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06878A - 复合导电集流体、电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复合导电集流体、电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06878A
CN113506878A CN202110779875.6A CN202110779875A CN113506878A CN 113506878 A CN113506878 A CN 113506878A CN 202110779875 A CN202110779875 A CN 202110779875A CN 113506878 A CN113506878 A CN 1135068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current collector
dressing
layer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798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爱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agonfly Laborator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ragonfly Laborato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agonfly Laborator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ragonfly Laborato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7987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068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06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6878A/zh
Priority to CN202221358204.9U priority patent/CN217485481U/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01M4/665Composites
    • H01M4/667Composites in the form of layers, e.g.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1Electrodes based on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or on mixtures of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LiCoO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3Electrodes based on 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4Electrodes based on metals, Si o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6Electrodes based on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01M4/661Metal or alloys, e.g. alloy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01M4/663Selection of materials containing carbon or carbonaceous materials as conductive part, e.g. graphite, carbon fib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Cell Electrode Carriers And Collector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导电集流体,包括载体层和导电层,导电层包括第一导电块和第二导电块,在电极片涂布敷料阶段,正极敷料或负极敷料会涂布在导电层的顶面的敷料面上,涂布在第二导电块上的敷料层会相应减薄,从而降低了载体层和电极片边缘敷料层的厚度,从而实现了对电极片的边缘区域敷料的减薄。不影响电极片的敷料涂布速度,保证了涂布产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极片,包括正极片、负极片,正极片和负极片均包括本发明的所述复合导电集流体,实现了对电极片的边缘区域敷料的减薄,解决了正极极片边缘敷料偏厚导致的电池安全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提高了电池的大电流充电能力。避免了负极边缘析锂,提升了电池循环寿命。

Description

复合导电集流体、电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复合导电集流体、电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制造行业,经常需要在正负极极片边缘做一些减薄化处理,特别是正极极片,由于浆料涂布的原因,如果不进行边缘减薄化处理,在正极浆料边缘区域,由于浆料本身与金属箔材之间的亲和力问题,会导致在正极极片的边缘区敷料偏厚。如果正极极片敷料偏厚,会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如正极极片边缘翘曲,铝箔拉断,甚至正负极容量不匹配,导致正极边缘偏厚位置对应的负极位置在充电时候产生析锂。
但对于叠片工艺,由于非正负极极耳的两侧长边,是浆料涂布工艺的走速方向,因此在此方向上进行变薄处理变得很难做到,常规方案是进行间隙涂布,但间隙涂布极大的降低了涂布速度,同时极大地影响了电极片的涂布产能。另外,进行间隙涂布时,在间隙的边缘,正极浆料的敷料同样由于浆料和亲和力的问题会造成正极片边缘部分敷料比正极片其他位置厚,还是存在上述正极片边缘敷料偏厚带来的问题。
公开号为的CN 104167553 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方形卷绕式电池极片及其制作工艺,正、负集流体一边缘设有外凸极耳,外凸极耳的根部设有绝缘胶料涂敷,正集流体两侧边缘设有正极小留白,负集流体两侧边缘设有负极小留白,正极小留白与负极小留白上对贴有绝缘胶带,正极敷区与一侧边缘的正极小留白之间设有大留白。大留白提供了更大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敷料量,提高了电池的容量,降低了电池的成本;绝缘胶料涂敷和外凸极耳上敷料紧密结合,提高了极耳的强度,而且在折极耳过程中起到绝缘防止短路状况发生的作用;对贴绝缘胶带,卷绕时在此位置裁切可以有效避免裁切到料的掉粉和切刀造成的毛刺短路状况。但是该发明在正极边缘敷料量大,从而使正极边缘敷料区敷料偏厚,会导致正极极片边缘翘曲,铝箔拉断,甚至正负极容量不匹配,导致正极边缘偏厚位置对应的负极位置在充电时候产生析锂等安全问题。
