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2595B - 一种喷墨打印小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墨打印小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2595B
CN113492595B CN202110740506.6A CN202110740506A CN113492595B CN 113492595 B CN113492595 B CN 113492595B CN 202110740506 A CN202110740506 A CN 202110740506A CN 113492595 B CN113492595 B CN 1134925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printing
plate
nozzle
support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405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92595A (zh
Inventor
单健
脱占贺
王家远
闫峂
单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ande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L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uande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uande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LC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uande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LC
Priority to CN2021107405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925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92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2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92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2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33Structure of nozzle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3Ink fil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9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for removing air bub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打印小车,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底部安装有喷头底板,喷头底板上安装有打印喷头;支撑框架的上端部设有头板安装装置,头板安装装置位于打印喷头的上方,头板安装装置包括若干头板组件,头板组件与支撑框架的一侧板滑动连接,头板组件包括头板,头板一端与打印喷头连接、另一端与交换机连接,交换机安装于支撑框架的后上方;支撑框架的后侧板上安装有墨水循环装置,墨水循环装置用于为打印喷头持续供墨、去除墨水中的气泡以及防止墨水的沉淀或干结。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巧妙、布局合理、体积和重量最小化、管线布置干净整洁、有效防止墨水中产生气泡或沉淀、防止墨水干结、打印精度高的有意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喷墨打印小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墨打印小车。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小车承载着打印喷头、为打印喷头供墨的墨路组件、调节墨路中负压值的气路组件以及控制喷墨打印过程的电路板等,墨路组件、气路组件以及电路板的互相连接用到许多管子和线材,这些管子和线材的连接方向取决于各元件的布置结构,若布置不够合理,不仅组装时管子或线材交叉缠绕,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影响美观度,引起组装失误率增加,而且会导致打印小车的尺寸加大,影响打印精度。
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主板控制喷头头板来控制打印喷头的工作,因主板驱动头板的数量有限,因此打印喷头及喷头头板的数量都会受限;在打印高精度或大幅面的图案时,往往需要数量较多的打印喷头来提高打印速度,因此就需要增加主板的体积且增加头板的数量,这样导致打印小车的整体体积过大且重量过重,影响打印小车的运动精度,从而影响了打印质量。
现有技术中,通常将二级墨盒放置在打印喷头的上方,以维持供墨的稳定,当打印喷头较多时,会导致打印喷头的拆卸困难。如中国专利CN203666125U公开的一种喷墨打印机打印部分元件布置结构,打印部分元件包括喷头、喷头底板、三通阀组件装配体、墨盒装配体、支撑组件、电路板、拖链和正负压转换组件装配体,元件布置呈“▕―”型结构,在布置结构左端底部设置一喷头底板,喷头底板上安装喷头,在喷头底板上方设置三通阀组件装配体,在三通阀组件装配体后端等高位置设置墨盒装配体,在布置结构右端位置设置电路板。当打印喷头数量较多时,需要从二级墨盒引出多个管道与打印喷头相连通,对于可以打印两种墨水的打印喷头,墨管的数量还需加倍,则二级墨盒与打印喷头之间会排布众多墨管,加上原本的打印喷头的数据线,导致打印小车内的管线排布交叉混乱,不便于识别和维修,且不美观;此种安装方式导致打印喷头需要拆卸或调整排布时操作工具难以伸入到内侧打印喷头的上方,还需将三通阀组件和墨盒装配体拆卸后才可进行打印喷头的拆卸,导致打印喷头的更换困难。
