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2427B - 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2427B
CN113362427B CN202110729613.9A CN202110729613A CN113362427B CN 113362427 B CN113362427 B CN 113362427B CN 202110729613 A CN202110729613 A CN 202110729613A CN 113362427 B CN113362427 B CN 1133624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our
contours
angle
preset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296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62427A (zh
Inventor
敖丹军
唐京科
王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uangxiang 3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uangxiang 3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uangxiang 3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uangxiang 3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2961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624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62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2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62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24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60Editing figures and text; Combining figures or tex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根据斜边立体字的初始轮廓矢量生成轮廓的第一轮廓,对第一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轮廓的第一直角部分;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倾斜角度以及预设的高度生成多个第二轮廓,根据多个第二轮廓生成轮廓的倾斜部分;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倾斜角度以及预设的高度生成轮廓的第三轮廓,对第三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轮廓的第二直角部分;对第一直角部分、倾斜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进行融合操作,生成待打印斜边立体字的轮廓;其中,倾斜部分位于第一直角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之间;将倾斜部分的两边设置成直角形式,能够简化上、下面板的生产工序,提高斜边立体字的制作效率。

Description

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3D立体字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广告行业,另外,对于3D立体字的形式和结构的设计也越来越丰富,如直边立体字和斜边立体字以及其他形状的立体字等。
通常情况下,3D立体字包括字形轮廓、与字形轮廓相契合的上、下面板,将上、下面板分别卡入该字形轮廓中,即可构成具有一定厚度的3D立体字。
传统技术中,对于斜边立体字,其字形轮廓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而对于卡入该字形轮廓的上、下面板,为了与该字形轮廓相契合,也必须具有与该字形轮廓相同的倾斜角度。
然而,传统技术中的斜边立体字,对于卡入的上、下面板的设计,由于需要知道倾斜角度,并设计成斜边的形式,导致上、下面板的生产工序较为复杂,整个斜边立体字的制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简化斜边立体字中上、下面板的生产工序,并提高斜边立体字的制作效率的斜边立体字的轮廓模型生成方法、装置、斜边立体字、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待打印斜边立体字的初始轮廓矢量生成轮廓的第一轮廓,对第一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轮廓的第一直角部分;
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倾斜角度以及预设的高度生成多个第二轮廓,根据多个第二轮廓生成轮廓的倾斜部分;
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倾斜角度以及预设的高度生成轮廓的第三轮廓,对第三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轮廓的第二直角部分;
对第一直角部分、倾斜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进行融合操作,生成待打印斜边立体字的轮廓;其中,倾斜部分位于第一直角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直角部分和倾斜部分的连接位置处,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边,和/或,在倾斜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的连接位置处,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倾斜角度以及预设的高度生成多个第二轮廓,包括:
根据预设的高度和单层轮廓高度,确定第二轮廓的数量;
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高度、预设的倾斜角度和第二轮廓的数量,生成多个第二轮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高度、预设的倾斜角度和第二轮廓的数量,生成多个第二轮廓,包括:
根据预设的高度、预设的倾斜角度和第二轮廓的数量,确定每一个第二轮廓相对于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
根据初始轮廓矢量,和每一个第二轮廓相对于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生成多个第二轮廓矢量,根据多个第二轮廓矢量,生成多个第二轮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预设的高度、预设的倾斜角度和第二轮廓的数量,确定每一个第二轮廓相对于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包括:
根据包含h*sin(A/2*π/180.0)/count的表达式,确定每一个第二轮廓相对于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其中,h为预设的高度,A为预设的倾斜角度,count为第二轮廓的数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直角部分和倾斜部分的连接位置处,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边,包括:
将第四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生成在第一直角部分和倾斜部分的连接位置处,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边;其中,第四轮廓为多个第二轮廓中与第一直角部分距离最近的轮廓;
在倾斜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的连接位置处,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边,包括:
将第五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生成在倾斜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的连接位置处,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边;其中,第五轮廓为多个第二轮廓中与第二直角部分距离最近的轮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边之后,还包括:
将与第四轮廓依次相邻的至少一个第六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生成更新后的第一凸边;其中,第六轮廓为多个第二轮廓中的轮廓;
在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边之后,还包括:
将与第五轮廓依次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七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生成更新后的第二凸边;其中,第七轮廓为多个第二轮廓中的轮廓。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斜边立体字的轮廓模型生成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待打印斜边立体字的初始轮廓矢量生成轮廓的第一轮廓,对第一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轮廓的第一直角部分;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倾斜角度以及预设的高度生成轮廓的多个第二轮廓,根据多个第二轮廓生成轮廓的倾斜部分;
第三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倾斜角度以及预设的高度生成轮廓的第三轮廓,对第三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轮廓的第二直角部分;
第四生成模块,用于对第一直角部分、倾斜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进行融合操作,生成待打印斜边立体字的轮廓;其中,倾斜部分位于第一直角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之间。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斜边立体字,该斜边立体字包括:第一组成部分、第二组成部分和第三组成部分;
其中,第一组成部分为对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的第一直角部分进行切片打印后生成的部分,第二组成部分为对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的倾斜部分进行切片打印后生成的部分,第三组成部分为对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的第二直角部分进行切片打印后生成的部分;该轮廓为根据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方法生成的轮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斜边立体字还包括:
沿预设方向延伸的第一凸边和第二凸边;其中,第一凸边设置在第一组成部分与第二组成部分的连接位置,第二凸边设置在第二组成部分与第三组成部分的连接位置,该预设方向为从斜边立体字的外侧到斜边立体字的内侧的方向。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上述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根据斜边立体字的初始轮廓矢量生成轮廓的第一轮廓,对第一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轮廓的第一直角部分;接着,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倾斜角度以及预设的高度生成多个第二轮廓,根据多个第二轮廓生成轮廓的倾斜部分;然后,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倾斜角度以及预设的高度生成轮廓的第三轮廓,对第三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轮廓的第二直角部分;最后,对第一直角部分、倾斜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进行融合操作,生成待打印斜边立体字的轮廓;其中,倾斜部分位于第一直角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之间。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斜边立体字的轮廓包括第一直角部分、第二直角部分、以及第一直角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之间的倾斜部分,换句话说,即将该斜边立体字的倾斜部分的两边分别设置成直角的形式,使得卡入该斜边立体字的上、下面板也相应设置成直角形式;在后续设计和生产该斜边立体字的上、下面板时,无需知道或者计算倾斜角度,也无需将上、下面板设计成斜边的形式,只需知道该斜边立体字的第一直角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的高度,设计成直角形式即可;能够简化上、下面板的生产工序,进而还能够提高整个斜边立体字的制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凸边和第二凸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凸边和第二凸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斜边立体字的结构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方法,可以应用于计算机设备中,该计算机设备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计算机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根据斜边立体字的初始轮廓矢量生成轮廓的第一轮廓,对第一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轮廓的第一直角部分。
其中,斜边立体字的初始轮廓矢量可以包括用于生成第一轮廓的多个坐标向量,可选地,该坐标向量可以为三维坐标向量,该多个坐标向量的每一个坐标向量的Z轴方向上的坐标可以相同,也就是,该多个坐标向量为同一高度上的多个坐标。
具体地,根据斜边立体字的初始轮廓矢量,可以生成轮廓的第一轮廓,也就是,可以根据多个坐标向量生成第一轮廓;可选地,该第一轮廓可以为该轮廓的顶层轮廓,也可以为该轮廓的底层轮廓;也就是,将该斜边立体字平铺在水平面上,其上、下面板与水平面平行,该轮廓的顶层轮廓即为该斜边立体字的最上层轮廓,该轮廓的底层轮廓即为该斜边立体字的最下层轮廓。
接着,计算机设备可以对该第一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轮廓的第一直角部分;其中,在该第一轮廓为该轮廓的顶层轮廓的情况下,可以对该第一轮廓进行向下叠加处理,生成第一直角部分,可选地,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直角部分的高度和单层轮廓高度,确定叠加的次数,基于该第一轮廓,依次向下叠加该次数的第一轮廓后,形成第一直角部分;计算机设备也可以根据第一直角部分的高度,将第一轮廓降低该高度后,将该第一轮廓和下降后的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该第一直角部分;本实施例中对第一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第一直角部分的具体实现方式并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形成第一直角部分即可。
可选地,在该第一轮廓为该轮廓的底层轮廓的情况下,可以对该第一轮廓进行向上叠加处理,生成第一直角部分,这里生成第一直角部分的实现方式可以参照上述对第一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第一直角部分的具体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02,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倾斜角度以及预设的高度生成多个第二轮廓,根据多个第二轮廓生成轮廓的倾斜部分。
其中,该预设的倾斜角度可以为倾斜部分相对于第一直角部分的倾斜角度,该倾斜角度可以小于90°;该预设的高度为该倾斜部分的高度,该第二轮廓为该倾斜部分的不同高度上的多个轮廓。
可选地,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该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倾斜角度、预设的高度以及预设转换关系,生成该倾斜部分的多个不同高度上的第二轮廓矢量,接着,根据每一个第二轮廓矢量生成每一个第二轮廓矢量对应的第二轮廓,得到该倾斜部分的多个第二轮廓;进而,根据多个第二轮廓生成轮廓的倾斜部分,可选地,计算机设备可以依次将该多个第二轮廓的相邻两个第二轮廓的上下轮廓点(上下对应坐标)相连,形成该轮廓的倾斜部分。
步骤103,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倾斜角度以及预设的高度生成轮廓的第三轮廓,对第三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轮廓的第二直角部分。
