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1258B - 一种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及电缆压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及电缆压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81258B
CN113381258B CN202110612861.5A CN202110612861A CN113381258B CN 113381258 B CN113381258 B CN 113381258B CN 202110612861 A CN202110612861 A CN 202110612861A CN 113381258 B CN113381258 B CN 1133812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block
pressure
real
pressure head
connect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128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81258A (zh
Inventor
李国维
王庆
王勇
冯砚厅
徐雪霞
李文彬
董国振
敬尚前
陈二松
吕亚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Hebei Energy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Hebei Energy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Hebei Energy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1106128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812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81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1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812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12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48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H01R43/0486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with force measur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及电缆压接方法。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包括装置本体、驱动组件和压接模具,压接模具包括压力检测件、位移检测件,驱动组件驱动压接模具压紧连接管时,位移检测件检测第二压头组件的实时进给量,压力检测件检测连接管受的实时压力值,装置本体包括工控机和用于输入连接管的参数信息的人机交互屏,工控机分别与压力检测件、位移检测件、人机交互屏电性连接,工控机能计算实时进给量与实时压力值的实时比值,工控机能选以连接管的参数信息或实时比值作为控制第二压头组件的最终进给量的依据。电缆压接方法采用上述压接设备,保证两种作业模式下均作业效率高和压接质量高。

Description

一种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及电缆压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及电缆压接方法。
背景技术
在输配电领域,为了实现电能的远距离传输,通常采用可以塑性变形的连接管来实现两个电缆的电连接。具体地,将两个待连接的电缆分别从连接管的两端穿入,然后将连接管放入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内,并将连接管挤压至变形,从而将两个电缆连接牢固。
现有技术中,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压头,且两个压头朝向彼此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容纳连接管的凹槽,通过控制两个压头靠近彼此实现对连接管的挤压。但是,电缆规格种类繁多,对应的连接管的直径、材质等也不相同,为了保证电缆被可靠的连接,当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对同一种连接管进行压接时,可以对压头设置对应的压力和压合位移量,保证连接管变形量合适,进而保证电缆连接可靠,但是当需要频繁更换不同的连接管压接时,则会导致作业效率大大下降。现有的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无法同时保证较高的压接质量和较高的作业效率。