喷墨打印机在打印的过程中,墨水流经各元器件时可能会混有气泡,气泡容易导致打印喷头的空喷;在打印颜料墨水时,由于颜料墨水中含有微小的颗粒物,容易在二级墨盒或其他元器件中产生沉淀物,导致墨管或元器件进出墨口的堵塞,更严重的会导致喷头堵塞,造成的损失较大。中国专利CN206394248U公开的现有技术的墨水循环装置采用主墨罐、除气泡装置、第一副墨盒、喷头、第二副墨盒、主墨罐依次连接使得墨水循环流动的大循环方式,由于墨水的流经路程较长,途径各种泵、阀等元器件,容易导致墨水的污染,不仅使得为墨水流动提供动力的装置的功率高,耗费大,而且墨水在长路径的循环流动中更容易受到污染或产生气泡,导致墨水的循环作用效果不理想,而且缩短过滤器等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且打印小车上每种墨水需要放置两个副墨盒,同时还需在打印小车上防止负压气瓶,当打印颜色较多,墨水种类增多时,既增加打印小车的体积又增加打印小车的重量,对于扫描式打印,打印小车需来回的扫描运动,打印小车的重量将影响打印小车的运动稳定性,从而影响打印质量。
当打印粘度较高的墨水时,常常需要对墨水进行加热,以降低墨水的粘度,保证喷墨的顺畅,现有技术一般在二级墨盒的一侧安装加热片,但二级墨盒与打印喷头之间仍有一段距离,当场地的温度较低时,对墨水的加热效果仍然不佳。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1)打印小车上元器件布局不合理会导致打印小车体积过大,管线浪费,影响打印精度以及美观度;
2)通过主板控制头板来驱动打印喷头工作的方式,喷头的数量受限,且容易造成打印小车体积过大,影响打印小车的运动稳定性,从而影响打印精度;
3)现有技术的元器件排布方式使得喷头在更换或维修时拆卸不方便;
4)现有技术中的墨水循环装置导致打印小车的体积和重量增加,影响小车运动的稳定性,且循环路程较长,导致墨水更容易受到污染或产生气泡;
5)对于粘度较高的墨水的加热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喷墨打印小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喷墨打印小车,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安装有喷头底板,所述喷头底板上安装有打印喷头;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部设有头板安装装置,所述头板安装装置位于所述打印喷头的上方,所述头板安装装置包括若干头板组件,所述头板组件与所述支撑框架的一侧板滑动连接,所述头板组件包括头板,所述头板一端与所述打印喷头连接、另一端与交换机连接,所述交换机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后上方;所述支撑框架的后侧板上安装有墨水循环装置,所述墨水循环装置用于为所述打印喷头持续供墨、去除墨水中的气泡以及防止墨水的沉淀或干结。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的一侧板的上端部安装有导轨,所述头板组件的端部安装有与所述导轨相匹配的滑块,通过滑块与导轨的配合实现头板组件与所述支撑框架侧板的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墨水循环装置包括二级墨盒、墨泵、过滤器和脱气装置;所述二级墨盒的出墨口与所述打印喷头的进墨口相连通,用于为打印喷头提供墨水;所述墨泵的进墨口与所述打印喷头的出墨口相连通,用于为墨水的流动提供动力;所述过滤器的进墨口与所述墨泵的出墨口相连,用于过滤墨水中的颗粒物;所述脱气装置的一端口与所述过滤器的出墨口相连、另一端口与所述二级墨盒的进墨口相连,用于去除墨水中的气泡。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的后侧板的后上方设有墨盒支架,所述二级墨盒设于所述墨盒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的后侧板上设有安装板,所述墨泵、过滤器、脱气装置自下而上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
优选的,所述喷头底板上设有墨水分流装置,所述墨水分流装置具有供墨槽,所述供墨槽与所述二级墨盒的出墨口和所述打印喷头的进墨口相连通,用于将二级墨盒中的墨水分流至打印喷头中;所述墨水分流装置还具有回流槽,所述回流槽与所述打印喷头的出墨口和所述墨泵的进墨口相连通,用于容置从打印喷头回流至墨泵的墨水。
优选的,所述供墨槽和所述回流槽的数量均为二,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墨水分流装置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墨水分流装置的外侧设有加热片。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的下端部设有角度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喷头底板的水平角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喷墨打印小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结构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在容纳更多喷头的基础上将体积和重量最小化,提高打印精度和打印效率;喷头底板安装于支撑框架的底部,打印喷头安装于喷头底板上,头板安装装置安装于支撑框架内打印喷头上方的位置,交换机安装于支撑框架的后上方,墨水循环装置安装于支撑框架的后侧板上,各元器件的设计方式以及结构布局合理;去主板化的方式使得打印喷头不受主板驱动能力的限制,将打印喷头的数量最大化;墨水循环装置采用小循环方式,每个墨路仅需一个二级墨盒,且负压装置放置于打印小车之外的其他部件上,减小了打印小车的体积和重量,从而提高打印稳定性;。
