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96273B - 气门正时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门正时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96273B
CN113396273B CN202080012976.4A CN202080012976A CN113396273B CN 113396273 B CN113396273 B CN 113396273B CN 202080012976 A CN202080012976 A CN 202080012976A CN 113396273 B CN113396273 B CN 1133962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oil passage
retard
oil
adv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29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96273A (zh
Inventor
满谷哲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396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96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96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962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09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by torque-responsive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13/00Controlling the engine output power by varying inlet or exhaust val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e.g. timing
    • F02D13/02Controlling the engine output power by varying inlet or exhaust val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e.g. timing during engine operation
    • F02D13/0203Variable control of intake and exhaust valves
    • F02D13/0207Variable control of intake and exhaust valves changing valve lift or valve lift and tim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 F01L2001/34423Details relating to the hydraulic feeding circuit
    • F01L2001/34426Oil control valves
    • F01L2001/34433Location oil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 F01L2001/34423Details relating to the hydraulic feeding circuit
    • F01L2001/34436Features or method for avoiding malfunction due to foreign matters in oil
    • F01L2001/3444Oil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 F01L2001/3445Details relating to the hydraulic means for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 F01L2001/34453Locking means between driving and driven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3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 F01L1/344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 F01L1/3442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means for changing the timing of the valves without changing the duration of opening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valve lift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nkshaft and camshaft, e.g. using helicoidal gear using hydraulic chambers with variable volume to transmit the rotating force
    • F01L2001/3445Details relating to the hydraulic means for changing the angular relationship
    • F01L2001/34453Locking means between driving and driven members
    • F01L2001/34473Lock movement perpendicular to camshaft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2250/00Camshaft driv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transmission means
    • F01L2250/02Camshaft driv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transmission means the camshaft being driven by cha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2250/00Camshaft driv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transmission means
    • F01L2250/04Camshaft driv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transmission means the camshaft being driven by bel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2301/00Using particular materia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2820/00Details on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sing valve gear arrangements
    • F01L2820/01Absolute val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Abstract

工作油控制部(OC)的排放端口(PD)连接于油排出部。分隔部(PRsd)、分隔部(PAsd)分隔将滞后角室或者提前角室与油排出部连接的排放油路(RRd)以及排放油路(RAd)、和滞后角供给油路(RRs)或者提前角供给油路(RAs)之间。再循环油路(Rre)将排放油路(RRd)以及排放油路(RAd)中的分隔部(PRsd)或者分隔部(PAsd)与排放端口(PD)之间、和滞后角供给油路(RRs)或者提前角供给油路(RAs)连接。排放节流部(AD)形成于排放油路(RRd)以及排放油路(RAd)中的分隔部(PRsd)或者分隔部(PAsd)与排放端口(PD)之间,流路截面面积比再循环油路(Rre)的最小流路截面面积小并且为一定。

Description

气门正时调整装置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9年2月2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9-035190号,在此引用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气门正时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如下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设置于从内燃机的驱动轴到从动轴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路径,对由从动轴开闭驱动的气门的气门正时进行调整。
气门正时调整装置在液压式的情况下,具备与驱动轴和从动轴中的一方连动地旋转的外壳以及固定于驱动轴和从动轴中的另一方的端部的叶片转子,通过朝在外壳内由叶片转子划分形成的滞后角室和提前角室中的一方供给工作油,使叶片转子相对于外壳朝滞后角方向或者提前角方向相对旋转。朝滞后角室和提前角室供给的工作油由工作油切换阀进行控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789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中,工作油控制阀通过控制流经将工作油供给源与滞后角室连接的滞后角供给油路以及将工作油供给源与提前角室连接的提前角供给油路的工作油,从而控制向滞后角室以及提前角室供给的工作油的流动。工作油控制阀具有排放端口、分隔部以及再循环油路。
排放端口连接于存储从滞后角室或者提前角室排出的工作油的油排出部。分隔部分隔将滞后角室或者提前角室与油排出部连接的排放油路和滞后角供给油路或者提前角供给油路之间。再循环油路将排放油路中的分隔部与排放端口之间、和滞后角供给油路或者提前角供给油路连接。由此,通过将从提前角室或者滞后角室排出而流经排放油路的工作油的一部分经由再循环油路而向滞后角室或者提前角室再次供给,能够再次利用工作油。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中,工作油控制阀具有形成于排放油路中的分隔部与排放端口之间的排放节流部。这里,排放节流部的流路截面面积相对较大。因此,担心经由排放节流部向油排出部排出的工作油的量变多,经由再循环油路向滞后角室或者提前角室再次供给的工作油的量变少。由此,存在气门正时调整装置的响应性降低的隐患。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响应性高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
本公开为一种调整内燃机的气门的气门正时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具备相位转换部与工作油控制部。
相位转换部具有滞后角室以及提前角室,利用从工作油供给源向滞后角室以及提前角室供给的工作油转换内燃机的驱动轴与从动轴的旋转相位,能够调整气门的气门正时。