其中,该第三轮廓为该倾斜部分对应的多个第二轮廓中与第一直角部分距离最远的轮廓。也就是说,根据该第三轮廓生成的第二直角部分可以连接于倾斜部分的一边,而上述第一直角部分可以连接于倾斜部分的另一边,即倾斜部分的上下两边分别连接第一直角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该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倾斜角度、预设的高度以及预设转换关系,生成该第三轮廓矢量,进而根据该第三轮廓矢量生成该轮廓的第三轮廓;接着,对该第三轮廓进行叠加处理,可以生成该轮廓的第二直角部分;可选地,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三轮廓的高度,对该第三轮廓进行向上叠加处理,生成该轮廓的第二直角部分;也可以根据该第三轮廓的高度,对该第三轮廓进行向下叠加处理,生成该轮廓的第二直角部分;可选地,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第二直角部分的高度和单层轮廓高度,确定叠加的次数,基于该第一轮廓,依次向下/向上叠加该次数的第一轮廓后,形成第二直角部分;计算机设备也可以根据第二直角部分的高度,将第一轮廓下降/上升该高度后,将该第一轮廓和下降/上升后的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该第二直角部分;本实施例中对第一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第二直角部分的具体实现方式并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形成第二直角部分即可。
步骤104,对第一直角部分、倾斜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进行融合操作,生成待打印斜边立体字的轮廓。
其中,倾斜部分位于第一直角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之间。
根据上述论述可知,该第一直角部分的轮廓大小与倾斜部分的其中一边的轮廓大小相同,该第二直角部分的轮廓大小与倾斜部分的另一边的轮廓大小相同;基于此,可以对该第一直角部分、倾斜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进行融合操作,生成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待打印斜边立体字的轮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方法,对第一直角部分、倾斜部分以及第二直角部分,三者之间的生成顺序不做限定,例如:可以从该待打印斜边立体字的顶部到底部的顺序,生成该斜边立体字的轮廓,即先生成该轮廓的顶部第一直角部分,再生成中间倾斜部分,最后生成底部第二直角部分;或者,也可以从待打印斜边立体字的底部到顶部的顺序,生成该斜边立体字的轮廓,即先生成该轮廓的底部第一直角部分,再生成中间倾斜部分,最后生成顶部第二直角部分;或者,还可以从待打印斜边立体字的中间到两边的顺序,生成该斜边立体字的轮廓,即先生成该轮廓的中间倾斜部分,再生成两边的第一直角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
上述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方法中,计算机设备根据斜边立体字的初始轮廓矢量生成轮廓的第一轮廓,对第一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轮廓的第一直角部分;接着,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倾斜角度以及预设的高度生成多个第二轮廓,根据多个第二轮廓生成轮廓的倾斜部分;然后,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倾斜角度以及预设的高度生成轮廓的第三轮廓,对第三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轮廓的第二直角部分;最后,对第一直角部分、倾斜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进行融合操作,生成待打印斜边立体字的轮廓;其中,倾斜部分位于第一直角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之间。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斜边立体字的轮廓包括第一直角部分、第二直角部分、以及第一直角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之间的倾斜部分,换句话说,即将该斜边立体字的倾斜部分的两边分别设置成直角的形式,使得卡入该斜边立体字的上、下面板也相应设置成直角形式;在后续设计和生产该斜边立体字的上、下面板时,无需知道或者计算倾斜角度,也无需将上、下面板设计成斜边的形式,只需知道该斜边立体字的第一直角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的高度,设计成直角形式即可;能够简化上、下面板的生产工序,进而还能够提高整个斜边立体字的制作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方法中,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在第一直角部分和倾斜部分的连接位置处,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边,和/或,在倾斜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的连接位置处,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边。
其中,该预设方向可以为从该轮廓的外侧到该轮廓的内侧的方向。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可以在第一直角部分和倾斜部分的连接位置处,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边,可选地,该第一凸边可以是任意形状,只要该第一凸边为该轮廓内侧的一个凸起即可,该第一凸边可以支撑卡入该第一直角部分的面板;另外,计算机设备也可以在倾斜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的连接位置处,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边,可选地,该第二凸边可以是任意形状,只要该第二凸边为该轮廓内侧的一个凸起即可,该第二凸边可以支撑卡入该第二直角部分的面板。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直角部分和倾斜部分的连接位置处,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边,和/或,在倾斜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的连接位置处,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边,该第一凸边能够起到支撑或者固定卡入第一直角部分的面板的作用,以及第二凸边能够起到支撑或者固定卡入第二直角部分的面板的作用,提高了待打印斜边立体字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在第一直角部分和倾斜部分的连接位置处,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边,可选地,计算机设备可以将第四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生成在第一直角部分和倾斜部分的连接位置处,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边。
其中,该第四轮廓为上述多个第二轮廓中与第一直角部分距离最近的轮廓。
可选地,计算机设备可以将第四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偏移预设偏移量后,形成第四中间轮廓,该第四中间轮廓与第四轮廓之间的距离为该预设偏移量;接着,可以将该第四轮廓与该第四中间轮廓的对应轮廓点相连,形成该轮廓在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边,该第一凸边为该第一直角部分与该倾斜部分连接位置处的凸边,以便支撑卡入该第一直角部分的面板。
计算机设备在倾斜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的连接位置处,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边,可选地,计算机设备可以将第五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生成在倾斜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的连接位置处,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边。
其中,该第五轮廓为上述多个第二轮廓中与第二直角部分距离最近的轮廓。
