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26792B - 光学元件制造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学元件制造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26792B
CN113426792B CN202110992059.3A CN202110992059A CN113426792B CN 113426792 B CN113426792 B CN 113426792B CN 202110992059 A CN202110992059 A CN 202110992059A CN 113426792 B CN113426792 B CN 1134267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element
unit
transmission
inductive switch
fix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920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26792A (zh
Inventor
王仕初
刘涛
卢武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9205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267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26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67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26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67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1/00Cleaning flexible or delicate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1/00Cleaning flexible or delicate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08B11/02Devices for holding articles during clea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3/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bility for 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clea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B08B3/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or spray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元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学元件制造设备,包括加工装置和清洗装置;加工装置用于加工光学元件;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承载单元、清洗单元和导流罩,所述导流罩设置于所述承载单元上,所述承载单元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经所述加工装置加工后的所述光学元件的容纳工位,所述容纳工位位于所述导流罩内,所述导流罩设有导流孔,所述清洗单元用于清洗位于所述容纳工位中的所述光学元件。本发明的光学元件制造设备清洗效率高,清洗效果好,便于光学元件的生产制造。

Description

光学元件制造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元件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光学元件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料屑,如果不将这些废料屑清洗掉,对于光学元件的使用会造成极大的影响。目前,在摄像头模组等光学元件的制造中,对于摄像头模组的清洗不易,且没有统一的清洗装置,当清洗液溅到清洗装置或其他部件上时易反弹,清洗液反弹容易出现二次污染,从而加大了清洗的工作量,清洗效率低,清洗效果差,对于摄像头模组的生产制造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光学元件制造设备,解决了光学元件制造过程中,清洗效率低、清洗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光学元件制造设备,包括:
加工装置,用于加工光学元件;
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承载单元、清洗单元和导流罩,所述导流罩设置于所述承载单元上,所述承载单元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经所述加工装置加工后的所述光学元件的容纳工位,所述容纳工位位于所述导流罩内,所述导流罩设有导流孔,所述清洗单元用于清洗位于所述容纳工位中的所述光学元件。
可选地,所述导流罩一端连接在所述承载单元,所述导流罩另一端设有朝所述导流罩中心倾斜的倾斜边框。
可选地,所述导流罩的高度为25mm~35mm,所述导流罩上还设有抽气孔,所述抽气孔内设有过滤网。
可选地,所述清洗单元包括固定组件和喷嘴,所述喷嘴设在所述固定组件上,所述喷嘴位于所述导流罩内,所述喷嘴用于与清洗源连通,所述喷嘴能够清洗位于所述容纳工位的光学元件。
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固定杆;
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设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一条形孔;
第二固定块,所述喷嘴设在所述第二固定块上;
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锁紧件穿设在所述第一条形孔内,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所述第一锁紧件、第一条形孔和所述第一固定块可调节相连。
可选地,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依次对接的上料机构、第一传输机构和第二传输机构;
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加工后的所述光学元件传送至所述第一传输机构,所述第一传输机构通过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将所述光学元件传送至所述承载单元。
可选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
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固定座、挡板和第一推动元件,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四侧相对,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一推动元件位于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一推动元件的伸缩端能够朝所述第一侧伸缩;