因此,亟需一种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及电缆压接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其能够针对连接管的具体情况对应采用不同的工作模式,且保证两种作业模式下较高的压接效率和压接质量。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缆压接方法,通过采用上述的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两种作业模式下均能够保证较高的作业效率和连接管较合适的压接变形量。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包括:
驱动组件和压接模具,所述压接模具包括第一压头组件、第二压头组件、压力检测件及位移检测件,所述驱动组件能驱动所述第二压头组件沿预设方向朝所述第一压头组件进给,以压紧连接管,所述位移检测件能够检测所述第二压头组件的实时进给量,所述压力检测件能够检测所述连接管所受的实时压力值;
装置本体,包括工控机和人机交互屏,所述人机交互屏用于输入所述连接管的参数信息,所述工控机分别与所述压力检测件、所述位移检测件、所述人机交互屏电性连接,所述工控机能计算所述实时进给量与所述实时压力值的实时比值;
所述工控机能够选择性地以所述连接管的参数信息或者所述实时比值作为控制依据,以控制所述第二压头组件的最终进给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压头组件包括第一压头本体及与所述第一压头本体活动连接的第一压块、第二压块,所述第一压块与所述第二压块抵接且能相对滑动;所述第二压头组件包括第二压头本体及与所述第二压头本体活动连接的第三压块、第四压块,所述第三压块与所述第四压块抵接且能相对滑动;
所述第二压块能够与所述第二压头本体抵接并滑动,所述第四压块能够与所述第一压头本体抵接并滑动,以使所述第一压头本体、所述第一压块、所述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压头本体、所述第三压块及所述第四压块能围成用于容纳连接管的正六边形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压头本体沿预设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压头组件能够改变所述正六边形的边长。
可选地,所述压力检测件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头本体上/所述第一压块上/所述第二压块上/所述第二压头本体上/所述第三压块上/所述第四压块上。
可选地,所述位移检测件包括:
激光反射板,与所述第二压头组件连接;
激光距离传感器,能够沿预设方向朝激光反射板发射信号,并识别激光反射板的反射信号。
可选地,所述装置本体还包括采集控制器,所述采集控制器与所述工控机电性连接,所述压力检测件、所述位移检测件及所述驱动组件均与所述采集控制器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继电器、泄压阀、液压泵及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压头组件连接,所述液压泵用于驱动所述液压缸,所述继电器、所述泄压阀均与所述液压泵连接,所述继电器、所述泄压阀均与所述采集控制器电性连接。
一种电缆压接方法,采用所述的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包括步骤:
S10,选择所述连接管的参数信息和所述实时比值中的一种作为所述工控机的控制依据;
S20,将连接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头组件和所述第二压头组件之间,并驱动所述第二压头组件靠近所述第一压头组件进给;
S30,所述工控机根据所选的控制依据确定所述第二压头组件的最终进给量。
可选地,当S10中选择所述连接管的参数信息作为所述工控机的控制依据时,在进行S20前,先向所述人机交互屏中输入当前的连接管的参数信息。
可选地,所述连接管的参数信息包括所述连接管的壁厚和/或所述连接管的材料和/或所述连接管的外径。
可选地,当S10中选择所述实时比值作为所述工控机的控制依据时,在S30中,所述压力检测件将检测的所述实时压力值传输给所述工控机,所述位移检测件将检测的所述实时进给量传出给所述工控机,所述工控机能计算所述实时进给量与所述实时压力值的实时比值,当所述实时比值小于预设值时,控制所述第二压头组件停止进给。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可以根据实际要压接的多个连接管的实际情况,灵活地以不同信息作为工控机确定第二压头组件最终进给量(对应于第二压头组件对连接管的最终挤压量)的依据:当多个待压接的连接管规格差异大时,则选择以第二压头组件的实时进给量与连接管所受的实施压力值之间的比值作为工控机的控制依据,从而保证每个连接管受到的挤压量与连接管自身的尺寸等参数对应,进而保证连接管对电缆的连接可靠性,且不需要提前人工判断连接管的直径和材料等,也不需要对应设置压接过程中第二压头组件的进给量,从而能够简化操作、提高压接作业效率;当多个待压接的连接管完全相同时,此时则选择向人机交互屏输入连接管的参数信息,一次输入可完成多个连接管的压接,从而保证了较高的压接质量和作业效率,且工控机不必每次压接均对应进行运算,简化了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的运算过程。
