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01771A - 电梯轿厢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轿厢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01771A
CN113401771A CN202110836775.2A CN202110836775A CN113401771A CN 113401771 A CN113401771 A CN 113401771A CN 202110836775 A CN202110836775 A CN 202110836775A CN 113401771 A CN113401771 A CN 1134017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car
elevator
spring
damping
spr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367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01771B (zh
Inventor
简江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reat Wall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reat Wall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reat Wall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reat Wall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3677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017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01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017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017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017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6Attenuation system for shocks, vibrations, imbalance, e.g. passengers on the same side
    • B66B11/0266Passive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6Attenuation system for shocks, vibrations, imbalance, e.g. passengers on the same side
    • B66B11/028Active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6Attenuation system for shocks, vibrations, imbalance, e.g. passengers on the same side
    • B66B11/0293Suspension locking or inhibiting means to avoid movement when car is stopped at a flo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减震装置。该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包括侧部减震机构,侧部减震机构包括安装于电梯井内侧壁的若干梯井缓冲件及安装于电梯轿厢的外侧壁的轿厢缓冲部件,梯井缓冲件包括缓冲块、两端分别连接缓冲块与电梯井的侧壁的第一伸缩导柱及套设于第一伸缩导柱的第一弹簧件,缓冲块靠近电梯轿厢的一侧朝向电梯井凸出,以使缓冲块形成弧形槽,第一弹簧件的一端连接缓冲块,另一端连接电梯井的侧壁,若干梯井缓冲件分别对应于电梯井开口的位置;轿厢缓冲部件包括一侧连接电梯轿厢的外侧壁的弹簧钢件及安装于电梯轿厢的外侧壁的推动部件,推动部件连接弹簧钢件。本发明所述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可进行减震,提高电梯轿厢内的乘客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电梯轿厢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梯轿厢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曳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力,目前电梯的运行大多数为曳引驱动,即摩擦驱动,其原理为:钢丝绳绕过曳引轮上,并在曳引轮两侧分别通过钢丝绳悬挂电梯轿厢与电梯对重,轿厢与对重的重力通过钢丝绳的传递对曳引轮产生压力,进而形成足够大的摩擦力。曳引轮转动时因很大的摩擦力带动悬挂的钢丝绳上下移动,从而使电梯轿厢上下运行。
目前的高速电梯因减震效果差,导致电梯的乘坐舒适度比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减震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电梯轿厢减震装置,用于对安装于电梯井内的电梯轿厢进行减震,所述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包括侧部减震机构,所述侧部减震机构包括间隔安装于所述电梯井内侧壁的若干梯井缓冲件及安装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外侧壁的轿厢缓冲部件,所述梯井缓冲件包括缓冲块、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缓冲块与所述电梯井的侧壁的第一伸缩导柱及套设于所述第一伸缩导柱的第一弹簧件,所述缓冲块靠近所述电梯轿厢的一侧朝向所述电梯井凸出,以使所述缓冲块形成弧形槽,所述第一弹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缓冲块,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梯井的侧壁,若干所述梯井缓冲件分别对应于所述电梯井开口的位置;所述轿厢缓冲部件包括一侧连接所述电梯轿厢的外侧壁的弹簧钢件及安装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外侧壁的推动部件,所述推动部件连接所述弹簧钢件,所述推动部件动作时,推动所述弹簧钢件凸起以使所述弹簧钢件形成弧形部,所述弧形部的形状适配所述弧形槽,所述电梯轿厢停止时,所述推动部件动作,所述弧形部抵触所述弧形槽的槽底。
