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38996B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38996B
CN113838996B CN202111117078.8A CN202111117078A CN113838996B CN 113838996 B CN113838996 B CN 113838996B CN 202111117078 A CN202111117078 A CN 202111117078A CN 113838996 B CN113838996 B CN 1138389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ib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70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38996A (zh
Inventor
王玉林
张伟
郭钟旭
唐新淞
吴欣慰
朱大勇
李�杰
王凌飞
马彬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1707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389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38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8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389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89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的边框区。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第一平坦化层,设于所述衬底的一侧;发光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平坦化层背向所述衬底一侧,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凸棱,设于所述第一平坦化层背向所述衬底一侧,且位于所述边框区,所述凸棱的宽度方向上的侧壁面向所述显示区;沿着所述凸棱的高度方向,所述凸棱包括第一凸棱段和第二凸棱段,所述第一凸棱段位于所述第二凸棱段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凸棱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凸棱段的宽度。本公开能够实现窄边框。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显示面板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显示面板包括OLED显示面板、QLED显示面板等。OLED显示面板具有全固态结构、自发光、响应速度快、亮度高、全视角、可柔性显示等一系列优点。QLED显示面板具有发光光谱窄、发光波长可调控等优点。然而,目前的显示面板的边框较宽。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能够实现窄边框。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的边框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第一平坦化层,设于所述衬底的一侧;
发光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平坦化层背向所述衬底一侧,且位于所述显示区;
凸棱,设于所述第一平坦化层背向所述衬底一侧,且位于所述边框区,所述凸棱的宽度方向上的侧壁面向所述显示区;沿着所述凸棱的高度方向,所述凸棱包括第一凸棱段和第二凸棱段,所述第一凸棱段位于所述第二凸棱段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凸棱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凸棱段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裂纹隔离结构,设于所述衬底上,且位于所述边框区;所述第一平坦化层覆盖所述裂纹隔离结构,且所述凸棱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裂纹隔离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区域内。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封装层,覆盖所述发光单元;所述封装层的边缘区域覆盖所述凸棱,所述封装层的边缘区域的厚度小于所述凸棱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触控保护层,设于所述封装层背向所述衬底的一侧;
触控电极,设于所述触控保护层内;
所述触控保护层的部分覆盖所述封装层对应于所述凸棱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封装层,覆盖所述发光单元;所述凸棱与所述封装层间隔设置;
触控电极,设于所述封装层背向所述衬底的一侧;
触控有机层,设于所述封装层背向所述衬底的一侧,且覆盖所述触控电极,所述触控有机层的部分覆盖所述凸棱。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封装层,覆盖所述发光单元;
阻挡坝,设于所述衬底上,且位于所述边框区,所述阻挡坝用于对所述封装层的部分进行阻挡;
其中,所述凸棱位于所述阻挡坝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抑流层,设于所述阻挡坝与所述显示区之间,且所述抑流层设有凹陷部;所述封装层的部分设于所述凹陷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驱动晶体管,设于所述衬底与所述第一平坦化层之间;
导电连接层,设于所述第一平坦化层背向所述衬底的表面,并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电连接;
第二平坦化层,覆盖所述第一平坦化层以及所述导电连接层,所述发光单元设于所述第二平坦化层背向所述衬底的一侧,且与所述导电连接层电连接;
钝化层,设于所述第二平坦化层背向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表面;
