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71051A - 一种焦耳热与等离子体协同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焦耳热与等离子体协同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71051A
CN113471051A CN202110817620.4A CN202110817620A CN113471051A CN 113471051 A CN113471051 A CN 113471051A CN 202110817620 A CN202110817620 A CN 202110817620A CN 113471051 A CN113471051 A CN 1134710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reaction
ceramic
copper
way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176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71051B (zh
Inventor
张永起
夏新辉
李晨
汪东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tze River Delta Research Institute of UESTC Huzhou
Original Assignee
Yangtze River Delta Research Institute of UESTC Huzh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tze River Delta Research Institute of UESTC Huzhou filed Critical Yangtze River Delta Research Institute of UESTC Huzhou
Priority to CN20211081762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710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71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10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710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10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458Vess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715Workpiece hold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798Further details of plasma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J37/3244 - H01J37/32788; special provisions for cleaning or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10Nuclear fu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耳热与等离子体协同反应器,包括脉冲电源、射频发生器、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四电极、四通连接器、三通连接器、反应夹具和反应腔;陶瓷垫、第一陶瓷扣、第二陶瓷扣、第一铜螺钉、第二铜螺钉、第一铜垫片、第二铜垫片和待反应样品。本发明将焦耳热反应置于等离子体反应腔内,实现两个反应的有机叠加。设计特殊结构的陶瓷的反应夹具,使得反应得到的等离子体气氛只与待反应样品反应,避免了气氛与反应夹具及导线反应所造成的设备寿命缩短和样品污染。焦耳热反应是在瞬间达到数千度高温,能够实现快速反应。

Description

一种焦耳热与等离子体协同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焦耳热与等离子体协同反应器。
背景技术
纳米功能材料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如能源储存、催化等,取得了广泛得应用。探索新型材料对促进各个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制备具有特殊特性的新型材料离不开制备技术的发展升级。目前,由于射频冷等离子体具有活性高、宏观温度低的特性,基于等离子体技术的设备在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和表面修饰改性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反应原理主要是等离子体气氛与前驱体反应以获得目标产物。可是无法获得高温下低温等离子体反应。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焦耳热与等离子体协同反应器解决了传统技术无法有机结合等离子体反应和焦耳热反应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焦耳热与等离子体协同反应器,其包括脉冲电源、射频发生器、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四电极、四通连接器、三通连接器、反应夹具和反应腔;反应腔的一端通过第一法兰与三通连接器的第一通口相连;第三电极的一端穿过三通连接器的第二通口和三通连接器的第一通口进入反应腔内部,并通过导线与反应夹具的一端相连;三通连接器的第三通口与外部进气系统相连;第三电极的另一端与脉冲电源的一端相连;
