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3953A - 一种集流体、极片和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流体、极片和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3953A
CN111933953A CN202010851065.2A CN202010851065A CN111933953A CN 111933953 A CN111933953 A CN 111933953A CN 202010851065 A CN202010851065 A CN 202010851065A CN 111933953 A CN111933953 A CN 1119339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urrent collector
thickness
battery
materi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510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毅
姜斌
江柯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Tafel Powe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Tafel Power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5106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339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33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3953A/zh
Priority to EP21857193.3A priority patent/EP4148835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87684 priority patent/WO2022037092A1/zh
Priority to US18/064,201 priority patent/US20230163313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01M4/665Composites
    • H01M4/667Composites in the form of layers, e.g.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35Safety or regulating additives or arrangements in electrodes, separators or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4Electrodes based on metals, Si o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7Electrodes based on electro-active poly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4Carriers or collectors
    • H01M4/66Selection of materials
    • H01M4/661Metal or alloys, e.g. alloy coat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ell Electrode Carriers And Coll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流体,包括基底层和导电层,所述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底层表面,所述基底层包括相互连接的聚合物层和金属材料层,所述金属材料层与所述导电层连接,且部分所述金属材料层外露于所述导电层。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极片和一种电池。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集流体降低其金属用量,提高了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而且本发明的集流体在热失控初期即能够发生结构破坏,能防止电池热失控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集流体、极片和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流体、极片和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子电池因高能量密度、优异的循环寿命、高工作电压、较低的自放电率、环境友好等突出优势,当下成为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的理想电源。然而随着正负极材料能量密度的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逐渐成为制约其进一步推广的重要问题。
高能量密度,高容量的单体电芯在过充、过热、穿刺等滥用条件下非常容易发生热失控现象,进而导致起火甚至燃爆事故,严重威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电池的热失控往往源自于内部剧烈的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当电池中出现由于内部存在异物(如电池材料中引入的颗粒、极片上产生的毛刺或者电池使用过程中析出的金属锂枝晶等)或者外部穿刺等原因导致的隔离膜破损时,破损处两侧的正负极片可能被导通进而发生微短路现象,短路电流会引起电池局部升温,进而引发更为剧烈的反应,导致电池内的电解液等可燃物质发生燃烧、爆炸。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以有效地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改善电池的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集流体,降低其金属用量,同时使其在热失控初期即能够发生结构破坏,防止热失控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流体,包括基底层和导电层,所述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底层表面,所述基底层包括相互连接的聚合物层和金属材料层,所述金属材料层与所述导电层连接,且部分所述金属材料层外露于所述导电层。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集流体的一种改进,所述金属材料层粘接于所述聚合物层的表面。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集流体的一种改进,所述金属材料层部分嵌入所述聚合物层。