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53933A - 具有翻板断开装置的用于关闭机动车辆前端进气口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翻板断开装置的用于关闭机动车辆前端进气口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53933A
CN113453933A CN202080014051.3A CN202080014051A CN113453933A CN 113453933 A CN113453933 A CN 113453933A CN 202080014051 A CN202080014051 A CN 202080014051A CN 113453933 A CN113453933 A CN 1134539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p
release device
stop
mal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40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53933B (zh
Inventor
F.瓦卡
K.阿拉布
L.马里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Original Assignee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filed Critical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Publication of CN113453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39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539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539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8Air inlets for cooling; Shutters or blinds therefor
    • B60K11/085Air inlets for cooling; Shutters or blinds therefor with adjustable shutters or blin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3Trac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前端进气口的阻挡装置(1),包括:支撑框架(3),布置在支撑框架(3)内的至少一个翻板(5),所述至少一个翻板(5)包括第一端(5b)和第二端(5c),至少一个翻板(5)的第二端(5b)包括所述翻板(5)的释放装置(60),所述释放装置(60)包括通过凸形/凹形装置(63)连接的第一部分(61)和第二部分(62),该阻挡装置(1)包括至少一个止动件(9),释放装置(60)的第一部分(61)和/或翻板主体(5a)被配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止动件(9)接触,第一部分(61)和第二部分(62)倾向于通过第二部分(62)的旋转而彼此分开。

Description

具有翻板断开装置的用于关闭机动车辆前端进气口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阻挡机动车辆前端气流的装置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包括翻板释放装置的阻挡装置。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的前端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主进气口,气流通过该主进气口沿机动车辆前舱的方向进入。机动车辆的热交换器,例如用于对乘客车厢进行空气调节和/或用于冷却发动机的热交换器,通常放置在这些进气口的后面。
还已知的是,在穿过主进气口的空气路径中,提供具有一个或多个可枢转地安装的翻板的支撑框架,该翻板能够采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的多个不同的角度位置,从而形成类似百叶窗的阻挡装置。这种阻挡装置有时被称为主动进气格栅阻挡装置,或受控进气模块。这种阻挡装置也可以称为AGS(主动进气格栅百叶窗)。
阻挡装置允许调节穿过进气口并与热交换器相遇的气流。因此,通过改变这些热交换器接收的空气量,可以根据需要优化它们的效率。此外,高速下,在关闭位置,翻板允许减小机动车辆的阻力系数,从而改善所述机动车辆的空气动力学。因此,当发动机不需要被外部空气冷却时,阻挡装置可以减少能量消耗和污染。
然而,由于冲击的原因,翻板可能会断裂,不再能够执行控制空气流入的任务。这种断裂的翻板通常保持附着在支撑框架上,并且如果没有直接的目视检查,很难检测到这种断裂的翻板。断裂的翻板通常是手动移除的,并可在目视检查过程中更换。然而,翻板断裂和移除断裂翻板之间的时间可能很长,这可能对阻挡装置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如果破损的翻板保持在关闭位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部分地弥补现有技术的缺点,并提出一种阻挡装置,在该阻挡装置中,断裂的翻板不会保持在支撑框架中的任何位置。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前端进气口的阻挡装置,其包括:
a.支撑框架,具有至少两个侧向立柱和连接两个侧向立柱的两个端部横梁,