推动单元,所述推动单元位于所述第三侧,所述推动单元能够朝所述第四侧推动,所述第四侧和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对接;
第一直线模组,所述第一直线模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固定单元;
支座,所述第一直线模组沿竖直方向滑动设在所述支座上。
可选地,所述固定座包括限位板、第一磁性块和第二磁性块;
所述限位板和所述第一磁性块均位于所述第三侧,所述限位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三侧铰接相连,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二磁性块,所述限位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座转动,以使所述第二磁性块与所述第一磁性块相互吸引。
可选地,所述推动单元包括:
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条形的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三侧至所述第四侧的方向设置;
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设有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一阶梯孔和所述第一固定板相连,所述第二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一阶梯孔宽度较小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条形的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卡槽,所述第二阶梯孔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一阶梯孔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卡槽和所述第二阶梯孔的长度方向平行;
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包括第三锁紧件和两卡块,每个所述卡块卡接于对应的一个所述卡槽内,所述第三固定板通过两所述卡块、两所述卡槽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传动相连,所述第三固定板还通过所述第三锁紧件、所述第二阶梯孔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相连,所述第三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二阶梯孔宽度较小的一端;
第一转动元件,所述第一转动元件设在所述第三固定板上;
滑块,所述滑块设在所述第三固定板上;
推杆,所述推杆滑动设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推杆和所述第一转动元件传动相连,所述推杆在所述第一转动元件的带动下能够在所述滑块上滑动;
盒体,所述盒体设在所述第三固定板上,所述盒体上设有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条形孔的两端分别可调节设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上分别设有第一感应开关,所述第一感应开关位于所述推杆的行程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括:
第一安装座;
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数量为至少两条,各所述第一传动杆转动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各所述第一传动杆依次排列,所述上料机构和第二传输机构通过各第一传动杆对接;
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一传动杆传动相连以带动各所述第一传动杆转动。
可选地,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
第二安装座;
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数量至少为两条,各所述第二传动杆均转动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各所述第二传动杆依次排列;
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传动杆转动相连以带动各所述第二传动杆转动;
收料单元,用于收纳清洗后的所述光学元件;
第二直线模组,所述第二安装座设在所述第二直线模组上,在所述第二直线模组的带动下,各所述第二传动杆能够选择和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收料单元中的一个对接。
可选地,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
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有第二感应开关和第三感应开关,所述第二感应开关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传动杆之间,所述第三感应开关位于相邻的另两个所述第一传动杆之间,所述第二感应开关处设有能够阻挡清洗前所述光学元件的第一阻挡单元,所述第三感应开关处设有能够阻挡清洗前所述光学元件的第二阻挡单元;
所述第二安装座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端设有第四感应开关,所述第四感应开关处设有能够阻挡清洗后所述光学元件的第三阻挡单元;
所述第二感应开关、第三感应开关、第四感应开关、第一阻挡单元、第二阻挡单元和所述第三阻挡单元分别和所述控制系统电性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挡部,位于各所述第一传动杆同一侧的所述第一挡部依次沿直线排列;
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还设有第二推动元件,所述第二推动元件位于所述第二感应开关和所述第三感应开关之间,所述第二推动元件上设有第一挡杆,在所述第二推动元件的带动下,所述第一挡杆能够沿所述第一传动杆轴向伸缩,当所述光学元件被所述第三感应开关感应到时,所述第二推动元件推动所述第一挡杆将该光学元件卡在所述第一挡部和所述第一挡杆之间;
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挡部,位于各第二传动杆同一侧的第二挡部依次沿直线排列;
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设有第三推动元件,所述第三推动元件上设有第二挡杆,在所述第三推动元件的带动下,所述第二挡杆能够沿所述第二传动杆轴向伸缩,当所述光学元件被所述第四感应开关感应到时,所述第三推动元件推动所述第二挡杆将该光学元件卡在所述第二挡部和所述第二挡杆之间。
可选地,所述收料单元包括:
第三直线模组,所述第三直线模组沿竖直方向设置;
收纳盒,所述收纳盒沿竖直方向设有至少两排承载杆,各排所述承载杆的数量相等且在同一水平面上一一对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相对应的各所述承载杆成为一组承载杆,每组所述承载杆用于共同支撑清洗后的所述光学元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包括纵向移动单元、竖直移动单元、横向移动单元、支架和吸盘;
