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75057B - 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75057B
CN113475057B CN202080016199.0A CN202080016199A CN113475057B CN 113475057 B CN113475057 B CN 113475057B CN 202080016199 A CN202080016199 A CN 202080016199A CN 113475057 B CN113475057 B CN 1134750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frame rate
light intensity
video
shoo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61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75057A (zh
Inventor
李远友
罗巍
霍介光
徐荣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475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50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750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50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5/915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for field- or frame-skip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04N5/772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th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the television camera being placed in the same enclos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5Processing of additional data, e.g. scrambling of additional data or processing content descriptors
    • H04N21/2351Processing of additional data, e.g. scrambling of additional data or processing content descriptors involving encryption of addition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5Processing of additional data, e.g. scrambling of additional data or processing content descriptors
    • H04N21/2353Processing of additional data, e.g. scrambling of additional data or processing content descriptor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content descriptors, e.g. coding, compressing or processing of meta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1Circuitry for evaluating the brightness vari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3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exposure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14Picture signal circuitry for video frequency region
    • H04N5/144Movement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01Conversion of standards, e.g. involving analogue television standards or digital television standards processed at pixel level
    • H04N7/0127Conversion of standards, e.g. involving analogue television standards or digital television standards processed at pixel level by changing the field or frame frequency of the incoming video signal, e.g. frame rate conver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包括:首先,移动终端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响应于该第一输入,移动终端启动录像。然后,移动终端以第一帧率,采集拍摄场景的N个视频帧。接着,移动终端根据已采集的N个视频帧确定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根据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自动调整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其中,调整后的录像帧率与第一帧率不同,N为大于2的正整数。接着,移动终端根据调整后的录像帧率,继续采集拍摄场景的视频帧。最后,移动终端将根据第一帧率采集到的视频帧,以及根据调整后的录像帧率采集到的视频帧生成视频文件。这样,实现了自动调整录像时的帧率,提高了视频图像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本申请要求在2019年2月28日提交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1910153286.X、发明名称为“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摄像头已成为移动终端的标准配置器件之一,利用摄像头拍摄照片、视频成为用户的一种生活方式。由于人类研究的特殊生理结构,如果人们所看视频画面的帧率高于24fps 时,就会认为是连贯的,此现象称之为视觉暂留。当前,在使用移动终端的录像功能时,视频的帧率一般是固定的,即在拍摄过程中无法调整录像帧率。这样,若录像帧率过低,由于每一帧画面帧的曝光时间较长,则视频中可能会出现运动模糊;若录像帧率较高,在拍摄场景比较暗时,由于拍摄视频的画面曝光时间不足,视频画面会整体较暗且细节不清晰。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实现了自动调整录像时的帧率,提高了视频图像的质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包括:首先,移动终端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响应于该第一输入,该移动终端启动录像。然后,该移动终端以第一帧率,采集拍摄场景的N个视频帧。接着,该移动终端根据已采集的该N个视频帧确定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根据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自动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其中,调整后的录像帧率与该第一帧率不同,该N为大于2的正整数。接着,该移动终端根据该调整后的录像帧率,继续采集该拍摄场景的视频帧。最后,该移动终端将根据该第一帧率采集到的视频帧,以及根据该调整后的录像帧率采集到的视频帧生成视频文件。
这样,移动终端可以根据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来自动控制录像帧率。移动终端开始录像时,默认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然后,当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高亮时,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二帧率(例如60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确定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低亮时,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三帧率(例如24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确定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中亮时,移动终端可以继续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根据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动态调整帧率,可以提高移动终端在较暗的拍摄场景下拍摄视频的画面亮度,增加了移动终端在较亮的拍摄场景下拍摄视频的画面的流畅性,提高了视频图像的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根据已采集的该N个视频帧确定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包括:该移动终端判断该N个视频帧的曝光参数是否小于第一曝光参数阈值,若是,则该移动终端确定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根据已采集的该N个视频帧确定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包括:该移动终端判断该N个视频帧的曝光参数是否大于第二曝光参数阈值,若是,则该移动终端确定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根据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自动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包括:该移动终端在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该第一光线强度阈值时,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第二帧率,其中,该第二帧率大于该第一帧率。这样,当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较亮时,移动终端拍摄视频的曝光量充足,移动终端可以提高拍摄视频的帧率,由于帧率的提高,移动终端每一秒所拍摄到画面的帧数增多,视频会更加流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根据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自动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包括:该移动终端在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该第二光线强度阈值时,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第三帧率;其中,该第三帧率小于该第一帧率,该第二光线强度阈值小于该第一光线强度阈值。这样,当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较暗时,移动终端拍摄视频的曝光量不足,移动终端可以降低拍摄视频的帧率,由于帧率的降低,移动终端每一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延长,可以提高视频图像的亮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移动终端以第二帧率,采集该拍摄场景的视频帧时,该方法还包括:该移动终端判断当前采集到的视频帧的曝光参数是否大于第三曝光参数阈值且小于该第二曝光参数阈值,若是,则该移动终端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该第一帧率;其中,该第一曝光参数阈值小于该第三曝光参数阈值小于该第二曝光参数阈值。这样,可以防止由于视频帧的曝光参数处于第一曝光参数阈值左右变化时而导致录像帧率在第一帧率与第二帧率之间的频繁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移动终端以第三帧率,采集该拍摄场景的视频帧时,该方法还包括:该移动终端判断当前采集到的视频帧的曝光参数是否小于第四曝光参数阈值且大于第一曝光参数阈值,若是,则该移动终端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该第一帧率;其中,该第一曝光参数阈值小于该第四曝光参数阈值小于该第二曝光参数阈值。这样,可以防止由于视频帧的曝光参数处于第二曝光参数阈值左右变化时而导致录像帧率在第一帧率与第三帧率之间的频繁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根据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自动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包括:该移动终端判断是否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该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且该移动终端的运动位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或,该移动终端判断是否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该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且该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大于第一速度阈值;若是,则该移动终端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第二帧率,其中,该第二帧率大于该第一帧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根据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自动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包括:该移动终端判断是否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该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且该移动终端的运动位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且运动速度小于第二速度阈值;若是,则该移动终端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制帧率为第三帧率,其中,该第三帧率小于该第一帧率。
这样,由于在移动终端大运动时,录像帧率提高,移动终端拍摄到的每一帧画面的曝光时间就会减少,因移动终端的运动而造成的视频画面模糊会降低。这样,可以减少移动终端在大运动状态下拍摄视频的运动模糊,增加了视频的流畅性,提高了视频图像的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根据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自动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包括:该移动终端判断是否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该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且该N个视频帧中任意两帧中同一拍摄物体的位移大于第三距离阈值;若是,则该移动终端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第二帧率,其中,该第二帧率大于该第一帧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根据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自动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包括:该移动终端判断是否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该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且该N个视频帧中任意两帧中同一拍摄物体的位移小于第四距离阈值;若是,则该移动终端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第三帧率,其中,该第三帧率小于该第一帧率。
这样,由于拍摄物体大运动时录像帧率提高,移动终端拍摄到的每一帧画面的曝光时间就会缩短,因拍摄物体的运动而造成的视频画面模糊会降低。由于拍摄物体小运动时降低了录像帧率,每一秒中拍摄画面的帧数减少,每一帧画面的曝光时间会增长,可以保证拍摄视频的画面亮度,也降低了移动终端处理拍摄画面带来的功耗。这样,可以减少拍摄物体在大运动状态下拍摄视频的运动模糊,增加了视频的流畅性,提高了视频图像的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根据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自动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包括:该移动终端判断是否满足以下条件: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该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且该移动终端的运动位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或运动速度大于第一速度阈值;或,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该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且该N个视频帧中任意两帧中同一拍摄物体的位移大于第三距离阈值;若是,则该移动终端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第二帧率;其中,该第二帧率大于该第一帧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根据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自动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包括:该移动终端判断是否满足以下条件: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该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且该移动终端的运动位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且该N个视频帧中任意两帧中同一拍摄物体的位移小于第四距离阈值;或,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该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且该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小于第二速度阈值,且该N个视频帧中任意两帧中同一拍摄物体的位移小于该第四距离阈值;若是,则该移动终端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第三帧率;其中,该第三帧率小于该第一帧率,该第一光线强度阈值大于该第二光线强度阈值,该第一距离阈值小于该第二距离阈值,该第一速度阈值大于该第二速度阈值,该第四距离阈值小于该第三距离阈值。