有必要提供一种复合导电集流体、电极片及锂离子电池以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复合导电集流体、电极片及锂离子电池,以利于提到电池安全性,并避免涂布过程中出现降低涂布速度和产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所述复合导电集流体,包括载体层和导电层,所述导电层与所述载体层连接,所述载体层的组成材料为金属材料,所述导电层的顶面为敷料面;
所述导电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电块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块,所述第二导电块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导电块的厚度。
本发明的所述复合导电集流体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所述复合导电集流体包括载体层和导电层,导电层包括第一导电块和第二导电块,在电极片涂布敷料阶段,正极敷料或负极敷料会涂布在导电层的顶面的敷料面上,由于第二导电块比第一导电块的厚度大,因此涂布在第二导电块上的敷料层会相应减薄,从而降低了载体层和电极片边缘敷料层的厚度,实现了对电极片的边缘区域敷料的减薄,解决了正极极片边缘敷料偏厚导致的电池安全问题,不影响电极片的敷料涂布速度,保证了涂布产能。本发明的复合导电集流体起到了减薄电极片边缘区域敷料厚度的作用,一方面提高了正负极敷料边缘的正负极容量比,提高了电池的大电流充电能力;另外一方面,有效减少或者避免了负极边缘析锂,提升了电池循环寿命。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电块与所述第一导电块之间厚度差大于等于5微米。其有益效果在于:使得第二导电块上的敷料层和第一导电块上的敷料层的厚度具有差异,从而使得电极片边缘上的敷料层厚度小于载体层中间的敷料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块的长度至少为3微米,所述第二导电块的长度至少为3微米。其有益效果在于,保证所述复合导电集流体具有足够长度的导电层,从而保证集流体的导电性。
优选地,所述载体层的顶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导电块的底面积和所述第二导电块底面积的总和。其有益效果在于,保证第一导电块和第二导电块的底面均能与载体层充分连接,从而保证复合导电集流体的导电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导电块侧面连接,所述载体层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导电块和所述第二导电块的总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块与所述第二导电块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载体层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导电块和所述第二导电块的总长度。其有益效果在于,载体层的长度大于第一导电块和两个第二导电块的总长度,从而使得第一导电块和第二导电块的底面均可以与载体层的顶面充分连接,从而保证复合导电集流体的导电性能、汇集电流的能力和集流速度。
优选地,所述金属材料为金、钨、铂、铁、钴、镍、镁、锌、铝、钛、铬和铜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
优选地,所述导电层包括碳材料,所述碳材料占所述导电层的重量比为10%-100%,所述碳材料为石墨、碳纳米管、石墨烯和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复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极片,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均包括本发明所述的复合导电集流体。
本发明的所述电极片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所述电极片包括所述复合导电集流体,降低了载体层和电极片边缘敷料层的厚度,从而实现了对电极片的边缘区域敷料的减薄,解决了正极极片边缘敷料偏厚导致的电池安全问题,不影响电极片的敷料涂布速度,保证了涂布产能。
优选地,所述正极片还包括正极敷料,所述正极敷料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与所述正极片上的复合导电集流体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镍钴锰酸锂、镍钴铝三元材料、富锂层状材料和镍锰尖晶石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复合。
优选地,所述负极片还包括负极敷料,所述负极敷料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与所述负极片上的复合导电集流体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包括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为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碳微球、钛酸锂、硅或硅碳合金、锡合金以及活性锂金属中一种或多种的复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本发明所述的电极片。
本发明的所述锂离子电池所述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所述电极片,降低了载体层和电极片边缘敷料层的厚度,从而实现了对电极片的边缘区域敷料的减薄,解决了正极极片边缘敷料偏厚导致的电池安全问题。本发明的复合导电集流体起到了减薄电极片边缘区域敷料厚度的作用,一方面提高了正负极敷料边缘的正负极容量比,提高了电池的大电流充电能力。另外一方面,复合导电集流体有效减少或者避免了负极边缘析锂,提升了电池循环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复合导电集流体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复合导电集流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复合导电集流体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复合导电集流体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复合导电集流体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复合导电集流体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复合导电集流体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复合导电集流体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极片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软包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循环测试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使用的“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实施例一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导电集流体,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复合导电集流体的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复合导电集流体的俯视图。