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09077A - 积分发放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积分发放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09077A
CN113409077A CN202110651347.2A CN202110651347A CN113409077A CN 113409077 A CN113409077 A CN 113409077A CN 202110651347 A CN202110651347 A CN 202110651347A CN 113409077 A CN113409077 A CN 113409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ibution
user identifier
behavior data
user
comm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513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
蔡亮
邱炜伟
吴琛
吴敬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Qu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Qu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Qu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Qu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5134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090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09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090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7Discounts or incentives, e.g. coupons or rebates
    • G06Q30/0213Consumer transaction fe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7Discounts or incentives, e.g. coupons or rebates
    • G06Q30/0215Including financial accou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7Discounts or incentives, e.g. coupons or rebates
    • G06Q30/0225Avoiding frau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积分发放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应用于区块链系统,包括: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行为数据上链请求,该行为数据上链请求携带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和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将该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和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存储至区块链,且在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大于积分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向贡献积分池添加贡献积分;每隔第一时长,将贡献积分池中的贡献积分发放给在第一时长内执行过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本申请通过双重激励机制,可以减少业务系统前期推广时的营销成本,可以长期激励用户,增加用户和业务系统之间的粘合度,还可以提高积分发放的灵活度。

Description

积分发放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积分发放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实际消费中,商家经常使用积分奖励机制来激励用户,以鼓励用户再次消费,增加用户对商品的推广,增强用户的粘合度。积分可以用于兑换不同的物品、奖券等奖品。
相关技术中,用户在商家注册个人账户,商家根据每个用户产生的行为向用户的个人账户中发放对应的积分,然后用户就可以使用个人账户中的积分去兑换不同的奖品。
然而,用户可以随时使用个人账户中的积分去兑换奖品,如此就会增加商家在前期推广时的营销成本。并且,使用积分兑换奖品的奖励方式过于单一,无法长期激励用户。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积分发放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可以减少业务系统在前期推广时的营销成本,可以长期激励用户,增加用户和业务系统之间的粘合度,还可以提高积分发放的灵活度。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积分发放方法,应用于区块链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行为数据上链请求,所述行为数据上链请求携带用户标识、所述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和所述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所述贡献行为数据是用于获得普通积分的贡献行为的相关数据,所述普通积分总量是已拥有的普通积分的数量;
将所述用户标识、所述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和所述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存储至区块链,且在所述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大于积分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向贡献积分池添加贡献积分;
每隔第一时长,将所述贡献积分池中的贡献积分发放给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执行过所述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
在本申请中,区块链系统将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对应的贡献行为数据和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存储至区块链系统,所存储的数据将不可被篡改,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也方便用户后续对贡献行为数据进行查询。区块链系统根据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指示业务系统为用户标识发放普通积分,以激励用户产生贡献行为。在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达到积分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区块链系统向贡献积分池添加贡献积分,并每隔第一时长,将贡献积分池中的贡献积分发放给在第一时长内执行过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以此激励用户通过积攒普通积分的方式获取贡献积分。这种使用双重激励机制的方式,不仅可以减少业务系统在前期推广时的营销成本,还可以长期激励用户,增加用户和业务系统之间的粘合度。在用户标识执行贡献行为后,为该用户标识发放普通积分,在该用户标识已拥有的普通积分总量大于积分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向贡献积分池中添加后续可以向该用户标识发放的贡献积分,通过这种双积分的方式,提高了积分发放的灵活度。
可选地,所述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行为数据上链请求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中的行为类型,获取所述用户标识执行所述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贡献行为后所应获得的普通积分的数量作为第一数量;
指示所述业务系统为所述用户标识发放所述第一数量的普通积分。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用户标识、所述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和所述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存储至区块链,包括:
将所述用户标识、所述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所述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和所述第一数量存储至区块链。
可选地,所述指示所述业务系统为所述用户标识发放所述第一数量的普通积分之前,还包括:
获取第一风险评估信息,所述第一风险评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标识是否存在风险;
在所述第一风险评估信息指示所述用户标识不存在风险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指示所述业务系统为所述用户标识发放所述第一数量的普通积分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获取第一风险评估信息,包括:
采用联邦计算的方式获取所述第一风险评估信息。
可选地,所述向贡献积分池添加贡献积分,包括:
向贡献积分池添加第一预设数量的贡献积分,所述第一预设数量按照递减规则设定;
所述递减规则包括如下任意一种:
每隔第二时长,将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减小;
每向所述区块链添加第二预设数量的目标区块,将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减小,所述目标区块用于存储所述贡献行为数据,或者,所述目标区块用于存储所述贡献行为数据且存储的所述普通积分总量大于所述积分数量阈值。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贡献积分池中的贡献积分发放给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执行过所述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包括:
根据目标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时长内的至少一个贡献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分值,所述目标用户标识是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执行过所述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中的一个用户标识;