这样,由于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高亮且移动终端处于大运动时录像帧率是高帧率,移动终端每一秒所拍摄到画面的帧数增多,每帧画面的曝光时间缩短,可以减少因移动终端的大运动造成视频画面的运动模糊,提升了视频的流畅性,并且,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高亮,即使录像帧率是高帧率,每帧画面的亮度也会较亮。由于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低亮且移动终端处于小运动时录像帧率是低帧率,移动终端每一秒所拍摄到画面的帧数减少,每帧画面的曝光时间增长,提高了低亮环境下视频的画面亮度。这样,结合环境的光线强度和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通过数档帧率控制,提升了视频的画面亮度和高亮场景下视频的流畅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触控屏、摄像头、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所述移动终端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移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面任一项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软件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的逻辑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组录像帧率随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变化的曲线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的逻辑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组录像帧率跟随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的逻辑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组录像帧率跟随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的逻辑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组录像帧率跟随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和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的逻辑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组录像帧率跟随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和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的逻辑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组录像帧率跟随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和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的逻辑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组录像帧率跟随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和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图17A-17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组界面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录像帧率控制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录像帧率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录像帧率控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详尽地描述。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文本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暗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1示出了移动终端100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以移动终端100为例对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应该理解的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100 仅是一个范例,并且移动终端100可以具有比图1中所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多个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 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移动终端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其中,控制器可以是移动终端1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 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 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I2C接口是一种双向同步串行总线,包括一根串行数据线(serial data line,SDA)和一根串行时钟线(serail clock line,SCL)。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含多组I2C总线。处理器110可以通过不同的I2C总线接口分别耦合触摸传感器180K,充电器,闪光灯,摄像头 193等。例如:处理器110可以通过I2C接口耦合触摸传感器180K,使处理器110与触摸传感器180K通过I2C总线接口通信,实现移动终端100的触摸功能。
I2S接口可以用于音频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含多组I2S总线。处理器110可以通过I2S总线与音频模块170耦合,实现处理器110与音频模块170之间的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通过I2S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16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蓝牙耳机接听电话的功能。
PCM接口也可以用于音频通信,将模拟信号抽样,量化和编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与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通过PCM总线接口耦合。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也可以通过PCM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16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蓝牙耳机接听电话的功能。所述I2S接口和所述PCM接口都可以用于音频通信。
UART接口是一种通用串行数据总线,用于异步通信。该总线可以为双向通信总线。它将要传输的数据在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之间转换。在一些实施例中,UART接口通常被用于连接处理器110与无线通信模块160。例如:处理器110通过UART接口与无线通信模块160中的蓝牙模块通信,实现蓝牙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通过UART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16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蓝牙耳机播放音乐的功能。
MIPI接口可以被用于连接处理器110与显示屏194,摄像头193等外围器件。MIPI接口包括摄像头串行接口(camera serialinterface,CSI),显示屏串行接口(displayserialinterface, DSI)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和摄像头193通过CSI接口通信,实现移动终端100 的拍摄功能。处理器110和显示屏194通过DSI接口通信,实现移动终端100的显示功能。
GPIO接口可以通过软件配置。GPIO接口可以被配置为控制信号,也可被配置为数据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GPIO接口可以用于连接处理器110与摄像头193,显示屏194,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传感器模块180等。GPIO接口还可以被配置为I2C接口,I2S 接口,UART接口,MIPI接口等。
USB接口130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具体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等。USB接口130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移动终端100充电,也可以用于移动终端100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也可以用于连接耳机,通过耳机播放音频。该接口还可以用于连接其他移动终端,例如AR设备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移动终端100的结构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在一些有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USB接口130接收有线充电器的充电输入。在一些无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移动终端100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140为电池142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141为移动终端供电。
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 141接收电池1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的输入,为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外部存储器,显示屏194,摄像头193,和无线通信模块160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141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和充电管理模块140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移动终端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移动终端1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移动终端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 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其中,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不限于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显示屏194显示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10,与移动通信模块150或其他功能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移动终端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移动终端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所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 (quasi-zenith satellite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移动终端100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94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diode,FLED),Miniled,MicroLed, 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94,N为大于1的正整数。
移动终端100可以通过ISP,摄像头1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ISP用于处理摄像头193反馈的数据。例如,拍照时,打开快门,光线通过镜头被传递到摄像头感光元件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摄像头感光元件将所述电信号传递给ISP处理,转化为肉眼可见的图像。ISP还可以对图像的噪点,亮度,肤色进行算法优化。ISP还可以对拍摄场景的曝光,色温等参数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ISP可以设置在摄像头193中。
摄像头1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ISP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ISP将数字图像信号输出到DSP加工处理。DSP将数字图像信号转换成标准的RGB,YUV等格式的图像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193,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数字信号,除了可以处理数字图像信号,还可以处理其他数字信号。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在频点选择时,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对频点能量进行傅里叶变换等。
视频编解码器用于对数字视频压缩或解压缩。移动终端100可以支持一种或多种视频编解码器。这样,移动终端100可以播放或录制多种编码格式的视频,例如:动态图像专家组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1,MPEG2,MPEG3,MPEG4等。
NPU为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NN)计算处理器,通过借鉴生物神经网络结构,例如借鉴人脑神经元之间传递模式,对输入信息快速处理,还可以不断的自学习。通过NPU可以实现移动终端100的智能认知等应用,例如:图像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文本理解等。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移动终端 1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从而执行移动终端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移动终端1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
移动终端1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音频模块1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17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或将音频模块17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110 中。
扬声器170A,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移动终端100可以通过扬声器170A收听音乐,或收听免提通话。
受话器170B,也称“听筒”,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当移动终端100接听电话或语音信息时,可以通过将受话器170B靠近人耳接听语音。
麦克风170C,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当拨打电话或发送语音信息时,用户可以通过人嘴靠近麦克风170C发声,将声音信号输入到麦克风170C。移动终端100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麦克风170C。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可以设置两个麦克风170C,除了采集声音信号,还可以实现降噪功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 100还可以设置三个,四个或更多麦克风170C,实现采集声音信号,降噪,还可以识别声音来源,实现定向录音功能等。
耳机接口170D用于连接有线耳机。耳机接口170D可以是USB接口130,也可以是3.5mm 的开放移动移动终端平台(open mobile terminal platform,OMTP)标准接口,美国蜂窝电信工业协会(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the USA,CTIA)标准接口。
压力传感器180A用于感受压力信号,可以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180A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4。压力传感器180A的种类很多,如电阻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等。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可以是包括至少两个具有导电材料的平行板。当有力作用于压力传感器180A,电极之间的电容改变。移动终端100根据电容的变化确定压力的强度。当有触摸操作作用于显示屏194,移动终端100根据压力传感器180A检测所述触摸操作强度。移动终端100也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180A的检测信号计算触摸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作用于相同触摸位置,但不同触摸操作强度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例如:当有触摸操作强度小于第一压力阈值的触摸操作作用于短消息应用图标时,执行查看短消息的指令。当有触摸操作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压力阈值的触摸操作作用于短消息应用图标时,执行新建短消息的指令。
陀螺仪传感器180B可以用于确定移动终端100的运动姿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陀螺仪传感器180B确定移动终端100围绕三个轴(即,x,y和z轴)的角速度。陀螺仪传感器180B可以用于拍摄防抖。示例性的,当按下快门,陀螺仪传感器180B检测移动终端100 抖动的角度,根据角度计算出镜头模组需要补偿的距离,让镜头通过反向运动抵消移动终端100的抖动,实现防抖。陀螺仪传感器180B还可以用于导航,体感游戏场景。
气压传感器180C用于测量气压。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通过气压传感器180C 测得的气压值计算海拔高度,辅助定位和导航。
磁传感器180D包括霍尔传感器。移动终端100可以利用磁传感器180D检测翻盖皮套的开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100是翻盖机时,移动终端100可以根据磁传感器180D 检测翻盖的开合。进而根据检测到的皮套的开合状态或翻盖的开合状态,设置翻盖自动解锁等特性。
加速度传感器180E可检测移动终端100在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当移动终端100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还可以用于识别移动终端姿态,应用于横竖屏切换,计步器等应用。
距离传感器180F,用于测量距离。移动终端100可以通过红外或激光测量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拍摄场景,移动终端100可以利用距离传感器180F测距以实现快速对焦。