工作油控制部通过控制流经将工作油供给源与滞后角室连接的滞后角供给油路以及将工作油供给源与提前角室连接的提前角供给油路的工作油,能够控制向滞后角室以及提前角室供给的工作油的流动。
工作油控制部具有排放端口、分隔部、再循环油路以及排放节流部。排放端口连接于存储从滞后角室或者提前角室排出的工作油的油排出部。分隔部对将滞后角室或者提前角室与油排出部连接的排放油路、和滞后角供给油路或者提前角供给油路之间进行分隔。再循环油路将排放油路中的分隔部与排放端口之间、和滞后角供给油路或者提前角供给油路连接。由此,通过将从提前角室或者滞后角室排出而流经排放油路的工作油的一部分经由再循环油路向滞后角室或者提前角室再次供给,能够再次利用工作油。
排放节流部形成于排放油路中的分隔部与排放端口之间,流路截面面积比再循环油路的最小流路截面面积小并且为一定。由此,能够减少经由排放节流部而向油排出部排出的工作油的量,并且增多经由再循环油路向滞后角室或者提前角室再次供给的工作油的量。因而,能够提高气门正时调整装置的响应性。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进行的下述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的目的、特征、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其附图为,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的截面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截面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的工作油控制部的截面图,
图4是4图3的IV-IV线截面图,
图5是表示内燃机的规定的转速下的排放节流部的节流直径与相位转换部的响应速度的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的工作油控制部的截面图,
图7是图6的VII-VII线截面图,
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的工作油控制部的截面图,
图9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的工作油控制部的截面图,
图10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多个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进行说明。另外,对多个实施方式中实质上相同的构成部位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此外,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实质上相同的构成部位起到相同或者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一实施方式)
在图1、图2中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气门正时调整装置10通过使凸轮轴3相对于作为内燃机的发动机1的曲轴2的旋转相位变化,对凸轮轴3开闭驱动的进气门4或者排气门5中的进气门4的气门正时进行调整。气门正时调整装置10设置于从曲轴2到凸轮轴3的动力传递路径。曲轴2对应于“驱动轴”。凸轮轴3对应于“从动轴”。进气门4、排气门5对应于“气门”。
基于图1、2对气门正时调整装置10的构成进行说明。气门正时调整装置10具备相位转换部PC以及工作油控制部OC等。
相位转换部PC具有外壳20、叶片转子30。外壳20具有齿轮部21以及壳体22。壳体22具有筒部221、板部222以及223。筒部221形成为筒状。板部222以封堵筒部221的一端的方式与筒部221一体地形成。板部223以封堵筒部221的另一端的方式设置。由此,在外壳20的内侧形成有空间200。板部223通过螺栓12固定于筒部221。齿轮部21形成于板部223的外缘部。
板部223嵌合于凸轮轴3的端部。凸轮轴3将外壳20支承为能够旋转。在齿轮部21与曲轴2卷绕有链条6。齿轮部21与曲轴2连动地旋转。壳体22形成从筒部221朝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隔壁部23。在壳体22的板部222的中央形成有朝壳体22的外侧的空间开口的开口部24。开口部24相对于叶片转子30位于与凸轮轴3相反的一侧。
叶片转子30具有凸台31以及多个叶片32。凸台31为筒状,固定于凸轮轴3的端部。叶片32从凸台31朝径向外侧向各隔壁部23间突出。外壳20的内侧的空间200由叶片32分隔成滞后角室201与提前角室202。即,外壳20在与叶片转子30之间形成滞后角室201以及提前角室202。滞后角室201相对于叶片32位于周向的一方。提前角室202相对于叶片32位于周向的另一方。叶片转子30根据作为向滞后角室201以及提前角室202供给的流体的工作油的液压,相对于外壳20向滞后角方向或者提前角方向相对旋转。这里,滞后角室201以及提前角室202与作为流体供给对象的“液压室”对应。
如此,相位转换部PC具有滞后角室201以及提前角室202,能够利用从作为工作油供给源OS的油泵8向滞后角室201以及提前角室202供给的工作油转换曲轴2与凸轮轴3的旋转相位,调整进气门4的气门正时。
作为工作油控制部OC的工作油控制阀11通过控制流经将工作油供给源OS与滞后角室201连接的滞后角供给油路RRs以及将工作油供给源OS与提前角室202连接的提前角供给油路RAs的工作油,能够控制向滞后角室201以及提前角室202供给的工作油的流动。
如图3、4所示,工作油控制阀11具备套筒400、阀柱60、阀座面56、排放端口PD、分隔部PRsd、分隔部PAsd、再循环油路Rre、排放节流部AD、作为单向阀的滞后角供给单向阀71、提前角供给单向阀72、再循环单向阀81等。
套筒400具有作为外筒部的外套筒40、作为内筒部的内套筒50。外套筒40例如由包含铁的硬度相对较高的材料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外套筒40的内周壁形成为大致圆筒面状。如图3所示,在外套筒40的一方的端部的外周壁形成有螺纹部41。在外套筒40的另一方的端部侧形成有从外周壁朝径向外侧呈环状延伸的卡止部49。
在凸轮轴3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10侧的端部形成有轴孔部100、供给孔部101。轴孔部100形成为从凸轮轴3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10侧的端面的中央沿着凸轮轴3的轴向延伸。供给孔部101形成为从凸轮轴3的外壁朝径向内侧延伸并与轴孔部100连通(参照图1)。
在凸轮轴3的轴孔部100的内壁形成有能够与外套筒40的螺纹部41螺纹结合的轴侧螺纹部110。外套筒40穿过叶片转子30的凸台31的内侧,以螺纹部41与凸轮轴3的轴侧螺纹部110结合的方式固定于凸轮轴3。此时,卡止部49卡止叶片转子30的凸台31的与凸轮轴3相反的一侧的端面。由此,叶片转子30以由凸轮轴3与卡止部49夹住的方式固定于凸轮轴3。这样,外套筒40设置于叶片转子30的中央部。
作为工作油供给源OS的油泵8汲取存储于作为油排出部OD的油盘7的工作油,并向供给孔部101供给。由此,工作油流入轴孔部100。
内套筒50例如由包含铝的硬度相对较低的材料形成为大致圆筒状。也就是说,内套筒50由与外套筒40相比硬度低的材料形成。内套筒50的内周壁以及外周壁形成为大致圆筒面状。内套筒50的表面被实施耐酸铝等的表面硬化处理,在表面具有与母材相比硬度高的表面层。
如图3所示,内套筒50以外周壁与外套筒40的内周壁嵌合的方式设置于外套筒40的内侧。内套筒50相对于外套筒40不能相对移动。在内套筒50的一端设有套筒密封部51。套筒密封部51封堵内套筒50的一端。这里,内套筒50与“套筒”对应。
阀柱60例如由金属形成为大致圆筒状。这里,阀柱60与“筒部件”对应。阀柱60的外周壁与内套筒50的内周壁滑动,以能够沿着轴向往复移动的方式设置于内套筒50的内侧。即,阀柱60在内套筒50的内侧被设为能够相对于内套筒50沿轴向进行相对移动。在阀柱60的一端设置有阀柱密封部62。阀柱密封部62堵塞阀柱60的一端。
在内套筒50的内侧的套筒密封部51与阀柱60的另一端之间形成有容积可变空间Sv。当阀柱60相对于内套筒50沿着轴向移动时,容积可变空间Sv的容积变化。即,套筒密封部51在与阀柱60之间形成容积变化的容积可变空间Sv。
在容积可变空间Sv设置有弹簧63。弹簧63是所谓螺旋弹簧,一端与套筒密封部51抵接,另一端与阀柱60的另一端抵接。弹簧63将阀柱60朝与套筒密封部51相反的一侧施力。
在外套筒40的另一方的端部的径向内侧设有卡止部59。卡止部59形成为板状,以外缘部嵌合于外套筒40的内周壁的方式设置。在卡止部59的中央形成有孔部,阀柱密封部62位于该孔部的内侧。
卡止部59能够通过内缘部卡止阀柱60的一端。卡止部59能够限制阀柱60向阀柱60的与套筒密封部51相反的一侧的移动。由此,阀柱60被抑制了从内套筒50的内侧的脱落。
阀柱60能够从与卡止部59抵接的位置沿着轴向移动至与套筒密封部51抵接的位置。即,从与卡止部59抵接的位置(参照图3)到与套筒密封部51抵接的位置为能够相对于套筒400移动的范围。以下,将该阀柱60的可移动范围称作“行程区间”。
如图3所示,内套筒50的套筒密封部51侧的端部的外径形成得小于外套筒40的内径。由此,在内套筒50的套筒密封部51侧的端部的外周壁与外套筒40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大致圆筒状的空间即筒状空间St1。
此外,在内套筒50形成有环状凹部Ht。环状凹部Ht形成为从内套筒50的外周壁的与卡止部49对应的位置朝径向内侧呈环状凹陷。由此,在环状凹部Ht与外套筒40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环状的空间即环状空间St2。
此外,在内套筒50形成有流路槽部52。流路槽部52形成为从内套筒50的外周壁朝径向内侧凹陷且沿着内套筒50的轴向延伸(参照图3)。流路槽部52在内套筒50的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两个(参照图4)。流路槽部52形成有作为轴向流路部的轴向供给油路RsA。即,轴向供给油路RsA在外套筒40与内套筒50的边界面T1以沿着套筒400的轴向延伸的方式形成。轴向供给油路RsA的一端与筒状空间St1连接,另一端与环状空间St2连接。
如图3所示,在内套筒50形成有限制槽部511、512。限制槽部511形成为从内套筒50的内周壁的与筒状空间St1的端部对应的位置朝径向外侧呈环状凹陷。限制槽部512形成为从内套筒50的内周壁的与环状凹部Ht对应的位置朝径向外侧呈环状凹陷。
阀座面56在作为套筒的内套筒50的内壁即限制槽部511、512的底面形成为大致圆筒状。
另外,在内套筒50形成有移动限制部513。移动限制部513在限制槽部511与限制槽部512之间以从内套筒50的外周壁朝径向内侧呈环状凹陷的方式形成。因此,移动限制部513的周向的一部分与流路槽部52连接。
移动限制部513形成有环状流路部Rri。即,环状流路部Rri在外套筒40与内套筒50之间连接于轴向供给油路RsA,并且以沿套筒400的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为环状。
套筒400具有滞后角供给开口部ORs、提前角供给开口部OAs、滞后角开口部OR、提前角开口部OA、再循环开口部Ore。
滞后角供给开口部ORs形成为沿着套筒400的径向延伸并将内套筒50的阀座面56与筒状空间St1以及轴向供给油路RsA连接(参照图3)。即,滞后角供给开口部ORs将作为套筒的内套筒50的外侧与阀座面56连通。滞后角供给开口部ORs在阀座面56开口。另外,滞后角供给开口部ORs在内套筒50的周向上形成有多个。
提前角供给开口部OAs形成为沿套筒400的径向延伸并将内套筒50的阀座面56与环状空间St2以及轴向供给油路RsA连接(参照图3)。即,提前角供给开口部OAs将作为套筒的内套筒50的外侧与阀座面56连通。提前角供给开口部OAs在阀座面56开口。另外,提前角供给开口部OAs在内套筒50的周向上形成有多个。