所述纵向移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竖直移动单元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竖直移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横向移动单元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横向移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支架沿第二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二水平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均与所述竖直方向垂直;
所述支架设在所述横向移动单元上,所述吸盘设在所述支架上,在所述竖直移动单元、纵向移动单元和横向移动单元的带动下,所述第一传输机构通过所述吸盘将所述光学元件传送至所述承载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光学元件制造设备中,加工装置加工出光学元件,加工后的光学元件通过清洗装置清洗,清洗时,将加工后的光学元件放入承载单元的容纳工位,通过清洗单元对加工后的光学元件进行清洗。由于在承载单元上设置了导流罩,容纳工位位于导流罩内,清洗过程中,混合有废料屑的清洗液可以从导流罩上的导流孔排出,排出后的微尘不会再次污染光学元件,使得本发明的光学元件制造设备清洗效率高,清洗效果好,便于光学元件的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光学元件制造设备拆开后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承载单元、清洗单元和导流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光学元件制造设备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光学元件制造设备拆开后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图5为图4中标识部分A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料机构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7为图6中标识部分B处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推动单元的爆炸图;
图9为图8中标识部分C处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光学元件制造设备第一部分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料机构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光学元件制造设备第二部分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光学元件制造设备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传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座、第二传动杆、第二推动元件、第四感应开关和第三阻挡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光学元件制造设备第三部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光学元件制造设备,包括:
加工装置,用于加工光学元件101;以及
清洗装置100,所述清洗装置100包括承载单元10、清洗单元20和导流罩30,所述导流罩30为筒状,设置于所述承载单元10上,所述承载单元10开设至少一个用于容纳光学元件101的容纳工位12,所述容纳工位12位于所述导流罩30内,所述导流罩30上设有导流孔32,所述清洗单元20用于清洗容纳工位12中的光学元件101。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元件101包括摄像头模组及其配件,配件为滤波片等,当然,光学元件101也可以为其他的光学元件。
在本实施例中,加工装置可以为用于加工摄像头模组及滤波片的设备。
本实施例的光学元件制造设备中,加工装置加工出光学元件101,加工后的光学元件101通过清洗装置100清洗。清洗时,将加工后的光学元件101放入容纳工位12,通过清洗单元20对加工后的光学元件101进行清洗。由于所述容纳工位12位于所述导流罩30内,清洗过程中,混合有废料屑的清洗液可以从导流罩30上的导流孔32排出,排出后的微尘不会再次污染光学元件101,使得本实施例的光学元件制造设备清洗效率高,清洗效果好,便于光学元件101的生产制造。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30一端连接在所述承载单元10,所述导流罩30另一端设有朝所述导流罩30中心倾斜的倾斜边框34,所述倾斜边框34也开设有所述导流孔32。
具体的,导流罩30底端连接在承载单元10上,导流罩30的顶端设有朝所述导流罩30中心倾斜的倾斜边框34,倾斜边框34的内侧朝导流罩30底部倾斜。清洗时,清洗单元20喷出的清洗液打在倾斜边框34内侧时,倾斜边框34会将清洗液罩住,使清洗液在导流罩30内壁凝结,并沿着导流罩30内壁往下流,使清洗液不会朝清洗中的光学元件101上反弹,所述倾斜边框34的内侧可以有效挡住清洗装置100喷出的清洗液反溅回清洗中的光学元件101上,倾斜边框34的外侧具有导流的作用,可以使滴落在导流罩30外壁上的清洗液顺着倾斜边框34的外侧顺利排出,可以避免清洗液在导流罩30凝结成滴直接往下滴到清洗中的光学元件101上造成二次污染。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30的高度为25mm~35mm,优选的,导流罩30的高度为30mm,此高度刚好能将喷出的多余清洗液沿着导流罩30内壁流下,导流罩30外壁凝结的清洗液可以顺利往下流,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30上还设有抽气孔36,通过抽气孔36能够将导流罩30内的清洗液及其雾气抽掉,避免了对光学元件101进行二次污染。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抽气孔36内设有过滤网(图中未显示),当采用气泵等连接抽气孔36抽清洗液时,过滤网能够避免将光学元件101等吸到气泵内,造成气泵及其元件的损坏,对气泵具有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30上设有若干排所述导流孔32,每排所述导流孔32竖直设置,若干排所述导流孔32沿所述导流罩30的周向等距分布。
所述承载单元10为圆盘状的转盘,可转动以带动放置于所述容纳工位12中的光学元件101转动。
所述导流罩30和承载单元10紧密连接,导流罩30可随着承载单元10的转动而转动。
请参照图3,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清洗装置100还包括保护罩40,所述承载单元10和所述清洗单元20分别设在所述保护罩40内;所述保护罩40上设有门体,所述门体上设有透明的窗体。清洗装置100中的上述结构及其零部件均可以设置在保护罩40内,保护罩40对其具有保护作用,清洗时,通过透明的窗体可以实时观察承载单元10的清洗状况。
