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02385A - 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热处理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热处理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02385A
CN113502385A CN202110578876.4A CN202110578876A CN113502385A CN 113502385 A CN113502385 A CN 113502385A CN 202110578876 A CN202110578876 A CN 202110578876A CN 113502385 A CN113502385 A CN 1135023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ounting frame
fixed
bearing ring
top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788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02385B (zh
Inventor
毛永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isai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isai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isai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isai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7887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023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02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2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023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023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4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rings; for bearing ra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62Quenching dev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1/00Process control or regulation for heat treat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热处理加工装置,包括有第一丝块、加热丝、第一丝杆、控制箱、中空板、第二丝块、第二安装框、抽水泵、第二丝杆、水泵和输送淬火装置,所述第一丝块右侧固定有连接板,所述加热丝顶端贯穿连接板与加热器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底部贯穿第一安装框顶端外壁和第一丝块延伸于第一安装框内部,所述控制箱内部上方通过隔板安装有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正下方安装有控制板,该轴承套圈加工用热处理加工装置设置有加热丝,通过设置有二个加热丝从而对二个轴承套圈同时进行淬火处理,从而避免单个加热丝对单给轴承套圈进行加热淬火处理,这样不仅影响整体轴承套圈淬火速度,还影响整体淬火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热处理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套圈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热处理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是零件与零件之间进行连接和传动的连接件之一,并且轴承分为轴承套圈、滚珠、安装架和内轴等进行组装结合而成的连接件,并且轴承套圈安装于连接孔内部内部,从而轴承套圈整体硬度是制造轴承套圈的关键,但是现有的轴承套圈通过车床进行加工后需要淬火处理,但是现有的淬火装置通过加热器对加热丝进行加热处理,从而通过加热丝对轴承套圈进行加热淬火处理,但是现有的加热器只是安装于一个加热丝进行淬火处理,这样不仅整体效率低下还增加整体工作时间,同时现有的淬火装置通过将淬