滞后角开口部OR形成为沿着套筒400的径向延伸并将内套筒50的内侧的空间与外套筒40的外侧的空间连接。另外,滞后角开口部OR在套筒400的周向上形成有多个。滞后角开口部OR经由滞后角油路301与滞后角室201连通。
提前角开口部OA形成为沿着套筒400的径向延伸并将内套筒50的内侧的空间与外套筒40的外侧的空间连接。提前角开口部OA相对于滞后角开口部OR形成于卡止部49侧。另外,提前角开口部OA在套筒400的周向上形成有多个。提前角开口部OA经由提前角油路302与提前角室202连通。
在内套筒50的移动限制部513形成有大致圆筒状的阀座面55(参照图3)。即,阀座面55在环状流路部Rri的内套筒50侧形成为筒状。再循环开口部Ore形成为沿着套筒400的径向延伸并将阀座面55与内套筒50的内侧连通。即,再循环开口部Ore将环状流路部Rri与内套筒50的内侧的空间连接。再循环开口部Ore在内套筒50的周向上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再循环开口部Ore形成有四个(参照图4)。
阀柱60具有滞后角供给凹部HRs、滞后角排放凹部HRd、提前角排放凹部HAd、提前角供给凹部HAs等。滞后角供给凹部HRs、滞后角排放凹部HRd、提前角排放凹部HAd、提前角供给凹部HAs分别以从阀柱60的外周壁朝径向内侧凹陷的方式呈环状形成。滞后角供给凹部HRs、滞后角排放凹部HRd、提前角排放凹部HAd、提前角供给凹部HAs形成为依次在阀柱60的轴向上排列。此外,滞后角排放凹部HRd与提前角排放凹部HAd一体地形成。滞后角排放凹部HRd以及提前角排放凹部HAd在与内套筒50的内周壁之间形成特定空间Ss。即,阀柱60在与套筒400之间形成特定空间Ss。
滞后角供给油路RRs经由工作油控制阀11将油泵8与滞后角室201连接。提前角供给油路RAs经由工作油控制阀11将油泵8与提前角室202连接。
作为排放油路的滞后角排放油路RRd将滞后角室201与油盘7连接。作为排放油路的提前角排放油路RAd将提前角室202与油盘7连接。
滞后角供给油路RRs经由供给孔部101、轴孔部100、筒状空间St1、轴向供给油路RsA、滞后角供给开口部ORs、限制槽部511、滞后角供给凹部HRs、滞后角开口部OR、滞后角油路301,将油泵8与滞后角室201连接。即,油泵8与滞后角室201之间的工作油能够在作为流路部的滞后角供给开口部ORs流通。
提前角供给油路RAs经由供给孔部101、轴孔部100、筒状空间St1、轴向供给油路RsA、提前角供给开口部OAs、限制槽部512、提前角供给凹部Has、提前角开口部OA、提前角油路302,将油泵8与提前角室202连接。即,油泵8与提前角室202之间的工作油能够在作为流路部的提前角供给开口部OAs流通。
在阀柱60形成有排放开口部Od2。排放开口部Od2形成为沿径向贯穿阀柱密封部62,并形成为将阀柱60的内侧的空间与阀柱60的外部连通(参照图3)。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放端口PD与排放开口部Od2对应。即,排放端口PD形成为沿径向贯穿阀柱密封部62,并形成为将阀柱60的内侧的空间与阀柱60的外部连通(参照图3)。排放端口PD连接于作为存储从滞后角室201或者提前角室202排出的工作油的油排出部OD的油盘7。
分隔部PRsd形成于阀柱60的滞后角排放凹部HRd的与提前角排放凹部HAd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分隔部PRsd将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与滞后角供给油路RRs之间分隔(参照图3)。
分隔部PAsd形成于阀柱60的提前角排放凹部HAd的与滞后角排放凹部HRd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分隔部PAsd将提前角排放油路RAd与提前角供给油路RAs之间分隔(参照图3)。
再循环油路Rre将作为排放油路的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以及提前角排放油路RAd中的分隔部PRsd或者分隔部PAsd与排放端口PD之间、和滞后角供给油路RRs或者提前角供给油路RAs连接。
如图3所示,再循环油路Rre从特定空间Ss经由再循环开口部Ore、移动限制部513、环状流路部Rri连接于滞后角供给油路RRs以及提前角供给油路RAs、即轴向供给油路RsA。
在阀柱60形成有排放开口部Od1。排放开口部Od1形成为将阀柱60的内侧的空间与滞后角排放凹部HRd以及提前角排放凹部HAd、即特定空间Ss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放节流部AD与排放开口部Od1对应。即,排放节流部AD形成于阀柱60。排放节流部AD形成为将阀柱60的内侧的空间与滞后角排放凹部HRd以及提前角排放凹部HAd、即特定空间Ss连通。排放节流部AD以沿阀柱60的径向延伸的方式在阀柱60的周向上形成有一个。
如此,排放节流部AD形成于作为排放油路的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以及提前角排放油路RAd中的分隔部PRsd或者分隔部PAsd与排放端口PD之间。
排放节流部AD的流路截面面积比再循环油路Rre的最小流路截面面积小,并且无关于阀柱60相对于套筒400的相对位置地为一定。这里,排放节流部AD的流路截面面积与排放节流部AD即排放开口部Od1的垂直于轴的剖面的面积对应。另外,再循环油路Rre的最小流路截面面积与垂直于形成再循环油路Rre的四个再循环开口部Ore各自的轴的剖面的面积的合计对应(参照图4)。另外,排放端口PD即排放开口部Od2的流路截面面积比排放节流部AD即排放开口部Od1的流路截面面积大。另外,若将排放节流部AD的流路截面面积设为Sr1、将再循环油路Rre的最小流路截面面积设为Sr2,则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Sr1/Sr2<1/4。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放节流部AD以流路剖面成为正圆形状的方式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排放节流部AD的直径的节流直径设定为1.5~2.5mm。即,排放节流部AD的流路截面面积设定为1.77~4.91mm2
滞后角排放油路RRd经由滞后角油路301、滞后角开口部OR、滞后角排放凹部HRd、排放节流部AD、排放端口PD,将滞后角室201与油盘7连接。
提前角排放油路RAd经由提前角油路302、提前角开口部OA、提前角排放凹部HAd、排放节流部AD、排放端口PD,将提前角室202与油盘7连接。
如此,滞后角供给油路RRs、提前角供给油路RAs、滞后角排放油路RRd、提前角排放油路Rad的一部分形成于工作油控制阀11的内部。另外,轴向供给油路RsA形成为在提前角供给油路RAs中沿着套筒400的轴向延伸。即,套筒400具有在提前角供给油路RAs中沿着套筒400的轴向延伸的轴向供给油路RsA。
排放节流部AD形成为在排放油路中与特定空间Ss连接并从特定空间Ss沿着套筒400或者阀柱60的径向延伸。再循环开口部Ore形成为在再循环油路Rre中连接于特定空间Ss并从特定空间Ss向与排放节流部AD相反的一侧延伸。再循环油路Rre在特定空间Ss中连接于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以及提前角排放油路RAd(参照图3、4)。
当阀柱60与卡止部59抵接时(参照图3)、即当阀柱60位于行程区间的一方的端部时,阀柱60打开滞后角开口部OR,因此,油泵8经由滞后角供给油路RRs的供给孔部101、轴孔部100、筒状空间St1、轴向供给油路RsA、滞后角供给开口部ORs、限制槽部511、滞后角供给凹部HRs、滞后角开口部OR、滞后角油路301而与滞后角室201连通。由此,能够从油泵8经由滞后角供给油路RRs朝滞后角室201供给工作油。另外,此时,提前角室202经由提前角排放油路RAd的提前角油路302、提前角开口部OA、提前角排放凹部HAd、排放节流部AD、排放端口PD连通于油盘7。由此,能够从提前角室202经由提前角排放油路RAd朝油盘7排出工作油。
当阀柱60位于卡止部59与套筒密封部51之间时、即当阀柱60位于行程区间的中间时,油泵8经由提前角供给油路RAs的供给孔部101、轴孔部100、筒状空间St1、轴向供给油路RsA、提前角供给开口部OAs、限制槽部512、提前角供给凹部HAs、提前角开口部OA、提前角油路302而与提前角室202连通。另外,此时,通过滞后角供给油路RRs将油泵8与滞后角室201连通。由此,能够从油泵8经由滞后角供给油路RRs、提前角供给油路RAs而向滞后角室201、提前角室202供给工作油。但是,由于通过阀柱60的分隔部PRsd以及分隔部PAsd而关闭、即切断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以及提前角排放油路RAd,因此工作油不会从滞后角室201以及提前角室202排出到油盘7。
当阀柱60与套筒密封部51抵接时、即当阀柱60位于行程区间的另一方的端部时,滞后角室201经由滞后角排放油路RRd的滞后角油路301、滞后角开口部OR、滞后角排放凹部HRd、排放节流部AD、排放端口PD连通于油盘7。另外,此时,通过提前角供给油路RAs将油泵8与提前角室202连通。由此,能够从滞后角室201经由滞后角排放油路RRd向油盘7排出工作油,并且能够从油泵8经由提前角供给油路RAs向提前角室202供给工作油。
在外套筒40的套筒密封部51侧的端部的内侧、即滞后角供给油路RRs以及提前角供给油路RAs的中途设有过滤器58。过滤器58例如是圆环状的网。过滤器58能够捕集工作油中包含的异物。因此,能够抑制异物朝过滤器58的下游侧、即与油泵8相反的一侧流动。
提前角供给单向阀72通过卷绕作为单一的板材的长方形的金属薄板而形成为筒状,且外周壁被设为能够抵接于阀座面56。提前角供给单向阀72以外周壁能够抵接于阀座面56的方式设于限制槽部512。提前角供给单向阀72在限制槽部512中被设为能够沿径向弹性变形。提前角供给单向阀72相对于提前角供给开口部OAs设于内套筒50的径向内侧。提前角供给单向阀72设于限制槽部512,在提前角供给油路RAs中未流过工作油的状态、即未作用外力的状态下,成为周向的一方的端部与另一方的端部侧的部位重叠的状态。
在工作油在提前角供给油路RAs中从提前角供给开口部OAs侧流向提前角供给凹部HAs侧时,提前角供给单向阀72的外周壁被工作油推压而以向径向内侧收缩、即缩径的方式变形。由此,提前角供给单向阀72的外周壁从阀座面56分离从而开阀,工作油能够经由提前角供给开口部OAs、提前角供给单向阀72流向提前角供给凹部HAs侧。此时,提前角供给单向阀72在扩大一方的端部与另一方的端部侧的部位的重叠范围的长度的同时维持一部分重叠的状态。
若流经提前角供给油路RAs的工作油的流量为规定值以下,则提前角供给单向阀72以向径向外侧扩展、即扩径的方式变形。而且,在工作油从提前角供给凹部HAs侧流向提前角供给开口部OAs侧的情况下,提前角供给单向阀72的内周壁被工作油向径向外侧推压,外周壁抵接于阀座面56从而闭阀。由此,可限制工作油从提前角供给凹部HAs侧向提前角供给开口部OAs侧的流动。
如此,提前角供给单向阀72作为单向阀发挥功能,能够允许工作油从提前角供给开口部OAs侧向提前角供给凹部HAs侧的流动,限制工作油从提前角供给凹部HAs侧向提前角供给开口部OAs侧的流动。即,提前角供给单向阀72在提前角供给油路RAs中相对于工作油控制阀11的阀柱60设于油泵8侧,仅允许工作油从油泵8侧向提前角室202侧的流动。
滞后角供给单向阀71的构成与提前角供给单向阀72同样,通过卷绕作为单一的板材的长方形的金属薄板而形成为筒状。滞后角供给单向阀71以外周壁能够抵接于阀座面56的方式设于限制槽部511。滞后角供给单向阀71在限制槽部511中被设为能够沿径向弹性变形。滞后角供给单向阀71相对于滞后角供给开口部ORs设于内套筒50的径向内侧。滞后角供给单向阀71设于限制槽部511,在滞后角供给油路RRs中未流过工作油的状态、即未作用有外力的状态下,为周向的一方的端部与另一方的端部侧的部位重叠的状态。