2)管线布置干净整洁;头板组件安装于打印喷头的上方,头板与打印喷头直连,使得线路更加规整;墨水分流装置的设置使得二级墨盒与打印喷头之间的墨管大幅减少,打印小车内部的管线布置干净整洁;
3)打印喷头的检修和更换方便;头板组件与支撑框架滑动连接,打印喷头需要更换或维修时,可以将改打印喷头上方的头板组件划拨开,以便操作工具顺利进入打印喷头的附近,更便于打印喷头的检修和更换;
4)墨水循环路程短、循环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墨水加热效果好;墨水循环装置采用二级墨盒与打印喷头之间的小循环方式,循环流程短,减少墨水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或气泡,循环效果好,并且延长了过滤器等元件的使用寿命;墨水分流装置设置于打印喷头的侧方,且外侧设有加热片,可对于进入打印喷头之前的墨水进行加热,使得进入打印喷头的墨水流动性更好,更利于打印作业的顺利进行;
5)喷头底板角度调整精度高、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支撑框架为一体成型结构,调整单元和固定单元均设于支撑框架上,调整时依赖于支撑框架的刚性与精度,整体对喷头底板进行角度调整时不会发生小车框架的变形,更能保证调整的精度,从而使得打印精度更高。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喷墨打印小车,具有结构设计巧妙、布局合理、体积和重量最小化、管线布置干净整洁、有效防止墨水中产生气泡或沉淀、防止墨水干结、打印精度高的有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头板安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墨水循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墨水循环装置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安装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墨水分流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盒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前盖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角度调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支撑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喷头底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依次为:1、支撑框架,11、凸起,12、凹槽,13、调节孔,14、安装孔,2、头板安装装置,21、头板组件,22、导轨,23、滑块,3、墨水循环装置,31、二级墨盒,32、墨泵,33、过滤器,34、脱气装置,35、安装板,351、折弯部,352、安装槽,4、墨水分流装置,41、盒体,411、供墨槽,412、回流槽,413、供墨通道,42、前盖,421、回流通道,43、后盖,44、密封圈I,45、密封圈II,5、喷头底板,51、固定孔,6、打印喷头,7、交换机。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喷墨打印小车,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所述支撑框架1的底部安装有喷头底板5,所述喷头底板5上安装有打印喷头6;所述支撑框架1的上端部设有头板安装装置2,所述头板安装装置2位于所述打印喷头6的上方,所述头板安装装置2包括若干头板组件21,所述头板组件21与所述支撑框架1的一侧板滑动连接,所述头板组件21包括头板,所述头板一端与所述打印喷头6连接、另一端与交换机7连接,所述交换机7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1的后上方;所述支撑框架1的后侧板上安装有墨水循环装置3,所述墨水循环装置3用于为所述打印喷头6持续供墨、去除墨水中的气泡以及防止墨水的沉淀或干结。
本实施例中,喷墨打印小车中控制打印喷头6打印工作的电路板去除了主板,打印喷头6与头板连接,头板与交换机7连接,交换机7与主机连接,主机将打印任务经由交换机7分配给各头板,头板根据接收到的子任务控制打印喷头6的喷墨打印工作,此种去主板化的方式,打印喷头6的数量不受主板驱动能力的限制,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将打印喷头6的设置数量最大化,提高了打印效率。
头板组件21位于打印喷头6的上方,便于与打印喷头6直连,头板组件21与支撑框架1的侧板滑动连接,当打印喷头6需要更换或维修时,可以将改打印喷头6上方的头板组件21划拨开,以便操作工具顺利进入打印喷头6的附近,更便于打印喷头6的拆卸和调整;头板与打印喷头6直连,使得线路更加规整,避免因线路过长导致的电磁干扰引起的打印不稳定的情况。
墨水循环装置3的设置,可以去除进入打印喷头6的墨水中的气泡,并且防止墨水产生沉淀或干结,节省因堵塞元器件而产生的更换和维修成本。
喷头底板5安装于支撑框架1的底部,打印喷头6安装于喷头底板5上,头板安装装置2安装于支撑框架1内打印喷头6上方的位置,交换机7安装于支撑框架1的后上方,墨水循环装置3安装于支撑框架1的后侧板上,各元器件的设计方式以及结构布局合理,使得打印小车在容纳更多打印喷头6的基础上将打印小车的体积和重量最小化,提高打印精度和打印效率。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图2所述,所述支撑框架1的一侧板的上端部安装有导轨22,所述头板组件21的端部安装有与所述导轨22相匹配的滑块23,通过滑块23与导轨22的配合实现头板组件21与所述支撑框架1侧板的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头板组件21与支撑框架1的连接方式简单,且划拨头板组件21时操作方便,更便于打印喷头6的更换和检修。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22设于所述支撑框架1的前侧板的上端部,所述头板组件21的排布与所述打印喷头6在喷头底板5上的排布相匹配。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参照图3和图4所示,所述墨水循环装置3包括二级墨盒31、墨泵32、过滤器33和脱气装置34;所述二级墨盒31的出墨口与所述打印喷头6的进墨口相连通,用于为打印喷头6提供墨水;所述墨泵32的进墨口与所述打印喷头6的出墨口相连通,用于为墨水的流动提供动力;所述过滤器33的进墨口与所述墨泵32的出墨口相连,用于过滤墨水中的颗粒物;所述脱气装置34的一端口与所述过滤器33的出墨口相连、另一端口与所述二级墨盒31的进墨口相连,用于去除墨水中的气泡。