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复合导电集流体包括载体层1和导电层2,导电层2与载体层1连接,载体层1的组成材料为金属材料,导电层2的顶面为敷料面20,导电层2包括一个第一导电块21和两个第二导电块22,第二导电块22的厚度比第一导电块21的厚度大,两个第二导电块22分别设置于载体层1的顶面的左边缘和右边缘,第一导电块21设置于载体层1的顶面,第一导电块21设置于两个第二导电块22之间。
本发明的复合导电集流体的优点为:
本发明的复合导电集流体包括载体层1和导电层2,导电层2包括第一导电块21和第二导电块22,至少两个较厚的第二导电块22设置于载体层1的顶面的左边缘和右边缘,在电极片涂布敷料阶段,正极敷料或负极敷料会涂布在导电层的顶面的敷料面上,由于敷料层的顶面一般为平面,而两个第二导电块比第一导电块的厚度大,因此涂布在第二导电块上的敷料层会相应减薄,从而降低了载体层和电极片边缘敷料层的厚度,从而实现了对电极片的边缘区域敷料的减薄,解决了正极极片边缘敷料偏厚导致的电池安全问题。不需采用间隙涂布工艺即可完成对正极片边缘区域敷料的减薄处理,不影响电极片的敷料涂布速度,保证了涂布产能。本发明的复合导电集流体起到了减薄电极片边缘区域敷料厚度的作用,一方面提高了正负极敷料边缘的正负极容量比,提高了电池的大电流充电能力。另外一方面,有效减少或者避免了负极边缘析锂,提升了电池循环寿命。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导电块22与第一导电块21之间厚度差大于等于5微米。其优点为:使得第二导电块22上的敷料层和第一导电块21上的敷料层的厚度具有差异,从而使得电极片边缘上的敷料层厚度小于载体层1中间的敷料层。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导电块的长度至少为3微米,第二导电块的长度至少为3微米。第一导电块21和第二导电块22的宽度均等于载体层的宽度。其优点在于,保证复合导电集流体具有足够长度和足够宽度的导电层,从而保证了载体层1上导电层2的覆盖面积足够大,从而保证集流体的导电性。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导电块21的侧面与第二导电块22侧面连接,载体层1的长度等于第一导电块21和两个第二导电块22的总长度。
载体层1的宽度、第一导电块21和第二导电块22的宽度均相同。载体层1的顶面积等于第一导电块21的底面积和两个第二导电块22底面积的总和,即载体层1的顶面积等于导电层2的底面积。其优点在于,保证第一导电块21和第二导电块22的底面均能与载体层1充分连接,从而保证复合导电集流体的导电性。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金属材料为金、钨、铂、铁、钴、镍、镁、锌、铝、钛、铬和铜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导电层包括碳材料,碳材料占导电层的重量比为10%-100%,碳材料为石墨、碳纳米管、石墨烯和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复合。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复合导电集流体的结构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复合导电集流体的俯视图。参照图3和图4,本发明的复合导电集流体包括载体层1和导电层2,导电层2与载体层1连接,载体层1的组成材料为金属材料,导电层2的顶面为敷料面20。导电层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电块21和至少两个第二导电块22,第二导电块22的厚度比第一导电块21的厚度大,两个第二导电块22分别设置于载体层1的顶面的左边缘和右边缘。
第一导电块21与第二导电块22之间设置有间隙23,间隙23中可以涂覆电极涂层。载体层1的长度大于第一导电块21和两个第二导电块22的总长度。其优点在于,载体层的长度大于第一导电块和两个第二导电块的总长度,从而使得第一导电块和第二导电块的底面均可以与载体层的顶面充分连接,从而保证复合导电集流体的导电性能、汇集电流的能力和集流速度。
载体层1的宽度与第一导电块21和第二导电块22的宽度相同,载体层1长度大于导电层2的长度,因此载体层1的顶面积大于导电层2的底面积。
实施例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复合导电集流体的结构图。参照图5,本发明的复合导电集流体包括载体层1和导电层2,导电层2与载体层1连接,载体层1的组成材料为金属材料,导电层2的顶面为敷料面20。导电层2包括一个第一导电块21和两个第二导电块22,第二导电块22的厚度比第一导电块21的厚度大,两个第二导电块22分别设置于载体层1的顶面的左边缘和右边缘。每一个第一导电块21与一个第二导电块22侧面连接,载体层1的长度等于所有第一导电块21和所有的第二导电块22的长度。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复合导电集流体的俯视图。参照图6,载体层1的宽度大于第一导电块21的宽度及第二导电块22的宽度。载体层1的顶面积大于第一导电块21的底面积和两个第二导电块的底面积22的总和,即载体层1的顶面积大于导电层2的底面积。
实施例四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复合导电集流体的结构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复合导电集流体的俯视图。参照图7和图8,本发明的复合导电集流体包括载体层1和导电层2,导电层2与载体层1连接,载体层1的组成材料为金属材料,导电层2的顶面为敷料面20;
导电层2包括3个第一导电块21和4个第二导电块22,第二导电块22的厚度比第一导电块21的厚度大,至少有两个第二导电块22分别设置于载体层1的顶面的左边缘和右边缘,第一导电块21与第二导电块22在载体层1的顶面上间隔设置,每一第二导电块22的侧面均连接一个第一导电块21的侧面,载体层1的长度等于所有第一导电块21和所有的第二导电块22的长度,载体层1的宽度与第一导电块21和第二导电块22的宽度相同,即载体层1的顶面积与导电层2的顶面积相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极片,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极片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电极片包括正极片3和负极片4,正极片3和负极片4之间通过隔离膜5隔开。正极片3和负极片4均包括本发明的复合导电集流体。
