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72973A - 一种双目摄像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目摄像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72973A
CN113472973A CN202110511999.6A CN202110511999A CN113472973A CN 113472973 A CN113472973 A CN 113472973A CN 202110511999 A CN202110511999 A CN 202110511999A CN 113472973 A CN113472973 A CN 1134729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rizontal
vertical
camera
rotating assembly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119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72973B (zh
Inventor
袁永达
湛慧
曹慧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1199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729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72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29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729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29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08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around a vertical axis, e.g. panoramic he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0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around a horizontal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2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in more than one direction
    • F16M11/121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in more than one direction constituted of several dependent joi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18Heads with mechanism for moving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目摄像机,第一摄像机包括第一水平转动组件、第一竖直转动组件、第一L型支架以及第一摄像部件,第一水平转动组件水平设置于第一L型支架,第一竖直转动组件竖直设置于第一L型支架,第一水平转动组件与第一摄像部件连接;第二摄像机包括第二水平转动组件、第二竖直转动组件、第二L型支架以及第二摄像部件,第二水平转动组件水平设置于第二L型支架,第二竖直转动组件竖直设置于第二L型支架,第二水平转动组件与第二摄像部件连接;连接件位于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之间,且第一竖直转动组件和第二竖直转动组件竖向对称设置于连接件两端内。本申请双目摄像机能够增大监控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双目摄像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视频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目摄像机。
背景技术
视频监控设备用于监控系统中,然而现有的视频监控设备为单目,其监控范围有限,监控功能单一。如视频监控设备监控多车道时,需要采用多台单目视频监控设备进行监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目摄像机,以解决现有视频监控设备监控范围有限,监控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双目摄像机,包括:第一摄像机,包括第一水平转动组件、第一竖直转动组件、第一L型支架以及第一摄像部件,第一水平转动组件水平设置于第一L型支架,第一竖直转动组件竖直设置于第一L型支架,第一水平转动组件与第一摄像部件连接;第二摄像机,包括第二水平转动组件、第二竖直转动组件、第二L型支架以及第二摄像部件,第二水平转动组件水平设置于第二L型支架,第二竖直转动组件竖直设置于第二L型支架,第二水平转动组件与第二摄像部件连接;连接件,位于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之间,且第一竖直转动组件和第二竖直转动组件竖向对称设置于连接件两端内。
其中,第一L型支架和第一摄像部件之间设置有第一水平限位组件,以限定第一摄像部件水平转动角度;第二L型支架和第二摄像部件之间设置有第二水平限位组件,以限定第二摄像部件水平转动角度。
其中,第一水平限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水平限位部和至少两个第一水平抵接部,至少一个第一水平限位部设置于第一L型支架和第一摄像部件中的一个,至少两个第一水平抵接部设置于第一L型支架和第一摄像部件中的另一个,其中至少一个第一水平限位部位于相邻第一水平抵接部之间;第二水平限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水平限位部和至少两个第二水平抵接部,至少一个第二水平限位部设置于第二L型支架和第二摄像部件中的一个,至少两个第二水平抵接部设置于第二L型支架和第二摄像部件中的另一个,其中至少一个第二水平限位部位于相邻第二水平抵接部之间。
其中,第一水平转动组件、第一竖直转动组件、第二水平转动组件以及第二竖直转动组件均包括连接支架、驱动电机、蜗轮、蜗杆以及同步带,蜗轮设置于连接支架中间,蜗杆设置于连接支架一端,并与蜗轮啮合,驱动电机设置于连接支架另一端,驱动电机通过同步带传动蜗杆转动。
