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8922B - 一种手持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8922B
CN113498922B CN202110933645.0A CN202110933645A CN113498922B CN 113498922 B CN113498922 B CN 113498922B CN 202110933645 A CN202110933645 A CN 202110933645A CN 113498922 B CN113498922 B CN 1134989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frame body
plate
vortex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336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98922A (zh
Inventor
张涛
周伟军
张轶
吴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Xiaozaosh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Xiaozaosh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Xiaozaosh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Xiaozaosh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3364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989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98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89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989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89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0/00Hair drying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20/04Hot-air producers
    • A45D20/08Hot-air produc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A45D20/10Hand-held drying devices, e.g. air douc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0/00Hair drying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20/04Hot-air producers
    • A45D20/08Hot-air produc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A45D20/10Hand-held drying devices, e.g. air douches
    • A45D20/12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nozzles, stand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专利涉及一种手持吹风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整体为筒状;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另外一端的端面封闭,所述壳体的所述另外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壳体的所述另外一端的内部中空从而形成涡流腔室;风机,包括进风端和出风端,所述进风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出风端与所述涡流腔室连通,以向所述涡流腔室中注入气体形成涡流;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设置在所述涡流腔室内出风口的内侧,以将涡流腔室内的介质在循环流动中加热。本专利采用上方案在保持加热效果的同时进一步减小了吹风机的尺寸。

Description

一种手持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吹风机。
背景技术
吹风机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用电器,通常用于烘干头发或者类似需要热风的场景。在现有技术中吹风机的结构通常包括一个手柄,以及与手柄相交的方向设置的出风筒,出风筒中设置有加热丝。常见的吹风机的出风筒为了加热方便都设置有尺寸较大的出风筒,有些出风筒长度较长,使得吹风机整体呈现“7”字型或者“T”字型。
这种吹风机整体不利于携带,因此现有技术中寻求一种能够显著减小尺寸且保证热风输出效果的吹风机结构。为此一种现有技术包括如图1所示的吹风机结构,这种结构同样在吹风机手柄的顶部设置有出风筒同样为与手柄相交方向延伸的筒状,通过在筒状结构内的将热风排出,这种吹风机显然具有较小的尺寸,但是由于出风筒的头部仍然具有很大的尺寸,所以仍然未能脱离较大的尺寸。
为了进一步提高携带性,现有技术中还提出了一种具有棒状或筒状的吹风机,这种吹风机的结构已经较为小巧而易于携带,例如CN112089169A;CN212117388U;CN112754131A;CN112189971A均提供以一种棒状或筒状的吹风机,这种吹风机中电机吹出的风先经过加热片的一次性加热后经由导流器件从棒状或筒状吹风机的侧壁排出,这种结构的吹风机为了保证加热效果,其加热片、加热丝往往需要设置较长的距离,因此长度上仍然较长,而且空气一次性通过加热体,也容易产生加热不充分、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专利正是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需求而提出的,本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持吹风机以在更小的尺寸下充分加热吹风气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手持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整体为筒状;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另外一端的端面封闭,所述壳体的所述另外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壳体的所述另外一端的内部中空从而形成涡流腔室;风机,包括进风端和出风端,所述进风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出风端与所述涡流腔室连通,以向所述涡流腔室中注入气体形成涡流;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设置在所述涡流腔室内出风口的内侧,以将涡流腔室内的介质在循环流动中加热。电源,所述电源设置在手持吹风机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涡流腔室的下端,所述风机的进风口的面积大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的面积。
