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滚丝轮组件及运用该使用该滚丝轮组件的滚丝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滚丝轮组件,包括:三个转轴,每个所述转轴用于安装一滚丝轮本体;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安装在底部的两个转轴转动;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一侧,且所述联动机构用于联动安装在底部的两个转轴同步转动;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安装在底部的任一转轴固定连接;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喷嘴,所述喷嘴朝向所述联动机构,所述喷嘴用于喷出冷却液;往复机构,所述往复机构被所述驱动轴穿过;其中所述驱动轴转动时能够联动所述往复机构带动所述喷嘴沿所述联动机构往复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往复机构包括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的往复转盘、被所述驱动轴穿过的往复导轨,以及与往复导轨滑动连接的往复滑块,所述往复滑块的中心开设有一跑道型的往复孔;所述往复转盘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一抵触部,且所述抵触部延伸至所述往复孔内;其中所述往复转盘跟随所述驱动轴转动时,所述抵触部能够依次与所述往复滑块的一对内侧壁相接触,以使所述往复滑块往复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往复滑块包括两相互平行的往复横杆和两相对设置的往复弧板,且两往复横杆与两往复弧板之间形成所述往复孔;所述往复横杆能够沿所述往复导轨滑动,其中所述抵触部能够依次推动两往复横杆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往复横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往复齿;所述抵触部包括若干周向均布的抵触块,且所述抵触块能够插入相邻两往复齿之间;所述往复齿数量与所述抵触块数量相等;其中所述抵触块能够顶推所述往复齿,以使所述往复横杆滑动。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往复横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一挡块,且所述挡块位于对应的往复横杆上各往复齿的所述往复转盘的转动方向上的一侧;其中所述抵触块能够顶推挡块带动往复横杆滑动,以使抵触块依次插入到各往复齿之间。
进一步地,上方的一往复横杆固定连接有一连接杆,所述喷嘴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且所述连接杆为“L”形;其中所述喷嘴能够跟随所述往复横杆往复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分别与安装在底部的两个转轴固定连接的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以及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通过联动传送带传动;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驱动齿轮跟随所述驱动轴转动,以使所述从动齿轮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通过驱动传送带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的减速机,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在