接近光传感器180G可以包括例如发光二极管(LED)和光检测器,例如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可以是红外发光二极管。移动终端100通过发光二极管向外发射红外光。移动终端100 使用光电二极管检测来自附近物体的红外反射光。当检测到充分的反射光时,可以确定移动终端100附近有物体。当检测到不充分的反射光时,移动终端100可以确定移动终端100附近没有物体。移动终端100可以利用接近光传感器180G检测用户手持移动终端100贴近耳朵通话,以便自动熄灭屏幕达到省电的目的。接近光传感器180G也可用于皮套模式,口袋模式自动解锁与锁屏。
环境光传感器180L用于感知环境光亮度。移动终端100可以根据感知的环境光亮度自适应调节显示屏194亮度。环境光传感器180L也可用于拍照时自动调节白平衡。环境光传感器 180L还可以与接近光传感器180G配合,检测移动终端100是否在口袋里,以防误触。
指纹传感器180H用于采集指纹。移动终端100可以利用采集的指纹特性实现指纹解锁,访问应用锁,指纹拍照,指纹接听来电等。
温度传感器180J用于检测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利用温度传感器180J 检测的温度,执行温度处理策略。例如,当温度传感器180J上报的温度超过阈值,移动终端 100执行降低位于温度传感器180J附近的处理器的性能,以便降低功耗实施热保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温度低于另一阈值时,移动终端100对电池142加热,以避免低温导致移动终端100异常关机。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当温度低于又一阈值时,移动终端100对电池142 的输出电压执行升压,以避免低温导致的异常关机。
触摸传感器180K,也称“触控面板”。触摸传感器180K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4,由触摸传感器180K与显示屏194组成触摸屏,也称“触控屏”。触摸传感器180K用于检测作用于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触摸传感器可以将检测到的触摸操作传递给应用处理器,以确定触摸事件类型。可以通过显示屏194提供与触摸操作相关的视觉输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180K也可以设置于移动终端100的表面,与显示屏194所处的位置不同。
骨传导传感器180M可以获取振动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骨传导传感器180M可以获取人体声部振动骨块的振动信号。骨传导传感器180M也可以接触人体脉搏,接收血压跳动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骨传导传感器180M也可以设置于耳机中,结合成骨传导耳机。音频模块170可以基于所述骨传导传感器180M获取的声部振动骨块的振动信号,解析出语音信号,实现语音功能。应用处理器可以基于所述骨传导传感器180M获取的血压跳动信号解析心率信息,实现心率检测功能。
按键19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190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移动终端100可以接收按键输入,产生与移动终端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
马达19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马达191可以用于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例如,作用于不同应用(例如拍照,音频播放等)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作用于显示屏194不同区域的触摸操作,马达191也可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时间提醒,接收信息,闹钟,游戏等)也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触摸振动反馈效果还可以支持自定义。
指示器1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
SIM卡接口1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195,或从SIM卡接口195拔出,实现和移动终端100的接触和分离。移动终端100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SIM卡接口195可以支持Nano SIM卡,Micro SIM卡,SIM卡等。同一个SIM卡接口195可以同时插入多张卡。所述多张卡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SIM卡。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外部存储卡。移动终端100通过SIM卡和网络交互,实现通话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采用eSIM,即:嵌入式SIM卡。eSIM卡可以嵌在移动终端100中,不能和移动终端100分离。
移动终端100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本发明实施例以分层架构的Android系统为例,示例性说明移动终端100的软件结构。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的软件结构框图。
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
如图2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2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
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
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像,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等。
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包括短信通知图标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
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移动终端100的通信功能。例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挂断等)。
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比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者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系统顶部状态栏的通知,例如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通知,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例如在状态栏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移动终端振动,指示灯闪烁等。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ES),2D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
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
三维图形处理库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像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
2D图形引擎是2D绘图的绘图引擎。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
下面结合捕获拍照场景,示例性说明移动终端100软件以及硬件的工作流程。
当触摸传感器180K接收到触摸操作,相应的硬件中断被发给内核层。内核层将触摸操作加工成原始输入事件(包括触摸坐标,触摸操作的时间戳等信息)。原始输入事件被存储在内核层。应用程序框架层从内核层获取原始输入事件,识别该输入事件所对应的控件。以该触摸操作是触摸单击操作,该单击操作所对应的控件为相机应用图标的控件为例,相机应用调用应用框架层的接口,启动相机应用,进而通过调用内核层启动摄像头驱动,通过摄像头 193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拍摄视频的帧率。
帧率(frame rate),又称帧速率,单位为帧/秒(fps),移动终端在录像时,帧率可以指每秒移动终端捕捉到的静态图片的数量。移动终端在以相同帧率播放视频时,每秒播放相同数量的静态图片,在用户看来,这些静态图片就会有动态的效果。一般而言,帧率为8fps以上才会让用户感觉有流畅播放的效果,电影标准是24fps,也可以更高。当移动终端拍摄视频的帧率越低时,移动终端每一秒捕捉的静态画面的数量越少,每张静态画面的曝光时间会增长,静态画面的亮度就会增加。
运动模糊(motion blur),又称动态模糊,是景物图像中的移动效果,比较明显的出现在长时间曝光或场景内的物体快速移动的情形里。当移动终端在拍摄视频时,若移动终端在快速运动或者拍摄画面中的物体在快速运动,但录像帧率较低时,就会出现运动模糊。原因是录像帧率较低时,移动终端每一秒捕捉的静态画面的数量较少,以致静态画面的曝光时间增长,由于移动终端在快速运动或者拍摄画面中的物体在快速运动,静态画面中的物体就会看起来模糊或被拖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移动终端录像时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被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三个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来控制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移动终端根据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自动调节录像帧率,可以提升低亮场景的视频画面亮度和高亮场景下视频的流畅性,移动终端根据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控制帧率,可以提升移动终端在运动状态下所拍摄视频的流畅性,移动终端根据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控制帧率,可以提升视频画面内有运动目标时的画面流畅性且降低了因拍摄画面中拍摄物体的运动造成的运动模糊,这样,实现了自动调整移动终端录像的帧率,提高了视频图像质量。
下面结合应用场景,具体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由于移动终端录像时,被拍摄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可能会变化。例如,移动终端在录像时,可能一部分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较亮,另一部分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较暗。当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较暗时,移动终端录像生成的视频的画面亮度也会比较暗,造成拍摄场景的细节不清晰。例如,当用户在夜晚利用移动终端录像时,先拍摄室内灯光下的家人,即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为首先在室内,然后镜头转向没有灯光的室外,继续拍摄室外的夜色,此时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切换到室外。这时,室外的夜色场景由于光线不足,视频的画面亮度也会比较暗。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图3所示的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可以根据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来自动控制录像帧率。移动终端开始录像时,默认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然后,当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高亮时,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二帧率(例如60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确定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低亮时,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三帧率(例如24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确定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中亮时,移动终端可以继续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其中,第二帧率大于第一帧率大于第三帧率。由于录像帧率降低时,移动终端拍摄到的每一帧画面的曝光时间就会增加,可以提高视频拍摄画面亮度。当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较亮时,移动终端拍摄视频的曝光量充足,移动终端可以提高拍摄视频的帧率,由于帧率的提高,移动终端每一秒所拍摄到画面的帧数增多,视频会更加流畅。根据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动态调整帧率,可以提高移动终端在较暗的拍摄场景下拍摄视频的画面亮度,增加了移动终端在较亮的拍摄场景下拍摄视频的画面的流畅性,提高了视频图像的质量。
请参见图4,图4中的4a示例性的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录像时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变化图,图4中的4b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拍摄视频时的帧率变化图。
如图4中的4a所示,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0s~10s时,移动终端录像时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为高亮场景。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 10s~25s时,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在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和第二光线强度阈值 (例如100Lux)之间。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25s~40s时,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40s~55s时,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在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和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之间。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55s~65s时,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其中,第一光线强度阈值大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
如图4中的4b所示,移动终端开始录像时(例如拍摄时间在0s~2s时)可以默认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2s~10s时,由于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拍摄场景为高亮度环境,移动终端以第二帧率 (例如60fps)拍摄视频,来保证视频的流畅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10s~25s时,由于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处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 100Lux)之间,拍摄场景为中亮度环境,移动终端可以降低录像帧率,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 采集视频帧,增加了视频每一帧画面的曝光时间,在保证视频的流畅性的同时,提高了移动终端所拍摄视频的画面亮度。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25s~40s时,由于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时,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低亮度拍摄场景,移动终端可以进一步降低录像帧率,以第三帧率(例如24fps)采集视频帧,进一步增加了视频每一帧画面的曝光时间,提高了移动终端在低亮的拍摄场景下所拍摄视频的画面亮度。其中,第二帧率(例如60fps)大于第一帧率(例如30fps)大于第三帧率(例如24fps),第二帧率不仅仅限于图4中4b所示的60fps,还可以是其他值。第一帧率也不仅仅限于图4中4b所示的30fps,还可以是其他值。第三帧率不仅仅限于图4中4b所示的24fps,还可以是其他值。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移动终端降低录像帧率时,移动终端还可以渐变式的调整视频画面的亮度。例如,当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在100Lux时,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30fps,则移动终端所拍摄视频的画面亮度值为40,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降低至24fps 时,则移动终端所拍摄视频的画面亮度值为80。当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从30fps变为24fps 时,移动终端会调整所拍摄视频的画面亮度值在一段时间内(例如1s内)从40渐变式的提高到80。这样,可以让视频的画面亮度的变化有一个过度,提升了移动终端所拍摄视频的画面质量,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移动终端录像时,刚开始可以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若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 时,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二帧率(例如60fps)采集视频帧。在移动终端以第二帧率采集视频帧时,若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在第三光线强度阈值(950Lux)与第四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50Lux)之间时,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录像时,刚开始可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若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时,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三帧率(例如24fps) 采集视频帧。若移动终端先以第三帧率(例如24fps)采集视频帧,在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在第三光线强度阈值(例如950Lux)与第四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50Lux)之间时,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其中,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 1000Lux)大于第三光线强度阈值(例如950Lux)大于第四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50Lux)大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且第三光线强度阈值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之间的差值为指定亮度差值(例如50Lux),第四光线强度阈值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之间的差值为指定亮度差值(例如50Lux)。这样,可以防止由于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的处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或者第二光线强度阈值左右变化时,而导致录像帧率的频繁变化。