优选地,所述腔室的所述另外一端的端面形成为向外凸出的曲面。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为圆角矩形,沿着与所述壳体相同的朝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一端的外周面上,所述壳体的所述一端内部设置有电路板,进风口经由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的缝隙与所述风机的进风端连通。
优选地,所述加热丝沿着所述涡流腔室的内壁或以与所述出风口相同或近似的形状设置;所述加热丝与所述出风口大致平行。
优选地,所述加热丝位于所述出风口向所述壳体内部的正投影区域之外。
优选地,所述加热丝形成为多个层,每层加热丝均沿着所述涡流腔室的至少部分内壁的形状设置,每层加热丝之间具有间隙。
优选地,多层加热丝架设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包括沿着所述壳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板,所述板包括主面和侧面,所述板的主面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板的侧面与所述出风口平面相对。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表面设置有隔热层。
以及优选地,所述手持吹风机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包括上端面、下端面、左侧面、右侧面,其中所述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第二架体,从所述第一架体向左延伸,所述第二架体上设有第三保持部;第三架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的右侧面上,并向右延伸,所述第三架体上设有第四保持部;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保持在第一、第三、第二、第四保持部中,由此包绕在所述架体的周围。
优选地,所述第一架体包括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第二板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二架体包括至少两个子框架,其中一个子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的上端,另一个子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的下端;所述第三架体包括至少两个子框架,其中一个子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的上端,另一个子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呈长条形片状,其长度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其厚度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上设置有左右贯通的通孔。优选地,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设置有第四架体,所述第四架体将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连接由此固定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优选地,所述第四架体包括至少一个板,所述板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镂空部分;所述第一架体和第四架体由云母制成。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三、第二、第四保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开口朝外的凹槽。优选地,所述加热丝为多层结构,各层沿着前后方向层叠布置。优选地,所述加热丝的多层中的每一层均保持在第一、第三、第二、第四保持部中。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的形状与所述涡流腔的截面形状相配,所述出风口包括从所述涡流腔侧壁向外延伸的出风口壁,以及出风口中部的环,所述环从所述出风口周缘向中心逐渐抬高,所述环的外表面低于所述出风口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的出风口壁先从周缘向中心收窄,然后沿直线向外延伸。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的截面形状为与所述胶囊型的涡流腔朝向一致的圆角矩形。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的截面形状包括两端的圆弧,以及连接两端圆弧的直线。
优选地,所述圆环的形状与所述出风口的截面形状相同。
优选地,所述圆环与所述出风口内壁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沿着所述涡流腔的长度方向布置;以及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包绕所述支架设置。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彼此间隔纵向延伸的板,所述两个纵向延伸的板将所述涡流腔分成三个相对隔离的部分;所述出风口与所述两个纵向延伸的板中间间隔的区域相对。
优选地,所述入风口处设置有风机。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壁的内侧设置有一圈金属层。
本专利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筒状吹风机的一部分壳体形成涡流腔室,并在涡流腔室内设置加热丝,这样可以利用涡流腔室中的气体涡流往复经过所述加热丝而多次加热,从而省去了单独的以及较长的加热通道,在保持加热效果的同时进一步减小了吹风机的尺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吹风机的结构图;
图2为本专利具体实施方式中手持吹风机的外部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专利具体实施方式中手持吹风机的侧视剖面结构图;
图4为本专利具体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的结构图;
图5为本专利具体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框架的结构图;
图6为本专利具体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框架的俯视图。
图7为本专利具体实施方式中涡流腔气体流路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具体实施方式中出风口的正视结构图;
图9为本专利具体实施方式中出风口的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参见图2-4可见,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手持吹风机1。
