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96285B - 旋转式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及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及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96285B CN113396285B CN201980091316.7A CN201980091316A CN113396285B CN 113396285 B CN113396285 B CN 113396285B CN 201980091316 A CN201980091316 A CN 201980091316A CN 113396285 B CN113396285 B CN 11339628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shaft
- balancer
- rotary compressor
- su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08—Hermetic pu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3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5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3—Lubricant distribution through a hollow driving shaf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30/00—Manufacture
- F04C2230/60—Assembly metho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60—Shafts
- F04C2240/603—Shafts with internal channels for fluid distribution, e.g. hollow shaf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80—Other components
- F04C2240/807—Balance weight, counterweigh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80—Other components
- F04C2240/809—Lubricant sum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压缩机具有壳体、旋转轴、压缩机构部、平衡器以及平衡器罩。在平衡器罩中的与旋转轴在轴向上对置的位置形成有贯通孔。旋转轴具有推力滑动部、突出部以及供给路。推力滑动部在旋转轴的轴向上与位于平衡器罩的贯通孔周围的密封部抵接。突出部相对于推力滑动部位于内周侧,穿过贯通孔而比贯通孔的下端向下方突出。供给路在突出部的下端面开口并且对润滑油进行引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旋转式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的制造方法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本申请主张2019年2月7日在日本提交的特愿2019-020870号的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用于此。
背景技术
在空调装置等制冷循环装置中利用有旋转式压缩机。在旋转式压缩机中,旋转轴的偏心部在压缩机构部中进行偏心旋转,由此制冷剂被压缩。
在这种旋转式压缩机中,在旋转轴中形成有将壳体内所存积的润滑油向旋转轴与轴承之间的滑动部分供给的供给路。然而,若被压缩机构部压缩的制冷剂进入供给路内,则可能无法得到所希望的润滑性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655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得到所希望的润滑性能的旋转式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的制造方法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压缩机具有壳体、旋转轴、压缩机构部、平衡器、以及平衡器罩。在壳体中存积有润滑油。旋转轴配置在壳体内,具有偏心部。压缩机构部具有缸体、主轴承以及副轴承。缸体收容偏心部。主轴承在缸体的上方能够旋转地支承旋转轴。副轴承在缸体的下方能够旋转地支承旋转轴。在平衡器罩的与旋转轴在轴向上对置的位置上形成有贯通孔。旋转轴具有推力滑动部、突出部、以及供给路。旋转轴的推力滑动部在轴向上与位于平衡器罩的贯通孔周围的密封部抵接。突出部位于推力滑动部的内周侧,通过贯通孔而比贯通孔向下方突出。供给路在突出部的下端面上开口,对润滑油进行引导。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压缩机的截面图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与图1的II-II线相当的压缩机构部的截面图。
图3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4是第2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局部截面图。
图5是用于说明组装工序的工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的制造方法以及制冷循环装置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首先,对制冷循环装置1进行简单说明。图1是包括第1实施方式中的旋转式压缩机2的截面图的、制冷循环装置1的概略构成图。