请参照图4至图6,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清洗单元20包括固定组件22和喷嘴24,所述喷嘴24设在所述固定组件22上,所述喷嘴24位于所述导流罩30内,所述喷嘴24用于与清洗源连通,以接收清洗源提供的清洗液,所述喷嘴24能够喷出清洗液清洗位于容纳工位12的光学元件101。清洗时,导流罩30随着承载单元10的转动而转动,所述导流罩30和承载单元10紧密连接,避免了清洗时清洗液泄漏。固定组件22用于固定喷嘴24,喷嘴24和清洗源连通后,可以对容纳工位12的光学元件101进行清洗。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22包括固定杆222、第一固定块224和第二固定块226;所述第一固定块224设在所述固定杆222上,所述第一固定块224上设有第一条形孔2242;所述第二固定块226包括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穿设在所述第一条形孔2242内,所述第一锁紧件可在所述第一条形孔2242内滑动,所述第一锁紧件在所述第一条形孔2242内滑动到所需位置时,所述第一锁紧件将所述第一固定块224和所述第二固定块226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块226通过所述第一锁紧件、第一条形孔2242和所述第一固定块224可调节相连,所述喷嘴24设在所述第二固定块226上。其中,固定杆222用于固定第一固定块224,固定杆222可以固定设置,也可以不固定设置,通过第一锁紧件锁紧在第一条形孔2242的不同位置,可以对第一固定块224和第二固定块226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可以调节喷嘴24的喷射位置,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清洗装置100还包括依次对接的上料机构50、第一传输机构60和第二传输机构80;所述上料机构50用于将加工后的光学元件101传送至所述第一传输机构60,所述第一传输机构60通过所述第二传输机构80将光学元件101传送至承载单元10的容纳工位12。加工装置加工后的光学元件101被放置在上料机构50,通过上料机构50传输至第一传输机构60,第一传输机构60再将该光学元件101传送至第二传输机构80,第二传输机构80将该光学元件101传送至承载单元10中的容纳工位12进行清洗,可实现自动化和流水线作业,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50包括固定单元52和推动单元54,所述固定单元52包括固定座522和第一推动元件524,所述固定座522包括第一侧5222、第二侧5224、第三侧5226和第四侧5228,所述第一侧5222和所述第二侧5224相对,所述第三侧5226和所述第四侧5228相对,所述第一侧5222设有挡板,所述第一推动元件524位于所述第二侧5224,所述第一推动元件524的伸缩端能够朝所述第一侧5222伸缩;所述推动单元54位于所述第三侧5226,所述推动单元54能够朝所述第四侧5228推动,所述第四侧5228和所述第一传输机构60对接。加工后的光学元件101被放入具有多层容纳结构的装料匣(图中未显示)中,然后将该装料匣放入固定座522上,第一推动元件524的伸缩端朝第一侧5222伸长,第一推动元件524的伸缩端和挡板将该装料匣顶紧固定。推动单元54朝第四侧5228推动,将装料匣中的光学元件101从第四侧5228推入第一传输机构60。第一推动元件524为气缸或电缸等,通过第一推动元件524和挡板能够将装料匣很好的固定,固定效果好,操作也十分方便。
请再次参照图4至图6,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50还包括第一直线模组56和支座58,所述第一直线模组56沿竖直方向滑动设在所述支座58上,所述第一直线模组56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固定单元52。支座58固定设置,也可以活动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支座58采用固定设置的方式,优选的,支座58设在保护罩40上。第一直线模组56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支座58滑动,第一直线模组56可以带动任一一个固定单元52与第一传输机构60对接,在推动单元54的作用下,能够将该固定单元52上的装料匣中光学元件101推入第一传输机构60,由此,每个装料匣也可以设置多层,每层可以放置一个光学元件101,通过第一直线模组56的动作实现任一一个固定单元52和第一传输机构60的对接,便于工序集成,节约了空间,便于自动化和流水线生产作业。
请一并参照图6和图7,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522包括限位板52262、第一磁性块52264和第二磁性块52266,所述限位板52262的一端和所述第三侧5226铰接相连,所述限位板52262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磁性块52264相互吸引的第二磁性块52266。具体的,限位板52262的一端设有转动轴,该转动轴垂直于固定座522的第三侧5226,限位板52262可绕该转动轴转动。转动限位板52262后,可以使第一磁性块52264和第二磁性块52266脱离连接,限位板52262不挡住第三侧5226,装料匣可以从第三侧5226推入固定座522,然后,再将限位板52262恢复至原位,使第一磁性块52264和第二磁性块52266相互吸引住,从而使限位板52262和固定座522固定。限位板52262对装料匣具有一定的固定作用,能够防止装料匣从固定座522上掉落,同时,转动限位板52262可方便将装料匣放入固定座522上。具体的,第一磁性块52264和第二磁性块52266可以均为磁铁,或者,第一磁性块52264和第二磁性块52266其中之一为磁铁,另一个为镍铁钴等能够被磁铁吸引的材料制成。
请参照图8至图11,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推动单元54包括第一固定板541、第二固定板542、第三固定板543、第一转动元件544、滑块545、推杆546和盒体547;所述第一固定板541上设有条形的第一阶梯孔5412,所述第一阶梯孔5412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三侧5226朝所述第四侧5228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板542的一端设有第二锁紧件(图中未显示),所述第二固定板542通过第二锁紧件、第一阶梯孔5412和所述第一固定板541相连,所述第二固定板542位于所述第一阶梯孔5412宽度较小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板542上设有条形的第二阶梯孔5424,所述第二固定板542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卡槽5426,所述第二阶梯孔5424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一阶梯孔5412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卡槽5426和所述第二阶梯孔5424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三固定板543上设有第三锁紧件(图中未显示)和两卡块5434,每个卡块5434卡接于对应的一个所述卡槽5426内,使得所述第三固定板543通过两卡块5434、两卡槽5426和所述第二固定板542传动相连。卡块5434沿卡槽5426相对运动,使第二锁紧件可以在第一阶梯孔5412内滑动,所述第二锁紧件在第一阶梯孔5412内滑动到所需位置时,第二锁紧件锁紧在第一阶梯孔5412的该位置,使第二固定板542和第一固定板541固定,从而实现了第二固定板542和第一固定板541相对位置的调节。所述第三固定板543还通过所述第三锁紧件、所述第二阶梯孔5424和所述第二固定板542相连,具体的,第三锁紧件可以在第二阶梯孔5424内滑动,第三锁紧件在第二阶梯孔5424内滑动至所需位置时,第三锁紧件锁紧在第二阶梯孔5424的该位置,使第三固定板543和第二固定板542固定,从而实现了第三固定板543和第二固定板542相对位置的调节。