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高强度滚丝轮组件还包括一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方,且所述挤压机构用于驱动安装在顶部的滚丝轮本体沿所述滑动导轨升降;在所述滚丝轮本体外侧壁弹性设置有若干按压部,在所述滚丝轮本体的内侧壁弹性设置有若干封堵部;以及各按压部与各封堵部一一对应,按压部外套在对应封堵部上,且按压部与对应的封堵部能够相对滑动;所述滚丝轮本体开设有若干径向的滑动孔,且按压部与对应滑动孔适配,封堵部与对应滑动孔适配;所述按压部和所述封堵部分别位于对应的滑动孔两端,且所述封堵部能够被转轴顶推至堵住所述滑动孔;所述按压部和所述封堵部均内部空心,并形成一空腔,且所述空腔适于储存冷却液;其中安装所述滚丝轮本体时,工件能够顶推所述按压部缩回所述滑动孔,以使空腔内的冷却液从所述按压部喷出;拆下所述滚丝轮本体后,所述封堵部松开所述滑动孔,以使冷却液流出。
一种高强度滚丝轮组件的滚丝工艺,包括上文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滚丝轮组件;将滚丝轮本体上的键槽对准转轴上的卡键,并将滚丝轮本体插入转轴;通过倾斜配合面与倾斜导向面贴合滑动,以使封堵头堵住滑动孔;卡键被限位在两封堵头之间,以实现对卡键的定位,从而实现滚丝轮本体的快速安装;将工件放置在三个滚丝轮本体之间;通过挤压机构带动顶部的滚丝轮本体下降,以使三个滚丝轮本体夹紧并挤压工件;通过工件顶推按压部缩回滑动孔,以使空腔内的冷却液喷出至工件上;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对应转轴转动,以使各滚丝轮本体转动并加工工件;加工完成后,拆下滚丝轮本体,以使封堵头松开滑动孔,进而排空冷却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滚丝轮组件及运用该滚丝轮组件的滚丝工艺,在高强度滚丝轮组件的驱动机构和转轴之间设置了一往复机构,往复机构能够水平方向往复滑动,并带动喷嘴想联动机构喷洒冷却液,从而有效对联动机构降温,增强滚丝轮组件的工作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至19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滚丝轮组件,包括:滚丝轮本体1,弹性设置在所述滚丝轮本体1外侧壁的若干按压部2,弹性设置在所述滚丝轮本体1内侧壁的若干封堵部3,套设在滚丝轮本体1内部的转轴4,固定在工作台上并能够支撑转轴4转动的支撑架5,固定在支撑架5上方的挤压机构6,设置在支撑架5一侧的联动机构7,与安装在底部的任一转轴4固定连接的驱动轴81,驱动所述驱动轴81转动的驱动机构8,朝向联动机构7的喷嘴98和被驱动轴81穿过的往复机构9,其中滚丝轮本体1外壁设置有螺旋槽,所述滚丝轮本体1适于加工棒形工件;按压部2适于向滚丝轮本体1与工件接触部分喷洒冷却液;封堵部3适于封堵按压部2与滚丝轮本体1之间的间隙;转轴4能够带动滚丝轮本体1转动以加工工件;支撑架5能够支撑转轴4保持在水平高度,且支撑架5能够驱动转轴4转动,从而使滚丝轮本体1转动以加工工件;挤压机构6能够推动设置在下方的滚丝轮本体1上下滑动,从而夹紧工件并加工;联动机构7能够联动安装在底部的两个转轴4同步转动,驱动机构8能够驱动驱动轴81转动,而驱动轴81与安装在底部的两个转轴4固定连接,使驱动机构8间接驱动转轴4转动;往复机构9能够带动联动机构7、喷嘴98以及驱动轴81往复滑动,针对于以上各部件,下面进行一一详述。
滚丝轮本体
滚丝轮本体1呈圆柱状,所述滚丝轮本体1内部中空,且滚丝轮本体1沿轴向开设有键槽,该键槽的纵截面为方形。滚丝轮本体1能够通过平键与键槽配合固定在一回转轴(图上未示出)上。滚丝轮本体1能够随回转轴(图上未示出)同步转动,从而沿螺旋槽加工棒形工件外表面。滚丝轮本体1沿螺旋槽开设有若干径向设置的滑动孔11,所述滑动孔11贯穿滚丝轮本体1内外壁,所述滚丝轮本体1内外壁之间开设有一冷却槽12,其表现为,所述冷却槽12环形设置在所述滚丝轮本体1筒壁内部,由于冷却槽12的设置,将所述滑动孔11分为两段,分别形成靠近滚丝轮本体1外壁的按压孔111,以及靠近滚丝轮本体1内壁的封堵孔112,具体表现为,所述按压孔111自所述滚丝轮本体1的外侧壁延伸至所述冷却槽12内,所述封堵孔112自所述滚丝轮本体1的内侧壁延伸至所述冷却槽12内,此外滑动孔11与滚丝轮本体1内壁相交处开设有圆弧状的环形槽口113。