如图1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具备旋转式压缩机2、与旋转式压缩机2连接的作为散热器的冷凝器3、与冷凝器3连接的膨胀装置4、以及连接在膨胀装置4与旋转式压缩机2之间的作为吸热器的蒸发器5。
旋转式压缩机2是所谓旋转式的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2对取入到内部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此外,关于旋转式压缩机2的具体构成将后述。
冷凝器3使从旋转式压缩机2送入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散热,而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
膨胀装置4使从冷凝器3送入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的压力降低,而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
蒸发器5使从膨胀装置4送入的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气化,使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然后,在蒸发器5中,低压的液体制冷剂在气化时从周围夺取气化热,而周围被冷却。此外,通过了蒸发器5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取入上述旋转式压缩机2内。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中,作为工作流体的制冷剂一边相变为气体制冷剂与液体制冷剂一边循环。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中,制冷剂能够使用R410A、R32等HFC系制冷剂、R1234yf、R1234ze等HFO系制冷剂、CO2等自然制冷剂等。
接下来,对上述旋转式压缩机2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压缩机2具备压缩机主体11以及储压器12。
储压器12是所谓的气液分离器。储压器12设置在上述蒸发器5与压缩机主体11之间。储压器12经由吸入管21而与压缩机主体11连接。储压器12将在蒸发器5中气化的气体制冷剂以及在蒸发器5中未气化的液体制冷剂之中的仅气体制冷剂向压缩机主体11供给。
压缩机主体11具备旋转轴31、电动机部32、压缩机构部33、以及收纳这些旋转轴31、电动机部32以及压缩机构部33的壳体34。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主体11使旋转轴31的轴向为上下方向而配置。
壳体34形成为筒状并且轴向的两端部被封闭。在壳体34内收容有润滑油J。压缩机构部33的一部分浸渍在润滑油J内。
旋转轴31与壳体34的轴线O同轴地配置。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沿着轴线O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围绕轴线O的方向称为周向。
电动机部32配置在壳体34内的轴向的第1侧。压缩机构部33配置在壳体34内的轴向的第2侧。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沿着轴向的电动机部32侧设为上侧,将压缩机构部33侧设为下侧。
电动机部32是所谓的内转子型的DC无刷马达。具体地说,电动机部32具备定子35以及转子36。
定子35通过热套等而固定于壳体34的内壁面。
转子36在定子35的内侧以在径向上隔开间隔的状态下固定于旋转轴31的上部。
在转子36的下表面的内周部分形成有沉孔37。沉孔37是从转子36的下表面向上方凹陷、并且遍及转子36的整周形成的环状凹部。在转子36的下表面的外周部分,设置有平衡器39。在沿着轴向观察的俯视时,平衡器39例如形成为圆弧状。平衡器39在转子36的下表面上设置于周向的一部分。
压缩机构部33具备:筒状的缸体41,旋转轴31贯通其中;以及主轴承42以及副轴承43,将缸体41的两端开口部分别封闭,并且将旋转轴31支承为能够旋转。由缸体41、主轴承42以及副轴承43形成的空间观察了缸室46。
在上述旋转轴31中的位于缸室46内的部分,形成有相对于轴线O在径向上偏心的偏心部51。在本实施方式中,偏心部51的偏心方向为,将轴线O夹在之间而设定在与平衡器39相反一侧。
辊53外插于偏心部51。辊53构成为,随着旋转轴31的旋转,外周面与缸体41的内周面滑动接触,并且能够相对于轴线O偏心旋转。
图2是与图1的II-II线相当的压缩机构部33的截面图。
如图2所示那样,在缸体41中,在周向的一部分形成有朝向径向外侧凹陷的叶片槽54。叶片槽54遍及缸体41的轴向(上下方向)整体形成。叶片槽54在径向的外侧端部与壳体34内连通。
在叶片槽54内设置有叶片55。叶片55构成为,相对于缸体41能够在径向上滑动移动。叶片55被施力部件(未图示)朝向径向内侧施力。叶片55的径向的内侧端面在缸室46内与辊53的外周面抵接。由此,叶片55随着辊53的偏心旋转而相对于缸室46内进退。
缸室46由辊53以及叶片55分割为吸入室46a以及压缩室46b。然后,在压缩机构部33中,通过辊53的旋转动作以及叶片55的进退动作而在缸室46内进行压缩动作。
在缸体41中,在位于沿着辊53的旋转方向(参照图2中的箭头)的叶片槽54的里侧(在图2中,为叶片槽54的左侧)的部分,形成有沿径向贯通缸体41的吸入孔56。在吸入孔56,从径向的外侧端部连接有上述吸入管21(参照图1)。另一方面,吸入孔56的径向的内侧端部在缸室46(吸入室46a)内开口。
主轴承42将缸体41的上端开口部封闭。主轴承42将旋转轴31中的位于比缸体41靠上方的位置的部分支承为能够旋转。具体地说,主轴承42具备供旋转轴31插通的筒部61、以及从筒部61的下端部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地设置的凸缘部62。
筒部61的上端部收容于上述沉孔37内。由此,实现旋转式压缩机2(压缩机主体11)的轴向上的小型化。