所述手持式吹风机包括壳体2,所述壳体整体为筒状,在本专利中,整体为筒状,所述筒可以为圆筒,近似圆筒、椭圆筒、类似于圆或者椭圆的曲面筒。所述壳体的一端3设置有进风口4,如图所示,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端,所述进风口用于向所述吹风机内部提供空气或用于吹风的气体,进风口可以是各种形状,例如圆形、方形、椭圆、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口优选设置在所述壳体下端的侧面上,这样可以相对设置较大面积的进风口保证进风量,而且还便于在底部设置电源等供电连接结构便于操作所述吹风机。
所述壳体的另外一端5,在本实施例中即为上端的端部封闭,在所述另外一段的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口6,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口6为圆角矩形,其延伸方向与所述壳体相同,即其上下两端长,左右两端短,与筒状的壳体相同。所述壳体的所述另外一端内部中空,这样由于壳体是筒状,且上方封闭,开口设置在侧壁上,当吹风的介质,例如空气从下方注入所述壳体的上端时,在壳体内形成正压力驱动气体向外排出,但是由于出风口设置在上端侧壁上,即出风口与进风时的介质流向具有一定夹角,因此空气在壳体内中空的腔室中以涡流的形式旋转流动后最终从所述出风口排出。这样在所述壳体的上端内部就形成了涡流腔室7,在全面的腔室内壁导流作用下,介质在所述涡流腔室内经过往复旋转从而驱动所述气体在所述涡流腔室内行驶较长的行程。
风机8,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中部,为吹风提供动力。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上端的出风端9直接设置在所述涡流腔室的下端开口处,与所述涡流腔室直接连通,以向所述涡流腔室中注入气体形成涡流。而所述风机下端的进风端10在本实施例中与进风口连通;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所述风机与所述进风口之间还设置有电路板11,进风口经由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的缝隙与所述风机的进风端连通。
加热丝12,所述加热丝设置在所述涡流腔室内出风口的内侧,当涡流腔室中的介质流动形成涡流时,由于介质流动路径为旋转式涡流,因此可以反复经过所述加热丝与加热丝热交换,充分加热到预定的温度。这样不需要设置很长的加热路径而是通过往复循环加热的方式提高加热的效果,从而大大减小了吹风机的尺寸。并且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利用筒状壳体端来制造涡流这样就无需设置环状的涡流头,减小了吹风机顶部的体积。在本专利中所称的加热丝不仅限于单根丝线的形状,可以是较粗的形状例如棒材,也可以是螺线管,甚至能够通风的板状,也就是说能够允许气流通过的形状均可以认为是本专利中的加热丝。加热丝的加热方式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任何适用的加热方式,因此在本专利中不再详细描述。
优选地,加热丝形成为多个层,每层加热丝均沿着所述涡流腔室的至少部分内壁的形状设置,如此可以尽量拉长加热路径;此外,每层加热丝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即便堆叠多层加热丝也不会阻止介质的流动。所述加热丝与所述出风口大致平行,这样的排列方式下由于涡流腔室内壁对于介质的引导作用下,介质流动的方向与涡流腔室内壁相适配,加热丝沿着介质流动的方向延伸能够减小加热丝对介质流动的阻碍。
优选地,多层加热丝架设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包括沿着所述壳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板,所述板包括主面和侧面,所述板的主面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板的侧面与所述出风口平面相对。这种结构下,所述框架一方面可以保持所述加热丝的稳定,另一方面当风机注入的介质进入到涡流腔室中时,所述板能够引导所述介质的流动,从而形成更为充分的热交换和涡流,板上设置有通孔,便于介质在板之间交换充分均匀加热。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胶囊型涡流腔的使用能够显著减小吹风机的体积,使得吹风机可以形成为棒状,此外还具有增压的作用有利于提供较大的风量。这种结构下如果在涡流腔中将气体进行加热,则对于实质性减小吹风机的体积和送出均匀的热风都有实质性意义。
具体而言,在本具体实施方式的这种环境下,涡流腔需要利用气体涡流,故要保证气体的涡流旋转尽量少受到干扰;而吹风机在涡流腔中需要足够的热交换因此需要设置足够的电热丝,更多的电热丝就意味着对涡流的更多干扰;这二者存在矛盾,尤其在涡流腔本身体积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在充分加热的同时又不影响涡流腔内形成涡流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加热装置103,其包括框架104,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架体105,所述第一架体包括上端面1051、下端面1052、左侧面1053、右侧面1054,以及,其中所述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保持部1055和第二保持部1056;第二架体106,从所述第一架体向左延伸,所述第二架体上设有第三保持部1061;第三架体107,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的右侧面上,并向右延伸,所述第三架体上设有第四保持部1071;加热丝108,所述加热丝保持在第一、第三、第二、第四保持部中,由此包绕在所述架体的周围。
在本专利中,虽然给出了图示的一种加热装置的结构,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架体的结构可以不限于图示的形状和结构,其可以是一块纵向设置的片状板,也可以是一个纵向设置的镂空框架,还可以是一个筒状结构,或者网状结构,第一架体提供了一种沿着涡流腔上下方向的长度空间,在其上架设加热丝时,可以尽可能地使得加热丝延伸的距离拉长从而有利于加热。基于同样的原因,实际上,所述第二架体和第三架体在本专利中也不仅限于图示的结构,同样也可以是框架结构、筒状结构、网状结构以及左右延伸的杆状结构。第二、第三架体提供了一种沿着涡流腔左右方向的宽度空间,在其上架设加热丝时,可以尽可能地使得加热丝延伸的宽度拉长从而有利于加热。
更为有利的是,当第一架体、第二架体、第三架体配合时,在其外周包绕的加热丝整体与胶囊型涡流腔的内壁形状相近,当气体在涡流腔中形成涡流时加热丝也沿着气体旋转的方向延伸,不仅有利于延长加热的路径而且减小对于气流的阻挡。
优选地,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架体包括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板1057和第二板1058,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间隔设置。当第一架体,即沿着胶囊型涡流腔的长度方向的架体包括间隔的两块板时,可以在第一架体的上端部形成更为贴近胶囊结构头部的曲面,这样有利于头部的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呈长条形片状,其长度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其厚度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也就是说如图所示,所述第一架体整体是站立的状态,迎风面的面积小,这样能够有利于气流导通。更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上设置有左右贯通的通孔,如此可以使得在所述涡流腔中被第一板和第二板隔开的左中右三个空间能够相互导通使得所述涡流腔内的气体加热更加均匀。
