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24357A - 衬套、铅蓄电池及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衬套、铅蓄电池及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24357A
CN113424357A CN201880100698.0A CN201880100698A CN113424357A CN 113424357 A CN113424357 A CN 113424357A CN 201880100698 A CN201880100698 A CN 201880100698A CN 113424357 A CN113424357 A CN 113424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terminal
body portion
bushing
main body
positiv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1006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草野聪
田中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ona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owa Denk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wa Denko KK filed Critical Showa Denko KK
Publication of CN113424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43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衬套(30)具备:筒状的主体部(32),沿着一个方向延伸,并且在内部插入有电极端子;及突出部(35),设置于主体部(32)的延伸方向上的一端部,其从该一端部的端面(32b)突出,并且从主体部(32)的延伸方向观看时呈环状。

Description

衬套、铅蓄电池及电池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衬套、铅蓄电池及电池组。
背景技术
铅蓄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及隔膜;及壳体,容纳正极、负极、隔膜及电解液。正极与正极端子(电极端子)连接,负极与负极端子(电极端子)连接。通过组合多个铅蓄电池来构成电池组(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462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在电池组中,多个铅蓄电池通过连接部件串联(并联)电连接。作为铅蓄电池和连接部件的连接方法,采用了焊接或利用螺栓的紧固等。从操作性的观点出发,采用了利用螺栓的紧固。
在液态铅蓄电池中,例如在进行维护时,有时会取出壳体内的一部分电解液来确认电解液的比重等。此时,作业人员有时会洒掉取出的电解液。在该情况下,电解液有可能会附着于铅蓄电池的电极端子与连接部件之间的连接部分的周围,从而渗入到电极端子与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部分。
在焊接了铅蓄电池的电极端子和连接部件的情况下,即使在电解液附着于焊接部分时,也不会对电连接性造成多大影响。另一方面,在通过螺栓连接铅蓄电池的电极端子和连接部件的结构中,若电解液渗入到电极端子与连接部件之间的连接部分,则有可能会对电连接性造成影响。在该情况下,电池组的性能有可能会下降。并且,根据铅蓄电池的使用环境,水等液体有可能会经由电极端子渗入到壳体内。在该情况下,铅蓄电池的性能有可能会下降,甚至电池组的性能有可能会下降。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性能下降的衬套、铅蓄电池及电池组。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衬套在铅蓄电池中配置于电极端子与壳体之间,该铅蓄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及隔膜;壳体,容纳正极、负极、隔膜及电解液;及电极端子,至少一部分从壳体露出,该衬套具备:筒状的主体部,沿着一个方向延伸,并且在内部插入有电极端子;及突出部,设置于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上的一端部,其从该一端部的端面突出,并且从主体部的延伸方向观看时呈环状。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衬套具备突出部。突出部设置于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上的一端部,其从该一端部的端面突出,并且从主体部的延伸方向观看时呈环状。由此,若衬套安装于电极端子,则突出部配置成包围电极端子的周围。因此,在衬套中,当铅蓄电池的电极端子与连接部件连接时,通过使连接部件与突出部抵接,突出部发挥密封部件的功能。因此,衬套能够抑制液体渗入到电极端子与连接部件之间的连接部分,或者能够防止液体渗入到铅蓄电池内。其结果,衬套能够抑制铅蓄电池及电池组的性能下降。