上述的电梯轿厢减震装置,设置了侧部减震机构,当电梯轿厢停止在每一层时,弹簧钢件凸起形成弧形部,抵住弧形槽的槽底,将电梯轿厢稳住,在第一弹簧件的作用下,电梯轿厢得到减震,从而提高电梯轿厢内的乘客的舒适性。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伸缩导柱包括连接所述电梯井的侧壁的第一引导筒及连接所述缓冲块并伸入所述第一引导筒内的第一引导柱;或,所述第一伸缩导柱包括连接所述缓冲块的第一引导筒及连接所述电梯井的侧壁并伸入所述第一引导筒内的第一引导柱。
一实施例中,所述推动部件为气缸,所述弹簧钢件连接所述推动部件的部位与所述弹簧钢件连接所述电梯轿厢的外侧壁的部位相对设置。
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梯轿厢减震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底部的底部减震机构,所述底部减震机构包括第一滑杆、第二滑杆、压缩部件、可伸缩引导组件及弹簧组件,所述第一滑杆连接所述电梯轿厢,所述第二滑杆平行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底部及所述第一滑杆,所述压缩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第二滑杆之间,所述压缩部件包括第一压缩杆、交叉枢接所述第一压缩杆的第二压缩杆及平行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安装板,所述第一压缩杆与所述第二压缩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杆、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可伸缩引导组件包括第二伸缩导柱与第三伸缩导柱,所述第二伸缩导柱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梯轿厢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三伸缩导柱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梯轿厢与所述安装板,所述弹簧组件包括第二弹簧件、第三弹簧件、第四弹簧件及第五弹簧件,所述第二弹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杆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弹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杆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压缩杆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弹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滑杆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压缩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五弹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滑杆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杆的第二端。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伸缩导柱与所述第三伸缩导柱均包括第二引导筒及伸入所述第二引导筒内的第二引导柱。
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梯轿厢减震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电梯井的内底面的下部减震机构,所述下部减震机构包括减震箱及安装于所述减震箱内的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滑杆、第六弹簧件、弹性导向部件及磁吸部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缓冲板,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均安装有第一铁套环,所述第一铁套环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均安装有第二铁套环,所述第二铁套环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杆,所述第六弹簧件套装于所述第三滑杆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之间,所述弹性导向部件包括第一弹性导向件及第二弹性导向件,所述第一弹性导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缓冲板的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梯井,所述第二弹性导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缓冲板的另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梯井,所述磁吸部件包括第一铁块、第二铁块及电连接所述第一铁块、第二铁块的通电部件,所述第一铁块安装于所述第三滑杆上对应所述第一铁套环与所述第一弹性导向件之间,所述第二铁块安装于所述第三滑杆上对应所述第二铁套环与所述第二弹性导向件之间,所述通电部件可为所述第一铁块、第二铁块通电。