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集流体的一种改进,所述聚合物层设置有两层,所述金属材料层部分设置于两层所述聚合物层之间。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集流体的一种改进,所述金属材料层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金属材料层分别设置于所述聚合物层相对的两端。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集流体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电层通过电镀、喷涂、化学气相沉积或物理气相沉积生成于所述基底层表面;或者所述导电层为金属箔材,所述金属箔材压制于所述基底层表面。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集流体的一种改进,所述聚合物层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聚乙烯醇层、聚氯乙烯层、聚乙烯层、聚丙烯层和聚苯乙烯层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集流体的一种改进,所述聚合物层的厚度为1~20μm,所述金属材料层的厚度为1~20μm,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0.05~5μm。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极片,包括说明书前文任一段所述的集流体以及涂覆于所述集流体至少一面的活性物质层。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间隔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所述正极片和/或所述负极片为说明书前文所述的极片。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1)本发明的集流体包括基底层和导电层,基底层包括聚合物层和金属材料层,与常规集流体金属箔材相比,该集流体结构中的金属用量可以显著降低,从而减轻电池重量,提升电池质量能量密度。
2)本发明的集流体中含有聚合物层,该聚合物层在低于常规集流体金属箔材的熔点温度下即融化,在电池内部产热初期就能够导致电极失效,阻止电化学反应以及内短路的进一步发展,从而防止热失控发生。
3)本发明的集流中金属材料层与导电层连接且部分外露于导电层,该部分可作为极耳并使用常规超声焊接方式加工,焊接后的拉拔力与常规集流体金属箔材相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集流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中集流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中集流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发明中集流体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是本发明中集流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6是本发明中集流体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其中:1-基底层,2-导电层,11-聚合物层,12-金属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1、集流体
参考图1~6,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集流体,包括基底层1和导电层2,导电层2设置于基底层1表面,基底层1包括相互连接的聚合物层11和金属材料层12,金属材料层12与导电层2连接,且部分金属材料层12外露于导电层2。其中,外露于导电层2的部分金属材料层通过切割成型后作为极耳。
参考图1和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金属材料层12粘接于聚合物层11的表面。金属材料层12不完全覆盖聚合物层11,否则无法提高能量密度,也无法在聚合物层11溶化后阻止短路。参考图2和5,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金属材料层12部分嵌入聚合物层11。参考图3和6,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聚合物层11设置有两层,金属材料层12部分设置于两层聚合物层11之间。
参考图4~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金属材料层12设置有两个,两个金属材料层12分别设置于聚合物层11相对的两端。如此设置,使得集流体形成两端出极耳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方式中,导电层2通过电镀、喷涂、化学气相沉积或物理气相沉积生成于基底层表面。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电层为金属箔材,金属箔材压制于基底层表面。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聚合物层11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聚乙烯醇层、聚氯乙烯层、聚乙烯层、聚丙烯层和聚苯乙烯层中的任意一种。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聚合物层11的厚度为1~20μm,金属材料层12的厚度为1~20μm,导电层2的厚度为0.05~5μm。
2、极片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极片,包括本发明的集流体以及涂覆于集流体至少一面的活性物质层。
正极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包括可逆地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化合物。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正极活性物质可以包括复合氧化物,复合氧化物含有锂以及从钴、锰和镍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元素。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正极活性物质选自钴酸锂(LiCoO2)、锂镍锰钴三元材料、锰酸锂(LiMn2O4)、镍锰酸锂(LiNi0.5Mn1.5O4)、磷酸铁锂(LiFePO4)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正极活性物质层还包含粘合剂粘合剂提高正极活性物质颗粒彼此间的结合,并且还提高正极活性物质与极片主体的结合。粘合剂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聚乙烯醇、羟丙基纤维素、二乙酰基纤维素、聚氯乙烯、羧化的聚氯乙烯、聚氟乙烯、含亚乙基氧的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氨酯、聚四氟乙烯、聚偏1,1-二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丁苯橡胶、丙烯酸(酯)化的丁苯橡胶、环氧树脂、尼龙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正极活性物质层还包括导电材料,从而赋予电极导电性。导电材料可以包括任何导电材料,只要它不引起化学变化。导电材料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基于碳的材料(例如,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碳黑、乙炔黑、科琴黑、碳纤维等)、基于金属的材料(例如,金属粉、金属纤维等,包括例如铜、镍、铝、银等)、导电聚合物(例如,聚亚苯基衍生物)和它们的混合物。