b.至少一个翻板,布置在支撑框架内并围绕枢转轴线在第一打开端位置和第二关闭端位置之间枢转,所述至少一个翻板包括翻板主体、通过第一枢轴连接而连接到支撑框架的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可以连接到驱动装置,并且该翻板还特别包括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第二端通过第二枢轴连接而连接到支撑框架,
c.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翻板的第一端包括所述翻板的释放装置,
d.所述释放装置包括:
i.第一部分,连接到翻板主体,以及
ii.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相对设置,包括与支撑框架的第一枢轴连接以及可能的与驱动装置的连接,
e.阻挡装置,特别是包括至少一个止动件的支撑框架或驱动装置,释放装置的第一部分和/或翻板主体被配置成与所述至少一个止动件接触,特别是当翻板占据其第一打开端位置或其第二关闭端位置时,使得当释放装置的第一部分和/或翻板主体与所述止动件接触时,第一和第二部分通过第二部分的旋转而彼此分离。
术语“释放”是指翻板从支撑框架上分离,或释放装置的两个部分分离,或翻板的分离,特别是翻板本体和支撑框架的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释放装置的第一和第二部分通过凸形/凹形装置连接,该凸形/凹形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接触区和至少一个第二接触区,该第一接触区能够将驱动装置的旋转运动朝向第一打开端位置传递给翻板主体,该第二接触区能够将驱动装置的旋转运动朝向第二关闭端位置传递给翻板主体,凸形/凹形装置的第一或第二接触区中的至少一个与平行于枢转轴线的方向形成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仅释放装置的第一和第二部分之间的第一接触区与平行于枢转轴线的方向形成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凸形/凹形装置的第一接触区和凸形/凹形装置的第二接触区都与平行于枢转轴线的方向形成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凸形/凹形装置还包括:
a.第一基部,布置在释放装置的第一部分上,
b.第二基部,布置在释放装置的第二部分上,与第一基部相对,
c.至少一个凸形构件,布置在第一或第二基部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所述凸形构件平行于枢转轴线而突出,以及
d.至少一个凹形构件,与至少一个凸形构件互补,布置在与承载至少一个凸形构件的基部相对的基部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至少一个凸形构件或凹形构件布置在与枢转轴线同心并平行于所述枢转轴线而突出的第一环上,并且至少一个互补的凸形构件或凹形构件布置在也与枢转轴线同心并平行于所述枢转轴线而突出的第二环上,
a.第一环用于插入第二环内,
b.第一环的外壁和第二环的内壁包括垂直于枢转轴线并相互接合的成对的卷边-凹槽,以便将第一部分夹在第二部分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释放装置的第一部分和翻板主体制成为一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翻板主体被挤压,并且释放装置的第一部分是固定到所述翻板主体的一端的独立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释放装置的第一部分包括垂直于枢转轴线而突出并用于与止动件接触的突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驱动装置被配置成:当翻板与至少一个止动件接触时,延伸翻板的旋转运动,检测至少一个翻板的旋转阻力并在达到给定阻力值时停止其旋转,
所述驱动装置还被构造成:当其达到的预定行程超过到达止动件所需的行程时,停止其旋转而不会遭遇对所述至少一个翻板的旋转阻力,并且向电子管理系统发送错误信号。
自然地,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如上所述的用于阻挡装置的翻板。
根据本发明的翻板包括翻板主体以及能够通过第一枢轴连接而连接到支撑框架的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一端可以连接到驱动装置,其中翻板还特别包括与第一端相对并且能够通过第二枢轴连接而连接到支撑框架的第二端,
a.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翻板的第一端包括所述翻板的释放装置,
b.所述释放装置包括:
i.第一部分,连接到翻板主体,以及
ii.与第一部分相对设置的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尤其包括与支撑框架的第一枢轴连接以及可能的与驱动装置的连接,
释放装置的第一部分和/或翻板主体被构造成使得,当释放装置的第一部分和/或翻板主体与止动件接触时,第一和第二部分通过第二部分的旋转而彼此分离。
这里的术语“释放”是指释放装置的两个部分的脱离或分离。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非限制性说明的方式提供的以下描述和附图,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示出了当翻板处于关闭端位置时、阻挡装置背面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示出了当翻板处于打开端位置时、阻挡装置背面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3示出了处于关闭端位置的驱动装置内部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4示出了处于打开端位置的驱动装置内部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5示出了翻板5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6示出了翻板5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
