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84827U - 一种风筒吹风风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筒吹风风道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84827U CN210184827U CN201920694535.1U CN201920694535U CN210184827U CN 210184827 U CN210184827 U CN 210184827U CN 201920694535 U CN201920694535 U CN 201920694535U CN 210184827 U CN210184827 U CN 2101848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 channel
- air duct
- inner tube
- wall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筒吹风风道结构,包括有左右端贯通的风道内筒,在所述风道内筒内设有能将从风道内筒右端吹入自然风进行加热的发热组件,所述的发热组件通过卡环卡接在风道内筒的筒壁上,在所述风道内筒的外壁上套设有风道外筒,在所述风道外筒一侧外壁上沿轴向等距设有多个排风口,在所述风道内筒对应排风口的外壁上设有上端连通有排风口以及左端连通风道内筒进风右端的空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不从单一方向集中吹风,通过改变风向,有效的加快干发造型效率,不易伤及使用者头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风筒吹风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电吹风是一种常用的家用电器,现有电吹风的风筒多为直道风筒,装上这种风道电吹风对长发的女性吹干头发效率不高,在对长发进行吹干的过程中,由于热气流只能在单一方向集中吹出在受到头发阻碍后,将向外发散,导致大量热量流失,热量浪费较大,吹干效率较低;另外,由于头发之间较为密集,外层头发受到热气流冲击后,大量水份从外层头发向内层头发迁移,较难顺畅地向外界排出,需等到完全被加热成水蒸气后才能排出,同时也不适合干发造型,针对此问题重新设计了一种风筒吹风风道结构。
故此,现有技术有待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水平从风道内筒的右端进入自然风加热后先反转180°再转90°最后从风道外筒的排风口均匀吹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发热组件固定在风道内筒上。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风筒吹风风道结构。
从以下所述的技术方案达到解决背景技术不足:
一种风筒吹风风道结构,包括有左右端贯通的风道内筒,在所述风道内筒内设有能将从风道内筒右端吹入自然风进行加热的发热组件,所述的发热组件通过卡环卡接在风道内筒的筒壁上,在所述风道内筒的外壁上套设有风道外筒,在所述风道外筒一侧外壁上沿轴向等距设有多个排风口,在所述风道内筒对应排风口的外壁上设有上端连通有排风口以及左端连通风道内筒进风右端的空腔。本实用新型主要可以将水平从进风口进入的自然风经过发热组件后到达空腔,在空腔处进行先180°翻转然后再转90°从排风口吹出,由于空腔和排风口组成密封连通的内腔,而且排风口为唯一连通外部端口,因此加热自然风得以从排风口均匀吹出,改变了现有电吹风风筒直道吹风方式,使得吹风不从单一方向集中吹风方式,加快干发效率,不伤及头皮。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道外筒左右两端贯通,在所述风道外筒的左端设有筒盖,所述的筒盖闭合风道外筒的左端与空腔组成密封连通腔室。为了方便安装将风道外筒设计成左右贯通状,与上述右端通口的而左端密封风道外筒,组成并行方案,可以实现上述中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的发热组件包括有贴合风道内筒内壁两端的散热片和PTC发热片,其中所述的PTC发热片设置在两端的散热片中心处并贴合散热片的侧壁,所述的卡环套设在散热片外壁上并使得两端的散热片贴合PTC发热片,在所述PTC发热片上设有一端伸出风道内筒右端连接外部电源的导线。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组件是通过PTC发热片的发热从风道内筒右端吹入自然风通过散热片得以均匀加热,同时发热组件是通过套接在散热片外壁上的卡环,卡环的弹性触碰端卡接在风道内筒内壁上,防止发热组件晃动。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道内筒左端内壁上设有防止和PTC 发热片从风道内筒左端掉出的限位块。限位块可以防止发热组件向后移动,同时也方便组装时对发热组件的限位。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片形状为半圆柱。为了能够更均匀加热经过的风采取了两端的散热片贴合时为圆柱状,扩大与风的接触面从而增加均匀加热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之处:
本实用型可以将水平从风道内筒右端进入的自然风经过加热后顺着风道先反转180°然后再拐向90°从排风口处均匀吹出,实现了改变现有吹风风道筒因为直道设计导致热风只能从单一方向集中吹出的问题,解决了长发女性吹干发和容易伤及头皮的诟病,同时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适用于热吹干发造型方面,也适合其他吹风机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风筒吹风风道结构,包括有风道内筒1和风道外筒3,风道内筒1和风道外筒3左右两端均贯通,在风道内筒1 内筒安装有发热组件2,发热组件2由散热片21和PTC发热片22组成,PTC发热片22设置在两端的发热组件2中心处,PTC发热片22 通过导线连接外部电源,工作时,PTC发热片22产生热量通过散热片21散发,为了增加热风的效率把散热片21设计为圆柱状,散热片 21通过套接在外壁上卡环4卡接在风道内筒1外壁上,卡环4可以防止散热片21直接接触风道内筒1,从而造成风道内筒1接触的局部高温,在风道外筒3的轴向外壁上设有多个排风口31,在风道内筒1对应多个排风口31的外壁上设有空腔11,空腔11上端与排风口31相连通,空腔11左端倾斜并连通风道内筒1的左端,这样方便热风的流动,在风道外筒3左端盒盖有闭合的筒盖5,筒盖51和空腔11组成密封连通的腔室,当自然风经过散热片21加热的后会在筒盖5处先是反转180°再转向90°流向空腔11上方,最终热风从排风口31处均匀流出,为了限位和方便工人的安装在风道内筒1内壁设有防止发热组件2左移的限位块12。
本实用型中的风道外筒3一端贯通,而另一端密封,自然风从风道内筒1右端进入后经过发热组件2的加热,直接从风道外筒3密封左端转向至空腔11然后从排风口31吹出。