其中,第一L型支架靠近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水平转轴,第一水平转轴插入并连接于第一竖直转动组件的蜗轮的轴孔内;第一摄像部件靠近第一L型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竖直转轴,第一竖直转轴插入并连接于第一水平转动组件中蜗轮的轴孔内。
其中,第一摄像机包括第一竖直油封、第一竖直油封压板、第一竖直轴承、第一竖直轴承压板以及第一竖直挡圈,第一竖直油封以及第一竖直轴承均插设于连接件一端内,第一竖直油封压板连接于连接件一端并将第一竖直油封压接于连接件,第一竖直轴承压板连接于连接件一端并将第一竖直轴承压接于连接件一端,第一水平转轴依次穿设第一竖直油封和第一竖直轴承,第一竖直挡圈设置于第一水平转轴内;第一摄像机包括第一水平油封、第一水平油封压板、第一水平轴承、第一水平轴承压板以及第一水平挡圈,第一水平油封以及第一水平轴承均插设于第一L型支架内,第一水平油封压板连接于第一L型支架并将第一水平油封压接于第一L型支架内,第一水平轴承压板连接于第一L型支架并将第一水平轴承压接于第一L型支架内,第一竖直转轴依次穿设第一水平油封和第一水平轴承,第一水平挡圈设置于第一竖直转轴内。
其中,第二L型支架靠近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水平转轴,第二水平转轴插入并连接于第二竖直转动组件的蜗轮的轴孔内;第二摄像部件靠近第二L型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竖直转轴,第二竖直转轴插入并连接于第二水平转动组件中蜗轮的轴孔内。
其中,第二摄像机包括第二竖直油封、第二竖直油封压板、第二竖直轴承、第二竖直轴承压板以及第二竖直挡圈,第二竖直油封以及第二竖直轴承均插设于连接件一端内,第二竖直油封压板连接于连接件一端并将第二竖直油封压接于连接件,第二竖直轴承压板连接于连接件一端并将第二竖直轴承压接于连接件一端,第二水平转轴依次穿设第二竖直油封和第二竖直轴承,第二竖直挡圈设置于第二水平转轴内;第二摄像机包括第二水平油封、第二水平油封压板、第二水平轴承、第二水平轴承压板以及第二水平挡圈,第二水平油封以及第二水平轴承均插设于第二L型支架内,第二水平油封压板连接于第二L型支架并将第二水平油封压接于第二L型支架内,第二水平轴承压板连接于第二L型支架并将第二水平轴承压接于第二L型支架内,第二竖直转轴依次穿设第二水平油封和第二水平轴承,第二水平挡圈设置于第二竖直转轴内。
其中,双目摄像机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水平转动组件、第一竖直转动组件、第二水平转动组件以及第二竖直转动组件分别连接,以分别控制第一摄像部件和/或第二摄像部件转动角度。
其中,双目摄像机包括雷达装置,雷达装置设置于第一摄像部件和/或第二摄像部件。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一种双目摄像机,第一水平转动组件水平设置于第一L型支架,第一竖直转动组件竖直设置于第一L型支架,第一水平转动组件与第一摄像部件连接;第二水平转动组件水平设置于第二L型支架,第二竖直转动组件竖直设置于第二L型支架,第二水平转动组件与第二摄像部件连接;连接件位于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之间,且第一竖直转动组件和第二竖直转动组件竖向对称设置于连接件两端内,以使得第一摄像机以及第二摄像机分别集成于连接件上,使得双目摄像机形成有双目,不仅增大了监控范围,而且也形成了四个独立不同角度范围的监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双目摄像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双目摄像机中第一摄像机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双目摄像机中第二摄像机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双目摄像机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第一水平转动组件或第一竖直转动组件或第二水平转动组件或第二竖直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双目摄像机的剖视图;
图8是图7所示A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B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所示C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7所示D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双目摄像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双目摄像机第一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双目摄像机第二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目摄像机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双目摄像机100包括第一摄像机10、第二摄像机20以及连接件30,第一摄像机10以及第二摄像分别位于连接件30两端。其中第一摄像机10包括第一水平转动组件101、第一竖直转动组件102、第一L型支架103以及第一摄像部件104。第一水平转动组件101水平设置于第一L型支架103,第一竖直转动组件102竖直设置于第一L型支架103,第一水平转动组件101与第一摄像部件104连接,以使得第一摄像部件104在第一水平转动组件101以及第一竖直转动组件102的驱动下,能够沿X轴和Y轴转动。其中X轴和Y轴为如图1所示箭头X和箭头Y所指示。
第二摄像机20包括第二水平转动组件201、第二竖直转动组件202、第二L型支架203以及第二摄像部件204。第二水平转动组件201水平设置于第二L型支架203,第二竖直转动组件202竖直设置于第二L型支架203,第二水平转动组件201与第二摄像部件204连接,以使得第二摄像部件204在第二水平转动组件201以及第二竖直转动组件202的驱动下,能够沿X轴和Y轴转动。
上述第一竖直转动组件102和第二竖直转动组件202竖向对称设置于连接件30两端内,以使第一摄像机10以及第二摄像机20分别集成于连接件30上,使得双目摄像机100形成有双目,不仅增大了监控范围,而且也形成了四个独立不同角度范围的监控。
参见图4,结合图1、图2和图3,由于第一摄像机10和第二摄像机20均设置于连接件30两侧,第一摄像部件104和第二摄像部件204在Y轴转动过程中,可能会转动到连接件30内,而影响第一摄像部件104以及第二摄像部件204的正常监控范围。为了避免第一连接件301对第一摄像部件104和第二摄像部件204的影响,在第一L型支架103和第一摄像部件104之间设置有第一水平限位组件50,以通过第一水平限位组件50限定第一摄像部件104水平转动角度,以避免第一摄像部件104水平转动到连接件30内;同时也避免第一摄像部件104在Y轴转动角度范围过大。
