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9551A - 一种解决半成品部件压合打折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解决半成品部件压合打折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9551A
CN113459551A CN202110831385.6A CN202110831385A CN113459551A CN 113459551 A CN113459551 A CN 113459551A CN 202110831385 A CN202110831385 A CN 202110831385A CN 113459551 A CN113459551 A CN 1134595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roller
semi
point
ax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313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59551B (zh
Inventor
杨春雨
姚迪瀚
张凯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cheng Yong'an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Sailun Jiny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lun Jiny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lun Jiny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lun Jiny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3138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95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9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95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595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95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10Building tyres on round cores, i.e. the shape of the core is approximately identical with the shape of the completed tyre
    • B29D30/16Applying the layers; Guiding or stretching the layers during appl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30/30Applying the layers; Guiding or stretching the layers during appl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决半成品部件压合打折的方法,属于轮胎生产技术领域,根据半成品部件的压合落差,确定压合使用的压辊结构,选取位置点及确认压合轨迹,压辊到达位置点后,对压辊的径向和/或轴向施加预紧力,以提高压合效果,依据压合轨迹和位置点进行压合,本发明能够避免半成品部件在压合过程出现打折、气泡等问题,相较于传统的使用手压辊辅助压合方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压合效率和质量,提升了产品稳定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解决半成品部件压合打折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轮胎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解决半成品部件压合打折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轮胎生产制造过程中,成型机将半成品部件按照工艺要求组合成型轮胎胎胚,其中,部分半成品部件组合采用成型机压出部件贴合方式,压出部件贴合后需使用后压车配合压合鼓对组合部件进行压合,压合不良会造成打折、发生气泡等不良隐患。为避免压合不良问题,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手动干预生产,手动使用压辊绕材料一周压合,劳动强度大,不间断生产导致人员极易产生疲劳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解决半成品部件压合打折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解决半成品部件压合打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半成品部件的压合落差,确定压合使用的压辊结构;
选取位置点及确认压合轨迹;
压辊到达位置点后,对压辊的径向和/或轴向施加预紧力,以提高压合效果,依据压合轨迹和位置点进行压合。
进一步,所述压辊包括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且第一压辊的辊面宽度大于第二压辊的辊面宽度。
综合考虑压合效率及压合质量,发明人将所述第一压辊的辊面宽度优选为80-100mm,所述第二压辊的辊面宽度优选为5-15mm。
进一步,当半成品部件的压合落差不超过50mm时,采用第一压辊进行压合,当压合部件的压合落差超过50mm时,采用第二压辊进行压合。
优选的,采用压辊对半成品部件的压合面进行压合,所述压合面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差值形成压合落差。
优选的,对于胎体、胎体下胶片、胎体上胶片、垫胶上胶片、反包插入包、胎侧采用第一压辊进行压合。对于其他半成品部件,如尼龙包布、胎圈、反包、型胶下胶片、子口、型胶、上胶芯、反包后胶片、反包端点填充胶、插入包底胶片、钢丝子口包布,采用第二压辊进行压合。