一实施例中,所述下部减震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减震箱内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气缸、连接所述升降气缸的升降板及安装于所述电梯井的速度传感器,所述升降板连接所述第三滑杆、第一弹性导向件、第二弹性导向件及所述减震箱的底面,所述速度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电梯轿厢的下降速度,当所述电梯轿厢的下降速度异常时,所述升降气缸启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减震装置,用于对安装于电梯井内的电梯轿厢进行减震,所述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底部的底部减震机构,所述底部减震机构包括第一滑杆、第二滑杆、压缩部件、可伸缩引导组件及弹簧组件,所述第一滑杆连接所述电梯轿厢,所述第二滑杆平行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底部及所述第一滑杆,所述压缩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第二滑杆之间,所述压缩部件包括第一压缩杆、交叉枢接所述第一压缩杆的第二压缩杆及平行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安装板,所述第一压缩杆与所述第二压缩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杆、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可伸缩引导组件包括第二伸缩导柱与第三伸缩导柱,所述第二伸缩导柱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梯轿厢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三伸缩导柱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梯轿厢与所述安装板,所述弹簧组件包括第二弹簧件、第三弹簧件、第四弹簧件及第五弹簧件,所述第二弹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杆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弹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杆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压缩杆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弹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滑杆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压缩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五弹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滑杆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杆的第二端。
上述的电梯轿厢减震装置,设置了底部减震机构,当电梯轿厢运行至电梯井的最下面时,碰到电梯井的底部或者电梯井底部的缓冲或减震装置时,第一压缩杆与第二压缩杆的上端下压,朝向两端移动,压缩弹簧组件,从而对电梯轿厢进行减震和缓冲,当电梯轿厢再次上升时,在弹簧组件的弹性力作用下,第一压缩杆与第二压缩杆复位。
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梯轿厢减震装置还包括侧部减震机构,所述侧部减震机构包括间隔安装于所述电梯井内侧壁的若干梯井缓冲件及安装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外侧壁的轿厢缓冲部件,所述梯井缓冲件包括缓冲块、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缓冲块与所述电梯井的侧壁的第一伸缩导柱及套设于所述第一伸缩导柱的第一弹簧件,所述缓冲块靠近所述电梯轿厢的一侧朝向所述电梯井凸出,以使所述缓冲块形成弧形槽,所述第一弹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缓冲块,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梯井的侧壁,若干所述梯井缓冲件分别对应于所述电梯井开口的位置;所述轿厢缓冲部件包括一侧连接所述电梯轿厢的外侧壁的弹簧钢件及安装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外侧壁的推动部件,所述推动部件连接所述弹簧钢件,所述推动部件动作时,推动所述弹簧钢件凸起以使所述弹簧钢件形成弧形部,所述弧形部的形状适配所述弧形槽,所述电梯轿厢停止时,所述推动部件动作,所述弧形部抵触所述弧形槽的槽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减震装置,用于对安装于电梯井内的电梯轿厢进行减震,所述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电梯井的内底面的下部减震机构,所述下部减震机构包括减震箱及安装于所述减震箱内的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滑杆、第六弹簧件、弹性导向部件及磁吸部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缓冲板,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均安装有第一铁套环,所述第一铁套环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均安装有第二铁套环,所述第二铁套环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杆,所述第六弹簧件套装于所述第三滑杆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之间,所述弹性导向部件包括第一弹性导向件及第二弹性导向件,所述第一弹性导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缓冲板的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梯井,所述第二弹性导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缓冲板的另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梯井,所述磁吸部件包括第一铁块、第二铁块及电连接所述第一铁块、第二铁块的通电部件,所述第一铁块安装于所述第三滑杆上对应所述第一铁套环与所述第一弹性导向件之间,所述第二铁块安装于所述第三滑杆上对应所述第二铁套环与所述第二弹性导向件之间,所述通电部件可为所述第一铁块、第二铁块通电。
