直立壁(175)。直立壁(175)的上端与第二底面(173)连结。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带扣,即使欲使阳部件(100)和阴部件(150)向接近方向相对移动,形成于阳部件(100)的突起部(120)的直立壁(129)与形成于阴部件(150)的凹陷部(170)的直立壁(175)也会抵接而阻碍其移动。在本实施方式的带扣中,为了进行使与凹陷部(170)卡合的突起部(120)向第二带安装部(190)的方向滑动而实现卡合解除这一操作,需要使阳部件(100)的突起部(120)的顶面(122)越过阴部件(150)的直立壁(175)。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难以使阳部件(100)和阴部件(150)向接近的方向滑动,防止两者意外地发生卡合脱离的效果高。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带扣能够适用于需要进行将带子的端部彼此结合、分离的操作的各种物品。例如除了提包、背包、钥匙扣、包装器具、腰带、肩带、军用腰带(作战腰带)等带产品以外,也能够适用于衣服、PFD(救生衣)、头盔、运动用品、鞋等各种各样的物品的带部分。
附图标记说明
10 带扣
100 阳部件
110 第一板状基部
111 第一板状基部的表面
112 第一板状基部的背面
114 弯曲部
120 突起部
122 顶面
123 开口
124 斜坡
126 爪部
128 磁铁或会被磁铁的金属
129 直立壁
130 第一带安装部
131 开口
150 阴部件
160 第二板状基部
161 第二板状基部的表面
162 第二板状基部的背面
163 开口
164 鼓出部
165 顶面
170 凹陷部
172 第一底面
173 第二底面
174 斜坡
175 直立壁
176 爪承接部
178 槽状端部
180 倾斜面
190 第二带安装部
191 开口。

Claims (9)

1.一种带扣,具备阳部件(100)及能够与该阳部件卡合的阴部件(150),其特征在于,
所述阳部件(100)具备:具有表面(111)及背面(112)的第一板状基部(110);凸设于第一板状基部(110)的背面(112)的突起部(120);和从第一板状基部(110)的一端延伸设置并具有沿带宽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开口(131)的第一带安装部(130),
所述阴部件(150)具备:具有表面(161)及背面(162)的第二板状基部(160);凹设于第二板状基部(160)的表面(161)且能够与所述突起部(120)卡合的凹陷部(170);从第二板状基部(160)的一端延伸设置并具有沿带宽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开口(191)的第二带安装部(190);和连结第二板状基部(160)的表面(161)及凹陷部(170)并用于将所述突起部(120)向凹陷部(170)引导的倾斜面(180),
所述突起部(120)具有至少向第一带安装部(130)侧突出的爪部(126),
所述凹陷部(170)具有能够与所述爪部(126)卡合的爪承接部(176),
通过在从阳部件(100)与阴部件(150)卡合的状态起使阳部件(100)以爪承接部(176)为支点向第一板状基部(110)的背面离开第二板状基部(160)的表面的方向相对地转动,而能够以翻开阳部件(100)的方式进行卡合解除,
在所述突起部(120)及所述凹陷部(170)中的一方埋设有磁铁(128),在所述突起部(120)及所述凹陷部(170)中的另一方埋设有以被所述磁铁吸引的方式对磁极进行了调向的磁铁或被所述磁铁吸引的金属(1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
爪部(126)仅向第一带安装部(130)侧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120)具有顶面(122)和与该顶面(122)连结的直立壁(129),所述直立壁(129)在突起部(120)的与第一带安装部(130)相反一侧的侧部,从顶面(122)朝向背面(112)垂直地下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板状基部(110)的与第一带安装部(130)侧相反一侧的端部,设有朝向阳部件(100)的表面(111)侧凸出的弯曲部(114)。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
在从表面(161)侧观察所述阴部件(150)时看到的所述凹陷部(170)的带宽方向的最大长度比从背面(112)侧观察所述阳部件(100)时看到的所述突起部(120)的带宽方向的最大长度长2mm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陷部(170)具有向第二带安装部(190)侧开放的槽状端部(178)。
7.根据权利要求1、2、4~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120)具有顶面(122)和斜坡(124),所述斜坡(124)与该顶面(122)连结并朝向第一带安装部(130)的相反侧下降。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扣,其特征在于,
倾斜面(180)的长度为0.5mm以上。
9.一种物品,具有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扣。
CN202110461399.3A 2018-03-26 2018-03-26 带扣 Active CN1135089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1399.3A CN113508965B (zh) 2018-03-26 2018-03-26 带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12238 WO2019186665A1 (ja) 2018-03-26 2018-03-26 バックル
CN202110461399.3A CN113508965B (zh) 2018-03-26 2018-03-26 带扣
CN201880088315.2A CN111683558B (zh) 2018-03-26 2018-03-26 带扣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8315.2A Division CN111683558B (zh) 2018-03-26 2018-03-26 带扣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8965A true CN113508965A (zh) 2021-10-19
CN113508965B CN113508965B (zh) 2022-11-22