本实施例中,墨水循环装置3的循环流程为:墨水从主墨罐流出,经过泵、过滤器等元器件流至二级墨盒31的进墨口中,并由二级墨盒31的出墨口流至打印喷头6中,打印喷头6一边进行喷墨工作,一边将其他墨水进行循环,循环的墨水经由墨泵32、过滤器33和脱气装置34循环至二级墨盒中,使得墨水在二级墨盒31、打印喷头6、墨泵32、过滤器33、脱气装置34之间形成小循环,解决了颜料墨水在二级墨盒或其他元器件中产生沉淀物而堵塞墨路的问题,相比于现有技术来说,每个墨路仅需一个二级墨盒31,脱气装置34与负压装置相连,负压装置用于为脱气装置34提供负压值,以便于将墨水中的气泡脱出,负压装置可安装于打印小车外的其他部件上,减小了打印小车的体积和重量从而提高了打印稳定性,墨水循环流程短,减少墨水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或气泡,延长了过滤器等元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1的后侧板的后上方设有墨盒支架,所述二级墨盒31设于所述墨盒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1的后侧板上设有安装板35,所述墨泵32、过滤器33、脱气装置34自下而上安装于所述安装板35上。
进一步的,参照图5所示,所述安装板35的上端设有折弯部351,所述折弯部351上设有安装槽352,所述安装槽352用于对脱气装置34进行限位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35的折弯部351上位于所述安装槽352的两侧设有安装孔,通过固定片与安装孔连接固定以实现脱气装置34在安装槽352内的固定,或者,采用扎带穿过安装孔将脱气装置34固定在安装槽352内。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35为镂空的薄板,一方面可以减轻重量,另一方面利于墨泵等元件的散热。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参照图6和图7所示,所述喷头底板5上设有墨水分流装置4,所述墨水分流装置4具有供墨槽411,所述供墨槽411与所述二级墨盒31的出墨口和所述打印喷头6的进墨口相连通,用于将二级墨盒31中的墨水分流至打印喷头6中;所述墨水分流装置4还具有回流槽412,所述回流槽412与所述打印喷头6的出墨口和所述墨泵32的进墨口相连通,用于容置从打印喷头6回流至墨泵32的墨水。
本实施例中,墨水分流装置4使用时,从二级墨盒31的出墨口引出墨管连接至墨水分流装置4上,使其与供墨槽411连通,并从墨水分流装置4上引出若干墨管连接至喷头底板5上与墨水分流装置4相邻的打印喷头6的进墨口,起到供墨分流的作用,打印喷头6中除用于喷印以外的墨水再经由打印喷头的出墨口与墨水分流装置4的回流槽412相连通,将打印喷头6中的墨水回收并经由所述墨泵32、过滤器33和脱气装置34回流至二级墨盒31中。墨水分流装置4的设置,使得墨水从二级墨盒31连接至打印喷头6时,不必从二级墨盒31的出墨口连接至每个打印喷头6的进墨口上,只需从二级墨盒31引出一个或两个墨管连接至墨水分流装置4,同理,从打印喷头6中回流的墨水也无需每个出墨口都与墨泵32相连,只需将打印喷头6的出墨口与墨水分流装置4相连,并从墨水分流装置4中引出一条墨管与墨泵32连接即可,墨水分流装置4与打印喷头6均设置于喷头底板5上且彼此相邻,则墨水分流装置4与打印喷头6之间连接的墨管较短且高度仅略高于打印喷头或墨水分流装置的高度,使得二级墨盒31与打印喷头6之间的墨管大幅减少,使得打印小车内的管线布置更加整洁。
进一步的,所述墨水分流装置4包括位于中部的盒体41,所述供墨槽411和所述回流槽412上下设置于所述盒体41的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41为薄型长方体状,长薄型结构,使得墨水分流装置4既可以满足一排打印喷头的分流和回流作用,又可以节省空间,使得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的,所述供墨槽411设置于所述回流槽412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供墨槽411和所述回流槽412的数量均为二,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墨水分流装置4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41的前后两侧分别密封盖合有前盖42和后盖43,所述前盖42和所述后盖43与所述盒体41盖合后使得所述供墨槽411和所述回流槽412形成四个相互独立的墨腔。
进一步的,所述供墨槽411的外围与所述前盖42和所述后盖43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圈I44,所述回流槽412的外围与所述前盖42和所述后盖43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圈II45。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41上设有分别用于容置所述密封圈I44和所述密封圈II45的沟槽。
进一步的,所述墨水分流装置4设置于两排打印喷头6之间。因墨水分流装置4的两侧均具有分流和回流功能,设置于两排打印喷头6之间可以分别为两侧的打印喷头6进行分流和回流,更加节省空间。