在一些移动终端运动场景中,例如用户在运动的车上用移动终端录像,或者用户快速转动移动终端跟拍一些运动的物体时,由于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有变化,移动终端在拍摄视频时会因为录像帧率较低,导致拍摄视频的每一帧画面的曝光时间过长,一帧画面中的物体会因为移动终端的运动,而同时出现在这一帧画面的不同位置,造成画面模糊。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图5所示的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来自动控制录像帧率。移动终端开始录像时,可以默认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然后,当移动终端处于大运动状态时,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二帧率(例如60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处于小运动状态时,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三帧率(例如24fps)拍摄视频。其中,第二帧率大于第一帧率大于第三帧率,当移动终端处于中运动状态时,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二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由于在移动终端大运动时,录像帧率提高,移动终端拍摄到的每一帧画面的曝光时间就会减少,因移动终端的运动而造成的视频画面模糊会降低。这样,可以减少移动终端在大运动状态下拍摄视频的运动模糊,增加了视频的流畅性,提高了视频图像的质量。
请参见图6,图6中的6a示例性的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变化图,图6中的6b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拍摄视频时的帧率变化图。
如图6中的6a所示,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0s~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中运动。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5s~30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30s~6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
如图6中的6b所示,移动终端开始录像时(例如拍摄时间在0s~2s时)可以默认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2s~5s时,由于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中运动,移动终端继续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保证视频的流畅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5s~30s时,由于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移动终端可以降低录像帧率,以第三帧率(例如24fps)采集视频帧,增加了每帧画面的曝光时间,提高了每帧画面的亮度。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30s~65s时,由于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移动终端可以提高录像帧率,以第二帧率(例如60fps)采集视频帧,减少了每帧画面的曝光时间,进而减少了因移动终端的运动而造成的运动模糊,保证了移动终端所拍摄视频的画面流畅性。其中,第二帧率(例如60fps)大于第一帧率(例如30fps)大于第三帧率(例如24fps),第二帧率不仅仅限于图6中6b所示的60fps,还可以是其他值。第一帧率也不仅仅限于图6中 6b所示的30fps,还可以是其他值。第三帧率不仅仅限于图6中6b所示的24fps,还可以是其他值。
在一些拍摄物体运动场景中,例如在用户利用移动终端拍摄运动的汽车时,由于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变化,移动终端在拍摄视频时会因为录像帧率较低,导致拍摄视频的每一帧画面的曝光时间过长,一帧画面中的高速运动的物体,会同时出现在这一帧画面的不同位置,造成画面模糊。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图7所示的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可以根据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来自动控制录像帧率。移动终端开始录像时,可以默认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然后,当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状态时,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二帧率(例如60fps)拍摄视频。当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状态时,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三帧率(例如24fps)拍摄视频,当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中运动状态时,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拍摄视频。其中,第二帧率大于第一帧率大于第三帧率。由于拍摄物体大运动时录像帧率提高,移动终端拍摄到的每一帧画面的曝光时间就会缩短,因拍摄物体的运动而造成的视频画面模糊会降低。由于拍摄物体小运动时降低了录像帧率,每一秒中拍摄画面的帧数减少,每一帧画面的曝光时间会增长,可以保证拍摄视频的画面亮度,也降低了移动终端处理拍摄画面带来的功耗。这样,可以减少拍摄物体在大运动状态下拍摄视频的运动模糊,增加了视频的流畅性,提高了视频图像的质量。
请参见图8,图8中的8a示例性的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图,图8中的8b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拍摄视频时的帧率变化图。
如图8中的8a所示,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0s~1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中运动。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15s~3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35s~6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
如图8中的8b所示,移动终端开始录像时(例如拍摄时间在0s~2s时)可以默认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2s~15s时,由于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中运动,移动终端继续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拍摄视频,保证视频的流畅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15s~35s时,由于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移动终端可以降低帧率,以第三帧率(例如24fps)拍摄视频,增加了每帧画面的曝光时间,提高了每帧画面的亮度。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35s~65s时,由于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移动终端可以提高录像帧率,以第二帧率(例如60fps)拍摄视频,减少了每帧画面的曝光时间,进而减少了因拍摄物体的运动而造成的运动模糊,保证了移动终端所拍摄视频的画面流畅性。其中,第二帧率(例如60fps)大于第一帧率(例如30fps)大于第三帧率(例如 24fps),第二帧率不仅仅限于图8中8b所示的60fps,还可以是其他值。第一帧率也不仅仅限于图8中8b所示的30fps,还可以是其他值。第三帧率不仅仅限于图8中8b所示的24fps,还可以是其他值。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时暗时亮,且移动终端在运动状态下录像。例如,在夜晚,用户手持移动终端拍摄一段从室内的高亮度场景下移步到户外的低亮度拍摄场景中的视频。由于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时暗时亮,当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较暗时,录像帧率过高的话,会导致每帧画面的曝光时间不足,移动终端所录制的视频的画面亮度也会比较暗。由于移动终端在运动状态下录像,当移动终端处于大运动状态时,会由于帧率过低而造成拍摄视频的画面中出现运动模糊。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图9所示的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可以根据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和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来自动控制录像帧率。移动终端开始录像时,可以默认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然后,当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高亮且移动终端处于大运动时,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二帧率(例如60fps)采集视频帧。当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低亮且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状态时,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三帧率(例如24fps)采集视频帧。当在其他情况下,移动终端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其中,第二帧率大于第一帧率大于第三帧率。由于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高亮且移动终端处于大运动时录像帧率是高帧率,移动终端每一秒所拍摄到画面的帧数增多,每帧画面的曝光时间缩短,可以减少因移动终端的大运动造成视频画面的运动模糊,提升了视频的流畅性,并且,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高亮,即使录像帧率是高帧率,每帧画面的亮度也会较亮。由于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低亮且移动终端处于小运动时录像帧率是低帧率,移动终端每一秒所拍摄到画面的帧数减少,每帧画面的曝光时间增长,提高了低亮环境下视频的画面亮度。这样,结合环境的光线强度和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通过数档帧率控制,提升了视频的画面亮度和高亮场景下视频的流畅性。
请参见图10,图10中的10a示例性的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变化图,图10中的10b示例性的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变化图,图10中的10c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拍摄视频时的帧率变化图。
如图10中的10a所示,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0s~10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10s~2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在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和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之间。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25s~40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40s~5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在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和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之间。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55s~6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其中,第一光线强度阈值大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
如图10中的10b所示,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0s~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中运动。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5s~30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30s~6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
如图10中的10c所示,移动终端开始录像时(例如拍摄时间在0s~2s时)可以默认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2s~5s时,由于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为高亮度环境,且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中运动状态,移动终端继续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5s~10s时,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为高亮度场景,且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状态,移动终端继续以第一帧率拍摄视频。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10s~25s时,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在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之间,为中亮度场景,且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状态,移动终端继续以第一帧率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25s~30s时,由于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为低亮度场景,且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状态,移动终端以第三帧率(例如24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30s~40s时,由于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为低亮度场景,且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状态,移动终端以第一帧率拍摄视频。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40s~55s时,由于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在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之间,为中亮度环境,且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状态,移动终端以第一帧率拍摄视频。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55s~65s时,由于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为高亮度场景。且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状态,移动终端以第二帧率(例如60fps)拍摄视频。其中,第二帧率(例如60fps)大于第一帧率(例如30fps)大于第三帧率(例如24fps)。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移动终端录制视频时的拍摄场景会在高亮场景和低亮场景下的切换,且移动终端所拍摄的物体在运动。当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较暗时,若录像帧率过高的话,会导致每帧画面的曝光时间不足,移动终端所拍摄视频的画面亮度也会比较暗。当拍摄物体处于大运动状态时,若录像帧率过低,会造成拍摄视频的画面中出现运动模糊。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图11所示的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可以根据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和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来自动控制录像帧率。移动终端开始录像时,可以默认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然后,当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高亮且拍摄物体处于大运动时,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二帧率(例如60fps)采集视频帧。当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低亮且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状态时,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三帧率(例如24fps)采集视频帧。当在其他情况下,移动终端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其中,第二帧率大于第一帧率大于第三帧率。由于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高亮且移动终端处于大运动时录像帧率是高帧率,移动终端每一秒所拍摄到画面的帧数增多,每帧画面的曝光时间缩短,可以减少因拍摄物体的大运动造成视频画面的运动模糊,提升了视频的流畅性,并且,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高亮,即使录像帧率是高帧率,每帧画面的亮度也会较亮。由于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低亮且拍摄物体处于小运动时录像帧率是低帧率,移动终端每一秒所拍摄到画面的帧数减少,每帧画面的曝光时间增长,提高了低亮的拍摄场景下视频的画面亮度。当在其他条件下,移动终端可以以普通帧率(小于高帧率且大于低帧率)拍摄视频。这样,结合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和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通过数档帧率控制,提升了视频的画面亮度和高亮场景下视频的流畅性。