上述的电梯轿厢减震装置,设置了下部减震机构,当电梯轿厢下压时,给缓冲板下压的力,此时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活动,下端相互靠近压缩第六弹簧件,从而对电梯轿厢进行减震和缓冲;当电梯轿厢下降较快时,第一铁块、第二铁块通电产生磁性,对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下端产生吸引力进行缓冲,从而促使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缓慢下降,增强缓冲减震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电梯轿厢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所述电梯轿厢减震装置的侧部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述电梯轿厢减震装置的底部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述电梯轿厢减震装置的下部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梯轿厢减震装置100,包括电梯井10及安装于电梯井10内的电梯轿厢20,还包括侧部减震机构30,该侧部减震机构30用于通过电梯轿厢20的侧部为电梯轿厢20进行减震。
请参照图2与图3,侧部减震机构30包括若干梯井缓冲件31及轿厢缓冲部件32,若干梯井缓冲件31间隔安装于电梯井10的内侧壁并分别对应于电梯井10开口的位置,梯井10开口对应每层楼的进出电梯的位置,梯井缓冲件31包括缓冲块310、两端分别连接该缓冲块310与电梯井10的侧壁的第一伸缩导柱(图未示)及套设于该第一伸缩导柱的第一弹簧件312,缓冲块310靠近电梯轿厢20的一侧朝向电梯井10凸出,以使缓冲块310形成弧形槽313,第一弹簧件312的一端连接缓冲块310,另一端连接电梯井10的侧壁;轿厢缓冲部件32包括一侧连接电梯轿厢20的外侧壁的弹簧钢件320及安装于电梯轿厢20的外侧壁的推动部件321,推动部件321连接该弹簧钢件320,推动部件321动作时,推动弹簧钢件320凸起,以使弹簧钢件320形成弧形部322,该弧形部322的形状适配弧形槽313,当电梯轿厢20停止时,推动部件321动作,弧形部322抵触弧形槽313的槽底。
当电梯轿厢20未行至电梯井10开口的位置时,推动部件321不动作;当电梯轿厢20行至电梯井10开口的位置时,推动部件321动作,推动弹簧钢件320凸起形成弧形部322,弧形部322对应伸入弧形槽313内,抵住弧形槽313的槽底,此时在第一弹簧件312的弹性力作用下,减小电梯轿厢20的震动,电梯轿厢20能稳定地停下来,提高电梯轿厢内的乘客的舒适性。
其中,缓冲块310可采用金属材料,也可以采用塑胶等材料制成,均可实现其目的。优选为采用塑胶材料制成。
第一伸缩导柱包括连接电梯井10的侧壁的第一引导筒及连接该缓冲块310第一引导筒内的第一引导柱;或,第一伸缩导柱包括连接缓冲块310的第一引导筒及连接电梯井10的侧壁并伸入第一引导筒内的第一引导柱。第一引导柱伸入第一引导筒内移动,从而第一弹簧件312可以压缩或者伸长。
推动部件321为气缸,弹簧钢件320连接推动部件321的部位与弹簧钢件320连接电梯轿厢20的外侧壁的部位相对设置。从而气缸更易推动弹簧钢件320形成弧形部322。
请参照图3,具体地,轿厢缓冲部件32还包括安装于电梯轿厢20的外侧壁的滑轨323及滑动安装于滑轨323的滑块324,滑块324连接弹簧钢件320,从而使得弹簧钢件320弹性变形过程更稳定。
具体地,轿厢缓冲部件32还包括连接电梯轿厢20的轿厢安装板325,该轿厢安装板325用于安装第一弹簧件312、推动部件321和滑轨323。
具体地,轿厢缓冲部件32还包括连接电梯井10的梯井安装板314,该梯井安装板314用于安装第一伸缩导柱和第一弹簧件312。
弹簧钢件320具有一定的硬度,但又能够在推力作用下凸起。
请参照图4,上述的电梯轿厢减震装置100还包括设于电梯轿厢20的底部的底部减震机构40,该底部减震机构40包括第一滑杆41、第二滑杆42、压缩部件43、可伸缩引导组件44及弹簧组件45,第一滑杆41连接电梯轿厢20,第二滑杆42平行于电梯轿厢20的底部及第一滑杆41,从而第一滑杆41与第二滑杆42之间具有距离和空间;压缩部件43安装于第一滑杆41与第二滑杆42之间,压缩部件43包括第一压缩杆430、交叉枢接第一压缩杆430的第二压缩杆431及平行于电梯轿厢20的安装板432,第二滑杆42安装于该安装板432上,第一压缩杆430与第二压缩杆431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第一滑杆41、第二滑杆42,第一压缩杆430与第二压缩杆431可以相对转动;可伸缩引导组件44包括第二伸缩导柱440与第三伸缩导柱441,第二伸缩导柱440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梯轿厢20与安装板432,第三伸缩导柱441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梯轿厢20与安装板432,从而第一滑杆41、第二滑杆42、第二伸缩导柱440与第三伸缩导柱441之间形成安装空间442,压缩部件43安装于该安装空间442内;弹簧组件45包括第二弹簧件450、第三弹簧件451、第四弹簧件452及第五弹簧件453,第二弹簧件450的一端连接第一滑杆41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第一压缩杆430的第一端,第三弹簧件451的一端连接第一滑杆41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第二压缩杆431的第一端,第四弹簧件452的一端连接第二滑杆42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第二压缩杆431的第二端,第五弹簧件453的一端连接第二滑杆42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第一压缩杆430的第二端。