通过滑动孔11的设置,能够使滚丝轮本体1内壁、冷却槽12以及滚丝轮本体1外壁,均贯通。滚丝轮本体1的一侧端面开设有一与所述冷却槽12连通的加液口13;以及所述加液口13内适配有一加液塞14。当滚丝轮本体1内的冷却液消耗殆尽时,打开加液塞14,便能够通过加液口13向冷却槽12内补充冷却液。需要注意的是,除向冷却槽12内补充冷却液以及其他一些特殊情况外,加液塞14应当保持关闭加液口13的状态,以防止有杂质进入冷却槽12,进而影响冷却液的冷却效果。
转轴
转轴4与滚丝轮本体1数量相同为三个,一个转轴4对应一个滚丝轮本体1,所述转轴4能够带动对应所述滚丝轮本体1转动,进而驱使所述滚丝轮本体1加工棒形工件表面,具体表现为,每个所述转轴4上安装有一平键41,所述平键41的宽度与滚丝轮本体1上开设的键槽15宽度相同,在安装时将滚丝轮本体1上开设的键槽15对应转轴4上的平键41,能够将滚丝轮本体1套设在转轴4上,且当所述转轴4绕轴转动时,所述平键41侧壁与所述键槽15相抵,从而推动滚丝轮本体1转动。为了便于安装,平键41上端还环状设置有倾斜配合面411,所述倾斜配合面411能够引导平键41安装到键槽15中。
此外,本实施例所示的各平键41在对应转轴4上的位置不同,如此设计的目的提高棒形工件的加工质量,具体表现为,单个滚丝轮本体1加工工件时,由于滚丝轮本体1的螺旋槽内开设有若干滑动孔11,因此在加工时,所述滑动孔11与工件接触部分未能加工而在工件对应牙尖部分形成若干未加工部分,为了解决此问题,在安装滚丝轮本体1时,将滚丝轮本体1轴向差分设置,从而保证单个滚丝轮本体1未加工部分能够被另外两个滚丝轮本体1接触并切削,从而保证工件加工质量。
按压部
各按压部2沿滚丝轮本体1的外侧壁螺旋分布,且每个按压部2沿滚丝轮本体1的径向延伸,所述按压部2整体呈圆筒状,且一个按压部2对应适配一个滑动孔11,具体地,按压部2与按压孔111适配,且按压部2整体能够沿按压孔111滑动,同时,按压部2位于冷却槽12内的一端顶紧在按压孔111的端头,进而堵住按压孔111,即在空载状态下,冷却槽12内的冷却液不会通过按压孔111流出。当滚丝轮本体1沿螺旋槽加工工件时,工件能够与按压部2外表面相抵,并顶推按压部2,按压部2向内收缩以使空腔的体积压缩,从而空腔内的冷却液从按压部2中喷出至工件的加工位置,进而能够在工件的加工位置直接喷射冷却液,以保证工件加工位的成型稳定性;同时所述按压部2沿滑动孔11向内滑动,所述按压部2被按压后能够与按压孔111的端头分离,则所述按压孔111导通,冷却槽12内的冷却液能够通过按压孔111与按压套筒21之间的间隙释放至工件的已加工位置,进一步对工件的已加工位进行冷却,进而保证整个工件的加工稳定性,以保证工件的良品率,按压部2能被按压至按压部2的端头与滚丝轮本体1的螺纹槽的牙底齐平。
按压部2具体包括按压套筒21,所述按压套筒21形成按压部2的主体,所述按压套筒21凸出于所述按压孔111,且按压套筒21的外壁能够与按压孔111内壁贴合,以使按压套筒21在移动时能够沿按压孔111滑动,同时按压套筒21能够堵住按压孔111,防止冷却槽12内的冷却液直接通过按压孔111流出。所述按压部2内部中空形成所述空腔,所述空腔适于储存冷却液,同时在按压套筒21外壁腰部开设有一进液口26,所述进液口26开设在冷却槽12内,所述进液口26连通冷却槽12和空腔,且所述进液口26适于将冷却槽12内的冷却液流通到空腔内。所述滚丝轮本体1工作时,工件能够顶推所述按压套筒21缩回所述按压孔111,以使空腔内的冷却液从所述按压套筒21的端头喷出。
为了避免整个按压套筒21被顶推到冷却槽12内,按压部2还包括套设在按压套筒21外壁的按压限位块22、一端与所述按压限位块22固定连接的按压弹簧23,按压弹簧23的另一端与冷却槽12的侧壁固定连接,即按压弹簧23固定在滚丝轮本体1的内部,通过这样的设计,按压套筒21被工件顶推时,按压限位块22跟随按压套筒21滑动并拉伸按压弹簧23,按压弹簧23呈拉伸状态,则按压套筒21的滑动的范围为按压弹簧23被拉伸的范围,按压套筒21滑动的最大行程为按压弹簧23形变的最大量,因此按压套筒21能够保持在按压孔111中,以保证按压套筒21的连续使用;在工件加工完成并从滚丝轮本体1上退出后,按压弹簧23回弹,以使按压套筒21凸出按压