火件放置于加热丝正下方进行淬火处理,这样不仅造成整体淬火件加热时间长还造成淬火件受热不均的情况,依次现有的淬火装置无法进行持续性和连续性淬火处理,依次降低整体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热处理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通过的现有的加热器只是安装于一个加热丝进行淬火处理,这样不仅整体效率低下还增加整体工作时间,同时现有的淬火装置通过将淬火件放置于加热丝正下方进行淬火处理,这样不仅造成整体淬火件加热时间长还造成淬火件受热不均的情况,依次现有的淬火装置无法进行持续性和连续性淬火处理,依次降低整体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热处理加工装置,包括有第一丝块、加热丝、第一丝杆、控制箱、中空板、第二丝块、第二安装框、抽水泵、第二丝杆、水泵和输送淬火装置,所述第一丝块右侧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端通过六角螺栓固定有加热器,所述加热丝顶端贯穿连接板与加热器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底部贯穿第一安装框顶端外壁和第一丝块延伸于第一安装框内部,且第一丝杆底部与第一安装框内部底端旋转连接,同时第一丝杆顶端与旋转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通过六角螺栓固定于第一安装框顶端,所述控制箱内部上方通过隔板安装有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正下方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正下方安装有执行器,所述执行器通过电线与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旋转电机和加热器均通过电线与控制板和执行器电性连接;
所述中空板顶端镶嵌固定有落杆,所述落杆表面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中空板右侧镶嵌固定有管道连接头,所述第二丝块顶端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部固定有震动感应器,所述第二丝块顶端与中空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震动感应器顶端与中空板底部接触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框左侧贯穿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部卡合安装有过滤芯,所述抽水泵右侧镶嵌固定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右侧贯穿第二安装框内壁右侧延伸于第二安装框右侧外壁,所述抽水泵安装于第二安装框内部,所述第二安装框与收集盒内部右侧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盒通过安装柱固定于第三安装框内部左侧,所述第一输送管右侧贯穿第三安装框右侧内壁延伸于第三安装框右侧外壁,所述第三安装框左侧与第一安装框右侧下方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丝杆左侧贯穿第三安装框右侧外壁和第二丝块延伸于第三安装框内部,且第二丝杆左侧与第一安装框内部右侧下方旋转连接,所述第二丝杆右侧与输出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输出电机通过六角螺栓固定于第三安装框右侧,所述水泵左侧与第二输送管右侧镶嵌固定,且水泵安装于水箱内部左侧,所述第二输送管左侧贯穿水箱左侧内壁延伸于水箱左侧外壁,所述水箱底部与第三安装框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左侧与管道连接头螺纹连接,所述震动感应器均通过电线与信号接收器电性连接,所述抽水泵、输出电机和水泵均通过电线控制板和执行器电性连接;
用于轴承套圈加工后输送淬火的所述输送淬火装置安装于第三安装框顶端。
优选的,所述输送淬火装置包括有第一辊轴、主动齿轮、第二辊轴、从动齿轮、通框、匀速电机、第四安装框、第三安装槽、轴承、连接块、线圈、套杆、连接杆、阳磁铁、阴磁铁、链条组和红外线感应器,所述第一辊轴两侧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二辊轴两侧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第一辊轴安装于通框内部右侧,所述第二辊轴安装于通框内部左侧,所述匀速电机输出端与第一辊轴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匀速电机通过六角螺栓固定于通框左侧下方,所述第四安装框顶端贯穿开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