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77229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77229A CN113377229A CN202110635132.1A CN202110635132A CN113377229A CN 113377229 A CN113377229 A CN 113377229A CN 202110635132 A CN202110635132 A CN 202110635132A CN 113377229 A CN113377229 A CN 11337722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display panel
- display area
- display
- touch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6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230 polya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8347 Cellulose acetate propi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97 Polyether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34 Polyphenylene sulf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601 polyether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069 polyphenylene sulf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430 Fibre-reinforced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12266 Poly(ether sulfone) PES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HKQOBOMRSSHSTC-UHFFFAOYSA-N cellulose acetate Chemical compound OC1C(O)C(O)C(CO)OC1OC1C(CO)OC(O)C(O)C1O.CC(=O)OCC1OC(OC(C)=O)C(OC(C)=O)C(OC(C)=O)C1OC1C(OC(C)=O)C(OC(C)=O)C(OC(C)=O)C(COC(C)=O)O1.CCC(=O)OCC1OC(OC(=O)CC)C(OC(=O)CC)C(OC(=O)CC)C1OC1C(OC(=O)CC)C(OC(=O)CC)C(OC(=O)CC)C(COC(=O)CC)O1 HKQOBOMRSSHSTC-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29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8 desig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1 fibre-reinforced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2 fibre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41 inkjet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0272 inorgan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7 in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058 poly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12 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61 polyme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06F3/041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the force sensing means being located peripherally, e.g. disposed at the corners or at the side of a touch sensing plat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实现显示面板的边缘触控功能。显示面板中,有机封装层和第一挡墙位于衬底的同一侧;第一挡墙位于非显示区;有机封装层从显示区延伸至第一挡墙;有机封装层包括平坦部和非平坦部;非平坦部位于非显示区;至少部分平坦化层位于有机封装层远离衬底的一侧,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平坦化层与非平坦部至少部分交叠;第一触控电极和触控走线相互电连接,第一触控电极和触控走线均位于非显示区;且,第一触控电极位于平坦化层远离衬底的一侧;触控走线与第一触控电极异层设置,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触控走线与第一触控电极至少部分交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数字信息和无线移动通信的技术快速发展,为达到携带便利和体积轻巧化的目的,许多电子产品,如移动电话等的输入方式已由采用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等装置进行输入转变为使用触摸屏作为输入设备。
目前,触控功能通常是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中实现,如何扩大显示面板中可进行触控操作的区域,改善用户的触控体验,成为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扩大显示面板中的触控区域的面积。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所述衬底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
有机封装层和第一挡墙,所述有机封装层和所述第一挡墙位于所述衬底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挡墙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有机封装层从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第一挡墙;所述有机封装层包括平坦部和非平坦部;所述非平坦部位于所述非显示区;
平坦化层,至少部分所述平坦化层位于所述有机封装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平坦化层与所述非平坦部至少部分交叠;
第一触控电极和触控走线,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触控走线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触控走线均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且,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位于所述平坦化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触控走线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异层设置,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触控走线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至少部分交叠。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中设置第一触控电极,并令第一触控电极和触控走线电连接,可以使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也具备触控功能。