图7示出了第一枢轴连接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8示出了驱动装置外部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9示出了第二枢轴连接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0示出了释放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1示出了释放装置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
图12示出了释放装置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的分离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3示出了释放装置的第一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4示出了释放装置的第二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5示出了释放装置的示意性横截面透视图。
在这些图中,相同的元件带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示例。尽管描述涉及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但这不一定意味着每个参考涉及相同的实施例,或者该些特征仅适用于一个实施例。各种实施例的各个特征也可以组合或互换,以便创建其他实施例。
在本说明书中,一些元素或参数可以被索引,例如第一元素或第二元素,以及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或者甚至第一标准和第二标准等。在这种情况下,这是用于区分和表示相似但不相同的元素或参数或标准的简单索引。这种索引并不意味着一个元素、参数或标准优先于另一个元素、参数或标准,并且在不脱离本说明书的范围的情况下,这种名称可以容易地互换。此外,这种索引并不意味着任何时间顺序,例如,在评估任何给定的标准时。
在下面的描述中,术语“上”和“下”指的是机动车辆上的阻挡装置的安装状态下,前端进气口的阻挡装置上的元件的布置。
图1和图2示出了用于机动车辆前端进气口的阻挡装置1,分别描绘了其正面和背面。这里的正面指的是阻挡装置1的面向机动车辆前方的面。这里的背面指的是阻挡装置1的与正面相对的面,并且旨在朝向机动车辆的后部。
阻挡装置1包括支撑框架3,支撑框架3具有两个侧向立柱3a和将两个侧向立柱3a连接在一起的两个端部横梁3b、3b’,从而限定了支撑框架3的开口。更具体地,支撑框架3具有上横梁3b和下横梁3b’,这些方位任意地对应于处于安装状态的阻挡装置1在机动车辆中的布置。在图1和图2所示的例子中,支撑框架3的开口被连接上横梁3b和下横梁3b’的中央立柱3c分成两部分。
支撑框架3具有布置在开口内部的至少一个翻板5。该至少一个翻板5被安装成围绕枢转轴线P(如图3和4所示)在第一打开端位置(如图2和4所示)和第二关闭端位置(如图1和3所示)之间枢转。当至少一个翻板5占据其第一打开端位置时,气流可以穿过支撑框架3的开口。当至少一个翻板5占据其第二关闭端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翻板5阻挡支撑框架3的开口并阻止气流通过。自然地,翻板5能够采取任何中间位置。
仍然在图1和2所示的例子中,支撑框架3包括多个翻板5,形成至少一组翻板5,它们在同一平面上相互平行并彼此相邻。在这种情况下,支撑框架3包括两组翻板5,每组翻板5布置在开口中。这些开口由中央立柱3c隔开。翻板5水平地以一个在另一个之上的方式布置。
换句话说,当翻板5处于图4所示的打开端位置时,即:当它们相对于支撑框架3在纵向和横向方向上延伸时,开口或进气口是畅通的,气流可以通过由支撑框架3限定的通道或开口。当该组翻板5处于关闭端位置时,即:当阻挡装置安装在车辆中时,它们相对于支撑框架3或例如相对于车辆的轴线在横向和垂直方向上延伸,由支撑框架3限定的空气通道或开口,即:进气口被阻挡,并且空气不能穿过支撑框架3。如图1所示,在该关闭位置,该组翻板5构成了障碍物,该障碍物通过其前表面阻碍气流的流通,因此支撑框架3的开口被完全堵塞。换句话说,阻挡装置1被配置成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在关闭位置中,翻板5完全关闭支撑框架3的开口并因此阻挡气流F的通过,在打开位置中,翻板5被定位成允许气流F以最大流速通过。
此外,支撑框架3具有至少一个驱动装置7(在图2中可见),该驱动装置被配置成控制翻板5在其第一打开端位置和其第二关闭端位置之间的定位以及枢转。
驱动装置7尤其包括致动器7a和控制构件7b,如图3和图4所示。在图2中,致动器7a和控制构件7b被保护盖7c覆盖。在图3和图4所示的例子中,致动器7a连接到翻板5(在该组翻板5中被称为马达翻板51a),以便驱动该马达翻板51a的枢转。该组翻板5的其他翻板51b通过控制构件7b(例如杆)连接到马达翻板51a,该控制构件7b将马达翻板51a的枢转运动传递给其他翻板51b。
用于将致动器7a的旋转运动传递给该组翻板5的其他方法是完全可以想到的。例如,致动器7a可以通过杠杆直接连接到控制构件7b,其中该致动器7a然后平移所述控制构件7b以便同时枢转翻板。
仍然在图1、2、3和4所示的例子中,驱动装置7布置在支撑框架3的中央立柱3c上,使得两组翻板5可以同时枢转。根据此处未示出的变型,驱动装置7可以布置在支撑框架3的侧向立柱3a上,以便枢转单组翻板5。此外,驱动装置7在此布置在阻挡装置1的背面。