在一实施方式中,突出部的内周面可以与主体部的内周面共面。在该结构中,突出部的内周面与电极端子密合。因此,能够抑制液体从外部渗入到主体部与电极端子之间。因此,衬套能够抑制铅蓄电池及电池组的性能下降。
在一实施方式中,衬套可以具备环状的凸缘部,该凸缘部设置于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上的一端部,并且比主体部的外周面更向外侧伸出。在该结构中,通过凸缘部与壳体接触,能够防止液体渗入到主体部的外周面与壳体之间。因此,衬套能够防止液体经由主体部的外周面与壳体之间渗入到壳体内。其结果,衬套能够抑制铅蓄电池及电池组的性能下降。
在一实施方式中,主体部可以具有沿着该主体部的外周面的周向形成且从外周面向外侧突出的环状的伸出部。在该结构中,通过伸出部与壳体接触,能够更进一步确保衬套与壳体之间的密合性。因此,衬套能够更进一步防止液体渗入到壳体与衬套之间。
在一实施方式中,伸出部可以在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在该结构中,由于能够更进一步确保衬套与壳体之间的密合性,因此能够更进一步防止液体渗入到壳体与衬套之间。
在一实施方式中,主体部上可以设置有在延伸方向上与伸出部相邻的位置沿着外周面的周向形成且从外周面向内侧凹陷的凹部。在该结构中,在伸出部与壳体接触而变形的情况下,伸出部进入凹部。如此,在衬套中,通过设置允许伸出部的变形的凹部,能够抑制在伸出部与壳体之间形成间隙。因此,衬套能够确保衬套与壳体之间的密合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凹部可以在延伸方向上夹着伸出部的位置设置有一对。在该结构中,伸出部的变形自由度增加。因此,衬套能够更进一步确保衬套与壳体之间的密合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主体部可以呈从延伸方向上的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逐渐变细的锥形。在该结构中,能够提高衬套向壳体的插入性。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铅蓄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及隔膜;壳体,容纳正极、负极、隔膜及电解液;电极端子,至少一部分从壳体露出;及上述衬套,衬套在壳体中配置成在内部插入有电极端子,衬套的突出部比电极端子的上端面更突出。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铅蓄电池具备上述衬套。因此,铅蓄电池能够抑制性能下降。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电池组具备:上述铅蓄电池;及连接部件,电连接一个铅蓄电池和另一个铅蓄电池,连接部件通过螺栓固定于电极端子。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电池组中,连接部件通过螺栓固定于电极端子。在该结构中,若电解液渗入到端子电极与连接部件之间的连接部分,则有可能会对电连接性造成影响。因此,在连接部件通过螺栓固定于电极端子的结构中,设置具有上述衬套的铅蓄电池是尤其有效的。
在一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件可以具有:连接部,电连接一个铅蓄电池的电极端子和另一个铅蓄电池的电极端子;及覆盖部,覆盖连接部,覆盖部可以与突出部的上端部抵接。在该结构中,通过覆盖部按压突出部。因此,在电极端子与连接部件连接的情况下,突出部发挥密封部件的功能。因此,在电池组中,能够抑制液体渗入到电极端子与连接部件之间的连接部分,或者能够防止液体渗入到铅蓄电池内。其结果,电池组能够抑制性能下降。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能够抑制性能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的图。
图2是放大表示电池组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切掉铅蓄电池的一部分的图。
图4是示意地表示铅蓄电池的截面结构的图。
图5是放大表示铅蓄电池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放大表示铅蓄电池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7中,图7(a)是衬套的俯视图,图7(b)是衬套的侧视图。
图8中,图8(a)是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衬套的俯视图,图8(b)是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衬套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或等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所示,电池组100具备多个铅蓄电池1。电池组100例如搭载于利用电能驱动的电瓶叉车等车辆。电池组100中设置有与车辆连接的电源线(省略图示)。