而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平坦化层,并将第一触控电极设置于平坦化层远离衬底的一侧,可以为第一触控电极的制备提供一个较为平坦的承载表面,能够降低第一触控电极的制作难度,保证第一触控电极的良率。由于有机封装层的初始状态为液态,其截止于第一挡墙,使得有机封装层在自显示区外延至非显示区的区域存在较大的高度差异。本发明实施例中平坦化层的设置可以弥补上述高度差异,为第一触控电极的形成提供一平坦基底,避免出现由于第一触控电极的承载平面的高度差异所导致的第一触控电极在制备时的不良。
除此之外,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令触控走线与第一触控电极至少部分交叠,可以减小二者所占用的非显示区的宽度,有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沿BB’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触控电极和触控走线的一种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触控电极和触控走线的另一种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触控电极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子触控电极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触控电极,但这些触控电极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位于不同区域的触控电极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触控电极也可以被称为第二触控电极,类似地,第二触控电极也可以被称为第一触控电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沿BB’的一种截面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衬底1可划分为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其中,衬底1可以包括具有柔性或可弯曲特性的各种材料,以使显示面板能够实现柔性显示,提高显示面板的使用灵活性。可选的,衬底1可以采用诸如聚醚砜(PES)、聚丙烯酸酯、聚醚酰亚胺(PE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苯硫醚(PPS)、聚芳酯(PAR)、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或乙酸丙酸纤维素(CAP)、多芳基化合物(PAR)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等聚合物材料。
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衬底1的同一侧的显示膜层2和触控膜层3。
显示膜层2包括驱动电路层21、显示器件层22和封装层23。驱动电路层21位于显示器件层22和衬底1之间。封装层23位于显示器件层22远离衬底1的一侧。
显示区AA包括多个出射不同颜色的光的子像素20,以使显示区AA能够实现全彩显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或者,显示面板也可以采用其他自发光技术的显示面板,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面板,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 EmittingDiode,简称Micro-LED)显示面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QLED)显示面板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图2仅为以显示面板为OLED显示面板为例进行的示意。其中,子像素20包括相互电连接的发光器件11和像素驱动电路。发光器件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111、发光层110和第二电极112。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存储电容和至少两个薄膜晶体管。在图2所示的截面示意图中仅以一个存储电容C和一个薄膜晶体管T作为示意。发光器件11设置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器件层22中。像素驱动电路设置于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层21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电路层21包括多个子膜层。包括电源电压信号线、扫描线和数据线在内的显示用信号线,以及像素驱动电路12中的薄膜晶体管和存储电容的不同结构、以及位于非显示区NA的周边电路均由驱动电路层21中的不同的子膜层形成。在此,周边电路包括与扫描线电连接的扫描驱动电路和与数据线电连接的数据驱动电路等等。
显示器件层22包括像素定义层220。像素定义层220位于显示区AA。像素定义层220包括多个开口2200。上述发光器件11的至少部分发光层110位于开口2200内。
如图2所示,封装层23包括有机封装层230。有机封装层230能够对显示区AA中的子像素20进行柔性封装。示例性的,有机封装层230可以采用喷墨打印等工艺制备。
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挡墙41。第一挡墙41位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NA。第一挡墙41至少部分环绕显示区AA。有机封装层230从显示区AA延伸至位于非显示区NA的第一挡墙41。第一挡墙41可以作为有机封装层230的截止层,用以限定有机封装层230的边界。
如图2所示,有机封装层230包括平坦部2301和非平坦部2302;至少部分平坦部2301位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A,至少部分非平坦部2302位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NA。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平坦化层5,至少部分平坦化层5位于有机封装层230远离衬底1的一侧。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平坦化层5与有机封装层2的非平坦部2302至少部分交叠。如图2所示,平坦化层5远离衬底1的表面在不同位置处到衬底1的距离相等。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膜层3至少包括位于非显示区NA的第一触控电极31和触控走线30。第一触控电极31和至少部分触控走线30相互电连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31位于平坦化层5远离衬底1的一侧;触控走线30与第一触控电极31异层设置。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触控走线30与第一触控电极31至少部分交叠。在显示面板用于触控操作时,触控驱动芯片(未图示)发出的触控信号通过触控走线30传送至第一触控电极31,经触控操作后,第一触控电极31上的信号变化量通过触控走线30发送至触控驱动芯片,以判断触控操作的发生。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NA中设置第一触控电极31,并令第一触控电极31和触控走线30电连接,可以使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NA也具备触控功能。
