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4880A - 旋转电机的定子、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的定子、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4880A
CN113454880A CN201980085353.7A CN201980085353A CN113454880A CN 113454880 A CN113454880 A CN 113454880A CN 201980085353 A CN201980085353 A CN 201980085353A CN 113454880 A CN113454880 A CN 113454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core
coil
wire
tee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853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横手雄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454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48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具备在磁轭部(11)的周向(Z)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地具有多个齿(12)的定子芯(1)、在齿(12)上分别卷绕线圈线(70)而形成的线圈(7)以及配设在定子芯(1)与线圈(7)之间并绝缘的上绕线框(2),上绕线框(2)具有从定子芯(1)的轴向(Y)上的一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21),在第一突出部(21)的径向(X)的外侧(X1)的外周面(201)具有在轴向(Y)上形成为多层的槽部(9),将不同的齿(12)的线圈(7)彼此连接的连接线(8)是连续线并且由槽部(9)保持。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的定子、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及旋 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旋转电机的定子、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电动机或发电机等旋转电机中使用的定子由定子芯和安装在定子芯的齿间的槽中的线圈构成。形成线圈的线圈线被绝缘包覆,线圈与定子芯绝缘。但是,在旋转电机的定子中,为了确保线圈与定子芯的充分的绝缘,进一步在定子芯与线圈接触的部分配设绝缘部。
以往的定子经由绝缘部将线圈线卷绕于定子芯而设置线圈。上述绝缘部具有能够收纳压接端子的腔。并且,在定子中,将线圈线和压接端子插入并用跳线(jumper wire)将各齿间接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有如下其他以往的定子:为了减少接线部,以三个齿连续的方式卷绕线圈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另外,有如下其他以往的定子:在相距两个齿的齿上,以两个齿连续的方式卷绕线圈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5)。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编号WO2016/519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2770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19158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7878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8-167604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一般来说,在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中,为了保证品质并降低价格,省材料化及制造时间的缩短是重要的。例如,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定子中,在接线中使用了压接端子和将各齿间连结的跳线。在该情况下,例如在9个齿的定子中,需要18个压接端子和8条跳线。因此,需要较多的接线构件,无法省材料化,价格变高。另外,在插入压接端子的工序中,在绝缘部的腔部会发生由强度导致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定子中,虽然通过连续地卷绕线圈线来减少接线构件,但是在6极9槽的旋转电机中,当以三个齿连续的方式进行相同相的绕线时,会发生转矩脉动或振动等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3、4记载的定子中,使用三根绕线导丝管,对于6个齿的定子芯,在三个齿上分别同时绕线。另外,经过相距两个齿的齿间并连续地绕线,但为了防止卷绕开始线与连接线交叉而干涉,例如,当在定子的轴向上将卷绕开始线设为上侧的情况下,经由下侧的绝缘构件实施连接线。当在9个齿的定子上卷绕该连续的绕线的情况下,需要两次的连接线,为了将卷绕开始线和卷绕结束线设为上侧,第三次绕线的三个齿以匝数多半匝或少半匝的方式被绕线,会发生脉动或振动等电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5记载的定子中,在向相距两个齿的齿进行连接线处理的情况下,由于三相的连接线彼此会干涉,所以需要使每根导丝管进行复杂的动作来避免干涉,设备费变高,绕线周期时间增加。另外,在使连接线的方向颠倒并从定子芯侧到绝缘构件的顶端部在远离定子芯的方向上进行连接线处理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将卷绕开始线配置在绝缘构件的顶端部,所以卷绕开始线配置在比连接线靠上方的位置,能够防止由交叉导致的干涉。但是,在以三个齿连续的方式在9个齿上绕线的情况下,由于在从第二个齿向第三个齿连续地绕线时,连接线与卷绕结束线会干涉,所以存在如下问题:仅能够进行两个齿连续的绕线,不能够实施三个齿以上的绕线。
本申请公开用于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的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旋转电机的定子、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其能够防止形成线圈时的线圈线的卷绕中的定子芯的连接线的干涉并减少接线构件,并且能够缩短制造时间而提高生产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公开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具备定子芯、线圈及绝缘部,所述定子芯具有呈环状配置的磁轭部及在周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并向径向上的内侧突出地形成于所述磁轭部的径向上的内侧的内周面的多个齿,所述线圈是分别将线圈线卷绕于多个所述齿而形成的,所述绝缘部配设于所述定子芯与所述线圈之间并将所述定子芯与所述线圈绝缘,其中,