可选地,计算机设备可以将第五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偏移预设偏移量后,形成第五中间轮廓,该第五中间轮廓与第五轮廓之间的距离为该预设偏移量;接着,可以将该第五轮廓与该第五中间轮廓的对应轮廓点相连,形成该轮廓在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边,该第二凸边为该倾斜部分与该第二直角部分连接位置处的凸边,以便支撑卡入该第二直角部分的面板。
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展示了待打印斜边立体字的其中一个斜面的结构图,其中,沿y轴方向,依次为第一直角部分、倾斜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第一直角部分和倾斜部分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凸边,倾斜部分与第二直角部分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凸边,其中,第一凸边为第四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后形成的凸边,第二凸边为第五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后形成的凸边。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计算机设备在第一直角部分和倾斜部分的连接位置处,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边,以及在倾斜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的连接位置处,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边的具体实现方式,能够提高第一凸边和第二凸边的可实施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在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边之后,还可以将与第四轮廓依次相邻的至少一个第六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生成更新后的第一凸边;其中,该第六轮廓为多个第二轮廓中的轮廓;另外,计算机设备在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边之后,还可以将与第五轮廓依次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七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生成更新后的第二凸边;其中,该第七轮廓为多个第二轮廓中的轮廓。
可选地,计算机设备在根据第四轮廓生成第一凸边的基础上,还可以将该多个第二轮廓中,与该第四轮廓相邻的n个第六轮廓,沿预设方向偏移,将包含该第四轮廓在内的n+1个轮廓偏移后,可以形成更新后的第一凸边;相比于根据第四轮廓生成的第一凸边,该更新后的第一凸边的支撑度更强,结构性能更好。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第一凸边的形式并不做限定,也就是对形成第一凸边的第四轮廓和第六轮廓的偏移量不做限定,每一个第四轮廓和第六轮廓的偏移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计算机设备在根据第五轮廓生成第二凸边的基础上,还可以将该多个第二轮廓中,与该第五轮廓相邻的m个第七轮廓,沿预设方向偏移,将包含该第五轮廓在内的m+1个第七轮廓偏移后,可以形成更新后的第二凸边;相比于根据第五轮廓生成的第二凸边,该更新后的第二凸边的支撑度更强,结构性能更好。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第二凸边的形式并不做限定,也就是对形成第二凸边的第五轮廓和第七轮廓的偏移量不做限定,每一个第五轮廓和第七轮廓的偏移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在图2的基础上,生成第一直角部分和倾斜部分连接位置处的第一凸边,该第一凸边为第四轮廓和多个第六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后形成的凸边;以及生成倾斜部分与第二直角部分连接位置处的第二凸边,该第二凸边为第五轮廓和多个第七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后形成的凸边。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与第四轮廓依次相邻的至少一个第六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生成更新后的第一凸边,以及通过将与第五轮廓依次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七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生成更新后的第二凸边;能够提高第一凸边和第二凸边的稳固性。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是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倾斜角度以及预设的高度生成多个第二轮廓的其中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步骤102包括:
步骤401,根据预设的高度和单层轮廓高度,确定第二轮廓的数量。
其中,单层轮廓高度为3D打印机打印出一层轮廓的高度,预设的高度为倾斜部分的高度。
具体地,根据预设的高度和单层轮廓高度,可以确定出倾斜部分的第二轮廓的数量,可以根据预设的高度和单层轮廓高度的比值,确定该第二轮廓的数量。
步骤402,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高度、预设的倾斜角度和第二轮廓的数量,生成多个第二轮廓。
可选地,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预设的高度、预设的倾斜角度和第二轮廓的数量,确定出每一个第二轮廓与初始轮廓矢量的对应关系,接着,可以根据该初始轮廓矢量,和每一个第二轮廓与初始轮廓矢量的对应关系,生成该多个第二轮廓。
本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根据预设的高度和单层轮廓高度,确定第二轮廓的数量,以及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高度、预设的倾斜角度和第二轮廓的数量,生成多个第二轮廓;也就是说,通过确定倾斜部分的第二轮廓的数量,确定出每一个第二轮廓,使得根据该每一个第二轮廓生成的倾斜部分的粒度更细,有利于3D打印机在打印过程中根据每一个第二轮廓进行打印时,生成的倾斜部分更光滑,提高打印效果。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是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高度、预设的倾斜角度和第二轮廓的数量,生成多个第二轮廓的其中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步骤402包括:
步骤501,根据预设的高度、预设的倾斜角度和第二轮廓的数量,确定每一个第二轮廓相对于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
其中,在根据该初始轮廓矢量生成的初始轮廓为该斜边立体字的顶层轮廓的情况下,每一个第二轮廓相对于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为沿轮廓内侧到轮廓外侧的方向上的偏移量;在初始轮廓为该斜边立体字的底层轮廓的情况下,每一个第二轮廓相对于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为沿轮廓外侧到轮廓内侧的方向上的偏移量。
可选地,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包含h*sin(A/2*π/180.0)/count的表达式,确定每一个第二轮廓相对于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其中,h为预设的高度,A为预设的倾斜角度,count为第二轮廓的数量。
例如: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公式(1)确定出相邻两个轮廓之间的偏移量。
offset0=h*sin(A/2*π/180.0)/count (1)
其中,offset0为相邻两个轮廓之间的偏移量。
进而,通过该相邻两个轮廓之间的偏移量offset0,可以确定出每一个第二轮廓相对于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offset1,即offset1=offset0*i,其中,i表示第i个第二轮廓。例如:相邻两个轮廓之间的偏移量offset0=1,第二轮廓的数量为10,i从0开始依次增加至9,则每一个第二轮廓相对于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依次为{0,1,2,3,4,5,6,7,8,9}。
步骤502,根据初始轮廓矢量,和每一个第二轮廓相对于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生成多个第二轮廓矢量,根据多个第二轮廓矢量,生成多个第二轮廓。