在凸缘部62的周向的一部分,形成有沿着轴向贯通凸缘部62的主轴承排出孔64。主轴承排出孔64与缸室46(压缩室46b)内连通。此外,在凸缘部62配设有排出阀机构67。排出阀机构67为,随着缸室46(压缩室46b)内的压力上升而使主轴承排出孔64开放,将制冷剂向缸室46外排出。
在主轴承42设置有从上方覆盖主轴承42的消声器65。在消声器65的径向的中央部,形成有将消声器65内外连通的连通孔66。通过上述排出孔64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连通孔66向壳体34内排出。
副轴承43将缸体41的下端开口部封闭。副轴承43将旋转轴31中的位于比缸体41靠下方的位置的部分支承为能够旋转。具体地说,副轴承43具备供旋转轴31插通的筒部71、以及从筒部71的上端部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地设置的凸缘部72。
在凸缘部72的周向的一部分,形成有沿着轴向贯通凸缘部72的副轴承排出孔73。副轴承排出孔73与缸室46(压缩室46b)内连通。此外,在凸缘部72配设有排出阀机构75。排出阀机构75为,随着缸室46(压缩室46b)内的压力上升而使副轴承排出孔73开放,将制冷剂向缸室46外排出。
在副轴承43设置有从下方覆盖副轴承43的平衡器罩81。平衡器罩81形成有向上方开口的有底筒状。在平衡器罩81的底部,在径向的中央部形成有密封部82。密封部82相对于平衡器罩81的底部中的外周部分向上方鼓出地形成。但是,密封部82也可以不从平衡器罩81的底部鼓出。密封部82的上表面形成为与轴线O正交的平坦面。在密封部82的中央部(位于轴线O上的部分),形成有沿着轴向贯通密封部82的贯通孔84。
在主轴承42、缸体41以及副轴承43,形成有使消声器65内与平衡器罩81内连通的联络孔85。联络孔85为,在相对于上述排出孔64、73将轴线O夹在之间而在径向上对置的位置处,沿着轴向贯通主轴承42、缸体41以及副轴承43。
图3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如图3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旋转轴31具有推力滑动部90、以及位于推力滑动部90的内周侧且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87。
旋转轴31进一步具有上述偏心部51、主轴部88、以及副轴部89。
主轴部88是上述旋转轴31中相对于偏心部51位于上方的部分。主轴部88经由连接部51a而与偏心部51的上方相连。主轴部88由主轴承42支承并且固定有转子36。
另一方面,副轴部89是旋转轴31中相对于偏心部51位于下方的部分。副轴部89经由连接部51b而与偏心部51的下方相连。副轴部89由副轴承43支承。在本实施方式中,副轴部89的外径小于主轴部88的外径但是,副轴部89只要至少比副轴承43向下方突出的部分比主轴部88小径即可。即,副轴部89中的位于副轴承43内的部分也可以是与主轴部88相等的外径。
平衡器罩81的密封部82承接作用于旋转轴31的轴向负载,将旋转轴31的推力滑动部90支承为能够滑动。通过推力滑动部90以及密封部82在轴向上抵接,由此经由贯通孔84的平衡器罩81内外的连通被切断。本实施方式的推力滑动部90为副轴部89的下端面。推力滑动部90成为与轴向正交的平坦面。推力滑动部90优选通过旋转轴31、转子36的自重、在定子35与转子36之间产生的磁力等,被压贴于密封部8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偏心部51、主轴承88以及副轴承89构成基础轴部。
在副轴部89中的比副轴承43向下方突出的部分,安装有平衡器91。平衡器91例如形成为圆板形状。在相对于平衡器91的中心偏心的位置,形成有沿着轴向贯通平衡器91的安装孔92。在安装孔92内,通过压入等而固定有旋转轴31的副轴部89。在该情况下,平衡器91的中心相对于轴线O向与偏心部51的偏心方向相反的方向(与平衡器39相同的方向)偏心。即,平衡器91以及偏心部51在周向具有180°相位差而配置。此外,平衡器91的形状不限定于圆板状。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副轴部89设置有平衡器91,因此与例如在转子36的上表面设置平衡器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平衡器91与轴承(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副轴承43)之间的距离。由此,能够抑制转子36的挠曲等。
在此,在压缩机主体11中,随着旋转轴31的旋转,在偏心部51以及各平衡器39、91产生离心力。在该情况下,为了使旋转轴31的旋转平衡稳定,优选满足以下的2个公式((1)、(2))。
具体地说,将作用于偏心部51的离心力设为F0,作用于平衡器91的离心力设为F1,作用于平衡器39的离心力设为F2。在该情况下,优选各离心力F0、F1、F2的合力成为0(参照下方式(1))。此外,各离心力F0、F1、F2能够通过mrω2(m:质量,r:离轴线O的径向距离,ω:角速度)来进行计算。
F0-F1-F2=0……(1)
将离心力F0的作用中心设为基准点,将从基准点到离心力F1的作用中心的轴向距离设为L1,将从基准点到离心力F2的作用中心的轴向距离设为L2。在该情况下,优选由于离心力F1、F2而作用于旋转轴31的力矩之和成为0(参照下方式(2))。
F1·L1-F2·L2=0……(2)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为,从基准点到离心力F1的作用中心的轴向距离L1为从基准点到离心力F2的作用中心的轴向距离L2以上(L1≧L2)。由此,能够实现平衡器91的小型化、偏心量的减少。作为其结果,特别能够抑制平衡器91相对于轴线O的径向的突出量,能够实现压缩机主体11的径向的小型化。
突出部87从推力滑动部90的内周部分向下方突出。突出部87穿过贯通孔84而比贯通孔84的下端开口缘向下方突出。具体地说,本实施方式的突出部87比平衡器罩81的最下方点(密封部82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旋转轴31通过缸室46的高度、与偏心部51以及设置在偏心部51上下方的连接部51a、51b的轴向长度之差,能够相对于压缩机构部33在轴向上位移规定距离(上下方向的松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87从贯通孔84的下端开口缘的突出量,大于旋转轴31的位移量即规定距离。即,突出部87的突出量被设定为,即使旋转轴31在上下方向上位移了松动量的情况下,也能够始终从平衡器罩81的贯通孔84的下端开口缘向下方突出。