进一步的,参照图8所示,所述盒体41上设有一端与所述供墨槽411相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盒体41上端面的供墨通道413.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41的上端面设有与所述供墨通道413相匹配的接头I。
进一步的,所述接头I与所述盒体41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结构可有效防止接头I与盒体41的接口处的漏墨问题,延长墨水分流装置4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参照图9和图10所示,所述前盖42和所述后盖43上分别设有一端与所述回流槽412相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前盖42和所述后盖43上端面的回流通道421。
进一步的,所述前盖42和所述后盖43的上端面分别设有与所述回流通道421相匹配的接头II。
进一步的,所述接头II与所述前盖42一体成型,所述接头II与所述后盖43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结构可有效防止接头II与前盖42和后盖43接口处的漏墨问题,延长墨水分流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墨水分流装置4的外侧设有加热片。
本实施例中,打印粘度较高的墨水时,由于墨水分流装置4设置于打印喷头6的附近,加热片的设置,可对于进入打印喷头6之前的墨水进行加热,使得进入打印喷头6的墨水流动性更好,更利于打印作业的顺利进行。
实施例6: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支撑框架1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参照图11至图13所示,所述支撑框架1的下端部设有角度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喷头底板5的水平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调整单元和固定单元;所述调整单元设置于一体成型的支撑框架1的下端部的容置框中,所述调整单元包括位于容置框后侧板上的凸起11、位于容置框的前侧板上左右两侧的调节孔13,所述凸起11呈半圆形,所述凸起11的半圆形的圆弧部抵接于所述喷头底板5的后端面上,所述调节孔13内设有调节钉,所述调节钉穿过所述调节孔13抵接于所述喷头底板5的前端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框的左右两侧端部的安装孔14,所述安装孔14内设有锁紧钉,所述喷头底板5的上端面设有与所述锁紧钉相匹配的固定孔,所述锁紧钉穿过所述安装孔14与所述固定孔连接将喷头底板5的位置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将喷头底板5置于所述容置框内,安装孔14为多个且位于容置框的侧端部,可以实现喷头底板5位置的粗固定,将锁紧钉穿过安装孔14与喷头底板5连接固定但不锁紧,以使喷头底板5可以进行微移动,将调节钉旋拧进调节孔13内并抵接于喷头底板5上,通过调整调节钉伸出调节孔13的长度使得喷头底板5以凸起11为中心旋转以实现喷头底板5的水平角度的调整,调整完毕后将锁紧钉拧紧,以将喷头底板5与容置框的相对位置锁死固定。此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支撑框架1为一体成型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由后背板、左右侧板组装而成的小车框架来说,刚性更强,角度调整机构和固定机构均设于支撑框架1上,调整时依赖于支撑框架1的刚性与精度,整体对喷头底板5进行角度调整时不会发生小车框架的变形,更能保证调整的精度,从而使得打印精度更高。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1的底端设有凹槽12,所述喷头底板5安装于所述凹槽12内。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12的深度不大于所述喷头底板5的厚度。打印过程中由于打印小车的扫描速度很快,为了减小墨滴从喷头喷出后至落到打印介质上的位置的偏移量,以及减小打印小车运动过程中小车底部与打印介质之间产生的风阻对墨滴落点的影响,打印喷头与打印介质之间的距离设置的非常近,一般为1~2mm,因此凹槽12的深度不大于喷头底板5的厚度,使得喷头底板5的下端面不低于支撑框架1的下端面,以保证打印喷头与打印介质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12的宽度大于所述喷头底板5的宽度,使得喷头底板5在凹槽12内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便于喷头底板5的角度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14为长圆孔或直径大于所述锁紧钉的圆孔,可给与锁紧钉以活动的空间。
应该指出,上述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所相同的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在上面详细的说明中,参考了附图,附图形成本文的一部分。在附图中,类似的符号典型地确定类似的部件,除非上下文以其他方式指明。在详细的说明书、附图及权利要求书中所描述的图示说明的实施方案不意味是限制性的。