本发明的电极片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电极片包括复合导电集流体,降低了载体层和电极片边缘敷料层的厚度,从而实现了对电极片的边缘区域敷料的减薄,解决了正极极片边缘敷料偏厚导致的电池安全问题。不需采用间隙涂布工艺即可完成对正极片边缘区域敷料的减薄处理,不影响电极片的敷料涂布速度,保证了涂布产能。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正极片3还包括正极敷料30,正极敷料30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31,正极活性材料层31与正极片3上的复合导电集流体连接。具体地,正极活性材料层31与导电层2连接,即正极活性材料层31与第一导电块21和第二导电块22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正极活性材料层31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图中未标示),正极活性物质为钴酸锂(LCO)、锰酸锂(LMO)、磷酸铁锂(LFP)、磷酸锰铁锂(LFMP)、镍钴锰酸锂(NCM)、镍钴铝三元材料、富锂层状材料和镍锰尖晶石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复合。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负极片4还包括负极敷料40,负极敷料40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层41,负极活性材料层41与负极片上的复合导电集流体连接。具体地,负极活性材料层41与负极片4上的第一导电块(图中未标示)和第二导电块(图中未标示)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负极活性材料层41包括负极活性物质(图中未标示),负极活性物质为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碳微球、钛酸锂、硅或硅碳合金、锡合金以及活性锂金属中一种或多种的复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本发明的电极片。
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极片,降低了载体层和电极片边缘敷料层的厚度,从而实现了对电极片的边缘区域敷料的减薄。从而解决了正极极片边缘敷料偏厚导致的电池安全问题,避免了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极片边缘翘曲、铝箔拉断、正负极容量不匹配导致的正极边缘偏厚位置对应的负极位置在充电时候产生析锂的问题。不影响电极片的敷料涂布速度,保证了涂布产能,从而保证了锂离子电池生产效率。一方面提高了正负极敷料边缘的正负极容量比,提高了电池的大电流充电能力。另外一方面,复合导电集流体有效减少或者避免了负极边缘析锂的问题,提升了电池循环寿命。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包括外壳6以及外壳6内设置的由正极片3、负极片4和隔离膜5形成的电芯。正极片3和负极片4均采用上述的复合导电集流体,锂离子电池可以为软包电池、方形铝壳、方形钢壳、圆柱铝壳和圆柱钢壳电池中的任意一种。
以比较典型的软包电池为例,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软包电池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1,软包电池包括常规软包锂电池所具有的外壳6,外壳6内设置的由正极片3、隔离膜5和负极片4层叠形成的电芯7,以及壳体内添加的电解液8。正极片3通过其连接的正极柱32引出外壳6外侧,负极片4通过其连接的负极柱42引出外壳6的外侧。正极片3包括本发明的复合导电集流体和涂覆在该复合导电集流体上的正极材料,负极片4包括本发明的复合导电集流体和涂覆在该复合导电集流体上的负极材料。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的效果,发明人针对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与对比例的现有的电池进行对比实验,其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材料选择如下:
实施例和对比例均选择软包装25Ah磷酸铁锂电池。实施例和对比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和组成不同。
对比例的正极和负极的选择:正极材料选择磷酸铁锂材料,正极集流体选择13μm铝箔;负极材料选择石墨材料,负极集流体选择8μm铜箔。对比例采用厚度为1μm的碳涂层作为集流体的导电层。
实施例的复合导电集流体:复合导电集流体的载体层的长度为100mm,导电层包括两种厚度的第一导电块和两个第二导电块,第一导电块的厚度为1μm,其长度为96mm,在第一导电块上进行单面涂布,第一导电块上的涂布的敷料宽度为96mm。两个第二导电块的厚度为20μm,每个第二导电块的长度为2mm,在第二导电块上进行单面涂布,两个第二导电块上的涂布的敷料总宽度为4mm。
实施例的正极片:正极片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复合导电集流体和敷料,正极片的导电层上涂布的敷料为正极敷料。正极片的总宽度为100mm,第一导电块位于正极片的正中间,正极片的裁切面与第二导电块的外侧面为同一面。
实施例的负极片:负极片总宽度为100mm,负极片的结构与正极片上的结构类似,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复合导电集流体和敷料,与正极片不同的是,负极片上的导电层上涂布的敷料为负极敷料。
上述实施例的正极敷料组分与对比例的正极敷料组分相同,实施例的负极敷料组分与对比例的负极敷料组分相同。
上述实施例与对比例的电极组分参数选择相同,具体参数如下:
正极材料的重量配比为:占正极材料96%的正极活性材料,占正极材料2%的聚偏氟乙烯(PVDF5130),占正极材料2%的碳黑导电剂(SP)。
负极材料的重量配比为:占负极材料95%的负极活性材料,占负极材料1.50%的羟甲基纤维素钠(CMC),占负极材料1.00%的碳黑导电剂(SP),占负极材料2.50%的丁苯橡胶(SBR)。
上述实施例的电极片与对比例的电极片的涂布和辊压参数相同,具体参数为:正极面密度为31mg/cm2,正极压实密度为2.3g/cm3;负极面密度为15.5mg/cm2,负极压实密度为1.4g/cm3
用上述电极组分组装制成软包装电池,外壳选择铝塑膜材料进行封装成型,然后进行电解液注液、陈化、化成、分容等工序制得锂离子电池。
其具体的制作工序如下:
注液:将真空泵的抽吸口对准电池的注射口,打开抽真空泵对电池壳进行抽真空,抽真空后关闭真空泵。使注射装置的注射口插入电池的注射口,然后进行注液,为了保证注液效果,可以进行多次注液,注液完成后封口;
陈化:陈化过程中选取电池分组进行陈化作业;
化成:使化成机线路连接电池,利用化成机对电池进行化成,然后根据电池型号,通过计算机完成对各个电池进行参数的选择。
分容:利用分容柜对化成过的符合标准的电池进行分容操作。
分选:经过分容后,对电池进行分选,分选过程中将电池放在采集模块下,然后连接采集模块和电池,并经过放电、充电、放电、再充电四个步骤,检测电池的各项参数。
经过具体试验测试得到下述表1所示的电池性能参数:
表1
Figure BDA0003156139300000131