本发明的电缆压接方法,通过采用上述的电缆压接设备,可以针对连接管的具体情况对应采用不同的工作模式,且保证两种作业模式下,均能够保证较高的作业效率和连接管较合适的压接变形量,进而保证电缆的连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缆压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的电连接关系图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去掉部分架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主视图。
图中:
100-连接管;200-电缆;
1-第一压头组件;11-第一压头本体;111-第一抵接面;112-第一滑槽;113-第二滑槽;114-第一止挡部;12-第一压块;121-第二抵接面;122-第三抵接面;13-第二压块;131-第四抵接面;132-第五抵接面;133-第一凸部;14-第一弹性复位件;15-第二弹性复位件;
2-第二压头组件;21-第二压头本体;211-第十抵接面;212-第三滑槽;213-第四滑槽;214-第二止挡部;22-第三压块;221-第六抵接面;222-第七抵接面;23-第四压块;231-第八抵接面;232-第九抵接面;233-第二凸部;24-第三弹性复位件;25-第四弹性复位件;
31-液压缸;32-液压泵;33-继电器;34-泄压阀;
4-位移检测件;41-激光反射板;42-激光距离传感器;
5-压力检测件;
6-架体;
7-连接组件;71-插接销;72-连接板;73-把手;
8-装置本体;81-工控机;82-采集控制器;83-人机交互屏;84-急停开关;85-复位按钮;86-状态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如图1-图3所示,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包括装置本体8、压接模具及驱动组件,图中X向表示预设方向,具体地,压接模具包括架体6、相对设置的第一压头组件1和第二压头组件2、压力检测件5及位移检测件4,第一压头组件1设置在架体6上,驱动组件能够驱动第二压头组件2沿预设方向朝第一压头组件1进给,以压紧连接管100,位移检测件4能够检测第二压头组件2的实时进给量,压力检测件5能够检测连接管100所受的实时压力值;装置本体8包括工控机81和人机交互屏83,人机交互屏83用于输入连接管100的参数信息,工控机81分别与压力检测件5、位移检测件4、人机交互屏83电性连接,工控机81能计算实时进给量与实时压力值的实时比值,工控机81能够选择性地以连接管100的参数信息或者实时比值作为控制依据,以控制第二压头组件2的最终进给量。需要说明的是,控制第二压头组件2的最终进给量,即控制了连接管100的最终挤压变形量。
如图2所示,基于上述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缆压接方法,其包括步骤:
S10,选择连接管100的参数信息和实时比值中的一种作为工控机81的控制依据;
S20,将连接管100设置在第一压头组件1和第二压头组件2之间,并驱动第二压头组件2靠近所述第一压头组件1进给;
S30,工控机81根据步骤S10中所选的控制依据,确定第二压头组件2的最终进给量。
具体地,如图1所示,步骤S20中,将连接管100设置在第一压头组件1和第二压头组件2之间之前,需要将两个待连接的电缆200分别从连接管100的两端穿入连接管100中。
优选地,如图2所示,当S10中选择连接管100的参数信息作为工控机81的控制依据时,在进行S20前,先向人机交互屏83中输入当前的连接管100的参数信息。其中,连接管100的参数信息包括连接管100的壁厚、连接管100的材料、连接管100的外径,也可以是上述参数信息中的任意两种或者一种,根据压接精度需求选择设置即可,在此不做限定。对应地,在步骤S30中,工控机81根据连接管100的参数信息,驱动第二压头组件2运动最终进给量后停止。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当S10中选择实时比值作为工控机81的控制依据时,在进行S30时,压力检测件5将检测的实时压力值传输给工控机81,位移检测件4将检测的实时进给量传出给工控机81,工控机81计算实时进给量与实时压力值的实时比值,当实时比值小于预设值时,工控机81则控制第二压头组件2停止进给,当实时比值大于预设值时,则第二压头组件2继续进给,且压力检测件5和位移检测件4对应继续将其检测到的实时值传输给工控机81,直至实时比值比预设值小为止。
本实施例的电缆压接方法采用上述的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可以根据实际要压接的多个连接管100的实际情况,灵活地以不同信息作为工控机81确定第二压头组件2最终进给量(对应于第二压头组件2对连接管100的最终挤压量)的依据:当多个待压接的连接管100规格差异大时,则选择以第二压头组件2的实时进给量与连接管100所受的实施压力值之间的比值作为工控机81的控制依据,从而保证每个连接管100受到的挤压量与连接管100自身的尺寸等参数对应,进而保证连接管100对电缆200的连接可靠性,且不需要提前人工判断连接管100的直径和材料等,也不需要对应设置压接过程中第二压头组件2的进给量,从而能够简化操作、提高压接作业效率;当多个待压接的连接管100完全相同时,此时则选择向人机交互屏83输入连接管100的参数信息,一次输入能够完成多个连接管100的压接,从而保证了较高的压接质量和作业效率,且工控机81不必每次压接均对应进行运算,简化了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的运算过程。本实施例的电缆压接方法,可以针对连接管100的具体情况对应采用不同的工作模式,且保证两种作业模式下,均能够保证较高的作业效率和连接管100较合适的压接变形量,进而保证电缆200的连接质量。