进一步,所述位置点由轴向坐标、径向坐标确定。所述轴向为平行于压合面的方向,所述径向为垂直于压合面的方向。
进一步,所述位置点包括起始点、中间点和结束点,当中间点设为1个时,所述结束点和中间点均超出压合面边缘30-50mm,当中间点至少设为1个时,所述结束点和其中1个中间点均超出压合面边缘30-50mm,防止半成品部件因压合拉伸导致压辊压合不到位。
进一步,对于采用第二压辊压合的半成品部件,选取的相邻位置点,第二压辊的摆转角度差值不超过60°。
进一步,选取位置点时,成型机的压合鼓接通气源并处于第二压力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二压力为0.4MPa。
进一步,对于采用第一压辊压合的半成品部件,压合轨迹为自半成品部件的中间向外侧压合。
进一步,对于采用第二压辊压合的半成品部件,压合轨迹依次为自半成品部件的中间向内侧压合、自半成品部件的内侧向中间压合、自半成品部件的中间向外侧压合。
进一步,改变位置点的径向坐标和/或轴向坐标,对压辊的径向和/或轴向施加预紧力,促使压辊进一步贴合压合面,以提高压合效果。
进一步,采用第一压辊压合时,位置点的径向坐标和/或轴向坐标改变10-20mm,对第一压辊的径向和/或轴向施加预紧力,促使第一压辊进一步贴合压合面,以提高压合效果。
进一步,采用第二压辊压合时,位置点的径向坐标和/或轴向坐标改变10-15mm,对第二压辊的径向和/或轴向施加预紧力,促使第二压辊进一步贴合压合面,以提高压合效果。
进一步,所述第一压辊、第二压辊与压合面的角度为90°±10°。
进一步,采用第一压辊压合时,压合鼓转速为60°-120°/s,第一压辊的轴向移动速度=第一压辊的辊面宽度/2/360°/压合鼓速度,第一压辊在相邻位置点间的径向移动速度=径向位置变化量/轴向位置变化量/轴向移动速度,所述径向位置变化量为相邻位置点的径向坐标变化量,所述轴向位置变化量为相邻位置点的轴向坐标变化量,且变化量均取绝对值。
进一步,采用第一压辊压合时,第一压辊的摆转角度为0°,当半成品部件含有气泡时,第一压辊的摆转角度不大于7°。
进一步,采用第二压辊压合时,压合鼓转速为60°-120°/s,第二压辊的轴向移动速度=轴向位置变化量/半成品部件宽度/第二压辊的辊面宽度/2,第二压辊在相邻位置点间的径向移动速度=径向位置变化量/轴向位置变化量/轴向移动速度,第二压辊在相邻位置点间的摆转速度=摆转角度变化量/轴向位置变化量/轴向移动速度,所述轴向位置变化量为相邻位置点的轴向坐标变化量,所述径向位置变化量为相邻位置点的径向坐标变化量,且变化量均取绝对值。
进一步,采用第一压辊压合时,起始点压力值为0Mpa,结束点采用第一压力压合,中间点采用第二压力压合,且第二压力大于第一压力。
进一步,采用第二压辊压合时,起始点、中间点和结束点均采用第一压力压合。
优选的,第一压力值为0.2MPa,第二压力值为0.4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根据半成品部件的压合落差,选择不同的压辊进行压合,同时,优化压合轨迹和位置点,避免半成品部件在压合过程出现打折、气泡等问题,相较于传统的使用手压辊辅助压合方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压合效率和质量,提升了产品稳定性能。
2、结束点和中间点均超出压合面边缘30-50mm,防止半成品部件因压合拉伸导致压辊压合不到位。
3、对于采用第二压辊压合的半成品部件,压合轨迹依次为自半成品部件的中心向内侧压合、自半成品部件的内侧向中心压合、自半成品部件的中心向外侧压合,防止出现关键的位置点位置偏移现象。
4、位置点包含轴向坐标和径向坐标,通过轴向坐标和径向坐标精准且唯一的确定位置点,有助于提高压合质量。
5、压辊到达位置点后,改变位置点的径向坐标和/或轴向坐标,对压辊的径向和/或轴向施加预紧力,促使压辊进一步贴合压合面,以提高压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框图;
图2是实施例二中压合轨迹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三中位置点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三中压合轨迹示意图。
图3中:1-起始点、2-第一中间点、3-第二中间点、4-第三中间点、5-结束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创造。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解决半成品部件压合打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半成品部件的压合落差,确定压合使用的压辊结构。
S2、选取位置点及确认压合轨迹。
S3、压辊到达位置点后,对压辊的径向和/或轴向施加预紧力,以提高压合效果,依据压合轨迹和位置点进行压合。
所述压辊包括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且第一压辊的辊面宽度大于第二压辊的辊面宽度。综合考虑压合效率及压合质量,发明人将所述第一压辊的辊面宽度优选为80-100mm,所述第二压辊的辊面宽度优选为5-15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辊的辊面宽度为100mm,所述第二压辊的辊面宽度为10mm。
压辊与半成品部件的接触面为压合面,采用压辊对半成品部件的压合面进行压合,所述压合面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差值形成压合落差。当半成品部件的压合落差不超过50mm时,采用第一压辊进行压合,当压合部件的压合落差超过50mm时,采用第二压辊进行压合。具体的,对于胎体、胎体下胶片、胎体上胶片、垫胶上胶片、反包插入包、胎侧采用第一压辊进行压合。对于其他半成品部件,如尼龙包布、胎圈、反包、型胶下胶片、子口、型胶、上胶芯、反包后胶片、反包端点填充胶、插入包底胶片、钢丝子口包布,采用第二压辊进行压合。
所述位置点由轴向坐标、径向坐标确定,通过轴向坐标和径向坐标精准且唯一的确定位置点,有助于提高压合质量。所述轴向为平行于压合面的方向,所述径向为垂直于压合面的方向。所述位置点包括起始点、中间点和结束点,当中间点设为1个时,所述结束点和中间点均超出压合面边缘30-50mm,当中间点至少设为1个时,所述结束点和其中1个中间点均超出压合面边缘30-50mm,防止半成品部件因压合拉伸导致压辊压合不到位。对于采用第二压辊压合的半成品部件,选取的相邻位置点,第二压辊的摆转角度差值不超过60°。选取位置点时,成型机的压合鼓接通气源并处于第二压力状态。优选的,所述第二压力为0.4MPa。