所述凸棱由所述第二平坦化层的部分以及所述钝化层的部分构成,所述抑流层由所述第二平坦化层的部分以及所述钝化层的部分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凸棱的宽度方向上的侧壁的至少部分为向内凹陷的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凸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凸棱依次分布,对于任意两个所述凸棱,一个所述凸棱位于另一所述凸棱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相邻的两个所述凸棱之间形成容置空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凸棱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凸棱还包括第三凸棱段,所述第三凸棱段位于所述第二凸棱段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三凸棱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凸棱段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棱段的宽度方向上的侧壁为平面,所述衬底面向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凸棱段的宽度方向上的侧壁的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棱段的材料以及所述第三凸棱段的材料均为钛,所述第二凸棱段的材料为铝。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显示面板。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衬底;
在所述衬底的一侧形成第一平坦化层;
在所述第一平坦化层背向所述衬底一侧形成发光单元;
在所述第一平坦化层背向所述衬底的一侧形成凸棱,所述凸棱位于所述边框区,所述凸棱的侧壁面向所述显示区;沿着所述凸棱的高度方向,所述凸棱包括第一凸棱段和第二凸棱段,所述第一凸棱段位于所述第二凸棱段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凸棱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凸棱段的宽度。
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沿着凸棱的高度方向,设于边框区的凸棱包括第一凸棱段和第二凸棱段,第一凸棱段位于第二凸棱段远离衬底的一侧,且第一凸棱段的宽度大于第二凸棱段的宽度;一方面,后续形成的用于覆盖发光单元的封装层的边缘区域可以在凸棱处发生断裂,从而可以阻止因显示面板边缘断裂引起的裂纹通过封装层的边缘区域向显示区扩散,有效减小封装层边缘与显示面板边缘之间的距离,能够实现窄边框;另一方面,后续形成的厚度较大的触控层覆盖凸棱后,相当于凸棱卡设于触控层内,可以防止触控层发生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凸棱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中凸棱与封装层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中凸棱与触控有机层的示意图。
图7-图11是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衬底;2、薄膜晶体管;21、有源层;22、栅绝缘层;23、栅电极;24、层间绝缘层;25、源极;26、漏极;3、第一平坦化层;4、导电连接层;5、第二平坦化层;6、发光单元;61、阳极层;62、发光层;63、阴极层;7、像素界定层;8、第一走线层;9、凸棱;901、第一凸棱段;902、第二凸棱段;903、第三凸棱段;10、信号线层;11、阻挡坝;12、抑流层;1201、凹陷部;13、封装层;1301、第一无机封装层;1302、有机封装层;1303、第二无机封装层;14、触控保护层;1401、触控绝缘层;1402、触控有机层;15、裂纹隔离结构;1501、裂纹隔离坝;16、触控电极;17、连接结构;18、钝化层;100、显示区;200、边框区。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在本发明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除非另作定义,本发明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相关技术中,为了防止显示面板边缘断裂引起的裂纹通过封装层的边缘区域向显示区扩散,常常会增加显示面板边缘与封装层边缘之间的距离,这导致显示面板的边框较宽。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图2、图3以及图7所示,该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显示区100以及围绕显示区100的边框区200。该显示面板可以包括衬底1、发光单元6、第一平坦化层3以及凸棱9,其中:
该第一平坦化层3设于衬底1的一侧。该发光单元6设于第一平坦化层3背向衬底1一侧,且位于显示区100。该凸棱9设于第一平坦化层3背向衬底1的一侧,且位于显示面板的边框区200。该凸棱9的宽度方向上的侧壁面向显示区100。沿着凸棱9的高度方向,该凸棱9包括第一凸棱段901和第二凸棱段902,第一凸棱段901位于第二凸棱段902远离衬底1的一侧,且第一凸棱段901的宽度大于第二凸棱段902的宽度。
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沿着凸棱9的高度方向,设于边框区200的凸棱9包括第一凸棱段901和第二凸棱段902,第一凸棱段901位于第二凸棱段902远离衬底1的一侧,且第一凸棱9端的宽度大于第二凸棱段902的宽度;一方面,后续形成的封装层13的边缘区域可以在凸棱9处发生断裂,从而可以阻止因显示面板边缘断裂引起的裂纹通过封装层13的边缘区域向显示区100扩散,有效减小封装层13边缘与显示面板边缘之间的距离,能够实现边框窄化;另一方面,后续形成的厚度较大的触控层覆盖凸棱9后,相当于凸棱9卡设于触控层内,可以防止触控层发生脱落。
下面对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该衬底1可以为刚性衬底。其中,该刚性衬底可以为玻璃衬底或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衬底等。当然,该衬底1还可以为柔性衬底。其中,该柔性衬底可以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衬底、PEN(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two formic acid glycol ester,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衬底或PI(Polyimide,聚酰亚胺)衬底。
