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59704B - buckle - Google Patents

buck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59704B
TWI659704B TW107119090A TW107119090A TWI659704B TW I659704 B TWI659704 B TW I659704B TW 107119090 A TW107119090 A TW 107119090A TW 107119090 A TW107119090 A TW 107119090A TW I659704 B TWI659704 B TW I65970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otruding
buckle
mounting portion
male member
cla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9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40097A (zh
Inventor
伊藤直幸
金子仁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97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970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40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009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58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fastening by superposing one part on top of the oth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扣,提高了裝卸操作的自由度。扣包括:具有突起部的公構件及具有能夠卡合於所述公構件的凹陷部的母構件,所述母構件具有傾斜面,所述傾斜面將第二板狀基部的表面及凹陷部連結且用以將所述突起部向凹陷部引導,所述突起部具有爪部,所述凹陷部具有能夠卡合於所述爪部的爪接收部,從表面側觀察所述母構件時所視認出的爪接收部的輪廓是朝向第二帶安裝部的相反側凸出的多角線狀或彎曲線狀,在所述突起部及所述凹陷部中的一者埋設著磁鐵,在另一者埋設著以被所述磁鐵吸引的方式朝向磁極的磁鐵或被所述磁鐵吸引的金屬。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利用了磁鐵的扣。
先前,除皮帶之外,為了將附屬於包、背包(rucksack)、衣服、鞋、頭盔、體育用品及包裝具等各種物品的帶的端部彼此加以連結,而使用使公構件與母構件裝卸自如地卡合的扣。對這種扣要求用於裝卸的操作簡單,另一方面,不會在不經意時隨意脫落。先前,為了滿足這種要求特性,而提出各種扣構造。
日本專利實開昭62-119815號公報(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一種扣,該扣的特徵在於包含第1連結構件及能夠與第1連結構件卡合脫離的第2連結構件,且,在他們的後端具備帶的安裝部,所述第1連結構件及第2連結構件具有彼此重合的對向面,該對向面以利用磁力進行吸附的方式形成,並且在該對向面設置著卡合機構,該卡合機構用以阻止所述第1連結構件及第2連結構件因所述帶的拉伸而向彼此離開的方向滑動。該文獻中記載了作為卡合機構的形成於所述對向面中的一面的卡止孔及插入至該卡止孔的卡止突起。
與所述扣構造類似的扣構造亦記載於美國專利第7,506,419號說明書(專利文獻2)、中國實用新型第205795061號說明書(專利文獻3)及中國實用新型第205214395號說明書(專利文獻4)中。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實開昭62-119815號公報 [專利文獻2]美國專利第7,506,419號說明書 [專利文獻3]中國實用新型第205795061號說明書 [專利文獻4]中國實用新型第205214395號說明書
然而,先前的扣構造中,在用以使公構件與母構件卡合及脫離的操作時無自由度,必須利用預先規定的一種方法使兩者相對地移動。因此,對扣的裝卸操作要求準確性,且使用者在扣的裝卸操作時必須小心。考慮扣根據用途會有各種需求,但將重點放在裝卸操作的容易化的扣尚未出現。
本發明鑒於所述情況而創作完成,其課題之一在於提供一種提高了裝卸操作的自由度的扣。
本發明者為了解決所述課題而進行了積極研究後創作出嫺熟地利用磁鐵的特性的以下例示的本發明。
[1]一種扣,具備公構件及能夠卡合於該公構件的母構件, 所述公構件包括:第一板狀基部,具有表面及背面;突起部,凸設於第一板狀基部的背面;及第一帶安裝部,從第一板狀基部的一端延伸設置且具有在帶寬度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個開口, 所述母構件包括:第二板狀基部,具有表面及背面;凹陷部,凹設於第二板狀基部的表面且能夠卡合於所述突起部;第二帶安裝部,從第二板狀基部的一端延伸設置且具有在帶寬度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個開口;及傾斜面,將第二板狀基部的表面及凹陷部連結且用以將所述突起部向凹陷部引導, 所述突起部具有至少向第一帶安裝部側突出的爪部, 所述凹陷部具有能夠卡合於所述爪部的爪接收部, 從表面側觀察所述母構件時所視認出的爪接收部的輪廓為朝向第二帶安裝部的相反側凸出的多角線狀或彎曲線狀, 在所述突起部及所述凹陷部中的一者埋設著磁鐵,在另一者埋設著以被所述磁鐵吸引的方式朝向磁極的磁鐵或被所述磁鐵吸引的金屬。
[2]如[1]所述的扣,其中 從表面側觀察所述母構件時所視認出的所述爪接收部的輪廓為第二帶安裝部側打開的大致ㄈ字狀或大致U字狀。