如图5所示,至少一个翻板5特别包括细长的翻板主体5a、第一端5b和与第一端5b相对的第二端5c。通常由塑料材料制成的翻板5例如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挤压翻板5。在这种情况下,翻板主体5a被挤压,并且第一端5b和第二端5c是固定到所述翻板主体5a的端部的分离件。然而,很有可能想象另一种类型的翻板5,例如制成为一件的翻板5,特别是通过模制。
翻板5的第一端5b通过第一枢轴连接(如图7所示)连接到支撑框架3,并连接到驱动装置7。在图7中,为了便于理解,省略了控制构件7b和翻板5。
在马达翻板51a的情况下,第一端5b可以直接连接到致动器7a。第一端5b也可以通过连接臂55连接到控制构件7b,连接臂55在大致垂直于枢转轴线P的方向上延伸。
第一枢轴连接可以通过例如驱动装置7的壁32中垂直于枢转轴线P的第一凹口71的连接来形成。然后,翻板5的第一端5b包括圆形的第二凹口53(如图6所示),其与第一凹口71互补。翻板5的第一端5b插入第一凹口71中,使得壁32进入第二凹口53。
如图8所示,翻板5的第一端5b由保护盖7c保持在第一凹口71中,保护盖7c开始覆盖第一凹口71并将其关闭,从而形成使得翻板5的第一端5b可以在其中枢转的孔口。
仍然如图8所示,阻挡装置1包括至少一个止动件9。当翻板5占据其第一打开端位置或其第二关闭端位置时,该止动件9特别用于与翻板5接触。当翻板5到达其中一个端位置时,该止动件9阻止翻板5的枢转。止动件9可以特别地布置在支撑框架3上的侧向立柱3a、3b上或中央立柱3c上,特别是在驱动装置7的高度处。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止动件9布置在保护盖7c上。止动件9也可以直接布置在支撑框架3上。
第二端5c本身通过第二枢轴连接而连接到支撑框架3,如图9所示。因此,第二端5c可以包括在枢转轴线P上突出的突起54。该突起54位于支撑框架3的垂直于枢转轴线P延伸的壁33中形成的孔口中。这里,该壁33布置在侧向立柱3a上。
如图10和11更详细地示出的,至少一个翻板5的第一端5b包括所述翻板5的释放装置60。该释放装置60允许翻板5的分离,更具体地说,允许翻板主体5a从支撑框架3分离,并因此允许其落下,以防止所述翻板5在断裂时保持在关闭端位置,并导致布置在阻挡装置1后面的热交换器的性能损失。
释放装置60尤其可以布置在一组翻板5中的一个或多个翻板5上。在如图1和2所示的阻挡装置1的情况下,阻挡装置1包括形成至少一组翻板5的多个翻板5,多个翻板5以一个位于另一个之上的方式水平布置,如果所述一组翻板5中只有上翻板5包括释放装置60,则可能是有利的。事实上,根据各种反馈报告和实验,上翻板5最有可能断裂从而阻碍气流在支撑框架3开口中的流通。
检测装置60特别包括:
第一部分61,连接到翻板主体5a,以及
与第一部分61相对设置的第二部分62。
释放装置60的第二部分62尤其包括与支撑框架3的第一枢轴连接,更准确地说是第二凹口53。第二部分62还包括与驱动装置7的连接。更准确地说,第二部分62可以包括连接臂55。
释放装置60的第一部分61和/或翻板主体5a特别配置成:当翻板5占据其第一打开端位置或其第二关闭端位置时,与至少一个止动件9接触。为此,释放装置60的第一部分61可以包括垂直于枢转轴线P而突出并用于与止动件9接触的突起610。
第一部分61和第二部分62尤其可以通过凸形/凹形装置63连接。该凸形/凹形装置63具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接触区65a,其能够将驱动装置7的旋转运动朝向第一打开端位置传递给翻板主体5a,以及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接触区65b,其能够将驱动装置7的旋转运动朝向第二关闭端位置传递给翻板主体5a。第一接触区65a或第二接触区65b中的至少一个与平行于枢转轴线P的方向形成角度。因此,当释放装置60的第一部分61和/或翻板主体5a与止动件9接触时,释放装置60的第一部分61和第二部分62趋向于通过第二部分62在所述接触区域65a、65b处的滑动运动的旋转而彼此分离。
因此,当翻板主体5a或第一部分61与止动件9接触时,止动件9被阻挡并且不能再枢转。如果凸形/凹形装置63的接触区65a、65b与平行于枢转轴线P的方向形成角度,则由驱动装置7施加在第二部分62上的枢转力被转换成平移力。在正常情况下,该平移力由在第二枢轴连接处附接到支撑框架3的翻板5的第二端5c施加的反向力来补偿。
然而,在翻板5断裂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其翻板主体5a处,该反向力不存在,并且平移力导致第一部分61和连接到其上的翻板主体5c的部分沿着凸形/凹形装置63的接触区65a、65b滑动,该接触区65a、65b与平行于枢转轴线P的方向形成角度,如图1和2所示。在图1和图2中,枢转和平移力由箭头表示。这种平移发生,直到第一部分61与第二部分62完全分离,并且所述第一部分61和附接到其上的翻板主体5c的部分在重力作用下下落。
这对于确保断裂的翻板5不会在可能降低机动车辆性能的位置保持卡在支撑框架的开口中是特别有用的。
驱动装置7尤其可以被配置成:当翻板5与至少一个止动件9接触时,延伸翻板5的旋转运动。当翻板5与止动件9接触时,驱动装置7、更准确地说是其致动器7a可以检测对翻板5的旋转阻力,例如通过测量致动器7a处的电流。如果旋转阻力增加,一旦达到给定的阻力值,驱动装置尤其可以停止其旋转。
如果旋转阻力没有增加,例如,由于翻板5断裂,驱动装置7也可以被配置成:当其达到的预定行程超过到达止动件9所需的行程时,停止其旋转。驱动装置7然后可以向电子管理系统发送错误信号,以便例如点亮仪表板上的指示器,从而警告用户:阻挡装置1存在问题。
在图10、11和12所示的例子中,只有释放装置60的第一部分61和第二部分62之间的第一接触区65a与平行于枢转轴线P的方向形成角度。特别地,在翻板5在其第一打开端位置与止动件9接触时、使用该第一接触区65a,如图8所示。然而,非常可能的是,特别地,在翻板5在其关闭端位置与止动件9接触时,使用该第一接触区65a。