在工作油在滞后角供给油路RRs中从滞后角供给开口部ORs侧流向滞后角供给凹部HRs侧时,滞后角供给单向阀71的外周壁被工作油推压而以向径向内侧收缩、即缩径的方式变形。由此,滞后角供给单向阀71的外周壁从阀座面56分离从而开阀,工作油能够经由滞后角供给开口部ORs、滞后角供给单向阀71而流向滞后角供给凹部HRs侧。此时,滞后角供给单向阀71在扩大一方的端部与另一方的端部侧的部位的重叠范围的长度的同时维持一部分重叠的状态。
若流经滞后角供给油路RRs的工作油的流量成为规定值以下,则滞后角供给单向阀71以向径向外侧扩展、即扩径的方式变形。而且,在工作油从滞后角供给凹部HRs侧流向滞后角供给开口部ORs侧的情况下,滞后角供给单向阀71的内周壁被工作油向径向外侧推压,外周壁抵接于阀座面56从而闭阀。由此,可限制工作油从滞后角供给凹部HRs侧向滞后角供给开口部ORs侧的流动。
如此,滞后角供给单向阀71作为单向阀发挥功能,能够允许工作油从滞后角供给开口部ORs侧向滞后角供给凹部HRs侧的流动,限制工作油从滞后角供给凹部HRs侧向滞后角供给开口部ORs侧的流动。即,滞后角供给单向阀71在滞后角供给油路RRs中相对于工作油控制阀11的阀柱60设于油泵8侧,仅允许工作油从油泵8侧向滞后角室201侧的流动。
再循环单向阀81的构成除了外径的不同之外与提前角供给单向阀72同样,通过卷绕作为单一的板材的长方形的金属薄板而形成为筒状。再循环单向阀81在移动限制部513、即环状流路部Rri中设于再循环油路Rre上。再循环单向阀81在环状流路部Rri中被设为能够沿径向弹性变形。再循环单向阀81相对于阀座面55设于内套筒50的径向外侧。再循环单向阀81设于环状流路部Rri,在再循环油路Rre中未流过工作油的状态、即未作用有外力的状态下,为周向的一方的端部与另一方的端部侧的部位重叠的状态。
当工作油在再循环油路Rre中从再循环开口部Ore侧流向环状流路部Rri侧时,再循环单向阀81的内周壁被工作油推压而以向径向外侧扩展、即扩径的方式变形。由此,再循环单向阀81的内周壁从阀座面55分离从而开阀,工作油能够经由再循环单向阀81流向环状流路部Rri侧。
若流经再循环油路Rre的工作油的流量成为规定值以下,则再循环单向阀81以向径向内侧收缩、即缩径的方式变形。而且,在工作油从环状流路部Rri侧流向再循环开口部Ore侧的情况下,再循环单向阀81的外周壁被工作油向径向内侧推压,抵接于阀座面55而闭阀。由此,可限制工作油从环状流路部Rri侧向再循环开口部Ore侧的流动。
如此,再循环单向阀81作为单向阀发挥功能,能够允许工作油从再循环开口部Ore侧向环状流路部Rri侧的流动,限制工作油从环状流路部Rri侧向再循环开口部Ore侧的流动。即,再循环单向阀81仅允许工作油在再循环油路Rre中从排放油路侧向滞后角供给油路RRs侧以及提前角供给油路RAs侧流动。移动限制部513能够限制再循环单向阀81的轴向的移动。
如图1所示,在阀柱60的与凸轮轴3相反侧设置有线性螺线管9。线性螺线管9设置成与阀柱密封部62抵接。线性螺线管9通过通电而经由阀柱密封部62克服弹簧63的作用力将阀柱60朝凸轮轴3侧按压。由此,阀柱60在行程区间中相对于套筒400的轴向的位置变化。
容积可变空间Sv与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以及提前角排放油路RAd连通。因此,容积可变空间Sv经由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以及提前角排放油路RAd的排放开口部Od2朝大气开放。由此,能够使容积可变空间Sv的压力与大气压相等。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阀柱60的轴向的移动。
接下来,对因阀柱60相对于套筒400的位置而引起的工作油的流动的变化进行说明。
当阀柱60与卡止部59抵接时、即当阀柱60位于行程区间的一方的端部时,工作油从油泵8经由滞后角供给油路RRs朝滞后角室201供给。此外,此时,工作油从提前角室202经由提前角排放油路RAd朝油盘7排出。进而,在提前角排放油路RAd中流动的工作油的一部分经由再循环油路Rre返回到轴向供给油路RsA侧、滞后角供给油路RRs侧。由此,能够再次利用从提前角室202排出的工作油。另外,此时,通过再循环单向阀81,抑制再循环油路Rre中的从轴向供给油路RsA侧朝排放油路侧的倒流。
当阀柱60位于卡止部59与套筒密封部51之间时、即当阀柱60位于行程区间的中间时,工作油从油泵8经由滞后角供给油路RRs朝滞后角室201供给。此外,此时,工作油从油泵8经由提前角供给油路RAs朝提前角室202供给。另外,此时,通过阀柱60关闭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以及提前角排放油路RAd,因此,不在排放油路中流动工作油,工作油不经由再循环油路Rre返回到轴向供给油路RsA侧。
当阀柱60与套筒密封部51抵接时、即当阀柱60位于行程区间的另一方的端部时,工作油从油泵8经由提前角供给油路RAs朝提前角室202供给。此外,此时,工作油从滞后角室201经由滞后角排放油路RRd朝油盘7排出。进而,在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中流动的工作油的一部分经由再循环油路Rre返回到轴向供给油路RsA侧、提前角供给油路RAs侧。由此,能够再次利用从滞后角室201排出的工作油。另外,此时,通过再循环单向阀81,抑制再循环油路Rre中的从轴向供给油路RsA侧朝排放油路侧的倒流。
本实施方式还具备锁定销33(参照图1、图2)。锁定销33形成为有底圆筒状,以能够沿着轴向往复移动的方式收纳在形成于叶片32的收纳孔部321中。在锁定销33的内侧设置有弹簧34。弹簧34将锁定销33向壳体22的板部222侧施力。在壳体22的板部222的叶片32侧形成有嵌入凹部25。
当叶片转子30相对于外壳20位于最滞后角位置时,锁定销33能够嵌入到嵌入凹部25中。当锁定销33嵌入到嵌入凹部25中时,限制叶片转子30相对于外壳20的相对旋转。另一方面,当锁定销33未嵌入到嵌入凹部25中时,允许叶片转子30相对于外壳20的相对旋转。
在叶片32的锁定销33与提前角室202之间形成有与提前角室202连通的销控制油路304(参照图2)。从提前角室202流入销控制油路304的工作油的压力朝向锁定销33克服弹簧34的作用力而从嵌入凹部25拔出的方向作用。
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10中,当朝提前角室202供给工作油时,工作油流入销控制油路304,锁定销33从嵌入凹部25拔出,成为允许叶片转子30相对于外壳20相对旋转的状态。
接下来,对气门正时调整装置10的工作进行说明。气门正时调整装置10通过线性螺线管9的驱动按压工作油控制阀11的阀柱60,使工作油控制阀11在将油泵8与滞后角室201连接并将提前角室202与油盘7连接的第一工作状态、将油泵8与提前角室202连接并将滞后角室201与油盘7连接的第二工作状态、以及将油泵8与滞后角室201以及提前角室202连接、切断滞后角室201以及提前角室202与油盘7之间并保持相位转换部PC的相位的相位保持状态下工作。
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经由滞后角供给油路RRs朝滞后角室201供给工作油,并经由提前角排放油路RAd从提前角室202朝油盘7返回工作油。此外,工作油经由再循环油路Rre从提前角排放油路RAd返回到滞后角供给油路RRs。
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经由提前角供给油路RAs朝提前角室202供给工作油,并经由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从滞后角室201朝油盘7返回工作油。此外,工作油经由再循环油路Rre从滞后角排放油路RRd返回到提前角供给油路RAs。
在相位保持状态下,经由滞后角供给油路RRs以及提前角供给油路RAs向滞后角室201以及提前角室202供给工作油,并且限制滞后角室201以及提前角室202的工作油的排出。
气门正时调整装置10在凸轮轴3的旋转相位比目标值靠提前角侧的情况下,使工作油控制阀11成为第一工作状态。由此,叶片转子30相对于外壳20朝滞后角方向相对旋转,凸轮轴3的旋转相位朝滞后角侧变化。
此外,气门正时调整装置10在凸轮轴3的旋转相位比目标值靠滞后角侧的情况下,使工作油控制阀11成为第二工作状态。由此,叶片转子30相对于外壳20朝提前角方向相对旋转,凸轮轴3的旋转相位朝提前角侧变化。
此外,气门正时调整装置10在凸轮轴3的旋转相位与目标值一致的情况下,使工作油控制阀11成为相位保持状态。由此,保持凸轮轴3的旋转相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工作油控制阀11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或者第二工作状态时,工作油经由再循环油路Rre从排放油路侧返回到滞后角供给油路RRs侧或者提前角供给油路RAs侧。由此,能够再次利用从提前角室202或者滞后角室201排出的工作油。
此外,当工作油控制阀11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或者第二工作状态时,通过再循环单向阀81,抑制再循环油路Rre中的从各供给油路侧朝排放油路侧的倒流。
图5是表示发动机1的转速较低时(1000转)以及较高时(6000转)的排放节流部AD的直径即节流直径(mm)与相位转换部PC的响应速度(degCA/s)的关系的图。这里,相位转换部PC的响应速度(degCA/s)与叶片转子30相对于外壳20的旋转速度对应。
在图5中,对于发动机1的转速较低时(1000转)以及较高时(6000转),分别示出了凸轮转矩振幅与产生转矩为8.5Nm与1.7Nm、10Nm与2.0Nm、15Nm与2.3Nm的情况下的节流直径(mm)与响应速度(degCA/s)的关系。这里,凸轮转矩振幅与向凸轮轴3输入的正负变动的转矩的平均值对应。产生转矩是相对于向作为液压室的滞后角室201以及提前角室202的每施加液压100kPa在外壳20与叶片转子30之间产生的转矩。
如图5所示,可知在发动机1的转速较低时(1000转),节流直径越大,即排放节流部AD的流路截面面积越大,相位转换部PC的响应速度越是降低。另外,可知在发动机1的转速较高时(6000转),节流直径越大,相位转换部PC的响应速度越是提高。如图5所示,可知在节流直径为大致1.5~2.5mm的范围内,发动机1的转速较低时(1000转)的相位转换部PC与较高时(6000转)的相位转换部PC的响应速度反转,在节流直径为大致1.5~2.5mm的范围内,发动机1的转速较低时(1000转)的相位转换部PC的响应速度以及较高时(6000转)的相位转换部PC的响应速度相对较高。
根据图5所示的结果,可知在节流直径为1.5~2.5mm的情况下,无论发动机1的转速如何,都能够提高相位转换部PC的响应速度。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排放节流部AD的直径的节流直径设定为1.5~2.5mm。因此,无论发动机1的转速如何都能够提高相位转换部PC的响应速度。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为调整发动机1的进气门4的气门正时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10,具备相位转换部PC与工作油控制部OC。
相位转换部PC具有滞后角室201以及提前角室202,利用从工作油供给源OS向滞后角室201以及提前角室202供给的工作油,能够转换发动机1的曲轴2与凸轮轴3的旋转相位,调整进气门4的气门正时。
作为工作油控制部OC的工作油控制阀11通过控制流经将工作油供给源OS与滞后角室201连接的滞后角供给油路RRs以及将工作油供给源OS与提前角室202连接的提前角供给油路RAs的工作油,能够控制向滞后角室201以及提前角室202供给的工作油的流动。