可选地,计算机设备在确定出每一个第二轮廓相对于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之后,可以根据初始轮廓矢量和每一个第二轮廓相对于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生成多个第二轮廓矢量;以初始轮廓为斜边立体字的底层轮廓为例,对于每一个第二轮廓,将初始轮廓矢量沿轮廓外侧到轮廓内侧的方向上进行偏移,其偏移量为该第二轮廓对应的偏移量,同时,将该初始轮廓矢量向上偏移,其偏移量为该第二轮廓与初始轮廓矢量之间的高度,也就是,单层轮廓高度*i,i从0开始增加,即可生成每一个第二轮廓矢量。接着,可以根据每一个第二轮廓矢量,生成多个第二轮廓。在实际使用中,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调用第三方开源库中的ClipperOffset()函数来实现轮廓的偏移,得到该多个第二轮廓。
本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根据预设的高度、预设的倾斜角度和第二轮廓的数量,确定每一个第二轮廓相对于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进而根据初始轮廓矢量和每一个第二轮廓相对于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生成多个第二轮廓矢量,根据多个第二轮廓矢量,生成多个第二轮廓;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通过确定每一个第二轮廓相对于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来生成多个第二轮廓,使得得到的第二轮廓更准确,使得在打印后生成的倾斜部分更光滑,提高打印效果。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5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5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装置,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装置600包括:第一生成模块601、第二生成模块602、第三生成模块603和第四生成模块604,其中:
第一生成模块601,用于根据待打印斜边立体字的初始轮廓矢量生成轮廓的第一轮廓,对第一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轮廓的第一直角部分。
第二生成模块602,用于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倾斜角度以及预设的高度生成多个第二轮廓,根据多个第二轮廓生成轮廓的倾斜部分。
第三生成模块603,用于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倾斜角度以及预设的高度生成轮廓的第三轮廓,对第三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轮廓的第二直角部分。
第四生成模块604,用于对第一直角部分、倾斜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进行融合操作,生成待打印斜边立体字的轮廓;其中,倾斜部分位于第一直角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该装置600还包括:第五生成模块605;该第五生成模块,用于在第一直角部分和倾斜部分的连接位置处,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边,和/或,在倾斜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的连接位置处,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生成模块602包括确定单元和生成单元,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高度和单层轮廓高度,确定目标轮廓的数量;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高度、预设的倾斜角度和目标轮廓的数量,生成多个目标轮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生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预设的高度、预设的倾斜角度和目标轮廓的数量,确定每一个目标轮廓相对于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根据初始轮廓矢量,和每一个目标轮廓相对于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生成多个目标轮廓矢量,根据多个目标轮廓矢量,生成多个目标轮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生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包含h*sin(A/2*π/180.0)/count的表达式,确定每一个第二轮廓相对于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其中,h为预设的高度,A为预设的倾斜角度,count为第二轮廓的数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五生成模块605,具体用于将第四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生成在第一直角部分和倾斜部分的连接位置处,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边;其中,第四轮廓为多个第二轮廓中与第一直角部分距离最近的轮廓;以及用于将第五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生成在倾斜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的连接位置处,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边;其中,第五轮廓为多个第二轮廓中与第二直角部分距离最近的轮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该装置600还包括:第六生成模块606;该第六生成模块606,用于在第五生成模块605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边之后,将与第四轮廓依次相邻的至少一个第六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生成更新后的第一凸边;其中,第六轮廓为多个第二轮廓中的轮廓;以及用于在第五生成模块605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边之后,将与第五轮廓依次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七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生成更新后的第二凸边;其中,第七轮廓为多个第二轮廓中的轮廓。
关于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斜边立体字,该斜边立体字包括:第一组成部分、第二组成部分和第三组成部分。
其中,第一组成部分为对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的第一直角部分进行切片打印后生成的部分,第二组成部分为对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的倾斜部分进行切片打印后生成的部分,第三组成部分为对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的第二直角部分进行切片打印后生成的部分;该轮廓为根据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方法生成的。以字形M为例,该字形M的斜边立体字的结构可以如图9所示。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斜边立体字,本实施例中的斜边立体字,将斜边立体字的倾斜部分的两边设置成直角结构,使得后续在生产卡入该斜边立体字的上、下面板时,只需知道该倾斜部分两边直角部分的高度即可,简化了对上、下面板的设计和生产流程,能够提高整个斜边立体字的制作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该斜边立体字还包括:沿预设方向延伸的第一凸边和第二凸边;其中,第一凸边设置在第一组成部分与第二组成部分的连接位置,第二凸边设置在第二组成部分与第三组成部分的连接位置,该预设方向为从斜边立体字的外侧到斜边立体字的内侧的方向。第一凸边用于支撑卡入该第一直角部分的面板,该第二凸边用于支撑卡入该第二直角部分的面板,以使卡入该第一直角部分的面板、卡入该第二直角部分的面板与斜边立体字的轮廓构成完整的斜边立体字。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0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或者打印机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待打印斜边立体字的初始轮廓矢量生成轮廓的第一轮廓,对第一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轮廓的第一直角部分;