在该示例中,第二接触区65b本身平行于枢转轴线P,并且不允许释放装置60的第一部分61和第二部分62分开。
根据未示出的实施例,凸形/凹形装置63的第一接触区65a和第二接触区65b都可以与平行于枢转轴线P的方向形成角度。因此,在该实施例中,释放装置60的第一部分61和第二部分62可以在第一打开端位置和第二关闭端位置均移动分开。
图13显示了释放装置60的第一部分61的独立透视图。图14示出了释放装置60的第二部分62的独立透视图。图15最后显示了释放装置60的截面图。如图13、14和15所示,凸形/凹形装置63可以包括:
布置在释放装置60的第一部分61上的第一基部66a,
布置在释放装置60的第二部分62上、与第一基部66a相对的第二基部66b,
布置在第一基部66a或第二基部66b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的至少一个凸形构件67a,所述凸形构件67a平行于枢转轴线P而突出,以及
至少一个凹形构件67b,其与至少一个凸形构件67a互补并且布置在基部66a、66b上,与承载至少一个凸形构件67b的基部66a、66b相对。
在图13、14和15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基部66a和第二基部66b各包括四个凸形构件67a和四个凹形构件67b。这里,第一部分61还包括延伸部612,该延伸部612从第一基部66a开始、平行于枢转轴线P延伸,并且用于形成与挤压翻板主体5a的连接。在翻板5制成为一件的情况下,该延伸部不存在,并且第一基部66a由与翻板主体5a相同的材料制成。
至少一个凸形构件67a或凹形构件67b可以特别地布置在与枢转轴线P同心并且平行于所述枢转轴线P而突出的第一环68a上。至少一个互补的凸形构件67a或凹形构件67b可以布置在第二环68b上,第二环68b也与枢转轴线P同心并且平行于所述枢转轴线P而突出。第一环68a用于在安装状态下插入第二环68b内部,如图15所示。第一环68a的外壁和第二环68b的内壁包括垂直于枢转轴线P的成对的卷边69a-凹槽69b,它们相互接合以便将第一部分61夹在第二部分62上。
在图13、14和15所示的例子中,第一环68a由第一部分61承载,第二环68b由第二部分62承载。自然地,很有可能设想出反过来的情况。
此外,凹槽69b在此生成在第二环68b的内表面上,而卷边69a生成在第一环68a的外表面上。也可以想象相反的情况,即:凹槽69b生成在第一环68a的外表面上,而卷边69a生成在第二环68b的内表面上。
在第一部分61和第二部分62之间的这种弹性嵌套式固定的存在,允许在两个元件分离时,在分离过程中在第一部分61上施加顶出力。然后,第一部分61和连接到其上的断裂的翻板主体5a更容易被排出。这降低了第一部分61将保持在第二部分62中的风险。
凸形/凹形装置63还可以包括防错装置630,其允许第二部分62在分离装置60的第一部分61上的良好定位。这允许诸如连接臂55的元件相对于翻板主体5a的适当定位。该防错装置630尤其可以由凸形构件67a及其互补的凹形构件67b形成,其具有与其他凸形构件67a和凹形构件67b不同的形状。
因此,很明显,由于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分离或释放装置60的翻板5,阻挡装置1不仅允许自动排出断裂的翻板5而不需要进行目视检查和人工干预,还可以允许检测并发信号通知断裂的翻板5,使得机动车辆的使用者可以计划进行修理。

Claims (11)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前端进气口的阻挡装置(1),包括:
支撑框架(3),具有至少两个侧向立柱(3a)和连接所述两个侧向立柱(3a)的两个端部横梁(3b、3b’),
至少一个翻板(5),布置在所述支撑框架(3)内,并围绕枢转轴线(P)在第一打开端位置和第二关闭端位置之间枢转,所述至少一个翻板(5)包括翻板主体(5a)和第一端(5b),所述第一端(5b)通过第一枢轴连接而连接到所述支撑框架(3),
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翻板(5)的所述第一端(5b)包括所述翻板(5)的释放装置(60),
所述释放装置(60)包括:
第一部分(61),连接到所述翻板主体(5a),以及
第二部分(62),与所述第一部分(61)相对设置,并包括与所述支撑框架(3)的第一枢轴连接,
所述阻挡装置(1)包括至少一个止挡件(9),所述释放装置(60)的所述第一部分(61)和/或所述翻板主体(5a)被构造成与所述至少一个止挡件(9)接触,使得当所述释放装置(60)的所述第一部分(61)和/或所述翻板主体(5a)与所述止挡件(9)接触时,所述第一部分(61)和所述第二部分(62)通过所述第二部分(62)的旋转而彼此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挡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装置(60)的所述第一部分(61)和所述第二部分(62)通过凸形/凹形装置(63)连接,所述凸形/凹形装置(6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接触区(65a)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接触区(65b),所述第一接触区能够将驱动装置(7)的旋转运动朝向所述第一打开端位置传递给所述翻板主体(5a),所述第二接触区(65b)能够将所述驱动装置(7)的旋转运动朝向所述第二关闭端位置传递给所述翻板主体(5a),所述凸形/凹形装置(63)的所述第一接触区(65a)或所述第二接触区(65b)中的至少一个与平行于所述枢转轴线(P)的方向形成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挡装置(1),其特征在于,仅所述释放装置(60)的所述第一部分(61)和所述第二部分(62)之间的第一接触区(65a)与平行于所述枢转轴线(P)的方向形成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挡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形/凹形装置(63)的所述第一接触区(65a)和所述凸形/凹形装置(63)的所述第二接触区(65b)均与平行于所述枢转轴线(P)的方向形成角度。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阻挡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形/凹形装置(63)包括:
第一基部(66a),布置在所述释放装置(60)的所述第一部分(61)上,
第二基部(66b),布置在所述释放装置(60)的所述第二部分(62)上,与所述第一基部(66a)相对,
至少一个凸形构件(67a),布置在所述第一基部(66a)或所述第二基部(66b)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所述凸形构件(67a)平行于所述枢转轴线(P)而突出,以及
至少一个凹形构件(67b),与所述至少一个凸形构件(67a)互补,并且布置在基部(66a、66b)上,与承载所述至少一个凸形构件(67b)的基部(66a、66b)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挡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形构件(67a)或凹形构件(67b)布置在与所述枢转轴线(P)同心并平行于所述枢转轴线(P)而突出的第一环(68a)上,并且所述至少一个互补的凸形构件(67a)或凹形构件(67b)布置在也与所述枢转轴线(P)同心并平行于所述枢转轴线(P)而突出的第二环(68b)上,
所述第一环(68a)用于插入所述第二环(68b)的内部,
所述第一环(68a)的外壁和所述第二环(68b)的内壁包括成对的卷边(69a)-凹槽(69b),所述成对的卷边(69a)-凹槽(69b)垂直于所述枢转轴线(P)并相互接合,以便将所述第一部分(61)夹在所述第二部分(6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阻挡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装置(60)的所述第一部分(61)和所述翻板主体(5a)制成为一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阻挡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主体(5a)被挤压,并且所述释放装置(60)的所述第一部分(61)是固定到所述翻板主体(5a)的端部的独立件。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阻挡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装置(60)的所述第一部分(61)包括垂直于所述枢转轴线(P)而突出并用于与止挡件(9)接触的突起(610)。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阻挡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7)被构造成,当所述翻板(5)与所述至少一个止动件(9)接触时,延伸所述翻板(5)的旋转运动,检测所述至少一个翻板(5)的旋转阻力并且在达到给定的阻力值时停止其旋转,
所述驱动装置(7)还被配置成当其达到的预定行程超过到达所述止挡件(9)所需的行程时停止其旋转而不会遭遇对所述至少一个翻板(5)的旋转阻力,并且向电子管理系统发送错误信号。
11.一种用于阻挡装置(1)的翻板(5),包括翻板主体(5a)和能够通过第一枢轴连接而连接到支撑框架(3)的第一端(5b),
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翻板(5)的第一端(5b)包括所述翻板(5)的释放装置(60),
所述释放装置(60)包括:
第一部分(61),连接到所述翻板主体(5a),以及
第二部分(62),与所述第一部分(61)相对设置,
所述释放装置(60)的所述第一部分(61)和/或所述翻板主体(5a)被配置成使得当所述释放装置(60)的所述第一部分(61)和/或所述翻板主体(5a)与止动件(9)接触时,所述第一部分(61)和所述第二部分(62)通过所述第二部分(62)的旋转而彼此分离。
CN202080014051.3A 2019-02-13 2020-01-30 具有翻板断开装置的用于关闭机动车辆前端进气口的装置 Active CN1134539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901458A FR3092528B1 (fr) 2019-02-13 2019-02-13 Dispositif d’obturation pour entrée d’air de face avant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un dispositif de désolidarisation de volet
FR1901458 2019-02-13
PCT/FR2020/050145 WO2020165520A1 (fr) 2019-02-13 2020-01-30 Dispositif d'obturation pour entree d'air de face av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un dispositif de desolidarisation de vole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53933A true CN113453933A (zh) 2021-09-28
CN113453933B CN113453933B (zh) 2024-04-16

Family