而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平坦化层5,并将第一触控电极31设置于平坦化层5远离衬底1的一侧,可以为第一触控电极31的制备提供一个较为平坦的承载表面,能够降低第一触控电极31的制作难度,保证第一触控电极31的良率。由于有机封装层230的初始状态为液态,其截止于第一挡墙41,使得有机封装层230在自显示区AA外延至非显示区NA的区域存在较大的高度差异。本发明实施例中平坦化层5的设置可以弥补上述高度差异,为第一触控电极31的形成提供一平坦基底,避免出现由于第一触控电极31的承载平面的高度差异所导致的第一触控电极31在制备时的不良。
除此之外,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令触控走线30与第一触控电极31至少部分交叠,可以减小二者所占用的非显示区的宽度,有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示例性的,上述平坦化层5包括有机材料。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选择有机材料来制作平坦化层5,相较于无机材料,可以使形成的平坦化层5的厚度更厚,更有利于保证平坦化层5的表面平坦性。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平坦化层5可以为单一膜层,或者,平坦化层5也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子膜层。在将平坦化层5设置为层叠设置的多个子膜层时,其中,至少一层子膜层为有机绝缘层。
可选的,如图2所示,封装层23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231、第二无机封装层232和有机封装层230。第一无机封装层231、有机封装层230和第二无机封装层232层叠设置构成薄膜封装(Thin Film Encapsulation,以下简称TFE)结构。上述有机封装层230位于第一无机封装层23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232之间。其中,第一无机封装层23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232可以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等工艺制备。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将平坦化层5设置于第二无机封装层232远离衬底1的一侧。如此设置,在使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NA能够实现触控功能的同时,无需对显示面板原有的显示膜层2的制备工艺进行改变。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上述触控走线30设置于有机封装层230和平坦化层5之间,将平坦化层5设置于触控走线30和第一触控电极31之间。如图2所示,平坦化层5包括过孔50,第一触控电极31和至少部分触控走线30通过开设于平坦化层5的过孔50电连接。如此设置,可以使平坦化层5复用为第一触控电极31和触控走线30之间的绝缘层,不用再额外制备绝缘层,有利于减少显示面板中的膜层的数量,减薄显示面板的厚度。而且,与第一触控电极31相比,触控走线30的宽度相对较小,因此,在将触控走线30设置在有机封装层230远离衬底1的一侧时,通过工艺调整,可以使触控走线30避开有机封装层230的不平坦位置处,以保证制得的触控走线30的良率。
示例性的,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挡墙42。第二挡墙42位于第一挡墙41靠近显示面板的边缘的一侧。第二挡墙42的设置可以防止显示面板在切割过程中产生的裂纹向显示区AA内部扩展。
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支撑柱221,支撑柱221位于像素定义层220远离衬底1的一侧。支撑柱221用于在采用蒸镀工艺形成诸如子像素20的发光层110等的膜层时,对蒸镀工艺需用到的掩模板进行支撑。示例性的,支撑柱221可以和像素定义层220一体成型。
可选的,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绝缘层222,第一绝缘层222位于像素定义层220靠近衬底1的一侧。第一绝缘层222用于为发光器件11的第一电极111的制备提供一平坦表面。
可选的,上述第一绝缘层222、像素定义层220和支撑柱221的材料可包括诸如聚酰亚胺膜或聚丙烯酸膜等有机材料。
可选的,第一挡墙41和/或第二挡墙42可以至少包括三层层叠设置的膜层,其中的至少部分膜层可以分别与上述第一绝缘层222、像素定义层220和支撑柱221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同一道工艺形成,以简化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一种截面示意图,上述非显示区NA包括第一子非显示区NA1和第二子非显示区NA2。第一子非显示区NA1位于第二子非显示区NA2靠近显示区AA的一侧。如上所述的驱动电路层包括位于第一子非显示区NA1的周边电路210。第二子非显示区NA2包括上述第一挡墙41。
如图3所示,第一子非显示区NA1和第二子非显示区NA2均包括上述平坦化层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触控走线30和第一触控电极31的过孔50位于第一子非显示区NA1。由于第二子非显示区NA2未设置周边电路210,因此,在第二子非显示区NA2中,位于平坦化层5下方的有机封装层230的膜厚相对于第一子非显示区NA1内的膜厚更大,且在第一子非显示区NA1和第二子非显示区NA2的交界位置处的有机封装层230的段差也较大。由此导致在第二子非显示区NA2中,以及在第一子非显示区NA1和第二子非显示区NA2的交界位置处设置触控走线30或第一触控电极31的难度较大。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上述过孔50设置在第一子非显示区NA1,即,将过孔50和与过孔50电连接的至少部分触控走线30避开第二子非显示区NA2设置,可以将过孔50和触控走线30设置在膜层厚度变化比较缓慢的位置处,能够降低设置触控走线30和过孔50的设置难度。
可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平坦化层5至少包括第一平坦部51和第二平坦部52。第一平坦部51和第二平坦部52均位于上述第一子非显示区NA1。第一平坦部51远离衬底1的表面到衬底1的距离与第二平坦部52远离衬底1的表面到衬底1的距离相等。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平坦部51的最大厚度H51小于第二平坦部52的最小厚度H5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触控走线30与第一平坦部51至少部分交叠,连接触控走线30和第一触控电极31的过孔50与第一平坦部51至少部分交叠。由于第一平坦部51的厚度较小,因此,采用该设置方式,可以将连接第一触控电极31和触控走线30的过孔50的深度设置的较小,在通过刻蚀工艺形成过孔50时,可以降低刻蚀工艺的难度,有利于保证所形成的过孔50的形貌,且保证第一触控电极31和触控走线30的良好接触。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将上述触控走线30设置于平坦化层5远离有机封装层230的一侧。在制备具有如图4所示结构的显示面板时,在封装层23的制备完成之后,首先制备平坦化层5。在平坦化层5制备完成之后,再开始包括触控走线30和第一触控电极31在内的触控制程。如图4所示,在显示面板的触控制程中,可以先制备触控走线30,然后再依次制备触控绝缘层33和第一触控电极31。如此设置,可以将触控走线30制备在具有相对较为平坦的承载表面上,有利于提高触控走线30的制备良率。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触控电极和触控走线的俯视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31还包括第一开口310,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第一开口510与触控走线30至少部分交叠。如此设置,能够减小第一触控电极31与触控走线30的交叠面积,有利于减小第一触控电极31与触控走线30之间的耦合。