在电池组100中,多个铅蓄电池1通过连接线102串联电连接。连接线102为电连接一个铅蓄电池1和另一个铅蓄电池1的连接部件。如图2所示,连接线102具备具有导电性的连接部104和覆盖连接部104的覆盖部106。连接部104上设置有用于插入后述的螺栓108的孔104a。覆盖部106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形成。覆盖部106上设置有形成容纳螺栓108的空间的开口部106a。
连接线102固定于铅蓄电池1。具体而言,连接线102配置于铅蓄电池1的正极端子10(负极端子12)上,并且通过螺栓108固定于正极端子10。螺栓108拧入到设置于正极端子10(负极端子12)的上部的螺栓孔10h(12h)中。
铅蓄电池1例如为具备包层式电极的包层式铅蓄电池。如图4所示,铅蓄电池1具备正极3、负极5及隔膜7。正极3、负极5及隔膜7容纳于壳体9中。在铅蓄电池1中,壳体9内容纳有电解液E。
如图4所示,正极3例如为由管状电极组8构成的包层式正极板,该管状电极组8由彼此并排设置的多个管状电极(棒状电极)6构成。各管状电极6具有包层管(还称为“排管(gauntlet)”)6a、插入于包层管6a内的芯棒(集电体)6b及填充于包层管6a与芯棒6b之间的正极材6c。包层管6a为筒状,包层管6a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圆角四边形等。
负极5为板状,例如为糊式负极板。负极5具有负极集电体和保持于该负极集电体的负极材料。作为负极集电体,可以使用板状的集电体。负极集电体及正极的芯棒的组成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隔膜7的一个面与正极3接触,隔膜7的另一个面与负极5接触。正极3及负极5分别夹在隔膜7之间。正极3及负极5分别可以夹在两个隔膜之间,也可以夹在折叠的一个隔膜之间。隔膜7、7之间的正极3的周围的空间内填充有电解液E。
作为隔膜7的材料,只要是阻断正极3与负极5之间的电连接而使电解液E透过的材料,则并无特别限定。作为隔膜7的材料,可举出:微多孔性聚乙烯;玻璃纤维及合成树脂的混合物等。
如图5所示,各正极3分别与正极端子(电极端子)10电连接。正极端子10呈圆柱状。正极端子10的一部分(上端部)从壳体9露出。正极端子10具有主体部10a和连结部10b。主体部10a与连结部10b形成为一体。主体部10a由铅形成。连结部10b上形成有螺栓孔10h。连结部10b埋设于主体部10a的延伸方向上的端部。连结部10b由黄铜形成。各正极3与正极端子10(主体部10a)通过正极汇流排14电连接。
如图6所示,各负极5分别与负极端子(电极端子)12电连接。负极端子12呈圆柱状。负极端子12的一部分(上端部)从壳体9露出。负极端子12具有主体部12a和连结部12b。主体部12a与连结部12b形成为一体。主体部12a由铅形成。连结部12b上形成有螺栓孔12h。连结部12b埋设于主体部12a的延伸方向上的端部。连结部12b由黄铜形成。各负极5与负极端子12(主体部12a)通过负极汇流排16电连接。
如图3所示,壳体9具有主体20和盖22。壳体9例如由聚丙烯等材料形成。主体20为呈箱状的电解槽。主体20容纳正极3、负极5、隔膜7及电解液E。
盖22覆盖主体20的开口部。盖22具有配置有正极端子10的第1端子部(配置部)25、配置有负极端子12的第2端子部(配置部)26和补水栓27。第1端子部25和第2端子部26对置地配置于将补水栓27夹在中间的位置。
如图5所示,第1端子部25具有侧部25a和底部25b。从上方观看盖22时,侧部25a呈圆形。侧部25a形成容纳正极端子10及衬套30的空间。侧部25a沿着壳体9的高度方向延伸。侧部25a的上端部比盖22的一个主表面22a更突出。侧部25a的下端部比盖22的另一个主表面22b更突出。底部25b设置于侧部25a的下端部,并且从侧部25a向内侧伸出。底部25b呈环状。底部25b形成用于插入正极端子10的开口。
如图6所示,第2端子部26具有侧部26a和底部26b。从上方观看盖22时,侧部26a呈圆形。侧部26a形成容纳负极端子12及衬套30的空间。侧部26a沿着壳体9的高度方向延伸。侧部26a的上端部比盖22的一个主表面22a更突出。侧部26a的下端部比盖22的另一个主表面22b更突出。底部26b设置于侧部26a的下端部,并且从侧部26a向内侧伸出。底部26b呈环状。底部26b形成用于插入负极端子12的开口。
如图5及图6所示,主体20内容纳有电解液E。电解液E的液面Es位于至少与正极端子10及负极端子12接触的高度。即,电解液E以与正极端子10及负极端子12接触的方式填充。电解液E可以从补水栓27供给。
铅蓄电池1具备衬套30。如图5所示,衬套30配置于盖22的第1端子部25与正极端子10之间。并且,如图6所示,衬套30配置于盖22的第2端子部26与负极端子12之间。
如图7(a)及图7(b)所示,衬套30具有主体部32、凸缘部34及突出部35。主体部32、凸缘部34及突出部35形成为一体。
衬套30优选由耐热性、绝缘性、弹性及柔软性优异的材料形成。例如,衬套30优选具有在100℃以上不熔化的耐热性。衬套30优选具有表面电阻为1000MΩ以上的绝缘性。形成衬套30的优选材料的例子包括HNBR(氢化丁腈橡胶)、FKM(氟橡胶)、VMQ(硅橡胶)、ACM(丙烯酸橡胶)、CO(表氯醇橡胶)等。衬套30例如优选由Skyprene(注册商标)B-10(TOSOHCORPORATION制)形成。
如图7(b)所示,主体部32沿着一个方向延伸,并且呈圆筒状。主体部32上设置有中空部32a。中空部32a由内周面32i限定。从主体部32的延伸方向观看时,中空部32a呈圆形。中空部32a的直径(主体部32的内径)优选为正极端子10及负极端子12的直径以下。主体部32的宽度(主体部32的径向上的尺寸)从延伸方向上的一端部相等至另一端部。主体部32的宽度(外径)例如为30mm~40mm。