所述绝缘部具有相比于所述定子芯从轴向上的一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径向上的外侧的外周面具有在轴向上形成为多层的槽部,
所述线圈线的卷绕开始线、卷绕结束线及将不同的所述齿的所述线圈彼此连接的连接线这些全部的线在轴向上设置于同一方向的所述绝缘部的所述第一突出部,
所述卷绕开始线配置于形成在所述绝缘部的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导入槽部,所述导入槽部与在轴向上最接近所述定子芯的一侧的所述槽部连续,并且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径向上的外侧向径向上的内侧连通地形成,并具有沿着轴向的倾斜面并保持所述线圈线,所述倾斜面的周向上的宽度从在轴向上与所述定子芯相反的一侧向所述定子芯侧逐渐变小,
所述连接线是在经过不同的所述齿间的期间从所述绝缘部的轴向上的与所述定子芯相反的一侧向轴向上的所述定子芯侧倾斜地配置的连续线,并且由所述槽部保持。
另外,本申请公开的旋转电机具备:
上述记载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及
转子,所述转子经由气隙与所述定子相向配置。
另外,本申请公开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将所述定子芯的所述磁轭部变形为直线状,用三个绕线导丝管在沿着在周向上连续的三个所述齿的形状的轨道中同时卷绕三条所述线圈线并在三个所述齿上形成所述线圈,然后使三条所述线圈线作为所述连接线分别保持于三个所述齿的所述第一突出部的所述槽部,并移动到在周向上相距三个齿的所述齿。
另外,本申请公开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将所述定子芯的所述磁轭部变形为反向翘曲状,用三个绕线导丝管在沿着在周向上连续的三个所述齿的形状的轨道中同时卷绕三条所述线圈线并在三个所述齿上形成所述线圈,然后使三条所述线圈线作为所述连接线分别保持于三个所述齿的所述第一突出部的所述槽部,并移动到在周向上相距三个齿的所述齿。
另外,本申请公开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使转子经由气隙与利用上述记载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所述定子相向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旋转电机的定子、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能够防止形成线圈时的线圈线的卷绕中的定子芯的连接线的干涉并减少接线构件,并且能够缩短制造时间而提高生产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将实施方式1中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定子芯的磁轭部变形为直线状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定子的结构的正面立体图。
图3是示出构成图1所示的定子的定子芯的一块芯板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将图3所示的芯板层叠而成的定子芯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从上面观察图4所示的定子芯的包含一个齿的芯部而得到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定子中使用的绝缘部的具有第一突出部的第一绕线框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定子中使用的绝缘部的具有第二突出部的第二绕线框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将图6所示的第一绕线框和图7所示的第二绕线框安装于图4所示的芯部而成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从用箭头A示出的方向观察图8所示的芯部而得到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10是示出从用箭头B示出的方向观察图8所示的芯部而得到的结构的后视图。
图11是示出从用箭头C示出的方向观察图8所示的芯部而得到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12是示出从用箭头D示出的方向观察图8所示的芯部而得到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13是示出图1所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14是示出图1所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15是示出图1所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16是示出图1所示的定子的其他制造方法的图。
图17是示出将实施方式2中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定子芯的磁轭部变形为直线状的状态的正面立体图。
图18是示出将绝缘部安装于图17所示的定子芯之前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示出图17所示的膜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0是示出图17所示的上绕线框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1是示出图17所示的下绕线框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2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旋转电机的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23是示出图22所示的旋转电机的结构的俯视剖视图。