[3]如[1]或[2]所述的扣,其中 維持著所述爪部與所述爪接收部的卡合狀態,所述公構件能夠以所述突起部為轉動軸而轉動。
[4]如[3]所述的扣,其中若設以第一帶安裝部與第二帶安裝部彼此位於相反側的方式公構件與母構件卡合的狀態為中央位置,則公構件維持著爪部與爪接收部的卡合狀態,以突起部的突出方向作為旋轉軸,而能夠在從所述中央位置向兩方向限制為90°以下的角度範圍內轉動。
[5]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扣,其中從表面側觀察所述母構件時所視認出的所述凹陷部的帶寬度方向的長度隨著靠近第二帶安裝部而逐漸變長,或者,朝向第二帶安裝部直至中途為止為固定,進而隨著靠近第二帶安裝部而逐漸變長。
[6]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扣,其中從表面側觀察所述母構件時所視認出的所述凹陷部的帶寬度方向的最大長度,較之從背面側觀察所述公構件時所視認出的所述突起部的帶寬度方向的最大長度長2mm以上。
[7]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扣,其中所述凹陷部具有向第二帶安裝部側開放的溝狀端部。
[8]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扣,其中所述凹陷部包括:第一底面,配設於如下區域的內側,該區域是由從表面側觀察所述母構件時所視認出的爪接收部的多角線狀或彎曲線狀的輪廓、及連結該多角線或彎曲線的兩端的直線而形成;以及坡面(slope),連結於第一底面且朝向第二帶安裝部上升。
[9]如[8]所述的扣,其中所述凹陷部具有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底面從所述坡面的第二帶安裝部側的端部延伸設置至所述溝狀端部。
[10]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扣,其中 所述突起部具有頂面、及連結於該頂面且朝向第一帶安裝部的相反側下降的坡面。
[11]如[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扣,其中 所述傾斜面沿著從表面側觀察所述母構件時所視認出的所述爪接收部的輪廓而形成。
[12]如[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扣,其中 傾斜面的長度為0.5 mm以上。
[13]如[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扣,其中 所述突起部具有僅向第一帶安裝部側突出的爪部。
[14]一種物品,具備[1]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扣。
根據本發明的扣的一實施形態,母構件(150)中具有傾斜面(180),所述傾斜面(180)將第二板狀基部(160)的表面(161)及凹陷部(170)連結且用以將所述突起部(120)向凹陷部(170)引導,並且,在突起部(120)及凹陷部(170)中以相互吸引的方式埋設磁鐵。因此,不需要進行精度高的位置對準,當使用者使突起部(120)與凹陷部(170)靠近時,公構件(100)與母構件(150)容易自動地在適當的位置卡合。因此,使用者無須在扣的卡合操作時多費心。
根據本發明的扣的一實施形態,突起部(120)具有至少向第一帶安裝部(130)側突出的爪部(126),從表面(161)側觀察母構件(150)時所視認出的爪接收部(176)的輪廓為朝向第二帶安裝部(190)的相反側凸出的多角線狀或彎曲線狀。因此,從公構件(100)與母構件(150)卡合的狀態起,以爪接收部(176)作為支點,在第一板狀基部(110)的背面離開第二板狀基部(160)的表面的方向上使公構件(100)相對地轉動,藉此能夠進行以將公構件(100)掀起的方式脫離卡合的操作。相反地,從公構件(100)與母構件(150)分離的狀態起,一邊使公構件(100)相對於母構件(150)傾斜一邊使爪部(126)與爪接收部(176)接觸,以爪接收部(176)作為支點,在使公構件(100)的第一板狀基部(110)的背面靠近母構件(150)的第二板狀基部(160)的表面的方向上使公構件(100)轉動,藉此,亦能夠進行將公構件(100)與母構件(150)卡合的操作。
根據本發明的扣的一實施形態,維持著公構件的爪部與母構件的爪接收部的卡合狀態,公構件能夠相對於母構件轉動。現有的扣構造中一旦卡合後便不可移動,因而有若物品碰撞到扣則有破損之虞。然而,本發明因在卡合狀態下能夠旋轉,從而即便在如戶外這樣的嚴酷環境中,物品碰撞到亦可卸去力,因此獲得不易損壞的特別的效果。
如此,根據本發明的扣的一實施形態,公構件與母構件卡合及分離所需的兩者的相對移動方法中產生自由度,因而扣的裝卸操作更簡單。因此,扣操作中無須多費心,即便在步行中或騎自行車中等進行其他動作的過程中,使用者亦能夠輕鬆地進行扣的裝卸操作。
而且,根據本發明的扣的一實施形態,利用磁力將公構件及母構件彼此引導至規定的卡合位置,並且獲得不易隨意脫離卡合的效果。因此,根據本發明的扣的一實施形態,例如,利用磁力確保公構件及母構件不會隨意脫離卡合這樣的扣基本性能的同時,能夠簡單地進行扣的裝卸操作。
以下,一邊參照圖式一邊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並不限定為該些實施形態。
<1.第一實施形態>圖1-1中表示從表面(111)側觀察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的扣(10)的公構件(100)時的立體圖。圖1-2中表示從背面(112)側觀察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的扣(10)的公構件(100)時的立體圖。圖2-1中表示從表面(161)側觀察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的扣(10)的母構件(150)時的立體圖。圖2-2中表示從背面(162)側觀察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的扣(10)的母構件(150)時的立體圖。圖3中表示使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的扣(10)的公構件(100)與母構件(150)卡合時的立體圖。