如图1和图2所示,该衬底1上可以设有驱动晶体管。该驱动晶体管可以为薄膜晶体管2,但本公开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该薄膜晶体管2可以为顶栅型薄膜晶体管,当然,该薄膜晶体管2还可以为底栅型薄膜晶体管。以薄膜晶体管2为顶栅型薄膜晶体管为例,该薄膜晶体管2可以包括有源层21、栅绝缘层22、栅电极23、层间绝缘层24、源极25以及漏极26。该有源层21可以设于衬底1上,且可以位于显示区100。该栅绝缘层22可以设于衬底1上,并覆盖有源层21。其中,该栅绝缘层22的部分位于边框区200,栅绝缘层22的材料可以为无机材料。该栅电极23可以设于栅绝缘层22远离衬底1的一侧,且可以位于显示区100。该层间绝缘层24可以设在栅绝缘层22上,并覆盖栅电极23。其中,该层间绝缘层24的部分覆盖位于边框区200的栅绝缘层22,层间绝缘层24的材料可以为无机材料。该源极25和漏极26可以设在层间绝缘层24上,并经由穿过层间绝缘层24和栅绝缘层22的过孔连接至有源层2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裂纹隔离结构15。该裂纹隔离结构15可以设于衬底1上,且位于边框区200。该裂纹隔离结构15可以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裂纹隔离坝1501,各裂纹隔离坝1501围绕显示区100设置。对位于边框区200的栅绝缘层22和层间绝缘层24进行刻蚀,可以形成本公开的裂纹隔离结构15,即各裂纹隔离坝1501可以由层叠的栅绝缘层22和层间绝缘层24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该第一平坦化层3设于衬底1的一侧。该第一平坦化层3还覆盖裂纹隔离结构15,即相邻的裂纹隔离坝1501之间的区域被第一平坦化层3填充。本公开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导电连接层4。该导电连接层4可以设于第一平坦化层3上,并将经由穿过第一平坦化层3的过孔与薄膜晶体管2的源极25或漏极26电连接。本公开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信号线层10。该信号线层10可以设于第一平坦化层3背向衬底1的表面。该信号线层10可以与导电连接层4同层设置。该信号线层10可以电连接于电源信号端。其中,该信号线层10可以电连接于VSS电源信号端。本公开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第二平坦化层5。该第二平坦化层5可以覆盖导电连接层4和信号线层10。该第二平坦化层5的材料可以为绝缘无机材料。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该凸棱9设于第一平坦化层3背向衬底1的一侧,且位于显示面板的边框区200。该凸棱9的宽度方向与凸棱9的延伸方向垂直。该凸棱9的宽度方向上的侧壁面向显示区100,也就是说,凸棱9的延伸轨迹环绕显示面板的显示区100。沿着凸棱9的高度方向,该凸棱9包括第一凸棱段901和第二凸棱段902,第一凸棱段901位于第二凸棱段902远离衬底1的一侧,且第一凸棱9端的宽度大于第二凸棱段902的宽度。进一步地,第二凸棱段90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凸棱段90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区域内。在凸棱9的高度方向上,凸棱9还包括第三凸棱段903,第三凸棱段903位于第二凸棱段902靠近衬底1的一侧,且第三凸棱9端的宽度大于第二凸棱段902的宽度。该第二凸棱段902的宽度方向上的侧壁可以为平面,且衬底1面向第一平坦化层3的表面与第二凸棱段902的宽度方向上的侧壁的夹角可以为钝角。该凸棱9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在本公开一实施方式中,该凸棱9可以与上述的信号线层10同层设置,凸棱9与信号线层10可以通过一步构图工艺制备而成,该第一凸棱段901和第三凸棱段903的材料可以为Ti,该第二凸棱段902的材料可以为Al。在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平坦化层5覆盖第一平坦化层3对应于裂纹隔离结构15的区域,本公开可以通过对第二平坦化层5对应于隔离结构的区域进行刻蚀,以形成凸棱9。
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发光单元6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阳极层61、发光层62以及阴极层63。该发光层62可以为有机电致发光层,当然,也可以为量子点层,但本公开不限于此。本公开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第一走线层8。该阳极层61和第一走线层8同层设置,且均设于第二平坦化层5背向衬底1的一侧。该阳极层61经由穿过第二平坦化层5的过孔与导电连接层4电连接,以使阳极层61与薄膜晶体管2的源极25或漏极26电连接。该第一走线层8经由第二平坦化层5的过孔与信号线层10电连接,以使第一走线层8电连接于VSS电源信号端。本公开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像素界定层7。该像素界定层7覆盖第二平坦化层5、阳极层61以及第一走线层8。该像素界定层7设有暴露阳极层61的像素开口。发光单元6的发光层62设于阳极层61背向衬底1的一侧。发光单元6的阴极层63设于发光层62背向衬底1的一侧,且经由穿过像素界定层7的过孔与第一走线层8电连接,以使阴极层63电连接于VSS电源信号端。
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本公开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封装层13和阻挡坝11。该封装层13可以覆盖发光单元6。该封装层13可以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1301、有机封装层1302以及第二无机封装层1303。该第一无机封装层130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1303相对设置,该有机封装层1302包覆于第一无机封装层1301与第二无机封装层1303之间。该阻挡坝11可以设于衬底1上,且位于边框区200。该阻挡坝11用于对封装层13的一部分进行阻挡。其中,该阻挡坝11可以对有机封装层1302进行阻挡。上述凸棱9可以位于阻挡坝11远离所述显示区100的一侧,上述裂纹隔离结构15可以位于阻挡坝11远离所述显示区100的一侧。进一步地,该凸棱9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位于裂纹隔离结构15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区域内,如此设置,可以进一步窄化边框,同时能够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的裂纹阻挡性能。如图4和图5所示,该第一无机封装层1301可以覆盖阻挡坝11,该第二无机封装层1303覆盖第一无机封装层1301对应于阻挡坝11的区域。在本公开一实施方式中,该封装层13的边缘区域覆盖凸棱9,且封装层13的边缘区域的厚度小于凸棱9的高度,如此设置,可以使封装层13的边缘区域在凸棱9位置处发生断裂,可以阻止因显示面板边缘断裂引起的裂纹通过封装层13的边缘区域向显示区100扩散,有效减小封装层13边缘与显示面板边缘之间的距离,能够实现边框窄化。具体地,该第一无机封装层1301覆盖凸棱9,该第二无机封装层1303覆盖第一无机封装层1301对应于凸棱9的区域。此外,上述的封装层13的边缘区域可以为沉积工艺所形成的阴影区。