除此之外,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的设置还能够分割胶囊状的涡流腔,将其分为左、中、右三个空间,同时由于架体的上方和下方也能够通风,这样就有五路气流流过加热丝,每一路中的气流方向十分稳定,这样避免了涡流腔室内的气流紊乱,保持了出风时的出风量。
为了固定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设置有第四架体109,所述第四架体将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连接由此固定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第四架体包括至少一个板1091,所述板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镂空部分1092,即通孔,这样所述第四架体可以减小对于风的阻挡。
所述第一架体和第四架体由云母制成,云母片具有绝缘且隔热阻燃特点,也不易受热之后疲劳变软,这样当所述框架上缠绕所述加热丝后,所述框架可以方便地安置在所述涡流腔内,避免高温的框架结构对于涡流腔壁的损害。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架体包括至少两个子框架,其中一个子框架1062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的上端,另一个子框架1063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的下端;所述第三架体包括至少两个子框架,其中一个子框架1072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的上端,另一个子框架1073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的下端。在这种结构下,所述加热丝丝包绕在框架周围时,能够在侧边与所述胶囊状涡流腔的结构相配。提高加热和导风性能,由于加热丝在是通电后形成高温,通常其强度会变弱,通过设置多个子框架能够良好地保持加热丝的造型。如图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架体和第三架体均形成为板状,在外侧边设置有开口朝外的凹槽,电热丝就被凹槽承托从而保持在框架上,同时第一架体的端部的保持部也形成为开口朝外的凹槽,同样既保持又承托所述加热丝,当架体上所有的凹槽都开口朝外时方便加热丝的包绕安装和检修。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示中给出了凹槽形式的保持部,但是本专利不仅限于此,所述保持部可以是槽,也可以是孔,还可以是挂钩,或者卡件等,也可以是这些形式的结构的组合。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丝为多层结构,各层沿着前后方向层叠布置,由此在前后方向上也整体包绕在所述架体的周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提高了加热效率。加热丝的形状不仅限于单丝的形状,也不仅限于其直径的尺寸,既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粗的加热丝,也可以采用螺线管形式的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可以每一层分开设置,也可以通过一根整体的加热丝缠绕在架体的外周形成多层结构。
优选地,所述加热丝位于所述出风口向所述壳体内部的正投影区域之外。这样避免加热丝直接向所述出风口外进行热交换,减小了热量的损失。此外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表面设置有隔热层,所述保温层可以是云母隔热层,可以避免加热丝将壳体烫伤也可以避免热量不必要的损失。
胶囊型涡流腔的使用能够显著减小吹风机的体积,使得吹风机可以形成为棒状,此外还具有增压的作用有利于提供较大的风量。这种结构下如果在涡流腔中将气体进行加热,则对于实质性减小抽风机的体积和送出均匀的热风都有实质性意义。
但是,在这种环境下在涡流腔内设置加热装置,则可以在形成涡流的同时实现出风介质的加热,这对于减小吹风机的长度具有实质性的帮助,同时相对于环状的涡流腔也显著减小了风机的体积。但是这种情况下由于涡流腔的体积并不是很大其中的电热丝往往无法特别多且完全均匀地布置,由此会产生空气加热不均匀的情况。而为了充分利用涡流路径,在这种吹风机中,设置的加热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沿着所述涡流腔的长度方向布置;以及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包绕所述支架设置。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彼此间隔纵向延伸的板,所述两个纵向延伸的板将所述涡流腔分成三个相对隔离的部分;所述出风口与所述两个纵向延伸的板中间间隔的区域相对。
这种情况下利用了胶囊状涡流腔的涡流路径,但是却造成腔边缘的空气往往能被很好地加热而腔中间的空气加热的程度则与边缘不同,造成加热不均匀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气体在腔体内经过腔壁的导向形成涡流而后经过出风口排出,如图7所示,容易造成排出的风温度不均,影响使用效果。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手持吹风机出风口的技术方案,所述出风口的形状与所述涡流腔的截面形状相配,由于在本专利中所述涡流腔的形状为胶囊状,因此其截面为圆角矩形,故所述出风口的截面也设置为圆角矩形或者形状和圆角矩形相似的形状即可实现相配。例如一种形状包括所述出风口的截面形状包括两端的圆弧,以及连接两端圆弧的直线。
出风口设置成上述形状的情况下,因为在所述涡流腔内,介质被腔体内壁的导向作用非常明显,因此易于实现腔室内不同位置的风流向出风口相应的位置。例如,如图7所示,两侧的风多数会从出风口的两侧流出,而中间位置的风多数会从出风口中间位置流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包括从所述涡流腔侧壁向外延伸的出风口壁608,所述出风口的出风口壁先从周缘609向中心收窄,然后沿直线向外延伸。由于出风口壁的收窄,排出的气流首先在收窄的出风口壁的导向下集中,此时气流会在一定程度上混合完成第一次均匀化。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中部设置有环610,所述环从所述出风口周缘向中心逐渐抬高,所述环的外周缘与所述出风口壁之间包括第一间隙611,所述环中具有第二间隙612。第一间隙中通常是温度较高来自于所述涡流腔边缘的风,在所述环的抬高的形状导引下,边缘的风向出风口的中心再次聚拢,出风口中心由于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的形状为从内到外减小,因此涡流腔中部的气流多数从所述第二间隙排出,这样就完成二次混合。两次混合下,不同温度的气体可以充分扩散,从而形成均匀的风。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圆环的形状与所述出风口的截面形状相同。这样圆环的导向规律更加明显,更加有利于气体的混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圆环与所述出风口内壁之间通过连接杆613固定连接,这样不仅固定了圆环,而且还提高了出风口壁的整体强度。