可选的,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触控电极和触控走线的俯视示意图,触控走线30沿第一方向x延伸。上述第一开口310包括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第一子开口3101和第二子开口3102。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相互交叉。沿触控走线30的延伸方向,即,沿第一方向x,第一子开口3101的长度L1大于第二子开口3102的长度L2。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第一子开口5101与触控走线30至少部分交叠。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令具有较大长度的第一子开口3101与触控走线30交叠,可以进一步减小第一触控电极31与触控走线30之间的交叠面积,有利于减小二者之间的寄生电容。
示例性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显示区AA的第二触控电极,以使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A兼具显示和触控功能。如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触控电极的俯视示意图,显示面板可以采用互容式触控结构。其中,第二触控电极32包括第一子触控电极321和第二子触控电极322,第一子触控电极321和第二子触控电极322相互交叉绝缘。第一子触控电极321和第二子触控电极322中的其中一者可以作为触控驱动电极,另一者作为触控感应电极。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子触控电极和第二子触控电极中均设置开口。以第一子触控电极为例,如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子触控电极的放大示意图,其中,第一子触控电极321包括第二开口320。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第二开口520与子像素(图8未示出)至少部分交叠。本发明实施例如此设置,能够使子像素的出射光线经第二开口320射出,保证了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效果不受影响。示例性的,第一触控电极31和/或第二触控电极32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图8所示的第一子触控电极中的第二开口320的形状为示意,在显示面板的实际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显示区AA中子像素的具体排列适应性调整第二开口320的形状,以使第二开口320与子像素交叠。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开口320的密度大于等于第一开口310的密度。其中,第一开口310的密度为单位面积的非显示区NA内的第一开口310的面积,第二开口320的密度为同等面积的显示区AA中第二开口320所占的面积。如此设置,可以使位于非显示区NA的第一触控电极31的图案的密度较大,能够使非显示区NA实现更优的触控性能。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位于非显示区NA的触控走线30可以和位于显示区AA的第二触控电极32同层设置。如此设置,在触控制程中,可以采用同一道工艺分别形成触控走线30和第二触控电极32,能够简化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而且,采用该设置方式,无需在触控走线30和第二触控电极32之间设置绝缘层,在连接触控走线30和第二触控电极32时,可以令二者直接相连,无需设置过孔,能够进一步简化显示面板的工艺。
或者,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令位于非显示区NA的第一触控电极31和位于显示区AA的第二触控电极32同层设置。如此设置,可以看作将第二触控电极32外延一部分到非显示区NA以形成第一触控电极31。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放大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31和第二触控电极32相互连通。在非显示区NA的尺寸较小时,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令位于显示区AA的第二触控电极32直接外扩形成位于非显示区NA的第一触控电极31,以简化显示面板的制作工序。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上述非显示区NA可以位于显示区AA靠近显示面板的边缘的一侧,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图1所示的非显示区NA设置第一触控电极可以使显示面板实现边缘触控功能。
或者,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显示面板还包括透光区域H。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非显示区NA包括第一非显示区NA10和第二非显示区NA20;显示区AA至少部分环绕第一非显示区NA10,第二非显示区NA20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AA。上述第一非显示区NA10和第二非显示区NA20均可以按照上述方式设置第一触控电极31,以增大显示面板中可用于触控的区域的面积。
示例性的,上述透光区域H中可以不设置子像素和走线,以提高透光区域H的光线透过率,使透光区域H的光线透过率大于显示区域AA的光线透过率,以保证后续对应透光区域H设置的诸如摄像头、光线传感器和虹膜识别传感器等在内的光线感应模块的采光效果。
可选的,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显示面板还包括接地信号线8,接地信号线8位于第一触控电极31远离显示区AA的一侧。接地信号线8的设置可以将显示面板中的静电及时导走,避免静电导入第一触控电极31,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触控可靠性。
示例性的,如图3和图4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保护层34,保护层34覆盖第一触控电极31和第二触控电极32。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2所示,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100。其中,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图12所示的显示装置仅仅为示意说明,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所述衬底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
有机封装层和第一挡墙,所述有机封装层和所述第一挡墙位于所述衬底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挡墙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有机封装层从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第一挡墙;所述有机封装层包括平坦部和非平坦部;所述非平坦部位于所述非显示区;
平坦化层,至少部分所述平坦化层位于所述有机封装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平坦化层与所述非平坦部至少部分交叠;