如图2所示,本公开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抑流层12。该抑流层12可以设于阻挡坝11与显示区100之间,且抑流层12设有凹陷部1201。该凹陷部120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上述封装层13的部分设于凹陷部1201内,如此设置,可以减小有机封装层1302的流平性能,减小有机封装层1302的爬坡距离,防止有机封装层1302发生溢流。该抑流层12可以通过对位于阻挡坝11与显示区100之间的第二平坦化层5进行刻蚀形成。在对第二平坦化层5进行刻蚀以形成抑流层12和图2所示的凸棱9时,可以先在第二平坦化层5的表面形成钝化层18,接着对钝化层18进行刻蚀,在钝化层18上形成暴露第二平坦化层5的开口,然后以钝化层18作为硬掩模对第二平坦化层5进行刻蚀,以形成抑流层12和图2所示的凸棱9,也就是说,该凸棱9可以由第二平坦化层5的部分以及钝化层18的部分构成,该抑流层12可以由第二平坦化层5的部分以及钝化层18的部分构成。该凸棱9的宽度方向上的侧壁的至少部分可以为向内凹陷的曲面。具体地,构成凸棱9的第二平坦化层5的部分在凸棱9的宽度方向上的侧壁为向内凹陷的曲面。
如图4所示,本公开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触控层。该触控层可以设于封装层13背向衬底1的表面。该触控层可以包括触控电极16和触控保护层14。该触控电极16可以设于触控保护层14内。该触控电极16可以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16和第二触控电极16。在第一触控电极16和第二触控电极16相交叉的区域,该第一触控电极16通过桥接层连接。该触控保护层14可以包括触控绝缘层1401和触控有机层1402。该桥接层设于封装层13背向驱动背板的表面,该触控绝缘层1401覆盖桥接层以及封装层13,第一触控电极16和第二触控电极16均设于触控绝缘层1401背向封装层13的表面,该第一触控电极16与桥接层通过过孔连接,该触控有机层1402覆盖第一触控电极16、第二触控电极16以及触控绝缘层1401。
如图4以及图5所示,以上述的封装层13的边缘区域覆盖凸棱9为例,该触控保护层14的部分覆盖封装层13对应于所述凸棱9的区域,其中,该触控有机层1402和触控绝缘层1401层叠设置于封装层13对应于凸棱9的区域。如图6所示,在封装层13的边缘区域未覆盖凸棱9时,上述的触控有机层1402的部分可以直接覆盖凸棱9。由于第一凸棱段901的宽度大于第二凸棱段902的宽度,相当于凸棱9通过第一凸棱段901卡设于触控有机层1402,提高了触控有机层1402的牢固性能,避免触控有机层1402发生脱落。
如图7所示,该凸棱9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凸棱9依次分布,对于任意两个凸棱9,一个凸棱9位于另一凸棱9远离显示区100的一侧,且相邻的两个凸棱9之间形成容置空间。如图8所示,各凸棱9可以分为多个凸棱部,在凸棱9的延伸方向上,相邻的凸棱部间隔设置。如图9所示,形成容置空间的两个凸棱9可以通过连接结构17连接。如图10所示,该凸棱9的延伸轨迹可以呈曲线,例如S线。如图11所示,呈曲线的凸棱9也可以分为多个凸棱部。
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提供衬底1;在衬底1的一侧形成第一平坦化层3;在第一平坦化层3背向衬底1一侧形成发光单元6;在第一平坦化层3背向衬底1的一侧形成凸棱9,凸棱9位于边框区200,凸棱9的侧壁面向显示区100;沿着凸棱9的高度方向,凸棱9包括第一凸棱段901和第二凸棱段902,第一凸棱段901位于第二凸棱段902远离衬底1的一侧,且第一凸棱9端的宽度大于第二凸棱段902的宽度。由于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显示面板同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相同,因此,其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本公开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当然,也可以为平板电脑、电视等。由于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同上述显示面板的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相同,因此,其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的边框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第一平坦化层,设于所述衬底的一侧;
发光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平坦化层背向所述衬底一侧,且位于所述显示区;
凸棱,设于所述第一平坦化层背向所述衬底一侧,且位于所述边框区,所述凸棱的宽度方向上的侧壁面向所述显示区;沿着所述凸棱的高度方向,所述凸棱包括第一凸棱段和第二凸棱段,所述第一凸棱段位于所述第二凸棱段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凸棱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凸棱段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裂纹隔离结构,设于所述衬底上,且位于所述边框区;所述第一平坦化层覆盖所述裂纹隔离结构,且所述凸棱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裂纹隔离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封装层,覆盖所述发光单元;所述封装层的边缘区域覆盖所述凸棱,所述封装层的边缘区域的厚度小于所述凸棱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触控保护层,设于所述封装层背向所述衬底的一侧;