图24是示出图22所示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5是示出图22所示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将实施方式1中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定子芯的磁轭部变形为直线状的状态的后视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定子的结构的正面立体图。图3是示出构成图1所示的定子的定子芯的一块芯板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将图3所示的一块芯板在轴向上层叠多块而形成的定子芯的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从上面观察图4所示的定子芯的包含一个齿的芯部而得到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定子中使用的绝缘部的具有第一突出部的第一绕线框的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在图1所示的定子中使用的绝缘部的具有第二突出部的第二绕线框的结构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将图6所示的第一绕线框和图7所示的第二绕线框安装于图4所示的芯部而成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从用箭头A示出的方向观察图8所示的芯部而得到的结构的主视图。图10是示出从用箭头B示出的方向观察图8所示的芯部而得到的结构的后视图。图11是示出从用箭头C示出的方向观察图8所示的芯部而得到的结构的侧视图。图12是示出从用箭头D示出的方向观察图8所示的芯部而得到的结构的俯视图。图13至图15是示出图1所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的图。图16是示出图1所示的定子的其他制造方法的图。
在以下的说明中,旋转电机的定子100中的各方向以定子100的磁轭部11呈环状配置时的状态为基准,分别作为周向Z、轴向Y、径向X、径向X上的外侧X1、径向X上的内侧X2而示出。因此,即使在将定子100的定子芯1的磁轭部11变形为直线状的情况下或变形为使齿12突出的方向颠倒的反向翘曲状的情况下,也以定子100的磁轭部11呈环状配置时的状态下的方向为基准在各图中示出各方向来进行说明。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方向也以同样的基准进行图示及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定子100具备定子芯1、线圈7以及为了使定子芯1与线圈7绝缘而配置的作为绝缘部的上绕线框2及下绕线框3。定子芯1具有呈环状配置的磁轭部11(但是,在各图中,也如此前所示,在将磁轭部11变形为直线状的状态下示出。)和在周向Z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并向径向X上的内侧X2突出地形成于磁轭部11的径向X上的内侧X2的内周面112(参照图5)的多个齿12(参照图4)。
定子芯1是如图4所示将图3所示的芯板6在轴向Y上层叠多块而形成的,所述芯板6是对薄壁的磁性钢板进行冲裁而形成的。在此,以下将磁轭部11中一个齿12的部位设为芯部60进行说明。定子芯1是多个芯部60的磁轭部11在周向Z上用连结部111连结而形成的。在此,定子芯1是9个芯部60用连结部111连结而构成的。在该连结部111,定子芯1的磁轭部11能够自由折弯,由此,形成为能够变形成直线状或使齿12的向径向X突出的方向颠倒的反向翘曲状。
另外,如图1、图2及图4所示,从线圈线70的卷绕开始侧起,将沿周向Z排列的芯部60设为第一芯部61、第二芯部62、第三芯部63、第四芯部64、第五芯部65、第六芯部66、第七芯部67、第八芯部68、第九芯部69。在此,是由U相、V相、W相这三相构成且按在周向Z上相邻的芯部60而不同的相排列的星形接线的接线构造。并且,第一芯部61为U相(U1),第二芯部62为V相(V1),第三芯部63为W相(W1),第四芯部64为U相(U2),第五芯部65为V相(V2),第六芯部66为W相(W2),第七芯部67为U相(U3),第八芯部68为V相(V3),第九芯部69为W相(W3)。
此外,在不需要该顺序的说明的情况下,总称为芯部60进行说明。另外,在各芯部61~69同样地设置有线圈7和作为绝缘部的上绕线框2及下绕线框3。但是,关于各芯部61~69,不论是在该芯部61~69设置有线圈7和作为绝缘部的上绕线框2及下绕线框3的状态还是没有设置的状态,均采用该记载。
接着,基于图5说明芯部60的各部位。将磁轭部11的径向X上的外侧X1的沿着轴向Y的面设为外周面113。在磁轭部11的外周面113形成有在轴向Y上延伸的第一凹部114。第一凹部114用于向形成线圈7的绕线机安装定子芯1时的定位。另外,在齿12上,在径向X上的内侧X2的顶端具备分别向周向Z突出的蹄片部13。
将齿12的周向Z上的两端的沿着轴向Y的面设为第一侧面121,将齿12的径向X上的内侧X2的顶端的沿着轴向Y的面设为顶端面122。将蹄片部13的径向X上的外侧X1的沿着轴向Y的面设为第二侧面131。第一侧面121、第二侧面131及顶端面122是齿12的沿着轴向Y的侧面。并且,由内周面112、第一侧面121及第二侧面131包围的区域成为卷绕线圈线70而形成线圈7的槽14。
接着,使用图6至图12说明作为绝缘部的上绕线框2及下绕线框3。如图6所示,上绕线框2由第一突出部21和第一腿部22构成。如图7所示,下绕线框3由第二突出部31和第二腿部32构成。图8是示出在芯部60设置上绕线框2及下绕线框3的状态的图,第一突出部21从芯部60的轴向Y上的一侧突出而形成。另外,第二突出部31从芯部60的轴向Y上的另一侧突出而形成。
如图9所示,在上绕线框2的第一突出部21的径向X上的外侧X1的外周面201,形成有在轴向Y上成为多层的槽部9。在此,槽部9从在轴向Y上远离定子芯1的一侧起由第一槽部91、第二槽部92、第三槽部93及第四槽部94这四层形成。各槽部91、92、93、94相对于轴向Y倾斜地形成。例如,参照图1及图9,形成为:第一芯部61的第一槽部91的在周向Z上相邻的第二芯部62侧的轴向Y的位置与第二芯部62的第二槽部92的在周向Z上相邻的第一芯部61侧的轴向Y的位置接近。
另外,形成为:第一芯部61的第二槽部92的在周向Z上相邻的第二芯部62侧的轴向Y的位置与第二芯部62的第三槽部93的在周向Z上相邻的第一芯部61侧的轴向Y的位置接近。而且,形成为:第一芯部61的第三槽部93的在周向Z上相邻的第二芯部62侧的轴向Y的位置与第二芯部62的第四槽部94的在周向Z上相邻的第一芯部61侧的轴向Y的位置接近。
另外,上绕线框2的第一突出部21具有导入槽部95,所述导入槽部95与在轴向Y上最接近定子芯1的一侧的第四槽部94连续,并且从第一突出部21的径向X上的外侧X1向径向X上的内侧X2连通地形成,并具备周向Z上的宽度从在轴向Y上与定子芯1相反的一侧向所述定子芯1侧逐渐变小的沿着轴向Y的倾斜面950。另外,上绕线框2的第一突出部21具有导出槽部96,所述导出槽部96与在轴向Y上最远离定子芯1的一侧的第一槽部91连续,并且从第一突出部21的径向X上的内侧X2向径向X上的外侧X1连续地形成。因此,导入槽部95及导出槽部96形成为从第一突出部21的外周面201连续到径向X上的内侧X2的内周面202。
另外,上绕线框2的第一突出部21具有在轴向Y上最远离定子芯1的一侧的第一槽部91以外的第二槽部92、第三槽部93及第四槽部94的周向Z上的一端具有从第一突出部21的径向X上的外侧X1向径向X上的内侧X2连续的第一电源槽部97、第二电源槽部98及第三电源槽部99。因此,第一电源槽部97、第二电源槽部98及第三电源槽部99是从第一突出部21的外周面201起切除内周面202而形成的。