将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分值除以贡献总分值,得到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度,所述贡献总分值是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执行过所述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的贡献分值之和;
将所述贡献积分池中的贡献积分的数量乘以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度,得到第二数量;
将所述贡献积分池中的第二数量的贡献积分发放给所述目标用户标识。
可选地,所述根据目标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时长内的至少一个贡献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分值,包括:
确定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普通积分数量,所述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普通积分数量是所述目标用户标识执行所述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贡献行为后发放给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的数量,所述目标贡献行为数据是所述至少一个贡献行为数据中的一个贡献行为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贡献行为数据中的行为类型和行为属性,确定所述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权重;
将所述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普通积分数量与权重相乘,得到所述目标贡献行为数据的贡献分值;
将所述至少一个贡献行为数据的贡献分值累加,得到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分值。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贡献积分池中的第二数量的贡献积分发放给所述目标用户标识之前,还包括:
获取第二风险评估信息,所述第二风险评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用户标识是否存在风险;
在所述第二风险评估信息指示所述目标用户标识不存在风险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将所述贡献积分池中的第二数量的贡献积分发放给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每隔第三时长,获取在所述第三时长内所述业务系统所属组织的资源增长数量;
将所述资源增长数量乘以预设比例,得到第三数量;
根据拥有所述贡献积分的所有用户标识中每个用户标识拥有所述贡献积分的数量,将所述第三数量的资源发放给拥有所述贡献积分的所有用户标识。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积分发放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行为数据上链请求,所述行为数据上链请求携带用户标识、所述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和所述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所述贡献行为数据是用于获得普通积分的贡献行为的相关数据,所述普通积分总量是已拥有的普通积分的数量;
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标识、所述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和所述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存储至区块链,且在所述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大于积分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向贡献积分池添加贡献积分;
第一发放模块,用于每隔第一时长,将所述贡献积分池中的贡献积分发放给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执行过所述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中的行为类型,获取所述用户标识执行所述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贡献行为后所应获得的普通积分的数量作为第一数量;
指示模块,用于指示所述业务系统为所述用户标识发放所述第一数量的普通积分。
可选地,所述添加模块用于:
将所述用户标识、所述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所述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和所述第一数量存储至区块链。
可选地,所述指示模块还用于:
获取第一风险评估信息,所述第一风险评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标识是否存在风险;
在所述第一风险评估信息指示所述用户标识不存在风险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指示所述业务系统为所述用户标识发放所述第一数量的普通积分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指示模块还用于:
采用联邦计算的方式获取所述第一风险评估信息。
可选地,所述添加模块用于:
向贡献积分池添加第一预设数量的贡献积分,所述第一预设数量按照递减规则设定;
所述递减规则包括如下任意一种:
每隔第二时长,将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减小;
每向所述区块链添加第二预设数量的目标区块,将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减小,所述目标区块用于存储所述贡献行为数据,或者,所述目标区块用于存储所述贡献行为数据且存储的所述普通积分总量大于所述积分数量阈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放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目标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时长内的至少一个贡献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分值,所述目标用户标识是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执行过所述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中的一个用户标识;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分值除以贡献总分值,得到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度,所述贡献总分值是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执行过所述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的贡献分值之和;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将所述贡献积分池中的贡献积分的数量乘以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度,得到第二数量;
发放单元,用于将所述贡献积分池中的第二数量的贡献积分发放给所述目标用户标识。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用于:
确定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普通积分数量,所述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普通积分数量是所述目标用户标识执行所述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贡献行为后发放给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的数量,所述目标贡献行为数据是所述至少一个贡献行为数据中的一个贡献行为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贡献行为数据中的行为类型和行为属性,确定所述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权重;
将所述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普通积分数量与权重相乘,得到所述目标贡献行为数据的贡献分值;
将所述至少一个贡献行为数据的贡献分值累加,得到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分值。
可选地,所述发放单元还用于:
获取第二风险评估信息,所述第二风险评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用户标识是否存在风险;
在所述第二风险评估信息指示所述目标用户标识不存在风险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将所述贡献积分池中的第二数量的贡献积分发放给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每隔第三时长,获取在所述第三时长内所述业务系统所属组织的资源增长数量;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资源增长数量乘以预设比例,得到第三数量;
第二发放模块,用于根据拥有所述贡献积分的所有用户标识中每个用户标识拥有所述贡献积分的数量,将所述第三数量的资源发放给拥有所述贡献积分的所有用户标识。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积分发放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积分发放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积分发放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积分发放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积分发放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积分发放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积分发放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积分发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比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比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解释说明之前,先对区块链的相关内容予以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区块链系统100是指用于进行节点与节点之间数据共享的系统,区块链系统100中可以包括多个节点101,多个节点101可以是指区块链系统100中各个客户端。每个节点101在进行正常工作可以接收到输入信息,并基于接收到的输入信息维护区块链系统100内的共享数据。为了保证区块链系统100内的信息互通,区块链系统100中的每个节点101之间可以存在信息连接,节点101之间可以通过该信息连接进行信息传输。比如,当区块链系统100中的任意节点101接收到输入信息时,区块链系统100中的其他节点101便根据共识算法获取该输入信息,将该输入信息作为共享数据中的数据进行存储,使得区块链系统100中全部节点101上存储的数据一致。