当电梯轿厢20下落降至电梯井10的底部时,底部减震机构40的下部受到冲击力,第一压缩杆430与第二压缩杆431的上端下压,第一压缩杆430与第二压缩杆431的端部朝向第一滑杆41、第二滑杆42的两端移动,同时第二伸缩导柱440与第三伸缩导柱441缩进,第二滑杆42上移,弹簧组件受压缩,从而底部减震机构40受压缩,对电梯轿厢20形成减震和缓冲作用;当电梯轿厢20再次上升时,在弹簧组件45的弹性力作用下,第一压缩杆430与第二压缩杆431复位。
第二伸缩导柱440与第三伸缩导柱441均包括第二引导筒443及伸入第二引导筒443内的第二引导柱444。第二引导柱444沿着第二引导筒443移动时,第二伸缩导柱440与第三伸缩导柱441可进行伸缩。
进一步地,底部减震机构40还包括连接安装板432底部的减震垫(图未示),减震垫可以起到支撑第二滑杆42的作用,还可以起到减震作用。
具体地,上述的第一滑杆41、第二滑杆42分别设置为滑轨,第一压缩杆430与第二压缩杆431的两端通过滑块连接第一滑杆41、第二滑杆42。
上述的底部减震机构40除安装板432外均设置为两组,使得其支撑电梯轿厢20的结构更稳定。
请参照图5,上述的电梯轿厢减震装置100还包括设于电梯井10的内底面的下部减震机构50,该下部减震机构50包括减震箱(图未示)及安装于减震箱内的缓冲组件52,该缓冲组件52包括缓冲板53、第一连杆54、第二连杆55、第三滑杆56、第六弹簧件57、弹性导向部件58及磁吸部件59,第一连杆54与第二连杆55的一端均连接缓冲板53,第一连杆54的另一端均安装有第一铁套环540,第一铁套环540滑动连接第三滑杆56,第二连杆55的另一端均安装有第二铁套环550,第二铁套环550滑动连接第三滑杆56,第六弹簧件57套装于第三滑杆56上并位于第一连杆54与第二连杆55之间,弹性导向部件58包括第一弹性导向件580及第二弹性导向件581,第一弹性导向件580的一端连接缓冲板53的一端,另一端连接电梯井10的底面,第二弹性导向件581的一端连接缓冲板53的另一端,另一端连接电梯井10的底面,磁吸部件59包括第一铁块590、第二铁块591及电连接第一铁块590、第二铁块591的通电部件,第一铁块590安装于第三滑杆56上对应第一铁套环540与第一弹性导向件580之间,第二铁块591安装于第三滑杆56上对应第二铁套环550与第二弹性导向件581之间,通电部件可为第一铁块590、第二铁块591通电。
当电梯轿厢20下压时,给缓冲板53下压的力,此时第一连杆54与第二连杆55活动,第一连杆54与第二连杆55的下端沿着第三滑杆56相互靠近,压缩第六弹簧件57,第六弹簧件57的弹性力相应地给第一连杆54与第二连杆55缓冲力,从而对电梯轿厢进行减震和缓冲;当电梯轿厢20下降较快时,第一铁块590、第二铁块591通电产生磁性,对第一连杆54的第一铁套环540与第二连杆55的第二铁套环550产生吸引力进行缓冲,从而给第一连杆54与第二连杆55向上的力,促使第一连杆54与第二连杆55缓慢下降,增强缓冲减震和缓冲作用。
上述的磁吸部件59还可以替换成拉动部件,例如,拉动部件包括第一拉动气缸与第二拉动气缸,第一拉动气缸安装于第三滑杆56上对应第一铁套环540与第一弹性导向件580之间,并连接第一铁套环540,第二铁块591安装于第三滑杆56上对应第二铁套环550与第二弹性导向件581之间,并连接第二铁套环550。初始时,第一拉动气缸与第二拉动气缸均位于伸出状态,当当电梯轿厢20下降较快时,第一拉动气缸与第二拉动气缸回位缩回,从而缓慢拉动第一铁套环540与第二铁套环550朝向两端移动,促使第一连杆54与第二连杆55缓慢下降,增强缓冲减震和缓冲作用。
进一步地,下部减震机构50还包括安装于电梯井10的速度传感器与控制器,速度传感器用于感应电梯轿厢20的下降速度,并将速度数据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通电部件启动,给第一铁块590、第二铁块591通电。
其中的第三滑杆56与缓冲板53均与减震箱5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以使得其可以沿着减震箱51的内壁移动。
请参照图6,其中的第一弹性导向件580与第二弹性导向件581均包括第三引导筒582、伸入第三引导筒582内的第三引导柱583及第七弹簧件584,第三引导筒582连接电梯井10,第三引导柱583连接缓冲板53,第七弹簧件584套装于第三引导柱583上,一端连接缓冲板53,另一端连接第三引导筒582。第三引导柱583沿着第三引导筒582移动时,第一弹性导向件580或第二弹性导向件581可进行伸缩。
请参照图5,进一步地,下部减震机构50还包括安装于减震箱51内的升降组件501,该升降组件501包括升降气缸502及连接该升降气缸502的升降板503,升降板503连接第三滑杆56、第一弹性导向件580、第二弹性导向件581及减震箱的底面,速度传感器用于感应电梯轿厢20的下降速度,当电梯轿厢20的下降速度异常时,升降气缸502启动,推动升降板503和第三滑杆56上移,从而推动缓冲组件52上升,提升缓冲高度,从而提前对电梯轿厢20进行减震和缓冲,当电梯轿厢20继续下行时,升降气缸502停止充气,从而自然下缩,缓冲组件52随之下降,随着电梯轿厢20下降继续起到缓冲和减震作用。
上述的下部减震机构50中除缓冲板53、升降板503、升降气缸502外均设置为两组,使得其整体结构更稳定。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包括侧部减震机构30、底部减震机构40及下部减震机构50。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包括侧部减震机构30与底部减震机构40。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包括底部减震机构40及下部减震机构50。