工作油控制阀11具有排放端口PD、分隔部PRsd、分隔部PAsd、再循环油路Rre以及排放节流部AD。排放端口PD连接于存储从滞后角室201或者提前角室202排出的工作油的油排出部OD。分隔部PRsd、分隔部PAsd分隔将滞后角室201或者提前角室202与油排出部OD连接的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以及提前角排放油路RAd、和滞后角供给油路RRs或者提前角供给油路RAs之间。再循环油路Rre连接作为排放油路的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以及提前角排放油路RAd中的分隔部PRsd或者分隔部PAsd与排放端口PD之间、和滞后角供给油路RRs或者提前角供给油路RAs。由此,通过将从提前角室202或者滞后角室201排出而流经排放油路的工作油的一部分经由再循环油路Rre向滞后角室201或者提前角室202再次供给,能够再次利用工作油。
排放节流部AD形成于作为排放油路的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以及提前角排放油路RAd中的分隔部PRsd或者分隔部PAsd与排放端口PD之间,流路截面面积比再循环油路Rre的最小流路截面面积小,并且为一定。由此,能够减少经由排放节流部AD向油排出部OD排出的工作油的量,并且增多经由再循环油路Rre而向滞后角室201或者提前角室202再次供给的工作油的量。因而,能够提高气门正时调整装置10的响应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排放油路的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以及提前角排放油路RAd以及再循环油路Rre连接于共同的分隔部PRsd、分隔部PAsd。由此,通过使分隔部PRsd、分隔部PAsd不为再循环油路Rre与排放油路的分支点,能够简化分隔部PRsd以及分隔部PAsd的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作油控制部OC具有作为筒状的部件即筒部件的阀柱60。作为排放油路的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以及提前角排放油路RAd形成于阀柱60的径向外侧(特定空间Ss)以及径向内侧(阀柱60的内侧的空间)。排放节流部AD在阀柱60沿径向延伸而将阀柱60的径向外侧的排放油路与阀柱60的径向内侧的排放油路连接。如此,通过使形成于筒状的阀柱60的内侧以及外侧的排放油路的连接孔(排放开口部Od1)为排放节流部AD,能够容易地形成排放节流部AD。另外,由于排放节流部AD在阀柱60沿径向延伸地形成,因此能够抑制阀柱60相对于套筒400的轴向的位置因在阀柱60的轴向上产生的流体力而变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作油控制部OC具有筒状的套筒400以及在套筒400的内侧沿轴向往复移动从而能够控制向滞后角室201以及提前角室202供给的工作油的流动的筒状的阀柱60。排放节流部AD仅形成于阀柱60或者套筒400中的阀柱60。由此,能够抑制阀柱60相对于套筒400的轴向的位置因排放节流部AD周围的急剧的压力变化所产生的流体力而变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放节流部AD形成于阀柱60。阀柱60内侧的空间连接于排放端口PD。由此,通过使作为旋转体的阀柱60的中心部为排放油路的一部分,能够形成容易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将倒流而吸引的空气留在排放油路内的构造。因此,能够抑制空气流入滞后角室201或者提前角室20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放节流部AD的流路截面面积设定为1.77~4.91mm2。因此,无论发动机1的转速如何,都能够提高相位转换部PC的响应速度(参照图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放节流部AD以流路剖面成为正圆形状的方式形成。因此,能够利用钻头等基本的工具容易地形成排放节流部AD。
(第二实施方式)
在图6中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的一部分。第二实施方式的阀柱60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阀柱60具有隔壁64、排放开口部Od3。隔壁64形成为将阀柱60的内侧的空间与排放开口部Od2即排放端口PD隔开。排放开口部Od3以将阀柱60的内侧的空间与排放开口部Od2即排放端口PD连接的方式形成于隔壁64。排放开口部Od3形成为沿阀柱60的轴向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放开口部Od1在阀柱60的周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两个(参照图7)。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放节流部AD与排放开口部Od3对应。
排放节流部AD的流路截面面积比再循环油路Rre的最小流路截面面积小,并且无关于阀柱60相对于套筒400的相对位置而为一定。这里,排放节流部AD的流路截面面积与垂直于排放节流部AD即排放开口部Od3的轴的剖面的面积对应。另外,再循环油路Rre的最小流路截面面积与垂直于形成再循环油路Rre的四个再循环开口部Ore各自的轴的剖面的面积的合计对应(参照图7)。另外,排放端口PD即排放开口部Od2的流路截面面积比排放节流部AD即排放开口部Od3的流路截面面积大。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能够减少经由排放节流部AD向油排出部OD排出的工作油的量,并且增多经由再循环油路Rre向滞后角室201或者提前角室202再次供给的工作油的量。因而,能够提高气门正时调整装置10的响应性。
(第三实施方式)
在图8中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的一部分。第三实施方式的套筒400、阀柱60等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套筒50具有供给流路部501、轴向流路部502、周向流路部503、径向流路部504、呼吸孔部505、排放孔部506等。
供给流路部501以将内套筒50的套筒密封部51侧的端部的内壁与外壁连通的方式沿内套筒50的周向形成有多个。供给流路部501相对于套筒密封部51形成于与阀柱60相反的一侧。
轴向流路部502形成为从内套筒50的套筒密封部51侧的端部的外壁向径向内侧凹陷并沿轴向延伸。
周向流路部503以从内套筒50的套筒密封部51侧的端部的外壁向径向内侧凹陷并沿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为环状。周向流路部503将供给流路部501与轴向流路部502连接。
径向流路部504形成为将内套筒50的外壁与内壁连通。径向流路部504连接于轴向流路部502的与周向流路部503相反的一侧的端部。
呼吸孔部505以从内套筒50的外壁向径向内侧凹陷并沿轴向延伸至卡止部59侧的端部的方式形成。呼吸孔部505的一端连接于容积可变空间Sv。呼吸孔部505的另一端连接于在卡止部59的中央形成的排放孔部590。
排放孔部506以将内套筒50的内壁与外壁连通的方式形成于内套筒50。排放孔部506连接于呼吸孔部505。
阀柱60具有阀柱密封部61、阀柱密封部62、供给凹部601、排放凹部602、第一控制油路611、第二控制油路612、再循环开口部Ore等。
阀柱密封部61形成为将阀柱60的套筒密封部51侧的端部封堵。在阀柱密封部61与套筒密封部51之间形成容积可变空间Sv,设有弹簧63。
阀柱密封部62以封堵阀柱60的卡止部59侧的端部的方式设置。阀柱密封部62位于卡止部59的排放孔部590的内侧。在阀柱密封部62与排放孔部590之间形成有连接于油排出部OD的排放端口PD。
供给凹部601以从阀柱60的阀柱密封部61侧的端部的外壁向径向内侧凹陷并沿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为环状。供给凹部601能够连接于径向流路部504。
排放凹部602以从阀柱60的外壁向径向内侧凹陷并沿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为环状。排放凹部602相对于供给凹部601形成于阀柱密封部62侧。排放凹部602经由排放孔部506连接于呼吸孔部505。
第一控制油路611形成为将阀柱60的阀柱密封部61侧的端部的外壁与内壁连通。第一控制油路611相对于阀柱密封部61形成于阀柱密封部62侧,连接于供给凹部601。
第二控制油路612形成为将阀柱60的阀柱密封部62侧的端部的外壁与内壁连通。
再循环开口部Ore以将阀柱60的外壁与内壁连通的方式沿阀柱60的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四个。再循环开口部Ore连接于排放凹部602。
阀柱60能够在从抵接于卡止部59的位置(参照图8)到抵接于套筒密封部51的位置(未图示)的范围内沿轴向移动。
在阀柱60抵接于卡止部59时(参照图8),供给凹部601与滞后角开口部OR连通,提前角开口部OA与排放凹部602连通。
在阀柱60抵接于套筒密封部51时(未图示),供给凹部601与提前角开口部OA经由第一控制油路611、第二控制油路612连通,滞后角开口部OR与排放凹部602连通。
在阀柱60位于卡止部59与套筒密封部51的中间位置时(未图示),滞后角开口部OR以及提前角开口部OA被阀柱60的外壁封堵。
滞后角供给油路RRs形成为经由供给流路部501、周向流路部503、轴向流路部502、径向流路部504、供给凹部601、滞后角开口部OR、滞后角油路301将工作油供给源OS与滞后角室201连接(参照图8)。
提前角供给油路RAs形成为经由供给流路部501、周向流路部503、轴向流路部502、径向流路部504、供给凹部601、第一控制油路611、阀柱60的内侧的空间、第二控制油路612、提前角开口部OA、提前角油路302将工作油供给源OS与提前角室202连接(未图示)。
作为排放油路的滞后角排放油路RRd形成为经由滞后角开口部OR、排放凹部602、排放孔部506、呼吸孔部505、排放端口PD将滞后角室201与油排出部OD连接(未图示)。
作为排放油路的提前角排放油路RAd形成为经由提前角开口部OA、排放凹部602、排放孔部506、呼吸孔部505、排放端口PD将滞后角室201与油排出部OD连接(参照图8)。
分隔部PRsd形成于阀柱60的排放凹部602的阀柱密封部61侧的端部。分隔部PRsd将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与滞后角供给油路RRs之间分隔。
分隔部PAsd形成于阀柱60的排放凹部602的阀柱密封部62侧的端部。分隔部PAsd将提前角排放油路RAd与提前角供给油路RAs之间分隔。
再循环油路Rre经由再循环开口部Ore、阀柱60的内侧的空间、第一控制油路611,将排放凹部602中的提前角排放油路Rad和供给凹部601中的滞后角供给油路RRs连接(参照图8)。
另外,再循环油路Rre经由再循环开口部Ore、阀柱60的内侧的空间,第二控制油路612,将排放凹部602中的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与提前角供给油路RAs连接(未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放节流部AD与排放孔部506对应。即,排放节流部AD形成于内套筒50。排放节流部AD形成为将内套筒50的内侧的空间与呼吸孔部505、即内套筒50的径向外侧连通。排放节流部AD以沿内套筒50的径向延伸的方式在内套筒50的周向上形成有一个。这里,内套筒50与“筒部件”对应。
如此,排放节流部AD形成于作为排放油路的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以及提前角排放油路RAd中的分隔部PRsd或者分隔部PAsd与排放端口PD之间。