同理,在第二L型支架203和第二摄像部件204之间设置有第二水平限位组件(图上未示意),以通过第二水平限位组件限定第二摄像部件204水平转动角度,以避免第二摄像部件204水平转动到连接件30内;同时也避免第二摄像部件204在Y轴转动角度范围过大。
进一步地,第一水平限位组件5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水平限位部501和至少两个第一水平抵接部502,其中至少一个第一水平限位部501设置于第一L型支架103靠近第一摄像部件104的一端上,至少两个第一水平抵接部502设置于第一摄像部件104靠近第一L型支架103的一端表面,第一水平抵接部502之间间隔设置。当第一摄像部件104在第一水平转动组件101驱动下转动时,第一摄像部件104上的第一水平限位部501限位于第一L型支架103的相邻第一水平抵接部502之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水平限位部501设置于第一摄像部件104靠近第一L型支架103的一端表面,至少两个第一水平抵接部502设置于第一L型支架103靠近第一摄像部件104的一端上。当第一摄像部件104在第一水平转动组件101驱动下转动时,第一摄像部件104上相邻两个第一水平抵接部502限位于第一L型支架103的第一水平限位部501上。
同理,进一步地,第二水平限位组件(图上未示意)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水平限位部(图上未示意)和至少两个第二水平抵接部(图上未示意),其中至少一个第二水平限位部设置于第二L型支架203靠近第二摄像部件204的一端上,至少两个第二水平抵接部设置于第二摄像部件204靠近第二L型支架203的一端表面,第二水平抵接部之间间隔设置。当第二摄像部件204在第二水平转动组件201驱动下转动时,第二摄像部件204上的第二水平限位部限位于第二L型支架203的相邻第二水平抵接部之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二水平限位部设置于第二摄像部件204靠近第二L型支架203的一端表面,至少两个第二水平抵接部设置于第二L型支架203靠近第二摄像部件204的一端上。当第二摄像部件204在第二水平转动组件201驱动下转动时,第二摄像部件204上相邻两个第二水平抵接部限位于第二L型支架203的第二水平限位部上。
如图4所示,第一摄像部件104上设置有四个第一水平限位部501,四个第一水平限位部501呈圆周分布,其中两个第一水平限位部501与另外两个第一水平限位部501之间对称设置;第一L型支架103设置有两个第一水平抵接部502,其中第一水平抵接部502分别位于相邻两个第一水平限位部501之间。当第一摄像部件104转动时,相邻两个第一水平限位部501抵接于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一水平抵接部502上,从而实现第一摄像部件104Y轴角度限位。
上述第一水平限位部501以及第一水平抵接部502均为凸起块。如图4所示,第一水平抵接部502凸出于相邻两个第一水平限位部501之间区域内。上述第一水平限位组件50同样适用于第二水平限位部组件,在此不在赘述。
另外,第一摄像部件104和第二摄像部件204外观形态可以为圆形或方形。如本实施例中第一摄像部件104和第二摄像部件204外表面呈方形。
具体地,第一摄像部件104相对于第一水平转动组件101水平转动角度大于或等于-15°,且小于或等于15°,如可以-15°、0°、10°、15°等。上述第一摄像部件104水平转动角度不仅能够满足第一摄像机10监控范围需求,而且也能避免连接件30对其监控范围的影响。在实际过程中,第一摄像部件104中第一水平限位组件50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不影响监控范围即可。
同理,第二摄像部件204相对于第二水平转动组件201水平转动角度大于且等于-15°,且小于等于15°,如可以-15°、0°、10°、15°等。上述第二摄像部件204水平转动角度不仅能够满足第二摄像机20监控范围需求,而且也能避免连接件30对其监控范围的影响。在实际过程中,第二摄像部件204中第二水平限位组件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不影响监控范围即可。
由于第一摄像部件104和第二摄像部件204能够在第一竖直转动组件102和第二竖直转动组件202的驱动下分别沿X轴转动,第一摄像部件104以及第二摄像部件204转动过程中,无需避让相关连接件30等,因此第一摄像部件104以及第二摄像部件204可以在X轴上呈圆周转动。
在实际过程中,为了进一步限定第一摄像部件104以及第二摄像部件204在X轴转动角度,可以在第一L型支架103以及连接件30之间设置第一竖直限位组件(图上未示意),在第二L型支架203以及连接件30之间设置第二竖直限位组件(图上未示意),以分别限定第一摄像部件104以及第二摄像部件204在X轴上转动角度。如将第一摄像部件104相对于第一垂直转动组件转动范围限定为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210°;第二摄像部件204相对于第二垂直转动组件转动范围限定为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210°。
通过设置第一竖直限位组件以及第二竖直限定组件能够便于后续提及的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摄像部件104以及第二摄像部件204在X轴上转动角度范围,以提高第一摄像部件104以及第二摄像部件204调节精度。上述第一竖直限位组件以及第二竖直限位组件的设置方式可以与第一水平限位组件50以及第二水平限位组件的设置方式相同,当然也可以不同,只要能够实现角度范围限定即可。
参见图5和图6,结合图2和图3,第一水平转动组件101、第一竖直转动组件102、第二水平转动组件201以及第二竖直转动组件202均包括连接支架401、驱动电机402、蜗轮403、蜗杆404以及同步带405,蜗轮403设置于连接支架401中间,蜗杆404设置于连接支架401一端,并与蜗轮403啮合,驱动电机402设置于连接支架401另一端,驱动电机402通过同步带405传动蜗杆转动,以使得驱动电机402的输出端与蜗杆404的一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通过上述蜗轮403以及蜗杆404相互配合,不仅具有自锁性,而且能够使得第一摄像部件104以及第二摄像部件204转动更加稳定。上述第一水平转动组件101、第一竖直转动组件102、第二水平转动组件201以及第二竖直转动组件202结构均相同,不仅便于双目摄像机100安装,维修方便,而且也节省人力。
进一步地,第一水平转动组件101、第一竖直转动组件102、第二水平转动组件201以及第二竖直转动组件202还包括转动部件轴承406以及转动部件轴承外圈压板407,转动部件轴承406套入连接支架401的轴承槽内,将转动部件轴承外圈压板407放置于转动部件轴承406的外圈端面并通过固定件固定至连接支架401,阻止转动部件轴承406的轴向窜动。