(1-1.整體構成)本實施形態的扣(10)的公構件(100)包括:第一板狀基部(110),具有表面(111)及背面(112);突起部(120),凸設於第一板狀基部(110)的背面(112);以及第一帶安裝部(130),從第一板狀基部(110)的一端延伸設置且具有在帶寬度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個開口(131)。
本實施形態的扣(10)的母構件(150)包括:第二板狀基部(160),具有表面(161)及背面(162);凹陷部(170),凹設於第二板狀基部(160)的表面(161)且能夠與所述突起部(120)卡合;第二帶安裝部(190),從第二板狀基部(160)的一端延伸設置且具有在帶寬度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個開口(191);以及傾斜面(180),將第二板狀基部(160)的表面(161)及凹陷部(170)連結且用以將突起部(120)向凹陷部(170)引導。
本實施形態的扣(10)的母構件(150)中,在突起部(120)及凹陷部(170)中的一者埋設磁鐵(128),在另一者埋設以被所述磁鐵吸引的方式朝向磁極的磁鐵或被所述磁鐵吸引的金屬(128)。根據本實施形態的扣(10),埋設於公構件(100)的磁鐵或被所述磁鐵吸引的金屬(128)與埋設於母構件(150)的磁鐵或被所述磁鐵吸引的金屬(128)可隔著母構件(150)的凹陷部(170)的第一底面(172)而相互吸附。
公構件(100)及母構件(150)的材質不作特別限制,例如,除金屬之外,可以是聚縮醛(polyacetal,POM)、尼龍及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PBT)等合成樹脂。公構件(100)及母構件(150)分別能夠利用射出成形、壓鑄法(die-cast)等方法製造。
本實施形態中,公構件(100)的突起部(120)具有至少向第一帶安裝部(130)側突出的爪部(126)。從提高公構件(100)的移動的自由度的觀點考慮,爪部(126)較佳為僅向第一帶安裝部(130)側突出。另一方面,在突起部(120)的與第一帶安裝部(130)為相反側的側部,形成著從頂面(122)朝向背面(112)垂直下降的直立壁(129)。
母構件(150)的凹陷部(170)具有能夠卡合於爪部(126)的爪接收部(176)。從表面(161)側觀察母構件(150)時所視認出的爪接收部(176)的輪廓可設為朝向第二帶安裝部(190)的相反側凸出的多角線狀或彎曲線狀。本實施形態中,爪接收部(176)的輪廓為多角線狀,成為由三條線段及兩個部位的角部所形成的大致ㄈ字狀。爪接收部(176)的輪廓也可以是由比本實施形態多的角部及線段所形成的多角線狀。
第一帶安裝部(130)具有在帶寬度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個開口(131),較佳為兩個開口(131)。將帶插入到該開口,而將帶(未圖示)捲繞在第一帶安裝部(130),藉此帶的長度調節成為可能。第二帶安裝部(190)亦具有在帶寬度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個開口(191),較佳為兩個開口(191)。將帶插入到該開口,而將帶(未圖示)捲繞在第二帶安裝部(190),藉此帶的長度調節成為可能。
(1-2.傾斜面)本實施形態的扣(10)的母構件(150)具有傾斜面(180),該傾斜面(180)將第二板狀基部(160)的表面(161)及凹陷部(170)連結且用以將突起部(120)向凹陷部(170)引導。在欲使突起部(120)靠近凹陷部(170)而將兩者卡合時,即便突起部(120)的位置稍微偏離凹陷部(170)的位置,因存在傾斜面(180),突起部(120)會被朝向凹陷部(170)引導。因此,將突起部(120)與凹陷部(170)卡合的操作的自由度提高。
例如,如圖4-1(a)、圖4-1(b)所示,即便公構件(100)的突起部(120)的位置稍微偏離,爪部(126)接觸到母構件(150)的傾斜面(180),亦可理解為公構件(100)一邊沿傾斜面(180)滑動一邊被朝向凹陷部(170)引導。
較佳為,傾斜面(180)沿著從表面(161)側觀察母構件(150)時所視認出的爪接收部(176)的輪廓而形成。更佳為,傾斜面(180)沿著從表面(161)側觀察母構件(150)時所視認出的爪接收部(176)的整個輪廓而形成。藉此,將突起部(120)向凹陷部(170)引導的區域增大,因而將突起部(120)與凹陷部(170)卡合的操作的自由度進一步提高。
關於本發明中規定的傾斜面,在具有將突起部向凹陷部引導的功能的方面與倒角不同。以前,倒角是為了改善肌膚接觸等而形成,目的並非在於突起部的引導,從而不具有將突起部向凹陷部引導的功能。
傾斜面(180)的長度越長則越容易順暢地引導公構件(100)。因此,傾斜面(180)的長度較佳為0.5 mm以上,更佳為1 mm以上,進而較佳為1.5 mm以上。但是,若傾斜面(180)變得過長,則傾斜角容易減小,因而突起部(120)的引導效果減弱。因此,傾斜面(180)的長度較佳為10 mm以下,更佳為9 mm以下,進而較佳為8 mm以下。
本說明書中,傾斜面(180)的長度測定為母構件(150)的第二板狀基部(160)的表面(161)與傾斜面(180)的邊界線相對於切線的法線方向上的長度。傾斜面(180)的起點是相對於第二板狀基部(160)的表面(161)朝向凹陷部(170)開始傾斜的地點。傾斜面(180)的終點是傾斜面(180)的傾斜角相對於第二板狀基部(160)的表面(161)呈90°的地點。在傾斜面(180)的傾斜角相對於第二板狀基部(160)的表面(161)呈90°前,傾斜面(180)到達凹陷部(170)的底面(172、173)或坡面(174)時,傾斜面(180)的終點是到達底面或坡面的地點。在傾斜面(180)的傾斜角度相對於第二板狀基部(160)的表面(161)呈90°前,在傾斜面(180)到達爪接收部(176)時,傾斜面(180)的終點是到達爪接收部(176)的地點。