在旋转轴31中,在压缩机构部33的各滑动部分(例如,偏心部51与辊53之间,旋转轴31与轴承42、43之间等)形成有用于供给润滑油J的供给路94。供给路94具有与轴线O同轴地延伸的主流路95、以及从主流路95沿径向延伸的子流路96、97。
主流路95的下端部在旋转轴31(突出部87)的下端面上开口。由此,壳体34内的润滑油J能够流入主流路95。
主流路95的上端部在主轴部88的下端部终止。但是,只要是主流路95的轴向的长度至少到达缸体41的构成即可,能够适当地变更。例如,主流路95也可以沿着轴向贯通旋转轴31。在主流路95的内周面,也可以设置有随着旋转轴31的旋转而促使润滑油J上升的扭转板等。
第1子流路96形成于旋转轴31中的主轴部88与偏心部51的连接部分(连接部51a)。第1子流路96的径向的内侧端部与上述主流路95内连通。另一方面,第1子流路96的径向的外侧端部在旋转轴31的外周面上朝向径向外侧开口。
第2子流路97形成于副轴部89中的位于副轴承43内的部分。第2子流路97的径向的内侧端部与上述主流路95内连通。另一方面,第2子流路97的径向的外侧端部在旋转轴31的外周面上朝向径向外侧开口。
在旋转轴31(副轴部89)的外周面形成有下侧流通路99。下侧流通路99由形成在旋转轴31的外周面上的螺旋状槽形成。下侧流通路99的下端部与第2子流路97内连通。另一方面,下侧流通路99的上端部位于副轴部89的上端部。在旋转轴31进行了旋转时,下侧流通路99从下方朝向上方引导润滑油J。此外,下侧流通路99只要能够向副轴部89的外周面与副轴承43(筒部71)的内周面之间供给润滑油J即可。在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在筒部71的内周面形成槽。下侧流通路99的形状、布局等能够适当地变更。
此外,在主轴承42上,在筒部61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上侧流通路(未图示)。上侧流通路形成为螺旋状槽。上侧流通路的下端部与第1子流路96内连通。另一方面,上侧流通路的上端部与壳体34内连通。在旋转轴31旋转时,上侧流通路从下方朝向上方引导润滑油J。此外,上侧流通路也可以形成于主轴部88的外周面。
接下来,对上述旋转式压缩机2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那样,若对电动机部32的定子35供给了电力,则旋转轴31与转子36一起围绕轴线O旋转。然后,随着旋转轴31的旋转,偏心部51以及辊53在缸室46内偏心旋转。此时,辊53分别与缸体41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由此,经由吸入管21向缸室46内取入气体制冷剂,并且被取入到缸室46内的气体制冷剂被压缩。
具体地说,经由吸入孔56向缸室46中的吸入室46a内吸入气体制冷剂,并且在压缩室46b中对之前从吸入孔56吸入的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压缩后的气体制冷剂中的经由主轴承排出孔64向消声器65内排出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消声器65的连通孔66向壳体34内排出。另一方面,压缩后的气体制冷剂中的经由副轴承排出孔73向平衡器罩81内排出的气体制冷剂,在经由联络孔85流入消声器65内之后,经由消声器65的连通孔66向壳体34内排出。此外,向壳体34内排出的气体制冷剂如上述那样被送入冷凝器3。
然而,润滑油J被作用有与壳体34内的气体制冷剂的排出压力相等的压力。因此,润滑油J向主流路95内流入,并且随着旋转轴31的旋转而在主流路95内上升。在主流路95内上升的润滑油J,通过与旋转轴31的旋转相伴随的离心力,而被分配到各子流路96、97。
被分配到各子流路96、97的润滑油J在旋转轴31的外周面上被排出,被供给到各滑动部分。例如,从第1子流路96排出的润滑油J,随着旋转轴31的旋转而在上侧流通路内上升,被供给到主轴部88与主轴承42之间等。另一方面,从第2子流路97排出的润滑油J,随着旋转轴31的旋转而在下侧流通路99内上升,被供给到副轴部89与副轴承43之间、偏心部51与辊53之间等。此外,被供给到各滑动部分的润滑油J经由主轴部88与主轴承42之间、缸室46等而从压缩机构部33排出。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使旋转轴31的推力滑动部90与平衡器罩81的密封部82抵接,而将旋转轴31与平衡器罩81之间在轴向上进行密封。
根据该构成,旋转轴31与平衡器罩81之间被密封部82在轴向上密封,因此能够抑制壳体34内所收容的润滑油J进入平衡器罩81内。通过抑制润滑油J向平衡器罩81内的进入,由此即使在副轴部89设置有平衡器91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旋转轴31旋转时平衡器91的偏心旋转被润滑油J阻碍。由此,能够减少旋转轴31旋转时作用于平衡器91的旋转阻力。作为其结果,能够使旋转轴31高效地旋转,能够提高压缩性能。
然而,在旋转式压缩机2中,在旋转轴31由于与偏心旋转相伴随的振动等而向上方位移了的情况下,有时推力滑动部90与密封部82会分离。在该情况下,经由副轴承排出孔73向平衡器罩81内排出的气体制冷剂有可能经过贯通孔84而向平衡器罩81的外部漏出。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突出部87比平衡器罩81的贯通孔84的下端开口缘向下方突出得大于旋转轴31的位移量即规定距离。
根据该构成,在排出至平衡器罩81内的气体制冷剂经过贯通孔84而向平衡器罩81的外部漏出了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其漫过突出部87而向主流路95内流入。由此,能够抑制气体制冷剂向供给路94内流入、润滑油J无法达到滑动部分。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压缩机2中,能够向滑动部分有效地供给润滑油J,能够得到所希望的润滑性能。