主体部32具有肋(伸出部)36和凹部38。肋36沿着主体部32的外周面32o的周向形成,并且从外周面32o沿着径向向外侧突出。肋36呈环状。肋36在主体部32的延伸方向上配置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肋36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三个以上。肋36的宽度(主体部32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例如为0.5mm~2.0mm。肋36的突出量例如为0.5mm~2.0mm。
凹部38在主体部32的延伸方向上配置于与肋36相邻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38在主体部32的延伸方向上在夹着肋36的位置设置有一对。凹部38沿着主体部32的外周面32o的周向形成,并且从外周面32o沿着径向向内侧凹陷。凹部38的宽度为0.5mm~2.0mm。凹部38的深度例如为0.5mm~2.0mm。
主体部32的延伸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前端部)设置有锥形部39。锥形部39在主体部32的延伸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从外周面32o朝向另一端部侧逐渐变细。
凸缘部34设置于主体部32的延伸方向上的一端部。凸缘部34在主体部32的径向上比主体部32的外周面32o更向外侧伸出。凸缘部34具有一个主表面34a和另一个主表面34b。一个主表面34a构成衬套30的上表面。一个主表面34a与主体部32的一端部的端面32b共面。另一个主表面34b为与主体部32的外周面32o成规定的角度(大致90°)且与外周面32o连续的面。如图7(a)所示,从主体部32的延伸方向观看时,凸缘部34的外形呈圆形。凸缘部34的宽度(一对主表面34a、34b之间的尺寸)例如为2.5mm~4.5mm。凸缘部34的外径例如为35mm~45mm。
突出部35设置于主体部32的延伸方向上的一端部。突出部35从主体部32的一端部的端面32b突出。从主体部32的延伸方向观看时,突出部35呈环状。突出部35的内周面35i与主体部32的内周面32i共面。突出部35的突出量(距离主体部32的端面32b的高度)可根据设计适当设定。如图5所示,突出部35设定为比正极端子10(负极端子12)的主体部10a(12a)的上端面更向上方突出。突出部35的外径小于主体部32的外径及凸缘部34的外径。从侧面观看时,突出部35呈从与主体部32连接的基端侧朝向前端侧逐渐变细的锥形。
对将具有上述结构的衬套30安装到铅蓄电池1的方法进行说明。以下,参考图5,以在正极端子10与第1端子部25之间安装衬套30的方法为一例进行说明。
安装衬套30时,将正极端子10插入到衬套30的主体部32的中空部32a,并且将主体部32插入到第1端子部25与正极端子10之间。然后,塞入衬套30,直至第1端子部25与衬套30的凸缘部34抵接。由此,衬套30的突出部35配置成包围正极端子10。
若塞入衬套30,则衬套30的主体部32的下端部(锥形部39)与第1端子部25的底部25b抵接。衬套30的主体部32的外周面32o及肋36与第1端子部25的侧部25a接触。衬套30的凸缘部34配置成与第1端子部25的侧部25a的上端部的端面对置,并且另一个主表面34b与侧部25a接触。由此,安装衬套30。衬套30也同样地安装于第2端子部26。
接着,参考图2对组装电池组100时的连接线102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安装连接线102时,将连接线102配置于正极端子10上。接着,将螺栓108插入到连接线102的连接部104的孔104a中,并将螺栓108拧入正极端子10的螺栓孔10h中。若使螺栓108与螺栓孔10h螺合,则连接线102固定于正极端子10。
若连接线102固定于正极端子10,则连接部104与正极端子10抵接。由此,正极端子10与连接线102的连接部104电连接。覆盖部106与正极端子10及衬套30抵接。具体而言,覆盖部106的第1抵接部107a中的抵接面107c与正极端子10的主体部10a密合。由此,第1抵接部107a发挥密封部件的功能,因此能够抑制液体从外部渗入到连接部104与正极端子10之间。
覆盖部106的第2抵接部107b与衬套30的凸缘部34的一个主表面34a抵接。覆盖部106的宽度与衬套30的主体部32的宽度相等。即,覆盖部106的第2抵接部107b不与第1端子部25的侧部25a对置配置。在该结构中,由于覆盖部106按压衬套30的主体部32,因此衬套30的主体部32与第1端子部25的底部25b之间的密合性提高。并且,由于第2抵接部107b与凸缘部34密合,因此第2抵接部107b发挥密封部件的功能。因此,能够抑制液体从外部渗入到第2抵接部107b与衬套30的凸缘部34之间。
第1抵接部107a的抵接面107c还与衬套30的突出部35抵接。衬套30的突出部35比正极端子10的主体部10a的上端面更向上方突出。因此,若突出部35的前端部被第1抵接部107a按压,则突出部35与第1抵接部107a密合。由此,突出部35发挥密封部件的功能,因此能够抑制液体从外部渗入到第1抵接部107a与正极端子10之间。