请参见图12,图12中的12a示例性的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变化图,图12中的12b示例性的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图,图12中的12c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拍摄视频时的帧率变化图。
如图12中的12a所示,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0s~10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10s~2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在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和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之间,为中亮度场景。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25s~40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40s~5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在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 和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之间。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55s~6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其中,第一光线强度阈值大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
如图12中的12b所示,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0s~1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中运动。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15s~3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35s~6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
如图12中的12c所示,移动终端开始录像时(例如拍摄时间在0s~2s时)可以默认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2s~10s时,由于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为高亮度场景,且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中运动,移动终端可以继续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 10s~15s时,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在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 100Lux)之间,为中亮度场景,且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中运动状态,移动终端继续以第一帧率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15s~25s时,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在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之间,为中亮度场景,且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状态,移动终端继续以第一帧率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25s~35s时,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为低亮度场景,且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状态,移动终端以第三帧率(例如24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35s~40s时,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为低亮度场景,且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状态,移动终端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40s~55s时,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在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之间,为中亮度环境,且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状态,移动终端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55s~65s时,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为高亮度环境,且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状态,移动终端以第二帧率(例如60fps)采集视频帧。其中,第二帧率(例如60fps)大于第一帧率(例如30fps)大于第三帧率(例如24fps)。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移动终端在运动时录像,且移动终端所拍摄的物体也在运动。当移动终端处于大运动状态或者拍摄物体处于大运动状态时,若录像帧率偏低,会造成拍摄视频的画面中出现运动模糊。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和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来自动控制录像帧率。移动终端开始录像时,可以默认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然后,当移动终端处于大运动状态或者拍摄物体处于大运动状态时,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二帧率(例如60fps)拍摄视频。当移动终端处于小运动状态且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状态时,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三帧率(例如24fps)拍摄视频。当在其他情况下,移动终端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拍摄视频。其中,第二帧率大于第一帧率大于第三帧率。由于移动终端大运动或拍摄物体大运动时录像帧率是高帧率,移动终端每一秒所拍摄到画面的帧数增多,每帧画面的曝光时间缩短,可以减少因拍摄物体的大运动造成视频画面的运动模糊,提升了视频的流畅性。由于移动终端处于小运动状态且拍摄物体处于小运动状态时,以低帧率拍摄视频,这样,可以降低移动终端拍摄视频的功耗。这样,结合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和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通过数档帧率控制,提升了视频的流畅性。
请参见图14,图14中的14a示例性的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变化图,图14中的14b示例性的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图,图14中的 14c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拍摄视频时的帧率变化图。
如图14中的14a所示,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0s~5s时,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中运动。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5s~30s时,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30s~65s时,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
如图14中的14b所示,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0s~1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中运动。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15s~3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35s~6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
如图14中的14c所示,移动终端开始录像时(例如拍摄时间在0s~2s时)可以默认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2s~5s时,由于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中运动且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中运动,移动终端可以继续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 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5s~15s时,由于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且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中运动,移动终端可以继续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15s~30s时,由于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且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三帧率(例如24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30s~35s 时,由于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且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二帧率(例如60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35s~65s时,由于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且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二帧率(例如60fps)拍摄视频。其中,第二帧率(例如60fps)大于第一帧率(例如30fps)大于第三帧率(例如24fps)。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移动终端录制视频时的拍摄场景会在高亮场景和低亮场景下的切换,且移动终端在运动时拍摄运动的物体。当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较暗时,若录像帧率过高的话,会导致每帧画面的曝光时间不足,移动终端所拍摄视频的画面亮度也会比较暗。当移动终端处于大运动状态时或者拍摄物体处于大运动状态时,若录像帧率过低,会造成拍摄视频的画面中出现运动模糊。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录像帧率的控制的方法,移动终端可以根据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和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来自动控制录像帧率。移动终端开始录像时,可以默认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然后,当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高亮且移动终端处于大运动状态,或者,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高亮且拍摄物体处于大运动状态时,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二帧率(例如60fps)采集视频帧。当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低亮且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状态时,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三帧率(例如24fps)采集视频帧。当在其他情况下,移动终端以第一帧率 (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其中,第二帧率大于第一帧率大于第三帧率。由于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高亮且移动终端处于大运动状态,或者,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高亮且拍摄物体处于大运动状态时录像帧率是高帧率。移动终端每一秒所拍摄到画面的帧数增多,每帧画面的曝光时间缩短,可以减少因拍摄物体的大运动造成视频画面的运动模糊,提升了视频的流畅性。由于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低亮且移动终端处于小运动状态且拍摄物体处于小运动状态时,录像帧率是低帧率,移动终端每一秒所拍摄到画面的帧数减少,每帧画面的曝光时间增长,提高了低亮场景下视频的画面亮度。这样,结合环境的光线强度、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和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通过数档帧率控制,提升了视频的画面亮度和高亮场景下视频的流畅性。
请参见图16,图16中的16a示例性的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变化图,图16中的16b示例性的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变化图,图16中的16c示例性的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图,图16中的16d 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拍摄视频时的帧率变化图。
如图16中的16a所示,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0s~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10s~2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在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和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之间。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25s~40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40s~5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在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和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之间。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55s~6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其中,第一光线强度阈值大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
如图16中的16b所示,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0s~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中运动。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5s~30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30s~6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
如图16中的16c所示,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0s~1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中运动。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15s~3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35s~65s时,移动终端检测到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
如图16中的16d所示,移动终端开始录像时(例如拍摄时间在0s~2s时)可以默认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2s~5s时,由于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为高亮度场景,且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中运动,且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中运动,移动终端可以继续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 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5s~10s时,由于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为高亮度场景,且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且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中运动,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 10s~15s时,由于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在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 (例如100Lux)之间,为中亮度拍摄场景,且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状态,且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中运动状态,移动终端可以继续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15s~25s时,由于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在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之间,为中亮度拍摄场景,且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状态,且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状态,移动终端可以继续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 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25s~30s时,由于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为低亮度拍摄场景,且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状态,且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状态,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三帧率(例如24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30s~35s时,由于移动终端所处环境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为低亮度拍摄场景,且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状态,且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状态,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35s~40s时,由于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为低亮度拍摄场景,且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状态,且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状态,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拍摄视频。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40s~55s时,由于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在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之间,为低亮度拍摄场景,且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状态,且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状态,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拍摄视频。当移动终端的拍摄时间在55s~65s时,由于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为高亮度的拍摄场景,且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状态,且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状态,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二帧率(例如60fps)拍摄视频。其中,第二帧率(例如60fps)大于第一帧率(例如30fps)大于第三帧率(例如24fps)。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当移动终端在拍摄视频时,移动终端可以在触控屏上显示出当前的录像帧率,可以在录像帧率有变化时,提示用户录像帧率有改变。