第一槽部91、第二槽部92、第三槽部93及第四槽部94保持连接线8,所述连接线8将不同的齿12的线圈7彼此连接。该连接线8是与线圈7彼此的连续线。为了将线圈线70卷绕于齿12,导入槽部95以从定子芯1的径向X上的外侧X1向径向X上的内侧X2导入的方式保持线圈线70。此时,由于在导入槽部95具有倾斜面950,所以能够容易且简便地进行线圈线70的导入。导出槽部96以从定子芯1的径向X上的内侧X2向径向X上的外侧X1导出的方式保持卷绕于齿12而形成线圈7后的连接线8,并进行松弛防止。第一电源槽部97、第二电源槽部98及第三电源槽部99以从定子芯1的径向X上的外侧X1向径向X上的内侧X2导入的方式保持线圈线70的卷绕开始部分。
上绕线框2的第一腿部22及下绕线框3的第二腿部32构成为覆盖芯部60的内周面112、第一侧面121及第二侧面131。即,各腿部22、32与槽14嵌合并使线圈7与定子芯1绝缘。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示出用大致相同的长度形成第一腿部22和第二腿部32的轴向Y上的长度的例子,但不限于此,只要能够用两腿部22、32进行定子芯1与线圈7的绝缘即可,各腿部22、32的轴向Y上的长度能够适当变更。
接着,使用图1说明线圈线70。线圈线70是用于形成线圈7的线。在此,使用第一线圈线71、第二线圈线72及第三线圈线73这三条线圈线70。在各线圈线71、72、73中,将开始线圈7的卷绕的线设为第一卷绕开始线711、第二卷绕开始线721及第三卷绕开始线731。另外,在使第一卷绕开始线711、第二卷绕开始线721及第三卷绕开始线731从定子芯1的径向X上的外侧X1向内侧X2移动并用作电源线的情况下,设为第一电源线713、第二电源线723及第三电源线733。此外,第一电源线713、第二电源线723及第三电源线733用虚线示出,并且后面将叙述详细情况。
另外,在各线圈线71、72、73中,将线圈7的卷绕结束的线设为第一卷绕结束线712、第二卷绕结束线722及第三卷绕结束线732。第一卷绕结束线712、第二卷绕结束线722及第三卷绕结束线732被接线并形成中性点700。此外,如以上示出的那样,在不需要使用该线圈线70的各部位进行说明的情况下,总称为线圈线70进行说明。
接着,使用图1说明连接线8。此外,连接线8用线圈线70形成。连接线8有第一连接线81、第二连接线82、第三连接线83、第四连接线84、第五连接线85及第六连接线86。第一连接线81将第一芯部61的线圈7与在周向Z上相距三个芯部的第四芯部64的线圈7连接。第二连接线82将第二芯部62的线圈7与在周向Z上相距三个芯部的第五芯部65的线圈7连接。第三连接线83将第三芯部63的线圈7与在周向Z上相距三个芯部的第六芯部66的线圈7连接。
第四连接线84将第四芯部64的线圈7与第七芯部67的线圈7连接。第五连接线85将第五芯部65的线圈7与在周向Z上相距三个芯部的第八芯部68的线圈7连接。第六连接线86将第六芯部66的线圈7与在周向Z上相距三个芯部的第九芯部69的线圈7连接。此外,如以上示出的那样,在不需要说明该连接线8的各部位的情况下,总称为连接线8进行说明。
如图22及图23所示,旋转电机10具备以上所示的定子100、在定子100的径向X上的内侧X2设置规定的气隙(间隙)107并相向配设的转子102以及将转子102和定子100固定的壳体101。轴104与设置在壳体101的轴向Y上的两端的轴承103的内圈嵌合而旋转自如地保持转子102。另外,永久磁铁105呈V字形埋入到固定在轴104的外周的转子芯106中。
此外,虽然示出永久磁铁105呈V字形配置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配置成直线状或其他形状。另外,示出永久磁铁105埋入而形成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配置成贴附于转子芯106的径向X上的外侧X1的外周表面并与定子100相向。此外,利用永久磁铁105产生的磁极的个数并不限于如图22所示的6极,根据定子100的齿12的个数适当设定即可。
接着,使用图24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说明按上述方式构成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首先,说明线圈形成工序的前工序。冲裁磁性钢板而形成图3所示的芯板6。并且,将形成的芯板6在轴向Y上层叠多块,并且用磁轭部11的连结部111连结而形成定子芯1(图24的步骤ST1)。接着,例如通过绝缘性树脂的注射模塑成型,形成上绕线框2及下绕线框3。接着,从定子芯1的轴向Y上的两端将上绕线框2的第一腿部22及下绕线框3的第二腿部32插入并嵌合到槽14中,将上绕线框2及下绕线框3安装于定子芯1(图24的步骤ST2)。
接着,使用图25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说明形成线圈7(图24的步骤ST3)的工序。首先,如图1、图15及图9所示,使用第一芯部61的导入槽部95将第一线圈线71从径向X上的外侧X1向内侧X2导入。此时,由于在导入槽部95具有倾斜面950,所以能够容易且简便地进行线圈线70的导入。此外,这一情况在其他位置处的线圈线70的使用导入槽部95的导入中也是同样的,所以适当省略其说明。
另外,第二线圈线72及第三线圈线73也同样地使用第二芯部62及第三芯部63中的每一个的导入槽部95,从径向X上的外侧X1向内侧X2导入。并且,如图13所示,使用三根绕线导丝管51、52、53,如箭头511、521、531那样将第一线圈线71、第二线圈线72及第三线圈线73同时卷绕在第一芯部61、第二芯部62及第三芯部63中的每一个的齿12上(另外,图11图示了卷绕于第七芯部67、第八芯部68及第九芯部69的例子)。
然后,当在第一芯部61、第二芯部62及第三芯部63中的每一个的齿12上形成线圈7后,用第一芯部61、第二芯部62及第三芯部63中的每一个的导出槽部96以防止松弛的方式保持第一线圈线71、第二线圈线72、第三线圈线73,并从径向X上的内侧X2向外侧X1导出(图14、图25的步骤ST31)。接着,判断是否已将线圈线70卷绕于全部的芯部60(图25的步骤ST32)。然后,在此成为“否”,向接下来的工序转移。接着,使各绕线导丝管51、52、53在箭头E的方向上移动,为了进行接下来的卷绕工序,使第一线圈线71移动到第四芯部64的位置,使第二线圈线72移动到第五芯部65的位置,使第三线圈线73移动到第六芯部66的位置(图25的步骤ST33)。
在箭头E的方向上移动时,具有各绕线导丝管51、52、53的导丝管单元一边在图14所示的箭头F的方向上旋转一周,一边以在不同的相间连接线彼此不干涉的方式形成连接线。即,绕线导丝管51进行轨道G的动作,绕线导丝管52进行轨道H的动作,绕线导丝管53进行轨道I的动作。为了在使绕线导丝管51移动时绕线导丝管51与第一芯部61至第九芯部69中的全部的芯部不干涉,绕线导丝管51整体位于比第一突出部21靠径向X上的外侧X1的位置。
由此,能够将绕线导丝管51配置在比从绕线导丝管52及绕线导丝管53引出的连接线靠芯部60侧的位置,能够将绕线导丝管52配置在比从绕线导丝管53引出的连接线靠芯部60侧的位置。因此,能够防止绕线导丝管51与从绕线导丝管52及绕线导丝管53引出的连接线干涉且绕线导丝管52与从绕线导丝管53引出的连接线干涉(交叉)的情形。
此时,将第一芯部61的线圈7与第四芯部64的线圈7连接的第一连接线81从导出槽部96起由第一芯部61的第一槽部91保持,并由在周向Z上连接的第二芯部62的第二槽部92保持,进一步由在周向Z上连接的第三芯部63的第三槽部93保持,进一步由在周向Z上连接的第四芯部64的第四槽部94保持,并从与第四槽部94连接的导入槽部95,从第四芯部64的径向X上的外侧X1向内侧X2导入(图25的步骤ST31)。