脉冲电源的另一端与第四电极的一端相连;第四电极的另一端穿过四通连接器的第一通口和四通连接器的第二通口进入反应腔内部,并通过导线与反应夹具的另一端相连;四通连接器的第二通口通过第二法兰与反应腔的另一端相连;四通连接器的第三通口与外部真空计相连;四通连接器的第四通口与外部真空系统相连;
第一电极设置在反应腔的外部,且位于第三电极与反应夹具之间;第二电极设置在反应腔的外部,且位于第四电极与反应夹具之间;射频发生器的一端与第一电极相连;射频发生器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极相连。
进一步地:反应夹具包括陶瓷垫、第一陶瓷扣、第二陶瓷扣、第一铜螺钉、第二铜螺钉、第一铜垫片、第二铜垫片和待反应样品;陶瓷垫的一端通过第一铜螺钉与第一陶瓷扣相连,并与第一陶瓷扣夹持第一铜垫片和待反应样品的一端;陶瓷垫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铜螺钉与第二陶瓷扣相连,并与第二陶瓷扣夹持第二铜垫片和待反应样品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第一铜螺钉的钉帽与第一陶瓷扣处于同一端;第一铜螺钉的钉尾穿过陶瓷垫与导线相连;第二铜螺钉的钉帽与第二陶瓷扣处于同一端;第二铜螺钉的钉尾穿过陶瓷垫与导线相连。
进一步地:第一陶瓷扣和第二陶瓷扣均为凹形结构;第一铜螺钉的钉帽置于第一陶瓷扣的凹槽内;第二铜螺钉的钉帽置于第二陶瓷扣的凹槽内。
进一步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为环状铜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均为钼电极;反应腔为石英管反应腔;导线为铜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将焦耳热反应置于等离子体反应腔内,实现两个反应的有机叠加。
2、设计特殊结构的陶瓷反应夹具,使得反应得到的等离子体气氛只与待反应样品反应,避免了气氛与反应夹具及导线反应所造成的设备寿命缩短和样品污染。
3、焦耳热反应是在瞬间达到数千度高温,能够实现快速反应。
4、结合两种反应所得到的纳米材料同时具有两种反应所得材料的优点,即瞬间的高温条件下与高反应活性的等离子气体发生快速反应,所得材料的纳米尺度效应明显,具有亚稳等常规条件下合成材料不具备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反应夹具图;
其中:1、脉冲电源;2、射频发生器;3、第一法兰;4、第二法兰;5、第一电极;6、第二电极;7、第三电极;8、第四电极;9、四通连接器;10、三通连接器;11、反应夹具;12、反应腔;13、陶瓷垫;14、第一陶瓷扣;15、第二陶瓷扣;16、第一铜螺钉;17、第二铜螺钉;18、第一铜垫片;19、第二铜垫片;20、待反应样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所示,该焦耳热与等离子体协同反应器包括脉冲电源1、射频发生器2、第一法兰3、第二法兰4、第一电极5、第二电极6、第三电极7、第四电极8、四通连接器9、三通连接器10、反应夹具11和反应腔12;反应腔12的一端通过第一法兰3与三通连接器10的第一通口相连;第三电极7的一端穿过三通连接器10的第二通口和三通连接器10的第一通口进入反应腔12内部,并通过导线与反应夹具11的一端相连;三通连接器10的第三通口与外部进气系统相连;第三电极7的另一端与脉冲电源1的一端相连;
脉冲电源1的另一端与第四电极8的一端相连;第四电极8的另一端穿过四通连接器9的第一通口和四通连接器9的第二通口进入反应腔12内部,并通过导线与反应夹具11的另一端相连;四通连接器9的第二通口通过第二法兰4与反应腔12的另一端相连;四通连接器9的第三通口与外部真空计相连;四通连接器9的第四通口与外部真空系统相连;
第一电极5设置在反应腔12的外部,且位于第三电极7与反应夹具11之间;第二电极6设置在反应腔12的外部,且位于第四电极8与反应夹具11之间;射频发生器2的一端与第一电极5相连;射频发生器2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极6相连。
反应夹具11包括陶瓷垫13、第一陶瓷扣14、第二陶瓷扣15、第一铜螺钉16、第二铜螺钉17、第一铜垫片18、第二铜垫片19和待反应样品20;陶瓷垫13的一端通过第一铜螺钉16与第一陶瓷扣14相连,并与第一陶瓷扣14夹持第一铜垫片18和待反应样品20的一端;陶瓷垫1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铜螺钉17与第二陶瓷扣15相连,并与第二陶瓷扣15夹持第二铜垫片19和待反应样品20的另一端。
第一铜螺钉16的钉帽与第一陶瓷扣14处于同一端;第一铜螺钉16的钉尾穿过陶瓷垫13与导线相连;第二铜螺钉17的钉帽与第二陶瓷扣15处于同一端;第二铜螺钉17的钉尾穿过陶瓷垫13与导线相连。
第一陶瓷扣14和第二陶瓷扣15均为凹形结构;第一铜螺钉16的钉帽置于第一陶瓷扣14的凹槽内;第二铜螺钉17的钉帽置于第二陶瓷扣15的凹槽内。
第一电极5和第二电极6均为环状铜电极;第三电极7和第四电极8均为钼电极;反应腔12为石英管反应腔;导线为铜线。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启动外部电源;通过四通连接器9和三通连接器10获取真空和特定的反应气体气氛;启动射频发射器2,将特定的反应气体气氛通入反应腔12,并通过射频发生器2、第一电极5和第二电极6结构发生等离子体反应,得到等离子体气氛;启动脉冲电源1,使待反应样品20发生焦耳热反应,并与等离子体气氛发生气固反应,得到相应的纳米材料。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碳布负载纳米氮化镍的制备方法为:将浸泡过镍盐的碳布作为待反应样品20置于焦耳热与等离子体协同反应器中;待反应样品20在焦耳热反应下获得的纳米镍金属颗粒,同时纳米镍金属颗粒在高温状态下通过与N2等离子体气氛反应制备出纳米氮化镍。
由于没有焦耳热系统的状态下,氮化反应缓慢、时间延长刻蚀现象就会明显;没有等离子体气氛,纳米镍不能够和N2反应以获取相应的氮化物。而本发明将焦耳热反应置于等离子体反应腔内,实现两个反应的有机叠加。设计特殊结构的陶瓷的反应夹具11,使得反应得到的等离子体气氛只与待反应样品20反应,避免了气氛与反应夹具11及导线反应所造成的设备寿命缩短和样品污染。焦耳热反应是在瞬间达到数千度高温,能够实现快速反应。结合两种反应所得到的纳米材料同时具有两种反应所得材料的优点,即瞬间的高温条件下与高反应活性的等离子气体发生快速反应,所得材料的纳米尺度效应明显,具有亚稳等常规条件下合成材料不具备的特性。