第一触控电极和触控走线,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触控走线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触控走线均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且,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位于所述平坦化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触控走线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异层设置,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触控走线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至少部分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走线位于所述有机封装层和所述平坦化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第一子非显示区和第二子非显示区,所述第一子非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二子非显示区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一子非显示区包括周边电路;所述第二子非显示区包括所述第一挡墙,至少部分所述触控走线位于所述第一子非显示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坦化层包括第一平坦部和第二平坦部,所述第一平坦部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到所述衬底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平坦部远离所述衬底的表面到所述衬底的距离相等;
所述第一平坦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平坦部的厚度;
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触控走线与所述第一平坦部至少部分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走线位于所述平坦化层远离所述有机封装层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第一开口,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触控走线至少部分交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走线沿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开口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一子开口和第二子开口;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互交叉;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子开口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子开口的长度;
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子开口与所述触控走线至少部分交叠。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第二开口;
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子像素,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子像素至少部分交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开口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密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同层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同层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至少部分环绕所述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二非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坦化层包括有机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接地信号线,所述接地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35132.1A CN113377229B (zh) | 2021-06-08 | 2021-06-08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35132.1A CN113377229B (zh) | 2021-06-08 | 2021-06-08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77229A true CN113377229A (zh) | 2021-09-10 |
CN113377229B CN113377229B (zh) | 2023-11-28 |
Family
ID=77576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635132.1A Active CN113377229B (zh) | 2021-06-08 | 2021-06-08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77229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38996A (zh) * | 2021-09-23 | 2021-12-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050789A (zh) * | 2022-06-10 | 2022-09-13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WO2023131119A1 (zh) * | 2022-01-04 | 2023-07-1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WO2023142119A1 (zh) * | 2022-01-30 | 2023-08-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WO2023226930A1 (zh) * | 2022-05-24 | 2023-11-3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283676A (ja) * | 2008-05-22 | 2009-12-03 | Toshiba Mobile Display Co Ltd | 有機el表示装置 |
CN107180852A (zh) * | 2017-05-18 | 2017-09-19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20190103443A1 (en) * | 2017-09-29 | 2019-04-04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Input senso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US20190204952A1 (en) * | 2017-12-29 | 2019-07-04 | Lg Display Co., Ltd. |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Including Touch Sensor |
CN111208916A (zh) * | 2019-12-31 | 2020-05-29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2799550A (zh) * | 2021-03-04 | 2021-05-14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CN112820753A (zh) * | 2019-11-15 | 2021-05-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