突出部35配置于由正极端子10、覆盖部106的第1抵接部107a的抵接面107c及第2抵接部107b限定的空间。突出部35被第1抵接部107a的抵接面107c按压,由此正极端子10、第1抵接部107a的抵接面107c及第2抵接部107b密合。由此,由正极端子10、覆盖部106的第1抵接部107a的抵接面107c及第2抵接部107b限定的空间的大部分被突出部35所填充。因此,能够抑制在从外部至正极端子10的路径上形成间隙。因此,能够抑制液体从外部渗入到第1抵接部107a与正极端子10之间。连接线102也同样地安装于负极端子12。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衬套30具备突出部35。突出部35设置于主体部32的延伸方向上的一端部,其从一端部的端面32b突出,并且从主体部32的延伸方向观看时呈环状。由此,突出部35配置成包围正极端子10或负极端子12的周围。因此,在连接了正极端子10或负极端子12和连接线102的情况下,通过使第1抵接部107a与突出部35抵接,突出部35发挥密封部件的功能。因此,衬套30能够抑制液体渗入到正极端子10或负极端子12与连接线102的连接部104之间的连接部分,或者能够抑制液体经由正极端子10或负极端子12与衬套30之间渗入到壳体9内。其结果,衬套30能够抑制铅蓄电池1及电池组100的性能下降。
在本实施方式中,正极端子10的连结部10b及负极端子12的连结部12b由黄铜形成。若与电解液E接触,则黄铜容易腐蚀。因此,需要避免电解液E到达连结部10b或连结部12b。在正极端子10或负极端子12上连接有连接线102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衬套30通过突出部35被第1抵接部107a按压而发挥密封部件的功能。因此,衬套30能够避免正极端子10的连结部10b及负极端子12的连结部12b的腐蚀。其结果,衬套30能够抑制电池组100的性能下降。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衬套30中,主体部32和突出部35形成为一体。例如,在代替突出部35而另行设置O形环等密封部件的情况下,主体部32与O形环之间会形成间隙。因此,液体有可能会从该间隙渗入。在衬套30中,由于将主体部32和突出部35形成为一体,因此主体部32与突出部35之间不会形成间隙。因此,衬套30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液体渗入到正极端子10或负极端子12与连接线102的连接部104之间的连接部分,或者能够抑制液体经由正极端子10或负极端子12与衬套30之间渗入到壳体9内。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衬套30中,突出部35的内周面35i与主体部32的内周面32i共面。在该结构中,突出部35的内周面35i与正极端子10或负极端子12密合。因此,能够抑制液体从外部渗入到主体部32与正极端子10或负极端子12之间。因此,衬套30能够抑制铅蓄电池1及电池组100的性能下降。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衬套30具备设置于主体部32的延伸方向上的一端部且比主体部32的外周面32o更向外侧伸出的环状的凸缘部34。在该结构中,通过凸缘部34与壳体9接触,能够防止液体渗入到主体部32的外周面32o与壳体9之间。因此,衬套30能够防止液体经由主体部32的外周面32o与壳体9之间渗入到壳体9内。其结果,衬套30能够抑制铅蓄电池1的性能下降。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衬套30中,主体部32具有沿着该主体部32的外周面32o的周向形成且从外周面32o向外侧突出的环状的肋36。在该结构中,通过肋36与壳体9接触,能够更进一步确保衬套30与壳体9之间的密合性。因此,衬套30能够更进一步防止液体渗入到壳体9与衬套30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衬套30中,肋36在主体部32的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在该结构中,由于能够更进一步确保衬套30与壳体9之间的密合性,因此能够更进一步防止液体渗入到壳体9与衬套30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衬套30中,主体部32上设置有在延伸方向上与肋36相邻的位置沿着外周面32o的周向形成且从外周面32o向内侧凹陷的凹部38。在该结构中,在肋36与壳体9接触而变形的情况下,肋36进入凹部38。如此,在衬套30中,通过设置允许肋36的变形的凹部38,能够抑制在肋36与壳体9之间形成间隙。因此,衬套30能够确保衬套30与壳体9之间的密合性。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衬套30中,凹部38在延伸方向上夹着肋36的位置设置有一对。在该结构中,肋36的变形自由度增加。因此,衬套30能够更进一步确保衬套30与壳体9之间的密合性。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衬套30中,主体部32呈从延伸方向上的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逐渐变细的锥形。在该结构中,能够提高衬套30向壳体9的插入性。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铅蓄电池1中,关于上述衬套30,正极端子10或负极端子12插入于主体部32的内部,突出部35比正极端子10或负极端子12的上端面更突出。