Claims (5)

1.一种焦耳热与等离子体协同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电源(1)、射频发生器(2)、第一法兰(3)、第二法兰(4)、第一电极(5)、第二电极(6)、第三电极(7)、第四电极(8)、四通连接器(9)、三通连接器(10)、反应夹具(11)和反应腔(12);所述反应腔(12)的一端通过第一法兰(3)与三通连接器(10)的第一通口相连;所述第三电极(7)的一端穿过三通连接器(10)的第二通口和三通连接器(10)的第一通口进入反应腔(12)内部,并通过导线与反应夹具(11)的一端相连;所述三通连接器(10)的第三通口与外部进气系统相连;所述第三电极(7)的另一端与脉冲电源(1)的一端相连;
所述脉冲电源(1)的另一端与第四电极(8)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极(8)的另一端穿过四通连接器(9)的第一通口和四通连接器(9)的第二通口进入反应腔(12)内部,并通过导线与反应夹具(11)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四通连接器(9)的第二通口通过第二法兰(4)与反应腔(12)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四通连接器(9)的第三通口与外部真空计相连;所述四通连接器(9)的第四通口与外部真空系统相连;
所述第一电极(5)设置在反应腔(12)的外部,且位于第三电极(7)与反应夹具(11)之间;所述第二电极(6)设置在反应腔(12)的外部,且位于第四电极(8)与反应夹具(11)之间;所述射频发生器(2)的一端与第一电极(5)相连;所述射频发生器(2)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极(6)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耳热与等离子体协同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夹具(11)包括陶瓷垫(13)、第一陶瓷扣(14)、第二陶瓷扣(15)、第一铜螺钉(16)、第二铜螺钉(17)、第一铜垫片(18)、第二铜垫片(19)和待反应样品(20);所述陶瓷垫(13)的一端通过第一铜螺钉(16)与第一陶瓷扣(14)相连,并与第一陶瓷扣(14)夹持第一铜垫片(18)和待反应样品(20)的一端;所述陶瓷垫(1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铜螺钉(17)与第二陶瓷扣(15)相连,并与第二陶瓷扣(15)夹持第二铜垫片(19)和待反应样品(20)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耳热与等离子体协同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螺钉(16)的钉帽与第一陶瓷扣(14)处于同一端;所述第一铜螺钉(16)的钉尾穿过陶瓷垫(13)与导线相连;所述第二铜螺钉(17)的钉帽与第二陶瓷扣(15)处于同一端;所述第二铜螺钉(17)的钉尾穿过陶瓷垫(13)与导线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焦耳热与等离子体协同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陶瓷扣(14)和第二陶瓷扣(15)均为凹形结构;所述第一铜螺钉(16)的钉帽置于第一陶瓷扣(14)的凹槽内;所述第二铜螺钉(17)的钉帽置于第二陶瓷扣(15)的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耳热与等离子体协同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5)和第二电极(6)均为环状铜电极;所述第三电极(7)和第四电极(8)均为钼电极;所述反应腔(12)为石英管反应腔;所述导线为铜线。
CN202110817620.4A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焦耳热与等离子体协同反应器 Active CN1134710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17620.4A CN113471051B (zh)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焦耳热与等离子体协同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17620.4A CN113471051B (zh)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焦耳热与等离子体协同反应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1051A true CN113471051A (zh) 2021-10-01
CN113471051B CN113471051B (zh) 2023-08-08

Family

ID=77881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17620.4A Active CN113471051B (zh)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焦耳热与等离子体协同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7105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2274A (zh) * 2005-10-31 2006-03-2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实现等离子体升温注渗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1148756A (zh) * 2007-10-31 2008-03-26 苏州大学 一种用于大面积薄膜生长的真空等离子体反应器