优选地,如图1所示,位移检测件4包括激光反射板41和激光距离传感器42,激光反射板41与第二压头组件2连接,激光距离传感器42能够沿预设方向朝激光反射板41发射信号,并识别激光反射板41的反射信号,从而得到第二压头组件2的进给量。本实施例中,激光距离传感器42与架体6连接,其他实施例中,激光距离传感器42也可以与第一压头组件1连接,或者激光距离传感器42设置在第二压头组件2上,激光反射板41与第一压头组件1连接。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位移检测件4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传感器,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压力检测件5为压力传感器,可选地,压力传感器可以设置在第一压头组件1与连接管100接触的表面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压头组件2与连接管100接触的表面上,只要满足能够测量到连接管100的压力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优选地,人机交互屏83包括输入截面和显示界面,当S10中选择连接管100的参数信息作为工控机81的控制依据时,操作人员可以将人机交互屏83切换为输入截面,以便于输入连接管100的材料、直径、厚度等信息;当S10中选择实时比值作为工控机81的控制依据时,操作人员可以将人机交互屏83切换为显示界面,显示界面能够显示显示实时进给量与实时压力值的关系曲线,从而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观察。进一步地,装置本体8还能够存储实时进给量与实时压力值的关系曲线,以便于后续需要时导出。
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装置本体8还包括采集控制器82,采集控制器82与工控机81电性连接,压力检测件5、位移检测件4及驱动组件均与采集控制器82电性连接。具体地,采集控制器82与工控机81通过RS-485协议通讯,压力检测件5与位移检测件4均通过协议与采集控制器82通讯,进而实现与工控机81的通讯。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驱动组件包括继电器33、泄压阀34、液压泵32及液压缸31,液压缸31的输出端与第二压头组件2连接,液压泵32用于驱动液压缸31的输出端伸缩,进而实现驱动第二压头组件2沿预设方向运动,继电器33、泄压阀34均与液压泵32连接,继电器33、泄压阀34均与采集控制器82电性连接。
在使用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对连接管100进行压接时,压力检测件5将测量的实时压力值传输给采集控制器82,进而传输给工控机81,位移检测件4将采集的实时进给量传输给采集控制器82,进而传输给工控机81,工控机81计算并得到实时进给量与实时压力值的实时比值后,将其与预设比值比较:当实时比值大于预设比值时,表示需要第二压头组件2继续进给,工控机81通过采集控制器82将加压信号传输给继电器33,继电器33使液压泵32对液压缸31供油,以继续使第二压头组件2挤压连接管100;当工控机81计算的实时比值小于预设比值时,表示连接管100此时的变形量合适,不需要进一步再挤压,此时工控机81先控制液压泵32保压一段时间,接着工控机81通过采集控制器82将释压信号传输给泄压阀34,泄压阀34使液压泵32泄压,液压缸31缩回,即第二压头组件2沿远离第一压头组件1方向运动复位,以便于从第一压头组件1和第二压头组件2之间取出压接好的连接管100。
优选地,如图1所示,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还包括急停开关84,急停开关84分别与采集控制器82和继电器33电性连接。当采集控制器82接收到的实时压力值或者实时进给量出现异常时,会发出报警信号,此时,操作人员按下急停开关84可以直接机械制动继电器33,以及时停止液压泵32工作,从而迅速使第二压头组件2停止动作,同时急停开关84被按下的信号也会通过采集控制器82传输至工控机81处。进一步地,装置本体8上还设置有复位按钮85,当按下急停开关84,且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停止动作后,接着按下复位按钮85可以使液压泵32泄压,即使第二压头组件2复位,以便于下一次使用。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装置本体8上还设置有状态指示灯86,当压接模具在进行压接过程中,状态指示灯86显示为红色;当压接出现问题,且操作人员按下急停开关84后,状态指示灯86熄灭,当操作人员松开急停开关84后,状态指示灯86为显示为红色且闪烁,表示此时的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有问题或者在维修;当维修结束,操作人员下复位按钮85后,状态指示灯86为显示为绿色,表示可以重新进行压接。