所述第三固定板543位于所述第二阶梯孔5424宽度较小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元件544设在所述第三固定板543上;所述滑块545设在所述第三固定板543上;所述推杆546滑动设在滑块545上,所述推杆546和所述第一转动元件544传动相连,所述推杆546在所述第一转动元件544的带动下能够在所述滑块545上滑动;所述盒体547设在所述第三固定板543上,所述盒体547上设有第二条形孔5472,所述第二条形孔5472的两端分别可调节设有第三固定块5474,所述第三固定块5474上分别设有第一感应开关5476,所述第一感应开关5476位于所述推杆546的行程上。具体的,第二锁紧件为螺栓,螺栓可以连接在第二固定板542上,通过调节第二锁紧件在第一阶梯孔5412上的锁紧位置,可以调节第一固定板541和第二固定板542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第二固定板542的伸出长度,且该螺栓的螺母头可以容纳在第一阶梯孔5412中,节约了空间,也使整体布局更加美观。第三锁紧件也可以为螺栓,通过调节第三锁紧件在第二阶梯孔5424的锁紧位置,可以调节第三固定板543和第二固定板542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第三固定板543的伸出长度。其中,两卡块5434和两卡槽5426的配合,使第三固定板543沿第二固定板542滑动更加精确、平稳,第三锁紧件的螺母头可以藏在第二阶梯孔5424中,节约了空间,也使整体布局更加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滑块545是固定在第三固定板543上的,通过第一转动元件544可以带动推杆546在滑块545上移动,具体的,第一转动元件544可以为第一电机等。第一转动元件544的输出端设有磁轮,推杆546挤设在滑块545和磁轮之间,磁轮转动时,能够带动推杆546移动,推杆546移动时能够将装料匣中的光学元件101推入第一传输机构60,当将光学元件101推入第一传输机构60后,第一转动元件544反向转动,即可以使推杆546退回到初始位置,控制方便,结构简单,便于自动化和流水线作业。在盒体547上分别设置可调节的固定块,固定块可以通过螺栓组件等可调节安装在盒体547的第二条形孔5472中,第一感应开关5476安装在固定块上,通过固定块可以安装第一感应开关5476,其中,第一感应开关5476为光电开关等,通过两第一感应开关5476能够感应推杆546两端的极限位置,起到了限位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541安装于第一直线模组56。
请参照图12至图15,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机构60包括第一安装座62、第一传动杆64和第一驱动单元66;所述第一传动杆64的数量至少为两条,各第一传动杆64转动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座62上,各第一传动杆64依次排列,所述上料机构50和第二传输机构80通过各第一传动杆64对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66和所述第一传动杆64传动相连以带动各第一传动杆64转动。第一驱动单元66带动各第一传动杆64转动,当光学元件101被传送到第一传动杆64上时,通过第一传动杆64的转动对位于第一传动杆64上的光学元件101进行传输。具体的,第一驱动单元66包括第一转动轴662和第二电机664,该第二电机664和第一转动轴662传动相连以带动第一转动轴662转动,第一转动轴662上设有磁轮,第一传动杆64上也设有磁轮,通过磁轮的传动,当第一转动轴662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传动杆64转动。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清洗装置70还包括第二安装座71、第二传动杆72、第二驱动单元73、收料单元74和第二直线模组75,所述第二传动杆72的数量至少为两条,各第二传动杆72均转动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71上,各第二传动杆72依次排列;所述第二驱动单元73和所述第二传动杆72转动相连以带动各第二传动杆72转动;收料单元74用于收纳清洗后的光学元件101;
所述第二安装座71设在所述第二直线模组75上,在所述第二直线模组75的带动下,各第二传动杆72能够选择和所述第一传动杆64、所述收料单元74中的一个对接。清洗完的光学元件101,再次通过第二传输机构80传送至第一传输机构60的第一传动杆64上。在第二直线模组75的带动下,第二安装座71和第一安装座62对接,使得第一传动杆64上被清洗完的光学元件101能够被传送至第二传动杆72上。第二驱动单元73能够带动第二传动杆72转动,清洗完的光学元件101被传送到第二传动杆72上时,通过第二传动杆72的转动对位于第二传动杆72上的光学元件101进行传输。具体的,第二驱动单元73包括第二转动轴732和第三电机734,该第三电机734和第二转动轴732传动相连以带动第二转动轴732转动,第二转动轴732上设有磁轮,第二传动杆72上也设有磁轮,通过磁轮的传动,当第一转动轴662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二传动杆72转动。当第二安装座71及其上的第二传动杆72接到清洗完的光学元件101后,第二直线模组75带动第二安装座71往收料单元74移动,第二传动杆72将清洗完的光学元件101带入收料单元74中收纳起来。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清洗装置100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第一安装座62上设有一个第二感应开关622和一个第三感应开关624,所述第二感应开关622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传动杆64之间,所述第三感应开关624位于相邻的另两个所述第一传动杆64之间,所述第二感应开关622处设有能够阻挡清洗前光学元件101的第一阻挡单元626,所述第三感应开关624处设有能够阻挡清洗前光学元件101的第二阻挡单元628;所述第二安装座71远离第一安装座62的一端设有第四感应开关712,所述第四感应开关712处设有能够阻挡清洗后光学元件101的第三阻挡单元714;所述第二感应开关622、第三感应开关624、第四感应开关712、第一阻挡单元626、第二阻挡单元628和所述第三阻挡单元714分别和所述控制系统电性相连。其中,第二感应开关622、第三感应开关624和第四感应开关712均为光电开关。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感应开关622位于第三感应开关624的上游,当一个光学元件101被传送至第二感应开关622和第三感应开关624之间时,第二阻挡单元628挡住该光学元件101,此时,若第一传动杆64上还有光学元件101即将靠近第二感应开关622时,第一阻挡单元626就会挡住该光学元件101,使第二感应开关622和第三感应开关624之间最多具有一个光学元件101,这样,可以便于第二传输机构80将该光学元件101顺利的带入承载单元10的容纳工位12进行清洗,防止传输出错。当清洗完的光学元件101被传送至第二安装座71的第二传动杆72上时,若该光学元件101被传送至靠近第二安装座71远离第一安装座62的端部时,第四感应开关712能够感应到该光学元件101,第三阻挡单元714便可以将该光学元件101挡住,防止该光学元件101从第二安装座71及其第二传动杆72上掉落。第二感应开关622、第三感应开关624、第四感应开关712、第一阻挡单元626、第二阻挡单元628和所述第三阻挡单元714均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进行协调动作,具体的,控制系统为计算机等,清洗装置100的其他电器元件也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动作。