CN101269972A (zh) * 2008-04-15 2008-09-24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超重力场中制备致密块体陶瓷材料的装置
CN102534569A (zh) * 2011-12-23 2012-07-04 嘉兴科民电子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常压辉光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装置
CN103227091A (zh) * 2013-04-19 2013-07-31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等离子体处理装置
CN110911947A (zh) * 2019-11-13 2020-03-24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基于负电性气体等离子体的脉冲脉宽压缩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2274A (zh) * 2005-10-31 2006-03-2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实现等离子体升温注渗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1148756A (zh) * 2007-10-31 2008-03-26 苏州大学 一种用于大面积薄膜生长的真空等离子体反应器
CN101269972A (zh) * 2008-04-15 2008-09-24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超重力场中制备致密块体陶瓷材料的装置
CN102534569A (zh) * 2011-12-23 2012-07-04 嘉兴科民电子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常压辉光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装置
CN103227091A (zh) * 2013-04-19 2013-07-31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等离子体处理装置
CN110911947A (zh) * 2019-11-13 2020-03-24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基于负电性气体等离子体的脉冲脉宽压缩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1051B (zh) 202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2580C (zh) 一种碳纳米管制备装置及方法
CN101100298A (zh) 一种制备膨胀石墨的方法
CN113764688A (zh) 一种三维碳结构负载GaN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29694B (zh) 一种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42177A (zh) 一种石墨烯片的制备方法
CN108666584A (zh) 一种Co-N-C/碳纳米管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71051A (zh) 一种焦耳热与等离子体协同反应器
CN105304873A (zh) 一种以碳纤维为模板制备四氧化三钴-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方法
DE69907934D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wasserstoff
CN205204828U (zh) 一种碳纳米管生成装置
CN206834153U (zh) 一种高效率的质谱仪离子源
CN105510400A (zh)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和钯复合薄膜的氢气传感器
CN215113940U (zh) 一种真空气氛管式炉端口冷却装置
CN110813362A (zh) 一种高氮含量碳纳米管催化剂和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626374A (zh) 一种氮氧双掺杂分级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190862A (zh) 利用微波气相沉积制备掺氮碳纳米管的方法及装置
CN209526064U (zh) 一种多电场质谱仪离子源
CN103936079B (zh) 用于生产合成气体的高稳定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4752846U (zh) 一种生长碳纳米管的等离子体气相沉积系统
CN220531570U (zh) 高压脉冲放电光热协同催化反应装置
CN108101024A (zh) 一种混合气源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
CN114588738B (zh) 双环射频容性耦合放电等离子体加强型吸气剂装置
CN117753366A (zh) 一种具有超大吸附容量的炭基快速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36703B (zh) 钒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60259B (zh) 一种便于高温管式炉进料卸料的法兰密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