另外,蜗轮403的轴部穿过上述转动部件轴承406的内圈,转动部件轴承内圈压板408放置于转动部件轴承406的内圈端面,并通过固定件与蜗轮403固定在一起,阻止蜗轮403的轴向窜动。
进一步地,第一水平转动组件101、第一竖直转动组件102、第二水平转动组件201以及第二竖直转动组件202还包括蜗杆带轮409、两个球轴承410、碟簧411以及两个推力轴承412,将两个推力轴承412安装于蜗杆404两侧的轴肩上,然后将碟簧411套在蜗杆404上。将上述套有推力轴承412及碟簧411的蜗杆404放置于连接支架401的蜗杆404安装腔内,在蜗杆404的两端各安装一个球轴承410,且两个球轴承410分别位于连接支架401内蜗杆安装腔的两个端口处;蜗杆带轮409安装于蜗杆404并位于连接支架401的外侧,且与驱动电机402的输出端在同一水平面上,通过固定件将其锁紧在蜗杆404其中一个端面上。
为了防止蜗杆404轴向窜动,转动部件还包括球轴承外圈压板413,在蜗杆404另一端端面上设有球轴承外圈压板413并通过固定件将其固定于连接支架401的外侧,通过固定件将球轴承410的内圈与蜗杆404固定在一起。
参见图7、图8和图9,结合图2和图3,第一L型支架103靠近连接件3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水平转轴1031,第一水平转轴1031插入蜗轮403的轴孔中,并通过固定件将第一竖直转动组件102中的蜗轮403与第一L型支架103固定连接,以使得第一L型支架103与第一竖直转动组件102连接。
同理,第一摄像部件104靠近第一L型支架10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竖直转轴1041,第一竖直转轴1041插入蜗轮403的轴孔内,并通过固定件将第一水平转动组件101中的蜗轮403与第一L型支架103固定连接,以使得第一L型支架103与第一水平转动组件101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摄像机10包括第一竖直油封1051、第一竖直油封压板1052、第一竖直轴承1053、第一竖直轴承压板1054以及第一竖直挡圈1055,第一竖直油封1051以及第一竖直轴承1053均插设于连接件30一端内。第一竖直油封压板1052连接于连接件30一端,其中第一竖直油封压板1052将第一竖直油封1051压接于连接件30;第一竖直轴承压板1054连接于连接件30一端,第一竖直轴承压板1054将第一竖直轴承1053压接于连接件30一端。第一水平转轴1031依次穿设第一竖直油封1051和第一竖直轴承1053,第一竖直挡圈1055设置于第一水平转轴1031内。通过设置第一竖直油封1051,以实现密封;通过设置第一竖直轴承1053,以便于转动。
上述连接件30中第一连接件301上设置有第一竖直油封槽以及第一竖直轴承安装槽,第一竖直油封1051压入第一竖直油封槽内,第一竖直轴承1053压入第一竖直轴承安装槽内,以安装第一竖直油封1051以及第一竖直轴承1053。同时,第一水平转轴1031外圈设置有第一水平转轴凹槽,第一竖直挡圈1055设置于第一水平转轴凹槽。
进一步地,第一摄像机10包括第一水平油封1061、第一水平油封压板1062、第一水平轴承1063、第一水平轴承压板1064以及第一水平挡圈1065,第一水平油封1061以及第一水平轴承1063均插设于第一L型支架103内。第一水平油封压板1062连接于第一L型支架103,其中第一水平油封压板1062将第一水平油封1061压接于第一L型支架103内。第一水平轴承压板1064连接于第一L型支架103,其中第一水平轴承压板1064将第一水平轴承1063压接于第一L型支架103内。第一竖直转轴1041依次穿设第一水平油封1061和第一水平轴承1063,第一水平挡圈1065设置于第一竖直转轴1041内。通过设置第一水平油封1061,以实现密封;通过设置第一竖直轴承1053,以便于转动。
上述连接件30中第一连接件301上设置有第一水平油封槽以及第一水平轴承安装槽,第一水平油封1061压入第一水平油封槽内,第一水平轴承1063压入第一水平轴承安装槽内,以安装第一水平油封1061以及第一水平轴承1063。同时,第一竖直转轴1041外圈设置有第一水平转轴凹槽,第一水平挡圈1065设置于第一水平转轴凹槽内。
参见图10和图11,结合图2、图3以及图7,第二L型支架203靠近连接件3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水平转轴2031,第二水平转轴2031插入蜗轮403的轴孔中,并通过固定件将第二竖直转动组件202的蜗轮403与第二L型支架203固定连接,以使得第二L型支架203与第二竖直转动组件202连接。
同理,第二摄像部件204靠近第二L型支架20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竖直转轴2041,第二竖直转轴2041插入蜗轮403的轴孔内,并通过固定件将第二水平转动组件201中的蜗轮403与第二L型支架203固定连接,以使得第二L型支架203与第二水平转动组件201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摄像机20包括第二竖直油封2051、第二竖直油封压板2052、第二竖直轴承2053、第二竖直轴承压板2054以及第二竖直挡圈2055,第二竖直油封2051以及第二竖直轴承2053均插设于连接件30一端内。第二竖直油封压板2052连接于连接件30一端,其中第二竖直油封压板2052将第二竖直油封2051压接于连接件30。第二竖直轴承压板2054连接于连接件30一端,其中第二竖直油封压板2052将第二竖直轴承2053压接于连接件30一端。第二水平转轴2031依次穿设第二竖直油封2051和第二竖直轴承2053,第二竖直挡圈2055设置于第二水平转轴2031内。通过设置第二竖直油封2051,以实现密封;通过设置第二竖直轴承2053,以便于转动。
上述连接件30中第二连接件302上设置有第二竖直油封槽以及第二竖直轴承安装槽,第二竖直油封2051压入第二竖直油封槽内,第二竖直轴承2053压入第二竖直轴承安装槽内,以安装第二竖直油封2051以及第二竖直轴承2053。同时,第二水平转轴2031外圈设置有第二水平转轴凹槽,第二竖直挡圈2055设置于第二水平转轴凹槽。
进一步地,第二摄像机20包括第二水平油封2061、第二水平油封压板2062、第二水平轴承2063、第二水平轴承压板2064以及第二水平挡圈2065,第二水平油封2061以及第二水平轴承2063均插设于第二L型支架203内。第二水平油封压板2062连接于第二L型支架203,其中第二水平油封2061将第二水平油封2061压接于第二L型支架203内。第二水平轴承压板2064连接于第二L型支架203,其中第二水平轴承压板2064将第二水平轴承2063压接于第二L型支架203内。第二竖直转轴2041依次穿设第二水平油封2061和第二水平轴承2063,第二水平挡圈2065设置于第二竖直转轴2041内。通过设置第二水平油封2061,以实现密封;通过设置第二竖直轴承2053,以便于转动。