现有技术中,压接模具的两个压头朝向彼此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半六边形的凹槽,通过凹槽的侧壁来挤压连接管100,但是,电缆200种类繁多,对应的连接管100的直径也不相同,对不同直径的连接管100压力时,同一组压头无法保证连接管100沿周向受力均匀,进而产生局部溢料飞边的问题,压接质量差。
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压头组件1包括第一压头本体11及与第一压头本体11活动连接的第一压块12、第二压块13,第一压块12与第二压块13抵接且能相对滑动,第二压头组件2包括第二压头本体21及与第二压头本体21活动连接的第三压块22、第四压块23,第三压块22与第四压块23抵接且能相对滑动,第二压块13能够与第二压头本体21抵接并滑动,第四压块23能够与第一压头本体11抵接并滑动,以使第一压头本体11、第一压块12、第二压块13、第二压头本体21、第三压块22及第四压块23能围成用于容纳连接的正六边形容纳空间,第二压头本体21沿预设方向靠近或远离第一压头组件1能够改变正六边形的边长。
当第二压头组件2持续靠近第一压头本体11的过程中,第一压头本体11与第四压块23抵接并相对滑动,使得第四压块23相对于第二压头本体21运动的同时挤压第三压块22相对于第二压头本体21运动,从而使第一压头本体11、第四压块23、第三压块22上分别对应构成正六边形的边长同步变化;第二压头本体21与第二压块13抵接并相对滑动,使得第二压块13相对于第一压头本体11运动的同时挤压第一压块12相对于第一压头本体11运动,从而使第二压头本体21、第二压块13、第一压块12上分别对应构成正六边形的边长同步变化,进而使得整个正六边形容纳空间的边长同步变化,即在电缆压接模具的压合过程中,容纳空间仅发生大小的变化,而形状始终保持正六边形不变,进而保证电缆压接模具对不同直径的连接管100的压合力始终沿周向均匀分布,采用本实施例的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压接的连接管100沿周向变形均匀,对电缆200的固定效果好。
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一压头本体11上设置有第一抵接面111,第一压块12包括第二抵接面121和第三抵接面122,第二压块13包括第四抵接面131和第五抵接面132,第三压块22包括第六抵接面221和第七抵接面222,第四压块23包括第八抵接面231和第九抵接面232,第二压头本体21上设置有第十抵接面211,第三抵接面122与第四抵接面131抵接并能相对滑动,第五抵接面132能与第十抵接面211抵接并相对滑动,第七抵接面222与第八抵接面231抵接并能相对滑动,第九抵接面232能与第一抵接面111抵接并相对滑动,以使第一抵接面111、第二抵接面121、第四抵接面131、第六抵接面221、第八抵接面231及第十抵接面211围成上述的容纳空间。本实施例中,第二抵接面121与第一抵接面111之间的夹角为120°,第二抵接面121与第三抵接面122之间的夹角为60°,第四抵接面131与第五抵接面132之间的夹角为60°,第十抵接面211与第六抵接面221之间的夹角为120°,第六抵接面221与第七抵接面222之间夹角为60°,第六抵接面221与第八抵接面231之间的夹角为120°,第八抵接面231与第一抵接面111之间的夹角为120°,进而保证容纳空间为正六边形。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压力检测件5可以设置在第一抵接面111、第二抵接面121、第四抵接面131、第六抵接面221、第八抵接面231及第十抵接面211中的任意一个上,在此不做限定。
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压头本体11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12和第二滑槽113,第一压块12能够沿第一滑槽112滑动,第二压块13能够沿第二滑槽113滑动,第二压头本体21上开设有第三滑槽212和第四滑槽213,第三压块22能够沿第三滑槽212滑动,第四压块23能够沿第四滑槽213滑动,通过滑槽分别对对应的压块的运动进行限位和导向,进一步保证容纳空间能够保持正六边形。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11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抵接面121平行,以使第一压块12沿第一滑槽112滑动过程中,第二抵接面121与第一抵接面111保持120°的夹角不变;第二压块13为近似于直角三角形的结构,第二滑槽113的形状与第二压块13的形状匹配,第二压块13上与第五抵接面132垂直设置的面与第二滑槽113滑动配合,从而保证第四抵接面131和第五抵接面132的方向不发生改变;第三滑槽212的延伸方向与第六抵接面221平行,以使第三压块22沿第三滑槽212滑动过程中,第六抵接面221与第十抵接面211保持120°的夹角不变;第四压块23为近似于直角三角形的结构,第四滑槽213的形状与第四压块23的形状匹配,第四压块23上与第九抵接面232垂直设置的面与第二滑槽113滑动配合,从而保证第八抵接面231和第九抵接面232的方向不发生改变。