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倾斜角度以及预设的高度生成多个第二轮廓,根据多个第二轮廓生成轮廓的倾斜部分;
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倾斜角度以及预设的高度生成轮廓的第三轮廓,对第三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轮廓的第二直角部分;
对第一直角部分、倾斜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进行融合操作,生成待打印斜边立体字的轮廓;其中,倾斜部分位于第一直角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第一直角部分和倾斜部分的连接位置处,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边,和/或,在倾斜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的连接位置处,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边。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预设的高度和单层轮廓高度,确定第二轮廓的数量;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高度、预设的倾斜角度和第二轮廓的数量,生成多个第二轮廓。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预设的高度、预设的倾斜角度和第二轮廓的数量,确定每一个第二轮廓相对于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根据初始轮廓矢量,和每一个第二轮廓相对于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生成多个第二轮廓矢量,根据多个第二轮廓矢量,生成多个第二轮廓。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包含h*sin(A/2*π/180.0)/count的表达式,确定每一个第二轮廓相对于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其中,h为预设的高度,A为预设的倾斜角度,count为第二轮廓的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将第四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生成在第一直角部分和倾斜部分的连接位置处,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边;其中,第四轮廓为多个第二轮廓中与第一直角部分距离最近的轮廓;以及将第五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生成在倾斜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的连接位置处,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边;其中,第五轮廓为多个第二轮廓中与第二直角部分距离最近的轮廓。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边之后,将与第四轮廓依次相邻的至少一个第六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生成更新后的第一凸边;其中,第六轮廓为多个第二轮廓中的轮廓;以及在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边之后,将与第五轮廓依次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七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生成更新后的第二凸边;其中,第七轮廓为多个第二轮廓中的轮廓。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待打印斜边立体字的初始轮廓矢量生成轮廓的第一轮廓,对第一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轮廓的第一直角部分;
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倾斜角度以及预设的高度生成多个第二轮廓,基于第一直角部分,根据多个第二轮廓生成轮廓的倾斜部分;
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倾斜角度以及预设的高度生成轮廓的第三轮廓,对第三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轮廓的第二直角部分;
对第一直角部分、倾斜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进行融合操作,生成待打印斜边立体字的轮廓;其中,倾斜部分位于第一直角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第一直角部分和倾斜部分的连接位置处,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边,和/或,在倾斜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的连接位置处,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边。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预设的高度和单层轮廓高度,确定第二轮廓的数量;根据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高度、预设的倾斜角度和第二轮廓的数量,生成多个第二轮廓。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预设的高度、预设的倾斜角度和第二轮廓的数量,确定每一个第二轮廓相对于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根据初始轮廓矢量,和每一个第二轮廓相对于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生成多个第二轮廓矢量,根据多个第二轮廓矢量,生成多个第二轮廓。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根据包含h*sin(A/2*π/180.0)/count的表达式,确定每一个第二轮廓相对于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其中,h为预设的高度,A为预设的倾斜角度,count为第二轮廓的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将第四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生成在第一直角部分和倾斜部分的连接位置处,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边;其中,第四轮廓为多个第二轮廓中与第一直角部分距离最近的轮廓;以及将第五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生成在倾斜部分和第二直角部分的连接位置处,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边;其中,第五轮廓为多个第二轮廓中与第二直角部分距离最近的轮廓。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边之后,将与第四轮廓依次相邻的至少一个第六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生成更新后的第一凸边;其中,第六轮廓为多个第二轮廓中的轮廓;以及在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边之后,将与第五轮廓依次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七轮廓沿预设方向进行偏移,生成更新后的第二凸边;其中,第七轮廓为多个第二轮廓中的轮廓。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待打印斜边立体字的初始轮廓矢量生成所述轮廓的第一轮廓,对所述第一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所述轮廓的第一直角部分;所述初始轮廓矢量包括多个坐标向量;所述第一轮廓为所述轮廓的顶层轮廓或底层轮廓;
根据所述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倾斜角度以及预设的高度生成所述轮廓的多个第二轮廓,根据所述多个第二轮廓生成所述轮廓的倾斜部分;所述多个第二轮廓为所述倾斜部分的不同高度上的多个轮廓;