上述连接件30中第二连接件302上设置有第二水平油封槽以及第二水平轴承安装槽,第二水平油封2061压入第二水平油封槽内,第二水平轴承2063压入第二水平轴承安装槽内,以安装第二水平油封2061以及第二水平轴承2063。同时,第二竖直转轴2041外圈设置有第二水平转轴凹槽,第二水平挡圈2065设置于第二水平转轴凹槽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固定件可以为螺丝或者螺栓等常规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在此不作限定。
参见图2和图3,双目摄像机100还包括第一顶部装饰件120,第一顶部装饰件120设置于第一L型支架103上,以形成有容纳腔,其中第一水平转动组件101设置于容纳腔内。通过第一顶部装饰件120,不仅能够提高双目摄像机100整体美观度,而且能够保护双目摄像机100内部结构,避免受外界环境,如雨水、灰尘等影响。当然,第一顶部装饰件120和第一L型支架103之间可以设置第一水平密封件,以使得容纳腔密封。
同理,双目摄像机100还包括第二顶部装饰件220,第二顶部装饰件220设置于第二L型支架203上,以形成有容纳腔,其中第二水平转动组件201设置于容纳腔内。通过第二顶部装饰件220,不仅能够提高双目摄像机100整体美观度,而且能够保护双目摄像机100内部结构,避免受外界环境,如雨水、灰尘等影响。当然,第二顶部装饰件220和第二L型支架203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二水平密封件,以使得容纳腔密封。
现有摄像机在实际安装时,通过可调节支架将其固定在安装杆上,借助人工手动调节支架的俯仰、水平等角度,实现用户所需的监控区域。在摄像机调节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登高作业、并借助一定辅助设备才能获取较为理想的监控区域,其调节过程是个复杂繁琐且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过程;另外,也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工成本。因此,本实施例中双目摄像机100还包括控制装置(图上未示意),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水平转动组件101、第一竖直转动组件102、第二水平转动组件201以及第二竖直转动组件202分别连接,控制装置通过控制第一水平转动组件101、第一竖直转动组件102、第二水平转动组件201以及第二竖直转动组件202,以使得第一水平转动组件101和/或第一竖直转动组件102控制第一摄像部件104转动角度,第二水平转动组件201和/或第二竖直转动组件202控制第二摄像部件204转动角度。
通过上述控制装置,能够远程控制端实现,并能从用户界面端实时看到调试过程中的监控情况,使整个调试过程不仅简单,而且无需登高作业并手动调整可调节支架才能获取所需的监控区域。
结合图5和图6,如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水平转动组件101时,驱动电机402通过同步带405带动蜗杆404转动,蜗杆404通过与蜗轮403齿面的啮合实现蜗轮403的转动,由于蜗轮403与第一竖直转轴1041固定于一体,第一竖直转轴1041固定于第一摄像部件104上,此时实现了第一摄像机10中第一摄像部件104在Y轴上水平转动。
同理,控制装置控制第一竖直转动组件102时,驱动电机402通过同步带405带动蜗杆404转动,蜗杆404通过与蜗轮403齿面的啮合实现蜗轮403的转动,由于蜗轮403已经与第一L型支架103固定于一体,第一L型支架103会随着蜗轮403一起转动,固定于第一L型支架103上的第一竖直转动组件102和第一摄像部件104也会随着第一L型支架103一起转动,此时实现了第二摄像机20中第二摄像部件204在X轴上的竖直转动。
参见图12,结合图2和图3,双目摄像机100包括雷达装置90,雷达装置90设置于第一摄像部件104和第二摄像部件204,或仅安装于第一摄像部件104,或仅安装于第二摄像部件204。将雷达装置90集成于双目摄像机100上,以使得双目摄像机100能够支持雷达装置90,实现雷达装置90同第一摄像部件104或第二摄像部件204沿Y轴和/或X轴同步调节,进而使得雷达装置90抓拍的角度始终与第一摄像部件104或第二摄像部件204监控的角度保持一致。上述雷达装置90抓拍的数据及第一摄像部件104或第二摄像部件204监控的数据都通过线缆传输至主控板601,主控板601通过相关信息处理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双目摄像机100可以应用于很多应用场景中,下面将双目摄像机100应用场景进行如下介绍,其中双目摄像机100不仅应用于以下几个应用场景,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应用场景中,在此不作限定。
参见图13,结合图5和图6,如双目摄像机100应用于多车道监控场景中,如图13所示,双目摄像机100安装在道路的安装杆上之后,用户可以在远程端通过操作界面下发相关驱动电机指令,以通过驱动电机402调节第一摄像部件104以及第二摄像部件204的在Y轴、X轴上转动角度。如远程端下发第一摄像机10中第一摄像部件104水平转动的驱动电机指令,第一摄像部件104水平向左转动15°,使第一摄像部件104对准所要监控的①②③车道;也可以调整第二摄像部件204的水平角度使其对准所要监控的④⑤车道。
参见图14,结合图5和图6,如双目摄像机100应用于卡口电警场景中,如图14所示,箭头为车辆前进方向,用户从远程端通过操作界面下发相关驱动电机指令,使第一摄像机10以及第二摄像机20的监控方向相反,第一摄像机10抓拍车尾及红绿灯的状况,第二摄像机20抓拍车内人脸。当然也可以第一摄像机10抓拍车内人脸,第二摄像机20抓拍车尾及红绿灯的状况。
如双目摄像机100应用于车速监控场景中,参见图2和图3,将雷达装置固定于第一侧装饰件110或第二侧装饰件210上,其中第一侧装饰件110安装于第一摄像部件104,第二侧装饰件210安装于第二摄像部件204。通过调整控制装置时,能够调整第一摄像机10或第二摄像机20水平、竖直角度时,雷达装置90也会实现同步调整,使雷达装置抓拍的角度始终与第一摄像机10或第二摄像机20监控的角度保持一致,进而实现双目摄像机100不仅能够抓拍车辆及人脸信息,而且能够抓拍该车辆的车速。
本实施例摄像机第一水平转动组件水平设置于第一L型支架,第一竖直转动组件竖直设置于第一L型支架,第一水平转动组件与第一摄像部件连接;第二水平转动组件水平设置于第二L型支架,第二竖直转动组件竖直设置于第二L型支架,第二水平转动组件与第二摄像部件连接;连接件位于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之间,且第一竖直转动组件和第二竖直转动组件竖向对称设置于连接件两端内,以使得第一摄像机以及第二摄像机分别集成于连接件上,使得摄像机形成有双目,不仅增大了监控范围,而且也形成了四个独立不同角度范围的监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目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摄像机,包括第一水平转动组件、第一竖直转动组件、第一L型支架以及第一摄像部件,所述第一水平转动组件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一L型支架,所述第一竖直转动组件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一L型支架,所述第一水平转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摄像部件连接;