区块链系统100中的每个节点101均存储一条相同的区块链。参见图2,区块链由多个区块组成,创始块中包括区块头和区块主体,区块头中存储有输入信息特征值、版本号、时间戳和难度值,区块主体中存储有输入信息;创始块的下一区块以创始块为父区块,下一区块中同样包括区块头和区块主体,区块头中存储有当前区块的输入信息特征值、父区块的区块头特征值、版本号、时间戳和难度值,并以此类推,使得区块链中每个区块中存储的区块数据均与父区块中存储的区块数据存在关联,保证了区块中输入信息的安全性。
区块链系统100具有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区块链系统100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这些特点保证了区块链的共享开放、真实完整和安全可靠。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系统架构予以说明。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积分发放系统的示意图。参见图3,该积分发放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业务系统301和区块链系统302。
区块链系统302可以是上文图1-图2实施例所述的区块链系统100。一个或多个业务系统301中的每个业务系统301与区块链系统302可以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进行通信。也即,一个或多个业务系统301中的每个业务系统301可以接入区块链系统302。例如,一个或多个业务系统301可以包括电商平台、游戏平台、媒体平台等不同平台的业务系统。
用户可以在业务系统301执行贡献行为。业务系统301在用户执行贡献行为后,可以获取用户的贡献行为数据,并据此为用户发放对应的普通积分。并且,用户通过在业务系统301执行贡献行为还可以获得区块链系统302中的贡献积分。贡献行为是预先定义的用于获得普通积分的行为,例如,贡献行为可以是签到、发布动态、购买物品等行为。
用户可以在业务系统301中注册用户账户,如此业务系统301就可将普通积分发放至用户账户。可选地,用户可以通过网页在业务系统301中注册用户账户,或者,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在业务系统301中注册用户账户,或者,用户可以通过小程序在业务系统301中注册用户账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用户账户的账户数据可以包括用户标识、普通积分数量、普通积分变动信息等。该用户账户的账户数据中的用户标识用于标识该用户账户,例如,该用户标识可以是姓名、证件号、手机号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例如:一个用户使用手机号在业务系统301中注册用户账户后,该用户账户的账户数据中的用户标识就可以为该手机号。该用户账户的账户数据中的普通积分数量是该用户标识已拥有的普通积分的数量。该用户账户的账户数据中的普通积分变动信息用于记录该用户标识所拥有的普通积分的变动情况。普通积分用于奖励给执行过贡献行为的用户,普通积分可以用于兑换不同的物品、礼品券等奖品。
用户可以使用用户标识在业务系统301执行贡献行为,且用户使用用户标识在业务系统301执行贡献行为后,就会产生相应的贡献行为数据。贡献行为数据是用于获得普通积分的贡献行为的相关数据,该贡献行为数据可以包括行为类型和行为属性,该行为属性可以包括行为数据来源、行为发生时间等。行为数据来源是用户标识执行贡献行为后,业务系统301采集到的相应的贡献行为数据的来源,如该行为数据来源可以是手机APP、网页、小程序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区块链系统302上可以设置有区块链账户。业务系统301可以在区块链系统302为用户标识注册区块链账户。具体地,业务系统301向区块链系统302发送区块链账户注册请求,该区块链账户注册请求携带有用户标识;区块链系统302接收到该区块链账户注册请求后,可以为该用户标识注册对应的区块链账户。区块链账户的账户数据可以包括账户地址、余额、状态变量等,区块链账户的余额表示该区块链账户拥有的代币(token)个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区块链账户的余额可以为用户获得的贡献积分。贡献积分是用户可以长期拥有并在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已拥有的贡献积分获取到业务系统所属组织的资源的积分。
业务系统301和区块链系统302可以执行下文图4实施例所述的积分发放方法,来实现为用户发放积分。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积分发放方法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积分发放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4,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业务系统向区块链系统发送行为数据上链请求,该行为数据上链请求携带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和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
行为数据上链请求用于请求区块链系统将该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和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存储至区块链。
用户标识用于标识用户在业务系统中注册的用户账户,也即每一个用户都有唯一的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可以包含于该用户账户的账户数据中。该用户标识可以是姓名、证件号、手机号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示例地,一个用户使用手机号在业务系统注册用户账户后,该用户账户的账户数据中的用户标识就可以为该手机号。
该贡献行为数据是用于获得普通积分的贡献行为的相关数据。也即,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是该用户标识在业务系统中执行的能够获得普通积分的贡献行为的相关数据。
该普通积分总量是已拥有的普通积分的数量。也即,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是该用户标识的用户账户中的普通积分的数量。
贡献行为是业务系统预先设置的用于获得积分的行为,如贡献行为可以是签到、发布动态、购买物品等行为。用户标识在业务系统301执行贡献行为后,就会产生相应的贡献行为数据。该贡献行为数据可以包括行为类型和行为属性,该行为属性可以包括行为数据来源、行为发生时间等。行为数据来源是用户标识执行贡献行为后,业务系统采集到的相应的贡献行为数据的来源。例如,用户在手机APP上登录用户标识,然后使用用户标识执行贡献行为,则业务系统从手机APP处获取用户标识执行的贡献行为的相关数据作为贡献行为数据,该行为数据来源为手机APP。又例如,用户在网页上登录用户标识,然后使用用户标识执行贡献行为,则业务系统从网页处获取用户标识执行的贡献行为的相关数据作为贡献行为数据,该行为数据来源为网页。再例如,用户在小程序上登录用户标识,然后使用用户标识执行贡献行为,则业务系统从小程序处获取用户标识执行的贡献行为的相关数据作为贡献行为数据,该行为数据来源为小程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标识每执行一个贡献行为,业务系统就可以采集该用户标识所执行的贡献行为的相关数据作为贡献行为数据。这种情况下,业务系统可以在该用户标识执行贡献行为后,采集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向区块链系统发送携带有该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和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的行为数据上链请求。
该行为数据上链请求的数据格式可以是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JavaScript对象表示法)格式,当然,该行为数据上链请求的数据格式也可以是其他数据格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402:区块链系统接收到业务系统发送的行为数据上链请求后,将该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和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存储至区块链。
区块链系统可以根据智能合约将该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和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上链,也即根据智能合约生成存储有该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和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的区块,并将该区块添加到共享的区块链中。如此,该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和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将不可被篡改,保证了记录的真实性,也方便用户后续对贡献行为数据和普通积分总量进行查询。
在一些实施例中,区块链系统接收到业务系统发送的行为数据上链请求后,还可以根据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中的行为类型,获取该用户标识执行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贡献行为后所应获得的普通积分的数量作为第一数量;指示业务系统为该用户标识发放第一数量的普通积分。
其中,区块链系统根据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中的行为类型,获取该用户标识执行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贡献行为后所应获得的普通积分的数量作为第一数量的操作可以为:区块链系统根据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中的行为类型,从行为类型与普通积分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普通积分数量作为第一数量。
区块链系统可以预先设置行为类型与普通积分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用于体现各种行为类型的贡献行为所应获得的普通积分的数量。如此,在某一用户标识执行某一贡献行为之后,区块链系统就可以根据这一贡献行为的行为类型(即贡献行为数据中的行为类型),从预先设置的行为类型与普通积分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对应的普通积分数量。
区块链系统可以将行为类型与普通积分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至智能合约,如此,区块链系统在接收到业务系统发送的行为数据上链请求后,就可以调用智能合约中存储的该对应关系,来获取该行为数据上链请求中携带的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中的行为类型对应的普通积分数量作为第一数量。