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包括侧部减震机构30与下部减震机构5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梯轿厢减震装置,用于对安装于电梯井内的电梯轿厢进行减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包括侧部减震机构,所述侧部减震机构包括间隔安装于所述电梯井内侧壁的若干梯井缓冲件及安装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外侧壁的轿厢缓冲部件,所述梯井缓冲件包括缓冲块、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缓冲块与所述电梯井的侧壁的第一伸缩导柱及套设于所述第一伸缩导柱的第一弹簧件,所述缓冲块靠近所述电梯轿厢的一侧朝向所述电梯井凸出,以使所述缓冲块形成弧形槽,所述第一弹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缓冲块,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梯井的侧壁,若干所述梯井缓冲件分别对应于所述电梯井开口的位置;所述轿厢缓冲部件包括一侧连接所述电梯轿厢的外侧壁的弹簧钢件及安装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外侧壁的推动部件,所述推动部件连接所述弹簧钢件,所述推动部件动作时,推动所述弹簧钢件凸起以使所述弹簧钢件形成弧形部,所述弧形部的形状适配所述弧形槽,所述电梯轿厢停止时,所述推动部件动作,所述弧形部抵触所述弧形槽的槽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导柱包括连接所述电梯井的侧壁的第一引导筒及连接所述缓冲块并伸入所述第一引导筒内的第一引导柱;或,所述第一伸缩导柱包括连接所述缓冲块的第一引导筒及连接所述电梯井的侧壁并伸入所述第一引导筒内的第一引导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件为气缸,所述弹簧钢件连接所述推动部件的部位与所述弹簧钢件连接所述电梯轿厢的外侧壁的部位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减震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底部的底部减震机构,所述底部减震机构包括第一滑杆、第二滑杆、压缩部件、可伸缩引导组件及弹簧组件,所述第一滑杆连接所述电梯轿厢,所述第二滑杆平行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底部及所述第一滑杆,所述压缩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第二滑杆之间,所述压缩部件包括第一压缩杆、交叉枢接所述第一压缩杆的第二压缩杆及平行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安装板,所述第一压缩杆与所述第二压缩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杆、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可伸缩引导组件包括第二伸缩导柱与第三伸缩导柱,所述第二伸缩导柱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梯轿厢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三伸缩导柱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梯轿厢与所述安装板,所述弹簧组件包括第二弹簧件、第三弹簧件、第四弹簧件及第五弹簧件,所述第二弹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杆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弹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杆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压缩杆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弹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滑杆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压缩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五弹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滑杆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杆的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导柱与所述第三伸缩导柱均包括第二引导筒及伸入所述第二引导筒内的第二引导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减震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电梯井的内底面的下部减震机构,所述下部减震机构包括减震箱及安装于所述减震箱内的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滑杆、第六弹簧件、弹性导向部件及磁吸部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缓冲板,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均安装有第一铁套环,所述第一铁套环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均安装有第二铁套环,所述第二铁套环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杆,所述第六弹簧件套装于所述第三滑杆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之间,所述弹性导向部件包括第一弹性导向件及第二弹性导向件,所述第一弹性导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缓冲板的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梯井,所述第二弹性导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缓冲板的另