对于采用第一压辊压合的半成品部件,压合轨迹为自半成品部件的中间向外侧压合。而对于采用第二压辊压合的半成品部件,压合轨迹依次为自半成品部件的中间向内侧压合、自半成品部件的内侧向中间压合、自半成品部件的中间向外侧压合。
改变位置点的径向坐标和/或轴向坐标,对压辊的径向和/或轴向施加预紧力,促使压辊进一步贴合压合面,以提高压合效果。采用第一压辊压合时,位置点的径向坐标和/或轴向坐标改变10-20mm,对第一压辊的径向和/或轴向施加预紧力,促使第一压辊进一步贴合压合面,以提高压合效果。采用第二压辊压合时,位置点的径向坐标和/或轴向坐标改变10-15mm,对第二压辊的径向和/或轴向施加预紧力,促使第二压辊进一步贴合压合面,以提高压合效果。同时,所述第一压辊、第二压辊与压合面的角度为90°±10°。
采用第一压辊压合时,压合鼓转速为60°-120°/s,第一压辊的轴向移动速度=第一压辊的辊面宽度/2/360°/压合鼓速度,第一压辊在相邻位置点间的径向移动速度=径向位置变化量/轴向位置变化量/轴向移动速度,所述径向位置变化量为相邻位置点的径向坐标变化量,所述轴向位置变化量为相邻位置点的轴向坐标变化量,且变化量均取绝对值。同时,采用第一压辊压合时,第一压辊的摆转角度为0°,当半成品部件含有气泡时,第一压辊的摆转角度不大于7°。此外,起始点压力值为0Mpa,结束点采用第一压力压合,中间点采用第二压力压合,且第二压力大于第一压力。优选的,第一压力值为0.2MPa,第二压力值为0.4MPa。
采用第二压辊压合时,压合鼓转速为60°-120°/s,第二压辊的轴向移动速度=轴向位置变化量/半成品部件宽度/第二压辊的辊面宽度/2,第二压辊在相邻位置点间的径向移动速度=径向位置变化量/轴向位置变化量/轴向移动速度,第二压辊在相邻位置点间的摆转速度=摆转角度变化量/轴向位置变化量/轴向移动速度,所述轴向位置变化量为相邻位置点的轴向坐标变化量,所述径向位置变化量为相邻位置点的径向坐标变化量,且变化量均取绝对值。同时,起始点、中间点和结束点均采用第一压力压合。优选的,第一压力值为0.2MPa。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不同的是:
为了提高压合效率,采用两个第一压辊压合宽度为300mm的胎体,第一压辊的辊面宽度为100mm。
起始点为胎体中间(通过目测得出胎体中间位置,也可通过测量精确得出胎体中心位置,但是,目测与精确测量导致的误差,对产品压合质量的影响可忽略),两个第一压辊的间隙为0。选取两个第一压辊的间隙为150mm处为中间点,选取两个第一压辊的间隙为300mm处为结束点,压合轨迹如图2所示。
起始点压力值为0Mpa,结束点压力值为0.2MPa,中间点压力值为0.4MPa。待第一压辊接触胎体后,位置点的径向坐标改变15mm,对第一压辊的径向施加预紧力,促使第一压辊进一步贴合压合面,以提高压合效果。压合鼓转速为120°/S,第一压辊轴向移动速度设置为100/2/(360/120)=16.6mm/s,起始点至中间点径向移动速度=∣中间点径向坐标-起始点径向坐标∣/(75/16.6),中间点至结束点径向移动速度=∣结束点径向坐标-中间点径向坐标∣/(75/16.6)。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不同的是:
采用第二压辊压合子口,第二压辊的辊面宽度为10mm。
如图3所示,起始点1为子口中间位置,摆转角度为40°,第一中间点2与起始点1之间半成品部件宽度为50mm摆转角度为80°,第二中间点3与第一中间点2之间半成品部件宽度为50mm,摆转角度120°,第三中间点4与起始点1之间半成品部件宽度为50mm,摆转角度160°,结束点5与第三中间点4之间半成品部件宽度为50mm,摆转角度240度°,压合轨迹如图4所示。
起始点至结束点的压力值均为0.2MPa,待第二压辊接触起始点后,位置点的径向坐标改变15mm,待第二压辊接触第三中间点后,位置点的轴向坐标改变15mm,对第二压辊施加预紧力,促使第二压辊进一步贴合压合面,以提高压合效果。
压合鼓转速为120°/S,第二压辊在起始点至第一中间点间的轴向移动速度=∣第一中间点的轴向坐标-起始点的轴向坐标∣/50mm/10mm/2,第二压辊在起始点至第一中间点间的径向移动速度=∣第一中间点的径向坐标-起始点的径向坐标∣/50mm/轴向移动速度,第二压辊在起始点至第一中间点间的摆转速度=(100°-40°)/50mm/轴向移动速度。同理,由第一中间点至第二中间点、第二中间点至第一中间点、第一中间点至起始点、起始点至第三中间点、第三中间点至结束点的轴向移动速度、径向移动速度和摆转速度的计算过程不再赘述。
以上已将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解决半成品部件压合打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半成品部件的压合落差,确定压合使用的压辊结构;
选取位置点及确认压合轨迹;
压辊到达位置点后,对压辊的径向和/或轴向施加预紧力,以提高压合效果,依据压合轨迹和位置点进行压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半成品部件压合打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压辊对半成品部件的压合面进行压合,所述压辊包括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且第一压辊的辊面宽度大于第二压辊的辊面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解决半成品部件压合打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点由轴向坐标、径向坐标确定,所述位置点包括起始点、中间点和结束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解决半成品部件压合打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半成品部件的压合落差不超过50mm时,采用第一压辊进行压合,当压合部件的压合落差超过50mm时,采用第二压辊进行压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解决半成品部件压合打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采用第一压辊压合的半成品部件,压合轨迹为自半成品部件的中间向外侧压合,对于采用第二压辊压合的半成品部件,压合轨迹依次为自半成品部件的中间向内侧压合、自半成品部件的内侧向中间压合、自半成品部件的中间向外侧压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解决半成品部件压合打