孔111,同时按压套筒21堵住按压孔111,此时冷却液能够通过封堵孔112中排出,进而拆下滚丝轮本体1后及时更换冷却槽12中的冷却液,以保证下个工件的滚丝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工件进行加工过程中,会掺杂一些碎屑从按压孔111进入到冷却槽12中,而碎屑会堆积在按压孔111的开口处并堵住按压孔111,这样会导致冷却槽12中的冷却液无法及时通过按压孔111对工件进行降温,进而工件在较高的环境下加工而降低良品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保证冷却液通畅地从按压孔111流出,需要及时对按压孔111进行清理,具体采用如下结构来实现,在所述按压套筒21端部设置一球头24,且在球头24与按压套筒21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柔性毛刷25,各柔性毛刷25周向均匀分布在按压套筒21的外侧壁,且各柔性毛刷25形成两个圆环,柔性毛刷25用于清理堆积在按压孔111开口处的碎屑,柔性毛刷25能够弯曲甚至弯折并形成一过滤网。在按压套筒21缩回按压孔111的过程中,柔性毛刷25能够被按压孔111的内侧壁挤压,进而柔性毛刷25弯折至分别与球头24的外侧壁以及按压孔111的内侧壁贴合,此时柔性毛刷25呈相对固定的状态,柔性毛刷25对于按压套筒21与按压孔111之间流动的冷却液起到过滤作用,避免工件加工时碎屑从按压孔111中溢出而磨损工件的情况,进一步保证了工件加工的良品率。
为了实现空腔内的冷却液从按压部2喷出,需要设计如下方案,将所述球头24设计成半球状,且在所述球头24的中心开设有一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出液口241,且所述出液口241沿远离所述空腔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出液口241适于喷洒空腔内的冷却液,并且出液口241沿远离所述空腔的方向逐渐增大的目的是使冷却液喷出出液口241时呈散射状,从而扩大冷却液喷洒范围。在按压套筒21缩回按压孔111过程中,空腔内体积减小,进而空腔内形成正压,以使冷却液从出液口241喷出。
为了实现按压套筒21堵住按压孔111,在所述按压套筒21的外侧壁开设有一环形的阶梯槽211,所述阶梯槽211设置在所述柔性毛刷25和所述按压限位块22之间,且阶梯槽211靠近柔性毛刷25的一端的,以使所述按压套筒21形成一台阶,并且所述台阶能够与所述按压孔111的开口相抵,当所述滚丝轮本体1加工工件时,所述台阶与所述按压孔111的开口脱离,以使所述冷却槽12中的冷却液流出。
封堵部
各封堵部3沿所述滚丝轮本体1内壁螺旋设置,且每个封堵部3沿滚丝轮本体1径向延伸,具体表现为,所述封堵部3滑动连接在所述封堵孔112内,所述封堵部3外壁与所述封堵孔112内壁之间存在间隙,且各按压部2与各封堵部3一一对应,所述封堵部3半径略小于所述按压套筒21的半径,以使按压套筒21外套在对应封堵部3上,且按压套筒21与对应的封堵部3能够相对滑动,当安装滚丝轮本体1时,所述封堵部3被转轴4顶推至堵住所述封堵孔112,此时按压套筒21和封堵部3从两端分别堵住所述滑动孔11的两端,冷却槽12内的冷却液无法从滑动孔11两端流出,当加工工件时,所述按压部2被挤压而缩回,此时,冷却槽12内的冷却液能够通过按压孔111流出,而封堵孔112保持堵住状态,当工件加工完成后,拆下所述滚丝轮本体1时,封堵部3松开封堵孔112,而按压孔111保持堵住状态,冷却槽12内的冷却液能够通过封堵孔112流出,进而冷却槽12内被工件加热的冷却液通过封堵孔112排出,以便更换新的冷却液。
封堵部3具体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封堵孔112内的封堵套筒31、外套在所述封堵套筒31上的封堵限位块32和封堵弹簧33,其中所述封堵套筒31的外侧壁与所述封堵孔112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冷却槽12内的冷却液能够通过封堵套筒31与封堵孔112间的间隙流出,从而更换冷却液;所述封堵套筒31内部空心,以使所述封堵套筒31能够内套在所述按压套筒21内,且封堵套筒31和按压套筒21内部空心部分结合形成完整空腔;所述封堵限位块32处于所述冷却槽12内,且所述封堵弹簧3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槽12的侧壁和所述封堵限位块32固定连接;所述封堵限位块32能够防止封堵套筒31在安装时回缩行程过大而滑出封堵孔112,而所述封堵弹簧33能够在拆卸滚丝轮本体1时,当滚丝轮本体1与转轴4脱离接触后,将封堵套筒31回拉并复位,而安装滚丝轮本体1时所述封堵套筒31能够被顶推至堵住所述封堵孔112。