由此,在铅蓄电池1中,在连接了正极端子10或负极端子12和连接线102的情况下,通过使连接线102与突出部35抵接,突出部35发挥密封部件的功能。因此,铅蓄电池1能够抑制液体渗入到正极端子10或负极端子12与连接线102之间的连接部分,或者能够抑制液体渗入到铅蓄电池1内。其结果,铅蓄电池1能够抑制性能下降。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100具备多个铅蓄电池1及电连接一个铅蓄电池1和另一个铅蓄电池1的连接线102。连接线102通过螺栓108固定于正极端子10或负极端子12。在该电池组100中,连接线102通过螺栓108固定于正极端子10或负极端子12。在该结构中,若电解液渗入到正极端子10或负极端子12与连接线102的连接部104之间的连接部分,则有可能会对电连接性造成影响。因此,在连接线102通过螺栓108固定于正极端子10或负极端子12的结构中,设置具备衬套30的铅蓄电池1是尤其有效的。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100中,连接线102具有电连接一个铅蓄电池1的正极端子10或负极端子12和另一个铅蓄电池1的正极端子10或负极端子12的连接部104及覆盖连接部104的覆盖部106。覆盖部106与衬套30的突出部35的上端部抵接。在该结构中,通过覆盖部106的第1抵接部107a按压突出部35。因此,在连接了正极端子10或负极端子12和连接线102的情况下,突出部35发挥密封部件的功能。因此,能够抑制液体渗入到正极端子10或负极端子12与连接线102之间的连接部分,或者能够抑制液体渗入到铅蓄电池1内。其结果,电池组100能够抑制性能下降。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铅蓄电池1的正极3为包层式电极的方式为一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正极3也可以与负极5相同地为糊式电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衬套30具备凸缘部34的方式为一例进行了说明。然而,衬套30也可以不具备凸缘部34。如图8(a)及图8(b)所示,衬套30A具备主体部32和突出部35即可。
衬套30A具备突出部35。突出部35设置于主体部32的延伸方向上的一端部,其从一端部的端面32b突出,并且从主体部32的延伸方向观看时呈环状。由此,突出部35配置成包围正极端子10(负极端子12)的周围。因此,在连接了正极端子10(负极端子12)和连接线102的情况下,通过使第1抵接部107a与突出部35抵接,突出部35发挥密封部件的功能。因此,衬套30A能够抑制液体渗入到正极端子10或负极端子12与连接线102的连接部104之间的连接部分,或者能够抑制液体经由正极端子10或负极端子12与衬套30A之间渗入到壳体9内。其结果,衬套30A能够抑制性能下降。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衬套30、30A的主体部32的宽度从延伸方向上的一端部相等至另一端部的方式为一例进行了说明。然而,主体部也可以呈从延伸方向上的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逐渐变细的锥形。在该结构中,能够提高向壳体9的第1端子部25及第2端子部26的衬套的插入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覆盖部106的宽度与衬套30的主体部32的宽度相等且覆盖部106的第2抵接部107b不与第1端子部25的侧部25a对置配置的方式为一例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为覆盖部106的第2抵接部107b配置于与第1端子部25的侧部25a对置的位置的结构。在该结构中,由第2抵接部107b和第1端子部25夹持凸缘部34,因此能够提高第1端子部25与凸缘部34之间的密合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衬套30、30A的主体部32上设置有凹部38的方式为一例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不在主体部32上设置凹部38。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衬套30、30A的主体部32上设置有肋36及凹部38的方式为一例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不设置肋36及凹部38。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衬套30、30A的主体部32中肋36及凹部38在主体部32的延伸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有多个的方式为一例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设置一个肋36及凹部38。在该结构中,肋36及凹部38优选设置于比主体部32的延伸方向上的中心更靠主体部32的另一端部(前端部)侧。
符号说明
1-铅蓄电池,3-正极,5-负极,7-隔膜,9-壳体,10-正极端子(电极端子),12-负极端子(电极端子),30、30A-衬套,32-主体部,32i-内周面,32o-外周面,34-凸缘部,35-突出部,35i-内周面,36-肋(伸出部),38-凹部,100-电池组,102-连接线(连接部件),104-连接部,106-覆盖部,E-电解液。