關於傾斜面(180)相對於第二板狀基部(160)的表面(161)的平均傾斜角,為了容易將公構件(100)的突起部(120)向凹陷部(170)引導,較佳為10°~80°,更佳為20°~70°,進而較佳為30°~60°。傾斜面(180)的平均傾斜角是指連結傾斜面(180)的起點與傾斜面(180)的終點的直線和第二板狀基部(160)的表面(161)所成的角度。
(1-3.裝卸操作)對本實施形態的扣(10)的裝卸操作進行說明。第一,能夠進行如下操作,即,使突起部(120)在其突出方向上移動而插入至凹陷部(170),而使突起部(120)的爪部(126)與凹陷部(170)的爪接收部(176)卡合。藉由相反地進行該操作,能夠進行脫離卡合的操作。
第二,根據本實施形態的扣(10),在從表面(161)側觀察母構件(150)時,爪接收部(176)呈朝向第二帶安裝部(190)的相反側凸出的多角線狀(彎曲線狀亦可獲得相同的效果。)擴展,因而第二帶安裝部(190)側不存在爪接收部(176)。因此,從公構件(100)與母構件(150)卡合的狀態起,以爪接收部(176)作為支點,在第一板狀基部(110)的背面離開第二板狀基部(160)的表面的方向上使公構件(100)相對轉動,藉此能夠容易進行以將公構件(100)掀起的方式脫離卡合的操作。而且,在使公構件(100)相對於母構件(150)傾斜的狀態下,使爪部(126)與爪接收部(176)接觸,以爪接收部(176)作為支點,在使公構件(100)的第一板狀基部(110)的背面靠近母構件(150)的第二板狀基部(160)的表面的方向上使公構件(100)相對轉動,藉此亦能夠進行使公構件(100)與母構件(150)卡合的操作。
在利用手來進行將公構件(100)掀起的操作時,為了使手指容易進入第一板狀基部(110)的與第一帶安裝部(130)側為相反側的端部的背面(112)側,較佳為在該端部設置著朝向公構件(100)的表面(111)側凸出的彎曲部(114)。
進而,本實施形態中,凹陷部(170)具有向第二帶安裝部(190)側開放的溝狀端部(178)。藉此,能夠進行如下操作,即,使與凹陷部(170)卡合的突起部(120)向第二帶安裝部(190)的方向滑動,藉此與凹陷部(170)脫離卡合,通過溝狀端部(178),而將突起部(120)從凹陷部(170)取出。而且,亦能夠進行如下操作,即,使突起部(120)從溝狀端部(178)向第二帶安裝部(190)的相反方向滑動並向凹陷部(170)內移動,從而與凹陷部(170)卡合。
(1-4.卡合狀態下的可動性)本實施形態的扣(10)中,維持著爪部(126)與爪接收部(176)的卡合狀態,公構件(100)以突起部(120)作為轉動軸而能夠在所限制的角度範圍內轉動。具體而言,根據本實施形態的扣(10),爪部(126)向第一帶安裝部(130)側突出,另一方面,爪接收部(176)呈朝向第二帶安裝部(190)的相反側凸出的多角線狀擴展。藉此,若設以第一帶安裝部(130)與第二帶安裝部(190)彼此最遠,換言之,兩者彼此位於相反側的方式公構件(100)與母構件(150)卡合的狀態作為中央位置,則公構件(100)維持爪部(126)與爪接收部(176)的卡合狀態,以突起部(120)的突出方向作為旋轉軸,而能夠在爪接收部(176)的延伸的範圍內向兩個方向轉動。
公構件(100)能夠轉動的角度從該中央位置向兩方向較佳為30°以上,更佳為45°以上,進而較佳為60°以上。而且,公構件(100)能夠轉動的角度從該中央位置向兩方向較佳為90°以下。從該觀點考慮,從表面(161)側觀察母構件(150)時所視認出的爪接收部(176)的輪廓較佳為第二帶安裝部(190)側打開的大致ㄈ字狀或大致U字狀。藉此,爪部(126)的能夠轉動的角度範圍增大,從中央位置向兩方向能夠接近90°地轉動。
(1-5.操作性)本實施形態的扣(10)中,從表面(161)側觀察母構件(150)時所視認出的凹陷部(170)的帶寬度方向的長度朝向第二帶安裝部(190)直至中途為止為固定,進而隨著靠近第二帶安裝部(190)而逐漸變長。換言之,凹陷部(170)的帶寬度方向的長度隨著離開第二帶安裝部而變短,且從中途開始為固定。藉此,容易將突起部(120)插入至凹陷部(170)。然後,突起部(120)插入至凹陷部(170)後,藉由使公構件(100)及母構件(150)向相互分離的方向移動,而可容易地將突起部(120)引導至凹陷部(170)的適當的卡合位置。
較佳的實施形態中,從表面(161)側觀察母構件(150)時所視認出的凹陷部(170)的帶寬度方向的最大長度,較之從背面(112)側觀察公構件(100)時所視認出的突起部(120)的帶寬度方向的最大長度要長2 mm以上。關於凹陷部(170)的帶寬度方向的最大長度與突起部(120)的帶寬度方向的最大長度之差,越大則越容易將突起部(120)插入至凹陷部(170)。但是,若該長度之差過大則突起部(120)容易從凹陷部(170)脫離卡合。該長度之差的最佳值根據扣的大小而變動,但在一般大小的扣(帶寬度方向的長度為200 mm~500 mm左右)的情況下,較佳為2 mm~300 mm,更佳為10 mm~200 mm。
本實施形態的扣(10)中,凹陷部(170)具有:第一底面(172),配設於如下區域的內側,該區域由從表面(161)側觀察母構件(150)時所視認出的爪接收部(176)的多角線狀(彎曲線狀下亦可獲得相同的效果)的輪廓、與連結該多角線的兩端的直線所形成;及坡面(174),連結於第一底面(172),朝向第二帶安裝部(190)上升。如圖4-2(a)、圖4-2(b)所示,若使公構件(100)的突起部(120)與坡面(174)接觸,則公構件(100)一邊沿坡面(174)滑動一邊被朝向凹陷部(170)引導。因此,該構成有助於使突起部(120)的爪部(126)一邊向第二帶安裝部(190)的相反方向滑動,一邊向凹陷部(170)的爪接收部(176)方順暢移動。
坡面(174)的相對於第一底面(172)的傾斜角越小則可越順暢地進行公構件與母構件的相對的滑動操作,因而較佳為70°以下,更佳為60°以下。但是,坡面(174)的相對於第一底面(172)的傾斜角若過小,則公構件與母構件容易隨意地脫離卡合,因而較佳為20°以上,更佳為30°以上。