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电缆压接模具还包括第一弹性复位件14、第二弹性复位件15、第三弹性复位件24及第四弹性复位件25,其中,第一弹性复位件14设置在第一滑槽112内,且连接于第一压块12与第一压头本体11之间,第二弹性复位件15设置在第二滑槽113内,且连接于第二压块13与第一压头本体11之间,第三弹性复位件24设置在第三滑槽212内,且连接于第三压块22与第二压头本体21之间,第四弹性复位件25设置在第四滑槽213内,且连接于第四压块23与第二压头本体21之间。一方面,在第二压头组件2与第一压头组件1不对连接管100进行挤压时,四个弹性复位件的设置使得对应的压块保持位置的稳定,进而保证容纳空间保持正六边形;另一方面,在第二压头组件2与第一压头组件1对连接管100压接的过程中,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以使连接管100受到的挤压力平稳、均匀;此外,在对连接管100压接结束后,第二压头组件2远离第一压头组件1运动时,四个弹性复位件的设置则使对应的压块进行复位,以便于进行下一次的压接。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复位件14、第二弹性复位件15、第三弹性复位件24、第四弹性复位件25均可以是弹簧,且四个弹簧的劲度系数相同。其他实施例中,四个弹簧也可以是其他弹性元件,在此不做限定。
优选地,如图5所示,第一压头本体11包括设置在第二滑槽113出口处的第一止挡部114,第二压块13背离第一压块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部133,第一止挡部114能够止挡第一凸部133运动,从而避免第二压块13从第二滑槽113中脱出,由于第一压块12与第二压块13抵接,故也能够避免第一压块12从第一滑槽112中脱出;进一步地,第二压头本体21包括设置在第四滑槽213出口处的第二止挡部214,第四压块23背离第三压块2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部233,第二止挡部214能够止挡第二凸部233运动,从而避免第四压块23从第四滑槽213中脱出,由于第三压块22与第四压块23抵接,故也能够避免第三压块22从第三滑槽212中脱出。
优选地,如图4所示,架体6上设置有沿预设方向延伸的导向槽,第二压头组件2设置在导向槽内并能沿导向槽滑动以靠近或远离第一压头组件1,通过架体6的导向槽对第二压头组件2的运动进行导向,进而保证压接过程中容纳空间的形状精度,提高对电缆200的连接可靠性。优选地,第一压头组件1也设置在导向槽内,从而保证第一压头组件1与第二压头组件2的配合精度。本实施例中,架体6包括两组分别相对设置支撑板,支撑板顺次连接以围成长方形的腔体即导向槽,第二压头组件2设置在导向槽内,驱动组件设置在导向槽一端并与第二压头组件2连接,第一压头组件1能够从导向槽的另一端穿入导向槽内并与架体6固定。
优选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电缆200长度较长,不便于整个穿过容纳空间,为了便于将压接后的电缆200和连接管100从容纳空间中取出,需要将第一压头组件1和第二压头组件2实现分离。如图4所示,电缆压接模具还包括连接组件7,连接组件7能够将第一压头组件1固定于导向槽的一端,在需要取出连接管100时,操作连接组件7可以解除第一压头组件1和架体6的相对固定关系,以将第一压头组件1从导向槽取出,进而便于连接管100的取出。
具体地,如图4所示,架体6上设置有安装孔,第一压头本体11上设置有穿设孔,连接组件7包括插接销71,当第一压头组件1设置在导向槽内时,插接销71能够穿设安装孔和穿设孔,以将架体6和第一压头组件1固定,当取走插接销71后,可以方便地将第一压头组件1整体取出。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7包括两个插接销71,从而保证第一压头组件1与架体6固定的稳定性。优选地,两个插接销71通过一个连接板72连接,连接板72上设置有把手73,故通过握持把手73可以同步实现两个插接销71的安装和取下,操作更方便。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组件7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实现第一压头组件1与架体6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组件和压接模具,所述压接模具包括第一压头组件(1)、第二压头组件(2)、压力检测件(5)及位移检测件(4),所述驱动组件能驱动所述第二压头组件(2)沿预设方向朝所述第一压头组件(1)进给,以压紧连接管(100),所述位移检测件(4)能够检测所述第二压头组件(2)的实时进给量,所述压力检测件(5)能够检测所述连接管(100)所受的实时压力值;
装置本体(8),包括工控机(81)和人机交互屏(83),所述人机交互屏(83)用于输入所述连接管(100)的参数信息,所述工控机(81)分别与所述压力检测件(5)、所述位移检测件(4)、所述人机交互屏(83)电性连接,所述工控机(81)能计算所述实时进给量与所述实时压力值的实时比值;