触控电极,设于所述触控保护层内;
所述触控保护层的部分覆盖所述封装层对应于所述凸棱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封装层,覆盖所述发光单元;所述凸棱与所述封装层间隔设置;
触控电极,设于所述封装层背向所述衬底的一侧;
触控有机层,设于所述封装层背向所述衬底的一侧,且覆盖所述触控电极,所述触控有机层的部分覆盖所述凸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封装层,覆盖所述发光单元;
阻挡坝,设于所述衬底上,且位于所述边框区,所述阻挡坝用于对所述封装层的部分进行阻挡;
其中,所述凸棱位于所述阻挡坝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抑流层,设于所述阻挡坝与所述显示区之间,且所述抑流层设有凹陷部;所述封装层的部分设于所述凹陷部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驱动晶体管,设于所述衬底与所述第一平坦化层之间;
导电连接层,设于所述第一平坦化层背向所述衬底的表面,并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电连接;
第二平坦化层,覆盖所述第一平坦化层以及所述导电连接层,所述发光单元设于所述第二平坦化层背向所述衬底的一侧,且与所述导电连接层电连接;
钝化层,设于所述第二平坦化层背向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表面;
所述凸棱由所述第二平坦化层的部分以及所述钝化层的部分构成,所述抑流层由所述第二平坦化层的部分以及所述钝化层的部分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的宽度方向上的侧壁的至少部分为向内凹陷的曲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凸棱依次分布,对于任意两个所述凸棱,一个所述凸棱位于另一所述凸棱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相邻的两个所述凸棱之间形成容置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棱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凸棱还包括第三凸棱段,所述第三凸棱段位于所述第二凸棱段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三凸棱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凸棱段的宽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棱段的宽度方向上的侧壁为平面,所述衬底面向所述第一平坦化层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凸棱段的宽度方向上的侧壁的夹角为钝角。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棱段的材料以及所述第三凸棱段的材料均为钛,所述第二凸棱段的材料为铝。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15.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衬底;
在所述衬底的一侧形成第一平坦化层;
在所述第一平坦化层背向所述衬底一侧形成发光单元;
在所述第一平坦化层背向所述衬底的一侧形成凸棱,所述凸棱位于所述边框区,所述凸棱的侧壁面向所述显示区;沿着所述凸棱的高度方向,所述凸棱包括第一凸棱段和第二凸棱段,所述第一凸棱段位于所述第二凸棱段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凸棱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凸棱段的宽度。
CN202111117078.8A 2021-09-23 2021-09-23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8389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7078.8A CN113838996B (zh) 2021-09-23 2021-09-23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7078.8A CN113838996B (zh) 2021-09-23 2021-09-23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8996A CN113838996A (zh) 2021-12-24
CN113838996B true CN113838996B (zh) 2024-03-19

Family

ID=78969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7078.8A Active CN113838996B (zh) 2021-09-23 2021-09-23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389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0918A1 (zh) * 2022-05-31 2023-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224223A (zh) * 2022-08-02 2022-10-21 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116481U (zh) * 2017-08-31 2018-03-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WO2019019613A1 (zh) * 2017-07-27 2019-01-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860411A (zh) * 2017-11-30 2019-06-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oled显示装置
