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11462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11462A
CN113411462A CN202110272080.6A CN202110272080A CN113411462A CN 113411462 A CN113411462 A CN 113411462A CN 202110272080 A CN202110272080 A CN 202110272080A CN 113411462 A CN113411462 A CN 1134114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portions
lateral
reading uni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20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11462B (zh
Inventor
福间信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411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14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114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14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1Top cover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7Connection or assembly of components or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6Aligning or positioning related to hand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主体单元、单元连结部、原稿读取单元和矫正机构。主体单元在上表面具有用于接收图像形成后的片材的排出托盘。单元连结部包括后连结部和一对横向连结部。原稿读取单元通过铰链而以可开闭的方式被支承于单元连结部的上部。矫正机构通过关闭原稿读取单元来矫正一对横向连结部相对于在一对横向连结部的相向方向上的原稿读取单元的位置。矫正机构具有一对凹部,其形成于一对横向连结部的靠前端部分的上表面和原稿读取单元的靠前端部分的下表面中的一方;和一对凸部,其形成于一对横向连结部的靠前端部分的上表面和原稿读取单元的靠前端部分的下表面中的另一方,且在原稿读取单元被关闭时嵌入一对凹部。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将主体单元和原稿读取单元连结的单元连结部。
复印机、传真装置或者多功能一体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内置打印装置的主体单元和图像读取装置。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具有原稿读取单元和原稿盖,其中,所述原稿读取单元用于从被放置的原稿上取读图像;所述原稿盖用于覆盖所述原稿读取单元上的所述原稿。
另外,已知所述原稿读取单元以相对于在所述主体单元的上部立起的单元连结部可开闭的方式与该单元连结部进行连结。
所述单元连结部包括后连结部和一对横向连结部,其中,所述后连结部从所述主体单元的上表面的所述排出托盘的后方部立起;所述一对横向连结部从所述主体单元的上表面的排出托盘的两侧方部立起。
例如,所述原稿读取单元通过被设置于所述后连结部的铰链(hinge)而以可开闭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单元连结部的上部。
另外,所述一对横向连结部的后端部通过与所述后连结部连结而被加强。据此,所述一对横向连结部的后方的端部即使在所述原稿读取单元被打开的状态下也被保持在本来的适当位置。
另一方面,在所述一对横向连结部的前方的上部周边不存在成为用于加强的连结对象的部件。因此,在所述原稿读取单元被打开的状态下,担忧所述一对横向连结部的前方的上部从本来的适当位置向内侧或者外侧偏移。
当所述一对横向连结部产生位置偏移时,例如会产生如下不良情况。
所述不良情况之一是构成将所述原稿读取单元锁定在关闭状态的锁定机构的卡止部与被卡止部产生位置偏移。在该情况下,担忧所述锁定机构不能正常工作。此外,所述卡止部被设置于所述横向连结部,并卡止被设置于所述原稿读取单元的所述被卡止部。
另一个所述不良情况是所述横向连结部的各自的侧表面相对于所述原稿读取单元的侧表面从本来的位置偏移,从而损害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美观。
例如,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本来的形状是所述横向连结部的各自的侧表面形成为与所述原稿读取单元的侧表面共面(对齐)的情况下,担忧所述横向连结部的各自的侧表面与所述原稿读取单元的侧表面之间形成台阶。这样的台阶会损害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能避免将主体单元和原稿读取单元连结的单元连结部的位置产生偏移。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主体单元、单元连结部、原稿读取单元和矫正机构。所述主体单元在上表面具有排出托盘,该排出托盘用于接收图像形成后的片材(sheet)。所述单元连结部包括后连结部和一对横向连结部,其中,所述后连结部从所述主体单元的上表面的所述排出托盘的后方部立起;所述一对横向连结部从所述排出托盘的两侧方部立起且后端部与所述后连结部连结。所述原稿读取单元通过设置于所述后连结部的铰链而以可开闭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单元连结部的上部。所述矫正机构通过关闭所述原稿读取单元来矫正所述一对横向连结部相对于在所述一对横向连结部的相向方向上的所述原稿读取单元的位置。所述矫正机构具有一对凹部和一对凸部,其中,所述一对凹部形成于所述一对横向连结部的靠前端部分的上表面和所述原稿读取单元的靠前端部分的下表面中的一方;所述一对凸部形成于所述一对横向连结部的靠前端部分的上表面和所述原稿读取单元的靠前端部分的下表面中的另一方,且在所述原稿读取单元被关闭时嵌入所述一对凹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主体单元和单元连结部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一对横向连结部和横向滑动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锁定机构中的横向滑动部件的一对伸出部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锁定机构中的横向滑动部件的一部分和操作部件的一部分的剖视俯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原稿盖的立体图。