其中,区块链系统指示业务系统为该用户标识发放第一数量的普通积分的操作可以为:区块链系统向业务系统发送普通积分发放请求,普通积分发放请求携带该用户标识和第一数量;业务系统接收到区块链系统发送的普通积分发放请求后,为该用户标识发放第一数量的普通积分,也即向该用户标识的用户账户添加第一数量的普通积分。如此该用户标识就可以获得执行贡献行为后所应获得的普通积分。
这种情况下,区块链系统将该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和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存储至区块链时,还可以将第一数量也同时存储至区块链。也即是,区块链系统可以将该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和第一数量存储至区块链。
区块链系统可以根据智能合约将该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和第一数量上链,也即根据智能合约生成存储有该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和第一数量的区块,并将该区块添加到共享的区块链中。如此,该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和第一数量将不可被篡改,保证了记录的真实性,也方便用户后续对贡献行为数据和普通积分信息进行查询。
进一步地,区块链系统指示业务系统为该用户标识发放第一数量的普通积分之前,还可以获取第一风险评估信息;在第一风险评估信息指示该用户标识不存在风险的情况下,再指示业务系统为该用户标识发放第一数量的普通积分。
第一风险评估信息用于指示该用户标识是否存在风险,例如,第一风险评估信息可以包括用户账户评估信息、用户身份评估信息、用户征信评估信息等。
区块链系统对该用户标识进行风险评估。在该用户标识不存在风险的情况下,再指示业务系统为该用户标识发放第一数量的普通积分。在该用户标识存在风险的情况下,可以向业务系统返回用于提示该用户标识存在风险的告警信息,该告警信息可以指示用户账户被盗号、用户身份存疑、存在不良征信记录等。如此,可以提高普通积分发放的安全性。
其中,区块链系统可以采用联邦计算的方式获取第一风险评估信息。联邦计算是建立多方联合计算平台,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为企业提供安全可信的大规模数据存储以及安全可控的数据共享环境。如此,在能够实现对用户标识的风险评估的情况下,可以避免用户信息泄露,维护用户隐私安全。
示例地,区块链系统可以与银行、运营商、支付机构等多方平台建立协作网络,如此,区块链系统就可以创建联邦计算任务,该联邦计算任务用于向多方平台发送携带有该用户标识的风险评估请求;多方平台接收到该风险评估请求后,对该用户标识进行风险评估,得到风险评估结果,将风险评估结果返回给区块链系统;区块链系统接收到该多方平台返回的风险评估结果后,将接收到所有风险评估结果确定为第一风险评估信息。
例如:区块链系统与银行、运营商、支付机构等多方平台可以使用BitXmesh(可信数据网格)建立协作网络,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方式建立协作网络,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403:区块链系统在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大于积分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向贡献积分池添加贡献积分。
积分数量阈值可以预先进行设置,例如,该积分数量阈值可以设置为100,如此在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大于100的情况下,区块链系统就可以向贡献积分池添加贡献积分。
贡献积分池设置于区块链系统,用于存放贡献积分,贡献积分池中的积分能够转移到用户标识的区块链账户中,以实现对用户标识发放贡献积分。贡献积分是用户可以长期拥有并在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已拥有的贡献积分获取到业务系统所属组织的资源的积分。
区块链系统在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大于积分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向贡献积分池添加贡献积分,也就是说用户只有积攒普通积分到一定量,才能触发向贡献积分池添加贡献积分的操作,贡献积分池中的贡献积分越多,后期用户可获得的贡献积分就越多。如此,可以激励用户在前期积攒普通积分,而不是直接兑换普通积分,从而可以减少业务系统的前期投入,减少业务系统在前期推广时的营销成本。
在用户标识执行贡献行为后,为该用户标识发放普通积分,在该用户标识已拥有的普通积分总量大于积分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向贡献积分池中添加后续可以向该用户标识发放的贡献积分,通过这种双积分的方式,提高了积分发放的灵活度。
其中,区块链系统向贡献积分池添加贡献积分的操作可以为:区块链系统向贡献积分池添加第一预设数量的贡献积分。
第一预设数量可以预先进行设置。第一预设数量是按照递减规则设定,该递减规则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预设数量呈减小趋势。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次向贡献积分池所能添加的贡献积分的数量呈减小趋势。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预设数量是不断减小的,因此可以鼓励用户尽早执行贡献行为以便向贡献积分池添加更多的贡献积分,从而提高用户的积极性,进而保证业务系统的生态价值。
该递减规则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可选地,该递减规则可以包括如下任意一种:每隔第二时长,将第一预设数量减小;每向区块链添加第二预设数量的目标区块,将第一预设数量减小。目标区块用于存储贡献行为数据,这种情况下,目标区块是指所有用于存储贡献行为数据的区块。或者,目标区块用于存储贡献行为数据且存储的普通积分总量大于积分数量阈值,这种情况下,目标区块是所有用于存储贡献行为数据的区块中存储的普通积分总量大于积分数量阈值的区块,也即是能够触发向贡献积分池添加贡献积分的区块。当然,该递减规则也可以是其他能够使第一预设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减小趋势的规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第二时长可以预先进行设置,例如,第二时长可以设置为一年。第一预设数量每次减小的程度也可以预先进行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每次减小一半。也就是说,该递减规则为每隔一年,将第一预设数量减小一半。假设第一预设数量的初始值为100,则第一年内,第一预设数量为100,即第一年内每次向贡献积分池添加贡献积分时可以添加100个贡献积分;第二年内,第一预设数量为50,即第二年内每次向贡献积分池添加贡献积分时可以添加50个贡献积分;第三年内,第一预设数量为25,即第三年内每次向贡献积分池添加贡献积分时可以添加25个贡献积分,以此类推。
第二预设数量可以预先进行设置,例如,第二预设数量可以为100000。第一预设数量每次减小的程度也可以预先进行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每次减小一半。也就是说,该递减规则为每向区块链添加100000个目标区块,将第一预设数量减小一半。假设第一预设数量的初始值为100,则在向区块链添加1到100000个目标区块时,第一预设数量为100,即每次向贡献积分池添加贡献积分时可以添加100个贡献积分;在向区块链添加100001到200000个目标区块时,第一预设数量为50,即每次向贡献积分池添加贡献积分时可以添加50个贡献积分;在向区块链添加200001到300000个目标区块时,第一预设数量为25,即每次向贡献积分池添加贡献积分时可以添加25个贡献积分,以此类推。
步骤404:每隔第一时长,区块链系统将贡献积分池中的贡献积分发放给在第一时长内执行过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
第一时长可以预先进行设置,第一时长可以设置地较短,例如,第一时长可以设置为一周。第一时长是贡献积分结算周期,也即,在每个贡献积分结算周期结束时,区块链系统根据本个贡献积分结算周期内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为用户标识发放一次贡献积分。
每隔第一时长,区块链系统将贡献积分池中的贡献积分发放给在第一时长内执行过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可以维持用户的积极性,激励用户不断产生贡献行为,从而保证业务系统的生态价值。
具体地,区块链系统将贡献积分池中的贡献积分发放给在第一时长内执行过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的操作可以包括如下步骤(1)-步骤(4):
(1)区块链系统根据目标用户标识在第一时长内的至少一个贡献行为数据确定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分值。
目标用户标识是在第一时长内执行过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中的任意一个用户标识。目标用户标识在第一时长内的至少一个贡献行为数据是目标用户标识在第一时长内执行过的至少一个贡献行为中每个贡献行为的相关数据。
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分值用于体现目标用户标识在第一时长内执行至少一个贡献行为后,为业务系统所属的组织带来的价值。
具体地,区块链系统根据目标用户标识在第一时长内的至少一个贡献行为数据确定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分值的操作可以为:区块链系统获取目标用户标识在第一时长内的至少一个贡献行为数据中每个贡献行为数据的贡献分值;将目标用户标识在第一时长内的至少一个贡献行为数据的贡献分值累加,得到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分值。
某个贡献行为数据的贡献分值用于体现这个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贡献行为能够为业务系统所属的组织带来的价值。因而,将目标用户标识在第一时长内的至少一个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贡献分值累加,可以得到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分值,也即,得到目标用户标识执行至少一个贡献行为后,为业务系统所属的组织带来的价值。
为了便于描述,对于目标用户标识在第一时长内的至少一个贡献行为数据中的任意一个贡献行为数据,将这个贡献行为数据称为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区块链系统获取目标贡献行为数据的贡献分值的操作可以通过如下几种方式实现:
第一种方式:区块链系统根据目标贡献行为数据中的行为类型,从行为类型与贡献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贡献分值。
区块链系统可以预先设置行为类型与贡献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用于体现各种行为类型的贡献行为能够为业务系统所属的组织带来的价值。如此,在某一用户标识执行某一贡献行为之后,区块链系统就可以根据这一贡献行为的行为类型(即贡献行为数据中的行为类型),从预先设置的行为类型与贡献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对应的贡献分值。
例如,目标贡献行为数据中的行为类型为“发表文章”,则区块链系统可以在如表1所示的行为类型与贡献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行为类型“发表文章”对应的贡献分值为3。
表1
行为类型 贡献分值
购买物品 5
填写问卷调查 3
签到 1