排放节流部AD的流路截面面积比再循环油路Rre的最小流路截面面积小,并且无论阀柱60相对于套筒400的相对位置如何都为一定。这里,排放节流部AD的流路截面面积与垂直于排放节流部AD即排放孔部506的轴的剖面的面积对应。另外,再循环油路Rre的最小流路截面面积与垂直于形成再循环油路Rre的四个再循环开口部Ore各自的轴的剖面的面积的合计对应。另外,排放端口PD的流路截面面积比排放节流部AD即排放孔部506的流路截面面积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放节流部AD即排放孔部506以流路剖面成为正圆形状的方式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排放节流部AD即排放孔部506的直径的节流直径设定为1.5~2.5mm。即,排放节流部AD的流路截面面积设定为1.77~4.91mm2
相对于供给流路部501,在内套筒50的径向内侧设有过滤器58。过滤器58能够捕集工作油所含的异物。
相对于供给流路部501,在内套筒50的径向外侧设有供给单向阀73。供给单向阀73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滞后角供给单向阀71同样,通过卷绕作为单一的板材的长方形的金属薄板而形成为筒状,允许工作油从供给流路部501侧向周向流路部503侧的流动,并且限制工作油从周向流路部503侧向供给流路部501侧的流动。
相对于再循环开口部Ore,在阀柱60的径向内侧设有再循环单向阀81。再循环单向阀8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滞后角供给单向阀71同样,通过卷绕作为单一的板材的长方形的金属薄板而形成为筒状,允许工作油从再循环开口部Ore侧向阀柱60的内侧的空间侧的流动,并且限制工作油从阀柱60的内侧的空间侧向再循环开口部Ore侧的流动。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作油控制阀11具有排放端口PD、分隔部PRsd、分隔部PAsd、再循环油路Rre以及排放节流部AD。排放端口PD连接于存储从滞后角室201或者提前角室202排出的工作油的油排出部OD。分隔部PRsd、分隔部PAsd分隔将滞后角室201或者提前角室202与油排出部OD连接的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以及提前角排放油路RAd、和滞后角供给油路RRs或者提前角供给油路RAs之间。再循环油路Rre连接作为排放油路的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以及提前角排放油路RAd中的分隔部PRsd或者分隔部PAsd与排放端口PD之间、和滞后角供给油路RRs或者提前角供给油路RAs。由此,通过将从提前角室202或者滞后角室201排出而流经排放油路的工作油的一部分经由再循环油路Rre向滞后角室201或者提前角室202再次供给,能够再次利用工作油。
排放节流部AD形成于作为排放油路的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以及提前角排放油路RAd中的分隔部PRsd或者分隔部PAsd与排放端口PD之间,流路截面面积比再循环油路Rre的最小流路截面面积小,并且为一定。由此,能够减少经由排放节流部AD向油排出部OD排出的工作油的量,并且增多经由再循环油路Rre向滞后角室201或者提前角室202再次供给的工作油的量。因而,能够提高气门正时调整装置10的响应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作油控制部OC具有作为筒状的部件即筒部件的内套筒50。作为排放油路的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以及提前角排放油路RAd形成于内套筒50的径向外侧(呼吸孔部505)以及径向内侧(排放凹部602)。排放节流部AD在内套筒50沿径向延伸而将内套筒50的径向外侧的排放油路与内套筒50的径向内侧的排放油路连接。如此,通过使形成于筒状的内套筒50的内侧以及外侧的排放油路的连接孔(排放孔部506)为排放节流部AD,能够容易地形成排放节流部AD。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放节流部AD仅形成于阀柱60或者套筒400中的套筒400的内套筒50。由此,能够抑制阀柱60相对于套筒400的轴向的位置因排放节流部AD周围的急剧的压力变化所产生的流体力而变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放节流部AD形成于套筒400的内套筒50。因此,在将排放油从内套筒50的径向内侧向径向外侧排出的构成中,能够容易地设置排放节流部AD。
(第四实施方式)
在图9中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的一部分。第四实施方式的套筒400、阀柱60等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筒400的外套筒40与内套筒50一体地形成。
套筒400具有套筒供给孔部401。套筒供给孔部401在滞后角开口部OR与提前角开口部OA之间以将套筒400的外壁与内壁连通的方式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套筒供给孔部401,在卡止部49侧形成有滞后角开口部OR,相对于套筒供给孔部401,在螺纹部41侧形成有提前角开口部OA。
在套筒400的与卡止部59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排放端口PD。排放端口PD连接于油排出部OD。
阀柱60形成为大致圆筒状。阀柱密封部62形成为大致圆柱状,封堵阀柱60的卡止部59侧的端部。
在阀柱60的径向外侧设有滞后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1、提前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2。
滞后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1形成为筒状,内壁嵌合于阀柱60的阀柱密封部62侧的端部的外壁。提前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2形成为筒状,内壁嵌合于阀柱60的螺纹部41侧的端部的外壁。
滞后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1具有滞后角再循环油路910。滞后角再循环油路910形成为将滞后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1的提前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2侧的端面与滞后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1的外壁以及内壁连接。滞后角再循环油路910在滞后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1的周向上形成有多个。
提前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2具有提前角再循环油路920。提前角再循环油路920形成为将提前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2的滞后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1侧的端面与提前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2的外壁以及内壁连接。提前角再循环油路920在提前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2的周向上形成有多个。
阀柱60具有阀柱排放孔部651、阀柱排放孔部652。阀柱排放孔部651以将阀柱60的内壁与滞后角再循环油路910连接的方式沿阀柱60的周向形成有一个。阀柱排放孔部652以将阀柱60的内壁与提前角再循环油路920连接的方式沿阀柱60的周向形成有一个。阀柱60的内侧的空间连通于排放端口PD。
在阀柱60相对于套筒400沿轴向相对移动时,滞后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1以及提前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2的外壁与套筒400的内壁滑动。
弹簧63设于提前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2与套筒400的内壁的台阶面之间,将阀柱60向卡止部59侧施力。
阀柱60能够在从抵接于卡止部59的位置(参照图9)到提前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2抵接于套筒400的内壁的套筒台阶面410的位置(未图示)为止的范围内沿轴向移动。
在阀柱60抵接于卡止部59时(参照图9),套筒供给孔部401与滞后角开口部OR经由滞后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1与提前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2之间的阀柱60的外壁与套筒400的内壁之间的筒状的空间S1而连通。另外,此时,提前角开口部OA连通于提前角再循环油路920。
在提前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2抵接于套筒台阶面410时(未图示),套筒供给孔部401与提前角开口部OA经由空间S1而连通。另外,此时,滞后角开口部OR连通于滞后角再循环油路910。
在阀柱60与卡止部59分离规定距离、提前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2与套筒台阶面410分离规定距离时(未图示),滞后角开口部OR被滞后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1的外壁封堵,提前角开口部OA被提前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2的外壁封堵。
滞后角供给油路RRs形成为经由套筒供给孔部401、空间S1、滞后角开口部OR将工作油供给源OS与滞后角室201连接(参照图9)。
提前角供给油路RAs形成为经由套筒供给孔部401、空间S1、提前角开口部OA将工作油供给源OS与提前角室202连接(未图示)。
作为排放油路的滞后角排放油路RRd形成为经由滞后角开口部OR、滞后角再循环油路910、阀柱排放孔部651、阀柱60的内侧的空间、排放端口PD将滞后角室201与油排出部OD连接(未图示)。
作为排放油路的提前角排放油路RAd形成为经由提前角开口部OA、提前角再循环油路920、阀柱排放孔部652、阀柱60的内侧的空间、排放端口PD将滞后角室201与油排出部OD连接(参照图9)。
分隔部PRsd形成于滞后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1的外壁中的滞后角再循环油路910的开口部。分隔部PRsd将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与滞后角供给油路RRs之间分隔。
分隔部PAsd形成于提前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2的外壁中的提前角再循环油路920的开口部。分隔部PAsd将提前角排放油路RAd与提前角供给油路RAs之间分隔。
再循环油路Rre经由提前角再循环油路920,将提前角再循环油路920中的提前角排放油路Rad与空间S1中的滞后角供给油路RRs连接(参照图9)。
另外,再循环油路Rre经由滞后角再循环油路910,将滞后角再循环油路910中的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与空间S1中的提前角供给油路RAs连接(未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放节流部AD分别对应于阀柱排放孔部651、阀柱排放孔部652。即,排放节流部AD形成于阀柱60。排放节流部AD形成为将阀柱60的内侧的空间与阀柱60的外侧连通。排放节流部AD以沿阀柱60的径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阀柱60。这里,阀柱60与“筒部件”对应。