第二摄像机,包括第二水平转动组件、第二竖直转动组件、第二L型支架以及第二摄像部件,所述第二水平转动组件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二L型支架,所述第二竖直转动组件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二L型支架,所述第二水平转动组件与所述第二摄像部件连接;
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摄像机和所述第二摄像机之间,且所述第一竖直转动组件和所述第二竖直转动组件竖向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两端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目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型支架和所述第一摄像部件之间设置有第一水平限位组件,以限定所述第一摄像部件水平转动角度;
所述第二L型支架和所述第二摄像部件之间设置有第二水平限位组件,以限定所述第二摄像部件水平转动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目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限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水平限位部和至少两个第一水平抵接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水平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L型支架和所述第一摄像部件中的一个,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水平抵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L型支架和所述第一摄像部件中的另一个,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水平限位部位于相邻所述第一水平抵接部之间;
所述第二水平限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水平限位部和至少两个第二水平抵接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水平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L型支架和所述第二摄像部件中的一个,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水平抵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L型支架和所述第二摄像部件中的另一个,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水平限位部位于相邻所述第二水平抵接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双目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转动组件、所述第一竖直转动组件、所述第二水平转动组件以及所述第二竖直转动组件均包括连接支架、驱动电机、蜗轮、蜗杆以及同步带,所述蜗轮设置于所述连接支架中间,所述蜗杆设置于所述连接支架一端,并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连接支架另一端,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同步带传动所述蜗杆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目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型支架靠近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水平转轴,所述第一水平转轴插入并连接于所述第一竖直转动组件的蜗轮的轴孔内;
所述第一摄像部件靠近所述第一L型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竖直转轴,所述第一竖直转轴插入并连接于所述第一水平转动组件中蜗轮的轴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目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机包括第一竖直油封、第一竖直油封压板、第一竖直轴承、第一竖直轴承压板以及第一竖直挡圈,所述第一竖直油封以及所述第一竖直轴承均插设于所述连接件一端内,所述第一竖直油封压板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一端并将所述第一竖直油封压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竖直轴承压板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一端并将所述第一竖直轴承压接于所述连接件一端,所述第一水平转轴依次穿设所述第一竖直油封和所述第一竖直轴承,所述第一竖直挡圈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平转轴内;
所述第一摄像机包括第一水平油封、第一水平油封压板、第一水平轴承、第一水平轴承压板以及第一水平挡圈,所述第一水平油封以及所述第一水平轴承均插设于所述第一L型支架内,所述第一水平油封压板连接于所述第一L型支架并将所述第一水平油封压接于所述第一L型支架内,所述第一水平轴承压板连接于所述第一L型支架并将所述第一水平轴承压接于所述第一L型支架内,所述第一竖直转轴依次穿设所述第一水平油封和所述第一水平轴承,所述第一水平挡圈设置于所述第一竖直转轴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目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L型支架靠近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水平转轴,所述第二水平转轴插入并连接于所述第二竖直转动组件的蜗轮的轴孔内;