负极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负极活性物质,负极活性物质选自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微碳球(简称为MCMB)、硬碳、软碳、硅、硅-碳复合物、Li-Sn合金、Li-Sn-O合金、Sn、SnO、SnO2、尖晶石结构的锂化TiO2-Li4Ti5O12、Li-Al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负极活性物质层可以包含粘合剂,粘合剂提高负极活性材料颗粒彼此间的结合和负极活性材料与集流体的结合。粘合剂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二乙酰基纤维素、聚氯乙烯、羧化的聚氯乙烯、聚氟乙烯、含亚乙基氧的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氨酯、聚四氟乙烯、聚偏1,1-二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酸、聚丙烯腈、丁苯橡胶、丙烯酸(酯)化的丁苯橡胶、环氧树脂、尼龙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负极活性物质层还包括导电材料,从而赋予电极导电性。导电材料可以包括任何导电材料,只要它不引起化学变化。导电材料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基于碳的材料(例如,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碳黑、乙炔黑、科琴黑、碳纤维等)、基于金属的材料(例如,金属粉、金属纤维等,例如铜、镍、铝、银等)、导电聚合物(例如,聚苯胺、聚噻吩、亚苯基衍生物)和它们的混合物。
3、电池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间隔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正极片和/或负极片为本发明所述的极片。
下面结合对比例、实施例、测试过程和结果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对比例1
正极片的制备:
将NCM523粉末、SP导电炭黑、VGCF碳纳米纤维以及PTFE以92:3:3:2的比例混合,溶解于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浆料,将浆料涂覆于厚度为12μm的正极集流体铝箔上,烘干、辊压形成厚度为120μm的极片,其中,浆料的单位面积涂覆量为17.8mg/cm2
负极片的制备:
将人造石墨粉末、SP导电炭黑、VGCF碳纳米纤维以及PTFE以95:1:2:2的比例混合,溶解于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浆料,将其涂覆于厚度为8μm的负极集流体铜箔上,烘干、辊压形成厚度为110μm的负极片,其中,浆料的单位面积涂覆量为10.4mg/cm2
隔膜的制备:取厚度为10μm的聚丙烯多孔薄膜作为隔膜。
电池的制备:将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卷绕成电芯,隔膜位于相邻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然后将电芯置于铝塑包装袋中,注入电解液,经封装、化成、容量等工序,制成电池。
实施例1
与对比例1不同的是:
正极片的制备:
1)将厚度为9μm的铝箔(金属材料层)部分粘结在厚度为12μm的PET薄膜(聚合物层)的一表面形成基底层,通过真空蒸镀的方法在PET薄膜表面和部分铝箔表面生长厚度为2μm的铝镀层(导电层)得到如图1所示的正极集流体;
2)将NCM523粉末、SP导电炭黑、VGCF碳纳米纤维以及PTFE以92:3:3:2的比例混合,溶解于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的铝镀层上,烘干、辊压形成厚度为120μm的极片,其中,正极浆料的单位面积涂覆量为17.8mg/cm2
其余同对比例1,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2
与对比例1不同的是:
正极片的制备:
1)取一厚度为9μm的铝箔(金属材料层),在其部分表面包覆厚度为12μm的PET聚合物层,使得铝箔部分嵌入在PET聚合物层的端部,形成基底层,通过真空蒸镀的方法在PET聚合物层表面和部分铝箔表面生长厚度为2μm的铝镀层,得到如图2所示的正极集流体;
2)将NCM523粉末、SP导电炭黑、VGCF碳纳米纤维以及PTFE以92:3:3:2的比例混合,溶解于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的铝镀层上,烘干、辊压形成厚度为120μm的极片,其中,正极浆料的单位面积涂覆量为17.8mg/cm2
其余同对比例1,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与对比例1不同的是:
正极片的制备:
1)将厚度为9μm的铝箔(金属材料层)的部分夹设在两张厚度为5μm的PET薄膜(聚合物层)之间,形成基底层,通过真空蒸镀的方法在PET薄膜表面和部分铝箔表面生长厚度为2μm的铝镀层,得到如图3所示的正极集流体;
2)将NCM523粉末、SP导电炭黑、VGCF碳纳米纤维以及PTFE以92:3:3:2的比例混合,溶解于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的铝镀层上,烘干、辊压形成厚度为120μm的极片,其中,正极浆料的单位面积涂覆量为17.8mg/cm2
其余同对比例1,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与对比例1不同的是:
正极片的制备:
1)将2张厚度为9μm的铝箔(金属材料层)的分别粘结在厚度为12μm的PET薄膜(聚合物层)的两表面形成基底层,通过真空蒸镀的方法在PET薄膜表面和部分铝箔表面生长厚度为2μm的铝镀层,得到如图4所示的正极集流体;
2)将NCM523粉末、SP导电炭黑、VGCF碳纳米纤维以及PTFE以92:3:3:2的比例混合,溶解于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的铝镀层上,烘干、辊压形成厚度为120μm的极片,其中,正极浆料的单位面积涂覆量为17.8mg/cm2