Family

ID=6734895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61399.3A Active CN113508965B (zh) 2018-03-26 2018-03-26 带扣
CN201880088315.2A Active CN111683558B (zh) 2018-03-26 2018-03-26 带扣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88315.2A Active CN111683558B (zh) 2018-03-26 2018-03-26 带扣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2) CN113508965B (zh)
TW (1) TWI659704B (zh)
WO (1) WO20191866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5755A (zh) * 2020-07-07 2020-10-09 重庆力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组装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1588136A (zh) * 2020-07-07 2020-08-28 东莞市巴迪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头盔卡扣
KR102276475B1 (ko) * 2021-01-25 2021-07-12 김선중 버클
CN114027594B (zh) * 2021-04-18 2024-02-20 联扬塑胶(深圳)有限公司 磁性扣具
DE102021213556B3 (de) * 2021-11-30 2023-02-16 Fidlock Gmbh Gurtbandverschluss
DE102021213555B3 (de) * 2021-11-30 2023-02-16 Fidlock Gmbh Gurtbandverschluss
KR20230166476A (ko) * 2022-05-31 2023-12-07 주식회사 우진프라스틱 버클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10302A (en) * 1987-07-03 1989-01-13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Digital/analog converter device
JPH0373103A (ja) * 1990-08-02 1991-03-28 Taamo:Kk 係合具
JPH03280902A (ja) * 1990-03-30 1991-12-11 Taamo:Kk 止具
US20040107547A1 (en) * 2002-12-10 2004-06-10 Taiwan Industrial Fastener Corporation Structure of magnetic buckle
US20100325844A1 (en) * 2008-02-21 2010-12-30 Fidlock Gmbh Magnetomechanical Connection Assembly with Load Securing
CN106307840A (zh) * 2015-06-24 2017-01-11 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表扣、使用该表扣的表带及扣件
CN206822133U (zh) * 2016-04-19 2018-01-02 Ykk株式会社 带扣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33294U (zh) * 1977-08-08 1979-03-05
JPS647218U (zh) * 1987-06-29 1989-01-17
HK1045780A2 (en) * 2001-07-09 2002-12-06 Sheung Chung Wong Magnetic strap fastener
US8978213B2 (en) * 2011-10-13 2015-03-17 Paul J. Hayton Clamping buckle for belts and straps
JP6266226B2 (ja) * 2013-04-26 2018-01-24 Ykk株式会社 施錠可能バックル
JP6212428B2 (ja) * 2014-03-31 2017-10-11 株式会社ニフコ 連結具
JP3191626U (ja) * 2014-04-18 2014-07-03 Ykk株式会社 連結具本体に対してアタッチメントが着脱可能である連結具
TWM513608U (zh) * 2015-09-22 2015-12-11 Shank Entpr Co Ltd G 連接釦
CN206852181U (zh) * 2017-05-25 2018-01-09 上海欧图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调节的磁铁搭扣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10302A (en) * 1987-07-03 1989-01-13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Digital/analog converter device
JPH03280902A (ja) * 1990-03-30 1991-12-11 Taamo:Kk 止具
JPH0373103A (ja) * 1990-08-02 1991-03-28 Taamo:Kk 係合具
US20040107547A1 (en) * 2002-12-10 2004-06-10 Taiwan Industrial Fastener Corporation Structure of magnetic buckle
US20100325844A1 (en) * 2008-02-21 2010-12-30 Fidlock Gmbh Magnetomechanical Connection Assembly with Load Securing
CN106307840A (zh) * 2015-06-24 2017-01-11 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表扣、使用该表扣的表带及扣件
CN206822133U (zh) * 2016-04-19 2018-01-02 Ykk株式会社 带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3558A (zh) 2020-09-18
TWI659704B (zh) 2019-05-21
CN111683558B (zh) 2022-05-31
TW201940097A (zh) 2019-10-16
WO2019186665A1 (ja) 2019-10-03
CN113508965B (zh)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08965B (zh) 带扣
KR101811501B1 (ko) 배낭의 가슴멜방용 버클
AU652696B2 (en) Buckle having increased holding power when under load
US7346965B2 (en) Side release buckle
US7204002B2 (en) Buckle and baby carrier using the same
US8763217B2 (en) Buckle
TWI276407B (en) Slider, slide fastener having the sliders, and bag having the slide fastener
US9113680B2 (en) Buckle
KR102082439B1 (ko) 이중 잠금 버클 조립체
US20030213106A1 (en) Separable bottom end stop assembly for slide fastener
TWI712374B (zh) 側邊解除型的扣合件以及具備扣合件的物品
US6615460B1 (en) Optionally manual or automatic breakaway lanyard buckle
EP1193807A3 (en) Card connector
US20050193528A1 (en) Reverse-separating device for slide fasterner
US6061883A (en) Buckle
US20070214617A1 (en) Buckle
CN112841818B (zh) 搭扣
WO2019117856A1 (en) Magnetic buckle with a decoupling lip
US20150013121A1 (en) Buckle
US20050086772A1 (en) Buckle
EP0348857A1 (en) Buckle
US6704977B1 (en) Strap buckle
JP3780497B2 (ja) 合成樹脂製バックル
KR102241714B1 (ko) 애완동물 착용 끈을 위한 체결 기기
US20130212846A1 (en) Releasable two-part buck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