然后,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中,由于具备上述旋转式压缩机2,因此能够提供长期地实现动作可靠性以及压缩性能的提高的制冷循环装置1。
(第2实施方式)
图4是第2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压缩机200的局部截面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压缩机200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多个(例如,3个)缸体(上侧缸体201、中间缸体202以及下侧缸体203)沿着轴向排列配设。
在图4所示的旋转式压缩机200中,上侧缸体201与中间缸体202将上侧分隔部210夹在之间地在轴向上对接。中间缸体202与下侧缸体203将下侧分隔部211夹在之间地在轴向上对接。此外,各缸体201~203的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上侧缸体201、下侧缸体203、主轴承42、副轴承43以及分隔部210、211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构部212。
上侧缸体201的上端开口部由主轴承42封闭。由上侧缸体201、主轴承42以及上侧分隔部210划分出的空间形成了上侧缸室221。
由中间缸体202、分隔部210、211划分出的空间形成了中间缸室222。
下侧缸体203的下端开口部由副轴承43封闭。由下侧缸体203、副轴承43以及下侧分隔部211划分出的空间形成了下侧缸室223。
旋转轴225具备设置有推力滑动部90的基础轴部226、以及固定于基础轴部226且构成突出部227的辅助轴部228。
基础轴部226具备收容于各缸室221~223的多个偏心部231~233。具体地说,在基础轴部226中的位于上侧缸室221内的部分形成有上侧偏心部231。在基础轴部226中的位于中间缸室222内的部分形成有中间偏心部232。在基础轴部226中的位于下侧缸室223内的部分形成有下侧偏心部233。各偏心部231~233的从轴向观察的外形成为相同形状、相同大小。各偏心部231~233在周向上具有120°的相位差,而相对于轴线O在径向上各偏心相同量。即,各偏心部231~233的偏心方向在周向上相互等比例分配地设定。此外,在各偏心部231~233分别嵌合有辊53。基础轴部226的下端面成为推力滑动部90。
在基础轴部226形成有基础流路235。基础流路235与轴线O同轴地延伸。基础流路235的下端部在基础轴部226的下端面(推力滑动部90)开口。基础流路235与子流路96、97分别连通。此外,也可以是,在基础轴部226中,在与各分隔部210、211对应的位置也设置有子流路。
由辅助轴部228构成的突出部227形成为与轴线O同轴地延伸的筒状。即,突出部227的内侧构成沿着轴向贯通突出部227的突出部流路236。突出部227的上端部通过压入等而固定在基础流路235内。即,突出部227以比推力滑动部90向下方突出、且基础流路235以及突出部流路236连通的状态,固定于基础轴部226。此外,通过基础流路235以及突出部流路236构成本实施方式的主流路237。突出部227向基础轴部226的固定方法,也可以是压入以外的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平衡器罩240具备从下方覆盖副轴承43的罩主体241、以及安装于罩主体241的推力板24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平衡器罩240内也经由联络孔(未图示)与消声器65内连通。
罩主体241形成为有底筒状。罩主体241的上端部安装于副轴承43的凸缘部72。在罩主体241的底部形成有收容孔243。收容孔243沿轴向贯通罩主体241的底部。在收容孔243内收容有基础轴部226的下端部。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优选为,推力滑动部90与罩主体241的底部(下表面)被配置为共面。
推力板242形成为比上述收容孔243大径的圆板状。推力板242以外周部分被小螺钉244固定于罩主体241的底部的状态,从下方封闭收容孔243。在推力板242中,在从轴向观察而与旋转轴225的主流路237重合的部分,形成有贯通孔245。贯通孔245的内径小于收容孔243的内径、大于突出部227的外径。上述突出部227贯通于贯通孔245内。由此,主流路95的下端开口部在比平衡器罩81(推力板242的下表面)靠下方的位置与壳体34内连通。
上述推力滑动部90在推力板242的上表面上,与位于贯通孔245周围的部分(密封部242a)沿着轴向抵接。由此,平衡器罩81内与壳体34内之间的连通被切断。
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容孔243的内周面与基础轴部226的外周面之间的径向上的间隙S1,大于贯通孔245的内周面与突出部227的外周面之间的径向上的间隙S2。此外,间隙S1、S2也可以由于尺寸偏差等而在周向的整体上不均匀。间隙S1也可以为间隙S2以下。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压缩机2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在组装了旋转轴225、罩主体241的状态下,将推力板242向罩主体241组装的组装工序。
图5是用于说明组装工序的工序图。
如图5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推力板242的组装工序具有定位工序以及固定工序。
在定位工序中,使用工具250将推力板242相对于突出部227进行定位。具体地说,工具250形成有与轴线O同轴地配置的筒状。工具250具有位于下部的操作部251以及位于上部的板保持部252。
操作部251的外径大于贯通孔245的内径。
板保持部252与操作部251的上方相连。板保持部252形成为随着朝向上方而外径逐渐缩小的锥状。板保持部252的最小外径小于贯通孔245的内径。
工具250的内侧构成突出部227可插入的插入孔253。此外,工具250只要是具备对贯通孔245的内周面进行保持的板保持部以及能够收容突出部227的收容部的构成即可,不限定于筒状。