第一阻挡单元626、第二阻挡单元628和所述第三阻挡单元714均包括电缸或气缸,该电缸或气缸和控制系统电性相连,该电缸或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挡块,在电缸或气缸的带动下,挡块能够挡在对应的位置拦住光学元件101。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杆64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挡部642,位于各第一传动杆64同一侧的第一挡部642依次沿直线排列;所述第一安装座62上还设有第二推动元件629,所述第二推动元件629位于所述第二感应开关622和所述第三感应开关624之间,所述第二推动元件629上设有第一挡杆6292,具体的,第一挡杆6292为U形,U形的第一挡杆6292可以插设在第一传动杆64之间。在所述第二推动元件629的带动下,所述第一挡杆6292能够沿所述第一传动杆64轴向伸缩,当所述光学元件101被所述第三感应开关624感应到时,所述第二推动元件629推动第一挡杆6292将该光学元件101卡在所述第一挡部642和所述第一挡杆6292之间;所述第二传动杆7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挡部722,位于各第二传动杆72同一侧的第二挡部722依次沿直线排列;所述第二安装座71上设有第三推动元件716,所述第三推动元件716上设有第二挡杆718,具体的,第二挡杆718为U形,U形的第二挡杆718可以插设在第二传动杆72之间。在所述第三推动元件716的带动下,所述第二挡杆718能够沿所述第二传动杆72轴向伸缩,当所述光学元件101被所述第四感应开关712感应到时,所述第三推动元件716推动第二挡杆718将该光学元件101卡在所述第二挡部722和所述第二挡杆718之间。具体的,第二推动元件629和第三推动元件716均为气缸或电缸等元件,也可以为其他具有伸缩功能的元件。当光学元件101被传送至第二感应开关622和第三感应开关624之间时,第二推动元件629能够推动第一挡杆6292,第一挡杆6292和第一传动杆64一侧的第一挡部642将该光学元件101固定住,然后第二传输机构80将该光学元件101带入承载单元10的容纳工位12进行清洗。同理,当清洗完的光学元件101被第四感应开关712感应到后,然后第三推动元件716能够推动第二挡杆718,第二挡杆718将该光学元件101顶紧固定。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收料单元74包括第三直线模组742和收纳盒744,所述第三直线模组742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收纳盒744沿竖直方向设有至少两排承载杆7442,各排承载杆7442的数量相等且在同一水平面上一一对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相对应的各承载杆7442成为一组承载杆7442,每组承载杆7442用于共同支撑清洗后的光学元件101。在所述第三直线模组742的带动下,每组承载杆7442分别能够和所述第二传动杆72对接以收纳清洗后的光学元件101。第二直线模组75带动第二安装座71往收纳盒744移动,第三直线模组742能够带动收纳盒744沿竖直方向移动,使其中一组承载杆7442插入第二传动杆72中,第二直线模组75带动第二安装座71退回原位,然后第三直线模组742带动收纳盒744上升,使该组承载杆7442将该光学元件101抬起,该组承载杆7442即将该光学元件101收纳了起来。重复上述步骤,从而使各承载杆7442依次收纳光学元件101。
请参照图16,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输机构80包括纵向移动单元81、竖直移动单元82、横向移动单元83、支架84和吸盘85;所述纵向移动单元81用于驱动所述竖直移动单元82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竖直移动单元82用于驱动所述横向移动单元83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横向移动单元83用于驱动所述支架84沿第二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二水平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均与所述竖直方向垂直。所述支架84设在所述横向移动单元83上,所述吸盘85设在所述支架84上,在所述竖直移动单元82、纵向移动单元81和横向移动单元83的带动下,通过所述支架84上的吸盘85可将所述第一传输机构60上的光学元件101传送至承载单元10的容纳工位12。纵向移动单元81、竖直移动单元82、横向移动单元83均为直线模组,直线模组又叫线性模组、直角坐标机器人、直线滑台等,包括同步带型和滚珠丝杆型、直线电机型等类型,其中,同步带型的直线模组包括皮带、滑块和传动轴,滑块滑动设在传动轴上,皮带带动滑块在传动轴上滑动,从而实现直线运动。优选的,其中,纵向移动单元81、竖直移动单元82、横向移动单元83的移动行程相互垂直,从而形成三维直线移动坐标系,能够带动支架84及吸盘85在三维坐标系内任意移动。支架84用于固定吸盘85,当光学元件101到达第二感应开关622和第三感应开关624之间后,吸盘85移动至光学元件101处吸住光学元件101,再次通过纵向移动单元81、竖直移动单元82、横向移动单元83的移动,将光学元件101带入承载单元10的容纳工位12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纵向移动单元81、竖直移动单元82、横向移动单元83再次移动,使吸盘85吸住清洗完后的光学元件101,并将清洗完的光学元件101再次带入第一传动杆64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光学元件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工装置,用于加工光学元件;
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承载单元、清洗单元和导流罩,所述导流罩设置于所述承载单元上,所述承载单元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经所述加工装置加工后的所述光学元件的容纳工位,所述容纳工位位于所述导流罩内,所述导流罩设有导流孔,所述清洗单元用于清洗位于所述容纳工位中的所述光学元件;
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依次对接的上料机构、第一传输机构和第二传输机构;
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加工后的所述光学元件传送至所述第一传输机构,所述第一传输机构通过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将所述光学元件传送至所述承载单元;所述上料机构包括:
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固定座、挡板和第一推动元件,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第四侧、限位板、第一磁性块和第二磁性块,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四侧相对,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一推动元件位于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一推动元件的伸缩端能够朝所述第一侧伸缩;所述限位板和所述第一磁性块均位于所述第三侧,所述限位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三侧铰接相连,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二磁性块,所述限位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座转动,以使所述第二磁性块与所述第一磁性块相互吸引;