ID=67441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4051.3A Active CN113453933B (zh) 2019-02-13 2020-01-30 具有翻板断开装置的用于关闭机动车辆前端进气口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70055B2 (zh)
EP (1) EP3924203A1 (zh)
CN (1) CN113453933B (zh)
FR (1) FR3092528B1 (zh)
WO (1) WO20201655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134366A1 (de) 2021-12-22 2023-06-22 Valeo Klimasysteme Gmbh Lufteinlassanordnung für ein Fahrzeug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9917A (zh) * 2009-05-07 2010-11-10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前罩板中的冷却风门模块的安装装置
WO2013012337A1 (en) * 2011-07-21 2013-01-24 Mci (Mirror Controls International) Netherlands B.V. Adjustment device with drive unit; air inlet with such an adjustment device; motor vehicle with such an air inlet
CN104080692A (zh) * 2011-05-26 2014-10-01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机动车辆的前脸框架和支承致动器的支承件的组件
US20160272060A1 (en) * 2013-11-23 2016-09-22 Daimler Ag Radiator Grille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CN107848405A (zh) * 2015-05-12 2018-03-27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挡板控制装置以及包括这样的装置的框架
CN107995898A (zh) * 2015-05-12 2018-05-04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风门片控制装置及包括这种装置的框架
CN108136892A (zh) * 2015-07-22 2018-06-08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用于关闭特别地定位在诸如机动车辆的车辆的前面上的空气入口的装置
US20180170171A1 (en) * 2016-12-15 2018-06-21 Röchling Automotive SE & Co. KG Air flap device having a plurality of air flaps with air flap movement ending sequentially
CN108340772A (zh) * 2017-01-24 2018-07-31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齐平安装的主动格栅百叶窗系统
CN109476062A (zh) * 2016-02-03 2019-03-15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密封前端的装置的翻板的制造方法和密封前端空气进气口的装置的翻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23150A (ja) * 2009-03-25 2010-10-07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可動グリルシャッタ
JP5333425B2 (ja) * 2010-12-10 2013-11-0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グリルシャッター開閉制御装置
DE102011078461A1 (de) * 2011-06-30 2013-01-03 Röchling Automotive AG & Co. KG Schadenssichere Luftklappenanordnung
FR2978087B1 (fr) * 2011-07-21 2013-08-23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obturation d'orifice de face av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KR101272930B1 (ko) * 2011-12-08 2013-06-1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액티브 에어플랩 장치
US20130223980A1 (en) * 2012-02-24 2013-08-29 Shape Corp. Active grill shutter vane design and vehicle system
JP2013193603A (ja) * 2012-03-21 2013-09-30 Aisin Seiki Co Ltd グリルシャッタ装置
CH706456B1 (de) * 2012-04-30 2016-03-15 Schwanden Kunststoff Jalousie für die Anordnung vor einem Kühler.