CN110879493A (zh) * 2019-12-10 2020-03-1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0167359U (zh) * 2019-07-19 2020-03-2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1755627A (zh) * 2020-07-08 2020-10-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2002831A (zh) * 2020-09-22 2020-11-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
CN112859460A (zh) * 2021-02-25 2021-05-28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拼接显示装置以及绑定结构
CN113078195A (zh) * 2021-03-25 2021-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3133330A (zh) * 2019-10-30 2021-07-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3377229A (zh) * 2021-06-08 2021-09-10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19613A1 (zh) * 2017-07-27 2019-01-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7116481U (zh) * 2017-08-31 2018-03-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09860411A (zh) * 2017-11-30 2019-06-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oled显示装置
CN210167359U (zh) * 2019-07-19 2020-03-2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3133330A (zh) * 2019-10-30 2021-07-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0879493A (zh) * 2019-12-10 2020-03-1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755627A (zh) * 2020-07-08 2020-10-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2002831A (zh) * 2020-09-22 2020-11-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
CN112859460A (zh) * 2021-02-25 2021-05-28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拼接显示装置以及绑定结构
CN113078195A (zh) * 2021-03-25 2021-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3377229A (zh) * 2021-06-08 2021-09-10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8996A (zh) 2021-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8847B2 (en)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660930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346504B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10193777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962953B (zh) Oled显示面板及oled显示器
US9324772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EP2830095B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9620738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60211316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3838996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46002B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40049531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40179940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312723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69216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937236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129324A (zh) Oled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US11145697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12420954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09912873U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CN217903125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623825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289948B (zh) 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1403627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1984459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OLED display pa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