KR20210058333A (ko) * | 2019-11-14 | 2021-05-2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
2021
- 2021-06-08 CN CN202110635132.1A patent/CN11337722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283676A (ja) * | 2008-05-22 | 2009-12-03 | Toshiba Mobile Display Co Ltd | 有機el表示装置 |
CN107180852A (zh) * | 2017-05-18 | 2017-09-19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20190103443A1 (en) * | 2017-09-29 | 2019-04-04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Input senso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US20190204952A1 (en) * | 2017-12-29 | 2019-07-04 | Lg Display Co., Ltd. |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Including Touch Sensor |
KR20210058333A (ko) * | 2019-11-14 | 2021-05-2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N112820753A (zh) * | 2019-11-15 | 2021-05-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
CN111208916A (zh) * | 2019-12-31 | 2020-05-29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2799550A (zh) * | 2021-03-04 | 2021-05-14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38996A (zh) * | 2021-09-23 | 2021-12-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838996B (zh) * | 2021-09-23 | 2024-03-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WO2023131119A1 (zh) * | 2022-01-04 | 2023-07-1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WO2023142119A1 (zh) * | 2022-01-30 | 2023-08-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WO2023226930A1 (zh) * | 2022-05-24 | 2023-11-3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CN115050789A (zh) * | 2022-06-10 | 2022-09-13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77229B (zh) | 2023-11-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377229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2089471B2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module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US11217156B2 (en) |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s and micro LED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1910691B2 (en) |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1668279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6057845A (zh) | 显示装置 | |
KR20160149385A (ko) |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와, 이의 제조 방법 | |
WO2022062879A1 (zh) | 触控基板及显示面板 | |
CN113206139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US20240077967A1 (en) |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114695389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4281206A (zh) | 显示面板与移动终端 | |
US11515378B2 (en) |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light shielding layer disposed on a second insulation layer covering an upper surface and sidewalls of the second insulation layer | |
KR102528063B1 (ko) | 표시장치 | |
KR20210030544A (ko) | 표시 장치 | |
KR20190093184A (ko) | 유기발광 표시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 |
CN114779954A (zh) | 一种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11626579B2 (en) | OLED display panel with light shielding layer disposed on touch structure | |
KR20230159664A (ko) | 표시장치 | |
US20210286456A1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12394843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5413370B (zh)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230165079A1 (en) |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240241608A1 (en) | Touch layer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 |
CN112531001B (zh) | 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5 Address after: No.8, liufangyuan Henglu,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pplicant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Shanghai Branch Address before: Room 509, building 1, No. 6111, Longdong Avenu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1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