再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壁的内侧设置有一圈金属层614。金属层可以保护出风口壁,避免其被温度高的热风烫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手持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整体为筒状;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另外一端的端面封闭,所述壳体的所述另外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壳体的所述另外一端的内部中空从而形成涡流腔室;
所述出风口的出风口壁先从周缘向中心收窄,然后沿直线向外延伸;所述出风口中部设置有圆环,所述圆环从所述出风口周缘向中心逐渐抬高,所述圆环的外周缘与所述出风口壁之间包括第一间隙,所述圆环中具有第二间隙;所述圆环的形状与所述出风口的截面形状相同;所述圆环与所述出风口内壁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出风口壁的内侧设置有一圈金属层;
风机,包括进风端和出风端,所述进风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出风端与所述涡流腔室连通,以向所述涡流腔室中注入气体形成涡流;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丝和框架,所述加热丝缠绕所述框架设置,所述加热丝缠绕的形状与所述涡流腔室内壁形状相适配,以将涡流腔室内的介质在流动中加热,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包括上端面、下端面、左侧面、右侧面,其中所述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所述第一架体包括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呈长条形片状,其长度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其厚度沿着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间隔设置,将所述涡流腔室分成三个相对隔离的部分,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上设置有左右贯通的通孔,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间隔的区域相对;第二架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的左侧面上,所述第二架体上设有第三保持部,其中,所述第二架体包括至少两个子框架,其中一个子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的上端,另一个子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的下端;第三架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的右侧面上,并向右延伸,所述第三架体上设有第四保持部,其中,所述第三架体包括至少两个子框架,其中一个子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的上端,另一个子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的下端;第四架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所述第四架体将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连接由此固定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第四架体包括至少一个板体,所述板体包括上下贯通的镂空部分,其中,所述第一保持部、第二保持部、第三保持部、第四保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开口朝外的凹槽;
所述加热丝设置在所述涡流腔室内出风口的内侧,所述加热丝为多层结构,各层沿着前后方向层叠布置,所述加热丝的多层中的每一层均保持在所述第一保持部、第二保持部、第三保持部、第四保持部中以包绕在所述框架的周围;电源,所述电源设置在手持吹风机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涡流腔室的下端,所述风机的进风口的面积大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的所述另外一端的端面形成为向外凸出的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持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为圆角矩形,沿着与所述壳体相同的朝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另一端的外周面上,所述壳体的所述一端内部设置有电路板,进风口经由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的缝隙与所述风机的进风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沿着所述涡流腔室的内壁或以与所述出风口相同或近似的形状设置;所述加热丝与所述出风口大致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持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位于所述出风口向所述壳体内部的正投影区域之外。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手持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形成为多个层,每层加热丝均沿着所述涡流腔室的至少部分内壁的形状设置,每层加热丝之间具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手持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表面设置有隔热层。
CN202110933645.0A 2021-08-15 2021-08-15 一种手持吹风机 Active CN1134989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3645.0A CN113498922B (zh) 2021-08-15 2021-08-15 一种手持吹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3645.0A CN113498922B (zh) 2021-08-15 2021-08-15 一种手持吹风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8922A CN113498922A (zh) 2021-10-15
CN113498922B true CN113498922B (zh) 2024-07-02

Family