本实用新型中的风道直接将风道外筒3和风道内筒1、筒盖5设计整体。
使用原理:将风道外筒3套接在外部风扇上,通过风扇将自然风从风道内筒1的右端吹入,经过发热组件2加热后变成热风,热风到达底形筒盖后掉转180度吹入由外筒和内筒形成的风道,最后再转 90度从风道外筒3上的排风口31吹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风筒吹风风道结构,包括有左右端贯通的风道内筒(1),在所述风道内筒(1)内设有能将从风道内筒(1)右端吹入自然风进行加热的发热组件(2),所述的发热组件(2)通过卡环(4)卡接在风道内筒(1)的筒壁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道内筒(1)的外壁上套设有风道外筒(3),在所述风道外筒(3)一侧外壁上沿轴向等距设有多个排风口(31),在所述风道内筒(1)对应排风口(31)的外壁上设有上端连通有排风口(31)以及左端连通风道内筒(1)进风右端的空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筒吹风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道外筒(3)左右两端贯通,在所述风道外筒(3)的左端设有筒盖(5),所述的筒盖(5)闭合风道外筒(3)的左端与空腔(11)组成密封连通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筒吹风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组件(2)包括有贴合风道内筒(1)内壁两端的散热片(21)和PTC发热片(22),其中所述的PTC发热片(22)设置在两端的散热片(21)中心处并贴合散热片(21)的侧壁,所述的卡环(4)套设在散热片(21)外壁上并使得两端的散热片(21)贴合PTC发热片(22),在所述PTC发热片(22)上设有一端伸出风道内筒(1)右端连接外部电源的导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筒吹风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道内筒(1)左端内壁上设有防止PTC发热片(22)从风道内筒(1)靠近左端掉出的限位块(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筒吹风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片(21)形状为半圆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94535.1U CN210184827U (zh) | 2019-05-15 | 2019-05-15 | 一种风筒吹风风道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94535.1U CN210184827U (zh) | 2019-05-15 | 2019-05-15 | 一种风筒吹风风道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84827U true CN210184827U (zh) | 2020-03-27 |
Family
ID=69881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694535.1U Active CN210184827U (zh) | 2019-05-15 | 2019-05-15 | 一种风筒吹风风道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84827U (zh) |
-
2019
- 2019-05-15 CN CN201920694535.1U patent/CN21018482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12119A (zh) | 一种梳齿电吹风 | |
JP2012019865A (ja) | ヘアードライヤー | |
CN204105166U (zh) | 吹风机及其风嘴 | |
CN109743859A (zh) | 散热效率高的吹风机 | |
CN108677492A (zh) | 具有干衣功能的衣物处理装置 | |
CN210184827U (zh) | 一种风筒吹风风道结构 | |
CN215076083U (zh) | 一种吹风装置次风道散热结构 | |
CN208259286U (zh) | 吹风机 | |
JP2012019866A (ja) | ヘアードライヤー | |
KR20160145333A (ko) | 참빗 헤어드라이기 | |
JP2005000547A (ja) | ヘアドライヤ | |
CN113598507A (zh) | 吹风机 | |
WO2024174129A1 (zh) | 一种干燥设备 | |
CN110403326A (zh) | 一种干发器 | |
CN215837547U (zh) | 吹风机 | |
CN213447740U (zh) | 衣物护理装置 | |
CN210076847U (zh) | 一种梳齿电吹风 | |
CN201091321Y (zh) | 毛发吹风吹水机 | |
CN210227231U (zh) | 一种循环风道吹风机手柄 | |
CN210035672U (zh) | 电暖器 | |
CN209421227U (zh) | 电吹风机结构 | |
CN203454390U (zh) | 多方向电热暖风机 | |
CN112336039A (zh) | 一种便携式双层风道吹风机 | |
CN221813432U (zh) | 电吹风 | |
CN214258251U (zh) | 一种冷热风混吹吹风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03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01-b174, building a, Shanling digital, No.10, Chiwan 1st Road, Chiwan community, zhaoshang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iqin (Shen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Card 2406, business building 3, Gangyi road Creative Industry Park, Central District, Torch Development Zone,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400 Patentee before: ZHONGSHAN DIQ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