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5289A - 一种快速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出菇性能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出菇性能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5289A
CN113455289A CN202110896641.XA CN202110896641A CN113455289A CN 113455289 A CN113455289 A CN 113455289A CN 202110896641 A CN202110896641 A CN 202110896641A CN 113455289 A CN113455289 A CN 1134552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uiting
tissue
test
test tube
se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66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维威
康源春
袁瑞奇
宋志波
张玉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Plant Nutrition and Resource Environmentof of 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Plant Nutrition and Resource Environmentof of 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Plant Nutrition and Resource Environmentof of 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Plant Nutrition and Resource Environmentof of 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11089664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552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552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52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40Cultivation of spaw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出菇性能的方法,属于食用菌菌种保藏与选育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快速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出菇性能的方法,包括组织分离、培养箱恒温培养及筛选、自然温度生长锻炼及筛选、重复培养2次、试管内出菇测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快速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出菇性能的方法,不需经过出菇试验即可快速预测主要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的生产性能。本发明可用于大批量组织分离菌株的生产性能的快速预测,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快筛选速度。本发明易于掌握和推广,适合中小型菌种厂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出菇性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菌种保藏与选育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快速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出菇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食用菌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19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3933.87万吨(鲜品),产值3126.67亿元。食用菌菌种作为发展食用菌的基础生产资料,对食用菌生产起着关键性作用,直接影响产量和质量。常用的食用菌品种选育方法有组织分离法、杂交育种法、原生质体融合法、诱变育种法、分子育种法等。
其中组织分离法是最常用的一种食用菌育种方法,也是获取食用菌菌种的一种常用方法。组织分离是食用菌一种无性繁殖方式,食用菌组织分离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后代不容易发生变异,能够较好的保持菌种的优良性状,防止菌种品性退化,而且适应性较广,能用于较多食用菌制种;但也存在问题,比如在多次重复操作后,容易发生退化;组织分离制种很难制出比母体更加优秀的品种;在大规模应用前,需要做品种对比试验;组织分离不同部位,获得的菌株生产性能不同。而检测组织分离菌株的生产性能就需要经过出菇试验,这就决定了当年分离菌株需要下一季或下一年出菇试验后才能进一步应用于生产,导致周期较长。
因此,提供一种快速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出菇性能的方法,能够较快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的出菇生产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出菇性能的方法,可以较快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的出菇生产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出菇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组织分离
选取菇型较好、5~8成熟的食用菌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选取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组织块,转移至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带棉塞大试管中;
(2)培养箱恒温培养及筛选
将试管置于恒温箱恒温培养至菌落直径为2cm-3cm,培养温度依据不同食用菌的适宜发菌温度再加3℃;选取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长势旺盛、均匀一致的试管,其他丢弃;
(3)自然温度生长锻炼及筛选