内部固定有轴承,所述连接块表面缠绕有线圈,且连接块顶端与套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套杆顶端贯穿轴承内环延伸于第四安装框顶端,所述第四安装框底部固定有连接杆,所述第四安装框内部左侧固定有阳磁铁,且第四安装框内部右侧固定有阴磁铁,所述第四安装框通过连接杆与链条组固定连接,所述链条组包裹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红外线感应器通过六角螺栓固定于通框内部左侧上方,所述通框通过安装柱固定于第三安装框顶端,所述红外线感应器通过电线与信号接收器电性连接,所述匀速电机均通过电线与控制板和执行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丝设置有2个,且加热丝关于连接板右侧中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旋转电机、第一丝杆、第一丝块和连接板构成升降机构,且升降机构升降距离范围为0-15cm。
优选的,所述输出电机、第二丝杆、第二丝块和中空板构成移动机构,且移动机构移动距离范围为0-20cm。
优选的,所述线圈设置有2个,且线圈关于套杆中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套杆设置有2个,且套杆之间的安装距离范围为0-5cm。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设置有4个,且连接杆关于第四安装框中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阳磁铁、阴磁铁、轴承、连接块、线圈和套杆构成旋转机构,且旋转机构旋转角度范围为0-3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轴承套圈加工用热处理加工装置,
(1)设置有加热丝,通过设置有二个加热丝从而对二个轴承套圈同时进行淬火处理,从而避免单个加热丝对单给轴承套圈进行加热淬火处理,这样不仅影响整体轴承套圈淬火速度,还影响整体淬火效率;
(2)设置有输送淬火装置,通过阳磁铁和阴磁铁对线圈施加对称的磁力,从而通过磁力带动线圈运动,并且通过线圈带动连接块运动,同时通过连接块带动套杆,依次通过套杆带动轴承套圈运动,避免现有的淬火装置通过将淬火件放置于加热丝正下方进行淬火处理,这样不仅造成整体淬火件加热时间长还造成淬火件受热不均的情况,并且套杆与轴承套圈之间的连接缝隙小于0.2mm,这样不仅方便套杆带动轴承套圈运动,依次方便套杆与轴套淬火后的分离,避免套杆与轴承套圈之间卡合连接,从而造成淬火后的轴承套圈无法与套杆进行分离,依次影响后续的轴承套圈淬火处理,并且套杆的个根据加热丝的个数进行对应设置处理,从而提高轴承套圈淬火效率和速度,同时通过匀速电机带动第一辊轴运动,同时通过第一辊轴带动第二辊轴运动,依次通过第二辊轴和第一辊轴运动过程中带动多个第四安装框匀速运动,从而实现对轴承套圈进行持续性和连续性淬火处理,同时避免降低整体工作效率的情况;
(3)设置有旋转电机,通过旋转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运动,并且通过第一丝杆带动第一丝块上下,同时通过第一丝块带动连接板上下运动,依次通过连接板带动加热丝上下运动,从而方便对不同高度的轴承套圈进行淬火处理,避免轴承套圈整体高度过高时加热丝无法进行调节整体高度,依次造成无法对高度过高度的轴承套圈进行淬火处理;
(4)设置有控制板和执行器,通过控制板和执行器从而控制和驱动相应设备,并且通过控制板控制相应设备的运行时间和运行轨迹,依次使整体设备处于半自动化状态,从而提高整体淬火效率和速度;
(5)设置有输出电机,通过输出电机带动第二丝杆运动,并且通过第二丝杆带动第二丝块左右运动,同时通过第二丝块带动落杆左右运动,通过落杆与套杆进行配套连接,从而将淬火后的轴承套圈进行冷却处理,并且通过第二丝块将冷却后的轴承进行输料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安装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通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安装框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链条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红外线感应器和震动感应器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丝块,2、连接板,3、加热器,4、加热丝,5、第一丝杆,6、第一安装框,7、旋转电机,8、控制箱,9、信号接收器,10、控制板,11、执行器,12、中空板,13、落杆,14、通孔,15、管道连接头,16、第二丝块,17、第一安装槽,18、震动感应器,19、第二安装框,20、第二安装槽,21、滤芯,22、抽水泵,23、第一输送管,24、收集盒,25、第三安装框,26、第二丝杆,27、输出电机,28、水泵,29、第二输送管,30、水箱,31、输送淬火装置,3101、第一辊轴,3102、主动齿