本實施形態的扣(10)中,凹陷部(170)具有從坡面(174)的第二帶安裝部(190)側的端部延伸設置至溝狀端部(178)的第二底面(173)。因存在第二底面(173),能夠順暢地進行使突起部(120)經由溝狀端部(178)滑動,而與凹陷部(170)卡合或脫離卡合的操作。
(1-6.磁鐵)本實施形態的扣(10)中,在突起部(120)及凹陷部(170)中的一者埋設磁鐵(128),在另一者埋設以被該磁鐵吸引的方式朝向磁極的磁鐵或被磁鐵吸引的金屬(128)。圖中,磁鐵或被所述磁鐵吸引的金屬(128)由虛線表示。根據該構成,在公構件(100)與母構件(150)彼此靠近的情況下,即便位置關係稍微偏移,亦可利用磁力將兩者自動地引導至適合的卡合位置。而且,因磁力吸引公構件(100)與母構件(150),故獲得不易隨意地脫離卡合的效果。
如此,對於本實施形態的扣(10)而言,扣的裝卸操作有自由度,而且,其操作不要求高度準確性。並且,因利用了磁鐵,公構件及母構件不易隨意地脫離卡合,而且,公構件及母構件會被自動地引導至適當的卡合位置。
關於在公構件(100)的突起部(120)埋設磁鐵或被磁鐵吸引的金屬(128)(以下為了簡化將兩者統稱為「磁鐵等」)的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參照圖1-1,本實施形態中,在埋入磁鐵等之前,形成從突起部(120)的頂面(122)向突起部(120)的根部方向延伸的圓筒狀的有底孔。而且,在埋入磁鐵等之前,在突起部(120)的側部形成著與有底孔連通的開口(123)。若在該有底孔中配置著圓筒狀的磁鐵等的狀態下,使熔解的樹脂從突起部(120)的頂面(122)側流入至有底孔,則利用該樹脂將磁鐵等與有底孔的間隙填埋。而且,因在突起部(120)的側部具有開口(123),樹脂會到達開口(123)。若在該狀態下樹脂固化,則樹脂會如門扣般鉤掛在開口(123),因而獲得突起部(120)不易從已固化的樹脂脫落,進而磁鐵(128)不易拔出的效果。
關於在母構件(150)的凹陷部(170)埋設磁鐵等的方法,亦無特別限制。參照圖2-2,本實施形態中,在母構件(150)的背面(162),在與凹陷部(170)的第一底面(172)對應的位置形成著隆起部(164)。在埋入磁鐵等之前,在隆起部(164)的頂面(165)形成著有底孔。在埋入磁鐵等之前,在隆起部(164)的側部形成著與有底孔連通的開口(163)。若在該有底孔中配置著圓筒狀的磁鐵等的狀態下,使熔解的樹脂從隆起部(164)的頂面(165)側流入至有底孔,則利用該樹脂將磁鐵等與有底孔的間隙填埋。而且,因在隆起部(164)的側部具有開口(163),樹脂會到達開口(163)。若在該狀態下將樹脂固化,則樹脂會如門扣般鉤掛在開口(163),因而已固化的樹脂不易從隆起部(164)脫落,進而獲得磁鐵(128)不易拔出的效果。
關於適合於磁鐵等的埋設的樹脂,例如可列舉環氧樹脂、聚乙酸乙烯酯樹脂、乙酸乙烯酯樹脂、丙烯酸系樹脂等。
<2.第二實施形態>圖5中表示從背面側觀察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的扣的公構件(100)時的立體圖。圖6中表示從表面側觀察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的扣的母構件(150)時的立體圖。圖5及圖6中,由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的符號所表示的構成元件表示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的構成元件,且省略詳細說明。以下,對第二實施形態與第一實施形態所不同的方面進行敍述。
本實施形態的扣(10)中,突起部(120)具有頂面(122)、及連結於該頂面(122)且朝向第一帶安裝部(130)的相反側下降的坡面(124)。與第一實施形態中說明的凹陷部(170)的坡面(174)同樣地,該坡面(124)亦有助於使突起部(120)的爪部(126)一邊在第二帶安裝部(190)的相反方向上滑動,一邊朝向凹陷部(170)的爪接收部(176)方順暢移動。而且,有助於使與凹陷部(170)卡合的突起部(120)向第二帶安裝部(190)的方向滑動而脫離卡合這樣的操作的順暢化。
坡面(124)的相對於頂面(122)的傾斜角越小則可越順暢地進行公構件與母構件的相對的滑動操作,因而較佳為70°以下,更佳為60°以下。但是,坡面(124)的相對於頂面(122)的傾斜角若過小則公構件與母構件容易隨意地脫離卡合,因而較佳為20°以上,更佳為30°以上。
所述坡面可僅形成於突起部(120)及凹陷部(170)的其中一者,但較佳為形成於突起部(120)與凹陷部(170)的雙方。
本實施形態的扣(10)中,從表面(161)側觀察母構件(150)時所視認出的爪接收部(176)的輪廓為朝向第二帶安裝部(190)的相反側凸出的彎曲線狀。關於彎曲線狀,例如可列舉大致U字狀。
本實施形態的扣(10)中,亦維持著爪部(126)與爪接收部(176)的卡合狀態,公構件(100)以突起部(120)作為轉動軸而能夠在所限制的角度範圍內轉動。由於爪接收部(176)的輪廓為彎曲線狀,故可使公構件(100)更順暢地轉動。
本實施形態的扣(10)中,從表面(161)側觀察母構件(150)時所視認出的凹陷部(170)的帶寬度方向的長度隨著靠近第二帶安裝部(190)而逐漸變長。換言之,凹陷部(170)的帶寬度方向的長度隨著離開第二帶安裝部而變短。根據該構成,亦與第一實施形態同樣地,容易將突起部(120)插入到凹陷部(170)。然後,在突起部(120)插入到凹陷部(170)後,藉由將公構件(100)及母構件(150)向彼此分離的方向移動,可容易將突起部(120)引導至凹陷部(170)的適當的卡合位置。
<3.第三實施形態>圖7中表示從表面側觀察本發明的第三實施形態的扣的母構件(150)時的立體圖。圖7中,由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符號所表示的構成元件表示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的構成元件,且省略詳細說明。而且,第三實施形態的扣的公構件(100)因與第一實施形態相同,故省略說明。
