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8733A - 一种混匀料成分波动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匀料成分波动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88733A
CN113388733A CN202110641685.8A CN202110641685A CN113388733A CN 113388733 A CN113388733 A CN 113388733A CN 202110641685 A CN202110641685 A CN 202110641685A CN 113388733 A CN113388733 A CN 113388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cking
pile
components
taking
bl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16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树刚
孙浩
佘雪锋
王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Iron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Iron 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Iron 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Iron 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4168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887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388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87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1/00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ores or scrap
    • C22B1/14Agglomerating; Briquetting; Binding; Granulating
    • C22B1/16Sintering; Agglomer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5/00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5/28Piling or unpiling loose materials in bulk, e.g. coal, manure, timb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匀料成分波动控制方法,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S1、采用层级料量比例法进行堆料;S2、采用混匀料造堆变起固终法进行取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混匀料稳定成分的基础上,通过堆料及使用作业操作,实现混匀料成分的二次混匀,稳定混匀料中的铁、钙、硅、铝等元素的成分,尤其是避免了由于除尘灰质量轻,堆料偏析严重造成的成分波动,同时对料头料尾成分波动过大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充分的保证了混合料的成分稳定性,使混匀料成分中的硅波动范围控制在了±0.25%,铝波动范围控制在了±0.05%,对烧结稳定生产和烧结矿质量提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混匀料成分波动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匀料成分波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钢铁厂企业的原料场广泛采用配料混匀工艺,为炼铁厂、烧结厂提供成分 均匀的优质原料。配料混匀主要用于两种以上的多品种原料混匀,它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使 原料的某些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的波动值得到改善,其工艺由混匀配料、平铺和直取三个工 艺组成。混匀配料作业在混匀配料站进行;平铺和直取作业在混匀场进行。混匀料场的布置 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主要有单跨两堆式、两跨两堆式、多跨多堆式。混匀料场的总堆数和 总跨数,根据钢铁厂总布置、工厂分期建设情况、新建厂或改建厂、混匀料堆的使用量、混 匀料堆的种类等条件确定。一般在原料使用量较少的中小型钢铁厂、地处狭长地带的钢铁厂 以及新建大型钢铁厂的一期工程采用单跨两堆式混匀料场。单跨两堆式混匀料场主要由混匀 料堆堆料皮带、混匀堆料机、混匀取料机、混匀料堆取料皮带机等主要设备组成,堆料采用 较为普遍的“人”字型堆料法,料层一般在400至600层左右。当系统工作时,混匀堆料机 在其中的一堆上造堆,混匀取料机在另一堆上取料。从原料场积累的生产经验来看,料堆的 端部料偏析较为严重,成分波动较大,而且两个料堆就会有四个端部,不利于烧结矿成分的 稳定。烧结厂生产的连续性要求设备能够连续生产,采用一台混匀取料机,就只能在一个堆 位上进行取料作业,一旦设备故障或需要检修,烧结厂就会面临无混匀料堆输入的尴尬局面。 从生产的可靠性来看,风险也比较大。另外,堆取料设备能力十分大,单台设备费用及运行 费用必然也会很大。
同时随着钢铁产量的增加,固废的循环利用将成为各钢铁企业追求的目标,在烧结生产 中,将炼铁、炼钢、热轧回收产物——除尘灰,再利用配加到烧结混合料中已经成为一项较 为常用的技术。但由于除尘灰成分混乱,波动性大,质量轻,对混匀料料头、料尾的影响更 为显著。本专利的目的是减少混匀料料头的影响,避免混匀料料尾的影响,以及更好的保证 混匀料料中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混匀料成分波动控制方法,在混匀 料堆积和使用的过程中,减少混匀料料头的影响,避免混匀料料尾的影响,以及更好的保证 混匀料料中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匀料成分波动控制方法,包括:
S1、采用层级料量比例法进行堆料;具体为:
S11、以700t/h的速度堆积第一料层稳定区间;
S12、以750t/h的速度堆积第二料层稳定区间;
S13、以800t/h的速度堆积第三料层稳定区间;
S14、以850t/h的速度堆积第四料层稳定区间;
S15、以900t/h的速度堆积第五料层稳定区间;
S2、采用混匀料造堆变起固终法进行取料;具体为:
S21、两个料条堆料模式为两跨三堆式,即一个料条2堆混匀料,另一个料条1堆混匀料, 混匀料配比一致进行分别堆料;
S22、待两个料条封堆后,先单取两个料头各15-18米,通过堆取料机取料直接改料向进 入堆料机皮带系统,直接进行二次堆料,重新堆入两个料堆上方;
S23、堆料后直接逐个取料使用两个料堆,一直稳定的使用16-18万吨混匀料;
S24、开始堆第三个料堆,堆成后,取料头15-18米,通过堆取料机取料直接改料向进入 堆料机皮带系统,直接进行二次堆料,重新堆入料堆;
S25、待第一个料堆使用到15-18米时,不再使用料尾,直接取料使用第二个料堆,待第 二个料堆使用到15-18米,不再使用料尾;
S26、开始堆第四个料堆,堆料位置在第一个料堆位置,堆料时连接第一料堆料尾,形成 料尾料永不使用,料头料二次均匀堆料使用的稳定循环,同时一次周期稳定吃料16-18万吨。
优选地,五个料层稳定区间均为100层。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在混匀料稳定成分的基础上,通过堆料及使用作业操作,实现混匀料成分的二次 混匀,稳定混匀料中的铁、钙、硅、铝等元素的成分,尤其是避免了由于除尘灰质量轻,堆 料偏析严重造成的成分波动,同时对料头料尾成分波动过大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充分的保证 了混合料的成分稳定性,使混匀料成分中的硅波动范围控制在了±0.25%,铝波动范围控制在 了±0.05%,对烧结稳定生产和烧结矿质量提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详细说明如下:
假设料堆为两跨两堆式,两个料条两个料堆,4个料头料尾,每堆混匀料料8-9万吨,即 每使用8-9万吨混匀料会有0.4-0.5万吨成分波动较大。同时由于除尘灰的使用料中成分波动 较大,也会影响混匀料整体的成分波动。为此设计如下方案:
一种混匀料成分波动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一、堆料:采用层级料量比例法;具体为:
堆料第一阶段(0-100层),初始堆料量由原来的恒定不变的900t/h改为700t/h,形成 第一料层稳定区间;堆料第二阶段(100-200层),初始堆料量再由700t/h改为750t/h,形成第二料层稳定区间;堆料第三阶段(200-300层),初始堆料量再由750t/h改为800t/h, 形成第三料层稳定区间;堆料第四阶段(300-400层),初始堆料量再由800t/h改为850t/h, 形成第四料层稳定区间;堆料第五阶段(400-500层),初始堆料量再由850t/h改为900t/h, 形成第五料层稳定区间;五个料层稳定区间通过结合上料量、料层、堆料面积合理和偏析情况堆积而成,五个料层稳定区间成分稳定性较原来的堆料法相比更加稳定,避免了由于混匀 料堆积的越来越高造成的偏析差异,由于初始堆料时,布料两侧呈等腰梯形,堆料面积较小, 随着混匀料堆逐步成型,面积由小逐步变大,上料量一定时会造成偏析,根据面积逐步增加、 厚度逐步降低,逐步调整上料量,保证上料量与堆料厚度、面积相匹配,可以有效的避免混 匀料成分的不稳定性。
步骤二、用料:采用混匀料造堆变起固终法;具体为:
两个料条堆料模式为两跨三堆式,及一个料条2堆混匀料,另一个料条1堆混匀料,混 匀料配比一致进行分别堆料,待两个料条封堆后,先单取两个料头各15-18米(0.2-0.3万吨), 通过堆取料机取料直接改料向进入堆料机皮带系统,直接进行二次堆料,重新均匀的堆入两 个料堆上方。堆料后直接逐个取料使用两个料堆,这样可以一直稳定的使用16-18万吨混匀 料,这时开始堆第三个料堆,同样堆成后,取料头15-18米(0.2-0.3万吨),通过堆取料机 取料直接改料向进入堆料机皮带系统,直接进行二次堆料,重新均匀的堆入料堆。待第一个 料堆使用到15-18米(0.2-0.3万吨),不再使用料尾,直接取料使用第二个料堆,待第二个 料堆使用到15-18米(0.2-0.3万吨),同样不再使用料尾。同时开始继续堆第四个料堆,堆 料位置在第一个料堆位置,堆料时连接第一料堆料尾,形成料尾料永不使用,料头料二次均 匀堆料使用的稳定循环,同时一次周期稳定吃料16-18万吨,最大幅度的降低了混匀料料头 成分波动大的影响,避免了混匀料料尾成分波动大的影响。
该技术方案通过混匀料造堆变起固终法和层级料量比例法两种新方法,对混匀料进行料 量控制、料头调整、料尾固定,控制料头成分波动,不吃料尾,避免料尾成分波动影响,稳 定了混匀料成分,确保了烧结厂混匀料堆的供应连续性和成分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 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 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混匀料成分波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S1、采用层级料量比例法进行堆料;具体为:
S11、以700t/h的速度堆积第一料层稳定区间;
S12、以750t/h的速度堆积第二料层稳定区间;
S13、以800t/h的速度堆积第三料层稳定区间;
S14、以850t/h的速度堆积第四料层稳定区间;
S15、以900t/h的速度堆积第五料层稳定区间;
S2、采用混匀料造堆变起固终法进行取料;具体为:
S21、两个料条堆料模式为两跨三堆式,即一个料条2堆混匀料,另一个料条1堆混匀料,混匀料配比一致进行分别堆料;
S22、待两个料条封堆后,先单取两个料头各15-18米,通过堆取料机取料直接改料向进入堆料机皮带系统,直接进行二次堆料,重新堆入两个料堆上方;
S23、堆料后直接逐个取料使用两个料堆,一直稳定的使用16-18万吨混匀料;
S24、开始堆第三个料堆,堆成后,取料头15-18米,通过堆取料机取料直接改料向进入堆料机皮带系统,直接进行二次堆料,重新堆入料堆;
S25、待第一个料堆使用到15-18米时,不再使用料尾,直接取料使用第二个料堆,待第二个料堆使用到15-18米,不再使用料尾;