将步骤(2)选取的试管转移至10~25℃的自然室温培养室,利用自然昼夜温差温度培养至菌丝长满试管;选择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长势旺盛、均匀一致的试管保留,其他丢弃;挑取保留的试管底部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菌丝块转移至新的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棉塞大试管中;
(4)重复培养2次
按照步骤(2)和步骤(3)的操作重复2次;
(5)试管内出菇测试
在步骤(4)获得的同一批试管菌种中选取部分试管,给予不同菌种适合原基出菇的温度处理,进行出菇试验,筛选出菇较快且整齐一致的试管作为生产性能较好的组织分离菌株,作为母种进行保藏和应用于生产。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出菇性能的方法,不需经过出菇试验即可快速预测主要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的生产性能,比香菇出菇(秋栽出菇和春栽夏季出菇)方法检测节约至少104~129天,比香菇出菇(春栽越夏出菇)方法检测节约至少194~219天;比平菇农法出菇节约59~77天;比白灵菇农法出菇检测节约73~90天。本发明可用于大批量组织分离菌株的生产性能的快速预测,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快筛选速度。本发明易于掌握和推广,适合中小型菌种厂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香菇组织分离菌种的生产性能快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组织分离
在春栽越夏秋季出菇模式、秋栽冬季出菇模式、夏季出菇栽培模式中,在第一茬菇中选取菇型圆整、8成熟的香菇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选取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组织块,转移至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带棉塞大试管中。
(2)培养箱恒温培养及筛选
将上述试管置于培养箱恒温培养(培养温度春栽越夏秋季出菇菌株以30℃为宜、秋栽冬季出菇菌株以28℃为宜、夏季出菇菌株以32℃)至菌落直径为2cm-3cm(4天左右),选取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长势旺盛、均匀一致的试管,其他丢弃。
(3)自然温度生长锻炼及筛选
将上述试管转移至自然室温(10~25℃)培养室,利用自然昼夜温差温度培养至菌丝长满试管(20天左右);选择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长势旺盛、均匀一致的的试管保留,其他丢弃;挑取保留的试管底部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菌丝块转移至新的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棉塞大试管中;
(4)重复培养2次
按照步骤(2)和步骤(3)的操作重复2次。
(5)试管内出菇测试
在同一批试管菌种中选取部分试管,置于22℃恒温培养箱里10~15天转色培养,然后转移至10~15℃,光照强度100~200勒克斯培养室5~15天,可见试管中形成菇蕾,菇蕾多且整齐一致的可以作为生产性能较好的组织分离菌株,可作为母种进行保藏和应用于生产。
对比例1香菇农法出菇法检测组织分离菌种的出菇性能
(1)组织分离
在春栽越夏秋季出菇模式、秋栽冬季出菇模式、夏季出菇栽培模式中,在第一茬菇中选取菇型圆整、8成熟的香菇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选取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组织块,转移至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带棉塞大试管中。
(2)培养箱恒温培养及筛选
将上述试管置于培养箱恒温25℃培养至菌落长满斜面(12天左右),选取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长势旺盛、均匀一致的试管保留,其他丢弃;挑取保留的试管底部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菌丝块转移至新的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棉塞大试管中;
(3)重复培养2次
按照步骤(2)的操作重复2次。选取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长势旺盛、均匀一致的试管作为母种。
(4)农法出菇
用步骤(3)的试管菌种作为母种制作原种,再制作栽培种。采用机械化装袋、固体菌种接种、发菌、转色,秋栽和春栽夏季可以在转色后进入出菇阶段(秋栽出菇和春栽夏季出菇的,从母种到出菇一般要206-216天),春栽越夏的菌袋需再经过至少3个月的越夏期,在9月份进行出菇(一般春栽越夏出菇的,从母种到出菇需要296-306天)。菇型圆整、产量高的可以作为生产性能较好的组织分离菌株,可作为母种进行保藏和应用于生产。
实施例2
平菇组织分离菌种的生产性能快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组织分离
在平菇农法栽培模式中,在第一茬菇中选取8成熟的平菇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选取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组织块,转移至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带棉塞大试管中。
(2)培养箱恒温培养及筛选
将上述试管置于培养箱28℃恒温培养至菌落直径为2cm~3cm(4天左右),选取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长势旺盛、均匀一致的试管,其他丢弃。
(3)自然温度生长锻炼及筛选
将上述试管转移至自然室温(10~25℃)培养室,利用自然昼夜温差温度培养至菌丝长满试管(一般15天左右);选择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长势旺盛、均匀一致的试管保留,其他丢弃;挑取保留的试管底部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菌丝块转移至新的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棉塞大试管中;
(4)重复培养2次
按照步骤(2)和(3)的操作重复2次。
(5)试管内出菇测试
在同一批试管菌种中选取部分试管,置于0~4℃冷冻培养5~8天,然后转移至10~18℃,光照200~500Lux光照下培养10~15天,可见试管中形成菇蕾,菇蕾多且整齐一致的可以作为生产性能较好的组织分离菌株,可作为母种进行保藏和应用于生产。
对比例2平菇农法出菇法检测组织分离菌种的出菇性能
(1)组织分离
在平菇农法栽培模式中,在第一茬菇中选取8成熟的平菇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选取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组织块,转移至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带棉塞大试管中。