出液口241的具体功能为,当滚丝轮本体1安装到回转轴上的过程中,球形封堵面312与所述槽口113贴合时,所述空腔压缩,以使空气从所述出液口241喷出,此时所述出液口241能够对设置在滚丝轮本体1螺旋槽两侧的牙底吹气除尘;而当滚丝轮本体1安装完成并通过加液口13向冷却槽12补充冷却液后,当工件顶推所述按压套筒21时,所述空腔压缩,以使冷却液从所述出液口241喷出。
为了确保安装时,所述封堵套筒31能够堵住所述封堵孔112,所述封堵孔112位于远离冷却槽12的一端开设有一环形的槽口113,且所述槽口113的截面为弧形,所述封堵套筒3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一封堵头311,外侧端面开设有倾斜导向面313,当转轴4插入所述滚丝轮本体1时,所述转轴4轴向移动并与所述封堵头311上开设的倾斜导向面313相抵,所述转轴4通过倾斜导向面313对封堵头311施加轴向力,进而推动封堵部3沿封堵孔112滑动至所述封堵头311堵住所述槽口113。所述封堵头311的另一侧端面具有一球形封堵面312,所述球形封堵面312与所述槽口113相适配,在安装所述滚丝轮本体1时,所述封堵头311被顶推至所述球形封堵面312与所述槽口113贴合,从而防止冷却槽12内的冷却液流出。
此外为了便于所述滚丝轮本体1安装到所述转轴4上,平键41的边沿具有与所述倾斜导向面313配合的倾斜配合面411,且相邻两封堵套筒31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平键41的最大长度的1/2,此设计的效果为,所述平键41能够卡设在间隔设置的两封堵套筒31之间,安装滚丝轮本体1时,平键41能够顶推所述封堵头311堵住所述滑动孔11;拆下滚丝轮本体1时,所述封堵头311松开滑动孔11。
支撑架
支撑架5固定在一工作台上,所述支撑架5用于支撑安装在其底部的两个转轴4转动。所述支撑架5具体包括:两相互平行的滑动导向部51、每个所述滑动导向部51的内侧壁分别设置顶紧部52、与滑动导向部51固定连接的U形槽53和套设在所述转轴4外壁的支撑套筒54,其中滑动导向部51包括两相互平行的滑动导轨511,所述滑动导轨511呈矩形条状;所述顶紧部52适于储存冷却液,且所述顶紧部52与两所述滑动导轨511相对应,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滑动导轨511两侧,各顶紧部52在一个滑动导轨511上排成一列;所述U形槽53对称开设在所述支撑架5中部,且两滑动导轨511固定连接在所述U形槽53同一内侧壁两侧边;所述支撑套筒54具有两个且镜像设置在U形槽53外侧,所述支撑套筒54与所述支撑架5固定连接,两支撑套筒54与两安装在底部的转轴4一一对应,且转轴4穿过对应的支撑套筒54并与该支撑套筒54转动连接。
下面具体说明顶紧部52的结构,所述顶紧部52具体包括:用于吸收冷却液的顶紧海绵521、插接在所述顶紧海绵521内的顶紧弹片522,以及与滑动导轨511固定连接的顶紧块523,其中所述顶紧海绵521呈“凸”字型,;所述顶紧弹片522设置在所述顶紧海绵521内,所述顶紧弹片522可被压缩弯折,且所述顶紧弹片522适于支撑顶紧海绵521保持形状不变或形变后恢复原状;所述顶紧块523内部开设有安装槽5231,所述安装槽5231形状与顶紧海绵521相同,且所述顶紧海绵521嵌设在所述安装槽5231内,所述顶紧块523适于容纳所述顶紧海绵521,且所述顶紧海绵521顶部凸出所述顶紧块523,而当所述顶紧海绵521顶部被挤压时,所述顶紧海绵521能够回缩并与顶紧块523外壁平齐。