第三實施形態的母構件(150)與第二實施形態的母構件在不存在坡面(124、174)的方面不同,其他構成與第二實施形態的母構件相同。第三實施形態的扣的母構件(150)中,在第一底面(172)的第二帶安裝部(190)側的端部,代替坡面(174),而連結著相對於第一底面(172)垂直立起的直立壁(175)。直立壁(175)的上端連結於第二底面(173)。
根據本實施形態的扣,即便使公構件(100)與母構件(150)向靠近的方向相對移動,形成於公構件(100)的突起部(120)的直立壁(129)及形成於母構件(150)的凹陷部(170)的直立壁(175)亦會抵接而阻礙所述移動。本實施形態的扣中,為了進行使與凹陷部(170)卡合的突起部(120)向第二帶安裝部(190)的方向滑動而脫離卡合這樣的操作,公構件(100)的突起部(120)的頂面(122)需要越過母構件(150)的直立壁(175)。如此,本實施形態中,使公構件(100)與母構件(150)不易在靠近的方向上滑動,防止兩者隨意脫離卡合的效果高。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的扣能夠應用於需要將帶的端部彼此結合或分離的操作的各種物品中。例如除應用於包、背包、鑰匙圈、包裝具、腰帶、肩帶、戰鬥腰帶(戰士腰帶)等帶製品之外,亦能夠應用於衣服、個人漂浮裝置(personal floating device,PFD)(救生衣)、頭盔、體育用品、鞋等各種物品的帶部分。
10‧‧‧扣
100‧‧‧公構件
110‧‧‧第一板狀基部
111‧‧‧第一板狀基部的表面
112‧‧‧第一板狀基部的背面
114‧‧‧彎曲部
120‧‧‧突起部
122、165‧‧‧頂面
123、131、163、191‧‧‧開口
124、174‧‧‧坡面
126‧‧‧爪部
128‧‧‧磁鐵或被磁鐵吸引的金屬
129、175‧‧‧直立壁
130‧‧‧第一帶安裝部
150‧‧‧母構件
160‧‧‧第二板狀基部
161‧‧‧第二板狀基部的表面
162‧‧‧第二板狀基部的背面
164‧‧‧隆起部
170‧‧‧凹陷部
172‧‧‧第一底面
173‧‧‧第二底面
176‧‧‧爪接收部
178‧‧‧溝狀端部
180‧‧‧傾斜面
190‧‧‧第二帶安裝部
圖1-1是從表面側觀察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的扣的公構件時的立體圖。 圖1-2是從背面側觀察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的扣的公構件時的立體圖。 圖2-1是從表面側觀察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的扣的母構件時的立體圖。 圖2-2是從背面側觀察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的扣的母構件時的立體圖。 圖3是使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的扣的公構件與母構件卡合時的立體圖。 圖4-1(a)、圖4-1(b)是表示使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的扣的公構件與母構件卡合的中途狀態的一例,其中圖4-1(a)是側視圖,圖4-1(b)是表示其內部構造的剖視圖。 圖4-2(a)、圖4-2(b)是表示使本發明的第一實施形態的扣的公構件與母構件卡合的中途狀態的另一例,其中圖4-2(a)是側視圖,圖4-2(b)是表示其內部構造的剖視圖。 圖5是從背面側觀察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的扣的公構件(100)時的立體圖。 圖6是從表面側觀察本發明的第二實施形態的扣的母構件(150)時的立體圖。 圖7是從表面側觀察本發明的第三實施形態的扣的母構件時的立體圖。

Claims (14)

  1. 一種扣,具備公構件(100)及能夠卡合於所述公構件的母構件(150),所述公構件(100)包括:第一板狀基部(110),具有表面(111)及背面(112);突起部(120),凸設於所述第一板狀基部(110)的所述背面(112);及第一帶安裝部(130),從所述第一板狀基部(110)的一端延伸設置且具有在帶寬度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個開口(131),所述母構件(150)包括:第二板狀基部(160),具有表面(161)及背面(162);凹陷部(170),凹設於所述第二板狀基部(160)的所述表面(161)且能夠卡合於所述突起部(120);第二帶安裝部(190),從所述第二板狀基部(160)的一端延伸設置且具有在帶寬度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個開口(191);及傾斜面(180),將所述第二板狀基部(160)的所述表面(161)及所述凹陷部(170)連結且用以將所述突起部(120)向所述凹陷部(170)引導,所述突起部(120)具有至少向所述第一帶安裝部(130)側突出的爪部(126),所述凹陷部(170)具有能夠卡合於所述爪部(126)的爪接收部(176),從所述表面(161)側觀察所述母構件(150)時所視認出的所述爪接收部(176)的輪廓為朝向所述第二帶安裝部(190)的相反側凸出的多角線狀或彎曲線狀,在所述突起部(120)及所述凹陷部(170)中的一者埋設著磁鐵(128),在另一者埋設著以被所述磁鐵吸引的方式朝向磁極的磁鐵或被所述磁鐵吸引的金屬(128)。