图7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连结部和原稿读取单元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凸部和凹部嵌合前的状态)。
图8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连结部和原稿读取单元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凸部和凹部嵌合后的状态)。
图9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主体单元和横向连结部的右侧表面部分的立体图。
图10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主体单元和横向连结部的左侧表面部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边参照附图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下面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个例子,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图像形成装置10的结构]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是复印机、传真装置或者多功能一体机等。
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主体单元11、单元连结部13和图像读取装置16,其中,所述主体单元11内置有打印装置12。打印装置12一边逐张输送被收容于片材收容部111的片材(sheet),一边在所述片材上形成图像。
并且,打印装置12将形成有图像的所述片材排出到排出托盘112上。主体单元11在上表面具有排出托盘112,该排出托盘112用于接收图像形成后的所述片材。
单元连结部13与主体单元11的上部连结。单元连结部13包括后连结部14和一对横向连结部15,其中,所述后连结部14从主体单元11的上表面的排出托盘112的后方部立起;所述一对横向连结部15从排出托盘112的两侧方部立起。
一对横向连结部15沿主体单元11的宽度方向D01相向。即,宽度方向D01是一对横向连结部15的相向方向。
后连结部14包括金属制成的后框架141和被固定于后框架141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后外装部件142(参照图2)。同样,横向连结部15各自包括金属制成的横向框架151和被固定于横向框架151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横向外装部件152(参照图2、图7、图8)。
在各图中,用箭头表示右方向D1、左方向D2、近前方向D3、向后方向D4、上方向D5和下方向D6。此外,右方向D1和左方向D2分别是沿着宽度方向D01的方向。
下面,将一对横向连结部15的一方称为第一横向连结部15a,将一对横向连结部15的另一方称为第二横向连结部15b。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从正面观察图像形成装置10时一对横向连结部15中的右侧的横向连结部为第一横向连结部15a,左侧的横向连结部为第二横向连结部15b。
图像读取装置16具有原稿读取单元17和原稿盖18,其中,所述原稿读取单元17用于从被放置的原稿中读取图像;所述原稿盖18用于覆盖原稿读取单元17上的所述原稿。在本实施方式中,原稿盖18包括逐张自动输送所述原稿的原稿自动输送装置18a。
原稿读取单元17以可开闭的方式与单元连结部13的上部连结。如图2所示,原稿读取单元17通过被设置于后连结部14的铰链131以可开闭的方式被支承于单元连结部13的上部(参照图2)。
如图6所示,原稿读取单元17具有与铰链131连结的铰链连结部171。
[锁定机构2]
并且,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能将原稿读取单元17锁定在关闭状态的锁定机构2。
锁定机构2具有图3、图5所示的操作部件4和图3、图4所示的横向滑动部件3。并且,锁定机构2还具有多个弹簧21、22。
操作部件4被设置在一对横向连结部15的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件4被设置在第一横向连结部15a。操作部件4以能根据人的操作而位移的方式被支承。
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件4以能沿着主体单元11的纵深方向D02在初始位置和比所述初始位置靠近前侧的拉出位置之间位移的方式被支承。在操作部件4上的近前方向D3的端部形成有直接用手操作的把手41。
图5表示操作部件4位于所述初始位置的状态。操作部件4通过被设置于第一横向连结部15a的弹簧21被朝向后方向D4弹性施力。弹簧21通过对操作部件4弹性施力而将操作部件4保持在所述初始位置。
如图3所示,横向滑动部件3被设置于原稿读取单元17,并在横跨一对横向连结部15的范围内延伸而形成。横向滑动部件3具有横杆部31和一对下伸出部32、33。
横杆部31沿着宽度方向D01在横跨一对横向连结部15的范围内延伸而形成。一对下伸出部32、33从横杆部31的位于一对横向连结部15上方的部分向下方伸出而形成。
一对下伸出部32、33包括第一下伸出部32和第二下伸出部33,其中,所述第一下伸出部32从横杆部31向第一横向连结部15a伸出;所述第二下伸出部33从横杆部31向第二横向连结部15b伸出。