通过上述表格分析可见,在多种恒流充电容量条件下,实施例的恒流充电容量/初始电池容量比对比例的恒流充电容量/初始电池容量高,因此采用本发明的复合导电集流体制作的电极片及锂离子电池,提高了电池充电后的电池容量,提高了电池的循环性能。
经过发明人的实验,对上述的对比例和实施例的电池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如下:
在常温环境下,控制电池的充放电电压范围为2.0-3.8V,充放电电流为1C,100%DOD、搁置30min的条件下,记录其循环周次和电量及电量保持性,从而进一步作出曲线图,得到如图12所示的循环测试曲线图。
可说明的是,DOD为Depth Of Discharge的缩写词,代表放电深度,100%DOD表示电池每次的放电容量为电池实际电容量的100%,即电池每次都放空电量。
观察如图12所示的循环测试曲线图,图12中的曲线L1为实施例的循环测试曲线,曲线L2为对比例的循环测试曲线。在经过一开始的充放电循环后,曲线L1始终位于曲线L2上方,因此在循环测试过程中,实施例的电池容量保持率始终比对比例的电池容量保持率高。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在常温的循环测试条件下,本发明的实施例电池相对于对比例电池,实施例的电池容量保持率更高,电量保持性更好,提高了电池的循环性能。
虽然在上文中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能够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但是,应理解,这种修改和变化都属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之内。而且,在此说明的本发明可有其它的实施方式,并且可通过多种方式实施或实现。

Claims (14)

1.一种复合导电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层和导电层,所述导电层与所述载体层顶面连接,所述载体层的组成材料为金属材料,所述导电层的顶面为敷料面;
所述导电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电块和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块,所述第二导电块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导电块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电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块与所述第一导电块之间厚度差大于等于5微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电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块的长度至少为3微米,所述第二导电块的长度至少为3微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电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层的顶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导电块的底面积和所述第二导电块底面积的总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电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导电块侧面连接,所述载体层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导电块和所述第二导电块的总长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电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块与所述第二导电块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载体层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导电块和所述第二导电块的总长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电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材料为金、钨、铂、铁、钴、镍、镁、锌、铝、钛、铬和铜中的一种或多种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电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包括碳材料,所述碳材料占所述导电层的重量比为10%-100%,所述碳材料为石墨、碳纳米管、石墨烯和炭黑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复合。
9.一种电极片,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均包括所述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导电集流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还包括正极敷料,所述正极敷料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与所述正极片上的复合导电集流体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镍钴锰酸锂、镍钴铝三元材料、富锂层状材料和镍锰尖晶石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复合。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还包括负极敷料,所述负极敷料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与所述负极片上的复合导电集流体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包括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为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碳微球、钛酸锂、硅或硅碳合金、锡合金以及活性锂金属中一种或多种的复合。
14.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极片。