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扣,其中從所述表面(161)側觀察所述母構件(150)時所視認出的所述爪接收部(176)的輪廓為所述第二帶安裝部(190)側打開的大致ㄈ字狀或大致U字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扣,其中維持著所述爪部(126)與所述爪接收部(176)的卡合狀態,所述公構件(100)能夠以所述突起部(120)為轉動軸而轉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扣,其中若設以所述第一帶安裝部(130)與所述第二帶安裝部(190)彼此位於相反側的方式所述公構件(100)與所述母構件(150)卡合的狀態為中央位置,則所述公構件(100)維持著所述爪部(126)與所述爪接收部(176)的卡合狀態,以所述突起部(120)的突出方向作為旋轉軸,而能夠在從所述中央位置向兩方向限制為90°以下的角度範圍內轉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扣,其中從所述表面(161)側觀察所述母構件(150)時所視認出的所述凹陷部(170)的帶寬度方向的長度隨著靠近所述第二帶安裝部(190)而逐漸變長,或者,朝向所述第二帶安裝部(190)直至中途為止為固定,進而隨著靠近所述第二帶安裝部(190)而逐漸變長。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扣,其中從所述表面(161)側觀察所述母構件(150)時所視認出的所述凹陷部(170)的帶寬度方向的最大長度較之從所述背面(112)側觀察所述公構件(100)時所視認出的所述突起部(120)的帶寬度方向的最大長度長2mm以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扣,其中所述凹陷部(170)具有向所述第二帶安裝部(190)側開放的溝狀端部(178)。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扣,其中所述凹陷部(170)包括:第一底面(172),配設於如下區域的內側,所述區域是由從所述表面(161)側觀察所述母構件(150)時所視認出的所述爪接收部(176)的所述多角線狀或所述彎曲線狀的輪廓、及連結所述多角線或所述彎曲線的兩端的直線而形成;以及坡面(174),連結於所述第一底面(172)且朝向所述第二帶安裝部(190)上升。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扣,其中所述凹陷部(170)具有第二底面(173),所述第二底面(173)從所述坡面(174)的所述第二帶安裝部(190)側的端部延伸設置至所述溝狀端部(178)。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扣,其中所述突起部(120)具有頂面(122)、及連結於所述頂面(122)且朝向所述第一帶安裝部(130)的相反側下降的坡面(124)。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扣,其中所述傾斜面(180)沿著從所述表面(161)側觀察所述母構件(150)時所視認出的所述爪接收部(176)的輪廓而形成。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扣,其中所述傾斜面(180)的長度為0.5mm以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扣,其中所述突起部(120)具有僅向所述第一帶安裝部(130)側突出的所述爪部(126)。
  14. 一種物品,其具備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扣。
TW107119090A 2018-03-26 2018-06-04 buckle TWI6597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12238 2018-03-26
PCT/JP2018/012238 WO2019186665A1 (ja) 2018-03-26 2018-03-26 バック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9704B true TWI659704B (zh) 2019-05-21
TW201940097A TW201940097A (zh) 2019-10-16

Family

ID=67348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9090A TWI659704B (zh) 2018-03-26 2018-06-04 buckl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2) CN113508965B (zh)
TW (1) TWI659704B (zh)
WO (1) WO20191866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5755A (zh) * 2020-07-07 2020-10-09 重庆力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组装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1588136A (zh) * 2020-07-07 2020-08-28 东莞市巴迪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头盔卡扣
KR102276475B1 (ko) * 2021-01-25 2021-07-12 김선중 버클
CN114027594B (zh) * 2021-04-18 2024-02-20 联扬塑胶(深圳)有限公司 磁性扣具
DE102021213555B3 (de) * 2021-11-30 2023-02-16 Fidlock Gmbh Gurtbandverschluss
DE102021213556B3 (de) * 2021-11-30 2023-02-16 Fidlock Gmbh Gurtbandverschluss
KR20230166476A (ko) * 2022-05-31 2023-12-07 주식회사 우진프라스틱 버클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2432C (zh) * 2001-07-09 2006-11-01 黄尚忠 磁性条带扣件