(2)培养箱恒温培养及筛选
将上述试管置于培养箱25℃恒温培养至菌落长满斜面(8天左右),选取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长势旺盛、均匀一致的试管保留,其他丢弃;挑取保留的试管底部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菌丝块转移至新的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棉塞大试管中;
(3)重复培养2次
按照步骤(2)的操作重复2次。
(4)农法出菇
用步骤(3)的试管菌种作为母种制作原种,再制作栽培种。采用农法熟料栽培或发酵料袋栽,发菌结束后进入出菇阶段(一般从母种经原种、栽培种到3茬出菇结束需要139~149天)。菇型好、产量高的可以作为生产性能较好的组织分离菌株,可作为母种进行保藏和应用于生产。
实施例3
白灵菇组织分离菌种的生产性能快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组织分离
在白灵菇农法栽培模式中,在第一茬菇中选取8成熟的白灵菇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选取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组织块,转移至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带棉塞大试管中。
(2)培养箱恒温培养及筛选
将上述试管置于培养箱28℃恒温培养至菌落直径为2cm~3cm(4天左右),选取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长势旺盛、均匀一致的试管,其他丢弃。
(3)自然温度生长锻炼及筛选
将上述试管转移至自然室温(10~20℃)培养室,利用自然昼夜温差温度培养至菌丝长满试管(一般20天左右);选择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长势旺盛、均匀一致的试管保留,其他丢弃;挑取保留的试管底部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菌丝块转移至新的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棉塞大试管中;
(4)重复培养2次
按照步骤(2)和(3)的操作重复2次。
(5)试管内出菇测试
在同一批试管菌种中选取部分试管,然后将培养皿在0~4℃、黑暗条件下进行冷冻处理3~5天;再将培养皿置于8~12℃,200~800Lux光照条件下进行恢复培养10~20天,选择能形成原基,且原基洁白、质地致密的试管,即为出菇且性能较好的菌株,可以作为生产性能较好的组织分离菌株,可作为母种进行保藏和应用于生产。
对比例3白灵菇农法出菇法检测组织分离菌种的出菇性能
(1)组织分离
在白灵菇农法栽培模式中,在第一茬菇中选取8成熟的白灵菇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选取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组织块,转移至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带棉塞大试管中。
(2)培养箱恒温培养及筛选
将上述试管置于培养箱25℃恒温培养至菌落长满斜面(10天左右),选取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长势旺盛、均匀一致的试管保留,其他丢弃;挑取保留的试管底部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菌丝块转移至新的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棉塞大试管中;
(3)重复培养2次
按照步骤(2)的操作重复2次。
(4)出菇试验
用步骤(3)的试管菌种作为母种制作原种,再制作栽培种。采用工厂化或农法模式生产菌袋或菌瓶,接种后经过发菌、后熟、搔菌、催蕾、出菇等阶段(一般从母种、原种、栽培种到出菇阶段需要170~175天左右),菇型较好、产量较高的菌株可以作为生产性能较好的组织分离菌株,可作为母种进行保藏和应用于生产。
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分离菌种所需的时间见表1。
表1
Figure BDA0003198201360000081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

1.一种快速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出菇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组织分离
选取菇型较好、5~8成熟的食用菌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选取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组织块,转移至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带棉塞大试管中;
(2)培养箱恒温培养及筛选
将试管置于恒温箱恒温培养至菌落直径为2cm-3cm,培养温度依据不同食用菌的适宜发菌温度再加3℃;选取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长势旺盛、均匀一致的试管,其他丢弃;
(3)自然温度生长锻炼及筛选
将步骤(2)选取的试管转移至10~25℃的自然室温培养室,利用自然昼夜温差温度培养至菌丝长满试管;选择菌丝生长健壮、浓密洁白、长势旺盛、均匀一致的试管保留,其他丢弃;挑取保留的试管底部大小为3mm~5mmX3mm~5mmX3mm~5mm的菌丝块转移至新的25mmX200mm的装有PDA的棉塞大试管中;
(4)重复培养2次
按照步骤(2)和步骤(3)的操作重复2次;
(5)试管内出菇测试
在步骤(4)获得的同一批试管菌种中选取部分试管,给予不同菌种适合原基出菇的温度处理,进行出菇试验,筛选出菇较快且整齐一致的试管作为生产性能较好的组织分离菌株,作为母种进行保藏和应用于生产。