示例性的,请参见图17A,图17A示例性的示出了用于拍摄图像的用户界面1710。该用户界面1710可以是用户点击相机图标打开的用户界面,不限于此,用户也可以在其他应用程序中打开用于拍摄图像的用户界面1710,例如用户在微信应用中点击拍摄控件来打开用于拍摄图像的用户界面1710。如图17A所示,该用于拍摄图像的用户界面1710可包括:用于开启/关闭闪光灯的控件1711A、用于设置拍摄颜色模式的控件1711B、用于设置拍摄时的各类参数的控件1711C、用于调节取景框1713中显示的焦距大小的控件1712、用于切换摄像头的控件1715、拍摄控件1716、已拍摄图像回显控件1717、以及拍摄模式模式控件(例如夜景模式控件1718A、人像模式控件1718B、普通拍照模式控件1718C、录像模式控件1718D、专业模式控件1718E、更多模式控件1718F)。
当拍摄模式切换到录像模式且移动终端接收用户的对拍摄控件1716的输入操作1719(例如点击),响应于该输入操作1719,移动终端可以开始录制视频,显示出如图17B所示的录像界面1720。如图17B所示,移动终端录像界面1720包括开启/关闭闪光灯的控件1721、帧率显示区域1722、用于调节取景框1724中显示的焦距大小的控件1723、录制时间显示区域 1725、拍摄照片控件1726、停止录像控件1727、暂停录像控件1728。
结合上述图3所示的根据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控制录像帧率的实施例,移动终端开始录像时,可以默认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如图17B所示的,移动终端在拍摄时间为1s时,默认以30fps采集视频帧,并在如图17B所示的帧率显示区域1722处显示当前拍摄的帧率值(例如“fps:30”)。如图17C所示,当移动终端拍摄时间在9s时,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处于高亮的拍摄场景,移动终端可以第二帧率(例如60fps)采集视频帧,并在如图17C所示的帧率显示区域1722处显示当前拍摄的帧率值(例如“fps:60”)。如图17D所示,当移动终端拍摄时间在25s时,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处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之间,为中亮的拍摄场景,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并在如图17D所示的帧率显示区域1722处显示当前拍摄的帧率值(例如“fps:30”)。如图17E所示,当移动终端拍摄时间在26s时,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为低亮的拍摄场景,若移动终端仍然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视频画面的亮度会较暗。如图17F所示,当移动终端拍摄时间在27s时,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 (例如100Lux),为低亮的拍摄场景,移动终端以第三帧率(例如24fps)采集视频帧,视频画面的亮度会提高,并在如图17F所示的帧率显示区域1722处显示当前的录像帧率值(例如“fps:24”)。在低亮的拍摄场景下,由于降低了录像帧率,移动终端所拍摄到的视频画面会变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在视频的任一时间区间内,拍摄时的录像帧率和拍摄完成后回放该视频时的播放帧率相同。示例性的,移动终端在视频的0s~2s时以30fps的帧率采集视频帧,在视频的2s~10s时以60fps的帧率采集视频帧,在视频的10s~25s时以30fps的帧率采集视频帧,在视频的25s~40s时以24fps的帧率采集视频帧,在视频的40s~55s时以30fps 的帧率采集视频帧,在视频的55s~65s时以60fps的帧率采集视频帧。则当该视频拍摄完成生成视频文件之后,移动终端回放该视频文件时,在视频的0s~2s时以30fps的帧率播放,在视频的2s~10s时以60fps的帧率播放,在视频的10s~25s时以30fps的帧率播放,在视频的25s~40s 时以24fps的帧率播放,在视频的40s~55s时以30fps的帧率播放,在视频的55s~65s时以60fps 的帧率播放。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录像帧率控制系统1800。
请参见图18,图1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录像帧率控制系统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8所示,该录像帧率控制系统1800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单元1810、图像传感器1830、图像处理器1840、编码模块1850、存储器1860、角速度传感器1870、位移传感器1880。
中央处理单元1810可以包括环境亮度检测模块1811、移动终端运动检测模块1812、拍摄物体运动检测模块1813、拍摄物体识别单元1820。该拍摄物体识别单元1820可以包括人脸识别模块1821、人体识别模块1822、动作识别模块1823、车辆识别模块1824。该中央处理单元1810可用于根据拍摄场景的的亮度、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三个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来控制拍摄视频时,图像传感器1830的录像帧率。
其中,该移动终端运动检测模块1812可以根据角度传感器1870发送的角速度数据和/或位移传感器1880发送的位移数据,检测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该拍摄物体运动检测模块1813 可以用于根据拍摄物体识别单元1820识别的拍摄物体(例如人脸、人体、动作、车辆等),检测该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人脸识别模块1821用于从摄像头捕捉的画面中识别出人脸,人体识别模块1822用于从摄像头捕捉的画面中识别出人体,动作识别模块1823用于从摄像头捕捉的画面中识别出动作,车辆识别模块1824用于从摄像头捕捉的画面中识别出车辆。
图像传感器1830可用于感光并生成图像,该图像传感器1830可以是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传感器,还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 (charge-coupled device,CCD)传感器等光学图像传感器。图像处理器1840,可用于对图像传感器1830生成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图像数据、曝光参数等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发送给中央处理单元1810。图像传感器1830还用于对图像传感器1830感光生成的图片,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图片数据,并将图片数据发送到编码模块1850。该编码模块1850可用于将该图片数据进行编码,得到视频文件1861,并存储到存储器1860中。
角度传感器1870,可用于检测设备在三维坐标系中X,Y,Z方向的旋转运动,该角度传感器1870可以是陀螺仪或其他运动传感器。该角度传感器1870可以安装于设备机身,或者安装于摄像头模组。如果角度传感器1870是陀螺仪,则陀螺仪输出的信号为移动终端的运动角速度,将陀螺仪信号进行一次积分,可以得到移动终端旋转运动所转过的角度。该陀螺仪可以是微机械(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MEMS)陀螺仪。
位移传感器1880,可用于检测设备在三维坐标系中X,Y,Z方向的平移运动,该位移传感器1880可以是加速度计或其它运动传感器。该位移传感器1880可以安装于移动终端机身,或者安装于摄像头模组。如果位移传感器1880是加速度传感器,则加速度传感器输出信号为设备的运动的加速度,将加速度传感器信号进行一次积分,可以得到设备运动的线速度,将线速度再次积分,可以得到设备运动的距离。该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是压电式MEMS加速度计或者容感式MEMS加速度计。压电式MEMS加速度计运用的是压电效应,在其内部有一个刚体支撑的质量块,有运动的情况下质量块会产生压力,刚体产生应变,把加速度转变为电信号输出。容感式MEMS加速度计内部也存在一个质量块,该质量块是标准的平板电容器。加速度的变化带动活动质量块的移动从而改变平板电容两极的间距和正对面积,通过测量电容变化量来计算加速度。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可以设计在同一个电子元器件中,也可以分开设计为两个独立的电子元器件。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如何确定移动终端录视频时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是高亮、中亮或者是低亮。
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图像处理器1840经过图像处理得到的图像曝光参数,确定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
当图像曝光参数ISO值小于第一曝光参数阈值(例如800)时,即可表示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移动终端可以确定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高亮度。
当ISO值大于第二曝光参数阈值(例如2000)时,即可表示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移动终端可以确定拍摄场景的亮度为低亮度。
当ISO值在第一曝光参数阈值(例如800)与第二曝光参数阈值(例如2000)之间时,即可表示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在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之间,移动终端可以确定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中亮度。
其中,第一光线强度阈值大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第一曝光参数阈值小于第二曝光参数阈值。第一曝光参数阈值,可以是其他的某个标准值,不限定是800。第二曝光参数阈值,可以是其他的某个标准值,不限定是2000。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的判断参数,还可以是处了 ISO之外的其他曝光参数或图像信息,如自动曝光时间,图像像素信息等,在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请参见图19,图1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录像帧率控制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在图19中,移动终端利用图像曝光参数ISO值作为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的判断依据,根据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控制录像时的录像帧率。
如图19所示,移动终端可以刚开始默认以第二帧率(例如30fps)录像,根据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拍摄物体运动的状态,动态切换为第一帧率(例如60fps) 或第三帧率(例如24fps)。当图像曝光参数ISO值小于800且移动终端大运动时,或,当图像曝光参数ISO值小于800且拍摄物体大运动时,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一帧率(即60fps)录像。当图像曝光参数ISO值大于2000且移动终端小运动且拍摄物体小运动时,移动终端可以以第三帧率(例如24fps)录像。当在其他条件下,移动终端可以第二帧率(例如30fps)录像。
其中,移动终端在刚开始录像时也可以以第一帧率(例如60fps)或者第三帧率(例如 24fps),然后根据拍摄场景的亮度、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拍摄物体运动的状态,将录像帧率动态切换为60fps或30fps或24fps。在此不作限定。
这样,移动终端可以实现在高亮的拍摄场景下时,移动终端处于大运动场景下或拍摄物体处于大运动场景下,视频拍摄画面流畅性更好,画面更清晰。在低亮拍摄场景下且移动终端处于小运动场景下且拍摄物体处于小运动场景下,视频拍摄画面的亮度更高,噪声更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移动终端录像时,刚开始可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若移动终端检测到采集到的视频帧的图像曝光参数ISO值小于第一曝光参数阈值(例如800) 时,移动终端可以调整至第二帧率(例如60fps)采集视频帧。在移动终端以第二帧率(例如 60fps)采集视频帧时,若移动终端检测到采集视频帧的图像曝光参数ISO值在第三曝光参数阈值(例如800)与第四曝光参数阈值(例如1900)之间时,移动终端可以调整至第一帧率 (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当移动终端录像时,刚开始可以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若移动终端检测到采集到的视频帧的图像曝光参数ISO值大于第二曝光参数阈值(例如2000)时,移动终端可以调整至第三帧率(例如24fps)采集视频帧。若移动终端先以第三帧率(例如24fps)采集视频帧,在移动终端检测到采集到的视频帧的曝光参数ISO值在第四曝光参数阈值(例如1900)与第三曝光参数阈值(例如900)之间时,移动终端可以调整至第一帧率(例如30fps)采集视频帧。其中,第一曝光参数阈值小于第三曝光参数阈值小于第四曝光参数阈值小于第二曝光参数阈值,且第一曝光参数阈值与第三曝光参数阈值的差值为指定差值(例如100),第三曝光参数阈值与第四曝光参数阈值的差值为指定差值(例如100)。这样,可以防止由于视频帧的曝光参数ISO值的处于第一曝光参数阈值或者第二曝光参数阈值左右变化时,而导致录像帧率的频繁变化。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如何确定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是大运动、中运动或者是小运动。
(1)移动终端可以通过陀螺仪测量的数据,确定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
移动终端可以通过X、Y、Z三轴陀螺仪测量的数据,计算出三维坐标系中X、Y、Z三个方向上测量数据的均方根Rx,Ry,Rz。其中,Rx为陀螺仪在X轴方向上的测量数据的均方根,Ry为陀螺仪在Y轴方向上的测量数据的均方根,Rz为陀螺仪在Z轴方向上的测量数据的均方根。其中,Rx可以由以下公式(1)计算得出,N为陀螺仪测量的数据组数,xi为陀螺仪在X轴上测量的第i组数据。Ry可以由以下公式(2)计算得出,yi为陀螺仪在Y轴上测量的第i组数据。Rz可以有以下公式(3)计算得出,zi为陀螺仪在Z轴上测量的第i组数据。
Figure GPA0000309478370000271
Figure GPA0000309478370000272
Figure GPA0000309478370000273
当Rx或Ry或Rz大于第一数值时,移动终端可以确定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
当Rx且Ry且Rz都在小于第二数值时,移动终端可以确定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其中,第一数值大于第二数值。
当Rx,Ry,Rz在其他条件下时,移动终端可以确定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中运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处于匀速旋转运动时,可以被视为大运动。当移动终端处于匀速旋转运动状态时,其中,一轴(例如X轴或Y轴或Z轴)的陀螺仪数据明显大于另外两轴,这一方向轴的陀螺仪数据稳定且无相反极性震荡。因此,移动终端可以通过信号标准差和信号幅值来检测旋转状态。其中,Sx可以由以下公式(4)计算得出,N为陀螺仪测量的数据组数,xi为陀螺仪在X轴上测量的第i组数据,r为X轴上N组陀螺仪数据的均值。Sy可以由以下公式(5)计算得出,yi为陀螺仪在Y轴上测量的第i组数据,s为Y轴上N组陀螺仪数据的均值。Sz可以由以下公式(6)计算得出,zi为陀螺仪在Z轴上测量的第i组数据,t 为Z轴上N组陀螺仪数据的均值。
Figure GPA0000309478370000274
Figure GPA0000309478370000275
Figure GPA0000309478370000276
当Sx且Sy且Sz均小于某一个数值,且,Rx或Ry或Rz中任一个大于第一数值,则移动终端可以确定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旋转运动,为大运动。
当Rx且Ry且Rz均小于第二数值时,则移动终端可以确定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
当Rx、Ry、Rz在其他条件下时,则移动终端可以确定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中运动。
(2)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加速度计测量的数据,确定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
移动终端可以通过X、Y、Z三轴加速度计测量的数据,计算出三维坐标系中X、Y、Z三个方向上测量数据的均方根Ax,Ay,Az。其中,Ax为加速度计在X轴方向上的测量数据的均方根。Ay为加速度计在Y轴方向上的测量数据的均方根,Az为加速度计在Z轴方向上的测量数据的均方根。其中,Rx可以由以下公式(7)计算得出,M为加速度计测量的数据组数,ai为加速度计及在X轴上测量的第i组数据。Ry可以由以下公式(8)计算得出,bi为加速度计在Y轴上测量的第i组数据。Rz可以有以下公式(9)计算得出,ci为加速度计在Z 轴上测量的第i组数据。
Figure GPA0000309478370000281
Figure GPA0000309478370000282
Figure GPA0000309478370000283
当Ax或Ay或Az大于第三数值时,移动终端可以确定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
当Ax且Ay且Az都小于第四数值时,移动终端可以确定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其中,第三数值大于第四数值。