所述工控机(81)以所述连接管(100)的参数信息或者所述实时比值作为控制依据,以控制所述第二压头组件(2)的最终进给量;
所述第一压头组件(1)包括第一压头本体(11)及与所述第一压头本体(11)活动连接的第一压块(12)、第二压块(13),所述第一压块(12)与所述第二压块(13)抵接且能相对滑动;所述第二压头组件(2)包括第二压头本体(21)及与所述第二压头本体(21)活动连接的第三压块(22)、第四压块(23),所述第三压块(22)与所述第四压块(23)抵接且能相对滑动;
所述第二压块(13)能够与所述第二压头本体(21)抵接并滑动,所述第四压块(23)能够与所述第一压头本体(11)抵接并滑动,以使所述第一压头本体(11)、所述第一压块(12)、所述第二压块(13)、所述第二压头本体(21)、所述第三压块(22)及所述第四压块(23)能围成用于容纳连接管(100)的正六边形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压头本体(21)沿预设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压头组件(1)能够改变所述正六边形的边长;
所述压力检测件(5)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头本体(11)上、所述第一压块(12)上、所述第二压块(13)上、所述第二压头本体(21)上、所述第三压块(22)上和所述第四压块(23)上;
所述位移检测件(4)包括:
激光反射板(41),与所述第二压头组件(2)连接;
激光距离传感器(42),能够沿预设方向朝激光反射板(41)发射信号,并识别激光反射板(41)的反射信号;
所述装置本体(8)还包括采集控制器(82),所述采集控制器(82)与所述工控机(81)电性连接,所述压力检测件(5)、所述位移检测件(4)及所述驱动组件均与所述采集控制器(82)电性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继电器(33)、泄压阀(34)、液压泵(32)及液压缸(31),所述液压缸(3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压头组件(2)连接,所述液压泵(32)用于驱动所述液压缸(31),所述继电器(33)、所述泄压阀(34)均与所述液压泵(32)连接,所述继电器(33)、所述泄压阀(34)均与所述采集控制器(82)电性连接;
使用所述电缆压接设备压接电缆的方法,包括步骤:
S10,选择所述连接管(100)的参数信息和所述实时比值中的一种作为所述工控机(81)的控制依据;
S20,将连接管(100)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头组件(1)和所述第二压头组件(2)之间,并驱动所述第二压头组件(2)靠近所述第一压头组件(1)进给;
S30,所述工控机(81)根据所选的控制依据确定所述第二压头组件(2)的最终进给量;
当S10 中选择所述连接管(100)的参数信息作为所述工控机(81)的控制依据时,在进行S20 前,先向所述人机交互屏(83)中输入当前的连接管(100)的参数信息;
所述连接管(100)的参数信息包括所述连接管(100)的壁厚和/或所述连接管(100)的材料和/或所述连接管(100)的外径;
当S10 中选择所述实时比值作为所述工控机(81)的控制依据时,在S30 时,所述压力检测件(5)将检测的所述实时压力值传输给所述工控机(81),所述位移检测件(4)将检测的所述实时进给量传出给所述工控机(81),所述工控机(81)能计算所述实时进给量与所述实时压力值的实时比值,当所述实时比值小于预设值时,控制所述第二压头组件(2)停止进给。
CN202110612861.5A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及电缆压接方法 Active CN1133812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2861.5A CN113381258B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及电缆压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2861.5A CN113381258B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及电缆压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1258A CN113381258A (zh) 2021-09-10
CN113381258B true CN113381258B (zh) 2022-11-18

Family

ID=77575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12861.5A Active CN113381258B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及电缆压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81258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5744A (zh) * 2013-01-08 2014-07-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加工装置