所述第二摄像部件靠近所述第二L型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竖直转轴,所述第二竖直转轴插入并连接于所述第二水平转动组件中蜗轮的轴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目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摄像机包括第二竖直油封、第二竖直油封压板、第二竖直轴承、第二竖直轴承压板以及第二竖直挡圈,所述第二竖直油封以及所述第二竖直轴承均插设于所述连接件一端内,所述第二竖直油封压板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一端并将所述第二竖直油封压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二竖直轴承压板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一端并将所述第二竖直轴承压接于所述连接件一端,所述第二水平转轴依次穿设所述第二竖直油封和所述第二竖直轴承,所述第二竖直挡圈设置于所述第二水平转轴内;
所述第二摄像机包括第二水平油封、第二水平油封压板、第二水平轴承、第二水平轴承压板以及第二水平挡圈,所述第二水平油封以及所述第二水平轴承均插设于所述第二L型支架内,所述第二水平油封压板连接于所述第二L型支架并将所述第二水平油封压接于所述第二L型支架内,所述第二水平轴承压板连接于所述第二L型支架并将所述第二水平轴承压接于所述第二L型支架内,所述第二竖直转轴依次穿设所述第二水平油封和所述第二水平轴承,所述第二水平挡圈设置于所述第二竖直转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双目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目摄像机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水平转动组件、所述第一竖直转动组件、所述第二水平转动组件以及所述第二竖直转动组件分别连接,以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摄像部件和/或所述第二摄像部件转动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双目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目摄像机包括雷达装置,所述雷达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摄像部件和/或所述第二摄像部件。
CN202110511999.6A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双目摄像机 Active CN1134729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1999.6A CN113472973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双目摄像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1999.6A CN113472973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双目摄像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2973A true CN113472973A (zh) 2021-10-01
CN113472973B CN113472973B (zh) 2023-04-07

Family

ID=77870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11999.6A Active CN113472973B (zh) 2021-05-11 2021-05-11 一种双目摄像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72973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2322A (zh) * 2022-05-27 2022-09-0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CN115002324A (zh) * 2022-05-27 2022-09-0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CN115002321A (zh) * 2022-05-27 2022-09-0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CN115002323A (zh) * 2022-05-27 2022-09-0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CN115013680A (zh) * 2022-08-09 2022-09-0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设备
CN115022507A (zh) * 2022-05-27 2022-09-0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CN115022506A (zh) * 2022-05-27 2022-09-0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CN115022508A (zh) * 2022-05-27 2022-09-0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4291A (zh) * 2014-03-28 2014-06-11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四自由度双目视觉系统中的摄像机标定方法
CN105320149A (zh) * 2014-05-28 2016-02-10 天津鑫达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精度的云台摄像机装置
CN105611121A (zh) * 2015-12-17 2016-05-25 天津中安视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双目云台摄像机
CN207854023U (zh) * 2018-02-12 2018-09-11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目摄像机
CN110868524A (zh) * 2019-11-05 2020-03-06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台摄像机
CN111182210A (zh) * 2019-12-31 2020-05-19 浙江大学 一种双目分析双云台多目标跟踪摄像机