ID=78016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33645.0A Active CN113498922B (zh) 2021-08-15 2021-08-15 一种手持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9892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065380U (zh) * 2019-08-07 2020-07-24 深圳市恒驱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噪环保手持便携式电吹风
CN112826203A (zh) * 2021-02-26 2021-05-25 深圳市今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吹风
CN213362863U (zh) * 2020-11-10 2021-06-04 深圳鑫宏图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吹风机
CN215532300U (zh) * 2021-08-15 2022-01-18 苏州小枣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吹风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32450B1 (en) * 2003-07-11 2004-05-11 Shu-Lien Chen Electrothermal rack of hair dryer
JP4511429B2 (ja) * 2005-08-01 2010-07-2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携帯型ヘアードライヤ
KR20090133037A (ko) * 2008-06-23 2009-12-31 홍원배 헤어 드라이어 용 히타
GB2516249B (en) * 2013-07-16 2017-03-01 Dyson Technology Ltd Heater for a hand held appliance
EP3373699A1 (en) * 2017-03-09 2018-09-12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heater, and heater
FR3078017A1 (fr) * 2018-02-19 2019-08-23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Cadre d'un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electrique comprenant au moins un dispositif de maintien elastique d'elements chauffants
GB2574604A (en) * 2018-06-11 2019-12-18 Dyson Technology Ltd Attachment for a handheld appliance
IT201900006645A1 (it) * 2019-05-08 2020-11-08 Gamma Spa Dispositivo di riscaldamento, dispositivo di ventilazione ed asciugacapelli
CN210329713U (zh) * 2019-06-17 2020-04-17 嘉兴嘉飞贸易有限公司 新型电吹风
CN110537767A (zh) * 2019-08-07 2019-12-06 深圳市恒驱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隔热层的手持风机
CN110477573B (zh) * 2019-09-16 2021-08-17 深圳市物种起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吹风
CN211510823U (zh) * 2019-12-24 2020-09-18 宁波慈溪小家电创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电吹风
CN112120383A (zh) * 2020-10-22 2020-12-25 蚁人自动化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吹风机加热机构及其加热方法
CN213664089U (zh) * 2020-11-04 2021-07-13 深圳德技创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吹风机
CN112336039A (zh) * 2020-12-01 2021-02-09 深圳德技创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双层风道吹风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065380U (zh) * 2019-08-07 2020-07-24 深圳市恒驱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噪环保手持便携式电吹风
CN213362863U (zh) * 2020-11-10 2021-06-04 深圳鑫宏图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吹风机
CN112826203A (zh) * 2021-02-26 2021-05-25 深圳市今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吹风
CN215532300U (zh) * 2021-08-15 2022-01-18 苏州小枣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吹风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8922A (zh) 2021-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81193U (zh) 燃烧室结构和燃气热水器
JP2023014048A (ja) ヘアカール用ヘッドおよびこれを具備するヘアスタイリング装置
CN110145860A (zh) 燃烧室结构和燃气热水器
CN209463503U (zh) 一种电吹风
CN209463499U (zh) 一种电吹风
CN113498922B (zh) 一种手持吹风机
CN215532300U (zh) 一种手持吹风机
JP2005000547A (ja) ヘアドライヤ
CN213757031U (zh) 空气卷发装置
CN209463500U (zh) 一种电吹风
CN207531114U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单元及具有其的热水器
CN215532303U (zh) 一种手持吹风机的加热装置以及一种吹风机
JP2013022251A (ja) ヘアードライヤー
CN210076847U (zh) 一种梳齿电吹风
CN221044457U (zh) 一种节能省电的电吹风机
CN219537699U (zh) 吹风机的风道结构及应用其的吹风机
CN210184827U (zh) 一种风筒吹风风道结构
CN212411991U (zh) 磁控管的散热结构和具有其的磁控管、微波加热装置
CN110485130A (zh) 烘干模块的散热系统和烘干模块及晾衣机
CN214258250U (zh) 一种冷热风混吹吹风机
CN209964942U (zh) 热循环烘干装置
CN219813411U (zh) 一种具有回路散热风道的电吹风
CN215271034U (zh) 风嘴结构和吹风机
CN218605481U (zh) 出风嘴组件及吹风机
CN111692591B (zh) 烟气发生装置以及烘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