Claims (11)

1.一种衬套,其在铅蓄电池中配置于电极端子与壳体之间,所述铅蓄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及隔膜;所述壳体,容纳所述正极、所述负极、所述隔膜及电解液;及所述电极端子,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壳体露出,所述衬套具备:
筒状的主体部,沿着一个方向延伸,并且在内部插入有所述电极端子;及
突出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上的一端部,其从该一端部的端面突出,并且从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观看时呈环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其中,
所述突出部的内周面与所述主体部的内周面共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衬套,其具备环状的凸缘部,
所述凸缘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上的所述一端部,并且比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更向外侧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衬套,其中,
所述主体部具有沿着该主体部的外周面的周向形成且从所述外周面向外侧突出的环状的伸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衬套,其中,
所述伸出部在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延伸方向上设置有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衬套,其中,
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在所述延伸方向上与所述伸出部相邻的位置沿着所述外周面的所述周向形成且从所述外周面向内侧凹陷的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衬套,其中,
所述凹部在所述延伸方向上夹着所述伸出部的位置设置有一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衬套,其中,
所述主体部呈从所述延伸方向上的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逐渐变细的锥形。
9.一种铅蓄电池,其具备:
正极、负极及隔膜;
壳体,容纳所述正极、所述负极、所述隔膜及电解液;
电极端子,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壳体露出;及
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衬套,
所述衬套在所述壳体中配置成所述电极端子插入于所述主体部的内部,
所述衬套的所述突出部比所述电极端子的上端面更突出。
10.一种电池组,其具备:
多个权利要求9所述的铅蓄电池;及
连接部件,电连接一个所述铅蓄电池和另一个所述铅蓄电池,
所述连接部件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电极端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组,其中,
所述连接部件具有:
连接部,电连接一个所述铅蓄电池的所述电极端子和另一个所述铅蓄电池的所述电极端子;及
覆盖部,覆盖所述连接部,
所述覆盖部与所述突出部的前端部抵接。
CN201880100698.0A 2018-12-18 2018-12-18 衬套、铅蓄电池及电池组 Pending CN1134243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46548 WO2020129154A1 (ja) 2018-12-18 2018-12-18 ブッシュ、鉛蓄電池及び組電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4357A true CN113424357A (zh) 2021-09-21

Family

ID=71100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100698.0A Pending CN113424357A (zh) 2018-12-18 2018-12-18 衬套、铅蓄电池及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0129154A1 (zh)
CN (1) CN113424357A (zh)
SG (1) SG11202106545XA (zh)