第一下伸出部32和第二下伸出部33分别具有单元被卡止部34(参照图4)。即,横向滑动部件3具有一对单元被卡止部34。一对单元被卡止部34与横杆部31一体形成。另外,一对主体卡止部150分别被设置于一对横向连结部15。
一对单元被卡止部34通过被卡止于一对主体卡止部150而被限制向上方的移动。即,通过一对单元被卡止部34被卡止于一对主体卡止部150,从而限制横向滑动部件3向上方的移动。据此,原稿读取单元17被锁定在关闭状态。
横向滑动部件3与操作部件4的位移联动,以能沿宽度方向D01在横向基准位置和横向解除位置之间位移的方式被支承。当横向滑动部件3存在于所述横向基准位置时,一对单元被卡止部34卡止于一对主体卡止部150。所述横向基准位置是卡止位置的一个例子。
如图5所示,第一锥部35形成于操作部件4,第二锥部42形成于横向滑动部件3的第一下伸出部32。第二锥部42与第一锥部35接触。
在操作部件4从所述初始位置向近前方向D3位移时,第一锥部35一边沿第二锥部42滑动,一边对第二锥部42施加沿宽度方向D01的推压力。所述推压力是从所述横向基准位置朝向所述横向解除位置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所述横向基准位置朝向所述横向解除位置的方向是右方向D1。
通过第二锥部42从第一锥部35受到所述推压力,横向滑动部件3从所述横向基准位置向所述横向解除位置位移。即,通过横向滑动部件3在操作部件4位移时从操作部件4受到沿着宽度方向D01的力,由此,一对单元被卡止部34沿着宽度方向D01在所述卡止位置和所述解除位置之间位移。
具体而言,通过操作部件4克服弹簧21的施加力而被向近前侧拉动,操作部件4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拉出位置位移。此时,通过第一锥部35和第二锥部42的作用,横向滑动部件3与操作部件4联动而从所述横向基准位置向所述横向解除位置位移。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操作部件4向近前方向D3拉出的操作是解除对原稿读取单元17的关闭状态的锁定的锁定解除操作。通常,将操作部件4向近前方向D3拉出的操作比将操作部件4朝向后方向D4推压的操作更容易对操作部件4施加更强的力。
弹簧22被设置在原稿读取单元17(参照图3)。弹簧22通过对横向滑动部件3弹性施力而将横向滑动部件3保持在所述横向基准位置。即,弹簧22对横向滑动部件3以从所述横向解除位置朝向所述横向基准位置的方向进行弹性施力。
另一方面,在操作部件4从所述拉出位置向所述初始位置位移时,横向滑动部件3通过从弹簧22受到的弹性施加力而从所述横向解除位置返回到所述横向基准位置。
图4表示通过使横向滑动部件3存在于所述横向基准位置,从而使一对单元被卡止部34卡止于一对主体卡止部150的状态。此外,为了方便,在图4中用假想线(双点划线)表示一对主体卡止部150。
当横向滑动部件3存在于所述横向解除位置时,一对主体卡止部150对一对单元被卡止部34的卡止被解除。
另外,一对横向连结部15的后端部通过与后连结部14连结而被加强。据此,即使在原稿读取单元17被打开的状态下,一对横向连结部15的后方的端部被保持在本来的适当位置。
另一方面,在一对横向连结部15的前方的上部周边不存在成为用于加强的连结对象的部件。因此,在原稿读取单元17被打开的状态下,担忧一对横向连结部15的前方上部从本来的适当位置向内侧或者外侧偏移。
特别是,在采用具有横向滑动部件3的锁定机构2的情况下,横向连结部15各自根据对操作部件4的操作而受到沿着宽度方向D01的力。因此,设置有操作部件4的第一横向连结部15a容易因从操作部件4受到的力而在宽度方向D01上位置偏移。
当一对横向连结部15产生位置偏移时,例如会产生如下不良情况。
所述不良情况之一是构成将原稿读取单元17锁定在关闭状态的锁定机构2的主体卡止部150与单元被卡止部34产生位置偏移。在该情况下,担忧锁定机构2不能正常工作。此外,主体卡止部150被设置于横向连结部15,并卡止被设置于原稿读取单元17的横向滑动部件3的单元被卡止部34。
另一个所述不良情况是横向连结部15的各自的侧表面15x相对于原稿读取单元17的侧表面17x从本来的位置偏移,据此损害图像形成装置10的美观。此外,横向连结部15的侧表面15x和原稿读取单元17的侧表面17x如图1、8~10所示。
在图8~10所示的例子中,横向连结部15的各自的侧表面15x形成为与原稿读取单元17的侧表面17x共面。该形状是图像形成装置10的本来的形状。在该情况下,担忧横向连结部15的各自的侧表面15x与原稿读取单元17的侧表面17x之间形成台阶。这样的台阶会损害图像形成装置10的美观。
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矫正机构5,该矫正机构5用于避免将主体单元11和原稿读取单元17连结的单元连结部13的横向连结部15的位置相对于原稿读取单元17的位置产生偏移(参照图7、图8)。
[矫正机构5]
下面对矫正机构5进行说明。矫正机构5是通过关闭原稿读取单元17来矫正一对横向连结部15在宽度方向D01上相对于原稿读取单元17的位置的机构。
矫正机构5具有一对凹部153和一对凸部172(参照图2、6~8)。一对凹部153形成于一对横向连结部15的靠前端部分的上表面(参照图2)。一对凸部172形成于原稿读取单元17的靠前端部分的下表面(参照图6)。
在图7、图8所示的例子中,一对凹部153被设置于一对横向连结部15的横向框架151。
在原稿读取单元17被关闭时,一对凸部172嵌入一对凹部153。图7表示原稿读取单元17即将被关闭之前的状态,图8表示原稿读取单元17被关闭的状态。
在原稿读取单元17被打开时,一对横向连结部15的一方或者双方有时相对于本来的状态向内侧或者外侧稍微倾斜。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原稿读取单元17被关闭时,通过一对凸部172嵌入一对凹部153,也能矫正一对横向连结部15在宽度方向D01上相对于原稿读取单元17的位置。
另外,如图2所示,被设置于一对横向连结部15的一对凹部153被设置在比一对主体卡止部150靠后连结部14侧的位置。据此,在原稿读取单元17被关闭时,在一对单元被卡止部34到达一对主体卡止部150的附近之前,一对凸部172嵌入一对凹部153。
即,在原稿读取单元17被关闭时,一对横向连结部15的位置被矫正之后,一对单元被卡止部34到达一对主体卡止部150的附近。据此,在原稿读取单元17被关闭时,避免单元被卡止部34从上方与位置产生偏移的横向连结部15的一部分碰撞。
凹部153的各自的开口部的内周面是将凸部172的各自的顶端部引导到凹部153内的锥面1530。另外,凸部172的各自的顶端部的外周面是顶端尖的锥面1720。据此,各个凸部172顺利地嵌入各个凹部153。