轮,3103、第二辊轴,3104、从动齿轮,3105、通框,3106、匀速电机,3107、第四安装框,3108、第三安装槽,3109、轴承,3110、连接块,3111、线圈,3112、套杆,3113、连接杆,3114、阳磁铁,3115、阴磁铁,3116、链条组,3117、红外线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热处理加工装置,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丝块1右侧固定有连接板2,连接板2顶端通过六角螺栓固定有加热器3,加热丝4顶端贯穿连接板2与加热器3底部固定连接,加热丝4设置有2个,且加热丝4关于连接板2右侧中心线对称设置,通过设置有二个加热丝4从而对二个轴承套圈同时进行淬火处理,从而避免单个加热丝4对单个轴承套圈进行加热淬火处理,这样不仅影响整体轴承套圈淬火速度,还影响整体淬火效率,并且加热丝4设置有两个,这样不仅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并且还体现连接板2整体外观的对称性和实用性,第一丝杆5底部贯穿第一安装框6顶端外壁和第一丝块1延伸于第一安装框6内部,且第一丝杆5底部与第一安装框6内部底端旋转连接,同时第一丝杆5顶端与旋转电机7输出端固定连接,旋转电机7通过六角螺栓固定于第一安装框6顶端,旋转电机7、第一丝杆5、第一丝块1和连接板2构成升降机构,且升降机构升降距离范围为0-15cm,通过旋转电机7带动第一丝杆5运动,并且通过第一丝杆5带动第一丝块1上下,同时通过第一丝块1带动连接板2上下运动,依次通过连接板2带动加热丝4上下运动,从而方便对不同高度的轴承套圈进行淬火处理,避免轴承套圈整体高度过高时加热丝4无法进行调节整体高度,依次造成无法对高度过高度的轴承套圈进行淬火处理,并且整体升降机构最大上升距离为15cm,当处于最大上升距离时,此时达到轴承套圈最大淬火高度,控制箱8内部上方通过隔板安装有信号接收器9,信号接收器9正下方安装有控制板10,控制板10正下方安装有执行器11,执行器11通过电线与控制板10电性连接,旋转电机7和加热器3均通过电线与控制板10和执行器11电性连接,中空板12顶端镶嵌固定有落杆13,落杆13表面贯穿开设有通孔14,中空板12右侧镶嵌固定有管道连接头15,第二丝块16顶端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7,第一安装槽17内部固定有震动感应器18,第二丝块16顶端与中空板12底部固定连接,震动感应器18顶端与中空板12底部接触连接,第二安装框19左侧贯穿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0,第二安装槽20内部卡合安装有过滤芯21,抽水泵22右侧镶嵌固定有第一输送管23,第一输送管23右侧贯穿第二安装框19内壁右侧延伸于第二安装框19右侧外壁,抽水泵22安装于第二安装框19内部,第二安装框19与收集盒24内部右侧底端固定连接,收集盒24通过安装柱固定于第三安装框25内部左侧,第一输送管23右侧贯穿第三安装框25右侧内壁延伸于第三安装框25右侧外壁,第三安装框25左侧与第一安装框6右侧下方固定连接,第二丝杆26左侧贯穿第三安装框25右侧外壁和第二丝块16延伸于第三安装框25内部,且第二丝杆26左侧与第一安装框6内部右侧下方旋转连接,第二丝杆26右侧与输出电机27输出端固定连接,输出电机27通过六角螺栓固定于第三安装框25右侧,水泵28左侧与第二输送管29右侧镶嵌固定,且水泵28安装于水箱30内部左侧,第二输送管29左侧贯穿水箱30左侧内壁延伸于水箱30左侧外壁,水箱30底部与第三安装框25顶端右侧固定连接,第二输送管29左侧与管道连接头15螺纹连接,震动感应器18均通过电线与信号接收器9电性连接,抽水泵22、输出电机27和水泵28均通过电线控制板10和执行器11电性连接,输出电机27、第二丝杆26、第二丝块16和中空板12构成移动机构,且移动机构移动距离范围为0-20cm,通过输出电机27带动第二丝杆26运动,并且通过第二丝杆26带动第二丝块16左右运动,同时通过第二丝块16带动落杆13左右运动,通过落杆13与套杆3112进行配套连接,从而对冷却后的轴承套圈进行落料、冷却和输送处理,并且整体移动机构最大移动距离为20cm,当处于最大移动距离时此时方便对冷却后的轴承套圈进行取料处理。
如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用于轴承套圈加工后输送淬火的输送淬火装置31安装于第三安装框25顶端,且输送淬火装置31包括有第一辊轴3101、主动齿轮3102、第二辊轴3103、从动齿轮3104、通框3105、匀速电机3106、第四安装框3107、第三安装槽3108、轴承3109、连接块3110、线圈3111、套杆3112、连接杆3113、阳磁铁3114、阴磁铁3115、链条组3116和红外线感应器3117,第一辊轴3101两侧固定有主动齿轮3102,第二辊轴3103两侧固定有从动齿轮3104,第一辊轴3101安装于通框3105内部右侧,第二辊轴3103安装于通框3105内部左侧,匀速电机3106输出端与第一辊轴3101左侧固定连接,匀速电机3106通过六角螺栓固定于通框3105左侧下方,第四安装框3107顶端贯穿开设有第三安装槽3108,第三安装槽3108内部固定有轴承3109