根据所述初始轮廓矢量、所述预设的倾斜角度以及所述预设的高度生成所述轮廓的第三轮廓,对所述第三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所述轮廓的第二直角部分;所述第三轮廓为所述倾斜部分对应的多个第二轮廓中与所述第一直角部分距离最远的轮廓;所述轮廓包括所述第一直角部分、所述第二直角部分、以及所述第一直角部分和所述第二直角部分之间的倾斜部分;
对所述第一直角部分、所述倾斜部分和所述第二直角部分进行融合操作,生成所述待打印斜边立体字的轮廓;其中,所述倾斜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直角部分和所述第二直角部分之间;
所述根据所述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倾斜角度以及预设的高度生成所述轮廓的多个第二轮廓,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的高度和单层轮廓高度,确定所述第二轮廓的数量;
根据所述初始轮廓矢量、所述预设的高度、所述预设的倾斜角度和所述第二轮廓的数量,生成所述多个第二轮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直角部分和所述倾斜部分的连接位置处,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边,和/或,在所述倾斜部分和所述第二直角部分的连接位置处,生成沿所述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初始轮廓矢量、所述预设的高度、所述预设的倾斜角度和所述第二轮廓的数量,生成所述多个第二轮廓,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的高度、所述预设的倾斜角度和所述第二轮廓的数量,确定每一个所述第二轮廓相对于所述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
根据所述初始轮廓矢量,和每一个所述第二轮廓相对于所述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生成多个第二轮廓矢量,根据所述多个第二轮廓矢量,生成所述多个第二轮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设的高度、所述预设的倾斜角度和所述第二轮廓的数量,确定每一个所述第二轮廓相对于所述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包括:
根据包含h*sin(A/2*π/180.0)/count的表达式,确定每一个所述第二轮廓相对于所述初始轮廓矢量的偏移量;其中,h为所述预设的高度,A为所述预设的倾斜角度,count为所述第二轮廓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直角部分和所述倾斜部分的连接位置处,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边,包括:
将第四轮廓沿所述预设方向进行偏移,生成在所述第一直角部分和所述倾斜部分的连接位置处,沿所述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边;其中,所述第四轮廓为所述多个第二轮廓中与所述第一直角部分距离最近的轮廓;
所述在所述倾斜部分和所述第二直角部分的连接位置处,生成沿所述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边,包括:
将第五轮廓沿所述预设方向进行偏移,生成在所述倾斜部分和所述第二直角部分的连接位置处,沿所述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边;其中,所述第五轮廓为所述多个第二轮廓中与所述第二直角部分距离最近的轮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沿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边之后,还包括:
将与所述第四轮廓依次相邻的至少一个第六轮廓沿所述预设方向进行偏移,生成更新后的第一凸边;其中,所述第六轮廓为所述多个第二轮廓中的轮廓;
在所述生成沿所述预设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凸边之后,还包括:
将与所述第五轮廓依次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七轮廓沿所述预设方向进行偏移,生成更新后的第二凸边;其中,所述第七轮廓为所述多个第二轮廓中的轮廓。
7.一种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待打印斜边立体字的初始轮廓矢量生成所述轮廓的第一轮廓,对所述第一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所述轮廓的第一直角部分;所述初始轮廓矢量包括多个坐标向量;所述第一轮廓为所述轮廓的顶层轮廓或底层轮廓;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初始轮廓矢量、预设的倾斜角度以及预设的高度生成所述轮廓的多个第二轮廓,根据所述多个第二轮廓生成所述轮廓的倾斜部分;所述多个第二轮廓为所述倾斜部分的不同高度上的多个轮廓;
第三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初始轮廓矢量、所述预设的倾斜角度以及所述预设的高度生成所述轮廓的第三轮廓,对所述第三轮廓进行叠加处理,生成所述轮廓的第二直角部分;所述第三轮廓为所述倾斜部分对应的多个第二轮廓中与所述第一直角部分距离最远的轮廓;所述轮廓包括所述第一直角部分、所述第二直角部分、以及所述第一直角部分和所述第二直角部分之间的倾斜部分;
第四生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直角部分、所述倾斜部分和所述第二直角部分进行融合操作,生成所述待打印斜边立体字的轮廓;其中,所述倾斜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直角部分和所述第二直角部分之间;
所述第二生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预设的高度和单层轮廓高度,确定所述第二轮廓的数量;根据所述初始轮廓矢量、所述预设的高度、所述预设的倾斜角度和所述第二轮廓的数量,生成所述多个第二轮廓。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0729613.9A 2021-06-29 2021-06-29 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Active CN1133624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9613.9A CN113362427B (zh) 2021-06-29 2021-06-29 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29613.9A CN113362427B (zh) 2021-06-29 2021-06-29 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2427A CN113362427A (zh) 2021-09-07
CN113362427B true CN113362427B (zh) 2024-03-15

Family

ID=77537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29613.9A Active CN113362427B (zh) 2021-06-29 2021-06-29 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62427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4432A (zh) * 1997-04-23 2000-05-24 安德拉斯·戈特齐 提供公路广告的设备
CN1843751A (zh) * 2006-05-14 2006-10-11 杭州中凌广告器材有限公司 广告立体字加工设备及凹凸模体的制作方法
CN202120541U (zh) * 2011-07-07 2012-01-18 沈兴华 一种标识牌
CN102426649A (zh) * 2011-10-13 2012-04-25 石家庄开发区冀科双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简单的高准确率的钢印数字自动识别方法
CN107767439A (zh) * 2017-08-24 2018-03-06 宁波大学 三维立体金属广告字模型的生成方法
CN109062521A (zh) * 2018-07-20 2018-12-21 珠海智汇网络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存储介质
CN109064932A (zh) * 2018-09-03 2018-12-21 辽宁三维蚂蚁科技有限公司 带斜边的立体发光字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83445A (zh) * 2018-11-26 2019-04-0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字图像校正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96351A (zh) * 2018-07-09 2020-01-17 三纬国际立体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喷墨位置调整方法以及立体打印设备