CN206585181U (zh) * 2017-03-31 2017-10-24 浙江精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免换模压接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56186A (en) * 1988-11-04 1989-08-15 Amp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crimp height
GB9901641D0 (en) * 1999-01-26 1999-03-17 Raychem Ltd Crimping composite electrical insulators
CN203214019U (zh) * 2013-04-11 2013-09-25 陈广晔 一种抽油机液压载荷摘卸器
CN206293759U (zh) * 2016-11-23 2017-06-30 昆山市宏日钢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大平方端子压接机
US10615557B2 (en) * 2017-12-05 2020-04-07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4-way indent tool
CN210287713U (zh) * 2019-02-27 2020-04-10 福建万家丽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经编机的减震设备
CN210007084U (zh) * 2019-07-22 2020-01-31 欧盾科技有限公司 电缆压接钳
CN112467493B (zh) * 2020-12-04 2022-04-1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一种电缆压接钳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5744A (zh) * 2013-01-08 2014-07-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线束加工装置
CN206585181U (zh) * 2017-03-31 2017-10-24 浙江精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免换模压接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1258A (zh) 2021-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92118B2 (en) Power tool
US5195042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rimping of articles
CN108168488B (zh) 一种接触式制孔质量的检测装置
EP0459476A2 (en) A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crimp height of crimped electrical connections
US11203107B2 (en) Hydraulic power tool
CN107607305A (zh) 一种汽车开关行程以及压力测试工作台
CN114211453A (zh) 操作液压压接工具以压接连接器的方法
CN113381258B (zh) 一种可切换作业模式电缆压接设备及电缆压接方法
CN109374232B (zh) 一种泄漏检测装置及用其检测法兰盘组件泄漏性能的方法
US5491994A (en) Crimp height monitor
US10847944B2 (en)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crimping process
CN113381259A (zh) 一种进给量自动调节电缆压接设备及电缆压接方法
CN219319366U (zh) 用于标定电子助力制动器中的位移传感器的装置
CN219874401U (zh) 一种精密自动端子压接模具
CN113314919A (zh) 一种电缆压接模具及电缆压接装置
CN113363786A (zh) 一种电缆压接装置及电缆压接方法
CN210080551U (zh) 一种转盘便携式冷扣连接钳装置
CN114193395A (zh) 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安装工具
CN109375045B (zh) 一种可分离连接器用前接头出厂试验工装
CN203209937U (zh) 增压器传感器接头的压装及防错设备
CN207516004U (zh) 一种汽车开关行程以及压力测试工作台
CN101829699A (zh) 变载荷挤压模具反顶装置
CN208148314U (zh) 一种保压工装
CN113161841B (zh) 一种绝缘导线接线端子压合机
CN212658798U (zh) 一种座椅腰托电机驱动器性能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