US9879589B2 (en) * 2012-08-06 2018-01-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Initialization sequence for a vehicle grille shutter
CA2881093C (en) * 2012-08-31 2019-09-17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Active grille shutter multi part modular frame
US9694669B2 (en) * 2012-08-31 2017-07-04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Active grille multi part modular frame
US9573458B2 (en) * 2012-10-03 2017-02-21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Spring operated back-up/fail-safe module for active grille shutter systems
US10029558B2 (en) * 2013-03-15 2018-07-24 Srg Global, Inc. Grille shutter assembly
JP5458200B1 (ja) * 2013-03-28 2014-04-02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可変ダクト装置
FR3010502B1 (fr) * 2013-09-09 2016-04-29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Volet d'obturation de ventilation pour automobile
FR3020021B1 (fr) * 2014-04-16 2017-09-15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e controle de vole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et cadre comprenant un tel dispositif
US10100707B2 (en) * 2016-02-29 2018-10-16 Montaplast of North America, Inc. Active grille shutter and shutter subassembly for use with active grill shutters
FR3052111B1 (fr) * 2016-06-07 2019-03-22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ecurite par commande thermique
CN109564024B (zh) * 2016-08-12 2021-03-26 麦格纳外饰公司 主动格栅的可扩展设计
FR3058100B1 (fr) * 2016-10-27 2019-05-10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e controle de volet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et cadre comprenant un tel dispositif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9917A (zh) * 2009-05-07 2010-11-10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前罩板中的冷却风门模块的安装装置
CN104080692A (zh) * 2011-05-26 2014-10-01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机动车辆的前脸框架和支承致动器的支承件的组件
WO2013012337A1 (en) * 2011-07-21 2013-01-24 Mci (Mirror Controls International) Netherlands B.V. Adjustment device with drive unit; air inlet with such an adjustment device; motor vehicle with such an air inlet
US20160272060A1 (en) * 2013-11-23 2016-09-22 Daimler Ag Radiator Grille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CN107848405A (zh) * 2015-05-12 2018-03-27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挡板控制装置以及包括这样的装置的框架
CN107995898A (zh) * 2015-05-12 2018-05-04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风门片控制装置及包括这种装置的框架
CN108136892A (zh) * 2015-07-22 2018-06-08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用于关闭特别地定位在诸如机动车辆的车辆的前面上的空气入口的装置
CN109476062A (zh) * 2016-02-03 2019-03-15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密封前端的装置的翻板的制造方法和密封前端空气进气口的装置的翻板
US20180170171A1 (en) * 2016-12-15 2018-06-21 Röchling Automotive SE & Co. KG Air flap device having a plurality of air flaps with air flap movement ending sequentially
CN108340772A (zh) * 2017-01-24 2018-07-31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齐平安装的主动格栅百叶窗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3092528B1 (fr) 2021-12-03
US11970055B2 (en) 2024-04-30
US20220126679A1 (en) 2022-04-28
WO2020165520A1 (fr) 2020-08-20
EP3924203A1 (fr) 2021-12-22
FR3092528A1 (fr) 2020-08-14
CN113453933B (zh)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84718B1 (en) An air supply arrangement
CN110073128A (zh) 用于变速器的壳体
KR20060028738A (ko) 공조 유닛을 탑재한 작업차용 캐빈
US10202017B2 (en) Vehicular air-conditioning device
CN113453933B (zh) 具有翻板断开装置的用于关闭机动车辆前端进气口的装置
US20050142999A1 (en) Air passage opening/closing device
KR20060100929A (ko) 운전 캐빈 구조
US11440374B2 (en) Air outlet device for air conditioner
CN114555397A (zh) 包括风门断开装置的用于机动车辆前端进气口的风门装置
WO2016088361A1 (ja)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EP1452378A2 (en) A closing device for a filling tube of a fuel tank in an automobile
KR101863935B1 (ko) 자동차의 에어플랩 장치
US5983987A (e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s
US9139068B2 (en) Mix door and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using the same
US20130122797A1 (en) Air outlet device
CN107107706A (zh) 汽车用空调装置
CN107995899B (zh) 用于密封机动车辆的前端进气口的装置
US6135543A (en) Air exhaust and water management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JP5024622B2 (ja)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KR101430000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JP6879175B2 (ja) グリルシャッタ装置
JP2011025810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20230373291A1 (en) Closure device for a front-end air flow of a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a shutter fastening system
CN115968336A (zh) 包括多个支撑框架的用于关闭机动车辆前端的气流的装置
JP4380053B2 (ja) 空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