CN111103595A (zh) * 2020-01-02 2020-05-05 广州建通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线划图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210667650U (zh) * 2019-08-30 2020-06-02 南方电网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金属围边立体字标识牌
CN111976302A (zh) * 2020-08-17 2020-11-24 鑫精合激光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打印设备以及激光打印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677486A (zh) * 2020-12-02 2021-04-20 苏州安美特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材制造技术制备倾斜面的表面形貌调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05260B2 (ja) * 2008-06-18 2011-01-05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ベクタ画像生成方法、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110102449A1 (en) * 2009-11-02 2011-05-05 Konami Digital Entertainment Co., Ltd. Image Display Device,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4432A (zh) * 1997-04-23 2000-05-24 安德拉斯·戈特齐 提供公路广告的设备
CN1843751A (zh) * 2006-05-14 2006-10-11 杭州中凌广告器材有限公司 广告立体字加工设备及凹凸模体的制作方法
CN202120541U (zh) * 2011-07-07 2012-01-18 沈兴华 一种标识牌
CN102426649A (zh) * 2011-10-13 2012-04-25 石家庄开发区冀科双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简单的高准确率的钢印数字自动识别方法
CN107767439A (zh) * 2017-08-24 2018-03-06 宁波大学 三维立体金属广告字模型的生成方法
CN110696351A (zh) * 2018-07-09 2020-01-17 三纬国际立体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喷墨位置调整方法以及立体打印设备
CN109062521A (zh) * 2018-07-20 2018-12-21 珠海智汇网络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存储介质
CN109064932A (zh) * 2018-09-03 2018-12-21 辽宁三维蚂蚁科技有限公司 带斜边的立体发光字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83445A (zh) * 2018-11-26 2019-04-0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字图像校正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0667650U (zh) * 2019-08-30 2020-06-02 南方电网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金属围边立体字标识牌
CN111103595A (zh) * 2020-01-02 2020-05-05 广州建通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线划图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1976302A (zh) * 2020-08-17 2020-11-24 鑫精合激光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打印设备以及激光打印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677486A (zh) * 2020-12-02 2021-04-20 苏州安美特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材制造技术制备倾斜面的表面形貌调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2427A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13790B2 (en) Conflict detection for self-aligned multiple patterning compliance
US10339266B2 (en) Mechanisms for constructing spline surfaces to provide inter-surface continuity
CN113591300B (zh) 3d打印文件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30015214A1 (en) Planar contour recogn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861201A (zh) 一种基于支撑点膨胀融合的3d打印支撑区域生成方法
KR102237520B1 (ko) 효율적인 데이터 관리를 위한 가상 전시 공간 제공 방법
US20200320785A1 (en) Producing overall curvature continuous surfaces from subdivision surface meshes
US2011021934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Congestive Placement
CN113362427B (zh) 斜边立体字的轮廓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N113010960B (zh) 零部件制造控制数据生成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3679817A (zh) 用于计算机图形标注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JP2017529617A (ja) 遠距離識別イメージ生成装置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CN110472323B (zh) 坡道三维模型构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JP2014215769A (ja) 図面生成装置、図面生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407876A (zh) 显示标注控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10351A (zh) 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156185A (zh) 三维字体显示方法及装置
US8762917B2 (en) Automatically modifying a circuit layout to perform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
JP5609302B2 (ja) 接触定義装置、接触定義プログラム及び接触定義方法
US7120887B2 (en) Cloned and original circuit shape merging
JP2021068108A (ja) 3次元仮想画像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
JP5062080B2 (ja) 3次元モデルデータを生成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3158280B (zh) 屋面主体结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516334A (zh) 一种手写轨迹的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15915B (zh) 插入填充单元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