,连接块3110表面缠绕有线圈3111,线圈3111设置有2个,且线圈3111关于套杆3112中心线对称设置,这样是方便通过阳磁铁3114和阴磁铁3115对线圈3111施加对称的磁力,从而通过磁力带动线圈3111运动,同时通过线圈3111带动连接块3110,并且线圈3111设置有两个从而保证线圈3111两侧均匀的受到磁力,同时保持线圈3111一直处于运动状态,依次方便对轴承套圈的淬火处理,且连接块3110顶端与套杆3112底部固定连接,套杆3112顶端贯穿轴承3109内环延伸于第四安装框3107顶端,套杆3112设置有2个,且套杆3112之间的安装距离范围为0-5cm,套杆3112设置个数与落杆13设置个数进行对应设置处理,从而避免套杆3112个数设置过多或者过少从而影响对轴承的淬火处理,并且套杆3112之间的安装距离为5cm,这样是防止套杆3112之间安装距离过近从而影响轴承套圈之间的安装处理,依次造成加热丝4无法准确的移动于加热丝4下方的轴承套圈进行淬火处理,第四安装框3107底部固定有连接杆3113,连接杆3113设置有4个,且连接杆3113关于第四安装框3107中心线对称设置,通过连接杆3113与链条组3116两侧进行固定连接处理,从而保证整体第四安装框3107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并且连接杆3113设置有4个这样不仅调节体现整体连接杆3113的实用性,同时体现整体连接杆3113对称性和经济性,第四安装框3107内部左侧固定有阳磁铁3114,且第四安装框3107内部右侧固定有阴磁铁3115,阳磁铁3114、阴磁铁3115、轴承3109、连接块3110、线圈3111和套杆3112构成旋转机构,且旋转机构旋转角度范围为0-360°,通过阳磁铁3114和阴磁铁3115对线圈3111施加对称的磁力,从而通过磁力带动线圈3111运动,并且通过线圈3111带动连接块3110运动,同时通过连接块3110带动套杆3112,从而通过套杆3112带动轴承套圈运动,依次避免现有的淬火装置通过将淬火件放置于加热丝4正下方进行淬火处理,这样不仅造成整体淬火件加热时间长还造成淬火件受热不均的情况,并且整体旋转机构零件与零件之间的连接简洁明了,同时整体旋转机构无需通过添加驱动装置进行驱动处理,从而降低制造成本,第四安装框3107通过连接杆3113与链条组3116固定连接,链条组3116包裹主动齿轮3102和从动齿轮3104啮合连接,红外线感应器3117通过六角螺栓固定于通框3105内部左侧上方,通框3105通过安装柱固定于第三安装框25顶端,红外线感应器3117通过电线与信号接收器9电性连接,匀速电机3106均通过电线与控制板10和执行器11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轴承套圈加工用热处理加工装置,先手动向水箱30内部注入冷却水,当冷却水掩埋到达水箱30内部顶端时停止注入,依次通过控制箱8启动整体设备,此时匀速电机3106工作过程中带动第一辊轴3101运动,第一辊轴3101运动过程中带动主动齿轮3102运动,主动齿轮3102运动过程中带动链条组3116于通框3105内部左侧运动,并且链条组3116过程中带动从动齿轮3104运动,从动齿轮3104带动第二辊轴3103同向运动,同时链条组3116通过连接杆3113带动第四安装框3107同向运动,由于线圈3111受到阳磁铁3114和阴磁铁3115相对的磁力,此时线圈3111带动连接块3110运动,连接块3110带动套杆3112运动,套杆3112运动过程中带动轴承3109内环与第三安装槽3108相对运动,此时手动将需要淬火的轴承套圈贯穿套杆3112放置与第四安装框3107顶端,此时套杆3112带动轴承套圈同向运动,当第四安装框3107移动于通框3105最左侧与红外线感应器3117接触时,此时红外线感应器3117将信号传递于信号接收器9,此时信号接收器9将信号传递于控制板10,并且控制板10依次将信号传递于执行器11,此时执行器11分别控制匀速电机3106停止工作、旋转电机7和加热器3工作,旋转电机7工作过程中带动第一丝杆5运动,第一丝杆5运动过程中带动第一丝块1于第一安装框6内部下方运动,第一丝块1向下运动过程中带动连接板2同向运动,连接板2向下运动过程中带动加热器3和加热丝4同向运动,当加热丝4包裹轴承套圈时此时执行器11控制旋转电机7暂停工作,并且加热丝4对旋转轴的轴承套圈进行加热处理,当轴承套圈淬火完毕后此时执行器11控制旋转电机7反向运动,从而带动加热丝4与淬火完毕的轴承套圈进行分离,当加热丝4与轴承套圈分离后执行器11控制旋转电机7停止工作,并且执行器11控制匀速电机3106工作,匀速电机3106工作过程中带动第四安装框3107于通框3105左侧下方运动,此时轴承套圈受到倾斜力与套杆3112分离,并且分离后的轴承套圈落于落杆13并且挤压中空板12和震动感应器18,此时震动感应器18信号传递于信号接收器9,此时信号接收器9将信号传递于控制板10,并且控制板10依次将信号传递于执行器11,此时执行器11控制水泵28、抽水泵22和输出电机27工作,水泵28工作过程中将水箱30内部的冷却水通过第二输送管29输送于管道连接头15内部,并且进入管道连接头15内部的冷却水进入中空板12内部,同时进入中空板12内部的冷却水进入落杆13内部,依次进入落杆13内部的冷却水通过通孔14喷洒出对淬火完毕的轴承套圈进行冷却处理,并且冷却后的冷却水通过中空板12流