另外,如前所述,一对横向连结部15的侧表面15x形成为与原稿读取单元17的两侧表面17x共面(参照图8~图10)。这样的形状有助于提高图像形成装置10的美观。
矫正机构5防止由于横向连结部15的位置偏移而损害图像形成装置10的侧表面的美观。此外,横向连结部15的侧表面15x是横向连结部15的横向外装部件152的侧表面。
[第一变形例]
还可以考虑一对凹部153形成于原稿读取单元17的靠前端部分的下表面。在该情况下,一对凸部172形成于一对横向连结部15的靠前端部分的上表面。
[第二变形例]
另外,可以为:一对凹部153的一方形成于一对横向连结部15的一方的靠前端部分的上表面,一对凹部153的另一方形成于原稿读取单元17的靠前端部分的下表面。在该情况下,一对凸部172的一方形成于原稿读取单元17的靠前端部分的下表面,一对凸部172的另一方形成于一对横向连结部15的另一方的靠前端部分的上表面。

Claims (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主体单元、单元连结部、原稿读取单元和矫正机构,其中,
所述主体单元在上表面具有排出托盘,该排出托盘用于接收图像形成后的片材;
所述单元连结部包括后连结部和一对横向连结部,其中,所述后连结部从所述主体单元的上表面的所述排出托盘的后方部立起;所述一对横向连结部从所述排出托盘的两侧方部立起且后端部与所述后连结部连结;
所述原稿读取单元通过被设置于所述后连结部的铰链而以可开闭的方式被支承于所述单元连结部的上部;
所述矫正机构通过关闭所述原稿读取单元来矫正所述一对横向连结部相对于在所述一对横向连结部的相向方向上的所述原稿读取单元的位置,
所述矫正机构具有一对凹部和一对凸部,其中,
所述一对凹部形成于所述一对横向连结部的靠前端部分的上表面和所述原稿读取单元的靠前端部分的下表面中的一方;
所述一对凸部形成于所述一对横向连结部的靠前端部分的上表面和所述原稿读取单元的靠前端部分的下表面中的另一方,且在所述原稿读取单元被关闭时嵌入所述一对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将所述原稿读取单元锁定在关闭状态,
所述锁定机构具有一对卡止部和一对被卡止部,其中,
所述一对卡止部被设置于所述一对横向连结部;
所述一对被卡止部被设置于所述原稿读取单元,在所述原稿读取单元被关闭的状态下,所述一对被卡止部通过卡止于所述一对卡止部而被限制向上方的移动,
所述一对凹部和所述一对凸部中的被设置于所述一对横向连结部的所述凹部或者所述凸部被设置在比所述一对卡止部靠所述后连结部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操作部件和横向滑动部件,其中,
所述操作部件被设置于所述一对横向连结部的一方,且能根据人的操作来位移;
所述横向滑动部件以能沿所述相向方向位移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原稿读取单元,且具有横杆部和所述一对被卡止部,其中,所述横杆部在横跨所述一对横向连结部的范围内延伸而形成;所述一对被卡止部与所述横杆部一体形成,
所述横向滑动部件通过在所述操作部件位移时从所述操作部件受到沿着所述相向方向的力,从而沿着所述相向方向在所述一对被卡止部卡止于所述一对卡止部的卡止位置和所述一对卡止部的卡止被解除的解除位置之间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件能沿与所述相向方向交叉的前后方向位移,通过使所述操作部件向前方位移,从而使所述横向滑动部件从所述卡止位置向所述解除位置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横向连结部的侧表面形成为与所述原稿读取单元的两侧表面共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横向连结部分别具有金属制成的横向框架和被固定于所述横向框架的树脂制成的横向外装部件,
所述一对凹部或者所述一对凸部形成于所述横向框架,
所述横向外装部件的侧表面形成为与所述原稿读取单元的侧表面共面。
CN202110272080.6A 2020-03-16 2021-03-12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134114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45234A JP7452129B2 (ja) 2020-03-16 2020-03-16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45234 2020-03-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1462A true CN113411462A (zh) 2021-09-17
CN113411462B CN113411462B (zh) 2023-04-21

Family

ID=77665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2080.6A Active CN113411462B (zh) 2020-03-16 2021-03-12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96885B2 (zh)
JP (1) JP7452129B2 (zh)
CN (1) CN1134114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41443A (ja) 2021-09-13 2023-03-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52744A (ja) * 2001-02-23 2002-09-06 Noritsu Koki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4210510A (ja) * 2003-01-07 2004-07-29 Sharp Corp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60139701A1 (en) * 2004-12-28 2006-06-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having support structure