为了确保所述顶紧弹片522能够支撑所述顶紧海绵521保持凸出所述顶紧块523设置的状态,所述对称设置在顶紧海绵521内,且对称中心形成一尖端,所述尖端从所述安装槽5231凸出于所述顶紧块523。当顶紧海绵521被挤压后,顶紧海绵521被压缩至顶紧块523内,同时顶紧弹片522随顶紧海绵521压缩而弯折;当顶紧海绵521被松开后,顶紧弹片522直立并推动顶紧海绵521外伸至凸出顶紧块523。
挤压机构
挤压机构6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5上方,且所述挤压机构6向下延伸并与U形槽53内壁贴合。滚丝轮本体1除两安装在支撑架5两侧的转轴4外,挤压机构6上还具有一安装在顶部的滚丝轮本体1,所述挤压机构6能够驱动安装在顶部的滚丝轮本体1沿所述滑动导向部51升降,为了实现此效果,同一滑动导向部51内的两滑动导轨51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挤压机构6的宽度。同一滑动导向部51上等高的两个顶紧部52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挤压机构6的宽度,使得所述挤压机构6上下滑动时,同一高度始终有两顶紧部52从侧壁顶推所述挤压机构6,以防止挤压机构6卡入同一高度两顶紧部52侧壁之间而无法继续滑动。当所述挤压机构6滑动时能够被两侧的顶紧部52顶紧,挤压所述顶紧海绵521压缩所述顶紧弹片522,从而使顶紧部52内流出冷却液并润湿挤压机构6外表面。
下面具体说明挤压机构6的结构,所述挤压机构6具体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5顶部的挤压固定板61、与所述挤压固定板61螺纹连接的挤压螺杆62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挤压螺杆62顶部挤压把手63,以及用于安装顶部的转轴4的挤压架64,其中挤压固定板61能够对挤压机构6内的其他各部件起到支撑和定位的作用,所述挤压螺杆62适于与所述挤压固定板61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挤压把手63转动连接,所述挤压把手63适于通过操作人员转动从而推动所述挤压架64上下滑动,所述挤压架64适于安装所述转轴4,所述挤压架64能够沿所述滑动导轨511滑动,且所述挤压架64转动连接在所述挤压螺杆62的底部。转动所述挤压把手63,能够使安装在顶部的滚丝轮本体1靠近或远离另外两个滚丝轮本体1。
驱动轴
驱动轴81,所述驱动轴81与安装在底部的任一转轴4固定连接,且所述驱动轴81沿远离所述转轴4的方向延伸。
联动机构
联动机构7设置支撑架5远离所述滚丝轮本体1的一侧,所述联动机构7包括分别与安装在底部的两个转轴固定连接的驱动齿轮71和从动齿轮72,以及所述驱动齿轮71与所述从动齿轮72通过联动传送带73传动,其中所述驱动齿轮71与所述驱动轴81固定连接,当所述驱动轴81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转轴4转动,同时所述驱动齿轮71跟随所述驱动轴81转动,并通过所述联动传送带73回转,进而带动所述从动齿轮72同步转动,进而使所述从动齿轮72带动安装在底部的另一转轴4同步转动。
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8固定在工作台上端远离所述支撑架5的一侧,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驱动电机82,以及通过驱动传送带84与所述驱动电机82传动的减速机83,所述驱动轴81固定连接在所述减速机83的输出端,当驱动电机82启动并工作后能够向外输出转矩,并通过减速机83减速升矩后,输出到驱动轴81上,并通过驱动轴81进一步驱动滚丝轮本体1切削工件。
往复机构