向收集盒24内部,并且进入收集盒24内部的冷却水通过第二安装槽20和滤芯21进入第二安装框19与抽水泵22接触,此时抽水泵22将过滤后的冷却水再次通过第一输送管23输送于水箱30内部进行循环使用处理,此时输出电机27工作过程中带动第二丝杆26运动,第二丝杆26运动过程中带动第二丝块16于第三安装框25内部左侧逐步运动,并且第二丝块16带动中空板12同向运动,当中空板12顶端轴承套圈落料满时,此时震动感应器18信号传递于信号接收器9,此时信号接收器9将信号传递于控制板10,并且控制板10依次将信号传递于执行器11,此时执行器11控制水泵28、抽水泵22和匀速电机3106暂停工作,并且执行器11控制输出电机27反向工作,输出电机27反向工作过程中带动中空板12于第三安装框25右侧方便对冷却完毕的轴承套圈进行取料处理,当轴承套圈完全与中空板12分离,此时震动感应器18再次重复步骤和工序对轴承套圈进行下料、淬火、落料、冷却和输送处理即可,这就完成整个操作,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热处理加工装置,包括有第一丝块(1)、加热丝(4)、第一丝杆(5)、控制箱(8)、中空板(12)、第二丝块(16)、第二安装框(19)、抽水泵(22)、第二丝杆(26)、水泵(28)和输送淬火装置(3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丝块(1)右侧固定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顶端通过六角螺栓固定有加热器(3),所述加热丝(4)顶端贯穿连接板(2)与加热器(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5)底部贯穿第一安装框(6)顶端外壁和第一丝块(1)延伸于第一安装框(6)内部,且第一丝杆(5)底部与第一安装框(6)内部底端旋转连接,同时第一丝杆(5)顶端与旋转电机(7)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7)通过六角螺栓固定于第一安装框(6)顶端,所述控制箱(8)内部上方通过隔板安装有信号接收器(9),所述信号接收器(9)正下方安装有控制板(10),所述控制板(10)正下方安装有执行器(11),所述执行器(11)通过电线与控制板(10)电性连接,所述旋转电机(7)和加热器(3)均通过电线与控制板(10)和执行器(11)电性连接;
所述中空板(12)顶端镶嵌固定有落杆(13),所述落杆(13)表面贯穿开设有通孔(14),所述中空板(12)右侧镶嵌固定有管道连接头(15),所述第二丝块(16)顶端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7),所述第一安装槽(17)内部固定有震动感应器(18),所述第二丝块(16)顶端与中空板(1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震动感应器(18)顶端与中空板(12)底部接触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框(19)左侧贯穿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0),所述第二安装槽(20)内部卡合安装有过滤芯(21),所述抽水泵(22)右侧镶嵌固定有第一输送管(23),所述第一输送管(23)右侧贯穿第二安装框(19)内壁右侧延伸于第二安装框(19)右侧外壁,所述抽水泵(22)安装于第二安装框(19)内部,所述第二安装框(19)与收集盒(24)内部右侧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盒(24)通过安装柱固定于第三安装框(25)内部左侧,所述第一输送管(23)右侧贯穿第三安装框(25)右侧内壁延伸于第三安装框(25)右侧外壁,所述第三安装框(25)左侧与第一安装框(6)右侧下方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丝杆(26)左侧贯穿第三安装框(25)右侧外壁和第二丝块(16)延伸于第三安装框(25)内部,且第二丝杆(26)左侧与第一安装框(6)内部右侧下方旋转连接,所述第二丝杆(26)右侧与输出电机(27)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输出电机(27)通过六角螺栓固定于第三安装框(25)右侧,所述水泵(28)左侧与第二输送管(29)右侧镶嵌固定,且水泵(28)安装于水箱(30)内部左侧,所述第二输送管(29)左侧贯穿水箱(30)左侧内壁延伸于水箱(30)左侧外壁,所述水箱(30)底部与第三安装框(25)顶端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29)左侧与管道连接头(15)螺纹连接,所述震动感应器(18)均通过电线与信号接收器(9)电性连接,所述抽水泵(22)、输出电机(27)和水泵(28)均通过电线控制板(10)和执行器(11)电性连接;