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改变位置点的径向坐标和/或轴向坐标,对压辊的径向和/或轴向施加预紧力,促使压辊进一步贴合压合面,以提高压合效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解决半成品部件压合打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第一压辊压合时,起始点压力值为0Mpa,结束点采用第一压力压合,中间点采用第二压力压合,采用第二压辊压合时,起始点、中间点和结束点均采用第一压力压合,且第二压力大于第一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解决半成品部件压合打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第一压辊压合时,压合鼓转速为60°-120°/s,第一压辊的轴向移动速度=第一压辊的辊面宽度/2/360°/压合鼓速度,第一压辊在相邻位置点间的径向移动速度=径向位置变化量/轴向位置变化量/轴向移动速度,所述径向位置变化量为相邻位置点的径向坐标变化量,所述轴向位置变化量为相邻位置点的轴向坐标变化量,且变化量均取绝对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解决半成品部件压合打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第一压辊压合时,第一压辊的摆转角度为0°,当半成品部件含有气泡时,第一压辊的摆转角度不大于7°。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解决半成品部件压合打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第二压辊压合时,压合鼓转速为60°-120°/s,第二压辊的轴向移动速度=轴向位置变化量/半成品部件宽度/第二压辊的辊面宽度/2,第二压辊在相邻位置点间的径向移动速度=径向位置变化量/轴向位置变化量/轴向移动速度,第二压辊在相邻位置点间的摆转速度=摆转角度变化量/轴向位置变化量/轴向移动速度,所述轴向位置变化量为相邻位置点的轴向坐标变化量,所述径向位置变化量为相邻位置点的径向坐标变化量,且变化量均取绝对值。
CN202110831385.6A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解决半成品部件压合打折的方法 Active CN1134595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1385.6A CN113459551B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解决半成品部件压合打折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1385.6A CN113459551B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解决半成品部件压合打折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9551A true CN113459551A (zh) 2021-10-01
CN113459551B CN113459551B (zh) 2022-11-04

Family

ID=77881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31385.6A Active CN113459551B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解决半成品部件压合打折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955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3702A (zh) * 2022-04-22 2022-05-24 广饶县计量测试检定所(广饶县产品质量检验所、广饶县橡胶轮胎产品与材料质量检验中心) 保证成型过程中异形部件压合质量的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48884A1 (en) * 2004-09-08 2006-03-09 Shigeo Kudo Tire building method and stitcher device
CN101966756A (zh) * 2009-07-27 2011-02-09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胎面贴合机及其贴合方法
CN102815005A (zh) * 2012-08-31 2012-12-12 金宇轮胎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内衬层复合装置
CN103395218A (zh) * 2013-07-16 2013-11-20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胎胚压辊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装置和滚压方法
CN203460451U (zh) * 2013-07-16 2014-03-05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胎胚压辊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装置
CN105196585A (zh) * 2015-10-16 2015-12-30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轮胎生产中接头部位的自动压合装置
CN110341223A (zh) * 2019-08-01 2019-10-18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压辊设备、三鼓成型机和三鼓成型机的控制方法
CN110901120A (zh) * 2019-12-20 2020-03-24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轮胎胎体辅助滚压装置