发表文章 3
…… ……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上表1所示的行为类型与贡献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例进行说明,上表1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
第二种方式:区块链系统根据目标贡献行为数据中的行为类型和行为属性,从行为类型、行为属性与贡献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贡献分值。
区块链系统可以预先设置行为类型、行为属性与贡献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用于体现各种行为类型、行为属性的贡献行为能够为业务系统所属的组织带来的价值。如此,在某一用户标识执行某一贡献行为之后,区块链系统就可以根据这一贡献行为的行为类型和行为属性(即贡献行为数据中的行为类型和行为属性),从预先设置的行为类型、行为属性与贡献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对应的贡献分值。
例如,目标贡献行为数据中的行为类型为“购买物品”、行为属性为“交易金额100”,则区块链系统可以在如表2所示的行为类型、行为属性与贡献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行为类型“发表文章”和行为属性“交易金额100”对应的贡献分值为10。在表2中,对于购买物品这一行为类型,按照交易金额,将贡献分值划分为多个等级,以激励用户购买物品;对于填写问卷调查这一行为类型,按照内容质量,将贡献分值划分为多个等级,以激励用户认真填写问卷调查。
表2
Figure BDA0003111309000000181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上表2所示的行为类型、行为属性与贡献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例进行说明,上表2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
第三种方式:确定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普通积分数量,根据目标贡献行为数据中的行为类型和行为属性,确定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权重,将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普通积分数量与权重相乘,得到目标贡献行为数据的贡献分值。
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普通积分数量是目标用户标识执行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贡献行为后发放给目标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的数量(如上文所述的第一数量)。
其中,区块链系统根据目标贡献行为数据中的行为类型和行为属性,确定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权重时,可以根据目标贡献行为数据中的行为属性,从行为类型、行为属性与权重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权重。
区块链系统可以预先设置行为类型、行为属性与权重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用于体现各种行为类型、行为属性的贡献行为的重要程度。如此,在某一用户标识执行某一贡献行为之后,区块链系统就可以根据这一贡献行为的行为类型和行为属性(即贡献行为数据中的行为类型和行为属性),从预先设置的行为类型、行为属性与权重之间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对应的权重。
例如,目标贡献行为数据中的行为类型为“签到”、行为属性为“行为数据来源为手机APP”,则可以在如表3所示的行为类型、行为属性与权重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行为类型“签到”和行为属性“行为数据来源为手机APP”对应的权重为0.2。表3所示的对应关系,可以从行为属性上激励用户,例如:将行为属性“行为数据来源为手机APP”对应的权重设置的高于行为属性“行为数据来源为网页”对应的权重,如此可以激励用户通过手机APP执行贡献行为。
表3
Figure BDA0003111309000000191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上表3所示的行为类型、行为属性与权重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例进行说明,上表3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
(2)区块链系统将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分值除以贡献总分值,得到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度。
贡献总分值是在第一时长内执行过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的贡献分值之和。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度用于体现目标用户标识在第一时长内执行贡献行为后为业务系统所属的组织带来的价值在所有用户标识在第一时长内执行贡献行为后为业务系统所属的组织带来的总价值中所占的比重。
(3)区块链系统将贡献积分池中的贡献积分的数量乘以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度,得到第二数量。
第二数量是目标用户标识应获得的贡献积分的数量。这种情况下,对于在第一时长内执行过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是按照各个用户标识的贡献度,将贡献积分池中的贡献积分全部发放给各个用户标识。
(4)区块链系统将贡献积分池中的第二数量的贡献积分发放给目标用户标识。
具体地,区块链系统可以将贡献积分池中的第二数量的贡献积分转移至目标用户标识的区块链账户。
进一步地,区块链系统将贡献积分池中的第二数量的贡献积分发放给目标用户标识的区块链账户之前,还可以获取第二风险评估信息;在第二风险评估信息指示目标用户标识不存在风险的情况下,再将贡献积分池中的第二数量的贡献积分发放给目标用户标识。
第二风险评估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用户标识是否存在风险,例如,第二风险评估信息可以包括用户账户评估信息、用户身份评估信息、用户征信评估信息等。
区块链系统对目标用户标识进行风险评估。在目标用户标识不存在风险的情况下,再将贡献积分池中的第二数量的贡献积分发放给目标用户标识。在目标用户标识存在风险的情况下,可以向业务系统返回用于提示目标用户标识存在风险的告警信息,该告警信息可以指示用户账户被盗号、用户身份存疑、存在不良征信记录等。如此,可以提高贡献积分发放的安全性。
其中,区块链系统可以采用联邦计算的方式获取第二风险评估信息。如此,在能够实现对目标用户标识的风险评估的情况下,可以避免用户信息泄露,维护用户隐私安全。
示例地,区块链系统可以与银行、运营商、支付机构等多方平台建立协作网络,如此,区块链系统就可以创建联邦计算任务,该联邦计算任务用于向多方平台发送携带有目标用户标识的风险评估请求;多方平台接收到该风险评估请求后,对目标用户标识进行风险评估,得到风险评估结果,将风险评估结果返回给区块链系统;区块链系统接收到该多方平台返回的风险评估结果后,将接收到所有风险评估结果确定为第二风险评估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区块链系统还可以每隔第三时长就根据用户标识的贡献积分数量为用户标识发放资源。具体地,区块链系统每隔第三时长,获取在第三时长内业务系统所属组织的资源增长数量;将资源增长数量乘以预设比例,得到第三数量;根据拥有贡献积分的所有用户标识中每个用户标识拥有贡献积分的数量,将第三数量的资源发放给拥有贡献积分的所有用户标识。
第三时长可以预先进行设置,例如,第三时长可以设置为一天、一个月、一年等。第三时长是资源结算周期,也即,在每个资源结算周期结束时,区块链系统根据用户标识拥有的贡献积分的数量为用户标识发放资源。
在第三时长内业务系统所属组织的资源增长数量用于指示业务系统所属组织在第三时长内取得的利润,该利润与用户标识执行的贡献行为息息相关。示例地,该利润可以表现为业务系统所属组织的市值的增长,即业务系统所属组织的每股股票的市场价格乘以发行总股数后得到的股票总价值,当然,该利润也可以表现为其他方面的资源增长,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预设比例可以预先进行设置,例如,预设比例可以设置为10%。
这种情况下,是将业务系统所属组织在第三时长内取得的一部分利润分发给所有拥有贡献积分的用户标识,以使用户切身享受到业务系统生态价值增长所带来的红利,增加用户和业务系统之间的粘合度。
可选地,区块链系统根据拥有贡献积分的所有用户标识中每个用户标识拥有贡献积分的数量,将第三数量的资源发放给拥有贡献积分的所有用户标识的操作可以为:将第三数量除以所有用户标识的区块链账户中的贡献积分的总量,得到目标数量,对于该所有用户标识中的每个用户标识,将这个用户标识的区块链账户中的贡献积分的数量乘以目标数量,得到这个用户标识对应的资源发放数量,向这个用户标识发放对应的资源发放数量的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该用户标识通过贡献积分获得的业务系统所属组织的资源的价值可以远远大于用户通过兑换普通积分所获得的奖品的价值,从而可以激励用户执行贡献行为并积攒普通积分,增加用户的积极性,从而提升业务系统的生态价值。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5来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积分发放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积分发放方法的示意图。参见图5,业务系统中注册有用户账户。业务系统可以通过手机APP、小程序等不同的渠道采集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然后向区块链系统发送行为数据上链请求,该行为数据上链请求中携带该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和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接着,区块链系统根据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中的行为类型获取该用户标识执行该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贡献行为后所应获得的普通积分的数量,即第一数量,向业务系统发送普通积分发放指令,并将这该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和第一数量存储至区块链。业务系统接收到区块链系统发送的普通积分发放指令后,为该用户标识的用户账户发放第一数量的普通积分,如此用户就可获取到执行过贡献行为后得到的普通积分。用户可以使用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兑换不同的物品、礼品券等奖品,以此消耗普通积分。这种通过普通积分激励的方式,可以激励用户不断产生贡献行为以获得更多的普通积分,增加用户的积极性。