当Ax,Ay,Az在其他条件时,移动终端可以确定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为中运动。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如何确定视频拍摄画面中的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
移动终端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模块1821、人体识别模块1822、动作识别模块1823、车辆识别模块1824等,检测到视频的画面内的拍摄物体,如人脸、人体、汽车等。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对比前后两帧或两帧以上的拍摄画面中,同一拍摄物体在两帧或两帧以上的画面之间的位置来判断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
当两帧或两帧以上的画面之间,同一拍摄物体的运动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时,移动终端可以确定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大运动。
当两帧或两帧以上的画面之间,同一拍摄物体的运动距离处于第一距离阈值与第二距离阈值之间时,移动终端可以确定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中运动。
当两帧或两帧以上的画面之间,同一拍摄物体的运动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之间时,移动终端可以确定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为小运动。
请参见图20,图2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0所示,该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S2001、移动终端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
其中,该第一输入可以是如图17A所示的输入操作1719,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前述图17A 所示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2002、响应于第一输入,移动终端启动录像。
具体可以参考前述图17B所示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2003、移动终端以第一帧率,采集拍摄场景的N个视频帧。
其中,第一帧率可以是30fps,但不限于30fps,在此不应构成限定。拍摄场景可以是指如图17A至图17F中的拍摄场景。例如,当用户在夜晚利用移动终端录像时,先拍摄室内灯光下的家人,即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为首先在室内,然后镜头转向没有灯光的室外,继续拍摄室外的夜色,此时移动终端的拍摄场景切换到室外。
S2004、移动终端根据已采集的N个视频帧确定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根据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自动调整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
其中,移动终端可以判断该N个视频帧的曝光参数是否小于第一曝光参数阈值,若是,则该移动终端确定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移动终端可以判断该N个视频帧的曝光参数是否大于第二曝光参数阈值,若是,则该移动终端确定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示例性的,曝光参数可以指ISO,第一曝光参数阈值(例如800) 小于第二曝光参数阈值(例如2000)。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大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上述示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在此不应构成限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在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该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2000Lux)时,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第二帧率,其中,该第二帧率(例如60fps) 大于该第一帧率(例如30fps)。这样,当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较亮时,移动终端拍摄视频的曝光量充足,移动终端可以提高拍摄视频的帧率,由于帧率的提高,移动终端每一秒所拍摄到画面的帧数增多,视频会更加流畅。根据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动态调整帧率,可以提高移动终端在较暗的拍摄场景下拍摄视频的画面亮度,增加了移动终端在较亮的拍摄场景下拍摄视频的画面的流畅性,提高了视频图像的质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在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 100Lux)时,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第三帧率,其中,该第三帧率(例如24fps)大于该第一帧率(例如30fps)。这样,当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较暗时,移动终端拍摄视频的曝光量不足,移动终端可以降低拍摄视频的帧率,由于帧率的降低,移动终端每一视频帧的曝光时间延长,可以提高视频图像的亮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移动终端以第二帧率(例如60fps),采集拍摄场景的视频帧时,该移动终端可以判断当前采集到的视频帧的曝光参数(例如ISO值)是否大于第三曝光参数阈值(例如900)且小于该第二曝光参数阈值(例如2000),若是,则该移动终端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该第一帧率(例如30fps)。其中,该第一曝光参数阈值(例如800)小于第三曝光参数阈值(例如900)小于第二曝光参数阈值(例如2000)。这样,可以防止由于视频帧的曝光参数处于第一曝光参数阈值左右变化时而导致录像帧率在第一帧率与第二帧率之间的频繁切换。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移动终端以第三帧率(例如24fps),采集拍摄场景的视频帧时,移动终端可以判断当前采集到的视频帧的曝光参数(例如ISO值)是否小于第四曝光参数阈值(例如1900)且大于第一曝光参数阈值(例如800),若是,则该移动终端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该第一帧率(例如30fps)。其中,该第一曝光参数阈值(例如800)小于该第四曝光参数阈值(例如1900)小于该第二曝光参数阈值(例如2000)。这样,可以防止由于视频帧的曝光参数处于第二曝光参数阈值左右变化时而导致录像帧率在第一帧率与第三帧率之间的频繁切换。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移动终端可以判断是否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 (例如1000Lux)且该移动终端的运动位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例如1米),或,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且该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大于第一速度阈值(例如1米/秒);若是,则该移动终端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第二帧率(例如60fps),其中,该第二帧率(例如60fps)大于第一帧率(例如30fps)。
移动终端可以判断是否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该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 且该移动终端的运动位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例如0.5米)且运动速度小于第二速度阈值(例如0.5米/秒);若是,则移动终端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制帧率为第三帧率(例如24fps),其中,该第三帧率(例如24fps)小于该第一帧率(例如30fps)。该第二距离阈值(例如0.5米)小于第一距离阈值(例如1米/秒),该第二速度阈值(例如0.5米/秒)小于第一速度阈值(例如1米/秒)。移动终端测量运动位移和运动速度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述移动终端确定运动状态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这样,由于在移动终端大运动时,录像帧率提高,移动终端拍摄到的每一帧画面的曝光时间就会减少,因移动终端的运动而造成的视频画面模糊会降低。这样,可以减少移动终端在大运动状态下拍摄视频的运动模糊,增加了视频的流畅性,提高了视频图像的质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移动终端可以判断是否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该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且该N个视频帧中任意两帧中同一拍摄物体的位移大于第三距离阈值 (例如1厘米);若是,则该移动终端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第二帧率(例如60fps),其中,该第二帧率(例如60fps)大于该第一帧率(例如30fps)。
移动终端可以判断是否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该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且该N个视频帧中任意两帧中同一拍摄物体的位移小于第四距离阈值(例如1厘米);若是,则该移动终端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第三帧率(例如24fps),其中,该第三帧率(例如24fps)小于该第一帧率(例如30fps)。移动终端测量拍摄物体的位移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述移动终端确定拍摄画面中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这样,由于拍摄物体大运动时录像帧率提高,移动终端拍摄到的每一帧画面的曝光时间就会缩短,因拍摄物体的运动而造成的视频画面模糊会降低。由于拍摄物体小运动时降低了录像帧率,每一秒中拍摄画面的帧数减少,每一帧画面的曝光时间会增长,可以保证拍摄视频的画面亮度,也降低了移动终端处理拍摄画面带来的功耗。这样,可以减少拍摄物体在大运动状态下拍摄视频的运动模糊,增加了视频的流畅性,提高了视频图像的质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移动终端可以判断是否满足以下条件: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该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且该移动终端的运动位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例如1 米)或运动速度大于第一速度阈值(例如1米/秒);或,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该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0Lux)且该N个视频帧中任意两帧中同一拍摄物体的位移大于第三距离阈值(例如2厘米)。若是,则该移动终端调整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第二帧率(例如 60fps),其中,该第二帧率(例如60fps)大于该第一帧率(例如30fps)。
移动终端可以判断是否满足以下条件: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且该移动终端的运动位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例如0.5米),且所述N个视频帧中任意两帧中同一拍摄物体的位移小于第四距离阈值(例如1厘米);或,该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该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例如100Lux),且该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小于第二速度阈值 (例如0.5米/秒),且该N个视频帧中任意两帧中同一拍摄物体的位移小于该第四距离阈值 (例如1厘米)。若是,则该移动终端调整该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第三帧率(例如24fps)。
这样,由于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高亮且移动终端处于大运动时录像帧率是高帧率,移动终端每一秒所拍摄到画面的帧数增多,每帧画面的曝光时间缩短,可以减少因移动终端的大运动造成视频画面的运动模糊,提升了视频的流畅性,并且,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高亮,即使录像帧率是高帧率,每帧画面的亮度也会较亮。由于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为低亮且移动终端处于小运动时录像帧率是低帧率,移动终端每一秒所拍摄到画面的帧数减少,每帧画面的曝光时间增长,提高了低亮环境下视频的画面亮度。这样,结合环境的光线强度和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通过数档帧率控制,提升了视频的画面亮度和高亮场景下视频的流畅性。
S2005、移动终端根据调整后的录像帧率,继续采集拍摄场景的视频帧。
S2006、移动终端将根据第一帧率采集到的视频帧,以及根据调整后的录像帧率采集到的视频帧生成视频文件。
其中,移动终端生成视频文件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图18所示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移动终端录像时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被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三个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来控制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移动终端根据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自动调节录像帧率,可以提升低亮场景的视频画面亮度和高亮场景下视频的流畅性,移动终端根据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控制帧率,可以提升移动终端在运动状态下所拍摄视频的流畅性,移动终端根据拍摄物体的运动状态控制帧率,可以提升视频画面内有运动目标时的画面流畅性且降低了因拍摄画面中拍摄物体的运动造成的运动模糊,这样,实现了自动调整移动终端录像的帧率,提高了视频图像质量。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终端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
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所述移动终端启动录像;
所述移动终端以第一帧率,采集拍摄场景的N个视频帧;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已采集的所述N个视频帧的曝光参数确定所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根据所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自动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其中,调整后的录像帧率与所述第一帧率不同,所述N为大于2的正整数;
若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第一光线强度阈值时,所述移动终端调整录像帧率为第二帧率;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所述第二帧率时,若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在第三光线强度阈值与第四光线强度阈值之间时,所述移动终端调整录像帧率为所述第一帧率;其中,所述第二帧率大于所述第一帧率,所述第一光线强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三光线强度阈值,所述第三光线强度阈值大于所述第四光线强度阈值,所述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与所述第三光线强度阈值之间的差值为指定亮度差值;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调整后的录像帧率,继续采集所述拍摄场景的视频帧;
所述移动终端将根据所述第一帧率采集到的视频帧,以及根据所述调整后的录像帧率采集到的视频帧生成视频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第一帧率时,若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时,所述移动终端调整录像帧率为第三帧率;在所述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所述第三帧率时,若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在所述第三光线强度阈值与所述第四光线强度阈值之间时,所述移动终端调整录像帧率为所述第一帧率;其中,所述第三帧率小于所述第一帧率,所述第四光线强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光线强度阈值,所述第四光线强度阈值与所述第二光线强度阈值的差值为所述指定亮度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是否所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且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位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或,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是否所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且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大于第一速度阈值;若是,则所述移动终端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第二帧率,其中,所述第二帧率大于所述第一帧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是否所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且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位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且运动速度小于第二速度阈值;若是,则所述移动终端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录制帧率为第三帧率,其中,所述第三帧率小于所述第一帧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是否所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且所述N个视频帧中任意两帧中同一拍摄物体的位移大于第三距离阈值;若是,则所述移动终端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所述第二帧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自动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是否所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且所述N个视频帧中任意两帧中同一拍摄物体的位移小于第四距离阈值;若是,则所述移动终端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第三帧率,其中,所述第三帧率小于所述第一帧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是否满足以下条件:
所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且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位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或运动速度大于第一速度阈值;或,
所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光线强度阈值且所述N个视频帧中任意两帧中同一拍摄物体的位移大于第三距离阈值;
若是,则所述移动终端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第二帧率;其中,所述第二帧率大于所述第一帧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判断是否满足以下条件:
所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且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位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且所述N个视频帧中任意两帧中同一拍摄物体的位移小于第四距离阈值;或,
所述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度小于所述第二光线强度阈值,且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速度小于第二速度阈值,且所述N个视频帧中任意两帧中同一拍摄物体的位移小于所述第四距离阈值;
若是,则所述移动终端调整所述移动终端的录像帧率为第三帧率;其中,所述第三帧率小于所述第一帧率。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屏、摄像头、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所述移动终端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
CN202080016199.0A 2019-02-28 2020-02-21 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134750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3286.XA CN111107292B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01910153286X 2019-02-28
PCT/CN2020/076130 WO2020173394A1 (zh) 2019-02-28 2020-02-21 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5057A CN113475057A (zh) 2021-10-01
CN113475057B true CN113475057B (zh) 2023-04-18

Family

ID=70420355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15305.6A Pending CN113411529A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201910153286.XA Active CN111107292B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02110515079.1A Active CN113411528B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202080016199.0A Active CN113475057B (zh) 2019-02-28 2020-02-21 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15305.6A Pending CN113411529A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201910153286.XA Active CN111107292B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02110515079.1A Active CN113411528B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818497B2 (zh)
EP (1) EP3907981B1 (zh)
JP (1) JP7403551B2 (zh)
KR (1) KR102577396B1 (zh)
CN (4) CN113411529A (zh)
AU (1) AU2020229917B2 (zh)
BR (1) BR112021016828A2 (zh)
WO (1) WO20201733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8098A (zh) * 2020-09-16 2020-11-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20220138964A1 (en) * 2020-10-30 2022-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ame processing and/or capture instruction systems and techniques
CN115225823A (zh) * 2021-04-16 2022-10-21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方法及设备
CN113919382B (zh) * 2021-04-29 2023-04-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扫码的方法及装置
CN113596320B (zh) * 2021-06-16 2022-07-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视频拍摄变速录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CN113938678B (zh) * 2021-12-17 2022-04-22 深圳市丹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526787B (zh) * 2022-02-28 2023-10-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6074634B (zh) * 2022-05-27 2023-11-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曝光参数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6055711B (zh) * 2022-08-12 2023-09-1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帧率动态调节性能的评估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6347224B (zh) * 2022-10-31 2023-11-2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拍摄帧率控制方法、电子设备、芯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750191A (zh) * 2024-02-19 2024-03-2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4279A (zh) * 2012-12-27 2013-04-03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头亮度调节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EP2993888A4 (en) * 2013-07-08 2016-03-16 Huawei Device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DEVICE FOR IMAGE PROCESSING
CN107277388A (zh) * 2017-07-27 2017-10-2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补光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58984A (ja) 2000-06-15 2001-12-2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動画像処理カメラ
JP4033456B2 (ja) 2002-11-28 2008-01-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
US20060072031A1 (en) 2004-10-01 2006-04-06 Curitel Communications,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equipped with digital image capturing module and method of capturing digital image
WO2007057971A1 (ja) 2005-11-21 2007-05-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デジタルカメラを搭載した電子機器、デジタルカメラの撮像方法、およびデジタルカメラの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JP4861234B2 (ja) * 2007-04-13 2012-01-25 株式会社エルモ社 露出制御方法及び撮像装置
JP4556995B2 (ja) * 2007-12-10 2010-10-0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露出制御方法、露出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0271600A (ja) * 2009-05-22 2010-12-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子カメラ
JP5423187B2 (ja) 2009-07-08 2014-02-1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画像選択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196183A (zh) * 2010-03-01 2011-09-21 英属开曼群岛商恒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传感器的自适应帧速率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2096924B (zh) 2010-11-18 2012-07-25 无锡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检测帧率的方法
JP5234119B2 (ja) 2011-01-20 2013-07-1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822655B1 (ko) 2011-06-21 2018-0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를 이용한 물체 인식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카메라 시스템
RU2517042C2 (ru) 2012-04-24 2014-05-27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ый центр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Старт" им. М.В. Проценко" (ФГУП ФНПЦ ПО "Старт" им. М.В. Проценко") Малокадровая система видеонаблюдения для контроля протяженных рубежей охраны
CN102790862A (zh) 2012-07-30 2012-11-21 成都西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提升手机前摄像头效果的方法
CN103905708B (zh) 2012-12-24 2017-06-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帧率调整方法及电子设备
JP6103481B2 (ja) 2013-07-11 2017-03-2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CN104580969A (zh) * 2013-10-23 2015-04-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录像帧率调整方法和装置
KR20150069413A (ko) 2013-12-13 2015-06-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4754200A (zh) * 2013-12-31 2015-07-01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调整自动曝光量的方法和系统
CN203840441U (zh) 2014-05-12 2014-09-17 台湾微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帧率调整装置
US20150373293A1 (en) * 2014-06-24 2015-12-24 Sony Corporation Video acquisition with adaptive frame rate
US9325876B1 (en) 2014-09-08 2016-04-26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election of a preferred image from multiple captured images
CN104683691B (zh) 2015-02-02 2017-11-14 上海小蚁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及设备
JP6518452B2 (ja) * 2015-02-05 2019-05-2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US20160182853A1 (en) 2015-03-20 2016-06-23 Mediatek Inc. Dynamic Content Adaptive Frame Rate Conversion
JP6808333B2 (ja) 2015-04-03 2021-0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方法、及び撮像装置
CN105323466B (zh) 2015-06-25 2019-01-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场景的拍摄方法及终端
CN104967803B (zh) * 2015-07-01 2018-01-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录制方法及装置
CN107690804B (zh) 2015-10-28 2020-08-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6023346B (zh) 2016-07-06 2018-08-14 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帧率行车记录系统及车辆速度判断装置
CN107396019B (zh) * 2017-08-11 2019-05-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慢动作视频录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377335B (zh) 2018-04-20 2021-02-02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聚焦方法及摄像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4279A (zh) * 2012-12-27 2013-04-03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头亮度调节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EP2993888A4 (en) * 2013-07-08 2016-03-16 Huawei Device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DEVICE FOR IMAGE PROCESSING
CN107277388A (zh) * 2017-07-27 2017-10-2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补光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74238A1 (en) 2022-06-02
CN111107292A (zh) 2020-05-05
JP2022522453A (ja) 2022-04-19
KR20210114522A (ko) 2021-09-23
CN113411528A (zh) 2021-09-17
EP3907981A1 (en) 2021-11-10
EP3907981A4 (en) 2022-03-16
CN113475057A (zh) 2021-10-01
CN111107292B (zh) 2021-05-18
EP3907981B1 (en) 2023-10-04
WO2020173394A1 (zh) 2020-09-03
CN113411528B (zh) 2022-10-11
AU2020229917B2 (en) 2023-05-18
JP7403551B2 (ja) 2023-12-22
BR112021016828A2 (pt) 2021-10-19
AU2020229917A1 (en) 2021-08-19
CN113411529A (zh) 2021-09-17
US11818497B2 (en) 2023-11-14
KR102577396B1 (ko) 2023-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75057B (zh) 一种录像帧率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362783B (zh) 刷新率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532857B (zh) 一种延时摄影的拍摄方法及设备
CN110506416B (zh) 一种终端切换摄像头的方法及终端
EP4050883A1 (en) Photograph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891009B (zh) 曝光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722030A (zh) 一种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3273323A9 (zh) 一种对焦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532508B (zh) 一种视频通信方法及视频通信装置
CN113923372B (zh) 曝光调整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2033344A1 (zh) 视频防抖方法、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27098A (zh) 合拍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42574A (zh) 变焦下的拍摄预览方法、终端、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RU2782255C1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частотой кадров записи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16055872B (zh) 图像获取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