CN213500982U (zh) * 2020-11-04 2021-06-22 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子午线轮胎用中心压辊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48884A1 (en) * 2004-09-08 2006-03-09 Shigeo Kudo Tire building method and stitcher device
CN101966756A (zh) * 2009-07-27 2011-02-09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胎面贴合机及其贴合方法
CN102815005A (zh) * 2012-08-31 2012-12-12 金宇轮胎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内衬层复合装置
CN103395218A (zh) * 2013-07-16 2013-11-20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胎胚压辊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装置和滚压方法
CN203460451U (zh) * 2013-07-16 2014-03-05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胎胚压辊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装置
CN105196585A (zh) * 2015-10-16 2015-12-30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轮胎生产中接头部位的自动压合装置
CN110341223A (zh) * 2019-08-01 2019-10-18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压辊设备、三鼓成型机和三鼓成型机的控制方法
CN110901120A (zh) * 2019-12-20 2020-03-24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轮胎胎体辅助滚压装置
CN213500982U (zh) * 2020-11-04 2021-06-22 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子午线轮胎用中心压辊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3702A (zh) * 2022-04-22 2022-05-24 广饶县计量测试检定所(广饶县产品质量检验所、广饶县橡胶轮胎产品与材料质量检验中心) 保证成型过程中异形部件压合质量的方法
CN114523702B (zh) * 2022-04-22 2022-07-12 广饶县计量测试检定所(广饶县产品质量检验所、广饶县橡胶轮胎产品与材料质量检验中心) 保证成型过程中异形部件压合质量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9551B (zh) 2022-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26647C1 (ru)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ая шина и способ ее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CN113459551B (zh) 一种解决半成品部件压合打折的方法
WO2016026261A1 (zh) 一体式板材无焊缝车轮及其成型方法
CN109094073B (zh) 一种全钢规格胎胚的制备方法
CN102815005B (zh) 一种内衬层复合装置
CN108162680B (zh) 一种轮辋的制造系统、轮辋及其制造方法
CN105728576A (zh) 大直径无缝气瓶双旋轮热旋压收口方法
CN101966756B (zh) 全自动胎面贴合机及其贴合方法
CN105108458A (zh) 一种不等厚钢管的制造方法
CN105691110A (zh) 一种钢丝帘线缠绕结构的子午线轮胎
CN102216066B (zh) 由优选地含有伸展的塑料带构成的织物和由两个彼此重叠的壁构成的管形件制造袋子的设备和方法
CN205702830U (zh) 一种焊机电极轮仿形修磨装置
CN105881937B (zh) 用于复合材料成型的整体双层气囊及其制造方法
CN113928059A (zh) 子午线轮胎及其胎体层的接头方法
CN208326409U (zh) 一种输送带带坯成型贴合装置
JP6529235B2 (ja) タイヤ成形用押さえ装置およびタイヤ成形方法
US20110232848A1 (en) Arrangement in tire retreading rolling machine for tires recapping
US147680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vering rings
CN203356452U (zh) 滚槽机用滚轮架
CN206884223U (zh) 基于钢丝胎成型机的导正贴合装置
CN207859522U (zh) 一种轮胎成型机帘布接头压合装置
CN112388999A (zh) 一种全钢一次法三鼓成型机的贴合鼓贴合工艺
CN219443032U (zh) 一种包边机的同步修边机构
TWI277466B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aluminum alloy rim
CN116278092B (zh) 改善工程子午胎胎圈耐久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01

Address after: 266000 Maoshan Road 588,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ailun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Zhucheng Yong'an Rubb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43, Zhengzhou Road, North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Sailun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