在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大于积分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区块链系统向贡献积分池中添加贡献积分,并每隔第一时长,根据第一时长内执行过贡献积分的所有用户标识的贡献度将贡献积分池中的贡献积分发放给所有用户标识。由于贡献积分池中的贡献积分需要在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大于积分数量阈值的时候才能添加,因此用户需要积攒普通积分,使普通积分总量大于积分数量阈值之后,才能为贡献积分池不断添加贡献积分,如此后期用户标识才能从贡献积分池中获得贡献积分,以此长期激励用户,减少了业务系统在前期推广时的营销成本。由于向贡献积分池添加贡献积分时使用了递减规则,因此用户早贡献获得的贡献积分的数量越多,鼓励用户尽早产生贡献行为以便获得更多的贡献积分,也保证了贡献积分的增值,进而保证了业务系统的生态价值。贡献积分与业务系统所属组织的资源增长数量之间存在数字映射,因此可以使用户享受到业务系统增值所带来的红利,加强用户的参与感和对业务系统的忠诚度,使用户积极参与业务系统的建设,增加用户和业务系统之间的粘合度。在用户标识执行贡献行为后,为用户标识发放普通积分,在用户标识已拥有的普通积分总量大于积分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向贡献积分池中添加后续可以向用户标识发放的贡献积分,通过这种双积分的方式,提高了积分发放的灵活度。
可选地,业务系统还可以包括业务功能,如可以包括社交圈,如此用户就可以在社交圈分享自己的用户体验、购物心得等,以增强用户之间的互动,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当然,业务系统还可以包括其它业务功能,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区块链系统将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对应的贡献行为数据和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存储至区块链系统,所存储的数据将不可被篡改,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也方便用户后续对贡献行为数据进行查询。区块链系统根据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指示业务系统为用户标识发放普通积分,以激励用户产生贡献行为。在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达到积分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区块链系统向贡献积分池添加贡献积分,并每隔第一时长,将贡献积分池中的贡献积分发放给在第一时长内执行过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以此激励用户通过积攒普通积分的方式获取贡献积分。这种使用双重激励机制的方式,不仅可以减少业务系统在前期推广时的营销成本,还可以长期激励用户,增加用户和业务系统之间的粘合度。在用户标识执行贡献行为后,为该用户标识发放普通积分,在该用户标识已拥有的普通积分总量大于积分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向贡献积分池中添加后续可以向该用户标识发放的贡献积分,通过这种双积分的方式,提高了积分发放的灵活度。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积分发放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区块链系统,该区块链系统可以是上文图1-图3实施例所述的区块链系统100。参见图6,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01: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行为数据上链请求。
该行为数据上链请求携带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和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
步骤601的相关内容已经在上述步骤401进行解释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步骤602:将该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和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存储至区块链,且在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大于积分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向贡献积分池添加贡献积分。
步骤602的相关内容已经在上述步骤402和步骤403进行解释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步骤603:每隔第一时长,将贡献积分池中的贡献积分发放给在第一时长内执行过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
步骤603的相关内容已经在上述步骤404进行解释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区块链系统将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对应的贡献行为数据和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存储至区块链系统,所存储的数据将不可被篡改,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也方便用户后续对贡献行为数据进行查询。区块链系统根据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指示业务系统为用户标识发放普通积分,以激励用户产生贡献行为。在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达到积分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区块链系统向贡献积分池添加贡献积分,并每隔第一时长,将贡献积分池中的贡献积分发放给在第一时长内执行过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以此激励用户通过积攒普通积分的方式获取贡献积分。这种使用双重激励机制的方式,不仅可以减少业务系统在前期推广时的营销成本,还可以长期激励用户,增加用户和业务系统之间的粘合度。在用户标识执行贡献行为后,为该用户标识发放普通积分,在该用户标识已拥有的普通积分总量大于积分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向贡献积分池中添加后续可以向该用户标识发放的贡献积分,通过这种双积分的方式,提高了积分发放的灵活度。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积分发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积分发放装置可以由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计算机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该计算机设备可以为下文图8所示的计算机设备。参见图7,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701、添加模块702和第一发送模块703。
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行为数据上链请求,该行为数据上链请求携带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和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贡献行为数据是用于获得普通积分的贡献行为的相关数据,普通积分总量是已拥有的普通积分的数量;
添加模块702,用于将该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和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存储至区块链,且在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大于积分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向贡献积分池添加贡献积分;
第一发放模块703,用于每隔第一时长,将贡献积分池中的贡献积分发放给在第一时长内执行过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中的行为类型,获取该用户标识执行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贡献行为后所应获得的普通积分的数量作为第一数量;
指示模块,用于指示业务系统为该用户标识发放第一数量的普通积分。
可选地,添加模块702用于:
将该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和第一数量存储至区块链。
可选地,指示模块还用于:
获取第一风险评估信息,第一风险评估信息用于指示该用户标识是否存在风险;
在第一风险评估信息指示该用户标识不存在风险的情况下,执行指示业务系统为该用户标识发放第一数量的普通积分的步骤。
可选地,指示模块还用于:
采用联邦计算的方式获取第一风险评估信息。
可选地,添加模块702用于:
向贡献积分池添加第一预设数量的贡献积分,第一预设数量按照递减规则设定;
递减规则包括如下任意一种:
每隔第二时长,将第一预设数量减小;
每向区块链添加第二预设数量的目标区块,将第一预设数量减小,目标区块用于存储贡献行为数据,或者,目标区块用于存储贡献行为数据且存储的普通积分总量大于积分数量阈值。
可选地,第一发放模块703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目标用户标识在第一时长内的至少一个贡献行为数据确定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分值,目标用户标识是在第一时长内执行过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中的一个用户标识;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将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分值除以贡献总分值,得到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度,贡献总分值是在第一时长内执行过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的贡献分值之和;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将贡献积分池中的贡献积分的数量乘以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度,得到第二数量;
发放单元,用于将贡献积分池中的第二数量的贡献积分发放给目标用户标识。
可选地,确定单元用于:
确定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普通积分数量,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普通积分数量是目标用户标识执行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贡献行为后发放给目标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的数量,目标贡献行为数据是至少一个贡献行为数据中的一个贡献行为数据;
根据目标贡献行为数据中的行为类型和行为属性,确定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权重;
将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普通积分数量与权重相乘,得到目标贡献行为数据的贡献分值;
将至少一个贡献行为数据的贡献分值累加,得到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分值。
可选地,发放单元还用于:
获取第二风险评估信息,第二风险评估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用户标识是否存在风险;
在第二风险评估信息指示目标用户标识不存在风险的情况下,执行将贡献积分池中的第二数量的贡献积分发放给目标用户标识的步骤。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每隔第三时长,获取在第三时长内业务系统所属组织的资源增长数量;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将资源增长数量乘以预设比例,得到第三数量;
第二发放模块,用于根据拥有贡献积分的所有用户标识中每个用户标识拥有贡献积分的数量,将第三数量的资源发放给拥有贡献积分的所有用户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区块链系统将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对应的贡献行为数据和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存储至区块链系统,所存储的数据将不可被篡改,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也方便用户后续对贡献行为数据进行查询。区块链系统根据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指示业务系统为用户标识发放普通积分,以激励用户产生贡献行为。在该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达到积分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区块链系统向贡献积分池添加贡献积分,并每隔第一时长,将贡献积分池中的贡献积分发放给在第一时长内执行过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以此激励用户通过积攒普通积分的方式获取贡献积分。这种使用双重激励机制的方式,不仅可以减少业务系统在前期推广时的营销成本,还可以长期激励用户,增加用户和业务系统之间的粘合度。在用户标识执行贡献行为后,为该用户标识发放普通积分,在该用户标识已拥有的普通积分总量大于积分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向贡献积分池中添加后续可以向该用户标识发放的贡献积分,通过这种双积分的方式,提高了积分发放的灵活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积分发放装置在发放积分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积分发放装置与积分发放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上述实施例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计算机设备8包括:处理器80、存储器81以及存储在存储器81中并可在处理器8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82,处理器80执行计算机程序82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积分发放方法中的步骤。
计算机设备8可以是通用计算机设备或专用计算机设备。在具体实现中,计算机设备8可以是由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仅仅是计算机设备8的举例,并不构成对计算机设备8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比如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等。
处理器8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处理器8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存储器8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计算机设备8的内部存储单元,比如计算机设备8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8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8的外部存储设备,比如计算机设备8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81还可以既包括计算机设备8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81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Loader)、数据以及其他程序等,比如计算机程序的程序代码等。存储器8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中并可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该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该计算机可读介质至少可以包括:能够将计算机程序代码携带到拍照装置/终端设备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只读光盘)、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本申请提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换句话说,可以是非瞬时性存储介质。
应当理解的是,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结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计算机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计算机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积分发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区块链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行为数据上链请求,所述行为数据上链请求携带用户标识、所述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和所述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所述贡献行为数据是用于获得普通积分的贡献行为的相关数据,所述普通积分总量是已拥有的普通积分的数量;
将所述用户标识、所述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和所述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存储至区块链,且在所述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大于积分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向贡献积分池添加贡献积分;
每隔第一时长,将所述贡献积分池中的贡献积分发放给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执行过所述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行为数据上链请求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中的行为类型,获取所述用户标识执行所述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贡献行为后所应获得的普通积分的数量作为第一数量;
指示所述业务系统为所述用户标识发放所述第一数量的普通积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用户标识、所述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和所述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存储至区块链,包括:
将所述用户标识、所述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所述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和所述第一数量存储至区块链。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所述业务系统为所述用户标识发放所述第一数量的普通积分之前,还包括:
获取第一风险评估信息,所述第一风险评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标识是否存在风险;
在所述第一风险评估信息指示所述用户标识不存在风险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指示所述业务系统为所述用户标识发放所述第一数量的普通积分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风险评估信息,包括:
采用联邦计算的方式获取所述第一风险评估信息。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贡献积分池添加贡献积分,包括:
向贡献积分池添加第一预设数量的贡献积分,所述第一预设数量按照递减规则设定;
所述递减规则包括如下任意一种:
每隔第二时长,将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减小;
每向所述区块链添加第二预设数量的目标区块,将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减小,所述目标区块用于存储所述贡献行为数据,或者,所述目标区块用于存储所述贡献行为数据且存储的所述普通积分总量大于所述积分数量阈值。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贡献积分池中的贡献积分发放给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执行过所述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包括:
根据目标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时长内的至少一个贡献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分值,所述目标用户标识是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执行过所述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中的一个用户标识;
将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分值除以贡献总分值,得到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度,所述贡献总分值是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执行过所述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的贡献分值之和;
将所述贡献积分池中的贡献积分的数量乘以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度,得到第二数量;
将所述贡献积分池中的第二数量的贡献积分发放给所述目标用户标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时长内的至少一个贡献行为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分值,包括:
确定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普通积分数量,所述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普通积分数量是所述目标用户标识执行所述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贡献行为后发放给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的数量,所述目标贡献行为数据是所述至少一个贡献行为数据中的一个贡献行为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贡献行为数据中的行为类型和行为属性,确定所述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权重;
将所述目标贡献行为数据对应的普通积分数量与权重相乘,得到所述目标贡献行为数据的贡献分值;
将所述至少一个贡献行为数据的贡献分值累加,得到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贡献分值。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贡献积分池中的第二数量的贡献积分发放给所述目标用户标识之前,还包括:
获取第二风险评估信息,所述第二风险评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用户标识是否存在风险;
在所述第二风险评估信息指示所述目标用户标识不存在风险的情况下,执行所述将所述贡献积分池中的第二数量的贡献积分发放给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步骤。
10.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每隔第三时长,获取在所述第三时长内所述业务系统所属组织的资源增长数量;
将所述资源增长数量乘以预设比例,得到第三数量;
根据拥有所述贡献积分的所有用户标识中每个用户标识拥有所述贡献积分的数量,将所述第三数量的资源发放给拥有所述贡献积分的所有用户标识。
11.一种积分发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业务系统发送的行为数据上链请求,所述行为数据上链请求携带用户标识、所述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和所述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所述贡献行为数据是用于获得普通积分的贡献行为的相关数据,所述普通积分总量是已拥有的普通积分的数量;
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标识、所述用户标识的贡献行为数据和所述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存储至区块链,且在所述用户标识的普通积分总量大于积分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向贡献积分池添加贡献积分;
第一发放模块,用于每隔第一时长,将所述贡献积分池中的贡献积分发放给在所述第一时长内执行过所述贡献行为的所有用户标识。
12.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651347.2A 2021-06-10 2021-06-10 积分发放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4090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1347.2A CN113409077A (zh) 2021-06-10 2021-06-10 积分发放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1347.2A CN113409077A (zh) 2021-06-10 2021-06-10 积分发放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09077A true CN113409077A (zh) 2021-09-17

Family

ID=77683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51347.2A Pending CN113409077A (zh) 2021-06-10 2021-06-10 积分发放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0907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79460A1 (en) * 2013-11-28 2015-06-04 Gupta Lucky System for computing contribution and providing appropriate incentives
CN108364173A (zh) * 2018-02-14 2018-08-03 北京三六五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商平台的数字资产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583971A (zh) * 2018-12-14 2019-04-05 平安城市建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会员体系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58702A (zh) * 2019-07-15 2019-11-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虚拟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2200604A (zh) * 2020-09-30 2021-01-08 北交金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积分管理和交易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79460A1 (en) * 2013-11-28 2015-06-04 Gupta Lucky System for computing contribution and providing appropriate incentives
CN108364173A (zh) * 2018-02-14 2018-08-03 北京三六五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商平台的数字资产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583971A (zh) * 2018-12-14 2019-04-05 平安城市建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会员体系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58702A (zh) * 2019-07-15 2019-11-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虚拟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2200604A (zh) * 2020-09-30 2021-01-08 北交金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积分管理和交易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赫等: "区块链技术 金融应用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pages: 227 - 2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86677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商品购置方法和装置
CN110599165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币天销毁的信用体系构建方法
KR20180104586A (ko) 블록체인 기반의 개인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KR20180049060A (ko) 정보 처리 방법, 서버, 제1 단말기, 및 컴퓨터 저장 매체
CN111444209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1183455A (zh) 一种电子商务交易系统中交易反馈的方法及系统
JP2011519093A (ja) 賞金プログラムへ資金提供するための資金提供源の早期採用及び保持のためのモデル
KR102293877B1 (ko) 블록체인 기반 관광 이벤트 처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9003129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金融区块链的营销方法及系统
US20140229264A1 (en) Loyalty point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social network system
CN113409078A (zh) 积分发放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504561A (zh) 基于电子票据的线下支付兑换系统
Killeen The confluence of bitcoin and the global sharing economy
CN109743368A (zh) 舆情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360024A (zh) 一种基于社交的商品信息处理方法和社交购物平台
KR20220065265A (ko) 블록 체인 네트워크 기반의 대체 불가능 토큰을 이용한 소유권 아이템 자산과 연관된 커뮤니티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그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14219342A (zh) 一种基于非同质化通证的碳资产管理方法及装置
KR102197488B1 (ko) 블록체인을 이용한 페이 시스템 및 이를 활용한 지불 방법
US20150242881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ayment cooperatives that leverage group pricing for payment processing and related services
JP2009087091A (ja) 仮想空間提供システム及び仮想空間提供方法
Perez et al. A loyalty program based on Waves blockchain and mobile phone interactions
KR20220065256A (ko) 블록 체인 네트워크 기반의 대체 불가능 토큰을 이용한 소유권 아이템 자산의 거래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이를 수행하는 판매자 단말 장치 및 시스템
US20170017978A1 (en) Computer platform for managing third party interactions and generating analytics therefore
CN110852883A (zh) 供应链通证发放的方法及装置、节点、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09075A (zh) 积分发放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