在定位工序中,将板保持部252向推力板242的贯通孔245内插入。于是,贯通孔245的下端开口缘由板保持部252的外周面保持。此外,优选为,板保持部252以不比贯通孔245向上方突出的状态保持推力板242。
接着,在旋转轴225(罩主体241)的下方,将工具250与轴线O同轴地配置,并使推力板242以及工具250上升。于是,突出部227被插入到工具250的插入孔253内的同时,推力板242向罩主体241接近。使推力板242上升到推力板242与罩主体241的下表面抵接为止。由此,推力板242的贯通孔245与突出部227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大小在周向上大致均匀,推力板242相对于突出部227在径向上被定位。此外,为了对推力板242与罩主体241的固定部分进行对位,也可以使推力板242相对于罩主体241在周向上旋转等。
接下来,在固定工序中,通过小螺钉244(参照图4)将推力板242固定于罩主体241。然后,使工具250退避,由此推力板242的组装工序结束。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起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以外,还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基础轴部226与突出部227(辅助轴部228)独立地形成,由此不需要如使基础轴部及突出部一体形成的情况那样、将旋转轴加工成带阶差形状。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高精度的推力滑动部90,能够提供制造效率较高而低成本的旋转式压缩机200。通过将基础轴部226与突出部227独立地形成,由此能够对各部件选择最佳的材料等。因此,能够实现设计自由度的提高。
通过使基础轴部226及突出部227独立,由此能够缩短各部件的轴向长度,能够高精度且容易地形成各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收容孔243的内周面与基础轴部226的外周面之间的径向上的间隙S1,大于贯通孔245的内周面与突出部227的外周面之间的径向上的间隙S2。
根据该构成,通过增大间隙S1,能够将存在于平衡器罩240内的润滑油J容易地收容于间隙S1内。由此,在基础轴部226的外周面与收容孔243的内周面之间、推力滑动部90与密封部242a之间容易夹着润滑油J,能够提高润滑性能。
另一方面,通过减小间隙S2,容易使推力滑动部90与密封部242a之间的接触面积(密封面积)增加。由此,能够使密封性提高,并且能够减少在推力滑动部90与密封部242a之间作用的表面压力。
因此,能够提供省电、且动作可靠性长期优良的高品质的旋转式压缩机200。在旋转轴225的位置向上方位移了时,能够抑制排出到平衡器罩240内的气体制冷剂经过贯通孔245而向平衡器罩240的外部漏出的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使用具有对贯通孔245的内周面进行保持的板保持部252以及供突出部227插入的插入孔253的工具250,将推力板242相对于突出部227进行定位。
根据该构成,能够抑制突出部227与推力板242之间的接触,因此能够抑制动作时的摩擦。
通过如上述那样增大间隙S1,容易避免旋转轴225中旋转半径较大的基础轴部226与罩主体241之间的接触。由此也能够抑制动作时的摩擦。
作为其结果,能够提供省电、且动作可靠性长期优良的高品质的旋转式压缩机200。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具有3个缸体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具有3个以外的多个缸体的构成。
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旋转轴225以及平衡器罩240分别被独立地形成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旋转轴225以及平衡器罩240中的某一方被独立地形成。
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在组装了旋转轴225及罩主体241的状态下组装推力板242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不仅限定于该构成。例如,也可以在预先组装了罩主体241及推力板242的状态下将罩主体241向副轴承43组装。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辊53与叶片55相独立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不仅限定于该构成。例如,也可以是叶片与辊成为一体的类型。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能够得到所希望的润滑性能。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示的,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及主旨,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
符号的说明
1:制冷循环装置,2:旋转式压缩机,3:冷凝器,4:膨胀装置,5:蒸发器,33:压缩机构部,31:旋转轴,33:压缩机构部,34:壳体,41:缸体,42:主轴承,43:副轴承,51:偏心部,81:平衡器罩,82:密封部,84:贯通孔,87:突出部,90:推力滑动部,91:平衡器,94:供给路,200:旋转式压缩机,201:上侧缸体(缸体),202:中间缸体(缸体),203:下侧缸体(缸体),225:旋转轴,226:基础轴部,227:突出部,228:辅助轴部,230:平衡器罩,231:上侧偏心部(偏心部),232:中间偏心部(偏心部),233:下侧偏心部(偏心部),240:平衡器罩,241:罩主体,242:推力板,242a:密封部,243:收容孔,245:贯通孔,250:工具。