S26、开始堆第四个料堆,堆料位置在第一个料堆位置,堆料时连接第一料堆料尾,形成料尾料永不使用,料头料二次均匀堆料使用的稳定循环,同时一次周期稳定吃料16-18万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匀料成分波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五个料层稳定区间均为100层。
CN202110641685.8A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混匀料成分波动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33887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1685.8A CN113388733A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混匀料成分波动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1685.8A CN113388733A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混匀料成分波动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8733A true CN113388733A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18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1685.8A Pending CN113388733A (zh) 2021-06-09 2021-06-09 一种混匀料成分波动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88733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71327A (ja) * 1988-04-22 1989-10-30 Kawasaki Steel Corp 原料ヤードのベッドに積付けた層状原料の払出し途上における品質調整方法
CN102286660A (zh) * 2011-08-29 2011-12-21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混匀矿端部料的取料方法
JP2017052985A (ja) * 2015-09-08 2017-03-16 株式会社日向製錬所 ブリケッ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206319046U (zh) * 2016-12-30 2017-07-11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理化性能稳定的混匀矿料堆端部料的返铺堆积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71327A (ja) * 1988-04-22 1989-10-30 Kawasaki Steel Corp 原料ヤードのベッドに積付けた層状原料の払出し途上における品質調整方法
CN102286660A (zh) * 2011-08-29 2011-12-21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混匀矿端部料的取料方法
JP2017052985A (ja) * 2015-09-08 2017-03-16 株式会社日向製錬所 ブリケッ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206319046U (zh) * 2016-12-30 2017-07-11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理化性能稳定的混匀矿料堆端部料的返铺堆积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冶金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钢铁冶金》卷编辑委员会: "《中国冶金百科全书,钢铁冶金卷》", 31 March 2001, 冶金工业出版社 *
王建鹏等: "浅析提升混匀矿质量的措施", 《2017年低成本炼铁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325116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ld asphalt, and product-by-process for same
CN102731198A (zh) 一种高塔熔体造粒工艺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方法
CN105060963A (zh) 有机物料托盘式立体发酵系统及其发酵方法
CN113388733A (zh) 一种混匀料成分波动控制方法
CN102826391B (zh) 一种用于钢铁厂混匀料堆的堆料系统
CN104561411B (zh) 一种能有效提高混匀矿质量的配料方法
CN102925676B (zh) 细粒铁精矿生产球团矿节能工艺
CN110283992A (zh) 一种高配比褐铁矿烧结方法
CN213596170U (zh) 一种固废掺和生产水泥熟料的生产线
CN103803312A (zh) 成品料仓布料器
CN105046357A (zh) 一种烧结系统中返矿仓物料平衡控制模型
CN109112296B (zh) 一种低碳富氧烧结方法
CN108165734A (zh) 一种返矿烧结工艺及系统
CN103396084A (zh) 粉煤灰蒸压砖破损回收再利用方法
CN208055382U (zh) 一种混匀配料系统
CN109321698B (zh) 能有效提高混匀造堆效率的配料方法
CN104860737A (zh) 一种高塔生产复合肥塔下制浆的生产系统及工艺
CN115612766B (zh) 一种降低能耗的高炉冶炼工艺
WO2024041430A1 (zh) 一种基于预估质量的港口混匀矿供料方法及系统
CN114367240B (zh) 一种用于天然岩矿原料均化的储料系统
CN103896043A (zh) 一种可提高超高含水量物料输送能力的作业方法
CN107502735A (zh) 一种铁矿石低温烧结工艺
CN100556867C (zh) 控释肥生产中塑料颗粒的掺混方法和装置
CN111378833A (zh) 烧结混匀料直进工艺
CN215702936U (zh) 一种间歇式水泥混凝土搅拌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