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梯井,所述磁吸部件包括第一铁块、第二铁块及电连接所述第一铁块、第二铁块的通电部件,所述第一铁块安装于所述第三滑杆上对应所述第一铁套环与所述第一弹性导向件之间,所述第二铁块安装于所述第三滑杆上对应所述第二铁套环与所述第二弹性导向件之间,所述通电部件可为所述第一铁块、第二铁块通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减震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减震箱内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气缸、连接所述升降气缸的升降板及安装于所述电梯井的速度传感器,所述升降板连接所述第三滑杆、第一弹性导向件、第二弹性导向件及所述减震箱的底面,所述速度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电梯轿厢的下降速度,当所述电梯轿厢的下降速度异常时,所述升降气缸启动。
8.一种电梯轿厢减震装置,用于对安装于电梯井内的电梯轿厢进行减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底部的底部减震机构,所述底部减震机构包括第一滑杆、第二滑杆、压缩部件、可伸缩引导组件及弹簧组件,所述第一滑杆连接所述电梯轿厢,所述第二滑杆平行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底部及所述第一滑杆,所述压缩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第二滑杆之间,所述压缩部件包括第一压缩杆、交叉枢接所述第一压缩杆的第二压缩杆及平行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安装板,所述第一压缩杆与所述第二压缩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杆、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可伸缩引导组件包括第二伸缩导柱与第三伸缩导柱,所述第二伸缩导柱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梯轿厢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三伸缩导柱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梯轿厢与所述安装板,所述弹簧组件包括第二弹簧件、第三弹簧件、第四弹簧件及第五弹簧件,所述第二弹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杆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弹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杆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压缩杆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弹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滑杆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压缩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五弹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滑杆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杆的第二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减震装置还包括侧部减震机构,所述侧部减震机构包括间隔安装于所述电梯井内侧壁的若干梯井缓冲件及安装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外侧壁的轿厢缓冲部件,所述梯井缓冲件包括缓冲块、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缓冲块与所述电梯井的侧壁的第一伸缩导柱及套设于所述第一伸缩导柱的第一弹簧件,所述缓冲块靠近所述电梯轿厢的一侧朝向所述电梯井凸出,以使所述缓冲块形成弧形槽,所述第一弹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缓冲块,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梯井的侧壁,若干所述梯井缓冲件分别对应于所述电梯井开口的位置;所述轿厢缓冲部件包括一侧连接所述电梯轿厢的外侧壁的弹簧钢件及安装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外侧壁的推动部件,所述推动部件连接所述弹簧钢件,所述推动部件动作时,推动所述弹簧钢件凸起以使所述弹簧钢件形成弧形部,所述弧形部的形状适配所述弧形槽,所述电梯轿厢停止时,所述推动部件动作,所述弧形部抵触所述弧形槽的槽底。
10.一种电梯轿厢减震装置,用于对安装于电梯井内的电梯轿厢进行减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电梯井的内底面的下部减震机构,所述下部减震机构包括减震箱及安装于所述减震箱内的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滑杆、第六弹簧件、弹性导向部件及磁吸部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缓冲板,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均安装有第一铁套环,所述第一铁套环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均安装有第二铁套环,所述第二铁套环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杆,所述第六弹簧件套装于所述第三滑杆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之间,所述弹性导向部件包括第一弹性导向件及第二弹性导向件,所述第一弹性导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缓冲板的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梯井,所述第二弹性导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缓冲板的另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滑杆电梯井,所述磁吸部件包括第一铁块、第二铁块及电连接所述第一铁块、第二铁块的通电部件,所述第一铁块安装于所述第三滑杆上对应所述第一铁套环与所述第一弹性导向件之间,所述第二铁块安装于所述第三滑杆上对应所述第二铁套环与所述第二弹性导向件之间,所述通电部件可为所述第一铁块、第二铁块通电。