与此同样地,将第二芯部62的线圈7与第五芯部65的线圈7连接的第二连接线82从导出槽部96起由第二芯部62的第一槽部91保持,并由在周向Z上连接的第三芯部63的第二槽部92保持,进一步由在周向Z上连接的第四芯部64的第三槽部93保持,进一步由在周向Z上连接的第五芯部65的第四槽部94保持,并从与第四槽部94连接的导入槽部95,从第五芯部65的径向X上的外侧X1向内侧X2导入。
另外,而且,将第三芯部63的线圈7与第六芯部66的线圈7连接的第三连接线83从导出槽部96起由第三芯部63的第一槽部91保持,并由在周向Z上连接的第四芯部64的第二槽部92保持,进一步由在周向Z上连接的第五芯部65的第三槽部93保持,进一步由在周向Z上连接的第六芯部66的第四槽部94保持,并从与第四槽部94连接的导入槽部95,从第六芯部66的径向X上的外侧X1向内侧X2导入。
然后,与上述同样地,如图13所示,使用三根绕线导丝管51、52、53,如箭头511、521、531那样将第一线圈线71、第二线圈线72及第三线圈线73同时卷绕在第四芯部64、第五芯部65及第六芯部66中的每一个的齿12上。
然后,当在第四芯部64、第五芯部65及第六芯部66中的每一个的齿12上形成线圈7后,使第一线圈线71、第二线圈线72、第三线圈线73以防止松弛的方式保持在第四芯部64、第五芯部65及第六芯部66中的每一个的导出槽部96,并从径向X上的内侧X2向外侧X1导出。然后,使各绕线导丝管51、52、53在箭头E的方向上移动,为了进行接下来的卷绕工序,使第一线圈线71移动到第七芯部67的位置,使第二线圈线72移动到第八芯部68的位置,使第三线圈线73移动到第九芯部69的位置。此外,当在箭头E的方向上移动时,与以上所示的第一次连接线处理同样地,具有各绕线导丝管51、52、53的导丝管单元一边在图14所示的箭头F的方向上旋转一周,一边进行连接线处理。
此时,将第四芯部64的线圈7与第七芯部67的线圈7连接的第四连接线84从导出槽部96起由第四芯部64的第一槽部91保持,并由在周向Z上连接的第五芯部65的第二槽部92保持,进一步由在周向Z上连接的第六芯部66的第三槽部93保持,进一步由在周向Z上连接的第七芯部67的第四槽部94保持,并从与第四槽部94连接的导入槽部95,从第七芯部67的径向X上的外侧X1向内侧X2导入。
与此同样地,将第五芯部65的线圈7与第八芯部68的线圈7连接的第五连接线85从导出槽部96起由第五芯部65的第一槽部91保持,并由在周向Z上连接的第六芯部66的第二槽部92保持,进一步由在周向Z上连接的第七芯部67的第三槽部93保持,进一步由在周向Z上连接的第八芯部68的第四槽部94保持,并从与第四槽部94连接的导入槽部95,从第八芯部68的径向X上的外侧X1向内侧X2导入。
另外,而且,将第六芯部66的线圈7与第九芯部69的线圈7连接的第六连接线86从导出槽部96起由第六芯部66的第一槽部91保持,并由在周向Z上连接的第七芯部67的第二槽部92保持,进一步由在周向Z上连接的第八芯部68的第三槽部93保持,进一步由在周向Z上连接的第九芯部69的第四槽部94保持,并从与第四槽部94连接的导入槽部95,从第九芯部69的径向X上的外侧X1向内侧X2导入。
然后,与上述同样地,如图13所示,使用三根绕线导丝管51、52、53,如箭头511、521、531那样将第一线圈线71、第二线圈线72及第三线圈线73同时卷绕在第七芯部67、第八芯部68及第九芯部69中的每一个的齿12上。
然后,当在第七芯部67、第八芯部68及第九芯部69中的每一个的齿12上形成线圈7后(图25的步骤ST32的判断为“是”),切断第一线圈线71、第二线圈线72、第三线圈线73,形成第一卷绕结束线712、第二卷绕结束线722、第三卷绕结束线732(图15、图25的步骤ST34)。然后,将这些各卷绕结束线712、722、732汇集并铆接,形成星形接线的中性点700(图1)。作为汇集的方法,可以使用钎焊或焊接等接线处理。
按这种方式形成,第一线圈线71不切断而作为连续线,成为第一卷绕开始线711、第一芯部61的线圈7、第一连接线81、第四芯部64的线圈7、第四连接线84、第七芯部67的线圈7,然后成为第一卷绕结束线712。第二线圈线72不切断而作为连续线,成为第二卷绕开始线721、第二芯部62的线圈7、第二连接线82、第五芯部65的线圈7、第五连接线85、第八芯部68的线圈7,然后成为第二卷绕结束线722。第三线圈线73不切断而作为连续线,成为第三卷绕开始线731、第三芯部63的线圈7、第三连接线83、第六芯部66的线圈7、第六连接线86、第九芯部69的线圈7,然后成为第三卷绕结束线732。
接着,进行第一卷绕开始线711、第二卷绕开始线721及第三卷绕开始线731的用作电源线的情况下的处理。该三条第一卷绕开始线711、第二卷绕开始线721及第三卷绕开始线731在使定子100成为圆环状时,需要配置在定子100的径向X上的内侧X2。当如上述那样形成线圈7时,第一芯部61的第二槽部92、第三槽部93及第四槽部94、第二芯部62的第三槽部93、第四槽部94以及第三芯部63的第四槽部94未用于连接线8的保持。
因此,利用它们将第一芯部61的第一卷绕开始线711保持于第一芯部61的第四槽部94,并使用与第四槽部94连通的第三电源槽部99从径向X上的外侧X1向内侧X2导入。另外,将第二芯部62的第二卷绕开始线721保持于第二芯部62的第四槽部94,并保持于在周向Z上相邻的第一芯部61的第三槽部93,使用与该第三槽部93连通的第二电源槽部98,从径向X上的外侧X1向内侧X2导入。
另外,将第三芯部63的第三卷绕开始线731保持于第三芯部63的第四槽部94,并保持于在周向Z上相邻的第二芯部62的第三槽部93,进一步保持于在周向Z上相邻的第一芯部61的第二槽部92,使用与该第二槽部92连通的第一电源槽部97,从径向X上的外侧X1向内侧X2导入。各电源线713、723、733在径向X上的内侧X2包覆绝缘管而保持绝缘并进行配线处理。
接着,使定子芯1成为圆环状,并通过焊接等将定子芯1的端部彼此固定。利用这些工序形成定子100(图24的步骤ST4)。接着,将定子100的径向X上的外侧X1的外周面固定于壳体101的径向X上的内侧X2的内周面(图24的步骤ST5)。接着,利用轴承103将转子102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壳体101,使转子102经由气隙107与定子100相向配置(图24的步骤ST6)。利用这些工序形成旋转电机1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关于利用永久磁铁105产生的磁极的个数,如图22所示,示出了6极的例子,但不限于此,可以是与定子100的齿12的个数对应的个数。例如,在向在周向Z上相距两个齿的齿12需要连接线的本案(UVWUVW…)中,在将齿12的个数设为3·N个(N为2以上的整数)的情况下,磁极的个数可以是((3±1)·N)个。另外,在周向Z上以三个齿连续的方式向在周向Z上相邻的齿12绕线的方式(UU'UVV'VWW'W…)中,在对第二个齿进行绕线时,需要与第一个齿、第三个齿反向旋转的绕线,在将齿12的个数设为9·N个(N为1以上的整数)的情况下,磁极的个数可以是((9±1)·N)个。另外,在以两个齿连续的方式向在周向Z上相邻的齿12绕线的方式(UU'VV'WW'…)中,在将齿12的个数设为6·N个(N为1以上的整数)的情况下,磁极的个数可以是((6±1)·N)个。