JP2007097054A (ja) * 2005-09-30 2007-04-12 Brother Ind Ltd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9086628A (ja) * 2007-09-14 2009-04-23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355084A1 (en) * 2013-05-31 2014-12-04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27258A (ja) * 1995-02-21 1996-09-03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638544B2 (ja) 2001-08-30 2005-04-13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4329585B2 (ja) 2004-03-19 2009-09-09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5315312B2 (ja) 2010-09-03 2013-10-16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6199787B2 (ja) 2014-03-28 2017-09-2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899157B2 (ja) 2013-05-31 2016-04-0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52744A (ja) * 2001-02-23 2002-09-06 Noritsu Koki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4210510A (ja) * 2003-01-07 2004-07-29 Sharp Corp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60139701A1 (en) * 2004-12-28 2006-06-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having support structure
JP2007097054A (ja) * 2005-09-30 2007-04-12 Brother Ind Ltd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9086628A (ja) * 2007-09-14 2009-04-23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355084A1 (en) * 2013-05-31 2014-12-04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289080A1 (en) 2021-09-16
JP7452129B2 (ja) 2024-03-19
JP2021148822A (ja) 2021-09-27
US11196885B2 (en) 2021-12-07
CN113411462B (zh) 2023-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79278B2 (en) Multi-function apparatus
EP1199269B1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heet feeding device
CN101108700B (zh) 供纸盒
US2007007149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511818B2 (en) Multifunction peripheral having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TWI676731B (zh) 鉸鏈裝置及使用鉸鏈裝置的事務機器
CN11341146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6926269B2 (en) Paper cassette and paper feeding apparatus
JP2005298156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給紙カセット
US924442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046649B2 (ja) 給紙トレイ
JP5000876B2 (ja) 開閉検知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74130B2 (ja) 記録装置
JP493323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6517270B2 (en) Printer with frame member for supporting components
JP200216279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198458A (ja) 給紙カセット
US5418601A (en) Clamshell-typ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engaging hook and sliding lock member
US1128395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319215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94085A (ja) パネル係合構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710211B2 (ja) シート収容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279216B2 (ja) 給紙装置
CN112400048B (zh) 车门的外把手装置
JP5097762B2 (ja) 遮蔽カバーの開閉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