如此,排放节流部AD形成于作为排放油路的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以及提前角排放油路RAd中的分隔部PRsd或者分隔部PAsd与排放端口PD之间。
排放节流部AD的流路截面面积比再循环油路Rre的最小流路截面面积小,并且无论阀柱60相对于套筒400的相对位置如何都为一定。这里,排放节流部AD的流路截面面积与垂直于排放节流部AD即阀柱排放孔部651或者阀柱排放孔部652的轴的剖面的面积对应。另外,再循环油路Rre的最小流路截面面积与垂直于形成再循环油路Rre的提前角再循环油路920或者滞后角再循环油路910的轴的剖面的面积对应。另外,排放端口PD的流路截面面积比排放节流部AD即阀柱排放孔部651或者阀柱排放孔部652的流路截面面积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放节流部AD即阀柱排放孔部651或者阀柱排放孔部652以流路剖面成为正圆形状的方式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排放节流部AD即阀柱排放孔部651或者阀柱排放孔部652的直径的节流直径设定为1.5~2.5mm。即,排放节流部AD的流路截面面积设定为1.77~4.91mm2
相对于套筒供给孔部401,在套筒400的径向内侧设有供给单向阀73。供给单向阀73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滞后角供给单向阀71同样,通过卷绕作为单一的板材的长方形的金属薄板而形成为筒状,允许工作油从套筒供给孔部401侧向空间S1侧的流动,并且限制工作油从空间S1侧向套筒供给孔部401侧的流动。
在空间S1设有滞后角再循环单向阀811、提前角再循环单向阀812、弹簧65。
滞后角再循环单向阀811形成为环状,能够抵接于滞后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1的提前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2侧的端面,并且以能够封堵滞后角再循环油路910的方式设于阀柱60的径向外侧。滞后角再循环单向阀811能够相对于阀柱60沿轴向相对移动。
提前角再循环单向阀812形成为环状,能够抵接于提前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2的滞后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1侧的端面,并且以能够封堵提前角再循环油路920的方式设于阀柱60的径向外侧。提前角再循环单向阀812能够相对于阀柱60沿轴向相对移动。
弹簧65设于滞后角再循环单向阀811与提前角再循环单向阀812之间,将滞后角再循环单向阀811以及提前角再循环单向阀812分别向滞后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1侧、提前角再循环油路部件92侧施力。
滞后角再循环单向阀811允许工作油从滞后角再循环油路910侧向空间S1侧的流动,并且限制工作油从空间S1侧向滞后角再循环油路910侧的流动。
提前角再循环单向阀812允许工作油从提前角再循环油路920侧向空间S1侧的流动,并且限制工作油从空间S1侧向提前角再循环油路920侧的流动。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作油控制部OC具有作为筒状的部件即筒部件的阀柱60。作为排放油路的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以及提前角排放油路RAd形成于阀柱60的径向外侧以及径向内侧(阀柱60的内侧的空间)。排放节流部AD在阀柱60沿径向延伸并将阀柱60的径向外侧的排放油路与阀柱60的径向内侧的排放油路连接。如此,通过使形成于筒状的阀柱60的内侧以及外侧的排放油路的连接孔(阀柱排放孔部651、阀柱排放孔部652)为排放节流部AD,能够容易地形成排放节流部AD。另外,由于排放节流部AD在阀柱60沿径向延伸地形成,因此能够抑制阀柱60相对于套筒400的轴向的位置因沿阀柱60的轴向产生的流体力而变动。
(第五实施方式)
在图10中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的一部分。第五实施方式的套筒400、阀柱60等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筒400的外套筒40与内套筒50一体地形成。
套筒400具有套筒供给孔部401、套筒排放孔部402、滞后角开口部OR、提前角开口部OA。
套筒供给孔部401形成为将套筒400的外壁与内壁连通。套筒供给孔部401经由轴孔部100与套筒400的外壁之间的筒状的空间、供给孔部101连接于工作油供给源OS。
套筒排放孔部402在套筒供给孔部401的卡止部49侧形成为将套筒400的外壁与内壁连通。在叶片转子30形成有转子排放孔部310。转子排放孔部310形成将套筒排放孔部402与叶片转子30的和凸轮轴3相反的一侧的端面连通。在叶片转子30的与凸轮轴3相反的一侧的端面上的转子排放孔部310的开口部形成有排放端口PD。排放端口PD经由开口部24连接于油排出部OD。
滞后角开口部OR在套筒供给孔部401与套筒排放孔部402之间形成为将套筒400的外壁与内壁连通。滞后角开口部OR连通于滞后角室201。
提前角开口部OA在套筒排放孔部402与卡止部49之间形成为将套筒400的外壁与内壁连通。提前角开口部OA连通于提前角室202。
阀柱60具有阀柱供给孔部661、排放凹部660、滞后角孔部662、提前角孔部663、再循环开口部Ore等。
阀柱供给孔部661以将阀柱60的阀柱密封部61侧的端部的外壁与内壁连通的方式沿阀柱60的周向形成有多个。
排放凹部660以相对于阀柱供给孔部661在阀柱密封部62侧从外壁向向径向内侧凹陷并沿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为环状。
滞后角孔部662在阀柱供给孔部661与排放凹部660之间以将阀柱60的内壁与外壁连通的方式沿阀柱60的周向形成有多个。
提前角孔部663在排放凹部660与卡止部49之间以连通阀柱60的内壁与外壁的方式沿阀柱60的周向形成有多个。
再循环开口部Ore以将阀柱60的内壁与排放凹部660连通的方式沿阀柱60的周向形成有多个。
弹簧63设于阀柱密封部61与套筒400的内壁之间,将阀柱60向卡止部59侧施力。
阀柱60能够在从抵接于卡止部59的位置(未图示)到抵接于套筒400的内壁的套筒台阶面410的位置(参照图10)为止的范围内沿轴向移动。
在阀柱60抵接于卡止部59时(未图示),工作油供给源OS与滞后角室201经由供给孔部101、套筒供给孔部401、阀柱供给孔部661、阀柱60的内侧的空间、滞后角孔部662、滞后角开口部OR而连通。
在阀柱60抵接于套筒台阶面410时(参照图10),工作油供给源OS与提前角室202经由供给孔部101、套筒供给孔部401、阀柱供给孔部661、阀柱60的内侧的空间、提前角孔部663、提前角开口部OA而连通。
在阀柱60位于卡止部59与套筒台阶面410的中间位置时(未图示),滞后角开口部OR以及提前角开口部OA被阀柱60的外壁封堵。
滞后角供给油路RRs形成为经由供给孔部101、套筒供给孔部401、阀柱供给孔部661、阀柱60的内侧的空间、滞后角孔部662、滞后角开口部OR而将工作油供给源OS与滞后角室201连接(未图示)。
提前角供给油路RAs形成为经由供给孔部101、套筒供给孔部401、阀柱供给孔部661、阀柱60的内侧的空间、提前角孔部663、提前角开口部OA而将工作油供给源OS与提前角室202连接(参照图10)。
作为排放油路的滞后角排放油路RRd形成为经由滞后角开口部OR、排放凹部660、套筒排放孔部402、转子排放孔部310、排放端口PD而将滞后角室201与油排出部OD连接(参照图10)。
作为排放油路的提前角排放油路RAd形成为经由提前角开口部OA、排放凹部660、套筒排放孔部402、转子排放孔部310、排放端口PD而将提前角室202与油排出部OD连接(未图示)。
分隔部PRsd形成于阀柱60的排放凹部660的阀柱密封部61侧的端部。分隔部PRsd将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与滞后角供给油路RRs之间分隔。
分隔部PAsd形成于阀柱60的排放凹部660的阀柱密封部62侧的端部。分隔部PAsd将提前角排放油路RAd与提前角供给油路RAs之间分隔。
再循环油路Rre经由再循环开口部Ore而将排放凹部660中的提前角排放油路Rad与阀柱60的内侧的空间的滞后角供给油路RRs连接(未图示)。
另外,再循环油路Rre经由再循环开口部Ore而将排放凹部660中的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与阀柱60的内侧的空间的提前角供给油路RAs连接(参照图10)。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放节流部AD与套筒排放孔部402对应。即,排放节流部AD形成于套筒400。排放节流部AD形成为将套筒400的内侧与外侧连通。排放节流部AD以沿套筒400的径向延伸的方式沿套筒400的周向形成有一个。这里,套筒400与“筒部件”对应。
如此,排放节流部AD形成于作为排放油路的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以及提前角排放油路RAd中的分隔部PRsd或者分隔部PAsd与排放端口PD之间。
排放节流部AD的流路截面面积比再循环油路Rre的最小流路截面面积小,并且无论阀柱60相对于套筒400的相对位置如何都为一定。这里,排放节流部AD的流路截面面积与垂直于排放节流部AD即套筒排放孔部402的轴的剖面的面积对应。另外,再循环油路Rre的最小流路截面面积与垂直于形成再循环油路Rre的多个再循环开口部Ore各自的轴的剖面的面积的合计对应。另外,排放端口PD的流路截面面积比排放节流部AD即套筒排放孔部402的流路截面面积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放节流部AD即套筒排放孔部402以流路剖面成为正圆形状的方式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排放节流部AD即套筒排放孔部402的直径的节流直径设定为1.5~2.5mm。即,排放节流部AD的流路截面面积设定为1.77~4.91mm2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作油控制部OC具有作为筒状的部件即筒部件的套筒400。作为排放油路的滞后角排放油路RRd以及提前角排放油路RAd形成于套筒400的径向外侧(转子排放孔部310)以及径向内侧(排放凹部660)。排放节流部AD在套筒400沿径向延伸地将套筒400的径向外侧的排放油路与套筒400的径向内侧的排放油路连接。如此,通过使形成于筒状的套筒400的内侧以及外侧的排放油路的连接孔(套筒排放孔部402)为排放节流部AD,能够容易地形成排放节流部AD。
(其他实施方式)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排放节流部的流路截面面积也可以设定为小于1.77mm2、或者大于4.91mm2
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排放节流部的流路剖面并不局限于正圆形状,也可以形成为椭圆形状、矩形状、多边形状等任意的形状。
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取代链条6,例如通过带等传递部件将外壳20与曲轴2连结。
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叶片转子30固定于曲轴2的端部,外壳20与凸轮轴3连动地旋转。
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气门正时调整装置10也可以对发动机1的排气门5的气门正时进行调整。