在磁极的个数为((9±1)·N)个的情况、N成为2以上的情况下,由于在周向Z上以三个齿连续的方式绕线后,需要向在周向Z上相距6个齿的下一个齿12绕线,所以需要相距6个齿的连接线处理。在磁极的个数为((6±1)·N)个的情况下,由于在周向Z上以两个齿连续的方式绕线后,需要向在周向Z上相距4个齿的下一个齿12绕线,所以需要在周向Z上相距4个齿的连接线处理。此外,这一情况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也是同样的,所以适当省略其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示出将定子芯1的磁轭部11变形为直线状并将线圈线70卷绕于齿12而形成线圈7的方法,但不限于此,作为其他方法,说明使定子芯1的磁轭部11变形为使用连结部111使齿的向径向X突出的方向颠倒的反向翘曲状来进行的情况。
图16的本实施方式1的定子100除了绕线的方式不同以外,与实施方式1的定子100相同。绕线机400具有六边形的夹头机构40。夹头机构40具有夹头41、42、43、44、45、46。在与夹头机构40中的夹头41、42、43相向的位置,设置有卷绕线圈线70的绕线导丝管54、55、56。各绕线导丝管54、55、56绕旋转轴T、旋转轴M、旋转轴N旋转并将线圈线70卷绕于各齿12。但是,图16与图1的情况不同,使轴向Y反转而示出。即,图16是示出能看到芯部60的下绕线框3的状态的图。
最初,如图16所示,将定子芯1的第一芯部61、第二芯部62、第三芯部63分别固定于夹头41、夹头42、夹头43。然后,使绕线导丝管54、55、56绕旋转轴T、M、N旋转,将线圈线70卷绕于各齿12而形成线圈7。然后,在第一次的卷绕完成后,通过使绕线导丝管54、55、56前后上下移动,并且使夹头机构40旋转,从而与上述所示的情况同样地,将连接线8交接给规定的芯部60。此时,夹头机构40以60°的间距旋转。即,第四芯部64重复3次60°的间距的旋转并移动到在第一次的卷绕中固定有第一芯部61的夹头41的位置。其他芯部60也同时移动。由于从夹头46的位置排出,所以在夹头45的位置不固定定子芯1。
根据该方法,将在周向Z上相邻的齿12彼此之间确保为较宽而能够将线圈线70卷绕于齿12来形成线圈7。即,如图16所示,能够使绕线导丝管54、55、56的旋转轴T、M、N始终朝向齿12侧进行卷绕。因此,能够相对于齿12高速地卷绕线圈线70,能够缩短卷绕的周期时间。此外,由于在该实施方式1中示出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能够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地进行,所以适当省略其说明。
根据按上述方式构成的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具备定子芯、线圈及绝缘部,所述定子芯具有呈环状配置的磁轭部及在周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并向径向上的内侧突出地形成于所述磁轭部的径向上的内侧的内周面的多个齿,所述线圈是分别将线圈线卷绕于多个所述齿而形成的,所述绝缘部配设于所述定子芯与所述线圈之间并将所述定子芯与所述线圈绝缘,其中,
所述绝缘部具有相比于所述定子芯从轴向上的一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径向上的外侧的外周面具有在轴向上形成为多层的槽部,
所述线圈线的卷绕开始线、卷绕结束线及将不同的所述齿的所述线圈彼此连接的连接线这些全部的线在轴向上设置于同一方向的所述绝缘部的所述第一突出部,
所述卷绕开始线配置于形成在所述绝缘部的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导入槽部,所述导入槽部与在轴向上最接近所述定子芯的一侧的所述槽部连续,并且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径向上的外侧向径向上的内侧连通地形成,并具有沿着轴向的倾斜面并保持所述线圈线,所述倾斜面的周向上的宽度从在轴向上与所述定子芯相反的一侧向所述定子芯侧逐渐变小,
所述连接线是在经过不同的所述齿间的期间从所述绝缘部的轴向上的与所述定子芯相反的一侧向轴向上的所述定子芯侧倾斜地配置的连续线,并且由所述槽部保持,
另外,根据旋转电机,具备经由气隙与所述定子相向配置的转子,
另外,根据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使转子经由气隙与利用上述记载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所述定子相向配置,
所以能够防止连接线的干涉并减少接线构件,并且能够缩短制造时间而提高生产性。
另外,所述槽部在轴向上倾斜地形成,所以能够利用槽部的倾斜可靠地防止定子芯的连接线的干涉。
另外,所述绝缘部的所述第一突出部的所述槽部从在轴向上远离所述定子芯的一侧起由第一槽部、第二槽部、第三槽部及第四槽部这四层形成,
所述连接线将在周向上相距三个齿的所述齿的所述线圈彼此连接,并且从所述第一槽部起由在周向上依次相邻的所述第一突出部的所述第二槽部、所述第三槽部、所述第四槽部连续地保持直到在周向上相距三个齿的所述齿,
所以在周向上相距三个齿的齿间彼此卷绕线圈线而形成线圈,因此其他相的连接线与线圈线的卷绕开始线不会干涉,因此能够得到在抑制接线构件的材料原价及加工费的基础上能防止脉动及振动且电气特性稳定的定子。
另外,所述绝缘部的所述第一突出部具有导入槽部,所述导入槽部与在轴向上最接近所述定子芯的一侧的所述槽部连续,并且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径向上的外侧向径向上的内侧连通地形成,并保持所述线圈线,所以能够将线圈线容易地引导到齿侧。
另外,所述绝缘部的所述第一突出部具有导出槽部,所述导出槽部与在轴向上最远离所述定子芯的一侧的所述槽部连续,并且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径向上的内侧向径向上的外侧连续地形成,并保持所述连接线,
所以能够将连接线容易地引导到第一突出部的形成有槽部的部位。
另外,所述绝缘部的所述第一突出部在轴向上最远离所述定子芯的一侧的所述槽部以外的所述槽部的周向上的一端具有电源槽部,所述电源槽部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径向上的外侧向径向上的内侧连续地形成并保持所述线圈线,
所以能够将线圈线容易地引导到定子芯的径向上的内侧。
另外,所述磁轭部形成为能够变形成直线状或使所述齿的向径向突出的方向颠倒的反向翘曲状,
所以能够简便地向定子芯的齿卷绕线圈线。
另外,根据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将所述定子芯的所述磁轭部变形为直线状,用三个绕线导丝管在沿着在周向上连续的三个所述齿的形状的轨道中同时卷绕三条所述线圈线并在三个所述齿上形成所述线圈,然后使三条所述线圈线作为所述连接线分别保持于三个所述齿的所述第一突出部的所述槽部,并移动到在周向上相距三个齿的所述齿,
所以能够对在周向上连续的三个齿卷绕连续的线圈线而形成线圈。由此,能够减少接线构件,并抑制产品成本。
此外,作为芯部的个数的齿的个数为3·N个(N为2以上的整数)即可。
另外,根据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将所述定子芯的所述磁轭部变形为反向翘曲状,用三个绕线导丝管在沿着在周向上连续的三个所述齿的形状的轨道中同时卷绕三条所述线圈线并在三个所述齿上形成所述线圈,然后使三条所述线圈线作为所述连接线分别保持于三个所述齿的所述第一突出部的所述槽部,并移动到在周向上相距三个齿的所述齿,
所以能够对在周向上连续的三个齿高速地卷绕连续的线圈线而形成线圈。由此,能够减少接线构件,并抑制产品成本。
实施方式2.