用于轴承套圈加工后输送淬火的所述输送淬火装置(31)安装于第三安装框(25)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热处理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淬火装置(31)包括有第一辊轴(3101)、主动齿轮(3102)、第二辊轴(3103)、从动齿轮(3104)、通框(3105)、匀速电机(3106)、第四安装框(3107)、第三安装槽(3108)、轴承(3109)、连接块(3110)、线圈(3111)、套杆(3112)、连接杆(3113)、阳磁铁(3114)、阴磁铁(3115)、链条组(3116)和红外线感应器(3117),所述第一辊轴(3101)两侧固定有主动齿轮(3102),所述第二辊轴(3103)两侧固定有从动齿轮(3104),所述第一辊轴(3101)安装于通框(3105)内部右侧,所述第二辊轴(3103)安装于通框(3105)内部左侧,所述匀速电机(3106)输出端与第一辊轴(3101)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匀速电机(3106)通过六角螺栓固定于通框(3105)左侧下方,所述第四安装框(3107)顶端贯穿开设有第三安装槽(3108),所述第三安装槽(3108)内部固定有轴承(3109),所述连接块(3110)表面缠绕有线圈(3111),且连接块(3110)顶端与套杆(311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套杆(3112)顶端贯穿轴承(3109)内环延伸于第四安装框(3107)顶端,所述第四安装框(3107)底部固定有连接杆(3113),所述第四安装框(3107)内部左侧固定有阳磁铁(3114),且第四安装框(3107)内部右侧固定有阴磁铁(3115),所述第四安装框(3107)通过连接杆(3113)与链条组(3116)固定连接,所述链条组(3116)包裹主动齿轮(3102)和从动齿轮(3104)啮合连接,所述红外线感应器(3117)通过六角螺栓固定于通框(3105)内部左侧上方,所述通框(3105)通过安装柱固定于第三安装框(25)顶端,所述红外线感应器(3117)通过电线与信号接收器(9)电性连接,所述匀速电机(3106)均通过电线与控制板(10)和执行器(11)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热处理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4)设置有2个,且加热丝(4)关于连接板(2)右侧中心线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热处理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7)、第一丝杆(5)、第一丝块(1)和连接板(2)构成升降机构,且升降机构升降距离范围为0-1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热处理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机(27)、第二丝杆(26)、第二丝块(16)和中空板(12)构成移动机构,且移动机构移动距离范围为0-20c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热处理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3111)设置有2个,且线圈(3111)关于套杆(3112)中心线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热处理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3112)设置有2个,且套杆(3112)之间的安装距离范围为0-5c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热处理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113)设置有4个,且连接杆(3113)关于第四安装框(3107)中心线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热处理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磁铁(3114)、阴磁铁(3115)、轴承(3109)、连接块(3110)、线圈(3111)和套杆(3112)构成旋转机构,且旋转机构旋转角度范围为0-360°。
CN202110578876.4A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热处理加工装置 Active CN1135023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8876.4A CN113502385B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热处理加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8876.4A CN113502385B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热处理加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2385A true CN113502385A (zh) 2021-10-15