如此,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实施。
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以及构造。本公开也包含各种变形例以及等同的范围内的变形。此外,各种组合和方式、甚至是仅包含其中一个要素、其以上或以下的其他组合和方式也落入本公开的范畴和思想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气门正时调整装置,对内燃机的气门的气门正时进行调整,其特征在于,具备:
相位转换部,具有滞后角室以及提前角室,利用从工作油供给源向所述滞后角室以及所述提前角室供给的工作油,转换所述内燃机的驱动轴与从动轴的旋转相位,能够调整所述气门的气门正时;以及
工作油控制部,通过控制在将所述工作油供给源与所述滞后角室连接的滞后角供给油路以及将所述工作油供给源与所述提前角室连接的提前角供给油路流动的工作油,能够控制向所述滞后角室以及所述提前角室供给的工作油的流动,
所述工作油控制部具有:
排放端口,连接于存储从所述滞后角室或者所述提前角室排出的工作油的油排出部;
分隔部,对将所述滞后角室或者所述提前角室与所述油排出部连接的排放油路和所述滞后角供给油路或者所述提前角供给油路之间进行分隔;
再循环油路,将所述排放油路中的所述分隔部与所述排放端口之间和所述滞后角供给油路或者所述提前角供给油路连接;以及
排放节流部,形成于所述排放油路中的所述分隔部与所述排放端口之间,该排放节流部的流路截面面积比所述再循环油路的最小流路截面面积小并且为一定,
所述工作油控制部具有筒状的部件即筒部件,
所述排放油路形成于所述筒部件的径向外侧以及径向内侧,
所述排放节流部在所述筒部件沿径向延伸而将所述筒部件的径向外侧的所述排放油路与所述筒部件的径向内侧的所述排放油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其中,
所述排放油路以及所述再循环油路连接于共同的所述分隔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其中,
所述工作油控制部具有筒状的套筒以及筒状的阀柱,该阀柱通过在所述套筒的内侧沿轴向往复移动而能够控制向所述滞后角室以及所述提前角室供给的工作油的流动,
所述排放节流部仅形成于作为所述筒部件的所述阀柱或者所述套筒中的某一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其中,
所述排放节流部形成于所述阀柱,
所述阀柱的内侧的空间连接于所述排放端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其中,
所述排放节流部形成于所述套筒。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其中,
所述排放节流部的流路截面面积设定为1.77~4.91mm2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门正时调整装置,其中,
所述排放节流部的流路剖面形成为正圆形状。
CN202080012976.4A 2019-02-28 2020-02-14 气门正时调整装置 Active CN1133962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5190A JP7225910B2 (ja) 2019-02-28 2019-02-28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JP2019-035190 2019-02-28
PCT/JP2020/005797 WO2020175184A1 (ja) 2019-02-28 2020-02-14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96273A CN113396273A (zh) 2021-09-14
CN113396273B true CN113396273B (zh) 2023-07-14

Family

ID=72238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2976.4A Active CN113396273B (zh) 2019-02-28 2020-02-14 气门正时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28126B2 (zh)
JP (1) JP7225910B2 (zh)
CN (1) CN113396273B (zh)
DE (1) DE112020001008T5 (zh)
WO (1) WO20201751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60813B2 (en) * 2021-03-18 2023-01-24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Recirculating hydraulic fluid control valve
US11560814B1 (en) * 2022-01-21 2023-01-24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Recirculating hydraulic fluid control valve
US20220290587A1 (en) * 2022-05-31 2022-09-15 Borgwarner, Inc. Axial and radial source feeds at a rotor to camshaft interfac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50207A (ja) * 2001-02-21 2002-09-06 Aisin Seiki Co Ltd 弁開閉時期制御装置
JP2003247403A (ja) * 2002-02-21 2003-09-05 Aisin Seiki Co Ltd 弁開閉時期制御装置
CN101922321A (zh) * 2009-06-10 2010-12-22 株式会社电装 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CN104912610A (zh) * 2014-03-13 2015-09-16 德国海利特有限公司 用于凸轮轴的回转马达调整器的液压阀
JP2018145906A (ja) * 2017-03-07 2018-09-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作動油制御弁、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JP2018178971A (ja) * 2017-04-21 2018-11-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JP2018178972A (ja) * 2017-04-21 2018-11-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8469U (zh) * 1979-07-23 1981-02-18
JP2012122453A (ja) 2010-12-10 2012-06-28 Denso Corp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DE102014101236B4 (de) 2014-01-31 2017-06-08 Hilite Germany Gmbh Hydraulikventil für einen Schwenkmotorversteller einer Nockenwelle
DE112018000447T5 (de) * 2017-01-19 2019-10-10 Denso Corporation Ventiltimingeinstellvorrichtung
JP2019035190A (ja) 2017-08-10 2019-03-07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起伏ゲート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50207A (ja) * 2001-02-21 2002-09-06 Aisin Seiki Co Ltd 弁開閉時期制御装置
JP2003247403A (ja) * 2002-02-21 2003-09-05 Aisin Seiki Co Ltd 弁開閉時期制御装置
CN101922321A (zh) * 2009-06-10 2010-12-22 株式会社电装 气门正时控制装置
CN104912610A (zh) * 2014-03-13 2015-09-16 德国海利特有限公司 用于凸轮轴的回转马达调整器的液压阀
JP2018145906A (ja) * 2017-03-07 2018-09-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作動油制御弁、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JP2018178971A (ja) * 2017-04-21 2018-11-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JP2018178972A (ja) * 2017-04-21 2018-11-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25910B2 (ja) 2023-02-21
DE112020001008T5 (de) 2021-11-11
US20210381403A1 (en) 2021-12-09
WO2020175184A1 (ja) 2020-09-03
US11428126B2 (en) 2022-08-30
CN113396273A (zh) 2021-09-14
JP2020139451A (ja) 2020-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9093B (zh) 气门正时调整装置
US11248502B2 (en) Hydraulic oil control valve and valve timing adjustment device
CN110192010B (zh) 气门正时调整装置
CN110192008B (zh) 气门正时调整装置
CN110192011B (zh) 气门正时调整装置以及单向阀
CN113396273B (zh) 气门正时调整装置
US8695548B2 (en) Valve timing control apparatus
CN110192009B (zh) 气门正时调整装置
JP7040769B2 (ja) 流体制御弁、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JP6733594B2 (ja)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JP7136455B2 (ja) 流体制御弁、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WO2021106892A1 (ja) 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WO2019181880A1 (ja) 弁装置
JP7251878B2 (ja) 流体制御弁、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ルブタイミング調整装置
JP2019132209A (ja) 弁開閉時期制御装置
JP6879242B2 (ja) 弁装置
US20210172347A1 (en) Valve opening and closing timing control device
WO2019208357A1 (ja) チェック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