CN202110836775.2A 2021-07-23 2021-07-23 电梯轿厢减震装置 Active CN1134017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6775.2A CN113401771B (zh) 2021-07-23 2021-07-23 电梯轿厢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6775.2A CN113401771B (zh) 2021-07-23 2021-07-23 电梯轿厢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01771A true CN113401771A (zh) 2021-09-17
CN113401771B CN113401771B (zh) 2022-07-26

Family

ID=77687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36775.2A Active CN113401771B (zh) 2021-07-23 2021-07-23 电梯轿厢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0177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88246A (zh) * 2022-01-12 2022-09-02 南通迅达橡塑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用轿厢减震橡胶底座组件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82953A (ja) * 2001-12-19 2003-07-03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防振装置
WO2007089420A1 (en) * 2006-02-01 2007-08-09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ushioning device
CN111891884A (zh) * 2020-08-12 2020-11-06 孙龙 一种安全性高的电梯轿厢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82953A (ja) * 2001-12-19 2003-07-03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防振装置
WO2007089420A1 (en) * 2006-02-01 2007-08-09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ushioning device
CN111891884A (zh) * 2020-08-12 2020-11-06 孙龙 一种安全性高的电梯轿厢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88246A (zh) * 2022-01-12 2022-09-02 南通迅达橡塑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用轿厢减震橡胶底座组件
CN114988246B (zh) * 2022-01-12 2023-10-13 南通迅达橡塑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用轿厢减震橡胶底座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01771B (zh) 2022-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92356B1 (ja) 補償索の案内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
CN114988246B (zh) 一种电梯用轿厢减震橡胶底座组件
CN113401771B (zh) 电梯轿厢减震装置
CN104074134B (zh) 一种桥梁索缆检测车
CN211169398U (zh) 一种电梯缓冲底座
JP2001039645A (ja) マシンルームレスエレベータ
CN110116954B (zh) 双层电梯系统
CN212450169U (zh) 一种用于电梯井的电梯防护装置
JP4323483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12061927A (zh) 一种层门安全钳
CN112661049A (zh) 一种轨道车提升机构
CN101306780A (zh) 一种观光电梯轿厢
CN109484953A (zh) 一种强驱式家用电梯
CN214734106U (zh) 一种轨道车提升机构
CN212473183U (zh) 小型公路客车司机座椅机械减震器软硬调节装置
CN113401766B (zh) 电梯轿厢缓冲装置
CN216105482U (zh) 一种电梯轿底组件的减震结构
CN112854039A (zh) 一种选择性下沉式减速带
CN210763811U (zh) 一种舒适型防急坠医疗用安全电梯
KR101819300B1 (ko) 크레인용 제동장치
CN213923646U (zh) 一种电梯轿厢缓冲装置
CN211056447U (zh) 一种住宅室内电梯多重防护装置
CN213231140U (zh) 一款无底坑强驱别墅梯
CN214422173U (zh) 一种具有升降结构的本安型操作台
JP2003246564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