往复机构9设置在联动机构7和驱动机构8之间,所述往复机构9包括与所述驱动轴81固定连接的往复转盘91、被所述驱动轴81穿过的往复导轨92,以及与往复导轨92滑动连接的往复滑块93,其中往复转盘91设置在往复机构9中心,且所述往复转盘91套设在所述驱动轴81上,所述驱动轴81能够驱动往复转盘91同步转动;所述往复导轨92同样被所述驱动轴81穿过,且所述往复导轨92开设在朝向联动机构7一侧,往复滑块93往复滑块93的中心开设有一跑道型的往复孔94,所述往复转盘91能够在所述往复孔94两端间转动。所述往复滑块93包括两相互平行的往复横杆931和两相对设置的往复弧板932,其中所述往复横杆931分别与所述往复导轨92上下端相抵,以使所述往复滑块93能够在往复导轨92内滑动,两往复弧板932镜像设置在往复转盘91两端,两所述往复弧板932弧度与往复转盘91半径相同,且两往复横杆931与两往复弧板932之间形成所述往复孔94。此外,所述往复横杆93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往复齿95,若干所述往复齿95沿往复横杆931中间向两边对称设置。
为了使所述能够起到往复滑动的效果,所述往复转盘91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一抵触部99,且所述抵触部99延伸至所述往复孔94内,当所述往复转盘91跟随所述驱动轴81转动时,所述抵触部99能够依次与所述往复滑块93的一对内侧壁相接触,以使所述往复滑块93往复滑动。所述抵触部99包括若干周向均布的抵触块991,且所述抵触块991能够插入相邻两往复齿95之间。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抵触块991和一侧所述往复齿95数量均为八个,当所述往复转盘91转动时,各所述抵触块991卡入对应往复齿95,并通过推动往复齿95滑动进而迫使所述往复滑块93在往复导轨92往复滑动,具体表现为,当所述往复转盘91顺时针转动时,当抵触块991与在上的一侧往复齿95配合,推动往复滑块93向右滑动,当抵触块991与在下的一侧往复齿95配合,推动往复滑块93向做滑动。
为了对往复滑块93左右滑动的行程进行限制,每个所述往复横杆93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一挡块96,且所述挡块96位于对应的往复横杆931上各往复齿95的所述往复转盘91的转动方向上的一侧,所述抵触块991能够顶推挡块96带动往复横杆931滑动,以使抵触块991依次插入到各往复齿95之间。
为了使所述往复机构9能够实现对联动机构7降温的效果,上方的一往复横杆931固定连接有一连接杆97,所述喷嘴98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97的顶端,且所述连接杆97为“L”形,当所述往复机构9在驱动轴81的驱动下往复滑动时,所述喷嘴98能够跟随所述往复横杆931往复滑动,同时所述喷嘴98朝向联动机构7,并能够通过喷嘴98持续向联动机构7表面喷洒冷却液。
此外,支撑架5与挤压机构6能够协同工作,并有对滚丝轮组件进行有效冷却,具体表现为,当各滚丝轮本体1安装完成后,转动所述挤压把手63推动所述挤压架64沿滑动导轨511向下滑动,此时所述挤压架64从若干顶紧部52表面划过,所述顶紧部52被挤压并流出部分冷却液在挤压架64外壁,形成预冷却,接着当安装在顶部的滚丝轮本体1接触工件并加工时,由于滚丝轮本体1切削工件而产生剧烈振荡,从而带动挤压架64沿滑动导轨511下端反复摩擦,此过程会产生大量热,挤压架64每次振荡都会挤压附近的顶紧部52收缩并想摩擦部分涂抹冷却液,从而有效对挤压架64与顶紧部52接触部分冷却。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提供了一种高强度滚丝轮组件的滚丝工艺,其中的一种高强度滚丝轮组件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在赘述。
具体的一种高强度滚丝轮组件的滚丝工艺如下,将滚丝轮本体1上的键槽对准转轴4上的卡键,并将滚丝轮本体1插入转轴4;通过倾斜配合面411与倾斜导向面313贴合滑动,以使封堵头311堵住滑动孔11;卡键被限位在两封堵头311之间,以实现对卡键的定位,从而实现滚丝轮本体1的快速安装;将工件放置在三个滚丝轮本体1之间;通过挤压机构6带动顶部的滚丝轮本体1下降,以使三个滚丝轮本体1夹紧并挤压工件;通过工件顶推按压部2缩回滑动孔11,以使空腔内的冷却液喷出至工件上;通过驱动电机82带动对应转轴4转动,以使各滚丝轮本体1转动并加工工件;加工完成后,拆下滚丝轮本体1,以使封堵头311松开滑动孔11,进而排空冷却液,从而增强了滚丝轮组件的工作稳定性。
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