其余同对比例1,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5
与对比例1不同的是:
正极片的制备:
1)取两厚度为9μm的铝箔(金属材料层),在其部分表面包覆厚度为12μm的PET聚合物层,使得两铝箔分别嵌入在PET聚合物层相对的两端,形成基底层,通过真空蒸镀的方法在PET聚合物层表面和部分铝箔表面生长厚度为2μm的铝镀层,得到如图5所示的正极集流体;
2)将NCM523粉末、SP导电炭黑、VGCF碳纳米纤维以及PTFE以92:3:3:2的比例混合,溶解于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的铝镀层上,烘干、辊压形成厚度为120μm的极片,其中,正极浆料的单位面积涂覆量为17.8mg/cm2
其余同对比例1,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6
与对比例1不同的是:
正极片的制备:
1)将两厚度为9μm的铝箔(金属材料层)的部分夹设在两张厚度为5μm的PET薄膜(聚合物层)之间,使得两铝箔位于PET薄膜相对的两端,形成基底层,通过真空蒸镀的方法在PET薄膜表面和部分铝箔表面生长厚度为2μm的铝镀层,得到如图6所示的正极集流体;
2)将NCM523粉末、SP导电炭黑、VGCF碳纳米纤维以及PTFE以92:3:3:2的比例混合,溶解于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的铝镀层上,烘干、辊压形成厚度为120μm的极片,其中,正极浆料的单位面积涂覆量为17.8mg/cm2
其余同对比例1,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7
与对比例1不同的是:
负极片的制备:
1)将厚度为3μm的铜箔(金属材料层)的部分粘结在厚度为6μm的PET薄膜(聚合物层)的一表面形成基底层,通过真空蒸镀的方法在PET薄膜表面和部分铜箔表面生长厚度为1μm的铜镀层,得到如图1所示的负极集流体;
2)将人造石墨粉末、SP导电炭黑、VGCF碳纳米纤维以及PTFE以95:1:2:2的比例混合,溶解于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负极浆料,将其涂覆于负极集流体的铜镀层上,烘干、辊压形成厚度为110μm的负极片,其中,负极浆料的单位面积涂覆量为10.4mg/cm2
其余同对比例1,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8
与实对比1不同的是:
负极片的制备:
1)取一厚度为3μm的铜箔(金属材料层),在其部分表面包覆厚度为6μm的PET聚合物层,使得铜箔嵌入在PET聚合物层的端部,形成基底层,通过真空蒸镀的方法在PET聚合物层表面和部分铜箔表面生长厚度为1μm的铜镀层,得到如图2所示的负极集流体;
2)将人造石墨粉末、SP导电炭黑、VGCF碳纳米纤维以及PTFE以95:1:2:2的比例混合,溶解于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负极浆料,将其涂覆于负极集流体的铜镀层上,烘干、辊压形成厚度为132μm的负极片,其中,负极浆料的单位面积涂覆量为10.4mg/cm2
其余同对比例1,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9
与对比例1不同的是:
负极片的制备:
1)将厚度为3μm的铜箔(金属材料层)的部分夹设在两张厚度为6μm的PET薄膜(聚合物层)之间形成基底层,通过真空蒸镀的方法在PET薄膜表面和部分铜箔表面生长厚度为1μm的铜镀层,得到如图3所示的负极集流体;
2)将人造石墨粉末、SP导电炭黑、VGCF碳纳米纤维以及PTFE以95:1:2:2的比例混合,溶解于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负极浆料,将其涂覆于负极集流体的铜镀层上,烘干、辊压形成厚度为132μm的负极片,其中,负极浆料的单位面积涂覆量为10.4mg/cm2
其余同对比例1,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10
与对比例1不同的是:
正极片的制备:
1)将厚度为9μm的铝箔(金属材料层)的部分粘结在厚度为12μm的PET薄膜(聚合物层)的一表面形成基底层,通过真空蒸镀的方法在PET薄膜表面和部分铝箔表面生长厚度为2μm的铝镀层,得到如图1所示的正极集流体;
2)将NCM523粉末、SP导电炭黑、VGCF碳纳米纤维以及PTFE以92:3:3:2的比例混合,溶解于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的铝镀层上,烘干、辊压形成厚度为120μm的极片,其中,正极浆料的单位面积涂覆量为17.8mg/cm2
负极片的制备:
1)将厚度为3μm的铜箔(金属材料层)的部分粘结在厚度为6μm的PET薄膜(聚合物层)的一表面形成基底层,通过真空蒸镀的方法在PET薄膜表面和部分铜箔表面生长厚度为1μm的铜镀层,得到如图1所示的负极集流体;
2)将人造石墨粉末、SP导电炭黑、VGCF碳纳米纤维以及PTFE以95:1:2:2的比例混合,溶解于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负极浆料,将其涂覆于负极集流体的铜镀层上,烘干、辊压形成厚度为110μm的负极片,其中,负极浆料的单位面积涂覆量为10.4mg/cm2
其余同对比例1,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11
与对比例1不同的是:
1)取一厚度为9μm的铝箔(金属材料层),在其部分表面包覆厚度为12μm的PET聚合物层,使得铝箔嵌入在PET聚合物层的端部,形成基底层,通过真空蒸镀的方法在PET聚合物层表面和部分铝箔表面生长厚度为2μm的铝镀层,得到如图2所示的正极集流体;
2)将NCM523粉末、SP导电炭黑、VGCF碳纳米纤维以及PTFE以92:3:3:2的比例混合,溶解于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的铝镀层上,烘干、辊压形成厚度为120μm的极片,其中,正极浆料的单位面积涂覆量为17.8mg/cm2
负极片的制备:
1)取一厚度为3μm的铜箔(金属材料层),在其部分表面包覆厚度为6μm的PET聚合物层,使得铜箔嵌入在PET聚合物层的端部,形成基底层,通过真空蒸镀的方法在PET聚合物层表面和部分铜箔表面生长厚度为1μm的铜镀层,得到如图2所示的负极集流体;
2)将人造石墨粉末、SP导电炭黑、VGCF碳纳米纤维以及PTFE以95:1:2:2的比例混合,溶解于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负极浆料,将其涂覆于负极集流体的铜镀层上,烘干、辊压形成厚度为132μm的负极片,其中,负极浆料的单位面积涂覆量为10.4mg/cm2
其余同对比例1,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12
与对比例1不同的是:
正极片的制备:
1)将厚度为9μm的铝箔(金属材料层)部分夹设在两张厚度为5μm的PET薄膜(聚合物层)之间形成基底层,通过真空蒸镀的方法在PET薄膜表面和部分铝箔表面生长厚度为2μm的铝镀层,得到如图3所示的正极集流体;
2)将NCM523粉末、SP导电炭黑、VGCF碳纳米纤维以及PTFE以92:3:3:2的比例混合,溶解于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的铝镀层上,烘干、辊压形成厚度为120μm的极片,其中,正极浆料的单位面积涂覆量为17.8mg/cm2