CN212752400U (zh) * 2020-09-02 2021-03-19 天津瑞丰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社区物联网视频监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4291A (zh) * 2014-03-28 2014-06-11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四自由度双目视觉系统中的摄像机标定方法
CN105320149A (zh) * 2014-05-28 2016-02-10 天津鑫达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精度的云台摄像机装置
CN105611121A (zh) * 2015-12-17 2016-05-25 天津中安视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双目云台摄像机
CN207854023U (zh) * 2018-02-12 2018-09-11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目摄像机
CN110868524A (zh) * 2019-11-05 2020-03-06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台摄像机
CN111182210A (zh) * 2019-12-31 2020-05-19 浙江大学 一种双目分析双云台多目标跟踪摄像机
CN212752400U (zh) * 2020-09-02 2021-03-19 天津瑞丰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社区物联网视频监控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2322A (zh) * 2022-05-27 2022-09-0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CN115002324A (zh) * 2022-05-27 2022-09-0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CN115002321A (zh) * 2022-05-27 2022-09-0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CN115002323A (zh) * 2022-05-27 2022-09-0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CN115022507A (zh) * 2022-05-27 2022-09-0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CN115022506A (zh) * 2022-05-27 2022-09-0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CN115022508A (zh) * 2022-05-27 2022-09-0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WO2023227098A1 (zh) * 2022-05-27 2023-11-30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CN115022507B (zh) * 2022-05-27 2023-12-2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CN115002324B (zh) * 2022-05-27 2024-03-2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CN115002321B (zh) * 2022-05-27 2024-04-23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
CN115013680A (zh) * 2022-08-09 2022-09-06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2973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72973B (zh) 一种双目摄像机
EP3459241B1 (en) System and process for viewing in blind spots
US10674048B2 (en) Panorama stitching camera
JP5424216B2 (ja) カメラ装置
US20160286101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vehicle-mounted camera housing, vehicle-mounted camera housing, and vehicle-mounted camera
CN101585347B (zh) 汽车后视系统及具有该后视系统的汽车
CN108705980B (zh) 车辆前轮与摄像头同步转向系统
CN1672417A (zh) 观察系统
CN105730335A (zh) 360度环景行车记录器及其记录方法
EP2135032A1 (de) Lagestabilisiertes trägersystem mit bildwanderungsausgleich
CN108401495B (zh) 一种云台相机、云台装置及无人飞行器
CN117499760A (zh) 摄像装置
CN105891998B (zh) 多光谱摄像机以及多光谱摄像机的光轴同步校准方法
KR20190037438A (ko) 차량 주변 감시 장치
CN207523549U (zh) 用于消除汽车a柱视域盲区的显示装置
EP2574035B1 (de) Justagevorrichtung
KR102085866B1 (ko) 촬영 장치, 촬영 시스템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JP2791092B2 (ja) 立体カメラ装置
US20200363706A1 (en) Mount for an image capturing device
JP2015186058A (ja) 撮像装置
CN210075404U (zh) 一种全景摄像系统
CN114040063A (zh) 一种双视域后视摄像头结构及汽车
KR200488798Y1 (ko) 차량용 백미러
CN219916083U (zh) 一种具有可调性的ar-hud
US20190039517A1 (en) System and process for viewing in blind spo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