在不脱离本文所呈现的主题的精神或范围下,其他实施方案可以被使用,并且可以作其他改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喷墨打印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所述支撑框架(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支撑框架(1)的底部安装有喷头底板(5),所述喷头底板(5)上安装有打印喷头(6);所述支撑框架(1)的上端部设有头板安装装置(2),所述头板安装装置(2)位于所述打印喷头(6)的上方,所述头板安装装置(2)包括若干头板组件(21),所述头板组件(21)与所述支撑框架(1)的一侧板滑动连接,所述头板组件(21)包括头板,所述头板一端与所述打印喷头(6)连接、另一端与交换机(7)连接,所述交换机(7)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1)的后上方,所述交换机(7)与主机连接;所述支撑框架(1)的后侧板上安装有墨水循环装置(3),所述墨水循环装置(3)用于为所述打印喷头(6)持续供墨、去除墨水中的气泡以及防止墨水的沉淀或干结;所述墨水循环装置(3)包括二级墨盒(31)、墨泵(32)、过滤器(33)和脱气装置(34);所述二级墨盒(31)的出墨口与所述打印喷头(6)的进墨口相连通,用于为打印喷头(6)提供墨水;所述墨泵(32)的进墨口与所述打印喷头(6)的出墨口相连通,用于为墨水的流动提供动力;所述过滤器(33)的进墨口与所述墨泵(32)的出墨口相连,用于过滤墨水中的颗粒物;所述脱气装置(34)的一端口与所述过滤器(33)的出墨口相连、另一端口与所述二级墨盒(31)的进墨口相连,用于去除墨水中的气泡;所述喷头底板(5)上设有墨水分流装置(4),所述墨水分流装置(4)具有供墨槽(411),所述供墨槽(411)与所述二级墨盒(31)的出墨口和所述打印喷头(6)的进墨口相连通,用于将二级墨盒(31)中的墨水分流至打印喷头(6)中;所述墨水分流装置(4)还具有回流槽(412),所述回流槽(412)与所述打印喷头(6)的出墨口和所述墨泵(32)的进墨口相连通,用于容置从打印喷头(6)回流至墨泵(32)的墨水;所述供墨槽(411)和所述回流槽(412)的数量均为二,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墨水分流装置(4)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墨打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的一侧板的上端部安装有导轨(22),所述头板组件(21)的端部安装有与所述导轨(22)相匹配的滑块(23),通过滑块(23)与导轨(22)的配合实现头板组件(21)与所述支撑框架(1)侧板的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墨打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的后侧板的后上方设有墨盒支架,所述二级墨盒(31)设于所述墨盒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墨打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的后侧板上设有安装板(35),所述墨泵(32)、过滤器(33)、脱气装置(34)自下而上安装于所述安装板(3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墨打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分流装置(4)的外侧设有加热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墨打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为一体成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墨打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的下端部设有角度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喷头底板(5)的水平角度。
CN202110740506.6A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喷墨打印小车 Active CN1134925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0506.6A CN113492595B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喷墨打印小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0506.6A CN113492595B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喷墨打印小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2595A CN113492595A (zh) 2021-10-12
CN113492595B true CN113492595B (zh) 2022-10-14

Family

ID=77998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40506.6A Active CN113492595B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喷墨打印小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925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0815B (zh) * 2021-12-08 2022-09-30 北京中电元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打印机用持续供墨装置
CN115257181B (zh) * 2022-08-02 2024-05-07 北京中电元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
CN116198230A (zh) * 2022-12-26 2023-06-02 温州工正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墨水导流板组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70712A (ko) * 2002-02-26 2003-09-02 주식회사 바드 컬러 잉크젯 프린터용 인쇄 헤드 유니트