负极片的制备:
1)将厚度为3μm的铜箔(金属材料层)部分夹设在两张厚度为6μm的PET薄膜(聚合物层)之间形成基底层,通过真空蒸镀的方法在PET薄膜表面和部分铜箔表面生长厚度为1μm的铜镀层,得到如图3所示的负极集流体;
2)将人造石墨粉末、SP导电炭黑、VGCF碳纳米纤维以及PTFE以95:1:2:2的比例混合,溶解于溶剂中搅拌均匀形成负极浆料,将其涂覆于负极集流体的铜镀层上,烘干、辊压形成厚度为110μm的负极片,其中,负极浆料的单位面积涂覆量为10.4mg/cm2
其余同对比例1,这里不再赘述。
性能测试
对以上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得的电池进行以下测试:
1)质量能量密度:测试并计算电池单体的重量能量密度,单位为Wh/kg。
2)安全性能测试:将电池以恒流和恒压的方式充满电至4.2V后,使用直径3mm的钢针以25±5mm/s速度的速度将其刺穿,观察电池的状态。若电池“未冒烟、未起火、未爆炸”则记为“通过”;若电池“冒烟、有火星、未爆炸”则记为“待定”;若电池“起火爆炸”则记为“失效”。
以上测试结果见表1。
表1测试结果
质量能量密度(Wh/kg) 安全性能
实施例1 209 待定
实施例2 210 通过
实施例3 211 通过
实施例4 206 待定
实施例5 207 通过
实施例6 207 通过
实施例7 215 待定
实施例8 213 通过
实施例9 215 通过
实施例10 224 通过
实施例11 222 通过
实施例12 223 通过
对比例1 198 失效
由表1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不管是仅有正极片/负极片采用本发明的集流体,还是正极片和负极片均采用本发明的集流体,其制得的电池其质量能量密度均高于采用常规集流体制得的电池,而且安全性能也更好。具体的,由实施例1~6对比可以看出,不管是一端出极耳还是两端出极耳,对性能均无影响,而当金属材料层是以嵌入或者夹设的方式与聚合物层连接时,其安全性能会稍优于以粘接形式连接的。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集流体结构中的金属用量显著降低,从而减轻电池重量,提升电池质量能量密度。而且,本发明的集流体其聚合物层在低于常规集流体金属箔材的熔点温度下即融化,在电池内部产热初期就能够导致电极失效,阻止电化学反应以及内短路的进一步发展,从而防止热失控发生。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层和导电层,所述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底层表面,所述基底层包括相互连接的聚合物层和金属材料层,所述金属材料层与所述导电层连接,且部分所述金属材料层外露于所述导电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材料层粘接于所述聚合物层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材料层部分嵌入所述聚合物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层设置有两层,所述金属材料层部分设置于两层所述聚合物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材料层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金属材料层分别设置于所述聚合物层相对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通过电镀、喷涂、化学气相沉积或物理气相沉积生成于所述基底层表面;或者所述导电层为金属箔材,所述金属箔材压制于所述基底层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层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聚乙烯醇层、聚氯乙烯层、聚乙烯层、聚丙烯层和聚苯乙烯层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层的厚度为1~20μm,所述金属材料层的厚度为1~20μm,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0.05~5μm。
9.一种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集流体以及涂覆于所述集流体至少一面的活性物质层。
10.一种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间隔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和/或所述负极片为权利要求9所述的极片。
CN202010851065.2A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集流体、极片和电池 Pending CN1119339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51065.2A CN111933953A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集流体、极片和电池
EP21857193.3A EP4148835A1 (en) 2020-08-21 2021-04-16 Current collector, pole piece and battery
PCT/CN2021/087684 WO2022037092A1 (zh) 2020-08-21 2021-04-16 一种集流体、极片和电池
US18/064,201 US20230163313A1 (en) 2020-08-21 2022-12-09 Current collector, pole piece and batter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51065.2A CN111933953A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集流体、极片和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3953A true CN111933953A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05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51065.2A Pending CN111933953A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集流体、极片和电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63313A1 (zh)
EP (1) EP4148835A1 (zh)
CN (1) CN111933953A (zh)