推动单元,所述推动单元位于所述第三侧,所述推动单元能够朝所述第四侧推动,所述第四侧和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一端连接在所述承载单元,所述导流罩另一端设有朝所述导流罩中心倾斜的倾斜边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的高度为25mm~35mm,所述导流罩上还设有抽气孔,所述抽气孔内设有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单元包括固定组件和喷嘴,所述喷嘴设在所述固定组件上,所述喷嘴位于所述导流罩内,所述喷嘴用于与清洗源连通,所述喷嘴能够清洗位于所述容纳工位的光学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固定杆;
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设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一条形孔;
第二固定块,所述喷嘴设在所述第二固定块上;
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锁紧件穿设在所述第一条形孔内,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所述第一锁紧件、第一条形孔和所述第一固定块可调节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
第一直线模组,所述第一直线模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固定单元;
支座,所述第一直线模组沿竖直方向滑动设在所述支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单元包括:
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条形的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三侧至所述第四侧的方向设置;
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端设有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一阶梯孔和所述第一固定板相连,所述第二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一阶梯孔宽度较小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条形的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卡槽,所述第二阶梯孔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一阶梯孔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卡槽和所述第二阶梯孔的长度方向平行;
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包括第三锁紧件和两卡块,每个所述卡块卡接于对应的一个所述卡槽内,所述第三固定板通过两所述卡块、两所述卡槽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传动相连,所述第三固定板还通过所述第三锁紧件、所述第二阶梯孔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相连,所述第三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二阶梯孔宽度较小的一端;
第一转动元件,所述第一转动元件设在所述第三固定板上;
滑块,所述滑块设在所述第三固定板上;
推杆,所述推杆滑动设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推杆和所述第一转动元件传动相连,所述推杆在所述第一转动元件的带动下能够在所述滑块上滑动;
盒体,所述盒体设在所述第三固定板上,所述盒体上设有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条形孔的两端分别可调节设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上分别设有第一感应开关,所述第一感应开关位于所述推杆的行程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括:
第一安装座;
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数量为至少两条,各所述第一传动杆转动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各所述第一传动杆依次排列,所述上料机构和第二传输机构通过各第一传动杆对接;
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一传动杆传动相连以带动各所述第一传动杆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元件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
第二安装座;
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数量至少为两条,各所述第二传动杆均转动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各所述第二传动杆依次排列;
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传动杆转动相连以带动各所述第二传动杆转动;
收料单元,用于收纳清洗后的所述光学元件;
第二直线模组,所述第二安装座设在所述第二直线模组上,在所述第二直线模组的带动下,各所述第二传动杆能够选择和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收料单元中的一个对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元件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
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有第二感应开关和第三感应开关,所述第二感应开关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传动杆之间,所述第三感应开关位于相邻的另两个所述第一传动杆之间,所述第二感应开关处设有能够阻挡清洗前所述光学元件的第一阻挡单元,所述第三感应开关处设有能够阻挡清洗前所述光学元件的第二阻挡单元;
所述第二安装座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端设有第四感应开关,所述第四感应开关处设有能够阻挡清洗后所述光学元件的第三阻挡单元;
所述第二感应开关、第三感应开关、第四感应开关、第一阻挡单元、第二阻挡单元和所述第三阻挡单元分别和所述控制系统电性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元件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挡部,位于各所述第一传动杆同一侧的所述第一挡部依次沿直线排列;