Claims (5)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中,具备:
壳体,存积有润滑油;
旋转轴,配置在上述壳体内,具有偏心部;
压缩机构部,具有收容上述偏心部的缸体、在上述缸体的上方能够旋转地支承上述旋转轴的主轴承、以及在上述缸体的下方能够旋转地支承上述旋转轴的副轴承;
平衡器,在比上述副轴承靠下方的位置安装于上述旋转轴;以及
平衡器罩,从下方覆盖上述平衡器,
在上述平衡器罩的与上述旋转轴在轴向上对置的位置形成有贯通孔,
上述旋转轴具备:
推力滑动部,在轴向上与位于上述平衡器罩的上述贯通孔周围的密封部抵接,从而切断经由上述贯通孔的上述平衡器罩内外的连通;
突出部,位于上述推力滑动部的内周侧,穿过上述贯通孔而比上述贯通孔的下端向下方突出;以及
供给路,在上述突出部的下端面开口,对润滑油进行引导,
上述旋转轴能够相对于上述压缩机构部在轴向上位移规定距离,
上述突出部从上述贯通孔的下端突出得比上述规定距离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中,
上述旋转轴具备:
基础轴部,设置有上述推力滑动部;以及
辅助轴部,固定于上述基础轴部,构成上述突出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中,
上述旋转轴具有设置有上述推力滑动部的基础轴部,
上述平衡器罩具备:
罩主体,安装于上述副轴承,并且具有收容上述基础轴部的收容孔;以及
推力板,形成有上述贯通孔,并且与上述推力滑动部抵接,
上述基础轴部的外周面与上述收容孔的内周面之间的上述旋转轴的径向上的间隙,大于上述突出部的外周面与上述贯通孔的内周面之间的上述径向的间隙。
4.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制造方法,是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其中,
该制造方法具有在固定于上述副轴承的上述罩主体的上述收容孔内收容了上述基础轴部的状态下将上述推力板向上述罩主体组装的组装工序,
上述组装工序具有:
定位工序,将上述推力板相对于上述突出部进行定位;以及
固定工序,将定位后的上述推力板固定于上述罩主体。
5.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
散热器,与上述旋转式压缩机连接;
膨胀装置,与上述散热器连接;以及
蒸发器,连接在上述膨胀装置与上述旋转式压缩机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020870 | 2019-02-07 | ||
JP2019-020870 | 2019-02-07 | ||
PCT/JP2019/041020 WO2020161965A1 (ja) | 2019-02-07 | 2019-10-18 | 回転式圧縮機、回転式圧縮機の製造方法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96285A CN113396285A (zh) | 2021-09-14 |
CN113396285B true CN113396285B (zh) | 2023-02-17 |
Family
ID=71947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91316.7A Active CN113396285B (zh) | 2019-02-07 | 2019-10-18 | 旋转式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及制冷循环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922854A4 (zh) |
JP (1) | JP7113091B2 (zh) |
CN (1) | CN113396285B (zh) |
WO (1) | WO202016196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080179A1 (ja) * | 2020-10-14 | 2022-04-21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WO2022085443A1 (ja) * | 2020-10-22 | 2022-04-28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171890A (ja) * | 1985-01-28 | 1986-08-02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密閉型圧縮機の油戻装置 |
CN1215800A (zh) * | 1997-10-23 | 1999-05-05 | 东芝株式会社 | 螺旋式压缩机及其装配方法 |
JP2015197044A (ja) * | 2014-03-31 | 2015-11-09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ロータリ圧縮機 |
JP2017002814A (ja) * | 2015-06-10 | 2017-01-05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ロータリ型圧縮機 |
JP2018165502A (ja) * | 2017-03-28 | 2018-10-25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回転式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8491A (ja) * | 1984-06-20 | 1986-01-1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回転式圧縮機の給油装置 |
KR101718014B1 (ko) * | 2010-02-26 | 2017-03-2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오일 레벨 제어수단을 갖는 압축기 |
CN103782038B (zh) * | 2012-07-09 | 2016-08-17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回转式压缩机 |