WO (1) WO2022037092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5010A (zh) * 2020-12-17 2021-04-06 联动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池的新型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93262A (zh) * 2021-02-05 2021-06-18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流体及其应用
CN113113566A (zh) * 2021-04-09 2021-07-13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流体及其应用
CN113394404A (zh) * 2021-05-21 2021-09-14 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流体及含该集流体的电极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CN113506878A (zh) * 2021-07-09 2021-10-15 蜻蜓实验室(深圳)有限公司 复合导电集流体、电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WO2022037092A1 (zh) * 2020-08-21 2022-02-24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流体、极片和电池
CN114203958A (zh) * 2021-12-13 2022-03-18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集流体、极片、电芯及电池
WO2022188894A1 (zh) * 2021-03-08 2022-09-15 沈晞 集流体及锂离子电池
CN117558926A (zh) * 2023-12-29 2024-02-13 浙江煌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高安全锂离子正极集流体、电池正极及电池
WO2024152152A1 (zh) * 2023-01-16 2024-07-2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集流体、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2398A (zh) * 2005-12-30 2007-07-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集电体、包括该集电体的锂二次电池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US20150318555A1 (en) * 2012-08-30 2015-11-05 Kaneka Corporation Current collector for battery and battery using same
CN106654285A (zh) * 2016-11-18 2017-05-10 浙江大学 一种用于锂电池的柔性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82788A (zh) * 2018-04-02 2018-10-19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锂电池电极
CN110943215A (zh) * 2019-05-31 2020-03-3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二次电池
CN212461732U (zh) * 2020-08-21 2021-02-02 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流体、极片和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6357A (zh) * 2017-12-14 2018-07-27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超轻锂离子电池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90068A (zh) * 2018-02-09 2018-08-10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双极性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28775A (zh) * 2019-10-15 2020-02-21 江苏卓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流体电极结构、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33953A (zh) * 2020-08-21 2020-11-13 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流体、极片和电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2398A (zh) * 2005-12-30 2007-07-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集电体、包括该集电体的锂二次电池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US20150318555A1 (en) * 2012-08-30 2015-11-05 Kaneka Corporation Current collector for battery and battery using same
CN106654285A (zh) * 2016-11-18 2017-05-10 浙江大学 一种用于锂电池的柔性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82788A (zh) * 2018-04-02 2018-10-19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锂电池电极
CN110943215A (zh) * 2019-05-31 2020-03-3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二次电池
CN212461732U (zh) * 2020-08-21 2021-02-02 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流体、极片和电池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37092A1 (zh) * 2020-08-21 2022-02-24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流体、极片和电池
CN112615010A (zh) * 2020-12-17 2021-04-06 联动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池的新型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93262A (zh) * 2021-02-05 2021-06-18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流体及其应用