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还设有第二推动元件,所述第二推动元件位于所述第二感应开关和所述第三感应开关之间,所述第二推动元件上设有第一挡杆,在所述第二推动元件的带动下,所述第一挡杆能够沿所述第一传动杆轴向伸缩,当所述光学元件被所述第三感应开关感应到时,所述第二推动元件推动所述第一挡杆将该光学元件卡在所述第一挡部和所述第一挡杆之间;
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挡部,位于各第二传动杆同一侧的第二挡部依次沿直线排列;
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设有第三推动元件,所述第三推动元件上设有第二挡杆,在所述第三推动元件的带动下,所述第二挡杆能够沿所述第二传动杆轴向伸缩,当所述光学元件被所述第四感应开关感应到时,所述第三推动元件推动所述第二挡杆将该光学元件卡在所述第二挡部和所述第二挡杆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元件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单元包括:
第三直线模组,所述第三直线模组沿竖直方向设置;
收纳盒,所述收纳盒沿竖直方向设有至少两排承载杆,各排所述承载杆的数量相等且在同一水平面上一一对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相对应的各所述承载杆成为一组承载杆,每组所述承载杆用于共同支撑清洗后的所述光学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包括纵向移动单元、竖直移动单元、横向移动单元、支架和吸盘;
所述纵向移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竖直移动单元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竖直移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横向移动单元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横向移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支架沿第二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二水平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均与所述竖直方向垂直;
所述支架设在所述横向移动单元上,所述吸盘设在所述支架上,在所述竖直移动单元、纵向移动单元和横向移动单元的带动下,所述第一传输机构通过所述吸盘将所述光学元件传送至所述承载单元。
CN202110992059.3A 2021-08-27 2021-08-27 光学元件制造设备 Active CN1134267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2059.3A CN113426792B (zh) 2021-08-27 2021-08-27 光学元件制造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2059.3A CN113426792B (zh) 2021-08-27 2021-08-27 光学元件制造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6792A CN113426792A (zh) 2021-09-24
CN113426792B true CN113426792B (zh) 2021-11-23

Family

ID=77798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92059.3A Active CN113426792B (zh) 2021-08-27 2021-08-27 光学元件制造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2679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55106A (ja) * 2006-12-22 2008-07-10 Daikin Denshi Kogyo Co Ltd 清掃装置
CN107521971A (zh) * 2017-09-26 2017-12-29 深圳双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上料机
CN208103338U (zh) * 2018-04-02 2018-11-16 深圳双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力轮输送机构以及具有磁力轮输送机构的清洗机
CN210546631U (zh) * 2019-08-02 2020-05-19 深圳双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清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6792A (zh) 2021-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47422B (zh) 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pcb和散热片的自动装配设备
CN205600088U (zh) 自动焊锡机
CN105817729A (zh) 焊锡方法及自动焊锡机
CN110013964B (zh) 一种自动读码分板装置
CN109228621B (zh) 一种锯片印刷专用设备
CN108126924B (zh) 一种自动清洁电子元件装置
CN113426792B (zh) 光学元件制造设备
CN112207547B (zh) 循环压钉设备
CN112848646A (zh) 丝印机
KR101685936B1 (ko) 트레이 운반장치
CN114726166B (zh) 潮流能发电用的永磁同步发电机装配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CN110961903B (zh) 自动锁螺钉系统及方法
CN113148658A (zh) 一种基于压力传动往复送料的送料装置及其送料方法
CN213827858U (zh) 循环压钉设备
CN210876317U (zh) 全自动激光分检设备
CN211619304U (zh) 取料机构
CN110153905B (zh) 一种竖式车辆工件用装载机械
CN113857829A (zh) 一种微型电机自动组装方法、设备和工控设备
JP2017048033A (ja) トレイ供給装置
CN110788615A (zh) 组装设备
JP2011249676A (ja) 基板搬送保持装置
CN110980275A (zh) 一种自动化清洗系统
CN110575963A (zh) 全自动激光分检设备
KR100513284B1 (ko) 부품실장기용 테이프피더
CN116730005B (zh) 一种矩阵式巨量检测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23 floor 5, building 2, Kangli City, No. 66, Pingji Avenue, Nanw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huangsh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3 floor 5, building 2, Kangli City, No. 66, Pingji Avenue, Nanw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HUANGSHI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