KR102483241B1 (ko) * | 2016-04-26 | 2022-12-3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스크롤 압축기 |
JP6861591B2 (ja) | 2017-07-13 | 2021-04-21 |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 車両制御装置 |
-
2019
- 2019-10-18 EP EP19914314.0A patent/EP3922854A4/en active Pending
- 2019-10-18 JP JP2020570364A patent/JP7113091B2/ja active Active
- 2019-10-18 CN CN201980091316.7A patent/CN113396285B/zh active Active
- 2019-10-18 WO PCT/JP2019/041020 patent/WO2020161965A1/ja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171890A (ja) * | 1985-01-28 | 1986-08-02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密閉型圧縮機の油戻装置 |
CN1215800A (zh) * | 1997-10-23 | 1999-05-05 | 东芝株式会社 | 螺旋式压缩机及其装配方法 |
JP2015197044A (ja) * | 2014-03-31 | 2015-11-09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ロータリ圧縮機 |
JP2017002814A (ja) * | 2015-06-10 | 2017-01-05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ロータリ型圧縮機 |
JP2018165502A (ja) * | 2017-03-28 | 2018-10-25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回転式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922854A1 (en) | 2021-12-15 |
JP7113091B2 (ja) | 2022-08-04 |
EP3922854A4 (en) | 2022-11-02 |
JPWO2020161965A1 (ja) | 2021-10-14 |
WO2020161965A1 (ja) | 2020-08-13 |
CN113396285A (zh) | 2021-09-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192185B2 (en) | Expander-compressor unit | |
EP1918510A1 (en) | Fluid machine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 |
CN113396285B (zh) | 旋转式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的制造方法及制冷循环装置 | |
JP6678811B2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JP6762253B2 (ja) | 回転式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CN108457858B (zh) | 旋转式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 |
JP6745994B2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JP7118177B2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JP6057535B2 (ja) | 冷媒圧縮機 | |
JP2017141802A (ja) | 回転式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CN110168225B (zh) | 压缩机 | |
JP2020045778A (ja) | 圧縮機 | |
JPWO2019207785A1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KR20210010808A (ko) | 스크롤 압축기 | |
JP5493958B2 (ja) | 圧縮機 | |
US20230003427A1 (en) | Rotary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 |
CN114072582B (zh) | 密闭型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 |
WO2024185292A1 (ja) | 回転式圧縮機及び冷凍装置 | |
JP5304679B2 (ja) | 圧縮機 | |
JP7191246B2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CN109072916B (zh) | 密闭型回转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 |
WO2021009839A1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JPWO2019207784A1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JP6349248B2 (ja) | シリンダ回転型圧縮機 | |
JPH11125189A (ja) | 流体圧縮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