CN113502385B CN113502385B (zh) 2022-11-18

Family

ID=78008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78876.4A Active CN113502385B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热处理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0238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2084A (zh) * 2022-04-14 2022-06-14 临清市瓦临精工轧机轴承有限公司 适用于圆柱滚子轴承套圈的热处理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62462B1 (en) * 1997-10-29 2002-03-26 Contour Hardening, Inc. Induction hardening coil for a crankshaft
CN108277329A (zh) * 2018-04-02 2018-07-13 合肥市远大轴承锻造有限公司 一种主轴承套圈组件盐浴淬火炉折叠式输送装置
CN216998502U (zh) * 2022-03-14 2022-07-19 温州嘉利特热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滚花轮均匀淬火的淬火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62462B1 (en) * 1997-10-29 2002-03-26 Contour Hardening, Inc. Induction hardening coil for a crankshaft
CN108277329A (zh) * 2018-04-02 2018-07-13 合肥市远大轴承锻造有限公司 一种主轴承套圈组件盐浴淬火炉折叠式输送装置
CN216998502U (zh) * 2022-03-14 2022-07-19 温州嘉利特热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滚花轮均匀淬火的淬火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2084A (zh) * 2022-04-14 2022-06-14 临清市瓦临精工轧机轴承有限公司 适用于圆柱滚子轴承套圈的热处理设备
CN114622084B (zh) * 2022-04-14 2023-09-12 临清市瓦临精工轧机轴承有限公司 适用于圆柱滚子轴承套圈的热处理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02385B (zh) 2022-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02385A (zh) 一种轴承套圈加工用热处理加工装置
CN111187889B (zh) 一种通电加热远程控制的夹持装置
CN111112792A (zh) 耐磨板堆焊设备
CN201610436U (zh) 辊轮卧式高频淬火机床
CN110125758A (zh) 一种玻璃双边磨边机
CN110422996B (zh) 用于钢化玻璃生产的冷却装置
CN112030327B (zh) 一种织布机的纱线张力调控装置
CN207883500U (zh) 一种变压器铁芯压模装置
CN210945352U (zh) 一种便于调节加热辊间距的节能型玻璃钢化炉
CN209258913U (zh) 一种滚筒传输装置
CN112678527A (zh) 一种钢管自动上料装置
CN218707787U (zh) 聚酰亚胺薄膜传输用横拉纠偏装置
CN208667781U (zh) 一种外球笼高温快速正火装置
CN208673899U (zh) 一种方便调节焊接角度的锡焊夹头
CN207738198U (zh) 一种塑料软管送料机构
CN217318206U (zh) 一种切割直径可调的塑料圆护板加工用切割装置
CN219546331U (zh) 一种易于调节的电缆输送机
CN212895031U (zh) 一种具有可调计数器的牵引装置
CN104824127A (zh) 一种具有传送功能的水果紫外线杀菌装置
CN213835439U (zh) 一种使用冷水加工的铁制五金件淬火装置
CN219188149U (zh) 一种多功能的线材盘卷冷却器
CN220085841U (zh) 一种用于线圈加工的自动上料装置
CN112478602B (zh) 一种网带自动纠偏装置
CN219366714U (zh) 一种电梯门皮带张力调整装置
CN219408483U (zh) 口罩加工用输送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