图17是示出在实施方式2中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使定子芯1的磁轭部11变形为直线状并安装有作为绝缘部的上绕线框20、下绕线框30及膜部230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8是示出在图17所示的定子中将上绕线框20、下绕线框30及膜部230安装于定子芯1之前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19是示出图17所示的膜部230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0是示出图17所示的上绕线框20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1是示出图17所示的下绕线框30的结构的立体图。
在图中,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如图所示,在实施方式2的定子100中,将上述实施方式1所示的定子芯1与线圈7绝缘的作为绝缘部的上绕线框2及下绕线框3的结构不同。在本实施方式2中,为了将定子芯1与线圈7绝缘,绝缘部由上绕线框20、下绕线框30及膜部230构成。
上绕线框20及下绕线框30为如下结构:具有上述实施方式1中的上绕线框2的第一突出部21及下绕线框3的第二突出部31,没有第一腿部22及第二腿部32。而且,第一突出部21具备用于固定后述的膜部230的爪部211、212、213、214。另外,第二突出部31具备用于固定膜部230的爪部311、312、313、314。另外,下绕线框30具备凸部315。定子芯1具备沿轴向Y形成于齿12的第二凹部115。下绕线框30的凸部315与定子芯1的第二凹部115嵌合地设置。
膜部230由薄壁的具有绝缘性的膜材料形成,例如可考虑使用厚度为0.125mm的膜材料。然后,在该膜材料上附加折痕而形成为图19所示的形状。利用该折痕,膜部230具备:覆盖内周面112的第一侧面231、覆盖第一侧面121及第二侧面131的第二侧面232以及覆盖顶端面122的第三侧面233,所述内周面112是磁轭部11的径向X上的内侧X2的轴向Y的侧面,所述第一侧面121及第二侧面131是齿12的轴向Y的侧面,所述顶端面122是齿12的轴向Y的侧面。另外,当膜部230安装于定子芯1时,在轴向Y上与第一突出部21及第二突出部31连接。另外,膜部230与定子芯1的全部的各芯部61~69对应地连续形成。
具体而言,膜部230的相对于上绕线框20的第一突出部21及下绕线框30的第二突出部31的轴向Y上的连接在膜部230的轴向Y上的两端,对应地形成为比定子芯1的轴向Y上的长度长。并且,膜部230的形成为比定子芯1的轴向Y上的两端长的部分分别固定于上绕线框20的爪部212、212、213、214及下绕线框30的爪部311、312、313、314。此外,其他结构及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
在按上述方式构成的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
所述绝缘部具备: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相比于所述定子芯从轴向上的另一侧突出;及
膜部,所述膜部在轴向上与所述第一突出部及所述第二突出部连接,并且覆盖所述齿的轴向上的侧面及所述磁轭部的径向内侧的轴向上的侧面,所以能够用薄壁的膜部构成绝缘部,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
本公开记载了各种例示性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但记载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的各种特征、技术方案及功能并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的应用,能够单独或以各种组合应用于实施方式。
因此,可在本申请说明书公开的技术范围内设想未例示的无数的变形例。例如,包括使至少一个构成要素变形的情况、追加或省略至少一个构成要素的情况、提取至少一个构成要素并与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组合的情况。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定子芯,10旋转电机,11磁轭部,12齿,13蹄片部,100定子,101壳体,102转子,103轴承,104轴,105永久磁铁,106转子芯,107气隙,111连结部,112内周面,113外周面,114第一凹部,115第二凹部,121第一侧面,122顶端面,131第二侧面,14槽,2上绕线框,20上绕线框,201外周面,202内周面,21第一突出部,211爪部,212爪部,213爪部,214爪部,22第一腿部,230膜部,3下绕线框,30下绕线框,31第二突出部,311爪部,312爪部,313爪部,314爪部,315凸部,32第二腿部,40夹头机构,400绕线机,41夹头,42夹头,43夹头,44夹头,45夹头,46夹头,51绕线导丝管,52绕线导丝管,53绕线导丝管,54绕线导丝管,55绕线导丝管,56绕线导丝管,6芯板,60芯部,61第一芯部,62第二芯部,63第三芯部,64第四芯部,65第五芯部,66第六芯部,67第七芯部,68第八芯部,69第九芯部,7线圈,70线圈线,700中性点,71第一线圈线,711第一卷绕开始线,712第一卷绕结束线,713第一电源线,72第二线圈线,721第二卷绕开始线,722第二卷绕结束线,723第二电源线,73第三线圈线,731第三卷绕开始线,732第三卷绕结束线,733第三电源线,8连接线,81第一连接线,82第二连接线,83第三连接线,84第四连接线,85第五连接线,86第六连接线,9槽部,91第一槽部,92第二槽部,93第三槽部,94第四槽部,95导入槽部,950倾斜面,96导出槽部,97第一电源槽部,98第二电源槽部,99第三电源槽部,T旋转轴,M旋转轴,N旋转轴,X径向,X1外侧,X2内侧,Y轴向,Z周向。

Claims (11)

1.一种旋转电机的定子,所述旋转电机的定子具备定子芯、线圈及绝缘部,所述定子芯具有呈环状配置的磁轭部及在周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并向径向上的内侧突出地形成于所述磁轭部的径向上的内侧的内周面的多个齿,所述线圈是分别将线圈线卷绕于多个所述齿而形成的,所述绝缘部配设于所述定子芯与所述线圈之间并将所述定子芯与所述线圈绝缘,其中,
所述绝缘部具有相比于所述定子芯从轴向上的一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径向上的外侧的外周面具有在轴向上形成为多层的槽部,
所述线圈线的卷绕开始线、卷绕结束线及将不同的所述齿的所述线圈彼此连接的连接线这些全部的线在轴向上设置于同一方向的所述绝缘部的所述第一突出部,
所述卷绕开始线配置于形成在所述绝缘部的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导入槽部,所述导入槽部与在轴向上最接近所述定子芯的一侧的所述槽部连续,并且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径向上的外侧向径向上的内侧连通地形成,并具有沿着轴向的倾斜面并保持所述线圈线,所述倾斜面的周向上的宽度从在轴向上与所述定子芯相反的一侧向所述定子芯侧逐渐变小,
所述连接线是在经过不同的所述齿间的期间从所述绝缘部的轴向上的与所述定子芯相反的一侧向轴向上的所述定子芯侧倾斜地配置的连续线,并且由所述槽部保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中,
所述槽部在轴向上倾斜地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中,
所述绝缘部的所述第一突出部的所述槽部从在轴向上远离所述定子芯的一侧起由第一槽部、第二槽部、第三槽部及第四槽部这四层形成,
所述连接线将在周向上相距三个齿的所述齿的所述线圈彼此连接,并且从所述第一槽部起由在周向上依次相邻的所述第一突出部的所述第二槽部、所述第三槽部、所述第四槽部连续地保持直到在周向上相距三个齿的所述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中,
所述绝缘部的所述第一突出部具有导出槽部,所述导出槽部与在轴向上最远离所述定子芯的一侧的所述槽部连续,并且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径向上的内侧向径向上的外侧连续地形成,并保持所述连接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中,
所述绝缘部的所述第一突出部在轴向上最远离所述定子芯的一侧的所述槽部以外的所述槽部的周向上的一端具有电源槽部,所述电源槽部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径向上的外侧向径向上的内侧连续地形成并保持所述线圈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中,
所述绝缘部具备: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相比于所述定子芯从轴向上的另一侧突出;及
膜部,所述膜部在轴向上与所述第一突出部及所述第二突出部连接,并且覆盖所述齿的轴向上的侧面及所述磁轭部的径向内侧的轴向上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中,