WO2022188894A1 (zh) * 2021-03-08 2022-09-15 沈晞 集流体及锂离子电池
CN113113566A (zh) * 2021-04-09 2021-07-13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流体及其应用
CN113394404A (zh) * 2021-05-21 2021-09-14 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流体及含该集流体的电极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CN113394404B (zh) * 2021-05-21 2023-02-07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流体及含该集流体的电极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CN113506878A (zh) * 2021-07-09 2021-10-15 蜻蜓实验室(深圳)有限公司 复合导电集流体、电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114203958A (zh) * 2021-12-13 2022-03-18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集流体、极片、电芯及电池
WO2024152152A1 (zh) * 2023-01-16 2024-07-2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集流体、二次电池和用电装置
CN117558926A (zh) * 2023-12-29 2024-02-13 浙江煌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高安全锂离子正极集流体、电池正极及电池
CN117558926B (zh) * 2023-12-29 2024-04-26 浙江煌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高安全锂离子正极集流体、电池正极及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37092A1 (zh) 2022-02-24
US20230163313A1 (en) 2023-05-25
EP4148835A1 (en) 2023-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33953A (zh) 一种集流体、极片和电池
US11784355B2 (en) Negative electrode including microcapsule and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the negative electrode
CN101740799A (zh) 二次电池
CN114583100A (zh) 一种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1785925A (zh) 极片及应用、含有该极片的低温升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
CN112038644A (zh) 一种功能涂层、电极极片以及电化学装置
CN108493419B (zh) 一种温度敏感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51838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12038573A (zh) 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芯及电池
WO2010131650A1 (ja)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CN114824260A (zh) 一种安全锂离子电池
CN113451586A (zh) 一种二次电池的电极片、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94039A (zh) 一种电极片及包含该电极片的锂离子电池
CN110875476A (zh) 锂二次电池的负极、其制备方法和锂二次电池
CN116014361A (zh) 一种锂电池隔膜、锂电池及制备方法
JP2000011991A (ja) 有機電解液二次電池
JP2023546184A (ja) 電極組立体およびこれを含む電池セル
CN109755465B (zh) 一种电极极片、电化学装置及安全涂层
CN113594464A (zh) 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CN218867198U (zh) 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2461732U (zh) 一种集流体、极片和电池
CN215644574U (zh) 一种二次电池的电极片和二次电池
JP2010282789A (ja)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CN110137577B (zh) 一种可大电流充放电的磷酸铁锂聚合物锂电池
JP4207238B2 (ja) 積層型有機電解質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7

Address after: 215500 No. 68, Xin'anjiang Road, Southeast street, Changshu, Suzhou, Jiangsu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Z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211100 Lantian Road 249, Air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DONGGUAN TAFEL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Tafel Power System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215500 No. 68, Xin'anjiang Road, Southeast street, Changshu, Suzhou, Jiangsu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Zhengli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500 No. 68, Xin'anjiang Road, Southeast street, Changshu, Suzhou, Jiangsu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Z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