CN202110896641.XA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快速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出菇性能的方法 Pending CN1134552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6641.XA CN113455289A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快速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出菇性能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6641.XA CN113455289A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快速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出菇性能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5289A true CN113455289A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84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6641.XA Pending CN113455289A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快速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出菇性能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5528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3463A (zh) * 2022-01-04 2022-03-25 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 一种快速检测灵芝出菇性能的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2172A (zh) * 2010-05-25 2010-09-08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金针菇出菇育种方法
CN101824461A (zh) * 2010-05-10 2010-09-08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一种快速检测白灵侧耳出菇性能的方法
JP2017038541A (ja) * 2015-08-18 2017-02-23 ホクト株式会社 ポルチーニの栽培方法
CN107384805A (zh) * 2017-08-25 2017-11-24 山西农业大学 一种食用菌复壮型菌株的生产方法
CN109220560A (zh) * 2018-11-19 2019-01-18 遵义周星星菌业有限公司 一种金针菇菌种的试管无基与有基临界点育种、提纯方法
CN109971653A (zh) * 2019-04-03 2019-07-05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金针菇退化菌种的快速复壮方法
CN110024622A (zh) * 2019-04-23 2019-07-19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由大型真菌子实体转接菌种的制备方法
CN112021072A (zh) * 2019-06-04 2020-12-04 青海卓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青海高原土著羊肚菌菌种分离技术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4461A (zh) * 2010-05-10 2010-09-08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一种快速检测白灵侧耳出菇性能的方法
CN101822172A (zh) * 2010-05-25 2010-09-08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金针菇出菇育种方法
JP2017038541A (ja) * 2015-08-18 2017-02-23 ホクト株式会社 ポルチーニの栽培方法
CN107384805A (zh) * 2017-08-25 2017-11-24 山西农业大学 一种食用菌复壮型菌株的生产方法
CN109220560A (zh) * 2018-11-19 2019-01-18 遵义周星星菌业有限公司 一种金针菇菌种的试管无基与有基临界点育种、提纯方法
CN109971653A (zh) * 2019-04-03 2019-07-05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金针菇退化菌种的快速复壮方法
CN110024622A (zh) * 2019-04-23 2019-07-19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由大型真菌子实体转接菌种的制备方法
CN112021072A (zh) * 2019-06-04 2020-12-04 青海卓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青海高原土著羊肚菌菌种分离技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贺新生等: "试管出菇法测定刺芹侧耳的交配系统", 《菌物系统》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3463A (zh) * 2022-01-04 2022-03-25 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 一种快速检测灵芝出菇性能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7539A (zh) 一种杉木无性系离体生根培养方法
CN111972288B (zh) 一种百香果离体保存及增殖再生方法
CN102422815A (zh) 以大花香水月季茎段为外植体的植株再生方法
CN103931497A (zh) 一种提高火龙果组培苗成苗率的方法
CN112538435B (zh) 一株高产香菇sdm-15及其栽培方法
CN104221859B (zh) 一种山竹快繁培养方法
CN111280056A (zh) 一种无刺花椒组培苗的继代繁育方法
JP2023533133A (ja) 黒牛肝菌の菌株と応用
CN100463600C (zh) 一种高效香蕉离体快繁新方法
CN113455289A (zh) 一种快速检测食用菌组织分离菌株出菇性能的方法
CN109536391B (zh) 一种用于促进蝴蝶兰原球茎生长的真菌及其应用
CN103053423B (zh) 以花椰菜小孢子胚为外植体建立再生体系的方法
CN1084138C (zh) 一种蘑菇的选育栽培方法
KR101239641B1 (ko) 신규한 백색 팽이버섯 균주
CN101707981A (zh) 橡胶树子叶胚高效胚性愈伤诱导及再生方法
CN114176007B (zh) 一种盾叶秋海棠组织培养繁育方法
CN112106663B (zh) 一种杨梅实生无性系的建立方法
CN1256868C (zh) 乌红或红乌杂交天麻制种方法
CN101984787A (zh) 高山杜鹃组培苗壮苗的方法
CN102210266B (zh) 一种用于细叶百合组织培养的培养基
KR101780941B1 (ko) 아위느타리와 백령느타리의 종간 교잡을 통해 수득된 설원버섯 신균주 및 이의 자실체 재배방법
CN110833028B (zh) 浙江樟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方法
CN113545291A (zh) 一种生蚝叶组培芽繁殖方法
CN109105260B (zh) 一种杂交兜兰无性克隆高效繁殖方法
CN112772414B (zh) 一种提高苹果砧木组培苗快繁效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