JP2007090693A (ja) * 2005-09-29 2007-04-12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ライン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印画装置
JP2011240343A (ja) * 2011-07-22 2011-12-01 Ulvac Japan Ltd 印刷ヘッド及び印刷装置
CN103770471A (zh) * 2012-10-23 2014-05-07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印刷装置、墨水供给装置及印刷方法
CN111688359A (zh) * 2019-03-15 2020-09-22 株式会社宫腰 喷墨打印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18027B2 (ja) * 2000-07-07 2006-09-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CN203666125U (zh) * 2014-01-14 2014-06-25 北京美科艺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打印部分元件布置结构
CN204431993U (zh) * 2015-01-20 2015-07-01 常州市爱维特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数码印花机头架组件
CN204659202U (zh) * 2015-04-04 2015-09-23 武汉璟丰科技有限公司 扁平化的脱机工业印花打印机
CN105856875B (zh) * 2016-05-24 2018-09-18 武汉璟丰科技有限公司 扫描式喷头打印系统及其喷头数据传输方法
CN109515005B (zh) * 2018-12-27 2023-09-15 杭州瓦良格智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玻璃喷墨打印机的墨路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33254B (zh) * 2019-12-20 2020-03-31 广东希望高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式印花机的墨路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70712A (ko) * 2002-02-26 2003-09-02 주식회사 바드 컬러 잉크젯 프린터용 인쇄 헤드 유니트
JP2007090693A (ja) * 2005-09-29 2007-04-12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ライン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印画装置
JP2011240343A (ja) * 2011-07-22 2011-12-01 Ulvac Japan Ltd 印刷ヘッド及び印刷装置
CN103770471A (zh) * 2012-10-23 2014-05-07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印刷装置、墨水供给装置及印刷方法
CN111688359A (zh) * 2019-03-15 2020-09-22 株式会社宫腰 喷墨打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2595A (zh) 2021-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92595B (zh) 一种喷墨打印小车
CN101374669B (zh) 用于打印物体,特别是塑料件的方法和设备
CN113733761B (zh) 一种双面喷墨打印机
CN103660558A (zh) 液滴喷出装置及其维护方法
ITMI20130314U1 (it) Sistemi migliorati di ricircolazione d'inchiostro e le strutture associate
CN102649364A (zh) 平表面用多色喷墨打印装置
JP2005528259A (ja) プリントヘッド
JP6241372B2 (ja) 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US7669947B2 (en) Industrial ink jet print head system
CN215321488U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墨水循环装置
EP2398648B1 (en) Print head
CN113733748B (zh) 一种喷墨打印小车
US4564846A (en) Drop on demand dot matrix printing head
CN110978795A (zh) 一种基于喷码打印机的喷头
CN215321489U (zh) 一种打印机用墨水分流装置
CN218343081U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
CN110843360B (zh) 一种喷墨打印小车总成
CN115257182B (zh) 一种喷墨打印装置
CN111775559A (zh) 一种胶印机在线可变信息喷印方法
CN206718747U (zh) 一种多宽度规格打印机
CN215321478U (zh) 一种打印机用头板安装装置
CN115257181A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
US20180093479A1 (en) Ink-jet printer with wiper assembly
CN212400653U (zh) 一种全自动数码喷墨装置
CN211684107U (zh) 一种基于喷码打印机的喷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