CN202110779875.6A 2021-07-09 2021-07-09 复合导电集流体、电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Pending CN1135068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9875.6A CN113506878A (zh) 2021-07-09 2021-07-09 复合导电集流体、电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202221358204.9U CN217485481U (zh) 2021-07-09 2022-06-01 复合导电集流体、电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9875.6A CN113506878A (zh) 2021-07-09 2021-07-09 复合导电集流体、电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6878A true CN113506878A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1255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79875.6A Pending CN113506878A (zh) 2021-07-09 2021-07-09 复合导电集流体、电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202221358204.9U Active CN217485481U (zh) 2021-07-09 2022-06-01 复合导电集流体、电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58204.9U Active CN217485481U (zh) 2021-07-09 2022-06-01 复合导电集流体、电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350687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3922A (zh) * 2021-11-02 2022-02-08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极片及其制作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14204038A (zh) * 2021-12-07 2022-03-18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集流体及其应用
CN114914452A (zh) * 2022-03-11 2022-08-16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流体、极片以及二次电池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3953A (zh) * 2020-08-21 2020-11-13 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流体、极片和电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3953A (zh) * 2020-08-21 2020-11-13 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流体、极片和电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3922A (zh) * 2021-11-02 2022-02-08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极片及其制作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14204038A (zh) * 2021-12-07 2022-03-18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集流体及其应用
CN114204038B (zh) * 2021-12-07 2024-01-26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集流体及其应用
CN114914452A (zh) * 2022-03-11 2022-08-16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流体、极片以及二次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5481U (zh) 2022-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94409B (zh) 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CN111969214B (zh) 一种异型结构的正极片及包括该正极片的锂离子电池
JP3819785B2 (ja) 集合電池
CN113506878A (zh) 复合导电集流体、电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WO2021184262A1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其制备方法及包含其的锂离子电池
JP2022539769A (ja) 電極シート、電気化学装置及びその装置
WO2021174689A1 (zh) 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13258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02117931B (zh) 正极采用改性锰酸锂的高倍率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CN112820855B (zh) 极片及电池
WO2022057189A1 (zh) 一种固态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及其相关的装置
CN113410425A (zh) 电芯及电池
WO2020038011A1 (zh) 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动车辆
CN113421996B (zh) 一种负极片、电池及负极片的制作方法
CN112349953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WO2021250803A1 (ja) 2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476503B2 (en) All-solid-state battery
CN113140697A (zh) 正极片、锂离子电池及正极片的制备方法
JP2015005421A (ja) 電極体及び全固体電池
CN102340035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的制作方法
CN102122725B (zh) 一种锂-二硫化铁电池
JP5590173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負極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16072817B (zh) 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装置
WO2012001814A1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US20230100360A1 (en) Batter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1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