US8978213B2 (en) * 2011-10-13 2015-03-17 Paul J. Hayton Clamping buckle for belts and straps
TWM513608U (zh) * 2015-09-22 2015-12-11 Shank Entpr Co Ltd G 連接釦
CN206852181U (zh) * 2017-05-25 2018-01-09 上海欧图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调节的磁铁搭扣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33294U (zh) * 1977-08-08 1979-03-05
JPS647218U (zh) * 1987-06-29 1989-01-17
JPS6410302A (en) * 1987-07-03 1989-01-13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Digital/analog converter device
JPH03280902A (ja) * 1990-03-30 1991-12-11 Taamo:Kk 止具
JPH0373103A (ja) * 1990-08-02 1991-03-28 Taamo:Kk 係合具
US6857169B2 (en) * 2002-12-10 2005-02-22 Taiwan Industrial Fastener Corporation Structure of magnetic buckle
US8359716B2 (en) * 2008-02-21 2013-01-29 Fidlock Gmbh Magnetomechanical connection assembly with load securing
JP6266226B2 (ja) * 2013-04-26 2018-01-24 Ykk株式会社 施錠可能バックル
JP6212428B2 (ja) * 2014-03-31 2017-10-11 株式会社ニフコ 連結具
JP3191626U (ja) * 2014-04-18 2014-07-03 Ykk株式会社 連結具本体に対してアタッチメントが着脱可能である連結具
CN106307840A (zh) * 2015-06-24 2017-01-11 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表扣、使用该表扣的表带及扣件
JP3205037U (ja) * 2016-04-19 2016-06-30 Ykk株式会社 バックル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2432C (zh) * 2001-07-09 2006-11-01 黄尚忠 磁性条带扣件
US8978213B2 (en) * 2011-10-13 2015-03-17 Paul J. Hayton Clamping buckle for belts and straps
TWM513608U (zh) * 2015-09-22 2015-12-11 Shank Entpr Co Ltd G 連接釦
CN206852181U (zh) * 2017-05-25 2018-01-09 上海欧图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调节的磁铁搭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83558B (zh) 2022-05-31
TW201940097A (zh) 2019-10-16
CN113508965A (zh) 2021-10-19
WO2019186665A1 (ja) 2019-10-03
CN113508965B (zh) 2022-11-22
CN111683558A (zh) 2020-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9704B (zh) buckle
KR102209939B1 (ko) 버클
US6981391B2 (en) Connector for accessories
KR101747187B1 (ko) 버클
EP2351498B1 (en) Magnetic lock catch
JP6129842B2 (ja) 自己整合型ジッパー
US5920966A (en) Magnetic fastener
US20130212839A1 (en) Magnetic snap fastener
US20070099469A1 (en) General purpose magnetic connector
US9777763B2 (en) Hook with magnetic closure
US20070277353A1 (en) Fastener
KR101936705B1 (ko) 플랩 고정용 버클
KR100732730B1 (ko) 자석식 스트랩 체결기구
US10368615B2 (en) Harness fastening system
TWM578102U (zh) Magnet clip
GB2419917A (en) Buckle with slidable button and rotatable cover
US8051542B2 (en) Detachable lanyard buckle
KR101769579B1 (ko) 지갑형 스마트폰 케이스
EP0348857A1 (en) Buckle
TWM513608U (zh) 連接釦
US6704977B1 (en) Strap buckle
TWI616150B (zh) 繩索鎖定具
US20180078024A1 (en) Neck strap structure
KR200482339Y1 (ko) 골프티 홀더
US9204692B2 (en) Quick release buck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