WO (1) WO20201291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6632A1 (en) * 2022-10-18 2024-04-25 Cps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Smart battery manufacturing method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75795A (ja) * 2000-12-06 2002-06-21 Shin Kobe Electric Mach Co Ltd 鉛蓄電池
CN201946647U (zh) * 2011-03-12 2011-08-24 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动力型铅酸蓄电池密封组件
CN204179121U (zh) * 2013-12-18 2015-02-25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铅蓄电池
CN104428922A (zh) * 2012-08-01 2015-03-18 株式会社东芝 二次电池的连接构造及具备该连接构造的二次电池装置
CN104662710A (zh) * 2012-09-28 2015-05-27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蓄电装置及蓄电模块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75795A (ja) * 2000-12-06 2002-06-21 Shin Kobe Electric Mach Co Ltd 鉛蓄電池
CN201946647U (zh) * 2011-03-12 2011-08-24 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动力型铅酸蓄电池密封组件
CN104428922A (zh) * 2012-08-01 2015-03-18 株式会社东芝 二次电池的连接构造及具备该连接构造的二次电池装置
CN104662710A (zh) * 2012-09-28 2015-05-27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蓄电装置及蓄电模块
CN204179121U (zh) * 2013-12-18 2015-02-25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铅蓄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29154A1 (ja) 2020-06-25
SG11202106545XA (en) 2021-07-29
JPWO2020129154A1 (ja) 2021-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35040B2 (en)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CN102376931B (zh) 可再充电电池、电池模块和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组件
KR101330615B1 (ko) 이차 전지
US20100104939A1 (en) Battery pack
KR102397857B1 (ko) 이차 전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지 모듈
EP2899770A1 (en) Terminal assembly for a secondary battery
CN103081174B (zh) 用于电池组的连接装置
CN102738428A (zh) 二次电池
US20120258342A1 (en)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provided with current collecting memb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urrent collecting member
KR101944957B1 (ko) 배터리 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US10096865B2 (en) Secondary cell module
CN104300171A (zh) 可再充电电池
KR101698767B1 (ko) 이차전지
KR101679413B1 (ko) 중공형 이차전지
CN108232052B (zh) 二次电池
KR20160103453A (ko) 이차 전지 및 그 모듈
KR20160123854A (ko) 이차 전지
KR20140101228A (ko) 전지 모듈
KR20190007745A (ko) 배터리 팩
CN113424357A (zh) 衬套、铅蓄电池及电池组
CN110970223A (zh) 电化学器件和电化学器件的制造方法
KR20110047608A (ko) 집전판의 구조가 개선된 이차전지 및 그 집전판
KR101415889B1 (ko) 개선된 저항 특성을 갖는 울트라 캐패시터
JP3631110B2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WO2019167184A1 (ja) ブッシュ、鉛蓄電池及び組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