所述磁轭部形成为能够变形成直线状或使所述齿的向径向突出的方向颠倒的反向翘曲状。
8.一种旋转电机,其中,所述旋转电机具备:
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及
转子,所述转子经由气隙与所述定子相向配置。
9.一种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所述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是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将所述定子芯的所述磁轭部变形为直线状,用三个绕线导丝管在沿着在周向上连续的三个所述齿的形状的轨道中同时卷绕三条所述线圈线并在三个所述齿上形成所述线圈,然后使三条所述线圈线作为所述连接线分别保持于三个所述齿的所述第一突出部的所述槽部,并移动到在周向上相距三个齿的所述齿。
10.一种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所述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是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将所述定子芯的所述磁轭部变形为反向翘曲状,用三个绕线导丝管在沿着在周向上连续的三个所述齿的形状的轨道中同时卷绕三条所述线圈线并在三个所述齿上形成所述线圈,然后使三条所述线圈线作为所述连接线分别保持于三个所述齿的所述第一突出部的所述槽部,并移动到在周向上相距三个齿的所述齿。
11.一种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其中,
使转子经由气隙与利用权利要求9或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所述定子相向配置。
CN201980085353.7A 2019-02-27 2019-12-16 旋转电机的定子、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34548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3550 2019-02-27
JP2019-033550 2019-02-27
PCT/JP2019/049126 WO2020174817A1 (ja) 2019-02-27 2019-12-16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回転電機、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4880A true CN113454880A (zh) 2021-09-28

Family

ID=72240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5353.7A Pending CN113454880A (zh) 2019-02-27 2019-12-16 旋转电机的定子、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38894B2 (zh)
CN (1) CN113454880A (zh)
WO (1) WO20201748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17023A (ja) * 2020-07-13 2022-01-25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WO2023149252A1 (ja) * 2022-02-02 2023-08-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回転電機、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WO2023162357A1 (ja) * 2022-02-28 2023-08-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ーおよび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ー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67604A (ja) * 2006-12-28 2008-07-17 Ichinomiya Denki:Kk インナーロータ型モールド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ステータ
JP5237049B2 (ja) * 2008-10-28 2013-07-17 アスモ株式会社 インシュレータ、ステータ及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JP5396241B2 (ja) * 2009-11-10 2014-01-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850431B2 (ja) * 2012-12-25 2016-02-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機用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0174817A1 (ja) 2021-09-13
WO2020174817A1 (ja) 2020-09-03
JP7038894B2 (ja)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06411B2 (ja) 回転電機
US8878407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tator coil connecting unit therefor
US10116179B2 (en) Three-phase alternating current motor
WO2018142845A1 (ja) 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モータ
CN113454880A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JP2009131092A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および回転電機
EP2738916B1 (en) Stator of an electric motor comprising a coil insulation
US11018543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ator of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including a cassette coil
WO2021039682A1 (ja) コイル、ステータ、及びモータ
WO2011155327A1 (ja) 電動機の突極集中巻きステ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68219A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20001516A1 (en) Stator for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7297102B2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回転電機、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JP2010136536A (ja) 電機子の製造方法
JP5233630B2 (ja) ステータ、回転電機、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EP2717440B1 (en) Rotary electric motor salient pole armature winding
JP2009118636A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JP2006187164A (ja) 回転電機
JP2010183660A (ja) ステータ、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08236978A (ja) クローポールモータ
JP5705153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と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WO2023149252A1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回転電機、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JP7058698B2 (ja) 回転電機
JP6968215B2 (ja) 回転電機
JP7270846B2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回転電機、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